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品】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彙編9篇

【精品】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彙編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8W 次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品】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彙編9篇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熊貓的外表特徵和生活習性。

2.知道保護中國的國寶熊貓。

重點難點:

瞭解熊貓的外表特徵和生活習性,知道熊貓是我國的國寶

活動準備:

1.有關熊貓圖片、熊貓的玩具

2.參考查閱有關熊貓的資料。

活動過程:

一 、猜謎語。

像熊比熊小,竹筍當糧食;像貓比貓大,竹林來安家。

二 、觀察瞭解熊貓的外表特徵和生活習性。

觀察熊貓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習性的圖片資料,引導幼兒觀察熊貓的特徵。

1.熊貓是什麼樣子的?

2.你們帶來的玩具熊貓都是一樣的嗎?

3.它們與真的熊貓有不一樣的地方嗎?

4.熊貓的樣子像誰?(又像熊又像貓)

5.它生活在哪裏?(生活在長有竹林的高山裏)

6.喜歡吃什麼?(吃山中的箭竹)

7.熊貓爲什麼喜歡吃竹子呢?(熊貓吃下的竹子就像一把刷子,把腸子裏刷的乾乾淨淨,這樣熊貓就不會生病了)

8.你知道熊貓是怎樣生活的嗎?(喜歡獨居,白天睡覺,晚上出來找東西吃,會爬樹,走路較慢等。)

9.請學學熊貓走路的樣子。

三 、和幼兒一起討論怎樣保護熊貓。

1.你喜歡熊貓嗎?

2.爲什麼?(熊貓形態美麗,動作有趣,性情溫雅,是我國的國寶和珍稀動物,也是世界人民喜愛的動物。)

3.大熊貓現在很稀少,怎麼保護大熊貓呢?(保護環境,種植箭竹,讓大熊貓有食物。看見熊貓離開保護區要告訴動物園……)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瞭解社區環境中的主要設施及與人們的關係。

2、知道運用社區中不同的設施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3、萌發幼兒愛自己社區的情感。

活動準備

1、手偶一個2、有關社區設施的照片

3、幼兒已有參觀社區的經驗

活動重點:

瞭解社區環境中的主要設施及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活動難點:

能運用社區中不同的設施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並能自覺維護社區環境

活動過程:

一、情境談話,導入活動。

教師:今天從卡通王國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看它是誰?(教師操作手偶,引起幼兒的興趣)

手偶:(教師以手偶語氣)小朋友們好!我剛剛來到這裏,覺得周圍的環境漂亮極了!我就照了好多照片,你們能爲我做一次小導遊,向我介紹一下它們都是什麼地方嗎?

二、演示課件,逐個瞭解社區主要設施:

1、出示幼兒園照片,手偶:⑴這是什麼地方?在哪條路上?

⑵你們能告訴我你們自己的家在什麼地方嗎?(幼兒回答)

⑶你們能告訴我幼兒園周圍還有一些什麼嗎?

2、分別出示海豐廣場、水清溝街道辦事處、交通銀行、車站、便民超市、社區門診等的照片,逐個提問所出示照片的名稱、位置、作用以及與我們的關係。

(例如):這是什麼地方?它在哪裏?它是幹什麼用的?

三、遊戲《應該到哪裏》

手偶:小朋友都這麼瞭解自己的社區,現在我想考考小朋友。我們來做一個小遊戲,名字叫《應該到哪裏》,遊戲的玩法是:我出示幾張照片,請小朋友看看圖片上發生的事應該去社區的什麼地方去解決?

分別出示“小朋友摔倒、晨練、坐車”等圖片請幼兒回答

第一遍遊戲請全體幼兒回答。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3

【設計思路】

動物和水果,似乎有着天然的聯繫。也都是幼兒非常喜歡,特別是喜歡小動物是每一個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小班孩子。小動物們不時地出現在好聽的故事裏、有趣的兒歌裏、好玩的遊戲裏,它們那生動有趣的形象深深地吸引了每一個孩子。動物的世界總是千變萬化的,孩子們對不同的動物充滿了好奇心與探索興趣。因此,我選擇了數學"動物吃水果"這一活動。將小動物設想爲幼兒的好朋友出現,引發幼兒對活動興趣。同時,因此我選取了幼兒喜歡的、機靈的、有趣的(小猴、刺蝟、猩猩、小豬)動物形象,並創設了一個極富有濃厚遊戲色彩(ppt)、幼兒感興趣的"動物吃水果"的遊戲情景,又根據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提供了人手一份形象直觀、易操作、層次性的操作材料(蘋果、桃子、香蕉、西瓜),使每位幼兒有了大量實踐操作的機會。

