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合集八篇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合集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9W 次

作爲一名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合集八篇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教育幼兒願意參加各種活動,並能大膽地說出在活動中的發現,培養幼兒對小腳丫的喜愛之情。

2、引導幼兒認識自己的腳丫,知道腳能做許多事情。

3、教幼兒保護腳的方法。

活動準備:

盆子6個、顏料、課件、乾淨的毛巾、肥皂、用不質地的材料鋪成的小路(墊子、光板、搓衣板)、磁帶、板紙。

活動過程:

一、小腳的體驗

——幼兒體驗

小朋友,今天中午我們光着小腳在那玩了?(幼:沙上)走在沙上,我們的小腳感覺怎麼樣呢?(幼:軟綿綿的)小朋友看,這裏有一條神奇的小路,現在我們光着小腳上去走一走,試一試走在這條小路上,我們的小腳又有什麼感覺?(評:孩子們的積極性很高)

——相互討論

小朋友,你們走在小路上的感覺怎樣 ?(幼:硬、涼、擱腳……)(評:訓練感知覺和語言感知)

評:首先,小班直覺行動思維占主導地位,親自感受沙的感覺,豐富經驗,爲進入課題做好鋪墊。緊接着用腳感知各種材料,積累多方面感性經驗。

二、認識小腳

——老師和小腳打招呼。

教師用右手拍拍左腳問好,然後再用左手拍拍右腳問好。然後和小朋友的小腳打招呼,帶動幼兒自己拍自己的腳。(評:這裏叫以人爲本,使教師和幼兒的距離拉近。)

——幼兒探索

小朋友,我們的小腳上都有什麼?(幼:兩隻腳。一隻左腳,一隻右腳)每隻腳有幾個腳指頭(幼:五個)

——通過遊戲鞏固幼兒對小腳的名稱。

小朋友,我們的小腳最喜歡跳舞了,我們用小腳跳舞好嗎?

兒歌:小腳小腳變變變,變只小兔跳跳跳。變只螃蟹爬爬爬……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不提無理要求,不無故發脾氣,要做個講道理的好孩子。

2、在教師的幫助下,嘗試分析故事,並根據自己的理解,創編小熊改變的故事內容。

3、體驗孤獨的情感,願意和同伴友好相處。

活動準備:小熊玩具一個。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小熊玩具,講述故事《不講理的小熊》。 教師:小熊在商店裏做什麼?媽媽說小熊是個什麼樣的孩子?

教師:小熊在幼兒園是怎麼表現的?老師說小熊是個什麼樣的孩子?小夥伴說小熊是什麼樣的孩子?

小朋友爲什麼不喜歡小熊,他們爲什麼說他不講理?你是小熊你會怎麼做?

二、組織幼兒討論,幫助幼兒辨明是非,知道要做一個講理的孩子。

教師:媽媽、老師和小夥伴喜歡小熊嗎?

教師:爲什麼媽媽、老師和小夥伴們都說小熊是不講理的孩子?不講理的孩子好不好?爲什麼?

教育幼兒:好孩子都要講道理,不提無理要求,不隨便發脾氣,要和同伴一起友好遊戲。如果不講道理,會讓別人難過也會讓自己難過的。

三、啓發幼兒續編故事《小熊講理啦》。

教師:小熊不講理,媽媽、老師和小夥伴都不喜歡他,他一個人又傷心又難過,他很想讓大家再喜歡他,小熊應該怎麼辦?請小朋友幫小熊想一想,我們一起來編故事《小熊講理啦》好嗎?

啓發幼兒從故事的情節發展上入手創編,如:如何對媽媽說,如何對老師說,如何對同伴說以及大家怎樣看待他的變化等。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3

有益的學習經驗:

對穿衣服產生興趣,喜歡自己穿衣服。基本能自己穿衣服。

活動準備:

上衣、褲子、襪子、鞋,娃娃及其衣服

活動與指導:

1、小朋友們一天一天地長大了,本領一天一天地增多了。今天老師再教你們一個新本領,回家後你們給爸爸媽媽表演,他們一定會誇你們的。

2、教師將上衣、褲子、襪子、鞋拿出來,請幼兒說說應該先穿什麼,後穿什麼。

3、教師告訴幼兒穿衣服的順序,先穿上衣,再穿褲子,最後穿襪子和鞋。

4、把娃娃拿出來,讓幼兒給娃娃穿衣服。請5―6名幼兒上前表演。

5、對幼兒難掌握的地方給予重點指導。

建議:

在娃娃家角提供幾個娃娃讓幼兒練習。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有趣的天空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喜歡木偶表演,併產生操作木偶的願望。

2、在故事角色的影響下,樂意天天上幼兒園。

活動準備:

1、小白兔、小鴨子、小花貓木偶,幼兒背景圖片(小班1號掛圖)

2、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1、出示幼兒園背景圖,提問:這是什麼地方?有誰?他去幹什麼?

