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戶外遊戲公開課教案範文(精選18篇)

幼兒園戶外遊戲公開課教案範文(精選1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46K 次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戶外遊戲公開課教案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戶外遊戲公開課教案範文(精選18篇)

幼兒園戶外遊戲公開課教案 篇1

活動設計背景

在一次“自制器械”中,教師和家長做了許多的自制機械,特別是沙包。幼兒人手一個,但我發現幼兒在玩沙包的時候,都喜歡用手去玩沙包,卻很少有幼兒用腳玩沙包,爲此,我設計了“夾包跳”活動引導孩子們用腳來玩沙包,利用沙包來發展幼兒腳的夾、拋等能力。

活動目標

1:能用雙腳夾住沙包,用力跳起,向前拋沙包

2:發展雙腳向上跳起,用力拋物的能力,動作協調、靈活

3:體驗玩沙包和競賽遊戲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1:能用雙腳夾住沙包,用力跳起,向前拋沙包

2:發展雙腳向上跳起,用力拋物的能力,動作協調、靈活

活動準備

1:沙包、圈各1個

2:用即時粘貼的紅、黃、藍、綠小兔各5只(貼在幼兒前額)白兔一隻(貼在教師的前額),紅、黃、綠、藍圓片各10個,紅、黃、藍、綠顏色的長、短條各兩根,藍色皺紋紙長條8根

3:平衡木一個,椅子10把,墊子一塊

4:音樂磁帶、錄音機、口各一個

5:場地準備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運動興趣

教師用簡潔的語言,迅速將幼兒引入兔媽媽帶着兔寶寶一起鍛鍊身體的情景中,並用口哨和變化的S形隊伍足赤幼兒進入場地,使活動有情有景,富有遊戲性,很好的調動幼兒的活動熱情。

二、熱身運動

教師:讓我們來跳個舞吧,把沙包放在身體的左邊當做蘿蔔,(音樂起)師生共跳《小白兔》。

三、自由玩沙包,拓展沙包玩法。

教師分層次引導幼兒探索沙包的各種玩法,逐步提出由易到難的要求,重點引導幼兒用腳夾沙包,發展幼兒用腳夾、用腳玩的能力。

四、學習新玩法:

“夾包跳”。

五、競賽遊戲:

“投石進河”。

六、小結。

幼兒園戶外遊戲公開課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小羊是幼兒喜歡的動物,救小羊和扮演迷路的小羊幼兒更是喜歡。爲了發展幼兒的基本動作,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體驗與同伴遊戲的快樂,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合作意識,提高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敏性。

2、綜合練習走、跑、跳的動作,體驗團結友愛的情感。

活動準備

小羊頭飾、錄音磁帶、長繩(小河)、平衡木(小橋)、易拉罐(樹林)拱形門(山洞)

活動過程

1、熱身運動:放音樂《向前衝》帶領幼兒做體操進行熱身。

2、談話激趣:師:有一羣小羊迷路了,小朋友們想不想救小羊。(想)

3、遊戲規則:把幼兒分成兩隊,一隊扮演迷路的小羊,藏在山洞裏或藏在樹後面,一隊救小羊。救小羊的小朋友要鑽山洞、誇小河、鑽樹林、過獨木橋。找到迷路的小羊,然後一對一拉着小羊的手順原路返回。(救小羊的幼兒半路不能鬆開小羊的手。)

4、遊戲:《救小羊》佈置場地:山洞、樹林、小河、獨木橋。把幼兒分成兩隊,迷路的小羊藏起來。放歡樂的音樂,遊戲開始。第二次遊戲互換角色。

5、放鬆活動:老師帶領幼兒隨着音樂輕輕拍打自己的腿和身體做放鬆。最後扮演小羊跟着老師回教室休息。

活動反思:

通過這次活動,鍛鍊了幼兒團結友愛的精神,使幼兒懂得了同伴之間要互相幫助,既幫助了朋友自己又得到了快樂。

幼兒園戶外遊戲公開課教案 篇3

活動準備:

手腳協調腳踏車、滑板車。

目標:

1、熟悉各類車的的基本玩法。

2、培養孩子的手腳協調能力,控制和靈活能力。

3、增進孩子的動作協調與發展,加強平衡感的鍛鍊。

4、讓腿部肌肉更加結實有力。

5、促進全身血液循環,增強體質,提高幼兒免疫力。

第一階段:

幼兒玩手腳協調腳踏車,能通過手腳的共同合作來騎小車,並在車上保持平衡,通過對腳踏車的熟悉,逐步鍛鍊幼兒的控制和靈活能力。

聽指令做動作:

幼兒能夠通過指令進行簡單的騎車動作,如:向前進、後退、快、慢等的訓練。

看誰騎得快:

分成兩組,每次兩名幼兒比賽,看誰騎的又快又好,先到終點者獲勝。

分組競賽形式

遊戲以接力形式進行,幼兒分成兩組,每次兩名幼兒比賽,遊戲開始,幼兒騎腳踏車,從起點騎到終點再按原路返回,換下一位小朋友,哪一組小朋友先全部騎完者獲勝。

第二階段:

玩滑板車(學習滑板車的基本操作方法)

第三階段:

設障礙物,增加滑板車玩法的難度。

幼兒園戶外遊戲公開課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中班幼兒獨自穿越馬路、獨自活動的機會逐漸增多,雖然他們對交通安全方面的知識略知一二,但對其危害程度瞭解不夠。我想利用幼兒喜歡的遊戲活動,模擬在馬路上自己過路口的嘗試。通過此次活動,幼兒瞭解了交通安全標誌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係,初步養成自覺遵守交通規則的意識和好習慣。

活動目標:

1、懂得遵守交通規則,教育幼兒不要違反交通規則。

2.在遊戲活動中體驗交通規則的重要性,養成自覺遵守交通規則的意識和防護能力。

活動準備:

紅綠燈,車輛模型 交通符號指示

活動過程:

一、共同佈置場地

1、教師和幼兒一起做熱身運動:慢跑 扭身,彎腰等。

2、認識信號燈標識及幾種常見交通標誌。

師:在生活中,很多馬路上都有信號燈,信號燈有幾種顏色?它告訴我們什麼?(紅燈停、綠燈行、黃燈亮了等一等)

3、 師:我們看見馬路上有什麼標示?(交通符號指示)想請你們一起來說以下這些交通符號的意思,並一起來做遊戲好不好?

今天你們要自己過馬路,應該注意些什麼啊?

二、模擬遊戲,體驗信號燈在交通中的作用

師:現在我們每個小朋友都做好了準備,剛纔我們已經佈置好了路面情況,在過馬路時我們一定要注意車輛和信號指示,以免發生撞車和事故。在路上行走時注意遵守交通規則,保證安全。

遊戲開始,觀看幼兒參與活動的情況,是否有危險行爲及是否有違規現象。

出示紅綠燈,暗示幼兒遵守交通規則。

提醒幼兒注意安全並及時休息調整。

知識延伸:熟記各類路上安全符號指示,並知道停車場是在固定的一個P的地方。

四、整理場地

提醒幼兒放到原來的地方整理好。

五、活動反思:

孩子們,今天你們學到了很多交通安全知識,都表現得非常出色,老師覺得你們可以以後自己過馬路了。也可以在路口幫助警察叔叔指揮了,老師希望你們在以後的上學放學路上都要能夠自覺維護交通安全,都能高高興興上學,平平安安回家。

幼兒園戶外遊戲公開課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嘗試協作推小車的多種玩法,激發幼兒的創造性和想象力;

2、發展幼兒的肢體協調本事,培養幼兒對合作遊戲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獨輪車四輛、指示圖卡,拱形門四個、半月搖四個。

2、歡快的遊戲音樂,進行曲。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幼兒跑步進入活動場地。聽音樂做準備動作。

2、玩獨輪小推車,激發幼兒的興趣。

二、自由探索

1、提出問題,引導幼兒發散思維

師:“弟弟妹妹把小車借走了,我們還能玩推小車的遊戲嗎”

2、自由探索、嘗試練習

討論:哪種方法更省力哪種方法更好玩爲什麼

3、師幼共同分析、總結

(1)二人推車法:請一位小朋友雙手着地,教師雙手握其雙腳腳腕,成“推小車”狀前行。

(2)三人推車法:請一位小朋友雙手着地,另請兩位小朋友分別握其左腳腕和右腳腕,成“小推車”狀前行。

三、遊戲:送小車回停車場

把全體幼兒分成二組進行“推小車”比賽。

比賽共分三次:雙人賽、三人賽、設置障礙賽

規則:幼兒兩兩結合或三人組合成小車狀,去停車場停車,下一組小朋友要等前一組小朋友到達停車場才能出發,比比哪組先把車全部停到停車場。

放鬆活動

在音樂伴奏聲中幼兒一齊做放鬆活動,以緩解緊張疲勞的身體

活動延伸:

活動結束後教師和幼兒一齊搜尋諸如“擡花轎”、“跳房子”等民間遊戲,既可解決體育遊戲與器械不足的矛盾,又可把民間遊戲發揚光大。

歡樂遊戲——健康活動《一棒接一棒》課後反思

上週,園名師組調研我們大班教研組,半日的調研,細緻的剖析,全面的觀察,深入的反思,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收穫不少。

在這次調研中,我執教了一堂健康活動《一棒接一棒》。

每一次都恐於健康活動時孩子的收放,但我這次還是下定決心來嘗試。因爲我對《一棒接一棒》這個活動資料認真分析後,覺得挺有意思,孩子們應當喜歡,應當能吸引他們。

活動一開始,我出示小棒,引起他們的興趣。並以學本領、練本領來激發他們,樹立信心,之後以檢查本領學得如何來進行小棒操。孩子們都以十分認真、投入的表情與動作向我彙報:教師,看我的本領學得多棒!

