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錦集9篇

【實用】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錦集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W 次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實用】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錦集9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設計思路:

合作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動力,隨着社會的不斷變遷,未來社會越來越需要合作形的人才。許多社會學家認爲“合作的交往,較之競爭的交往在當今及未來世界裏更爲重要”。

我們幼兒園現正在推廣大課題《幼兒合作學習的實踐研究》,幼兒的合作學習,它能爲孩子提供不同的學習對象,聽取不同的看法,分享彼此的經驗,達到學習目標。其間每一個成員間互相依賴、休慼與共、資源共享、互助成長。所以我班在活動中一直注意對孩子進行這方面的培養。

前些日子,幼兒在喝水時突然發現有個塞子浮在水裏,於是有幼兒說他家的塞子是沉在下面一些的,有的說是沉在底裏的,於是我們進行了一系列的沉與浮的活動。通過活動,孩子們發現木頭、樹葉、棉花等在水裏會浮上來,而鐵絲、玻璃、石子、磚頭等會沉下去。孩子們發現藉助於其他材料,沉與浮就會發生變化。如:把磁鐵放在塑料積木上磁鐵是浮的,而空的瓶子裝滿水或石子,瓶子則會沉下去,活動中孩子們對讓浮的東西沉下去,讓沉的東西浮上來特別感興趣,於是我選擇了《有趣的雞蛋》這一活動。

活動中,我請孩子們講講生活中你發現哪些東西在水裏是浮的,哪些是沉的,然後讓幼兒動手操作,嘗試用多種材料讓雞蛋在水裏浮起來。接着,我讓幼兒想一想:在鹽水中雞蛋能否浮起來?從而引發他們對第二次實驗的興趣,這個實驗我是要求他們先要找朋友商量,然後分工合作,進行實驗、邊觀察邊記錄,他們不僅要記錄放鹽的數量,還要記錄每次放鹽後雞蛋在水中位置的變化。實驗後我讓幼兒介紹實驗情況,從而體驗合作及成功的快樂。最後鼓勵幼兒以後能繼續探索、實驗。

整個活動中,孩子們合作學習的機會是很多的,他們在自由平等中交往、學習、商量、討論、操作等,每個人都有機會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同時也有機會傾聽他人的意見。整個活動,我除了提供材料外,更多的是關注和引導幼兒商量、合作、交流,更多的是讓

幼兒通過合作、實驗,來感知雞蛋在鹽水中的變化,來體驗合作及成功的快樂。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激發幼兒對探索的興趣,進一步培養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2、引導幼兒通過觀察、實驗、記錄,獲得有關雞蛋在鹽水中變化的具體經驗。

活動重點:

幼兒能通過商量等分工、合作,共同探索。

活動難點:

能通過猜測、實驗、記錄,感受鹽的多少與雞蛋變化之間的關係。

活動準備:

大油瓶、熟雞蛋、筷子、小勺、記錄紙、鹽各六分;

紙板、小瓶、小竹籃、紙、泡沫、木板、塑料積木若干

活動過程:

一、啓發談話,引出實驗主題

師:前兩天,我們玩過沉與浮的遊戲,你們發現了什麼小祕密呀?

(出示雞蛋),請幼兒猜猜雞蛋在水裏會怎樣?(教師把它放入水)。

有什麼辦法能讓雞蛋浮起來呢?

二、實驗(一)

1、師:剛纔你們想了那麼多的好辦法,想不想試一下?

2、請幼兒自己找朋友一起做實驗

3、交流:你是用什麼好辦法讓雞蛋浮起來的?

三、實驗(二)

1、出示鹽,師:鹽能不能讓雞蛋浮起來呢?

要求:三個好朋友在一起分工合作,進行實驗b每放一次鹽就要做一次記錄,還要記錄好雞蛋的變化

2、幼兒實驗,教師提醒幼兒作好記錄

3、交流(記錄紙全部出示)

(1)每組的雞蛋都浮起來了嗎?