2、示範表演木偶戲“高高興興上幼兒園”,請幼兒觀看。

3、再次表演木偶戲,鼓勵幼兒邊看邊學說角色之間的對話。

4、演出謝幕時,請幼兒觀看木偶的形象特點及簡單的操作技巧邀請個別幼兒嘗試操作。

5、送給每個幼兒一個指偶,讓幼兒自由玩耍,表演。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設計背景

我園是一所農村園所,農村有多處可見小溪、小河,還有著名的汶河,就在我園的附近。幼兒喜歡在水中嬉戲、遊玩,每天有多次接觸到水。比如:洗手、刷牙等。但是,我發現幼兒對水的認識是膚淺的,並不知道它的變化與性質,沒有節約用水及保護水資源的意識。根據以上分析我設計了此活動,並制定了以下目標。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認識水的有關性質及水的用途。

2、萌發幼兒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的意識。

3、發展幼兒的觀察和語言表達能力。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5、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讓幼兒認識水的有關性質及水的用途。

教學難點:發展幼兒的觀察和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實驗用的小瓶、杯子、顏料、可樂、醋、透明的塑料細軟管。

被污染水的掛圖。

活動過程

1、引題:

(1)師:你口渴的時候,首先想到了什麼?

(2)你手髒的時候怎麼辦?

(3)你見過什麼地方有水?

2、實驗、示範:

(1)小瓶裏放入顏料,讓幼兒觀察。

(2)杯子裏分別放入醋、水、可樂讓幼兒聞一聞,品嚐一下。

(3)盆子裏的水倒入杯子裏。

3、幼兒分組實驗,得出結論:

(1)水是流動的

(2)水是沒有顏色的

(3)水是透明的

(4)水是無味的

4、師:你們知道水有哪些用途?

幼兒討論總結

(1)日常生活中用水

(2)生產建設中的用水

(3)動植物的用水。

4、師:水分淡水、鹹水兩部分,而淡水的用途非常大,地球上的淡水正在減少,應知道並告訴你周圍的人節約用水。

教師總結:

水被污染成了髒水,髒水可澆花、澆樹、澆稼,而污染了的水沒有處理,裏面有細菌和有毒的物質就成了廢水,全世界每年有很多人因喝了污染的水而生病甚至死亡,水裏的水生物也會受到傷害,所以我們要愛護水資源,不亂扔垃圾。

活動延伸

遊戲:玩水《流水走迷宮》

幼兒瞭解水的流動與水的形狀會隨着物體的變化而變化。

教學反思

1、注重活動內容的生活性,與水打交道是每天必不可少的事情,如果不刻意引導,幼兒對“水”的這一活動認識是很膚淺的,通過老師的挖掘,生活中小事就成了幼兒園的課題,讓幼兒在認識的基礎上更全面的認識瞭解,培養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及熱愛家鄉的情感。

2、注重活動形式的'操作性,包括講述動手、觀察、總結,始終以幼兒爲主體,讓幼兒充分的“動”起來,老師只作引導者,提出一些問題,做一些簡單的評價,使幼兒在活動中感知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和探索慾望。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瞭解地球環境被污染的嚴重性。

2、增強環保意識,知道從日常生活中的點滴做起,保護地球。

活動重點:比較全面的瞭解認識到環境污染的知識。

活動難點:把想法付諸到行動。

活動準備:環境污染圖片,地球圖片。

活動過程一、出示地球圖片,導入活動主題。

一、出示污染環境的圖片。

師:這是什麼?地球上有什麼?我們居住在地球上開心嗎?可是你看地球怎麼了?它的表情怎樣?

教師小結:我們的地球生病了,他很痛苦,因爲他很多地方都受傷害了。

二、出示環境污染的圖片,讓幼兒瞭解垃圾對環境所造成的危害。

1、出示垃圾的圖片。

師:有垃圾的地方會給人們什麼感覺呢?垃圾對環境有什麼影響呢?對人類、動物、植物有什麼危害呢?