之後,我宣佈本領練得十分不錯,能夠先進行幾個方式的傳棒遊戲。傳棒遊戲一——前後傳棒;傳棒遊戲二——左右傳棒;傳棒遊戲三——上下傳棒。遊戲中,我比較注重孩子們遊戲規則的養成與孩子們的團體榮譽感的萌發。把掌聲送給獲勝隊的同時也不忘給其他隊加油樹信心。

最終,進行的是傳棒接力賽。要求孩子們穿過小樹林,走過獨木橋,跨過小水溝,把棒傳給下一個小朋友,以此類推,看那一隊勝利。比賽前清點人數是比賽規則中很重要的一件事。兩隊相同的人數是比賽的前提,在孩子們的公正下,發現黃隊果真少了一位小朋友,怎樣辦呢最終一致認同,讓李教師參加黃隊的比賽。其實,比賽的結果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們懂了,會了,發展了,歡樂了。

這種健康遊戲活動我很喜歡,相信孩子們也是。

幼兒園戶外遊戲公開課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幼兒能在簡單和固定的平衡線上或者窄道中行走,在行走的過程中保持身體的平穩且不搖晃。

2.幼兒能夠在低矮的物體(橋墩、小橋)上面走上一定的距離。

二、活動準備

1.單元磚、平衡木、手印、腳印

2.體能棒、拉力圈、木勺託球、軟梯、繡球、羊角球

3.狩獵筐、小推車、粘球、輪胎、蕩橋、梯子

三、活動過程

1.教師先將單元磚和平衡木拼搭成小橋,幼兒藉助狩獵筐和繡球、粘球、大龜背等,在小橋之上展開平衡鍛鍊,持物平衡走、拖物平衡走等遊戲。

(1)教師講解遊戲的規則,行走的過程中保持身體的平穩且不搖晃。

(2)教師注意提醒幼兒安全。

2.教師將手印、腳印、體能棒、拉力圈以及軟體輪胎和梯子以及蕩橋等搭建成不同的路徑,幼兒在這些路徑上面展開平衡走的遊戲。

(1)教師講解遊戲的規則,在新走的過程中雙腳不可以離開路徑,不可以用手協助。

(2)在遊戲過程中注意秩序和安全。

3.教師用體能棒、軟梯等搭建一個比較窄小的路徑,利用木勺託球和木球開展託球、幹球等平衡遊戲。

(1)窄道中行走,在行走的過程中保持身體的平穩且不搖晃。

(2)手上拖球行走的幼兒要注意球不要脫離了路徑,注意遊戲的安全。

4.教師搭建直線或者曲線的`路徑,幼兒利用小推車和輪胎等開展一定路徑推、拉、滾物體的平衡遊戲。

(1)能力強的幼兒注意不要講物體滾出路徑,儘量走直線的路線。

(2)在遊戲過程中注意秩序,排隊進行,注意安全。

5.教師用軟梯和拉力圈搭建一個直線或者曲線的曲折路徑,幼兒在上面開展踩線走的平衡遊戲。

6.教師設置一條路徑,幼兒騎在羊角球上,開展平衡跳躍的遊戲。

四、放鬆整理

1.幼兒一邊聽音樂一邊說兒歌做動作,放鬆全身。

抖抖我的小手,動動我的小腳。

扭扭我的脖子,轉轉我的腦袋。

2.教師組織幼兒將材料歸放整理好,在收納的時候注意安全。

幼兒園戶外遊戲公開課教案 篇7

一、名稱:

勇敢的小青蛙

二、目標:

1、讓幼兒勇於克服困難,挑戰各種障礙;

2、鍛鍊幼兒身體的平衡能力,能保持平衡在間隔的物體上行走,鍛鍊跳、躍的能力;

3、熟記遊戲規則,遵守遊戲規則。

準備:

1、幼兒已有經驗,能根據老師的指令做相應的動作;

2、易拉罐若干(每3個用寬膠帶綁在一起),平衡木,有一定高度的紙箱,青蛙玩偶若干;

3、歡快動感的音樂;

4、中場佈置兩組相同的場地:小溪(有高度的紙箱)——獨木橋(平衡木)——沼澤地(間隔擺放的易拉罐),距離沼澤地3米處放上若干個青蛙玩偶。

三、過程:

1、準備活動:

師:"小朋友們好,今天天氣真好啊,我們一起做運動吧"。

聽老師的口令隨音樂模仿各種小動物的動作,如大象、小鳥等等,教師不做規範,幼兒可憑想象自由四散活動,進行熱身,最後要做小青蛙的動作。

2、(導入)師:"小朋友們學得可真像。今天有幾隻青蛙寶寶也像小朋友們一樣出來玩了,可惜迷路了回不了家,我們來幫助他們回家吧。你們有信心嗎?"

