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彙編10篇

【精選】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彙編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2W 次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彙編10篇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1

設計思路:

孩子的學習來源於生活,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幼兒學習的內容。幼兒的心理既有具體形象性又帶有情趣性。生活知識的學習符合幼兒學習的特點。本着生活既教育的原則,同時利用“五.一”勞動節進行節日教育,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愛動手實踐;引導幼兒愛勞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樂於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因此我們生成了此次活動。此次活動也是來源於一次偶然的機會,引起了孩子的興趣(舉例)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自己洗自己的襪子,體驗洗襪子的快樂。

2、懂得愛勞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活動準備:

1、每人一個小盆子、一小塊肥皂。涼衣夾。

2、書包內自備一雙乾淨襪子。

3、事先與大班幼兒聯繫,扮演兔姐姐。

4、動物舞會的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動物舞會

師:“今天有一位客人來到我們小一班。”

兔姐姐出場:“我是來邀請小朋友參加動物舞會的”

師:“那咋們就到舞臺上參加舞會吧!”幼兒戴上動物頭飾脫了鞋子在“舞臺”上跟隨音樂跳舞。

2、引導幼兒發現自己的襪子變髒了。

師:“襪子這麼髒怎麼辦呢?”請幼兒說說自己的想法

兔姐姐:“現在我們都長大了,要自己洗。”邊說邊演示洗襪子

師:“兔姐姐洗得真乾淨,你們想把自己的襪子也變乾淨嗎?”

教師介紹材料提出注意事項

3、幼兒洗襪子,家長做觀察記錄

4、晾曬襪子,幼兒自由交流比比誰的襪子最乾淨。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體驗潔淨的水給人帶來的愉悅

願意親近水,喜歡玩水

學習小海豚保護環境的行爲

主要形式集體

時間安排一課時,15分鐘

重點難點

重點:體驗潔淨的水給人帶來的愉悅

難點:在水中動作協調,保持平衡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有玩水的經驗,並初步瞭解海豚的生活習性

物質準備:游泳池水深至幼兒大腿處;雪花片、毛巾

拖鞋、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扮演角色,活動身體,享受空氣浴

1.幼兒跟着音樂做律動操,進行泳前準備活動:

“我是小海豚,生來會游泳。伸伸臂點點頭,尾巴晃一晃,誰也追不上。我是小海豚,大海是我家,歡迎來做客,共同愛護它。”邊念兒歌,邊進行頸部、腕部、腰部、腿部的放鬆活動。

(反覆2—3遍)

2.適應水溫。

二、幼兒探索,進行遊戲,享受水浴

1.幼兒自由地在水裏行走,體驗玩水的快樂。

2.教師敲擊小鈴,幼兒聽信號在水中扮演各種動物的角色進行活動。如:“海豚海豚變變變,變成小鳥飛飛飛”、“變成烏龜爬爬爬”、“變成小兔跳跳跳”等。

3.重點輔導幼兒進行水中的跳躍活動,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幫助能力弱的幼兒進行練習。

4.遊戲“清理垃圾”。

錄音機播放:“哈哈哈,我是垃圾大王,我要把海洋變髒!”配班教師趁幼兒注意聽錄音機時,悄悄將雪花片灑到泳池中,然後主班教師說:

“小海豚快來呀,垃圾大王亂扔髒東西,我們快幫大海媽媽撿乾淨!”幼兒可自由尋找,然後放到老師身邊的籃子裏,遊戲1~2次。

三、遊戲結束,放鬆身體,享受日光浴

1.坐在泳池邊的鵝卵石上,邊曬陽光邊把自己擦乾:“小海豚上岸來,曬曬太陽曬曬背。”

2.幼兒在蔭涼處換好乾淨的衣服和鞋子。

【延伸活動】

請家長在夏季帶幼兒到泳池中玩水,提高幼兒在水中的平衡能力。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會念兒歌,培養幼兒對詩歌的興趣。