【內容與要求】

活動目標:

1、嘗試將動物與水果一一對應連線,連好後說一說動物多還是水果多,在更多東西旁邊的圓圈裏塗色。

2、體驗成功後的樂趣,增強對水果的喜愛之情。

3、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4、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活動準備】

童心玩數學操作材料P48、P49、PPT、蠟筆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起興趣,說說數數小動物。

師:秋天是豐收的季節,許多小動物來到了草地上找吃的,看看它們各有幾隻?出示背景圖和四種動物—4只刺蝟、4只猴子、5只小豬、6只猩猩。

二、給小動物吃水果 師:時間不早了,小動物們肚子餓了,請小朋友想想這些小動物愛吃的水果嗎?小刺蝟愛吃什麼?(小猴子、小豬、猩猩分別愛吃什麼呢?)師:請小朋友數一數有幾隻刺蝟,幾隻蘋果,是不是上去一樣多呢?

幼:1、2、3……師:請小朋友一起喂一喂小刺蝟(教師示範連線:一隻刺蝟吃一隻蘋果)師:有什麼辦法讓小刺蝟和蘋果變得一樣多呢?(去掉一隻刺蝟,或加一隻蘋果等)幼:在買一個給他......

以此類推:

師:4只猴子要送它幾隻桃子?6只猩猩送給他送給它吃幾串香蕉?5只小豬送它吃幾隻西瓜。

師:給小動物喂水果的時候要說一句好聽的話:(教師示範:一隻小刺蝟吃一隻蘋果)(這一環節中,我採用了不完全放手的學習方式,出示了與小狗匹配的肉骨頭,讓幼兒給其他的小動物餵食。在這個過程中,就讓能力強的幼兒先操作,爲能力弱的幼兒提供一個榜樣示範,最後讓大家一起來操作,可以說是採用了生生幫助、以強帶弱的方法,讓幼兒在自主學習中得到了提高。)四、幼兒動手操作師出示幼兒操作紙,要求:請小朋友給小動物喂水果時,,一邊喂一邊還可以說:幾隻××我送你吃幾隻××。

(引導幼兒邊送邊說,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三、展示幼兒操作紙,交流探討:

師:誰來說說,你給什麼小動物餵了幾個水果?吃了多少?它們都吃到水果了嗎?沒有吃到應該怎麼辦?

(對的,真棒;不對:我的肚子好餓,誰那麼粗心呀?應該吃多少呢?誰來幫忙改一改)師:現在,小動物都吃到水果了嗎?小動物真開心呀。

四、延伸活動

師:它們想和小朋友一起拍照,你們願意嗎?快到前面擺個造型吧!(在這一環節中,要求幼兒自己檢查。能力強的幼兒他的能力在這裏就能夠得到體現。最後,讓孩子們和小動物拍照,讓孩子體驗成功的樂趣。)

教學反思:

從這堂課,我們也看出一堂教學活動是要發揮教師的主導性,不放任自流,還是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順其自然。不管哪種佔主導,都應該處理好教的方式,讓孩子們感覺不到被教,一切像一場遊戲活動。教無定法,無論採用哪種教學方式,都必須作用於人的感官才能發揮作用。教學方式實質上是一種刺激手段。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幾種特殊的電話號碼及其作用,瞭解使用這些特殊的電話號碼的具體情況。

2.具備初步的自救意識。

3.培養幼兒樂意在衆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4.教會幼兒做個膽大的孩子。

活動重難點:

知道幾種特殊的電話號碼及其作用,瞭解使用這些特殊的電話號碼的具體情況。

知道幾種特殊的電話號碼及其作用,瞭解使用這些特殊的電話號碼的具體情況。

活動準備:

電話機一部,110、119、120的數字卡片,房子着火、消防車、救護車等圖片。

活動過程:

1、教師通過提問創設情境,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出示電話):小朋友,你知道自己家的電話號碼是多少嗎?我們用這部電話打給爸爸媽媽好嗎?

