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推薦】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範文集錦九篇

【推薦】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範文集錦九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W 次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薦】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範文集錦九篇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一)認知目標

1.幫助幼兒學習用準確的語言清楚地說出身邊新產品的名稱、外形特徵及喜歡它的原因。

2.引導幼兒說話自然大方,聲音響亮,在集體中能耐心仔細地傾聽別人的談話。

3.使幼兒能針對教師的提問,圍繞話題與同伴交流自己的見解,培養語言交往能力及發散性思維。

(二)情感目標

通過收集新產品,培養幼兒好問、愛思考的習慣及探索新事物的好奇心。通過小小設計師活動激發幼兒的創造意識。

二、活動準備

(一)物質準備

師生共同收集新產品:電子打火機、電動剃鬚刀、微型冷熱風機、按摩器、對講機、磨刀器、瓜子夾、電動粉碎機、切冰刀、自動鉛筆盒、新型牙籤座、淨煙器、聲控玩具、來電顯示電話機、微型應急燈、溜冰鞋等。

(二)知識經驗準備

幼兒基本瞭解自己所帶新產品的名稱、外形特徵、用途等。

三、活動過程

(一)創設談話情境,引出談話話題,激起幼兒談話的慾望。

1.教師將帶來的新產品放在一張桌上,引導幼兒觀察。這些產品有的很好玩,有的外形奇特,有的用途很廣,激起幼兒願意介紹自己新產品和傾聽別人介紹新產品的慾望。

2.教師用提問的'形式引出談話話題:“你們帶來的新產品叫什麼?它是什麼樣子的?”要求幼兒向同伴介紹自己帶來的新產品,教師參與指導幼兒的討論,及時引導幼兒的談話方向,將話題集中在“新產品”上。

(二)幼兒介紹自己的新產品,表達討論出的結果,並展示實物。

1.請在小組談話中談得較好的幼兒,向全班小朋友介紹自己帶來的新產品。要求幼兒說清產品的名稱、形狀、顏色。

2.引導幼兒清晰地把各自帶來的新產品一一介紹給大家。當幼兒介紹發生困難或介紹不全面時,教師應及時提醒,幫助幼兒補充內容,使幼兒能用連貫的語言準確地介紹。此時提醒其他幼兒注意傾聽別人的介紹。

(三)幼兒集體談論所帶新產品的用途,引導幼兒用第一人稱的方法進行談論。

1.教師提問,拓展話題:“你們喜歡帶來的新產品嗎?爲什麼?”

2.引導幼兒用第一稱的方法介紹自己的產品,教師示範:“今天我也帶來了一件新產品,看,是一雙漂亮的溜冰鞋。”教師一邊擺弄溜冰鞋,一邊介紹,“我的名字叫溜冰鞋,別看我的樣子與普通球鞋一模一樣,但是我的作用比普通球鞋大多了。因爲我的鞋底下面有兩個可活動的輪子,要溜冰時就把輪子伸出來,不溜時,可把輪子縮回去,可方便了。小朋友們,你們喜歡我嗎?”根據教師的提示,幼兒一邊演示實物一邊“自我介紹”。教師注意傾聽,補充和糾正幼兒的談話內容。

(四)幼兒介紹其他的新產品。

教師引導幼兒向同伴介紹自己知道的其他新產品。如家中有的,在商店或別人家裏看到的等等。教師提醒幼兒聲音響亮地在集體面前談話,態度要自然大方。

(五)表揚講述清晰、有進步的幼兒,但也要啓發講述能力差、熱情低的幼兒,激發他們喜歡在集體面前講話的慾望。

剛纔小朋友都展示了自己帶來的新產品,它也爲人們帶來了方便,(對於剛纔的談論教師給予小結)但我們身邊的新產品是不是就已經很好了呢?如果讓我們小朋友來設計的話,你們會怎樣設計得更好、用途更廣呢?

幼兒自由談論,教師參與活動並適時指導。請個別小朋友到前面把自己的設想大膽地說出來,教師應給予肯定。

(六)教師提出問題,引起幼兒設計新產品的興趣。

(七)教師總結,鼓勵想像豐富、有創意的幼兒,並激發他們長大後把自己設計的新產品生產出來的慾望。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對故事的提問,培養孩子用適當的語詞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2.想想還能用什麼方法來解決故事中小朋友遇到的問題,以此培養小朋友開動腦筋的好習慣。

3.通過故事創編,發揮孩子想象力並體會編故事帶來的樂趣。

4.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5.理解故事內容,能認真傾聽,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活動準備:

故事《天上掉下的布娃娃》

故事梗概:

佳佳和文文是一對好朋友,佳佳有一個布娃娃,文文有一頂小絨帽。有一天她們帶着娃娃和帽子在小區裏玩,看到了一扇小門。這扇門平時可是鎖着的,今天卻沒鎖,這扇門通向哪裏呢?佳佳和文文很好奇,於是她們決定去看一看。哇,原來這裏就是樓頂啊。從這裏他們可以看到許許多多的房子,地面上的.人顯得好小呀。他們興奮極了就在樓頂玩了起來。不知不覺,天漸漸暗了下來,路燈也亮了。佳佳想媽媽了,文文肚子餓了。可是當她們想回去時卻發現那扇小門怎麼也打不開,他們被鎖在樓頂了。看看空曠曠的樓頂,想想吹在身上冷冷的風,兩個好朋友嚇得哭了。但是,正在這時,文文靈機一動,拆起了自己的小帽子,把線的一頭系在了佳佳的布娃娃上,於是一根長長的線把布娃娃從樓頂送了下來。正在街上走的叔叔阿姨看到了天上掉下來的布娃娃,沿着線往上一瞧:"呀,怎麼樓頂有兩個孩子?"叔叔阿姨馬上通知了管理員爺爺。原來,管理員爺爺發現通往樓頂的大門沒瑣,就把它鎖上了,不知道佳佳和文文在上面。後來管理員爺爺幫她們開了門,他們高高興興的回家去了。