2、在有趣的教學活動中學習詞彙:拿、唱、擡等詞,注意漱,咕嚕,等詞的發音。

3、知道漱口可以保護牙齒,養成飯後漱口的好習慣。活動準備:幼兒喝水的小花茶杯,數目和幼兒人數相等。

活動過程:

1、教師表演兒歌內容,激發幼兒學詩歌的興趣。

⑴教師手拿小花茶杯,做漱shu口的動作,引起幼兒的注意。

⑵教師:“剛纔你們看到老師在幹什麼?”(幼兒:“漱口”注意發準shu的音)

⑶教師邊動作過示範朗讀兒歌。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擡起頭,閉着嘴,咕嚕咕嚕吐出水。

2、提出兒歌的名稱,提問兒歌的內容。

⑴教師:“剛纔老師在漱口,還唸了一首兒歌,兒歌的名字叫漱口。”

⑵提問兒歌的名稱,練習發漱的音。

⑶幼兒再次觀看並注意聽,教師邊動作邊念兒歌。

⑷提問:

a、“教師手裏拿着什麼?”(引導幼兒說出手拿花花杯,學習詞:拿)

b、“喝口什麼?”(引導幼兒說出喝口清清水,學習詞:喝,注意“清”的發音)

c、“然後頭怎樣,嘴怎樣?”(引導幼兒說出擡着頭,閉着嘴,學習詞:擡、閉,注意“嘴”的發音。)

d、“水吐出來發出什麼樣的聲音呢?”(引導幼兒說出咕嚕咕嚕吐出水,學習詞:咕嚕,併發準音)

3、集體學念兒歌:

1、全體幼兒和教師一起念兒歌1—2遍。

2、幼兒每人一隻小花茶杯(不放水),邊動作邊念兒歌1—2遍。

4、結束:教師和幼兒一起小結,讓幼兒知道要養成飯後漱口的好習慣。

延伸: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飯後漱口,並對兒歌及時進行鞏固。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4

社會活動:我愛老師 (自我成長)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老師的工作。

2、感受教師像媽媽一樣對自己的關心和愛護。

活動準備:

一些教師關心孩子的情景錄像。(如:安慰孩子,帶孩子活動);班上老師的照片各一張,各種手工製作材料;歌曲《我的幼兒園》

活動過程:

(一)看錄像,說一說是哪位教師。

1、教師:你們看到誰?(×老師)她們是哪個班的老師?有幾位老師?

2、老師在幹什麼?

3、你們喜歡不喜歡這些老師?爲什麼?

(二)瞭解老師的工作。

1、引導幼兒講述自己在班上看到老師所做的事情。

教師:你們知道老師每天都會做些什麼事情嗎?

2、老師還幫小朋友做了哪些事?

3、小結:老師每天帶小朋友做活動、玩遊戲。小朋友睡覺時老師要給小朋友蓋好被子,小朋友起牀時要幫助不會穿衣服的小朋友穿整齊;小朋友吃點心、吃飯時要分餐、添飯菜。老師每天要做很多事情。如果你不高興的時候可以告訴老師,老師會幫助你的。

(三)師幼互相表達彼此的情感。

1、引導幼兒給每一位老師說一句悄悄話。

2、教師給每個幼兒一個溫暖的擁抱。

3、教師和幼兒在歡樂的音樂中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操作活動:"送給老師的禮物"在音樂伴奏下請幼兒爲自己喜愛的老師做禮物。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5

一、設計意圖

當孩子來到這個世界,出於自己生存和發展需要,總是在嘗試着適應社會,他們通過活動與成人或同伴接觸、交往,慢慢地接受和內化社會規範、道德準則以及行爲方式,逐漸使自己從一個生物意義上的“自然人”變成爲“社會人”。根據幼兒社會化進程特點,我園在建構社會領域課程中,注重培養符合未來社會要求的完整人才,在目標和內容選擇上,總體地反映社會要求和社會狀況,深入淺出地引導幼兒熟悉、瞭解自己所處的社會,包括家庭、家鄉、國家乃至世界;瞭解並學會處理自己與社會、他人之間的關係,從而萌發其親社會情感。在組織形式上,積極採用各種豐富多彩的遊戲手段,因爲遊戲本身就是對社會現實特殊反映的一種活動,是幼兒瞭解社會和參與社會實踐的有效手段,這具體地體現在幼兒遊戲的內容、形式和規則中。

