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語文教案模板

幼兒園語文教案模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8W 次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語文教案模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語文教案模板

幼兒園語文教案模板1

活動目標:

1、學習歌曲,能根據指定的情緒創編新的歌詞和動作同時配以相應表情。

2、學習領唱和齊唱,注意傾聽和觀察領唱者的歌詞和動作,並做出相應的反應。

活動準備:

表情圖:高興、生氣、難過。

活動過程:

1、學習歌曲

(1)出示表情圖,請幼兒說一說,做一做自己高興、生氣、難過時

的表情,動作。

(2)老師示範演唱歌曲。

(3)請幼兒練習歌曲中的節奏部分。

(4)幼兒跟老師一起唱歌,節奏部分要拍整齊,要把高興的心情用

表情表現出來。

2、學習領唱和齊唱

(1)請幼兒討論:這首歌哪一句可以一個人來唱,哪一句可以大家一起來唱。

(2)練習領唱和齊唱,請一名幼兒唱第一、二句其他小朋友唱第三句。

3、創編歌詞

(1)老師指定一個表情,如生氣,請小朋友們創編生氣時的動作並編成歌詞唱出來。

(2)全體小朋友圍成一個圈,由老師或小朋友確定一種情緒,幼兒依次創編歌詞和動作,用領唱、齊唱的方式演唱,輪流幾個人後,再換一種情緒,請大家創編。

活動延伸:

在美工活動中畫“表情”。

活動評價:

本節課能抓住幼兒特點,運用歌曲創編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讓幼兒對音樂感興趣,想創編會創編。幼兒能完全接受歌曲節奏、旋律,興趣高漲,自編自演。

幼兒園語文教案模板2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的畫面美和語言美。

2.通過欣賞,能口齒清楚地朗誦兒歌,使兒童體會濃濃的母愛之情。

3.引導幼兒仿編詩歌,培養幼兒的想像力、創造力和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1.畫有藍天、白雲、星星,大海、浪花、魚兒,花園、風兒、花朵,媽媽、嬰兒等大幅背景圖。

2.製作好的藍天、星星、大海、魚兒、花園,花朵、媽媽的手、嬰兒等的貼紙若干。

3.錄音機一臺,抒情音樂磁帶一盤。

[設計思路]

著名兒童文學家陳伯吹曾讚美《搖籃》是“一支美妙的搖籃曲”,“是歌也是詩”。它以悅耳動聽的音韻展現了“藍天”、“大海”、“花園”以及“媽媽的手”這一幅幅開闊兒絢麗的畫面,運用擬人、比喻等藝術手法將它們和諧地聯結在一起,形成一個溫馨、寧謐的環境,可以使孩子們陶醉在這種優美的意境中安然入睡。

[活動流程]

創設情境,引出課題――→完整欣賞詩歌,反覆聆聽——→朗誦詩歌,啓發設問,集體討論――→遷移

一、初步感知理解作品階段

1.出示“搖籃”的背景圖,嘗試討論:圖上有哪些景物?它們都有什麼關係?

2.教師有感情地朗誦整首詩歌。

3.讓幼兒嘗試一下媽媽搖着搖籃哄寶寶入睡的動作。

4.教師指圖朗誦,幼兒輕聲跟念。

5.傾聽配樂詩朗誦《搖籃》,要求幼兒傾聽時想象詩歌的畫面,也可嘗試用身體動作表達自己的感受

二、反覆聆聽作品階段

幼兒在午睡前躺着聆聽配樂詩歌錄音,每次聽兩遍,4天左右,幼兒就能流暢背誦詩歌。

三、交流討論、表演

1.集體朗誦並交流討論

a.詩歌裏講了哪些搖籃?(幼兒回答後,教帥出示背景圖)

b.詩歌裏說的這些搖籃,分別是哪個寶寶睡覺用的呢?(幼兒回答後,師生共同粘貼,把星寶寶、魚寶寶、花寶寶、小朋友寶寶分別送入各自的搖籃)

c.提出嘗試問題,引導幼兒討論:你最喜歡誰的家?

d.教師讓幼兒充分發表看法後發表白己的看法,同時讓幼兒知道,媽媽的手是我們每個小朋友的搖籃,每個小朋友要感謝媽媽對我們的關愛。

2.表演遊戲

教師放錄音,幼兒戴上自己喜歡的頭飾自由表演,通過嘗試自身的動作表演,提高幼兒對詩歌的感受力。例:當詩歌裏說“藍天是星寶寶的搖籃”時,扮演藍天的幼兒便可想像抱着星星,搖它入睡的動作,白雲輕輕飄,星寶寶睡着了。

四、遷移階段

1、教師出示嘗試題,引導幼兒仿編詩歌。詩歌裏說:“藍天是搖籃,搖着星寶寶,白雲輕輕飄,星寶寶睡着了”,那麼,藍天除了是星星的搖籃,還可以是誰的搖籃?大海又可以是誰的搖籃?(幼兒自由發言後,教師對幼兒的仿編詩句進行組合,並把詩歌念給小朋友欣賞)例:

藍天是搖籃,

搖着月寶寶,

白雲輕輕飄,

月寶寶睡着了。

大海是搖籃,

搖着船寶寶,

浪花輕輕翻,

船寶寶睡着了。

花園是搖籃,

搖着鳥寶寶,

風兒輕輕吹,

鳥寶寶睡着了。

媽媽的手是搖籃,

搖着小寶寶,

歌兒輕輕唱,

寶寶睡着了。

2、教師引導幼兒嘗試着把仿編內容畫下來,再交流仿編的詩句。

[活動評價]

爲了便於兒童記憶吟唱,全詩採用重複的詞語、相同的句式,造成一種聲音的迴環。韻腳選用了“遙條”韻,烘托出一種甜美柔婉的氣氛,使得美好的情致與音樂的旋律自然地統一在一體。

《綱要》中提出,要讓幼兒接觸社會,初步瞭解人與環境的相互依存關係。“搖籃”這首詩歌,從環保的角度向幼兒展示了當今大城市中存在的問題,取材現實,有一定的教育意義。

整個活動,以小猴生病爲線索,把大城市的污染以圖片的形式展現在幼兒面前,使幼兒深深感受到空氣污染的危害性,從而一起爲淨化城市出謀劃策。於是,“種樹、種花、改制摩托車”等方法應蘊而生,充分寄託了孩子們的美好設想和願望。

有人說,環保教育對於幼兒來說較難滲入,而本活動,老師的成功在於以情激情,從而激發起幼兒真正的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