活動過程:

一、指導語:小朋友,今天老師要給你們講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天上掉下的布娃娃》。

在講故事前先甚至疑問,佳佳和文文爲什麼哭;她們想了一個什麼好辦法讓大家發現他們;除了佳佳和文文想出來的好辦法,你還有更好的辦法嗎?

二、聽完故事後,由兒童自己思考、討論,各自發表意見。

根據情況,教師可繼續設置疑問,那天文文和佳佳順利地回家了,可是不久以後的一天,她倆在玩時又發現門沒鎖,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呢?請小朋友開動小腦筋也來編一個故事。

三、教師歸納、總結、提升,小朋友真聰明,原來有許多方法可以解決問題,只會哭沒有用。在生活中,我們也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困難,只要我們開動小腦筋,問題總能夠解決的。

注意:續編故事可安排在活動後在區角展開,有條件可以讓幼兒自己演出。

活動反思:

在執教的過程中如果我能更好地把握教學的節奏,使各個環節銜接得更緊湊一點,那樣將會有更多的時間留給孩子,發揮想象力進行創編,相信孩子的思維會更活躍,他們的表達能力和創造力會有進更進一步的提高。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3

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設計並組織有關端午節的主題教育活動,是爲了讓幼兒更好地瞭解端午節,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初步的愛國主義情感。

活動目標:

1.知道端午節的日期以及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2.瞭解端午節的來歷,指導一些特殊的端午節物品,萌發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對屈原產生崇敬之情。

活動準備:

1.掛圖30號;《小朋友的書·我愛夏天》

2.ppt,糉子;香袋;長命縷;雄黃酒;龍舟圖片。

3.建議家長事先爲幼兒講述端午節的有關風俗。

活動過程:

1.瞭解端午節有關物品。

師:(教師出示糉子,龍舟,香袋,長命縷,雄黃酒圖片)小朋友看看圖片,你們認識這些東西嗎?他它們叫什麼名字呢?

幼:糉子,龍舟(船),香袋、、、、、、

師:我們可以在圖片中看到糉子,有龍舟,有香袋,還有的師什麼東西呢?有沒有小朋友知道的呢?

幼:水/酒、、、、、、

師:圖片中的東西一起復述一遍

你見過這些東西嗎?在哪裏見到的'?

幼:見過。家裏,商店裏、、、、、、

師:現在,我們在家裏,店裏很容易看到這些物品,那小朋友們知道這些東西是在哪個節日裏要用到的嗎?

幼:端午節

師:老師聽到好多小朋友說端午節,你們是怎麼知道端午節的呢?

幼:我爸爸/我媽媽、、、、、、給我講的。

師:小朋友們很認真,把爸爸,媽媽告訴你們的節日記下來了。沒有錯,這些東西呢,都要在端午節用的。現在老師想請一位小朋友告訴老師,端午節是每年的什麼時候?

幼:6月6日(公曆) 五月初五(農曆)(給幼兒分析公曆,農曆)

師: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小朋友們知道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嗎?

幼:屈原、、、、、、

師:有小朋友知道屈原,非常聰明,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這個節日啊,和我國以爲著名的詩人有關。我們一起來看看圖片,聽聽屈原的故事

(教師講故事、、、、、、完)

師:端午節和誰有關?

幼:屈原

師:小朋友們聽得都很仔細,現在人們過端午節是爲了紀念誰?

幼:屈原

師:小朋友們都很聰明,人們爲了紀念屈原過端午節;小朋友們想想,爲什麼人們要紀念他啊?

幼:人好,死了,愛國家、、、、、、(表達了人們對屈原怎樣的感情)

師:因爲屈原愛自己的國家,他聽到自己國家滅亡了,心裏很難受,跳進了汨羅江,小朋友們說屈原怎麼樣啊?

幼:很偉大、、、、、、

師:屈原很偉大,當時人們聽到屈原死的消息,他們怎麼做的?

幼:劃小船,拿糉子、雞蛋、、、、、、把雄黃酒倒進江裏。

師:人們划來小船打撈屈原的身體,爲了不讓魚蝦們吃屈原的身體,把糉子、雞蛋扔進河裏,把雄黃酒倒進江中,讓水裏的動物罪暈,不去傷害屈原的身體。

師:人們對屈原好不好啊?

幼:好

師:因爲屈原愛國家,愛人民,所以人民也熱愛他。爲了懷念他,以後農曆五月初五就成了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也就是、、、?、、、端午節。所以在我們過端午節的時候呢,包糉子,賽龍舟也成了我們的習俗了。

師:現在小朋友們清楚了沒有,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啊?

幼:紀念屈原。

師:在什麼時候?

幼:農曆五月初五

師:我們都要幹什些什麼事呢?

幼:賽龍舟,包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