請幼兒現場打電話給家裏熟悉的人。

教師:有一些特殊的電話號碼,它們是很有用的,你們知道有哪些嗎?(幼兒自由講述)

2、認識特殊的電話號碼

(1)認識特殊號碼:119

多媒體播放圖片:這裏發生了什麼事?(房子着火了)用什麼辦法才能把火撲滅?該找誰來幫忙?怎樣才能儘快的找到*的叔叔呢?引導幼兒瞭解發生火災時引該及時打119求救。

教師出示卡片119,請幼兒在自己的數卡中找出1、1、9,並按順序進行排列。

引導幼兒模擬撥打火警電話(多媒體播放消防車和消防員圖片)。

教師小結:在生活中我們如果遇到火災要及時打119向消防對的叔叔求救。這樣才能是火能很快的被撲滅,但我們不能隨便的撥打,只能在發生火災的時候撥打。

(2)認識特殊號碼:120

多媒體播放圖片:小豬的媽媽怎麼了?(生病了)豬媽媽生病了小豬應該找誰來幫忙?用什麼方法能儘快找到醫生呢?(撥打120)。

教師出示數字卡片,請幼兒從自己的卡片中找出1、2、0,並按順序進行排列。

引導幼兒模擬撥打120,打電話時重點說明小豬媽媽得了什麼病,家住在哪裏(多媒體播放急救車和醫生圖片)。

教師小結:由於我們小朋友及時的撥打了急救中心的電話,豬媽媽很快被送到了醫院,得到了及時的治療,現在豬媽媽已經好了。

(3)認識特殊號碼:110

多媒體播放圖片:天上下着雪,小松鼠爲什麼不進屋呢?它發現了什麼?遇到壞人應該怎麼辦呢?該找誰來幫助呢?怎樣才能儘快的找到警察?(撥打110)

請小朋友從自己的卡片中找出1、1、0,並進行排序。

引導幼兒撥打110,重點說明小松鼠的家在什麼地方(多媒體播放警察車和警察)

教師小結:有人打架了,或遇到困難或壞人時可以找警察叔叔幫忙。

3、兒歌小結:119,我知道,看到着火我報告。消防員來得快,生命財產才能保。120,我知道,有人生病他快到。急病就要搶時間,治好病人開口笑。110,我知道,發現壞人快報告。警察叔叔來得快,壞人個個跑不掉。特殊電話真不少,小朋友們要記牢,遇到危險別驚慌,打準電話來報告。

4、延伸活動:遊戲“怎麼辦,做什麼”

教師:現在我們來玩個遊戲,看誰說得好。這兒有一些數字卡片,我們看看圖片上發生了什麼事,我們可以打什麼電話幫助他們解決呢?誰出現了?他們來做什麼?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教師能給予幼兒充足的、自由的探索的時間和空間,並創設有利於並能推進活動開展的教育氛圍。從活動的效果來看,活動完成了預期的目標,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取得了預期的成效,是一次成功的安全語言教育活動。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通過活動,使寶寶在實踐操作中學習與朋友交換的好辦法,體驗交往的樂趣。

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活動準備:

*多媒體制作*各式玩具若干*錄音機、磁帶、

活動流程:

一、故事講述:引起興趣

(通過故事,讓寶寶積累交換的方法。)

師:寶寶們,今天侯老師給你們講個故事。(邊操作多媒體,講述故事。)

提問:小兔籃子裏原來只有蘿蔔,後來怎麼又有青菜和蘑菇了。

小兔是用了什麼好辦法換到青菜、蘑菇的?

二、實踐操作:獲取經驗

(嘗試經驗遷移,在實踐操作中獲取交換法。)

1、小白兔換到了許多自己喜歡的東西,真高興。

今天帶來了許多禮物送給我們的小朋友,想不想要?每個寶寶上來選一份,好嗎?(自由選擇)

2、我們看看,得到了什麼禮物?喜歡嗎?讓我們玩一會兒。

3、我們每個寶寶手上都有好玩的玩具,別的寶寶手上也有好玩的玩具。你們有沒有辦法既能玩到自己的玩具,又能玩到別人喜歡的玩具?

