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小班變變變教案模板彙編八篇

幼兒園小班變變變教案模板彙編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7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變變變教案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小班變變變教案模板彙編八篇

幼兒園小班變變變教案 篇1

目標:

1、喜歡參與遊戲,體驗小手變變變的快樂

2、嘗試讓幼兒學說短句:我的小手變變變,變只*****。

準備:學會猜謎語、投影儀、手影

過程:

一、猜一猜、說一說

1、今天老師請大家來猜個謎語:“兩棵樹,十個杈,不長葉,不開花,吃飯勞動全靠它。”(小手)

2、今天老師請大家來誇誇自己的小手,說說你的小手有哪些本領?(請個別幼兒講述)你們的小手本領真大,能做這麼多的事情,真了不起!

二、變一變,學說短句

1、師:不過,老師的這雙手呀,本領也很大的,除了象你們一樣會做許多事情外,還會變魔術呢?想看嗎?(想)師做各種動物的手影(師邊做手影邊與幼兒同編兒歌:我的小手變變變,變只小兔跳跳跳;我的小手變變變,變只螃蟹爬呀爬;我的小手變變變,變只小鴨嘎嘎嘎;我的小手變變變,變只小鳥飛呀飛。)――(“我的小手變變變”念得慢一點,語氣要加重)

2、師:怎麼樣,我變的魔術好看嗎?(好看)我們再來變一次!(教師變,幼兒念)

三、大家一起變一變:

邊變邊念兒歌(跟隨幼兒的興趣隨機創編)

四、延伸:

遊戲好玩嗎?我們一起來變魔術吧!(請幼兒上前在屏幕上變)

  20xx—10—18

幼兒園小班變變變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鍛鍊用手捏豆豆、擰瓶蓋的動作,肢體協調。

2、探索不同的玩法,感受拖拉玩具的樂趣。

活動過程:

 一、律動導入:伴奏音樂《玩具進行曲》

來,寶寶們,咱們一起跟它跳舞吧!(邊走邊做律動進入)。坐下來可以和它們怎麼玩?來,一個寶寶找一個地方。

 二、探索空瓶子的各種玩法

1、幼兒做出後,教師及時低示範並加語言講解。

2、出書百寶箱:咦!你們看老師有一個百寶箱,裏面有許多許多好玩的,你們想玩嗎?但是,它有一個要求,請寶寶們閉上眼睛,1.2.3!

三、出示帶黃豆的瓶子

1、舉着瓶子晃,咦!真好玩,他還會唱歌啊,來寶寶們伸出手和它打個招呼吧!你想知道我爲什麼會唱歌嗎?

2、你想讓豆豆跑到你們的裏面嗎?哪我們應該先?――引導幼兒說擰開瓶蓋。

3、示範正確的擰瓶蓋的方法:說兒歌:小手小手放瓶蓋,轉轉轉。咦!瓶蓋打開了,一定那好自己的瓶蓋,豆豆進去後,我們再擰上。

4、豆豆也在我的百寶箱裏,來,咱們一塊把它請出來吧,說兒歌:豆豆請出來,豆豆請出來。(出示豆豆)哎,寶寶們好,現在我想到你們的瓶寶寶的肚子裏去,但是,那個寶寶能幫我呢?

5、請一名幼兒示範(請示範的幼兒蹲下):寶寶們認真看他是怎麼裝豆豆的,裝進一粒後。師:奧,我看到了,是這樣的(舉起幼兒的小手)大拇哥、二拇弟,捏豆豆,裝瓶瓶,(重複說兒歌,可和幼兒一起說,待幼兒完全裝完爲止。)

寶寶真厲害,豆豆都跑進去了,我們還要?――擰上瓶蓋,並說兒歌:大拇哥,二拇弟,放瓶蓋,擰擰擰。

(拿幼兒手晃動)咦!你的瓶寶寶也會唱歌了,真好玩,你們想玩嗎?

 四、出示黃豆,幼兒練習捏豆豆

1、老師給寶寶們準備了許多的豆豆,請拿好自己的瓶子,一個寶寶找一個地方到後面去裝豆豆,記住,最後再把瓶蓋擰上,好吧?出發!(放輕音樂,教師巡迴指導,並說兒歌引導幼兒用正確的方法捏豆豆,引導裝好的幼兒回座位做好。)

2、真好玩,來,大聲唱,小聲唱(可玩多次)

3、(帶領幼兒用腿夾住瓶子)瓶寶寶太累了,讓它休息一會吧!

