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華】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彙編五篇

【精華】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彙編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3W 次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彙編五篇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受秋天裏樹葉飄落,小動物們撿樹葉的歡喜之情,學說詩歌中小動物的話。

2、產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具有初步的想象力和創編詩歌的能力。

3、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4、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並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反映詩歌內容的多媒體教具。

2、活動前老師帶幼兒撿過樹葉,並和樹葉做好朋友。

活動過程:

一、看圖片,引起幼兒想象“今天,老師又要和小朋友來看一看,說一說了。”

1、出示多媒體動畫的封面。師:這兩個是什麼字?有誰知道?

2、出示第一幅動畫。提問:現在是什麼季節?你怎麼知道的?

二、感知詩歌內容

1、“樹葉都從樹上飄落下來了,剛纔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到草地上撿樹葉,還和樹葉寶寶做了好朋友,你和小樹葉寶寶講了什麼悄悄話呢?

2、“小朋友撿樹葉高興嗎?小動物們看到小朋友撿得這麼高興,它們也想來撿樹葉了。那麼,哪些小動物會來呢?”

“到底哪些小動物會來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師點擊畫面,分別出現小螞蟻、小老鼠、小刺蝟、梅花鹿

3、“這些小動物撿到了樹葉會對小樹葉說什麼悄悄話呢?”

師演示畫(有優美的背景音樂),並提示:小螞蟻撿起一片樹葉說……小老鼠撿起一片樹葉說……小刺蝟撿起一片樹葉說……梅花鹿撿起一片樹葉說……“小螞蟻、小老鼠、小刺蝟、梅花鹿撿到樹葉後對小樹葉說了什麼話呢?

4、“小動物到底對小樹葉說了什麼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師演示動畫,幼兒完整欣賞詩歌一遍。

5、再次感受詩歌一遍。

三、理解詩歌內容

1、“小動物撿到樹葉後對小樹葉說了什麼呢?”

2、老師放動畫,幼兒集體說小動物的.話。

3、老師放動畫,幼兒分組說小動物的話。

四、創編詩歌

1、“小動物們撿樹葉撿得這麼高興,別的小動物看見了,也想來撿樹葉了,還有哪些小動物會來呢?它們撿到樹葉後會對小樹葉說什麼話呢?請你和旁邊的小朋友輕輕地說一說。”

幼兒與旁邊的同伴輕聲討論,師巡迴指導。

2、“還有哪些小動物會來撿樹葉?它們撿到樹葉後對小樹葉說什麼?誰來說說看。”

3、“接下來我們要來做個遊戲,老師做秋風阿姨,小朋友做小動物撿樹葉,撿到樹葉後對小樹葉說一句話,好不好?”

教學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也存在着不足:孩子的語言表達不夠成熟,缺乏連貫性;孩子們安靜傾聽同伴發言的習慣仍需加強等等。總之在以後的活動中我們會注意這些方面的引導與教育,爭取做得更好。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瞭解五官的功能,並能清楚地表達。

2、通過操作、記錄的方式,體驗五官的作用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或PPT:《臉上的好幫手》

2、學習單:《感官經驗連連看》

3、爛水果(爛香蕉、爛橘子等)1-2個、在不透明的瓶子裏裝上一些奶片。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充分闡述五官的功能,更全面地瞭解五官的作用。

(1)將全班幼兒按照觀點的不同分成4組。 ——你們覺得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誰的作用最大?爲什麼? ——贊成眼睛作用最大的爲一組。贊成耳朵作用最大的爲一組。贊成鼻子作用最大的爲一組。贊成舌頭作用最大的爲一組。

(2)請各組選1-2位代表闡述觀點,教師可幫忙記錄,讓幼兒充分了解各個五官的作用。

2、閱讀幼兒用書PPT或幼兒用書第16-17頁,理解畫面內容,更充分地瞭解各個好幫手的作用。 ——眼睛能幫我們看東西,書上的眼睛都看了什麼?你們眼睛組都想到了嗎? ——耳朵能幫我們聽聲音,書上的耳朵都聽到了什麼?耳朵組都想到了嗎? ——鼻子幫我們聞味道,書上的`鼻子聞到了哪些味道?鼻子組都想到了嗎? ——舌頭幫我們品嚐食物,書目的舌頭品嚐了哪些味道?舌頭組都想到了嗎? ——舌頭的各個部位對味道的敏感程度是不一樣的,從圖上來看,舌尖對什麼味道很敏感呢?然後是什麼味道……

3、出示學習單,全體幼兒一起完成其中的內容。

4、出示一個爛水裏,如香蕉、橘子,再準備一個不透明的鴿子,裏面裝一些奶片。引導幼兒發現所有的感官配合在一起,才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生活。 ——到底哪一個最重要呢?缺少任何一個都會怎麼樣? ——這裏有一根香蕉(或一個橘子),你覺得它還能吃嗎?爲什麼? ——在你們剛纔說的理由中,哪些是眼睛幫忙看到的?哪些是鼻子幫忙聞到的?哪些是舌頭幫忙嚐到的? ——這個瓶子裏裝着什麼呢?打開蓋子聞一聞有什麼味道?搖一搖,有什麼聲音?嘗一嘗,是什麼味道?