(分享交換好辦法,提升經驗)

三、分享交流:體驗快樂

你剛纔玩了什麼?你是用了什麼好辦法和小朋友交換到喜歡的玩具的?

剛纔誰沒有換到玩具?你是怎麼跟他換的?

小結:寶寶今天都用了好辦法玩到了自己想玩的玩具,本領真大,真聰明!我們都是好朋友,,我們帶着玩具寶寶一起來做一個“找朋友”的遊戲,好嗎?

故事:交換

小兔有三隻蘿蔔,它看到小山羊有綠綠的青菜,它就笑眯眯地對小山羊說:“小山羊,我用蘿蔔來換你的青菜,好嗎?”小山羊說:“好吧。”小白兔就用蘿蔔換了青菜,對小山羊說:“謝謝,謝謝。”小山羊說:“不用謝!”小白兔又看到小花豬有大大的蘑菇,它就對小花豬說:“小花豬,我的蘿蔔又紅又大,又甜又脆,而且不打農藥,是純綠色食品哦,我用蘿蔔來換你的蘑菇好嗎?”小花豬說:“好吧,我換給你。”小白兔用蘿蔔換了蘑菇,對小花豬說:“謝謝,謝謝。”小花豬說:“不用謝。”小白兔看到自己的籃子裏有蘿蔔、有青菜、有蘑菇,高興地笑了。

教學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節課預設的教育教學目標,幼兒對老師的提問積極響應,與老師的互動很好。老師的有些引導還不夠到位,要多讓幼兒表達,以後上課要多注意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6

有益的學習經驗:

1.通過故事懂得,不能憑自己力氣大就欺負弱小者,無論什麼人都要禮貌謙讓。

2.提高判斷是非的能力。

準備:

《小熊讓路》故事教具一套(森林背景圖一張, 人物畫:小熊、小花貓、小公雞、小猴、大象)

《小熊讓路》相關的視頻

活動與指導:

1.教師出示小熊貼絨,介紹小熊的人物特點:長得胖胖的,力氣很大很大。今天就講一個關於他的故事,名字就叫——《小熊讓路》

2.教師演示教具並播放故事。(故事見附錄)

3.提問:

(1)故事叫什麼名字?有誰?講了一件什麼事?

(2)爲什麼小熊欺負小兔、小花貓、小公雞,而不敢欺負大象?他這樣做對嗎?

(3)力氣大就可以欺負人嗎?大象的力氣比小熊大,爲什麼他就不欺負人呢?

(4)大象給小熊讓了路,爲什麼小熊不好意思了呢?你們猜他心裏怎麼想?他明白了什麼?以後他會怎麼做呢?

4.小結:故事告訴我們,不能憑自己力氣大就欺負弱小的人,無論什麼人都要懂禮,講謙讓、說話要和氣。

5.結合幼兒日常表現,教師請幼兒自己想一想有沒有欺負人的現象,今後打算怎麼做?請大家互相監督和幫助,做一個禮貌、謙讓、受歡迎的小朋友。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一、對各種職業帽子具有探索興趣;

二、能夠認真觀察廚師、醫生、警察、建築工人的帽子;

三、知道有些帽子可以代表職業,並能通過帽子分辨出;

【活動目標】

一、對各種職業帽子具有探索興趣。

二、能夠認真觀察廚師、醫生、警察、建築工人的帽子,並能大膽表達自己的認識。

三、知道有些帽子可以代表職業,並能通過帽子分辨出人們從事的不同職業。

【活動準備】

物質:廚師、醫生、警察、建築工人的帽子(數量與幼兒相當),家長資源(廚師、護士、建築工人、警察)。

心理:認識幾種較爲常見的職業,如醫生、警察等。

活動重點:知道有些帽子可以代表職業

活動難點:知道警察帽子的共同特點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跟老師打招呼

2、小朋友們,今天我要帶大家參觀一家帽子商店,看看那裏的帽子,你都見過嗎?它會是給誰戴的呢?