4、師:(出示百寶箱)在裏面還有什麼好玩的呢?咦!小尾巴,老師這還有好玩的,你們想玩嗎?數三個數,我把它請出來。

 五、出示帶繩子的瓶子,聯繫繫繩子

1、(出示繩子)咦!一條尾巴,長又長,到底是什麼呢?咦,(拉出瓶子)原來是瓶寶寶,真好玩,他怎麼長尾巴了呢?噢,我知道了。

2、講解並演示繫繩子的過程:(解下繩子,把瓶子夾在腿中間)有個小洞洞鑽進小瓶瓶,用力拉兩隻小手,咦,尾巴長上了。(演示一定要慢,讓全體幼兒看清),你們想讓瓶寶寶長尾巴嗎?

3、讓幼兒拿繩子:長長的尾巴在你們的凳子後面,寶寶們回頭把它輕輕滴拿下來,說兒歌,引導孩子們繫繩子,(先找小洞洞,小洞洞鑽瓶瓶,用力拉兩隻小手。)

 六、探索帶繩子的瓶子的玩法及體驗拖拉瓶子的樂趣。

1、(帶領幼兒站起來,老師演示幾種玩法),咦,真好玩,還可以怎麼玩?(幼兒做出動作後,教師及時示範並加以語言總結提升,讓幼兒盡情的高興地玩。)

2、這個地方太小了,我們帶他一起到外面去玩吧!(放音樂,結束。)

幼兒園小班變變變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根據圓形的特徵,想象圓形的實物,並進行兒歌創編。

2、鼓勵幼兒大膽想象,體驗創編活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魔術工具一套:魔術棒、魔術箱、請一教師配教做魔術師。

2、兒歌圖片一套:太陽、氣球、蘋果、螞蟻。以及相應的漢字:紅通通、飛上天、甜又甜、慢慢爬。

3、幼兒創編用圖片,人手一份。開汽車的音樂。

活動過程:

1、出示圓形,初步想象。

教師:“小朋友,看,這是什麼?”(圓形)圓形象什麼?(幼兒充分想象)

2、以變魔術的遊戲引出兒歌內容。

(1)教師:“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區看魔術表演,想去嗎?”(想)“我們開着汽車去吧!”(開汽車的音樂起)“魔術城到了,下車吧!”“看,魔術師來了!”扮魔術師的老師介紹:“我是魔術師,這是我的魔術棒、魔術箱。我只要用魔術棒對着小圓形說‘小圓形,變變變’小圓形就會變出很多漂亮的東西來。

①魔術師用魔術棒對着小圓形說:“小圓形,變變變!”拿出圖片:太陽。教師:“呀,魔術師變出什麼來了?”(太陽)太陽是什麼樣子的?教師把幼兒說的按照兒歌的格式歸納:“變太陽,掛天空”“變太陽,放光芒。”引導幼兒說:“太陽是什麼顏色的?”(紅色)我們用好聽的詞語來說:“變太陽,紅通通。”幼兒跟念一遍。

②我們請魔術師再來變一個吧。魔術師:“請小朋友和我一起來念:小圓形,變變變。”教師:“這回,魔術師變出什麼了?”(氣球)“氣球是什麼樣子的?”教師幫助幼兒歸納後問:“氣球飛到哪裏去了?”(天上)“我們就說:變氣球,飛上天。”幼兒跟念一遍。

③接下來蘋果和螞蟻的方法同上,不同的是可以請幼兒來做魔術師,變魔術,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2)教師:“老師把魔術師變出來的兒歌變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我們一起來聽。”教師完整朗誦兒歌。幼兒學習兒歌兩三遍,可以加上動作來朗誦。

3、引導幼兒進行兒歌創編。

教師:“小朋友,還有什麼東西也是圓圓的,它是什麼樣子的呢?你會用兒歌裏的話來說嗎?”幼兒自由創編,教師在黑板上及時記錄,並幫助幼兒用兒歌的格式進行歸納。最後,把幼兒創編的兒歌完整朗誦。

4、看圖創編。

教師:“魔術師還留下了許多漂亮的圖片,這些圖片都是用圓形的東西變出來的,請小朋友也把它編成一首兒歌,好嗎?你可以先和同伴說說。

幼兒集中交流:請小朋友把你編的兒歌念給大家聽。

5、小節,結束。

教師:“今天,小朋友學會了用圓形編好聽的兒歌,真棒。我們一起到外面去找找,還有哪些東西是圓圓的,它是什麼樣子的,好嗎?”

