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有關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範文錦集5篇

有關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範文錦集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8W 次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範文錦集5篇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1

《用愛送你回家》是一個關於“愛”的故事,它既展現了小海豹喜寶一家之間的親情之愛,也呈現了小海豹喜寶與好朋友小長頸鹿之間的友情之愛。故事圍繞着兩條線索發展,第一條線索是:喜寶一家救下小長頸鹿→共同生活→召開家庭會議→護送小長頸鹿回家:第二條線索是:小長頸鹿流浪到冰原→被救→思念家人→在大家的幫助下回家。我們主要根據第一條線索展開整個活動,但第二條線索卻能夠在討論中激發幼兒關愛朋友的情感。

大班的幼兒經過三年的幼兒園生活,都有了自己的好朋友,當他們快要從幼兒園畢業進入小學的時候,他們也要像故事中的小海豹喜寶和小長頸鹿一樣經歷朋友之間的離別。但這個充滿“愛”的故事告訴幼兒,朋友之間不僅可以一起玩耍,更重要的是要彼此關愛。

【活動目標】

1、通過聽賞討論,理解故事中小海豹喜寶和小長頸鹿之間的友情,能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2、充分感受、體驗故事和生活中的“愛”的情感,懂得朋友之間需要相互關心、幫助和愛護。

【活動準備】

製作關於故事的PPT,背景音樂等。

【活動過程】

一、引入話題

師: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個幸福的家庭——小海豹喜寶一家。(出示小海豹喜寶一家在一起的圖片)爲什麼說它們是幸福的一家人呢?

(在第一環節首先通過出示小海豹喜寶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相親相愛的圖片,讓幼兒體會一家人在一起是最幸福的事,爲故事後面小長頸鹿思念家人、想要回家埋下伏筆。)

二、聽賞故事

1、第一段:偶遇相救

師:有一天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喜寶發現了一個奇怪的傢伙,誰能告訴大家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出示相應的故事圖片,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後,用語言清楚完整地表述)

2、第二段:共同生活

師:可憐的小長頸鹿奄奄一息,喜寶一家會怎麼做?

3、第三段:家庭會議

師:看見小長頸鹿這麼想家,如果你是喜寶,你會怎麼做?喜寶捨得小長頸鹿回家嗎?既然那麼不捨得,爲什麼喜寶還願意送朋友回家呢?(教師幫助幼兒理解小海豹喜寶的心理和情感的變化)

4、第四段:護送回家

師:雖然喜寶捨不得小長頸鹿離開,但是它沒有大吵大鬧,而是認真、熱心地幫助小長頸鹿,用自己的愛送朋友回家,喜寶有着一顆關愛朋友的心。

(這一環節是整個活動的重點,以分段聽賞作品、觀察故事畫面、幼兒參與討論相結合的形式層層展開活動,通過了解故事的'情節發展,即從救下小長頸鹿到共同生活後產生友情,最後用愛送朋友回家,這一過程讓幼兒逐漸理解喜寶心理和情感的變化,也讓幼兒充分感受到了故事中洋溢着的濃厚的友情之愛。)

三、完整欣賞幼兒和教師一起完整欣賞一遍故事。

(這一環節的設計旨在通過完整欣賞故事,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進一步體驗故事所傳遞的美好情感,提高幼兒的文學欣賞能力。)

四、遷移經驗

師:你們喜歡喜寶和小長頸鹿嗎?其實,等你們快要上小學的時候,你們也會像喜寶和小長頸鹿一樣分開,你們捨得離開自己的朋友嗎?有沒有辦法留住和朋友在一起的美好時光?

小結:你們想到了那麼多的辦法讓朋友記住你,但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珍惜現在的每一天,關愛朋友,讓我們每一天都過得開心、快樂。

(對於文學作品的欣賞不能僅僅停留在作品中,最終還是要回歸到幼兒的現實生活中,在這一環節讓幼兒充分表達自己的感受,從中體會朋友之間應該互相關心、幫助和愛護。)

附故事:用愛送你回家

小海豹喜寶一家快樂地生活在冰原上,這是寶爸,這是寶媽,還有??這是喜寶。 喜寶最喜歡的戶外活動就是滑雪。“喂,喜寶,慢一點!”“喜寶,加油!”“咦,那是什麼啊?”這個龐然大物,喜寶從來沒見過。“好奇怪啊,這是什麼?”“到底是從哪裏來的?”“怪物!怪物!”大家都迅速地圍過來,好奇地看着它。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個巨大的小傢伙,不是餓了,就是生病了,它奄奄一息地躺在那兒,沒有力氣說話。寶爸說:“寶媽,快拿一些熱的食物來給這個小大個兒吃。”寶媽立刻煮了一鍋熱騰騰的海藻粥。喜寶一口一口地喂着小大個兒,吃完海藻粥的小大個兒,氣色慢慢好了起來。

恢復了元氣的小大個兒告訴大家:它是長頸鹿。本來,它和媽媽快樂地生活在非洲的大草原上。但是,有一天,來了一隊追捕它們的獵人,小長頸鹿因爲年紀太小,跑不快,被獵人們給抓住了。獵人們把它關進了籠子裏,準備用大貨船把它運走。沒想到,中途遇到暴風雪。醒來時,就已經在??