3、集合:孩子們,這裏的帽子可真多,是給小朋友們戴的嗎?那是給誰戴的呢?來,咱們坐下來說一說。

二、展開

1、商店的帽子是給工作人員戴的。

過渡:你看到了什麼樣的帽子?誰想給大家介紹一下?去把你認識的帽子拿過來給我們大家介紹一下。

幼兒一:這頂帽子什麼顏色?像什麼?會是給誰戴的?戴上看看,像不像?誰還看到了不一樣的帽子?(選擇4名幼兒)

安全帽的引導語:這頂帽子是給誰戴的?你摸一摸、捏一捏,什麼感覺?很結實,建築工人戴上它有什麼好處?這是建築工人的安全帽。

區分護士與醫生的帽子。

提問:這裏的帽子到底是給誰戴的?

小結:這裏的帽子是給廚師、警察、護士、建築工人這些工作人員戴的。

2、帽子代表不同的職業。

引導:今天,帽子商店來了幾位顧客,歡迎他們。

家長:小朋友們好!

幼兒:叔叔阿姨好!

(1)引導:這些叔叔阿姨從事着不同的工作,你知道這位叔叔是幹什麼工作的嗎?(廚師站中間)我來變個魔術你就知道了!閉上眼睛,變變變,他是一位?從哪裏看出來的?這頂帽子告訴我們叔叔是一位廚師!

請小朋友猜一猜這位叔叔是幹什麼工作的?我來幫他選一頂帽子你就知道了。他是一位?(建築工人)

小結:你們瞧,帽子能告訴我們一個人是幹什麼工作的。

(2)還有兩位阿姨,這位阿姨是一位?這位阿姨呢?她們應該戴什麼樣帽子呢?誰來幫她們選一頂合適的帽子?你想幫誰選?他們選得對嗎?

提問:小朋友們仔細看,這幾位叔叔阿姨的帽子一樣嗎?

小結:不同的工作有不一樣的帽子,帽子能告訴我們人們是幹什麼工作的。謝謝叔叔阿

姨,歡迎你們下次再來。(家長下場)

3、同一種職業,也有不同樣式的帽子。

(1)男女不同

過渡:剛纔小朋友們爲警察阿姨選擇了一頂這樣的帽子,其實,警察還有很多種帽子,你們瞧,我有一個魔術盒,只要我們一起說它會變出各種各樣的警察帽子。

一起說“魔盒魔盒,變變變”,出示男警察的帽子,這兩頂帽子一樣嗎?這頂帽子是誰戴的?是男警察的帽子。

小結:男警察和女警察的帽子樣式不一樣。誰想戴上試試,一幼兒,他應該戴哪一頂呢?

(2)四季不同

一起喊“魔盒魔盒,變變變”,出示棉帽、夏帽,一下變出了兩頂帽子,這頂帽子很特別,你覺得會是什麼時候戴的?誰來戴上試試,感覺怎麼樣?這是警察的棉帽,有了它,就算是下雪,警察叔叔也不會怕冷了。

小結:不同的季節,警察的帽子也不一樣。

(3)接到報警電話,警察馬上要執行任務去了,戴什麼樣的帽子呢?“魔盒魔盒,變變變”他們就會戴上這頂作訓帽去執行任務。

(4)你們猜我的魔盒還有帽子嗎?請一位幼兒當魔術師,一起喊“魔盒魔盒,變變變”,你們見過這種帽子嗎?誰戴這樣的帽子?(交警)

課件小結:男警察和女警察的帽子樣式不一樣;不同的季節,警察有不同的帽子;執行任務時的帽子和平時戴的不一樣;交通警察的帽子和普通警察的帽子也不一樣;警察的帽子是多種多樣的,但是,只要你仔細看,你會發現它們有相同的地方,(手指暗示)你發現了什麼?

小結:帽子上都有一個標誌,指一指,在哪?這是警察的帽徽,(ppt)只要看到了帽徽,就知道是警察的帽子。

(5)發現帽徽上的祕密。

你們看帽徽上有什麼?一共有幾顆星?在哪裏見過這五顆星?在我們中國的國旗上,也有這樣的五顆星星,看到這五顆星星我們想到了中國,有五顆星的帽徽會是哪個國家的警察纔有的?