開汽車出活動室。

幼兒園小班變變變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音樂感受體驗孫悟空的特點。

2、運用形體動作表現孫悟空的角色特徵。

活動準備:

1、音樂:《小石猴》

2、孫悟空頭套、金箍棒道具。

 活動過程:

1、教師運用形體動作及道具,表演音樂《小石猴》的情景。

2、請幼兒回想:哪裏出現一塊很特別的大石頭、大石頭裏蹦出什麼東西、小石猴有什麼超強能力、小石猴靠什麼東西飛上天、小石猴有什麼武器。

3、進行“我變變變”的體能遊戲:

按照“指令我變、我變、我變……(猴子、蛇、青蛙、石頭、妖怪等),請幼兒變出某種身體造型,並做出動作變化(如猴子抓耳撓腮、蛇爬行、青蛙跳、石頭靜止不動等)

4、可換幼兒主持,進行活動。

5、問幼兒有誰會學猴子轉動金箍棒的動作,請幼兒出來示範。教師可以請幼兒參考幼兒用書本,鼓勵幼兒嘗試。

6、以《小石猴》樂曲作爲活動尾聲的曲子。

7、可到文具店購買伸縮指揮棒,也可以用報紙捲成粗細不同的長紙軸,將細的套入粗的軸筒內,一拉到接逢處就猶如金箍棒變長了。

活動延伸:

在每天點名時進行我變變變的遊戲,凡點到名字的幼兒就可以變出一種身體造型。

幼兒園小班變變變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喜歡參與遊戲,體驗小手變變變的快樂2、嘗試讓幼兒學說短句:我的小手變變變,變只*****。

活動準備:學會猜謎語、投影儀、手影。

活動過程:

一、猜一猜、說一說1、今天老師請大家來猜個謎語:“兩棵樹,十個杈,不長葉,不開花,吃飯勞動全靠它。”(小手)2、今天老師請大家來誇誇自己的小手,說說你的小手有哪些本領?(請個別幼兒講述)你們的小手本領真大,能做這麼多的事情,真了不起!

二、變一變,學說短句1、師:不過,老師的這雙手呀,本領也很大的,除了象你們一樣會做許多事情外,還會變魔術呢?想看嗎?(想)師做各種動物的手影(師邊做手影邊與幼兒同編兒歌:我的小手變變變,變只小兔跳跳跳;我的小手變變變,變只螃蟹爬呀爬;我的小手變變變,變只小鴨嘎嘎嘎;我的小手變變變,變只小鳥飛呀飛。)――(“我的小手變變變”念得慢一點,語氣要加重)2、師:怎麼樣,我變的魔術好看嗎?(好看)我們再來變一次!(教師變,幼兒念)三、大家一起變一變:

邊變邊念兒歌(跟隨幼兒的興趣隨機創編)四、活動結束:

1、遊戲好玩嗎?讓我們一起來變魔術吧!(請幼兒上前在屏幕上變)

2、小朋友們變的魔術真好看,讓我們到教室外面去變魔術吧!

幼兒園小班變變變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樂意參加集體活動,開始接納、喜歡老師。

2、體驗在幼兒園裏活動的快樂。

3、培養幼兒樂意在衆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重點、難點:重點:利用魔術表演穩定幼兒的情緒。

難點:樂意參加集體活動。

活動準備:自制魔術盒。

教師行爲:

1、看魔術表演。

介紹魔術盒,引發幼兒觀看魔術的興趣。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魔盒,它可神奇了,可以變出好吃、好玩的東西。

(1)變糖果。

當老師打開魔盒的一頭,請幼兒看一看、摸一摸盒子裏有沒有東西。

當幼兒確定盒內沒有東西時,教師讓幼兒對着盒子數"1、2、3",並同時轉動魔盒,將裝有糖果的一頭調轉到前面來,打開盒蓋拿出糖果,給幼兒一個驚喜,併發給大家品嚐。

(2)變玩具。

用同樣方法變出玩具。

2、玩玩具。

請幼兒玩一玩從魔盒裏變出來的玩具。

教學反思:

幼兒剛剛脫離家庭來到幼兒園這個新環境裏,一下子還難以適應這個集體生活,這就需要老師通過各種遊戲來吸引他們,讓他們喜歡上幼兒園。幼兒在《快樂變變變》活動中,玩得很開心。老師就象魔術師一樣,一會兒變出甜甜的糖果,一會兒又變出許多好玩的玩具。在他們看來,老師的本領真大,由此看來,有趣的魔術表演能吸引這些剛入園的幼兒,以後我們要經常開展這種活動,以穩定幼兒的情緒。