"先來學一些幫助小青蛙的本領吧,試試看,誰能走得穩。"

幼兒練習跨過小溪(有高度的紙箱),走過獨木橋(平衡木),走過沼澤地(間隔擺放的易拉罐)

幼兒自願分成幾個小組,自由練習,教師巡視指導,讓動作標準的幼兒演示,其他幼兒學習。

3、師:"本領學會了,下面我們要比賽,看誰先幫助小青蛙回家。"

佈置兩組相同的場地:起點——小溪(有高度的紙箱)——獨木橋(平衡木)——沼澤地(間隔擺放的易拉罐),距離沼澤地3米處(終點)放上若干個青蛙玩偶。

說遊戲規則:幼兒分成兩組分別站在起點處,遊戲開始,幼兒學青蛙跳至小溪處,跨過小溪,跳至平衡木處,走過平衡木,跳至沼澤地處,走過沼澤地,跳至終點拿起一個青蛙玩偶,跑回起點,下一位幼兒依次進行,最先完成的組獲勝。遊戲過程中一定要教育幼兒注意安全,觀察幼兒狀態。

進行遊戲。

4、遊戲結束教師放音樂,讓幼兒隨着音樂隨意的擺動身體進行放鬆。

5、總結,點評,整理物品。

四、活動延伸:

幼兒可將今天練習的本領教會自己的爸爸媽媽,同爸爸媽媽一起做遊戲。

幼兒園戶外遊戲公開課教案 篇8

一、活動目標

1.嘗試雙腳夾住沙包,用力跳起,並向前甩出沙包,鍛鍊下肢力量和身體的協調性。

2.通過學習,逐步掌握夾包跳的動作要領。

3.學會遵守遊戲規則,感受遊戲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沙包、海綿墊、呼啦圈若干,即時貼。

三、重點難點

重點:雙腳併攏夾緊沙包用力將沙包拋向前方。

難點:跳起時候,雙腳能用力將沙包拋向前方。

四、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整隊,師生問好。

2.齊步走,跑步走。

3.熱身活動。

頸部:點點頭來揚揚頭,向左向右轉一圈,點點頭來揚揚頭,向右向左轉一圈;

胸部:小手齊胸一二一,大家一起來用力。

腰部:伸出小手彎彎腰,換個方向彎一彎,我有小小望遠鏡,看看東來看看西。

腿部:伸伸小腿踢一踢,雙腳併攏蹦蹦跳,蹲下身來變小苗,慢慢長成參天樹。

(二)基本過程

一、玩沙包

1.師:看一看,今天周老師帶來了什麼?(幼兒:沙包)你們都會玩沙包嗎?(幼兒:會)那現在周老師給每個小朋友發一個沙包,請你們自由玩一玩,看看沙包都可以怎麼玩。

2.幼兒自由玩沙包,教師鼓勵幼兒嘗試新的玩法。

3.請2~3名幼兒示範自己的玩法。

二、學習新玩法:夾包跳

1.周老師也有一種玩法,想不想知道是什麼?(幼兒:想)

2.教師示範:雙腳夾住沙包,用力跳起,將沙包拋向前方。

師:雙腳要夾緊沙包,整個人往上跳,跳到空中後再把沙包用腳甩出去,儘量往前甩。

3.幼兒練習,教師指導,提醒幼兒在跳起時,要拋出沙包。

幼兒園戶外遊戲公開課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提高快速動作的反應,提高動作的敏捷性。

2.提高身體的協調性,增強上下肢和腰腹部的力量。

3.養成聽信號行動的習慣。

教學準備:

1.小馬頭飾(人手1個),老虎頭飾(每組1個),塑料圈和塑料小跳箱若干個,有節奏變化的音樂磁帶,錄音機。

2.寬敞、無障礙的戶外大操場。

教學過程:

在場地一端畫一條起點線,另一端畫一條終點線。將幼兒6人一組,分成兩個小組同時進行遊戲。對應小組在起點線 前方場地各擺放10個塑料圈,間距80釐米,呈s形。在圈的右 側平行放塑料小跳箱,先間距10釐米放一個,然後間距30釐 米放一個,接着間距50釐米一個,後面擺塑料小跳箱的距離同前,但高度改變。10釐米的上面多放一個塑料小跳箱,增加高度;30釐米的放兩個;50釐米的放三個,依此類推。擺放10 個左右,放兩列。(見圖3-3)幼兒戴上小馬頭飾扮演小馬,每組先暫選一名幼兒戴上老虎頭飾扮演老虎。音樂響起,小馬在場地中自由走跑。音樂暫停,老虎入場,用先單腳跳後腳跳的方式,跳過面前的圈圈,去追趕小馬。小馬用單腳跨越的方式,跳過面前的塑料小跳箱,躲避老虎。接着老虎忽左忽右、忽前忽後地追場地上的小馬,小馬根據老虎的追逐方向,自由地在場地上奔跑躲避。

注意事項:

1.提醒幼兒奔跑時注意互相躲避,避免發生碰撞。

2.追逐、躲避遊戲的時間和節奏要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3.在跳和跨的時候要注意要用上腰腹的力量。

效果反饋:

注意提醒孩子們在跳和跨的時候要用上腰腹的力量。

幼兒園戶外遊戲公開課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經過玩貼人遊戲,培養幼兒快跑、躲閃的本事。