(2)請幼兒介紹自己的實驗,教師小結:在我們小朋友的一起努力,相互配合下,我們發現雞蛋在鹽水中會漸漸地浮起來。

四、雞蛋在鹽水中會浮起來,那麼還有其它的蛋呢,它們在鹽水中會浮起來嗎?我們下次再來實驗。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感受長大的一些變化,萌發對成長的嚮往和期盼。

2、知道生活中許多事情與身高有關,個子高矮各有好處。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掛圖1號,幼兒用書;磁帶。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有個小朋友叫彼得,他的個子沒有媽媽高,於是彼得想到了許多事情。下面我們一起來聽聽這個故事,名字叫《99釐米高的彼得》。

2、傾聽故事,瞭解故事內容。

①教師播放故事一遍,幼兒傾聽。播放完後幼兒一起討論。

②師:故事裏有誰?

③故事講的是什麼事情?

3、出示掛圖,教師分段講述故事,與幼兒討論故事細節。

①講述故事第一段。提問:媽媽比彼得高了許多,還有哪些地方比彼得大,比彼得長?(鼻子、手、腿和胳膊)請幼兒仔細觀察掛圖講述。

②講述故事第二段、第三段。提問:長成大人就不再長個子了,還有哪些地方會繼續長呢?(頭髮、手指甲、腳趾甲、身體中間)請幼兒仔細傾聽並講述。

③講述故事第四、五段。提問交流:彼得覺得長成大人有什麼好處?

④講述故事最後兩段。彼得希望自己長到多大,多高呢?請幼兒仔細觀察掛圖,看圖理解並講述。

4、再次傾聽故事,幼兒表達願望。

聽故事後,討論:你希望自己能長多高、多大?爲什麼?(引導幼兒自由想象和表達)5、與幼兒一起討論,個子高矮的優缺點。

教學反思

“我叫彼得,今天早上媽媽給我量了身高,剛好99釐米高。媽媽說,快一米了。可是,媽媽還是比我高許多,足足有76釐米!而且她的鼻子比我大,手比我大,就連腿和胳膊都比我長。怎麼會這樣呢?那是因爲媽媽已經長成大人啦……”

《99釐米高的彼得》是一個繪本故事,根據故事內容,我設計了兩個目標:1.理解故事,感受長大的一些變化,萌發幼兒對成長的嚮往和期盼;2.知道生活中的許多事情與身高有關,個子高矮各有好處。於是我依據活動目標設計了這樣的教學活動:第一個環節是導入,討論:“你覺得個子高好嗎?爲什麼?”第二個環節是幼兒傾聽故事,瞭解故事內容;第三個環節是結合掛圖,教師分段講述故事;第四個環節是幼兒再次傾聽完整故事,表達願望;最後教師小結。

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發現孩子並不能對故事完全的瞭解,在討論個子高矮的優缺點的時候,孩子們也沒有很好的意識到身高所帶來的好處。我還從孩子們的操作中,觀察到部分幼兒的傾聽習慣不是很好,導致幼兒理解故事內容的時候,不能完整回答教師的問題。這個現象讓我知道了原來的教學設計的不足之處,幼兒的學習過程是循序漸進的,是被引導的。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孩子的細微變化,將孩子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在設計實際操作時,應該將生活與幼兒實際聯繫起來,舉例說明,讓幼兒體會到身高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它在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雖然活動已經結束,但是我覺得孩子們對故事內容中的身高沒有太多意識,在引導孩子的過程中,孩子也還是沒有了解故事內容,我認爲以後還是要多教導孩子生活常識,將孩子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讓孩子懂得結合生活中的實事,從而幫助孩子更好的理解。

小百科:釐米是一個長度計量單位,等於一米的百分之一,英語符號即縮寫爲:cm.,1釐米=1/100米。1cm(釐米)=10mm(毫米)=0.1dm(分米)=0.01m(米)。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小白楊的'圍裙

活動目標:

1、在老師啓發引導下,合理想象故事情節,完整故事內容,培養幼兒的擴散性、創造性思維能力。

2、瞭解稻草的用途。

3、廢物利用,並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

活動準備:

1、瞭解一些有關稻草的常識。

2、稻草製品。如:草帽、草蓆、稻草人、草鞋等。

3、立體活動教具、頭飾(小鳥、小兔、小姑娘)

設計意圖:

1、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喜歡通過角色互動,增強幼兒學習語言的興趣,激發幼兒思考的慾望,續編故事情節,所以在設計過程,通過角色的演繹提問,完成整個過程。

2、通過教師的語言啓發,引導幼兒進行廢物利用。幼兒對環境保護意識模糊,通過具體、形象的事物、情節、環境,達到環保教育的目的。

活動關鍵點:把沒用的稻草變成有用的東西,從而進行環保教育。

活動環節任務及操作要點:

角色互動,引出故事:

冬天的時候,小白楊穿了一條用稻草做的圍裙,真漂亮,又暖和。可是,春天來了,唉,你們發現小白楊怎麼了?(哭了)

1、我們一起問小白楊?(小白楊,小白楊,你爲什麼哭呀?)