5、閱讀幼兒用書PPT或幼兒用書第18-19頁,觀察四幅畫面中小幫手們幫忙做了哪些事情。

教師總結:臉上的這些小助手只有互相幫忙,才能讓我們的生活更方便。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3

春天來了活動目標:

1. 能主動尋找、發現春天自然界的變化。

2. 喜歡觀察,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慾望。 活動準備:

事先請幼兒自己在生活中尋找春天,並自己記錄下來;幼兒繪畫用具。 活動過程:

1. 春天在哪裏?

2. 提問:春天悄悄地來了,春天在哪裏呢?

幼兒交流自己的發現,老師根據幼兒講述用圖標的`形式記錄下來,展示在活動室牆面上。

2. 春天來了。

——幼兒分散活動,在園內繼續尋找春天。

——教師引發幼兒關注春天的陽光、風、植物、動物的變化。

3. 我找到了春天。

——幼兒用語言表達自己在幼兒園裏找到的春天。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4

主要領域

語言

相關領域

科學、藝術

活動目標

感受詩歌優美的意境,產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能安靜欣賞,積極思考,並能用一些肢體動作表現散文詩

能較有感情的朗誦散文詩,學習優美詞句

主要形式

集體

課時安排

一課時,25分鐘

重點難點

重點:引導幼兒欣賞,理解竹林中的微妙變化

難點:啓發幼兒想象,用多種方式表現對散文詩的理解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認識春筍的成長、感受春雨

物質準備:一些竹筍殼、蠟筆若干、大白紙一張、錄音磁帶

【教學過程】

一、聽音樂《雨中樂》律動進活動室

引導:春天到了,春雨娃娃也來了,她高高興興地跳起舞,這邊看看那邊瞧瞧。

二、欣賞散文詩

教師朗誦、繪畫,幫助幼兒欣賞散文詩

1.教師用較安靜舒緩的語調配樂朗誦散文詩(聽!春雨來到竹林裏了……);

2.教師隨機簡筆畫,幼兒欣賞散文詩第二遍。

提問:詩歌裏的小苗苗是什麼? (出示竹筍殼貼上)

春天的夜晚,竹林裏怎麼樣?

風和鳥兒怎麼樣?春雨在幹什麼?

泥土裏發生什麼變化? (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進行繪畫)

三、表現散文詩

1.請幼兒用身體動作體現“春雨落下”和“小苗苗鑽出”的'樣子;

2.教師配樂朗誦散文詩,幼兒閉上眼睛靜靜欣賞,引導幼兒邊聽邊想象詩中優美的意境;

3.幼兒討論:你聽了這首散文詩感覺怎樣?

4.幼兒邊跟教師朗誦,邊用肢體動作表現整首散文詩。

【延伸活動】

讓幼兒根據自己對散文詩的理解,用紙和筆描繪一幅《春雨竹林圖》。讓幼兒對散文詩的感受得到延續,也可幫助教師從另一個方面瞭解幼兒對詩歌的理解和目標完成情況。

【活動評析】

一、設計意圖

在日常生活中常會看到孩子們在春雨中嬉戲的場景。他們把雨點當作朋友,當作可以交談的精靈。這首散文詩清澈明麗、活潑、優美,更能激發幼兒對春雨、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本次活動的主要目的是讓幼兒感受詩歌優美的意境,產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在活動設計中,體現了各領域內容的有機聯繫、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於遊戲之中,給了幼兒多種表達自己感受的方式,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讓他們大膽地說說、大膽地畫畫、大膽地表演。

2.效果分析

在活動開始,以優美的音樂引出課題,把幼兒帶入教學情境之中,使幼兒心中形成春雨活潑可愛的形象;其中,結合邊講邊畫大大提高了幼兒的興趣。最後,讓幼兒邊朗誦邊用肢體語言表現散文詩,讓“春雨”和“小苗苗”活動起來,很符合幼兒的欣賞需要。本次活動充分體現了幼兒的主體地位,全面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使幼兒在欣賞散文詩的同時,產生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使環境教育在語言教育中自然滲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欣賞散文,懂得“芽”的健康成長需要陽光、風兒、雨露。

2.初步理解“膽怯、健康、堅強、歡暢”等詞。學習句式“別怕,我把你×一×,你就會變得更××”。

3.樂於助人並懂得感恩。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幼兒觀察過種子發芽的過程。

2.物質材料準備:嫩芽實物、大圖書、表演道具。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鏈接已有經驗。(鏈接、激趣)

1.老師帶來了一位朋友,是誰?你喜歡她嗎?你想對她說些什麼?