2、提高幼兒思維的靈敏性。

3、提高幼兒兩合作進行遊戲的本事。

活動準備:音樂:月光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練習走圓,爲遊戲做鋪墊。

大圓走—成四隊—開花走—雙圈走。

2、基本部分。

(1)幼兒站成一個大圓,教師交待遊戲名稱與玩貼人遊戲的方法、規則。

教師:“今日教師教小朋友玩一個遊戲,名字叫貼人。

我請兩位小朋友,一位跑,一位追,

被追的小朋友能夠跑到裏圈任意一位小朋友面前站住(貼人)這時後面一個小朋友趕快跑。

以免被追的小朋友捉住。

注意,跑時要在圈外,貼人要到圈裏。”

(2)幼兒遊戲。

教師注意觀察,如果被追捉者連續貼人三次,追捉者仍未捉到,就另換追捉者。

被追到者不再當追捉者,以免太累。

(3)“結冰”遊戲:

幼兒自由活動,聽到“結冰”信號,幼兒不動,聽到“化凍”信號再自由活動。

3、結束部分。

做放鬆整理動作。幼兒聽音樂,邊歌邊舞。

幼兒園戶外遊戲公開課教案 篇11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演習,訓練教師和幼兒在緊急狀況下有序地通過安全疏散通道。

2、教育幼兒遇到危險時才能聽從老師的指揮,作出基本的自救行爲。

3、培養教師和幼兒相關的安全意識和保護能力。

二、活動準備:

1、知道火災中自救的基本常識。

幼兒園安全教案幼兒園安全教案

2、熟悉本班的逃生路線。

三、活動過程:

1、警報響起,教師迅速做好準備工作。

2、教師即刻停止一切活動,組織幼兒迅速按規定的疏散線路帶領幼兒有序下樓,集中到操場安全地帶,再清點人數。

3、在規定的時間內,確保幼兒快速、安全、有序地脫離受災地點,做到無遺漏、無丟失、無傷害。

四、《消防演習》反思

3月26日-30日是我市第一安全教育周。在這個特定的日子裏,我們中班舉行了消防演習活動。

在上個星期的活動中,幼兒已經積累了有關安全防火的生活經驗。在此基礎上,我們開展了消防演習活動。讓幼兒知道,萬一遇到火災不要盲目亂逃,一定要採用安全的逃生方法,才能避免造成人身傷害,同時也教育幼兒,不僅自己不玩火,也提醒身邊的人不玩火,注意用火安全,懂得保護自己。

3月27日,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們班進行了火災中的自救演習方法。一聲哨響之後,幼兒立即進入廁所打溼毛巾,捂住口鼻。

五、快速撤離

幼兒園安全中班主題班會-主題班會設計-主題班會教案-主題班會實錄

當大火封門不能很快撤離時,在窗口揮舞顏色鮮豔的毛巾求救幫助。

當火燒着衣服,在地上滾動,把火熄滅。

昨日上午10:28分,幼兒在教室裏正認真地做着作業。突然,刺耳的消防警鈴響起,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我班幼兒在教師緊張有序的組織下急速地從樓梯離開教室,向大門奔去…。在演習完以後孩子們特別興奮,各自討論着剛纔逃生的情景。

在這次消防演習活動,給幼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讓幼兒在活動中增強了自救能力,也加強了對消防安全知識和應急能力。通過這次活動的開展,我覺得在演練時,幼兒沒有演習的經驗,導致幼兒沒有認真地投入扮演角色。而且內容比較單一,聲音比較小,只有報警聲,沒有其它的內容(如人造化的火災實景),缺乏火災的真實性,如果在走廊上放一隻冒煙的爐子或用一個大的鐵罐裏放柴點燃,那效果就更好了。

幼兒園戶外遊戲公開課教案 篇12

一、 活動背景

小班幼兒非常活潑可愛,喜歡蹦蹦跳跳,但是他們的動作還不是協調,我根據幼兒思維形象,對扮演小動物非常感興趣的特點,設計了小班體育活動"小白兔採蘑菇",以小白兔跳小溝、爬山坡、鑽山洞的故事情節貫穿整個活動,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使身體機能得到鍛鍊,動作變得協調。

班幼兒非常活潑可愛,喜歡蹦蹦跳跳,但是他們的動作還不是協調,我根據幼兒思維形象,對扮演小動物非常感興趣的特點,設計了小班體育活動"小白兔採蘑菇",以小白兔跳小溝、爬山坡、鑽山洞的故事情節貫穿整個活動,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使身體機能得到鍛鍊,動作變得協調。

二、 過程實錄

(一)活動目標:

1、 練習雙腳立定向前蹦跳,提高動作協調性。

2、 喜歡參加體育活動,養成活潑開朗的性格。

(二)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塊彩色熟料板,錄音機,磁帶,蘑菇。

2、場地佈置如圖。

小溝 斜坡 山洞 蘑菇

(三)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幼兒扮演小白兔以各種姿態睡在菜板上,老師扮演兔媽媽也作睡覺姿勢,然後以故事形式帶領幼兒聽着音樂做韻律活動)"寶寶們,天亮了,讓我們來刷牙,洗臉,梳頭,照鏡子"。