2、請扮演小白楊的老師回答(春天來了,天氣漸漸熱了,可是我那件用稻草做的圍裙還穿着,太熱了)

3、誰來了?小白楊怎麼問小鳥的?小鳥幫助它了嗎?小兔呢?

總結:哎呀,小鳥、小兔都沒幫助小白楊,它們那麼熱的天不需要圍裙,怎麼辦呢?

二、設疑:教師引出討論點

1、天越來越熱了,小白楊的圍裙還是沒脫掉,它熱得透不過氣來,難受得腰也彎了,怎麼辦呀?(幼兒討論)

2、老師有個辦法:我來幫小白楊脫圍裙,脫下的稻草扔在地上多髒,扔到小河裏吧?(好嗎?)那麼放把火把稻草燒了吧,好嗎?

總結:會環境污染的,扔到小河魚會死,燒稻草的濃煙嗆人。

三、擴疑(廢物利用進行環保教育)

1、哎呀,老師的辦法都不好,你們有什麼好辦法呢?你們想想稻草有什麼用?

2、討論稻草的各種用途,完整故事內容。

總結:你們想出辦法是不是和這位小姑娘想得一樣呢?完整故事內容,體驗成功的喜悅。

3、現在小白楊怎麼樣了?(笑了)

四、扮演角色,體驗成功

通過角色扮演,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用愛送你回家》是一個關於“愛”的故事,它既展現了小海豹喜寶一家之間的親情之愛,也呈現了小海豹喜寶與好朋友小長頸鹿之間的友情之愛。故事圍繞着兩條線索發展,第一條線索是:喜寶一家救下小長頸鹿→共同生活→召開家庭會議→護送小長頸鹿回家:第二條線索是:小長頸鹿流浪到冰原→被救→思念家人→在大家的幫助下回家。我們主要根據第一條線索展開整個活動,但第二條線索卻能夠在討論中激發幼兒關愛朋友的情感。

大班的幼兒經過三年的幼兒園生活,都有了自己的好朋友,當他們快要從幼兒園畢業進入小學的時候,他們也要像故事中的小海豹喜寶和小長頸鹿一樣經歷朋友之間的離別。但這個充滿“愛”的故事告訴幼兒,朋友之間不僅可以一起玩耍,更重要的是要彼此關愛。

【活動目標】

1、通過聽賞討論,理解故事中小海豹喜寶和小長頸鹿之間的友情,能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2、充分感受、體驗故事和生活中的“愛”的情感,懂得朋友之間需要相互關心、幫助和愛護。

3、藉助圖文並茂,以圖爲主的形式,培養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閱讀興趣。

4、運用已有生活經驗,根據畫面大膽想象、推測並表達自己對故事情節的理解。

【活動準備】

製作關於故事的ppt,背景音樂等。

【活動過程】

一、引入話題

師: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個幸福的家庭——小海豹喜寶一家。(出示小海豹喜寶一家在一起的圖片)爲什麼說它們是幸福的一家人呢?

(在第一環節首先通過出示小海豹喜寶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相親相愛的圖片,讓幼兒體會一家人在一起是最幸福的事,爲故事後面小長頸鹿思念家人、想要回家埋下伏筆。)

二、聽賞故事

1、第一段:偶遇相救

師:有一天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喜寶發現了一個奇怪的傢伙,誰能告訴大家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出示相應的故事圖片,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後,用語言清楚完整地表述)

2、第二段:共同生活

師:可憐的小長頸鹿奄奄一息,喜寶一家會怎麼做?