2.嫩芽是從哪裏出來的?她剛剛從泥土裏出來,會覺得怎麼樣呢?(做出小心膽怯的樣子)

二、突出重點,理解散文內容。(思考、表達)

1.(出示圖書第一頁)瞧,她多害怕呀!爲什麼會害怕呢?(教師有感情地朗誦第一段)嫩芽像什麼呀?我們來學一學膽怯的樣子。

2.嫩芽這麼膽怯、害怕,猜猜有誰會來幫助她,讓她快快長大呢?根據幼兒回答情況分別出示圖,並提問:被太陽照耀着,會感到怎麼樣?(溫暖)被風兒撫慰着,會感到怎麼樣?(親切)被雨露滋潤着,會感到怎麼樣?(就像我們口渴的時候喝到水一樣舒暢)(教師配合圖朗誦第二段)

3.小嫩芽還是有點害怕,我真想安慰她,我想對她說:“別怕!我把你抱一抱,你就會變得更高興!”你想說什麼來安慰她呢?幼兒相互說一說,然後回答。

4.(教師翻書到第三頁)指着太陽:猜猜看,太陽會怎麼對她說呢?太陽到底是怎麼說的呢?(老師朗誦太陽說的話)什麼是健康?看一看這兩個嫩芽誰更健康?那個不夠健康的嫩芽,就是在陰暗的角落被發現的,因爲沒有曬到太陽。我們學學太陽,對這個不健康的嫩芽說一說,對這個健康的嫩芽也說一說。

5.你猜風兒會對嫩芽說些什麼?幼兒自由回答後,教師朗誦風兒的話。你在什麼時候也很堅強?女小朋友做嫩芽,男小朋友做風兒。相互說一說。交換角色再說說。

6.你猜雨露會對嫩芽說些什麼?幼兒自由回答,教師朗誦雨露的話。你歡暢的時候是什麼樣子的?我們一起來做做很歡暢的樣子。現在老師是雨露,你們是嫩芽,我來灑一灑,你歡暢嗎?現在老師是嫩芽,你們是雨露,請對嫩芽說一說。再請一個小朋友來做嫩芽,大家做雨露,一起說一說。

7.聽了太陽、風兒、雨露的話。嫩芽還害怕嗎?她會變得怎麼樣?(幼兒結合朗誦學一學嫩芽)

 三、視聽結合,感受散文意境。(欣賞、想象)

1.這是一首非常優美的散文詩。名字叫《芽》。讓我們靜靜地、靜靜地欣賞。(結合配樂詩朗誦,教師扮演土地媽媽,用手和道具表演散文詩。)

2.這首散文詩美不美?你們喜歡嗎?嫩芽在太陽、風兒、雨露的幫助下,終於不再害怕,快快長大了,這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呀!

 四、合作表演,體驗角色形象。(體驗、移情)

1.你們願意做太陽、風兒、雨露幫助嫩芽嗎?你們想做嫩芽的哪個朋友?請小朋友分組做太陽、風兒、雨露,教師做嫩芽一起表演。嫩芽表演完真誠地謝謝太陽、風兒、雨露。

2.根據幼兒的實際狀態,靈活選擇是否進行第二遍輪換角色表演。(現在你們做嫩芽,再請三個小朋友做太陽、風兒、雨露,一起表演。)

3.嫩芽的成長需要許多人的幫助,我們小朋友也像小嫩芽一樣,有許多人關心、愛護我們,讓我們健康成長,我們應該謝謝誰?

4.老師帶來的嫩芽兒想交給小朋友照顧,你們知道把它放在哪裏嗎?(一個有陽光、有風兒、有雨露的地方)我們一起去尋找這個美好的地方吧。

附散文 芽

一個嫩芽兒從土地媽媽的懷裏探出頭來,就像一個膽怯的小姑娘。

太陽照耀着她。春風撫慰着她,雨露滋潤着她,她感到溫暖、親切、舒暢,同時也有些害怕。

太陽說:“別怕!我把你曬一曬,你就會變得更健康!”

風兒說:“別怕!我把你吹一吹,你就會變得更堅強!”

雨露說:“別怕!我把你灑一灑,你就會變得更歡暢!”

於是嫩芽勇敢地擡起了頭,張開雙手。迎向陽光,迎向風兒,迎向雨露。慢慢地,她長高了,長壯了,變得更綠更可愛了,就如一個朝氣蓬勃的美麗姑娘,在春光裏歡笑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