2、基本部分:

(1)繼續以故事形式讓幼兒在活動中探索雙腳併攏立定向前跳的方法。

兔媽媽:今天天氣真正好,媽媽帶小兔一起去採蘑菇,但是蘑菇地四周都是小溝,怎麼辦呢?(跳過去)對,我們可以跳過去,現在你們每人有以一塊塑料彩板,家找一個好朋友搭成一條小溝跳一跳。

小白兔結伴分散練習。(在練習過程匯中,教師注意指導幼兒雙腳併攏,兩手可以前後擺動,用力向前跳起,這樣就能跳過小溝。)

幼兒集中,請跳的好的小兔示範給家看。(教師強調動作的要領)

幼兒再次分散練習。(教師注意個別指導)

(2)以遊戲"小白兔採蘑菇"的形式複習跳、鑽、爬等動作

師:讓我們一起搭一條小溝,媽媽要帶你們去採蘑菇了。

提出遊戲要求。

兔媽媽:現在我們都學會跳過小溝,媽媽可以帶小兔去採蘑菇了,路上要跳過小溝,爬過山坡,鑽過山洞,才能採到蘑菇,我們跳的時候雙腳併攏向前用力跳起,爬山坡時要手、膝蓋着地爬鑽山洞到頭,身體不能碰到山洞。

幼兒集體遊戲。(遊戲復進行兩次)

第一次:小白兔採完蘑菇再次鑽山洞,爬過山坡,跳過小溝回到家。兔媽媽:"天黑了,我們睡覺吧。"(家蹲下做睡覺樣子)

第二次:兔媽媽:"天亮了,我們再去採蘑菇吧。"小兔們再次跳過小溝,爬過山坡,鑽過山洞,再次遊戲。

3結束活動

兔媽媽:蘑菇採完了,我們高興不高興?讓我們一起跟着音樂來跳舞吧!小白兔聽着音樂跟着媽媽跳着舞離開場地。

教學反思:

利用多種感觀讓幼兒去認知事物是我們常用的教學方法。在活動中,我發現幼兒們的態度積極,表現出極的興趣,創造力也得到發揮

幼兒園戶外遊戲公開課教案 篇13

活動目標:

1.要求幼兒能把一張大的報紙折成"細尾巴"的樣子。

2.幼兒在活動中能感受到踩"尾巴"的興趣。

3.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活動準備:

每人一張大的報紙。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教師示範折"尾巴"。把一張大的報紙,對摺,折成"細尾巴"的樣子。

教師講解遊戲規則:要求幼兒把摺好的"尾巴"放在腰間,兩個小朋友做遊戲,互相逐看誰先踩下"尾巴"來,誰就勝利。

二、基本部分

折"尾巴":幼兒每人一張報紙,按老師折的樣子開始折,先把紙平放在桌子上,一次性折成細"巴"的樣子。

幼兒先把摺好的"尾巴"放在腰間,倆倆交朋友,找到朋友以後,教講解遊戲規則:遊戲時幼兒不能推自己的朋友,誰先踩下"尾巴"來誰就勝互相追逐小心不要摔倒。

開始遊戲。

教師發口令幼兒互相追逐踩"尾巴"。遊戲連續進行3-5遍。

遊戲時教師要保護好幼兒的安全,分組遊戲。

三、結束部分

分散遊戲。

四、活動延伸

請幼兒甩着自己的"尾巴"在場地上自由活動。

4:00-4:15離園準備(入廁、整理衣服)。

反思:

這個遊戲小朋友十分喜歡,只是不知道正確的玩法。今天我們利用體育活動時間玩玩這個遊戲,這個活動主要是訓練幼兒靈活性,讓孩子們自主探索。在觀察到一些現象後給予特別指點,並和全班幼兒共同欣賞幼兒的新經驗,通過一步步分享新經驗,層層遞進,自然地達到了教學目標。孩子們在玩中學習,智力得到了提升,身體得到了鍛鍊,情感得到了昇華,達到了健康教育的目標。

幼兒園戶外遊戲公開課教案 篇14

活動目標:

1、使幼兒在遊戲中感受與同伴遊戲的樂趣,培養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

2、提高幼兒的應變本事和遊戲動作的敏捷性。

3、經過活動幼兒學會遊戲,感受遊戲的樂趣。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本事,鍛鍊他們的個人本事。

5、使小朋友們感到歡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1、哨子一個,大紅蘋果卡片若干

2、自制帽子若干

活動過程:

教師帶幼兒到戶外操場,慢跑一圈,指導幼兒做簡單的熱身動作。

1、導入遊戲

小朋友們,今日我們一齊來做一個好玩的遊戲,它的名字叫“傳帽子”,我們今日要看看那位小朋友表現最好,今日教師就獎勵給他一個紅紅的大蘋果,給幼兒出示大蘋果卡片。你們可要好好的參與啊!!