3、第三段:家庭會議

師:看見小長頸鹿這麼想家,如果你是喜寶,你會怎麼做?喜寶捨得小長頸鹿回家嗎?既然那麼不捨得,爲什麼喜寶還願意送朋友回家呢?(教師幫助幼兒理解小海豹喜寶的心理和情感的變化)

4、第四段:護送回家

師:雖然喜寶捨不得小長頸鹿離開,但是它沒有大吵大鬧,而是認真、熱心地幫助小長頸鹿,用自己的愛送朋友回家,喜寶有着一顆關愛朋友的心。

(這一環節是整個活動的重點,以分段聽賞作品、觀察故事畫面、幼兒參與討論相結合的形式層層展開活動,通過了解故事的情節發展,即從救下小長頸鹿到共同生活後產生友情,最後用愛送朋友回家,這一過程讓幼兒逐漸理解喜寶心理和情感的變化,也讓幼兒充分感受到了故事中洋溢着的濃厚的友情之愛。)

三、完整欣賞幼兒和教師一起完整欣賞一遍故事。

(這一環節的設計旨在通過完整欣賞故事,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進一步體驗故事所傳遞的美好情感,提高幼兒的文學欣賞能力。)

四、遷移經驗

師:你們喜歡喜寶和小長頸鹿嗎?其實,等你們快要上小學的時候,你們也會像喜寶和小長頸鹿一樣分開,你們捨得離開自己的朋友嗎?有沒有辦法留住和朋友在一起的美好時光?

小結:你們想到了那麼多的辦法讓朋友記住你,但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珍惜現在的每一天,關愛朋友,讓我們每一天都過得開心、快樂。

(對於文學作品的欣賞不能僅僅停留在作品中,最終還是要回歸到幼兒的現實生活中,在這一環節讓幼兒充分表達自己的感受,從中體會朋友之間應該互相關心、幫助和愛護。)

附故事:用愛送你回家

小海豹喜寶一家快樂地生活在冰原上,這是寶爸,這是寶媽,還有??這是喜寶。 喜寶最喜歡的戶外活動就是滑雪。“喂,喜寶,慢一點!”“喜寶,加油!”“咦,那是什麼啊?”這個龐然大物,喜寶從來沒見過。“好奇怪啊,這是什麼?”“到底是從哪裏來的?”“怪物!怪物!”大家都迅速地圍過來,好奇地看着它。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個巨大的小傢伙,不是餓了,就是生病了,它奄奄一息地躺在那兒,沒有力氣說話。寶爸說:“寶媽,快拿一些熱的食物來給這個小大個兒吃。”寶媽立刻煮了一鍋熱騰騰的海藻粥。喜寶一口一口地喂着小大個兒,吃完海藻粥的小大個兒,氣色慢慢好了起來。

恢復了元氣的小大個兒告訴大家:它是長頸鹿。本來,它和媽媽快樂地生活在非洲的大草原上。但是,有一天,來了一隊追捕它們的獵人,小長頸鹿因爲年紀太小,跑不快,被獵人們給抓住了。獵人們把它關進了籠子裏,準備用大貨船把它運走。沒想到,中途遇到暴風雪。醒來時,就已經在??

“這樣不行,它會凍壞的。”喜寶急着想辦法。看着冷得發抖的小長頸鹿,寶媽找來北極熊奶奶幫忙,爲小長頸鹿織起了暖暖的毛衣和圍巾。(幼兒教育)

【活動反思】

活動開始我設置了一張心形的圖片,請小朋友說一說生活中有哪些愛,你是怎樣去愛別人的?運用對話這一直接引導的方式,激發幼兒積極交流對愛的認識,在這個環節中幼兒都能積極的說出自己最愛的人,但是說到具體是怎麼樣愛的?很多幼兒卻說不出來,此時我沒有對其進行深度的挖掘,而是直接引入故事,試圖通過故事中小海豹對長頸鹿的照顧和關愛來讓幼兒具體瞭解朋友之間應該怎樣的互相照顧,互相體諒。