2、幼兒討論回答。老師根據圖片簡單小結。

三、激發幼兒討論關愛地球的方法。

1、組織幼兒討論關愛地球的方法。

師:地球生病了,有了這麼多不好的想象,我們住在上面會怎樣呢?怎麼辦?如何幫助地球治病呢?

2、引導幼兒分組討論解決地球危機的方法。

教師總結:儘量不用一次性用品,包括不用一次性的紙巾,不用一次性的筷子等;可以再次使用的東西要再次使用,不要隨意扔掉;將垃圾扔在指定的地方,不任意亂扔。

四、集體交流,總結。

剛剛我們想了許多方法。但地球之所以會生病,和我們平時的生活是分不開的。我們如果要治好地球的病,就要從自己做起,然後還要告訴爸爸媽媽、鄰居、好朋友等許多人,讓大家一起注意自己的行爲。治好了地球的病,我們也就能更好地在地球上生活了。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7

目標:

1.在講講議議中理解兒歌內容,並學念兒歌。

2.願意與同伴共同玩耍,體驗與同伴共同遊戲的快樂。

準備:自制ppt

過程:

一、回憶交流――說說我的好朋友

你有好朋友嗎?他是誰?

你和朋友在一起做過什麼開心的事?

小結:和好朋友一起玩耍,一起吃好吃的東西,還能夠互相幫忙,真開心,有朋友真好。

二、兒歌欣賞――理解兒歌內容

過渡:我們都有好朋友,那麼小鳥、小魚他們有好朋友嗎?

1.觀看課件,講講議議

提問:

小鳥和好朋友在一起做什麼?小魚呢?

小朋友和好朋友在一起做什麼?

鼓勵幼兒用動作來表演。

小結:小鳥、小魚、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和朋友在一起真開心。

2.師完整的念兒歌兩遍,幼兒跟念。

三、圓圈遊戲――學念兒歌

過渡: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做一個遊戲吧!

1.介紹玩法

5-6個幼兒手拉手圍成圓圈,向前走一步,向後退一步,一起大聲念兒歌,說到最後一句時用動作表示友好,如握握手,抱一抱,親一親等。

2.幼兒遊戲

根據實際情況,幼兒反覆遊戲。可以引導幼兒分弟弟妹妹念兒歌,並注意要邊遊戲邊念兒歌。

小結:與朋友一起遊戲真開心,回去也可以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起玩這個遊戲哦!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8

【活動名稱】

我是誰。

【活動目標】

1、認識自己的身體,說出幾個部位名稱。

2、願意在集體面前介紹自己。

3、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4、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

【活動準備】

音樂伴奏、樂樂玩偶。

【活動重點】

介紹自己的姓名及年齡。

【活動難點】

鍛鍊幼兒的膽量及願意與同伴親近。

【指導要點】

通過趣味遊戲,讓幼兒感知集體生活的快樂。

【活動過程】

一、玩遊戲“碰一碰”。

遊戲方法:引導兩名幼兒面對面在小椅子上坐好,距離適當(使幼兒可以接觸到對面小朋友的身體部位)。老師帶領幼兒說:“碰碰手”,大家相互碰手;說“碰碰肩膀”,大家相互碰肩膀;說“碰碰膝蓋”,大家相互碰碰膝蓋;說“碰碰小腳”,大家相互碰碰小腳。要求輕輕觸碰。

二、與幼兒討論:

這是什麼?引導幼兒回答“手”、“肩膀”、“膝蓋”、“腳”這幾個部位的名稱。

三、出示樂樂玩偶:提問“他是誰呀”?幼兒回答玩偶名字。

1、老師用樂樂的口吻向幼兒做自我介紹示範,“我是樂樂!我三歲了”!引導幼兒模仿樂樂口吻來做自我介紹,並提醒幼兒向樂樂問好。

2、遊戲“傳樂樂”:樂樂傳到哪位幼兒的手裏,哪位幼兒便在大家面前做自我介紹。(在遊戲時播放快速音樂)。

①老師鼓勵每一位幼兒大聲介紹自己,並在每位幼兒介紹完後帶領小朋友鼓掌以求鼓勵。

②其他幼兒向介紹的幼兒問好:“xx好”!

【活動延伸】

可讓幼兒在活動室裏尋找有自己記號的物品,比如口杯、書包等生活用品。

教學反思】

幼兒天生就具有主動探索的精神,他們有無數的“是什麼”和“爲什麼”的問題,這就是等待他們發現的“小祕密”。而教師要做的就是跟孩子一起去發現、去探索、去嘗試、去判斷,讓孩子們成爲活動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