小結:這種帽徽是我們中國人民警察的標誌。

小結:原來,帽子上還有這麼多的祕密!不同的工作有不同的帽子,同一種工作,帽子也有不同的樣式和作用。

4、有的工作沒有帽子。

提問:你們喜歡這些帽子嗎?我也喜歡,我是一名老師,老師應該戴什麼帽子呢? 小結:原來,有的工作有特別的帽子,有的工作是沒有帽子的'。

三、結束:幼兒自主選帽子

過渡:接下來,我們來玩角色扮演的遊戲吧,我想扮演護士,你想扮演誰?你呢?到帽子商店去選一頂合適的帽子吧!選好了嗎?誰在小醫院工作?站到這邊來,讓大家看看像不像?小警察在哪裏?站到這邊,給大家敬個禮吧!敬禮!小建築師在哪?小廚師?讓大家看看像不像?

大家都選好了帽子,走,我們回到班裏到區域去玩遊戲吧。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在認識蔬菜的基礎上,瞭解蔬菜的不同食用部分。

2、按不同的食用部分給蔬菜分類(根類、莖葉類、果實類),發展幼兒的分類能力。

3、知道蔬菜有營養,培養幼兒愛吃蔬菜的習慣。

4、幫助幼兒改掉偏食、厭食以及不愛吃蔬菜的壞習慣。

 教學準備:

1、菜場內各種蔬菜的視頻,音樂磁帶。

2、手工畫好各種不同的蔬菜。

3、準備一個手工畫的廚師叔叔。

教學過程:

導入部分缺乏童趣,能不能設計一個簡短的遊戲,突出主題,同時激發兒童參與熱情。

 一、放各種蔬菜的視頻

將準備好的蔬菜視頻放給小朋友們看。

 二、提問,重點討論蔬菜的作用。

1、請小朋友們告訴我,你們剛纔在視頻當中看到了哪些蔬菜?請把名稱告訴老師。

2、這麼多蔬菜你最喜歡吃哪一種呢?爲什麼喜歡吃呢?

3、媽媽平時是怎樣做給你吃的?

4、我們爲什麼要吃蔬菜呢?

(蔬菜中含有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營養豐富,可以個小朋友的生長髮育提供必要的營養,使小朋友長得高,長得壯。所以呢我們要多吃不同的蔬菜。)簡單說說就行了,說多了他們還不是聽不懂。就說蔬菜吃了會長高、長聰明、張漂亮之類的,簡單的就行了。

 三、區分蔬菜的不同食用部分。

1、將準備好的完整的蔬菜圖片給小朋友們看,問每一種蔬菜都是有哪幾部分組成的。

2、隨便拿一種蔬菜的圖片給小朋友們看,讓小朋友們說說我們吃的是這種蔬菜的哪一部分?(如青菜吃的是莖葉,西紅柿吃的是果實。)

3、小結:各種蔬菜吃的部位不同,有的吃根,有的吃莖葉,有的吃果實。

 四、給蔬菜歸類

1、將準備好的所有不同蔬菜的圖片粘貼在黑板上,請小朋友們將其分別放在相應的位置。如西紅柿放在食果實類蔬菜、青菜放在食莖葉類蔬菜、地瓜是食根類蔬菜。

2、小朋友和教師一起來檢察,看看放得對不對。

 五、操作活動

1、 "小朋友們現在我們廚房裏的叔叔要給我們做中飯了,他需要西紅柿、蘿蔔、白菜、青椒,現在他呀想請我們小朋友們把他歸類放到廚房裏面去,並且呀只讓我們帶能夠食用的地方不能吃的地方我們要怎麼辦呢?"(圖片是拼貼的,不能吃的地方可以直接將其撕掉。)

2、"小朋友們,其實除了剛纔視頻裏面的蔬菜和圖片上的蔬菜,在菜市場上還有各式各樣的蔬菜,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你們認識它們嗎?

3、小結:"小朋友們,今天呢我們認識了很多不同的蔬菜,也知道了不同蔬菜的食用部分,蔬菜也能給我帶來很多的好處,小男孩吃了會越長越高,小女孩吃了會越長越漂亮,所以呢我們一定不要挑食,多吃各式各樣的蔬菜,這樣我們就會更聰明對不對?"