根據幼兒的情感發展具有易受感染這一特徵,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我藉助多媒體動畫配合有感染力的音樂營造一種愛的氛圍,使故事的內容得以昇華,引導着幼兒融入到這個充滿愛的故事裏面去。當幼兒聽到小海豹喂長頸鹿喝海帶湯還請來了奶奶爲它織圍脖的時候,幼兒已經被小海豹的這種愛感動了,當看到長頸鹿獨自在深夜流眼淚時,許多幼兒不禁也留下了眼淚。在這種積極的情感氛圍中,我認爲幼兒更容易產生被支持感,由此教師的引導效果會更好,我接着提出問題“看見小長頸鹿這麼想媽媽,如果你是小海豹,你會怎麼做呢?”幼兒紛紛表示要送長頸鹿回家,“但是小海豹非常不捨得離開長頸鹿,既然那麼不捨得,爲什麼還要送它回家呢?”我的再次追問使幼兒的感情得到再一次的昇華,逐漸理解了小海豹心理和情感的變化,深刻的體會到小海豹想讓它的朋友更加的開心,快樂,懂得朋友之間要相互關愛,相互體諒,充分感受到了故事中洋溢着的濃厚的友情之愛,爲完成目標做了很好的服務。活動最後是讓幼兒在討論中激發他們關愛朋友的情感,這不僅僅是停留在作品中,最終也迴歸到幼兒的現實生活中,在這個環節讓幼兒充分表達自己的感受,從中體會朋友之間應該互相關心,幫助和愛護。

在活動中還存在着許多的不足:

1.沒有關注到幼兒的差異性。比如:在活動的開始幼兒觀察圖片時,我有些着急,沒有給更多幼兒表達的機會。當幼兒說出“愛心”時,便直接引入下一個環節。對這種容易回答的問題,應該先請一些羞於表達的幼兒來回答,讓他們有更多的想象空間,也能調動幼兒的積極性。

2.活動中開放性的問題比較少,幼兒的思維受侷限。幼兒園的活動應該讓幼兒積極的“動”起來,這裏所說的“動”不只是肢體上的運動,而是思維的靈活、積極的表達。應該在故事中更多的設置一些開放性的問題,如:爲了讓長頸鹿更健康還可以做那些事情?讓幼兒運用符合他們思維特點的表達方式爲中介去表達自己的感受、意願、思想,從而體現提問的開放而不封閉。

陶行知說得好:“發明千千問,起點在一問。”那麼,如何在活動中激發幼兒與教師互動的積極性?如何對幼兒進行有效的提問?是我今後要研究的內容。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集體舞,初步掌握固定的動作模式(第一小節自由創編動作,第二小節自由扭動)感受樂曲輕鬆、愉快的情緒。

2、藉助領袖舞蹈的表現模式,努力嘗試在XX處獨立做出即興動作。

3、在固定的動作模式中,準確交換舞伴,並享受交換舞伴和舞伴共舞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瞭解幼兒對集體舞的經驗。

關鍵概念:單圈、雙圈、面向圈上、面向圓心。

2、初步聽音樂,瞭解音樂的結構。

3、瞭解幼兒的遊戲經驗。

老狼遊戲:照鏡子游戲;領袖遊戲。

4、樂曲——田納西搖擺舞。

5、手腕花21個。分兩種顏色(11個紅色,10個黃色)

活動過程:

1、聽 音樂玩“老狼遊戲”進場,感受並隨音樂表達簡單的節奏型。

2、單圈玩“照鏡子”遊戲,瞭解固定的動作模式。

(1)教師提議玩“照鏡子”遊戲,並提供“拍拍,扭一扭”的動作模式讓幼兒模仿。

(2)教師先引導幼兒提議一動作替換“拍”的動作,再帶領全體幼兒練習。、

(3)教師先引導幼兒根據基本的動作模式嘗試創編、表達,再反饋個別幼兒的動作,隨樂帶領全體幼兒練習。

(4)邀請幾名幼兒輪流做領頭人,和全體幼兒隨樂玩“照鏡子”遊戲。

3、雙圈玩“照鏡子”遊戲,嘗試兩人的配合。

(1)提取幼兒最喜歡的兩個動作,集體操練。

(2)站雙圈,面對面隨樂玩照鏡子的遊戲。

4、學習交換舞伴。

(1)聽語言指令,外圈移動交換舞伴。

(2)聽音樂換舞伴。

5、完整隨音樂跳雙圈集體舞。

(1)師生共同遷移已有經驗梳理舞蹈結構。

師邀請舞伴演示。

幼兒站雙圈嘗試,瞭解舞蹈結構。

師:聽着音樂,我們可以先(A)……再(B)……再……記住了嗎?照鏡子時做什麼動作?