2、首先說明遊戲的規則和過程,並和部分幼兒一齊模擬表演其他幼兒認真看。

將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兩組,排成八字形,各行派頭的幼兒前面有10頂帽子,遊戲開始後,各行派頭的幼兒將第一頂帽子戴在頭上後,第二個幼兒立即從第一個幼兒頭上把帽子摘下來戴在自我的頭上,後面的幼兒以此傳下去。當第一名幼兒帽子被摘下後,他立刻又拿起了放好的第二頂帽子,同樣依次傳下去,直至10頂帽子傳完爲止,傳得快的小組爲勝。

3、開始遊戲

將全班幼兒分成兩個小組,以教師的口令爲信號,遊戲開始。幼兒緊張而忙碌起來,看到帽子快速而緊張的在幼兒手中傳遞着,孩子們也充斥在遊戲的氛圍中。

活動反思:

幼兒都十分喜歡傳帽子這個遊戲,在遊戲中,感受了大家一齊努力,大家一齊做遊戲的氛圍,並且都在爲本小組的勝出做出了自我的努力。在這個遊戲中,幼兒學會了團體合作,理解了團體合作的重要性。也進一步獲取了遊戲的歡樂,鍛鍊了自我的自信心。

幼兒園戶外遊戲公開課教案 篇15

活動目標:

1、能用肢體語言表現花的姿態,體驗合作遊戲的快樂。

2、遵守遊戲規則,對發出的口令能靈敏地作出反應。

3、進一步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4、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5、培養幼兒的自信心,正確對待輸贏,有良好的心理素質。

活動準備:

用繩子圍一個大圓圈,《馬蘭花》音樂

活動過程:

一:活動身體:

聽歌曲《馬蘭花開》引導幼兒跟着音樂自由活動四肢,激發幼兒玩遊戲的興趣。

二、遊戲《馬蘭花開》:

讓幼兒先在繩內圍城一個圈,教師在圈中講述遊戲玩法:

1、全體幼兒圍成一個圓圈,手拉手邊念兒歌邊向右手方向走。

2、念兒歌:馬蘭花,馬蘭花,風吹雨打都不怕,勤勞的人們在說話,請你馬上就開花。

3、當唸到:請你馬上就開花。幼兒問:幾瓣花?教師回答:×瓣花。幼兒快速反應,相應數量的幼兒抱在一起。

4、數量不符或沒有及時找到同伴的幼兒就要表演一個節目,遊戲重新開始。

集體遊戲:馬蘭花開

師幼一起玩遊戲《馬蘭花開》:

在玩遊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說兒歌,三遍後師幼一起說兒歌,等幼兒能夠熟練說兒歌后,讓幼兒自己說兒歌,

互換角色,也可以是幼兒與幼兒之間進行遊戲。

三、創編兒歌、繼續遊戲:馬蘭花,馬蘭花,風吹雨打都不怕,( )在說話,請你馬上就開花。

活動反思:

通過活動幼兒學會遊戲,感受遊戲的樂趣。本活動適合本班幼兒的年齡特徵,孩子們對此遊戲十分的感興趣,個別幼兒參與不積極,是在集體教學中有點照顧不全面。遊戲有點反覆了,失去了遊戲的興趣性。

幼兒園戶外遊戲公開課教案 篇16

【設計意圖】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大班的幼兒聰明活潑,喜歡蹦蹦跳跳,更喜歡活潑可愛的小白兔,在幼兒熟悉小兔過河的故事後爲了培養孩子克服困難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以及樂於助人的良好品質,在遊戲中培養孩子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讓孩子在遊戲中體驗成長的快樂。

【活動目標】

1、訓練幼兒身體四肢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2、練習幼兒雙腳和助跑跨跳的能力,發展幼兒腿部的彈跳能力及動作的協調性。

3、激發幼兒參與遊戲的興趣,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讓幼兒體驗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寬闊的場地泡沫墊子呼啦圈音樂磁帶小白兔頭飾

【活動過程】

1、幼兒進入場地隨《健康歌》的音樂做拍拍手,彎彎腰,跺跺腳,踢踢腿的熱身運動。

2、師幼談話,創設情境;有一天,剛下過雨,兔媽媽讓小白兔到河對岸的樹林裏去摘蘑菇,樹林裏的蘑菇又大又多,小白兔最喜歡喝媽媽做的鮮美蘑菇湯了,小朋友想不想和小白

兔一起過河去摘蘑菇呢,可是要知道大水把河上的小橋沖壞了,誰能想個好辦法幫助小白兔過河呢?