在遊戲中幼兒能心情愉快、自主地活動、能積極反映他們所接觸的事物,現實生活中的要求,身體力行模仿成人的活動,並在與同伴相互遊戲中,學會如何分工和適應羣體生活,從中實踐了輪流、謙讓、分享、協作等行爲規範,較好地積累了社會經驗,爲幼兒日後成爲社會合格成員打好基礎,從而促進其社會性發展。下面具體介紹我園組織大型社會性遊戲活動“精彩小世界”的設計。該活動是在幼兒已經對家鄉、祖國以及世界一些國家有了粗淺認識的基礎上舉行的,旨在讓幼兒置身於生動活潑的情景中,體驗與各種民族、各種膚色的人種友好往來的美好情誼,並學會相互瞭解、合作、遵守規則等良好行爲規範。通過初步接觸跨國公司教育,讓幼兒開闊視野,增強主動探索慾望,萌發產生了解和關心我們的世界,使他們從小就有初步的全球意識。

二、活動目標

(一)在遊戲中進一步感知不同國家、民族的不同文化、生活方式和習慣,懂得應該互相遵重、和平共處,初步萌發熱愛世界、熱愛人類的情感。

(二)學會與同伴相互協商、分享、謙讓、互助等基本交往技巧,並獲得相應內心體驗。

三、活動準備

豐富幼兒一些與遊戲內容相關的感性經驗;師生共同創設好所負責的遊戲場地和材料。

四、過程

(一)各班幼兒自己協商所開設主題的角色分配,按自己意願裝扮成不同人種的社會角色。如金髮的小姑娘、黑人爸爸等,同伴之間可互相幫助化妝、打扮。

(二)小班三位老師以導遊身份,分管班內三個“旅遊團”,手持“信用卡”,乘坐“旅遊車”到各個旅遊點遊玩。大班和中班可自由組合成某一家庭成員的關係去遊玩。如扮演“爺爺”“奶奶”可以共同去找一個“小孫女”。

(三)各遊戲主題的內容和指導。

1、世界餐廳

(1)日本料理

目的:在遊戲中初步感知、瞭解日本有趣的飲食方式,學習禮貌交往技能。

準備:訓練幾位日本料理的“服務員”(由幼兒扮演),並學說幾句簡單日本禮貌用語:您好!歡迎光臨等;自制日本飲食品:海鮮、豆腐、小豆飯、米團、三色米糕等替代物;師生共同佈置“日本料理”店:用印有木板花紋的塑料膠紙鋪在地面,並隔成一個個小廂房,廂房內擺放木板桌面,以便“顧客”能跪坐用餐。

重點指導:

①老師以餐廳“領班”的身份參與遊戲,提醒身穿和服、腳着木履的“服務員”用自己已有感知經驗和想象,學習以日本禮儀向“顧客”提供服務。如:“領班”可帶領“服務員”站在日本料理門前迎候“顧客”,當“顧客”來臨時,用日語問候、彎腰鞠躬,並引進入廂內……在廳內可播放“櫻花”歌曲,“服務員”可隨時跳日本舞爲“顧客”助興,“顧客”也可即興換上木履跳日本舞等服務項目。

②引導“顧客”用餐時,根據已有經驗模仿日本人的飲食習慣。如“顧客”入廂時要脫鞋並用跪坐方式進餐。如果“顧客”忘記或不懂日本料理的飲食方式,“領班”或“服務員”中隨時給予提醒和幫助。