(2)隨樂完整舞蹈。

發現問題(困難)嘗試解決;

(3)再次隨樂完整舞蹈;

6、客人老師加入,同時間奏加入放鬆遊戲,再次體驗參與集體舞的愉悅。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主題目說明:

幼兒天生對大自然充滿好奇心和探究欲。宇宙天體中的無窮奧祕,生活中的奇妙現象,是5-6歲幼兒議論的永恆主題。抓住幼兒生活的小事,誘導幼兒觀察大自然,幫助幼兒真切感受自然的神祕和科學家的偉大,這是現代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春夏與秋冬"主題價值之所在。

請千萬記住,讓孩子獲得知識並不是我們的主要目的,讓孩子的眼睛永遠放射出探索的目光,讓孩子的心靈永遠保持探索的熱情,對這個世界滿懷新鮮和驚奇--這纔是我們孜孜以求的。

主題目標:

1、初步感受四季變化對植物生長及人們衣着、生活的影響。

2、初步理解簡單的物理現象。

3、初步瞭解人類與環境的相互依存關係,身體力行的關心、保護環境。

4、教幼兒養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度。

5、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環境創設:

1、活動區環境:

(1)記錄一週的氣象

材料:溫度記錄表、筆等

玩法:每位幼兒記錄本周每天的最高溫度、最低溫度及天氣情況,最後一天統計一週的總體情況,並統計晴天、雨天、陰天各有幾天。

(2)天氣預報表

材料:軟硬不同的紙、剪刀、蠟筆等

玩法:取一張長方形的硬紙作爲天氣預報的底板,寫有星期的卡片、表示天氣的圖案:如太陽、雨天、陰天、多雲等。底板上有空當,用來插當天的日期卡和天氣卡。

(3)春夏秋冬

材料:幼兒美術用書《春夏秋冬》

玩法:請幼兒根據春夏秋冬四季的典型色,分別在作品上塗上相應的顏色、寫上相應的文字。

(4)接牌

材料:撲克牌若干(10以下的牌)

玩法:由一人任意出一張牌,其他幼兒根據相鄰數出牌,三張牌組成相鄰數後放在一邊,繼續遊戲,牌先出完者獲勝。

(5)造高樓

材料:正方體、圓柱體、長方體等各種形狀的紙盒子,剪刀、漿糊、雙面膠若干。

玩法:請幼兒用各種紙盒造一幢高樓,教師指導幼兒把高樓造得又高又牢固。

2、牆飾

(1)冬眠和夏眠的動物:將幼兒收集和繪畫的冬眠的動物佈置在主題牆上。如:刺蝟、海蔘等。

(2)春夏秋冬:將幼兒畫的關於四個季節的畫布置在牆面上。

(3)可愛的企鵝:將幼兒自己製作手工作品企鵝展示的主題牆上。

(4)我們去秋遊:讓幼兒將去秋遊的過程畫成畫布置在牆面上。

(5)四季的花:讓幼兒收集不同季節所開的花的圖片,佈置在主題牆上

3、資料收集:

收集冬眠的動物

家園共育:

抓住幼兒生活的小事,誘導幼兒觀察大自然,幫助幼兒真切感受自然的神祕和科學家的偉大。

親子活動:"天氣預報"

家長和孩子一起關注每天天氣的不同變化,並堅持把每天的天氣記錄下來。

活動反思:

春夏與秋冬的形成是小學科學教學中較難的內容,涉及知識較深,相關因素多,過程複雜,學生要在短短的40分鐘裏認識一種綜合的自然現象,既要求學生建立空間想象能力,實現對不很熟悉的天文現象進行研究,還要求學生能夠把各種相關的因素聯繫起來形成完整的概念。我感覺一節課學生表現的不是特別的活躍,由於平時對相關資料瞭解的更少,學生在不是很有把握的情況下不太願意回答問題。最難的部分就是直射和斜射的研究,爲了達到效果,分給每個學生一個手電筒,讓同學們自己去照,由於相關知識較難,在實驗的設計上可以有更多的形式。

學生能在模擬的地球環境下學到知識,學生可以長時間的記住相關的內容,如果只憑利用多媒體課件來演示四季的形成,很多同學可能容易忘記。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1、活動目標