【遊戲玩法】

1、先讓幼兒自告奮勇,嘗試不同的跳躍方法,向大家表演。教師給予指導,並重點示範和講解雙腳跳和助跑跨跳的動作要領(如,以前腳掌落地。)然後,讓幼兒自由練習這兩種

方法。

2、老師和幼兒戴上頭飾進行遊戲。

幼兒戴上小白兔頭飾扮演小兔,小河上連續擺放呼啦圈和泡沫墊做的過河石。老師戴上頭飾做兔媽媽,請幼兒跟着老師一個一個逐個跳到呼啦圈內或泡沫墊上,最後跳到河對岸,

成功過河。

3、將幼兒分成兩組,先自由練習,然後兩組比賽。

【教師總結】

今天兔媽媽看到小朋友幫助小白兔採了這麼多蘑菇可高興了,咱們的小朋友和小兔子一起長大了。

【放鬆整理】

幼兒隨着舒緩的音樂《讓愛傳遞》做自由運動

【活動延伸】

幼兒回家和小夥伴以及爸爸媽媽做小兔過河的遊戲。

【活動反思】

在小兔過河的遊戲中啓發幼兒不怕困難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發展幼兒的創造能力,讓幼兒的動作和思維共同參與。培養了幼兒的合作意識及合作能力,同時增加了遊戲的挑戰

性,幼兒的連續跳躍有些的難度,需要幼兒一定的體力和技巧,因此孩子們在遊戲挑戰中認識自我,增強了信心。

幼兒園戶外遊戲公開課教案 篇17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探索影子是怎樣形成和體驗它的變化。

2、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觀察力。

3、激發幼兒對影子的探索、變化的興趣以及好奇心。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5、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1、對影子的探索。

2、體驗影子的變化。

活動準備

1、光源(手電筒、燈泡等)

2、幼兒用書畫面“這些手影像什麼?”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對影子的注意。

“小朋友,你見過影子嗎?”“什麼時候會有影子?”(太陽光、電燈光照着我們的時候就有影子)“還有什麼東西有影子?”(花、草、樹、房子、動物等)“爲什麼會有影子呢?”(幼兒猜想並討論)用手電筒做實驗,使幼兒知道因爲物體擋住了光就有影子了。

二、引導幼兒觀察物體的影子及變化。

“請你們到外面看看自己的影子是什麼樣子的?”“請你再找一找、看一看,還發現了哪些影子?它們是什麼樣子的?會不會變?爲什麼會變?怎麼樣就使自己沒有影子了?”(外面把光的位置改變了,影子就會改變,陰暗處,影子就沒有了。讓幼兒改變光照的位置觀察影子的變化)

三、引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書,玩手影遊戲。

“下面我們來玩手影遊戲。老師用手做一個影子,你們猜猜是什麼?然後跟老師學着做好嗎?”師生共同做手影遊戲。“我們變了那麼多手影,你們知道爲什麼會有那麼多不同的手影嗎?”(手的不同姿勢形成了不同的影子)

活動延伸:

1、玩踩影子游戲“怎麼樣使別人踩不到自己的影子。”

2、早晨在一個物體的影子上做好記號,觀察整個上午它會有什麼變化。

教學反思

由孩子在戶外活動不經意的一個遊戲,給了我構思,捉住了他們喜歡玩的這個特點,同時這個活動比較貼切生活,由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引出進一步探索,在設計中我由淺及深,層層遞進擴展和深化了幼兒關於影子的概念,還通過玩手影這一活動環節,強化了活動的趣味性。

幼兒園戶外遊戲公開課教案 篇18

活動名稱:

小兔子找山洞

活動名稱;

發展雙腳向前跳的能力,培養動作的協調性和反應的靈敏性。活動準備:

1、事先請幼兒學會兒歌:“小白兔,沒有動,一二三、三二一,快快找個小山洞。”

2、大部分幼兒兩人一組手拉手搭成山洞,少數幼兒蹲在“山洞”裏扮“小兔”。“小兔”要比“山洞”多兩個,多出的“小兔”站在場地中央。

活動玩法:

遊戲開始,所有“小兔”都邊說兒歌邊按照節奏在場地上分散雙腳向前跳,說完兒歌最後一個字“洞”,“小兔”迅速跑去找山洞,鑽到山洞裏蹲下。沒有找到山洞的“小兔”與做“山洞”的幼兒從頭依次交換位置,遊戲繼續進行。

活動建議:

提醒“小兔”展“山洞”是注意安全,按照先後順序不爭不搶。

活動名稱:躲沙包

活動名稱:

1、能靈活機智的投準和躲閃

2、體驗與同伴合作遊戲的快樂。活動準備:

沙包一個,在場地上畫兩條平行線,兩條線之間間距五米左右。

玩法:

A、B兩名幼兒分別站在兩條線外,C幼兒站在兩線中間,面和背分別對

着A、B幼兒輪流用沙包擊C幼兒的身體(不能擊頭部),C幼兒靈活躲閃。若C幼兒被擊中,則與A、B幼兒輪換,先後順序,遊戲可反覆進行。

活動建議:

1、選擇小米、小麥等填充沙包,以免擊傷幼兒。

2、熟悉遊戲後,可增加躲閃的人數至2~5人。

3、遊戲可以分組進行,躲閃的幼兒組成一個團隊,被擊中的幼兒下場,其它幼兒可以嘗試接住沙包,讓下場的幼兒獲得重新上場的機會。若躲閃的幼兒全部被擊中,則換另一組幼兒躲閃,遊戲反覆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