(2)潮汕風味館

目的:進一步瞭解潮汕小吃的特點,會自制潮汕小吃2至3種,學習有禮貌地接待客人的技能。

準備:提供各種米果印、麪糰、竹葉、溼報紙團等半成品材料;紅桃米果、水晶球、糉球等各種風味小吃的替代物若干;各種盤碟、湯匙、筷子等潮汕餐具和炊具玩具幾套;“廚師”和“服務員”的服飾。

重點指導:

①引導“廚師”根據“顧客”口味,利用半成品材料製作各種潮汕小吃。如教師以“顧客”的身份向“廚師”提出自己要吃什麼口味的糉球,讓“廚師”用竹葉包“餡肉”(溼報紙碎),並多放些其他“蝦米”或“雞蛋”的配料等情節,使“廚師”懂得應以服務顧客爲主,讓“顧客”吃得滿意纔有生產做的道理。

②引導“服務員”用已有潮汕風俗服務方式的經驗招待“顧客”。如可適時爲“顧客”衝上潮汕工夫茶;或播放潮劇、潮樂,並模仿潮人樂手搖頭腦演奏以招攬生意;教師還可以“顧客”身份向“風味館”預訂小吃,引導“服務員”開設“送貨上門”等的服務項目。

世界餐廳除了開展“日本料理”、“潮汕風味館”的主題外,還同時開展了“麥當勞餐廳”、“中國烹調”等主題(具體活動內容可根據幼兒實際需要而定)。

2、世界風俗村

村內分設有中國和西歐風俗村,區內有各具特色的節日遊戲。

(1)狂歡節

目的:感受西方狂歡節的歡樂場面,盡情領略狂歡的樂趣。

準備:各式假面具:王子、公主、巫婆、精靈、小丑等。

重點指導:

當“遊客”投幣後,可自選喜愛的面具帶上,然後播放狂歡舞曲盡情狂舞。老師以“遊客”的身份戴上假面具與其它“遊客”一起手舞足蹈,有時可做一些滑稽動作來調動狂歡的氣氛,以此帶動其他“遊客”,並引導他們儘量與更多的“遊客”交換舞伴、面具,擴大交往範圍。

(2)春節

目的:進一步瞭解中國最隆重的傳統佳節的習俗,感受其歡樂、祥和的氣氛。

準備:女“工作人員”頭扎紅頭繩,身穿“如意衫”,男“工作人員”頭戴留有辮子的“鄉紳帽”;麪糰、色紙、紅紙袋等若干;舞獅頭二個;錄音機二臺。

(二)感受世界豐富多彩文化生活,萌發了世界人類一家親的美好情感。

實踐是人產生情感的基礎,在整個遊戲中幼兒始終在充滿“世界公民”、“世界餐廳”、“世界風俗村”的環境刺激下,與不同膚色,不同種族的人親密無間、友好往來,親如兄弟姐妹般地一起嘗試各種有趣的“進餐”方式,一起玩耍各種民俗遊戲,共同感受“世界”生活文化的多樣性,在他們的心中絲毫沒有歧視、抗爭和敵意的成份,在這美好、溫馨的“世界”氛圍裏感受到人類生活的多姿多彩及和平共處的情感薰陶,“世界”在他們的幼小的心靈已經是“人類的大家庭”,他們長大之後將會更珍惜、熱愛這個人類的世界。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認識自己的老師,能有禮貌地向老師問好。

2、願意親近老師,感受和老師在一起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幼兒用書。

三、活動重點:

活動重點:認識自己的老師。

活動難點:能有禮貌地向老師問好。

四、活動過程:

1、教師自我介紹,引出活動。

小朋友,你姓什麼?你知道老師姓什麼嗎?(引導幼兒自由回答。)

教師:我是×老師,我喜歡……也喜歡喝小朋友一起學習、遊戲。小朋友有什麼問題都可以來找老師。

2、親一親、抱一抱。

3、做在遊戲"皮球要來找朋友",體驗滾接球的動作要領。

老師說"××小朋友好",引導幼兒迴應"×老師好"。

教師:老師喜歡有禮貌的好寶寶,我們一起笑一笑、親一親、抱一抱。

教師邊念兒歌"笑一笑,親一親,抱一抱,我是老師的好寶寶",邊和幼兒擁抱。

鼓勵幼兒分別與班內其他老師問好,一起笑一笑、親一親、抱一抱。

教師和幼兒一起遊戲"吹泡泡",(吹泡泡,吹泡泡,吹成一個大泡泡……)。

教師指導幼兒完成幼兒用書,將圖上老師胸前的花塗成紅色。

4、活動延伸:

1、鼓勵幼兒每天來園和離園時跟老師親熱地擁抱,有禮貌地問好、說再見。

2、在活動區域投放幼兒用書,引導幼兒學念兒歌《老師愛我,我愛她》。

五、活動反思:

這一節活動是寶寶入園的第一節具體活動,雖然是在寶寶們的哭聲中進行的,但大部分幼兒對活動還是感興趣的,他們樂於接受老師的擁抱、愛撫,而且能積極地參與到《開火車》和《找朋友》的遊戲中,在兒歌中的互動時時,寶寶感受到社會活動的快樂。同時,我們也照顧到那了那些在活動中比較安靜的幼兒,使其也能在活動結束的時候獲得快樂,以培養他們對社會活動的興趣。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初步懂得在活動室、午睡室等場所要保持安靜。

2、學習輕輕走路、輕輕說話、輕輕放物品。

3、喜歡安靜的環境。

活動準備:

1、座位:兩個大半圓。(有一定的空隙,便於幼兒活動。)2、四種小動物出場的課件。及相機活動中拍攝用和PPT。

3、分組材料:輕輕看書(2組)、橡皮泥、玩玩具、搭積木(2組)、夾夾子、喂豆豆。

4、班得瑞輕音樂,地面上有貼好的正方形線條。

活動過程:

一、幼兒觀看四種小動物出場的課件:初步感知小動物們會輕輕地做哪些事?

開始語:寶貝們,有一羣可愛的小動物來了。我們一起用閃亮閃亮的小眼睛看一看。

1、小貓出場:喵喵喵,小朋友你們好!(小朋友向小貓問好。)我會輕輕,瞧我走路多輕,老鼠一下子就被我抓住了。

教師:小貓會什麼呀?(追問)那它會輕輕地幹什麼?(教師帶領幼兒說一說,並可以輔以動作表示)2、同上3、教師提問:那我們小朋友會輕輕地做哪些事情呢?(吃飯、放碗、收拾玩具、讀書、搬椅子。)4、教師小結:希望我們小朋友以後也要像這些小動物學習,學會輕輕走路、輕輕說話、輕輕敲門、輕輕地放玩具。

二、情境練習:學習輕輕看書(2)、橡皮泥、玩玩具、搭積木(2)、夾夾子、喂豆豆,通過親身體驗進一步感知應該如何輕輕地做各種事情。

1、幼兒自選材料活動,教師巡迴指導,(並拍攝一小段幼兒輕輕地行爲)並及時在活動中有輕輕地行爲給予鼓勵和表揚,對個別幼兒出現大聲嚷嚷的行爲進行提醒和糾正。(教師提醒:小朋友們,請你們輕輕地把玩具收進籃子裏哦!)2、請幼兒說一說:你剛纔玩了什麼?你是怎麼玩的?

3、播放拍攝視頻,幼兒觀看,發表感想。教師:老師也幫你們拍了一段攝像,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看了這段電視,你覺得好嗎?好在哪裏?

4、播放PPT:一日生活中的活動中各個環節,小朋友做事輕輕的畫面。

6、小結:這些小朋友真棒呀!我們以後不管做什麼事都要輕輕地,能做到嗎?(鼓勵幼兒大聲地、充滿信心的說:能做到!)三、玩遊戲,進一步鞏固練習。

1、教師:現在,請小朋友們輕輕地走到黃色的線上來,我們一起來表演:我會輕輕。

2、在輕音樂的伴奏下、教師帶領幼兒沿着正方形:我們輕輕走一走:不推也不擠,嘴巴不發出聲音,小腳輕輕地一步一步向前走。我們輕輕說一說:找個好朋友,湊在一起輕輕說,只有你我才聽見。輕輕笑一笑:抿起小嘴巴,微微笑一笑 嘻嘻嘻。輕輕敲敲門:握起小拳頭,輕輕碰一碰。"咚咚咚"。我會輕輕走出教室去外面遊戲,真開心呀!