(1)積極參加音樂活動,熟悉3/4節奏。

(2)感受樂曲,有表情地吟唱歌曲,嘗試大膽地創編歌詞。

2、重點與難點

本教材的重點是熟悉樂器繼續培養幼兒節奏感;難點是讓幼兒有表情地吟唱歌曲的基礎上,嘗試創編歌詞。

3、環境創設及材料準備

(1)歌曲《聽》的伴奏磁帶。

(2)提供舞蹈道具(如:綵帶、花朵等)。

4、設計思路

大班下期幼兒已具備一定的節奏感,但是對於3/4的樂曲還需要給予不斷的聽賞,使幼兒熟悉3/4節奏型。在這種情況下選擇歌曲《聽》,其目的就是爲了進一步培養幼兒音樂的節奏感,感受3/4旋律,同時,爲了提高幼兒的興趣,根據本教材歌詞簡單易懂的特點,我們嘗試讓幼兒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創編歌詞,提高幼兒音樂興趣,並且在反覆創編中進一步感受3/4節奏。

5、活動流程

(1)在角落遊戲中聽賞旋律,感受旋律,激發對活動的興趣。

①在角落遊戲中放入磁帶《聽》引導幼兒聽賞,感受3/4節奏,感受旋律的美。

說明

幼兒可以在角落裏聽着音樂自由舞蹈,教師指導重點是讓幼兒在感受旋律美的同時切準3/4節奏,可以提供一些刀具激發幼兒自由創編感受樂曲的興趣。

幼兒自由聽賞、自由創編可在角落裏延續二週左右,叫要鼓勵所有的幼兒都來參與。

角落遊戲中這個內容的講評很重要,講評的內容應該從幼兒切準3/4節奏和幼兒大膽創編舞蹈感受旋律的美着手。

②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和孩子共同遊戲“今天是多麼美好”師生接龍說:“我聽見風兒在輕輕唱,今天是多麼美好!”“我聽見鬧鐘在輕輕唱,今天是多麼美好”“我聽見樹葉在輕輕唱,今天是多麼美好……”……要求接龍時和別人說的不同,要求有一定的節奏。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積極閱讀、仔細觀察,感受畫面和音樂所呈現的優美意境。

2.能從畫面前後的關聯、變化中合理想象畫面內容,大膽講述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教學準備

PPT課件,幼兒人手一冊繪本,音樂《黃雨傘和雨滴》《朋友》,小黃傘、小藍傘各一。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繪本,請小朋友一起看封面,說說從封面上看到了什麼?感覺這本書會講關於誰的故事。

2.介紹繪本——《黃雨傘》。

(繪本的封面給閱讀者提供了豐富的信息,灰濛濛的天空、灰濛濛的背景,在灰色的背景中有一把鮮豔的黃雨傘顯得十分醒目,簡潔的封面奠定了整本書畫面的風格和基調。畫面中間淡淡的灰色,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那是一條雨中的小路。一幅簡簡單單的畫面,足以讓孩子馳騁想象,感受繪本的風格與特色。)

二、集體閱讀扉頁及前兩頁

1.閱讀扉頁:說說看到了什麼?猜一猜這個打黃雨傘的是誰?

2.播放音樂《黃雨傘和雨滴》,閱讀第一頁:聽着音樂,你在畫面中彷彿看到了什麼?

3.播放音樂《朋友》,閱讀第二頁:畫面有什麼變化?提供小傘道具,請小朋友想象並嘗試表演兩個朋友見面的情景。

(對這兩個畫面的閱讀,我採用的是讓幼兒靜靜聆聽與畫面極其相配的音樂,在音樂中想象畫面,讓音樂幫助延展畫面的內容。這樣,相對於整本書來說最爲簡單的兩幅畫面,沒有讓幼兒在閱讀時匆匆而過。我覺得,這種停留對於孩子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爲舒緩的音樂放慢了閱讀的節奏,也讓孩子的心靈隨着音樂安靜下來,進入了邊看邊想的境界,進入了與《黃雨傘》契合的閱讀狀態,更爲幼兒閱讀後續畫面做好了心理上和閱讀技巧上的鋪墊。)

三、幼兒自由閱讀圖書

1.幼兒自由翻看書本,鼓勵幼兒如果看懂了,可以小聲地說一說看到的內容。

2.分享交流:發現小朋友撐着小雨傘經過了哪些地方,有什麼發現。

3.提問:那你最喜歡小雨傘經過什麼地方呢?(幫助孩子大膽表達自己對畫面的感覺,嘗試用藝術的語言表達閱讀到的感受。)