小百科:快樂,漢語詞彙,讀音爲kuài lè。快樂是人類精神上的一種愉悅,是一種心靈上的滿足,是由內而外感受到的一種非常舒服的感覺。比喻人的一種開心、高興的狀態。

幼兒園小班變變變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願意參與仿編活動,體驗仿編的樂趣。

2、在活動中認識更多的顏色和彩色的食物。

3、大膽嘗試替換兒歌中的食物“草莓”和顏色“紅”進行仿編,感受蝸牛的快樂與活潑。

4、朗誦兒歌時能發準“牛、爬、草、吃、只”等字音。

5、引導幼兒細緻觀察畫面,積發幼兒的想象力。

重點難點

重點:幼兒願意參與仿編活動,體驗仿編的樂趣。

難點:幼兒嘗試替換兒歌中的食物和顏色進行仿編。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

(1)幼兒已熟悉兒歌《蝸牛變變變》並掌握了兒歌的節奏;

(2)幼兒與家長一起進行“彩色的食物”調查,記錄平常看過的、吃過的有顏色的食物。

2、環境材料準備:

(1)、幼兒操作卡片,有蔬菜的和水果的。

(2)、配樂兒歌錄音磁帶。

活動過程

一、以多種形式朗誦兒歌,感受兒歌的結構。

1、教師操作教具朗誦兒歌。(一隻蝸牛慢慢爬到草莓上)

2、幼兒和教師一起邊做動作邊朗誦兒歌,朗誦時注意發準字音。

3、有節奏的拍手朗誦兒歌,感受兒歌的節奏與結構。

二、利用圖片,引導幼兒替換故事中的食物與相應的顏色嘗試仿編。

1、啓發幼兒想象。

師問:你還知道哪些顏色蔬菜、水果?它們的顏色是什麼樣的?

2、幼兒扮演蝸牛,學習仿編詩句。

教師將各種顏色食物(圖片)擺放在桌子上,幼兒扮演蝸牛一邊爬一邊找食物,並進行仿編。如:蝸牛蝸牛爬呀爬,一爬爬到(香蕉)上,咔吧咔吧吃掉它,變成一隻(黃)蝸牛,高高興興爬回家。

3、看操作卡,幼兒邊連線邊嘗試仿編兒歌。

告訴幼兒,記着替換兒歌中的食物“草莓”和顏色“紅”進行仿編。

三、幼兒自由仿編。

教師引導幼兒聯繫生活經驗想象仿編,幼兒將自己仿編的兒歌清楚的朗誦給大家聽。

教學反思

1、這是幼兒小班的一節語言活動課,我考慮到小班幼兒的特點,在編寫教學目標的時候,注意到認知、情意、技能三方面的培養與提高。把“願意參與仿編活動,體驗仿編的樂趣”設爲教學重點,把“幼兒大膽嘗試替換兒歌中的食物以及相應的顏色進行仿編,感受蝸牛的快樂與活潑”設爲教學的難點。我通過這一教學重難點的突破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

2、在教學過程中,幼兒特別是回家和家長一起進行了“彩色食物”調查的,在課堂上相當活躍,大聲的說出自己見過的、吃過的有各種顏色的食物,看着老師準備的操作卡高興極了。一些孩子拿着自己喜歡的食物就是不放下,說個不停。積極地與幼兒、老師互動,課堂生動。接下來的仿編也在老師的引導下很順利的完成了。有些幼兒說出了食物,但相應的顏色卻不能替換,其他幼兒積極地補充修改。在不知不覺中孩子認識了許多顏色、許多蔬菜,在不知不覺中孩子學會了仿編兒歌,學會了大膽地說話、交流,他們在體驗蝸牛的快樂中,自己也活潑着、快樂着。

3、這節課下來我很高興,孩子們也很愉快。聽我課的老師也很快樂,在也不覺得幼兒班的課沒啥聽頭了。當然我知道這不是一節最好的課,如果教學環境佈置在草坪在,把食物放在草叢裏,幼兒自己去尋找,去認識,我想讓孩子回到大自然,這更會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會獲得更多的發展。

小百科:蝸牛並不是生物學上一個分類的名稱,一般是指腹足綱的陸生所有種類。一般西方語言中不區分水生的螺類和陸生的蝸牛,漢語中蝸牛隻指陸生種類,而廣義的蝸牛還包括巨盾蛞蝓。