活動延伸:

1、學唱歌曲《我叫輕輕》。

2、在日常生活中鞏固幼兒的行爲。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注意觀察周圍的變化,知道要關心周圍的人和事。

2、在與同伴通電話的過程中,學會關心同伴。

3、體會關心同伴帶來的滿足感。

(重點:學會關心同伴。難點:會用語言來表達自己對同伴的關心。)

活動準備

1、事先和生病的家長聯繫好。

2、準備一些彩紙、漿糊、筆。

活動過程

教師講故事《變魔術》、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故事裏哪一個小動物生病了?誰來看望它的?小動物麼來看望生病的小刺蝟時,對它說了什麼?小刺蝟又說了什麼?小刺蝟病好 了以後做了一件什麼事?它爲什麼壓迫這麼做呢?”

引導幼兒注意觀察今天誰沒來幼兒園。

1、教師可以用點名的.方式或玩遊戲“猜猜我是誰”的方式,引導幼兒關注自己的同伴,發現今天誰沒來上幼兒園。

2、教師:“.小朋友生病了,我們可以怎樣幫助他呢?“剛纔我們享想了很多的關心他的方法,有的小朋友想的好辦法和故事裏一樣,有的要講故事給他聽,有的要送他一副畫,告訴他小朋友很想他。”

師生共同探討怎樣在電話裏關心別人。

教師:“我們和小朋友通電話的時候,應該怎樣說話呢?對他說些什麼呢?”教師啓發幼兒說出關心病人的話。

師生打電話給生病的小朋友。

教師交代要求,提醒幼兒注意語言。

電話結束後,師生共同說一說自己是怎樣關心病人的。

幼兒自由發言,教師可以將所觀察到的行爲和語言巧妙地引入到幼兒的討論中,引起幼兒的關注。

教師小結。

教師:“今天我們打電話給生病的小朋友,讓他覺得很開心,以後我們周圍如果還有還有人生病,小朋友要學着去關心他,爲他做一點事情,讓他們早點恢復健康。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9

活動內容:

我愛五星紅旗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五星紅旗的名稱及特徵。

2、瞭解升旗儀式禮儀,知道要尊敬國旗。

3、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4、培養幼兒的愛國情操。

活動重點:

初步瞭解五星紅旗的名稱及特徵。

活動難點:

瞭解升旗儀式禮儀,知道要尊敬國旗。

活動準備:

1、幼兒參加過升旗儀式。

2、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認識五星紅旗。

1、觀看多媒體課件幼兒觀察認識

教師提問:

(1)這是什麼?(幼兒自由發言)

(2)是什麼顏色的?上面有什麼?

2、熱愛國旗、尊重國旗。

(1)談話:觀察圖片

師;這張圖片上有誰?他們在幹什麼?爲什麼要升國旗?

(2)尊重國旗

師;國旗代表中國,解放軍叔叔每天在天安門廣場升旗,所有的人看到我們的國旗都要敬禮;運動員比賽得了第一名就會升起國旗,他們的心裏就會非常高興;小學生們看到升旗也要敬禮。

師:幼兒升國旗時要站立端正,面對國旗行“注目禮”,直到國旗冉冉升起,這樣做就是“尊重國旗”。

3、教育幼兒從小熱愛、尊重國旗

師,你們是怎樣尊重國旗?幼兒園升國旗時時你是怎麼做的?