總體感覺內容過多,一次活動能不能完成,大大的問號!!!!你先試試看,能不能一次講完,如果不行的話你就選擇其中幾個內容來講。你應該是在網上下載的撒,你還可以參考一下其他的相似的活動方案是朗格做的了,呵呵!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對蝴蝶的演變過程充滿好奇;

2、通過活動,瞭解蝴蝶的形態,瞭解蝴蝶的演變過程;

3、嘗試隨音樂運用肢體動作等方式,表現蝴蝶的生長過程。

4、喜歡參與遊戲,體驗。

5、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重難點:

瞭解蝴蝶的演變過程。

隨音樂運用肢體動作表現蝴蝶的生長過程。

活動準備:

師:毛毛蟲變蝴蝶成長課件幼兒:蝴蝶拼圖

活動過程:

一、以遊戲的引入活動。

1、師:今天老師爲你們請來一位小客人,它就藏在拼圖裏,同一組的小朋友一起合作動手把它拼出來貼到黑板上。拼完後說一說你們拼出的是什麼?

2、引導幼兒瞭解蝴蝶的外形特徵。

請你們仔細觀察一下,你們拼出的蝴蝶是什麼樣的?有哪些不同的地方?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師:你們還見過什麼樣的蝴蝶呢?出示各種蝴蝶的課件,請幼兒欣賞。

師:小朋友再仔細看看,蝴蝶的身體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呢?

師:蝴蝶的肚子我們叫胸腹部,那兩個角角叫觸角,蝴蝶就是由兩隻觸角、頭部、胸腹部和兩隻翅膀組成的。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蝴蝶嗎?那你瞭解蝴蝶嗎?你們知道蝴蝶的寶寶是誰嗎?

二、引導幼兒瞭解蝴蝶成長過程。

1、幼兒觀看視屏《蝴蝶的一生》

(1)分步觀察:

①、卵:這是什麼?這是卵。

②、毛毛蟲:卵慢慢長大後變成了什麼?毛毛蟲會幹些什麼呢?(會吃樹葉)③、蛹:毛毛蟲長大後會做什麼事呢?怎樣才能變成蝴蝶呢?(吐絲、結繭,在裏面變成蝴蝶)

師:小朋友真是細心,你們能告訴老師蝴蝶有哪4個變化過程嗎?

卵————毛毛蟲————蛹————蝴蝶師生一起說:蝴蝶產下卵,卵孵化成毛毛蟲,毛毛蟲蛻變成蛹,蛹羽化成蝴蝶。

2、師:蝴蝶的變化真大呀,我們也來做一回蝴蝶變一變吧。

A老師和幼兒一起蹲下縮成一團,表示卵;B慢慢伸出雙手爬呀爬,表示毛毛蟲;C坐在位置上抱緊雙臂,表示蛹;D伸出雙手站起來變成蝴蝶飛呀飛。

三、小結

師:剛剛我們知道了蝴蝶是由卵孵化成毛毛蟲,毛毛蟲蛻變成蛹,蛹又羽化成蝴蝶。蝴蝶有很多顏色和種類,還知道了蝴蝶的身體是由胸腹部、觸角、頭部和翅膀組成。蝴蝶一生有4個變化過程。小朋友你們喜歡蝴蝶嗎?要愛護它和小動物,不要傷害它們。我們更要愛護花草,因爲有了小花和小草才能看到蝴蝶。

四、角色遊戲

師:小朋友們離開座位排好隊,我們來學一學蝴蝶飛吧?伸出雙手變成蝴蝶飛,我們飛到草地上去玩吧!

教學反思:

由於蝴蝶的生長過程比較長,幼兒不易觀察到,而且,毛毛蟲變蝴蝶的特殊性對於現階段的幼兒來說難於理解,因而在活動中我運用了標本、圖片以及ppt的科普小故事,從中發揮其優越性,服務於教學活動。形象的標本、圖片,生動有趣的科普小故事使得教學內容變得可視、可聽、易感知、易理解,使幼兒在探索中瞭解了蝴蝶成長的規律和變化。 教學活動爲幼兒提供了主動參與、自主探究的機會。在組織活動的過程中,突出幼兒爲主體,我只是在適當的時機加以引導,爲他們創造更多的機會,讓幼兒看、想、說、做等,充分發揮了幼兒各種感官的作用,提高了幼兒的各種能力。同時我還重點引導幼兒大膽想象、大膽表達,爲幼兒營造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流環境,把說的權力交給幼兒,教師只是在適當的時候起着啓發、引導的作用,並且在幼兒有需要的時候,及時以適當的方式應答,努力使每個幼兒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