(行走是有節奏的,閱讀也是有節律的。孩子們閱讀了前兩幅畫面後,急切地想要了解後面的內容,我及時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讓他們自由地翻閱圖書,有效地運用前閱讀的經驗,去捕捉前後畫面之間的關係,嘗試完整欣賞圖書。以“你發現小朋友撐着小雨傘經過了哪些地方”,幫助幼兒融會貫通所有的畫面,並把在自由閱讀中獲得的零散的、片段的信息有機地整合起來,融合成孩子們自己的故事。在基本熟悉整本書畫面的基礎上,藉助“那你最喜歡小雨傘經過什麼地方呢”,引導孩子們交流、分享對畫面細節的把握、對美的感受……)

四、感受繪本《黃雨傘》的特別之處

1.提問:你覺得這本書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2.小結:這本書只有畫面沒有文字,這樣的書叫無字書。畫家把所有的故事都藏在畫裏面,讓每個看書的人自己來編故事,有的地方和別人差不多,有的地方可以有自己特別的理解。

(在孩子們閱讀了《黃雨傘》後,我想他們所得到的應該是心靈的自由。一本可以由自己來編故事的書,一本可以按自己的方式來連接的書,構成了孩子心中自己的書。面對這樣的書,孩子會有很多快樂的表達。)

五、整體閱讀圖書

1.播放課件,整體閱讀。

2.請幼兒說說自己喜歡這本書的理由。

3.給幼兒介紹書的作者和音樂家,鼓勵幼兒以後再來欣賞這本書和書中的音樂。

(我們把圖書製作成了自動播放的圖畫書,在閱讀的最後呈現給孩子。伴隨着輕快的主題曲,孩子們再次完整地欣賞畫面、自由地串接一幅幅場景,合成美麗的故事。對孩子來說,這樣的閱讀是來自心靈需求的閱讀,是有利於其身心成長的快樂閱讀。)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練習四散追捉跑的能力。

2.能在運動中調節自己的身體活動,進行追捉或躲閃。

3.樂於探索和積極活動。

4.通過活動鍛鍊幼兒的追捉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鍊。

5.促進幼兒動作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活動準備:

選擇有陽光的天氣進行,注意檢查場地的安全

活動實錄:

1.準備活動。

(1)組織幼兒站成四路縱隊,走成一個大圓。

(2)交替進行走、跑練習。

2.影子造型。

(1)引導幼兒在陽光下,和老師圍着圓圈回頭看看自己的影子。

教師:“咦,怎麼地上也有一個老師呀?”“我們叫它影子。現在你也來找找地上有沒有自己的影子?”“你還在什麼地方看過自己的影子?”幼兒討論,老師總結:我們在陽光下可以看到我們的影子,在月光下、路燈下也可以看到我們的影子。

(2)讓幼兒變動一下方位,看看影子有什麼變化。

老師:“請小朋友們圍着圓圈走,你們發現了什麼?”

幼兒:“影子會和我們一起動,我們走到哪裏它就會跟到哪裏。”

(3)讓幼兒變化不同的姿勢,看看影子有什麼變化。

老師:“請小朋友們變一變自己的姿勢,搖搖頭、擺擺手、蹲下來,你又發現了什麼,?”

幼兒:“我們動那兒它跟着動那兒”。

老師:原來“影子和我們是好朋友,我們變動作的時候它也會跟着變。”

(4)讓幼兒明白將姿勢變化和方位變化結合起來,影子也就動起來了。

老師:“如果我們邊走邊動,你又會發現影子怎麼變?”

(5)師幼小結:影子是我們的好朋友,人動,影子也隨着動,做的姿勢不同,影子

的造型也不同。

3.我和影子做遊戲。

(1)幼兒兩人一組在空地上互相追捉對方的影子,一個人踩,一個人躲,踩到影子

後互相交換再玩。提醒幼兒追跑時注意安全。

(2)暫停遊戲,引導幼兒討論在遊戲中怎樣才能踩到別人的影子,或者怎樣才能不

被別人踩到影子。

(3)幼兒再次進行遊戲,教師提醒幼兒不能盲目亂跑,要注意觀察同伴的行動,進

行追捉和躲閃。

(4)幼兒熟練後,集體進行遊戲,幼兒相互踩躲閃,看誰更靈敏。(活動中注意動靜交替)

4.老師和幼兒隨音樂進行放鬆活動。

幼兒跟隨老師做整理活動,然後排隊回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