請幼兒示範怎麼站;說說自己怎麼做的。

4、欣賞歌曲《國旗多美麗》結束。

教學反思:

總觀這堂課,我個人覺得我抓住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對教材內容也做了正確處理,教學設計板塊清晰,發揮了小組合作的有效性,但還存在很多細節問題。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懂得玩過玩具後要把它放回原處,學習收拾玩具的方法。

活動準備:

1.一個會哭、會笑的娃娃。

2.一些散放在各處的玩具。

3.根據玩具的特徵,製作玩具標記貼在玩具架上,幫助幼兒建立常規意識。

活動過程:

1.送娃娃回家。

尋找哭聲:將玩具娃娃丟棄在一角,使其發出哭聲,帶領幼兒尋找哭聲是從哪裏來的。

找到娃娃後抱一抱、親一親,引導幼兒關心娃娃。

請幼兒將娃娃送回家,使其發出笑聲,啓發幼兒想像自己找不到媽媽時會怎麼樣,使幼兒懂得玩完玩具後要送玩具回家。

2.幫玩具找家。

找一找還有什麼玩具沒有在自己家裏,請幼兒幫助它們回家。(即按玩具標記擺放)

3.遊戲“誰走錯了家”(先請幼兒閉上眼睛)。

先將部分玩具拿出玩具櫃,散放各處或調換位置。

?請幼兒睜開眼睛觀察什麼玩具走錯了“家”,幫助玩具回家。

4.欣賞兒歌:寶貝玩具

寶貝玩具真有趣,

天天和我做遊戲,

輕輕拿,輕輕放,

收拾整齊要牢記。

建議:

在遊戲時經常提醒、鼓勵,幫助幼兒逐漸形成良好習慣。

評價:

1.能夠關注娃娃的哭聲同情找不到家的娃娃。

2.能認真仔細地尋找散落在地上的玩具並把它們送回各自的“家”。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大家來抱抱

活動目標:

體會與老師、同伴擁抱的親切感。

活動準備:

1.故事《想要抱抱的小豬》。

2.曲調溫馨的錄音帶。

活動過程:

1.體會與老師抱一抱的親切感。

提問:誰願意和老師抱一抱?(如果幼兒不想抱抱,不可以勉強)

2.欣賞故事《想要抱抱的小豬》。

教師有感情地講述故事。

提問:小動物爲什麼不願意和小豬抱一抱?

3.討論:抱抱的感覺。

你喜歡跟什麼人抱抱,不喜歡跟什麼人抱抱。

抱抱需要運用身體哪些部位。

4.遊戲:大家來抱抱。

幼兒聽背景音樂,自由地與自己喜歡的同伴親親、抱抱。

建議:

幼兒念兒歌“我叫X X,我叫XX,點點頭,笑一笑,親一親,抱一抱,大家樂陶陶,樂陶陶。”唸完最後一句找個好朋友擁抱在一起。

1.離園時可跟老師或小朋友互相擁抱,說再見。

2.提供故事《想要抱抱的小豬》。

評價:

樂意和老師、同伴擁抱。

(附) 故事

想要抱抱的小豬

有一隻小豬,它長着圓圓的腦袋,大大的耳朵,小小的眼睛,翹翹的鼻子,就在泥坑裏滾來滾去,滾得身上都是泥漿。

一天,小豬想去找朋友玩。他走着,走着,看見前面有隻小白兔,長着長長的耳朵,短短的尾巴,紅紅的眼睛,白白的毛。真好看! 小豬高興地叫:“小白兔,我和你抱一抱好嗎?”小白兔回頭一看是小豬,全身髒兮兮的,轉身就跑。小豬走着,走着,走到草地上,碰到一隻小白鵝。小白鵝,真美麗,紅紅的帽子,白白的羽毛。小豬高興地說:“小白鵝,我想和你抱一抱好嗎?”小白鵝一看是小豬,全身髒兮兮的。連忙說:“走,我帶你到河邊去洗個澡吧!”小豬用清清的水洗呀洗,洗得乾乾淨淨的。小白鵝高興地說:“小豬變乾淨了,我們一起抱一抱吧!”小白兔看見小豬變乾淨了,也來和他抱一抱。小豬和朋友們玩得可高興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