幼兒園小班變變變教案 篇8

設計意圖:塗色在小班的美術活動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塗色時我總是提醒幼兒不要將顏色塗錯,可還是有許多幼兒將紅黃藍綠塗錯,有一次孩子們在美術活動中塗完色用肥皂洗手突然施政小朋友大叫:“我的肥皂變成紅色了!別的幼兒看了也急忙用沾滿顏色的手去擦肥皂。孩子們都興奮的大叫:“我的肥皂也變顏色了!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的科學活動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教師應充分利用幼兒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爲科學探索的對象。爲了滿足孩子的好奇心,我設計了《顏色變變變》的活動,以此引導幼兒學會觀察,大膽創造。

重點:讓幼兒知道紅黃藍綠四種顏色並能說出在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也是紅黃藍綠的。

難點在活動中能認真觀察、大膽嘗試。

活動目標:

1、進一步鞏固、認識紅黃藍綠四種顏色。

2、樂意參加玩色活動,初步體驗嘗試之樂趣。

3、初步學會顏色分類。

活動準備:

水粉顏色飲料瓶紅黃藍綠的`筐子

活動過程:

一、老師通過變魔術的方式出示紅黃藍綠四種顏色。

1、小朋友們,老師的本領可大了,我會變魔術我會把瓶子裏的水變成各種漂亮的顏色。(通過變魔術的方式引起幼兒的興趣,集中幼兒的注意力)

2、老師拿出一個裝有水的瓶子使勁上下搖晃,使瓶中的水變色。

提問:小朋友們,瓶中的水變成什麼顏色?(紅色)

那你們平時看到那些東西也是這種紅顏色的?(紅蘋果紅花西紅柿紅衣服等)

3、老師又拿出一個裝有水的瓶子使勁上下搖晃,使瓶中的水變色。

提問:小朋友們,瓶中的水變成什麼顏色?(黃色)那你們平時看到那些東西也是這種黃顏色的?(香焦梨黃色的積木等)

4、老師又拿出一個裝有水的瓶子使勁上下搖晃,使瓶中的水變色。

提問:小朋友們,瓶中的水變成什麼顏色?(藍色)那你們平時看到那些東西也是這種藍顏色的?(天空大海藍色的手套藍色的房子等)

5、老師又拿出一個裝有水的瓶子使勁上下搖晃,使瓶中的水變色。

提問:小朋友們,瓶中的水變成什麼顏色?(綠色)那你們平時看到那些東西也是這種綠顏色的?(小草青菜青蛙樹葉等)

二、請幼兒自己動手操作:(教師指導)

小朋友們,你們也學老師的樣子來將瓶中的水變變顏色。(幼兒看到老師神奇的魔術後都爭着想來試一試,在一定程度上神奇的魔術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

三、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瓶中的水變成了什麼顏色?

四、最後請幼兒將瓶子中的水按顏色分類,放入不同顏色的筐內。(小朋友們,今天瓶寶寶們和我們也玩累了,我們快點送它們回家吧!不過千萬不要把它們送錯了,瓶中的水是紅色的就把它送到紅色的筐子裏;瓶中的水是黃色的就把它送到黃色的筐子裏;瓶中水是藍色的就把它送到藍色的筐子裏;瓶中水是綠色的就把它送到綠色的筐子裏;)

五、講評

六、結束

小朋友們,瓶寶寶玩累了都回家了,我們也玩累了也該回家去了,讓我們與瓶寶寶說再見!

活動反思:科學教育在幼兒園教育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對於發展幼兒的認知能力、提高他們的思維水平是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一個人在幼兒期形成的對周圍世界的探究興趣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會使他們終生受益。這次活動來源於幼兒的日常活動,抓住了幼兒的興趣點,所以對幼兒有很大的吸引力。回顧本次活動,有幾點體會:

(1)在活動中我能帶着目標去觀察孩子的實驗操作,重點在引導幼兒通過實驗發現顏色變變變的現象,感受其中的樂趣,在發現黃亦飛將瓶寶寶送錯時我及時引導他重新將瓶寶寶送回家,通過教師的及時介入,使幼兒對顏色的進一步的鞏固認識。

(2)活動中有的幼兒操作方法不對,這時我就讓能力強的幼兒去幫助他,充分發揮了幼兒間的榜樣示範作用。象陸一凱在活動中不敢大膽操作,看到同伴變色成功了,心裏是羨慕的,這時我讓陳天賜去幫助他,在同伴的帶動下,他終於也體驗到了變色的樂趣,而陳天賜也懂得了幫助同伴是一件快樂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