“這樣不行,它會凍壞的。”喜寶急着想辦法。看着冷得發抖的小長頸鹿,寶媽找來北極熊奶奶幫忙,爲小長頸鹿織起了暖暖的毛衣和圍巾。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2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活動目標:

1、通過對故事內容的理解,進一步感知霧的特徵,以及霧給日常生活帶來的不便。

2、通過實踐遊戲,親自體驗“霧茫茫看不清”的感覺。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遊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重難點:

瞭解霧給日常生活帶來的不便。

活動準備:

1、有關霧的圖片。

2、一個半透明的保鮮袋做眼罩時用。

活動過程:

一:談話並結合圖片引導幼兒回憶霧天的.特徵。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謎語,我們一起來猜猜它是什麼?“像雲不似雲,像煙不似煙,風吹可飄動,日出始散開”這是什麼?

師:你見過霧嗎?誰來說說霧天是什麼樣子的?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圖片說說(通過觀察圖片中白茫茫的景象,使幼兒感受到霧天的特徵:白茫茫、模模糊糊,看不清楚等)

(效果分析:以猜謎語的方式引出今天的主題“霧”根據已有的經驗回憶霧是什麼樣的,激起幼兒對霧的興趣。)

二:比較晴天和霧天的不同。

師:晴天和霧天有什麼不同?(幼兒根據已有的經驗回答)

師:晴天時,馬路上的汽車,天上的飛機是怎樣行駛的?我們看出去的東西是怎樣的?

師:霧天的時候,汽車和飛機會碰到什麼煩惱?我們在霧天看東西有什麼感覺?

師:你喜歡霧天嗎?爲什麼?霧弟弟非常淘氣,它經常溜到地上來玩,爲什麼說它很淘氣呢?現在我們來看看吧。

(效果分析:通過對霧知識的瞭解,讓幼兒辨別晴天和霧天的不同,感知霧給日常生活帶來的不便。)

三:故事《淘淘氣的霧弟弟》

師:出示圖片讓幼兒討論霧弟弟做了哪些淘氣事?

師:霧天的時候,霧弟弟蒙上馬路上的汽車,汽車會發生什麼煩惱?(馬路上的汽車看不清楚)。

師:海上的輪船會不會碰到什麼煩惱?(海上的輪船不知道往哪兒開?)

師:路上的行人碰到什麼煩惱?(路上的行人都像黑夜裏一樣)最後是誰帶走了霧弟弟?(引導幼兒說出:“太陽來了,霧就消失”的道理)

師:從這些事上讓我們感覺到了霧弟弟真的是非常的淘氣,我們這個故事就叫《淘氣的霧弟弟》,現在我們一起來講這個故事好嗎?

四、教師小結:

是呀,霧給出行的人們帶來很多的不方便,汽車要限速行使,飛機、船要停航,高速公路要關閉等等,所以在霧天的時候我們要特別注意安全,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做個遊戲再次感知霧給我們帶來的不便。

(效果分析:通過故事感知霧弟弟的“淘氣”。並通過圖片讓幼兒再次觀察霧天的情形,豐富幼兒的經驗,由於霧弟弟的淘氣給出行人們帶來了許多的麻煩。)

五:遊戲:霧天開車

在“路邊”用小椅子設置一些障礙,幼兒分組戴上自制的眼罩,模擬“霧天開車”,遊戲中如果碰到障礙就代表發生交通事故,停止遊戲。

師:說說“霧天開車”是什麼感覺?

(效果分析:以遊戲的形式,讓幼兒親自體驗霧茫茫看不清的感覺。)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3

幼兒園大班語言:

<<搖籃>>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體會詩歌優美的意境和豐富的想象,激發幼兒對詩歌的興趣。

2、在掌握詩歌的基礎上,學習仿編詩歌。

3、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用詩歌的形式表現生活的能力。

活動準備:

1、電腦課件。

2、背景圖:大樹、狗窩、雞媽媽:單個動物圖樣:小雞、小狗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幼兒聽歡快的音樂,拍手進入活動室,然後音樂轉成搖籃曲,教師提問:“聽着現在的音樂,大家感覺怎樣?”(想睡覺)課件中出示小寶寶,引導幼兒討論,小寶寶也想睡覺了,誰來哄她,怎樣哄?誰是寶寶的搖籃?

2、幼兒集體想辦法,並請個別幼兒上前演示怎樣哄寶寶睡覺。

教師一邊示範一邊朗誦:“媽媽的手是搖籃,搖着小寶寶,歌兒輕輕唱,小寶寶睡着了。”

3、“還有一些寶寶也想睡覺了,它們是誰呢?”課件出示星寶寶、魚寶寶、花寶寶。啓發幼兒想象這些寶寶的家在哪裏?誰是它們的'搖籃?誰會哄寶寶睡覺?

4、“在小朋友的幫助下,星寶寶、魚寶寶和花寶寶都找到自己的家了,它們在家裏舒舒服服的睡着了。看着寶寶們幸福的樣子,我編了一首詩歌,這首詩歌的名字就叫搖籃,請大家欣賞一下,仔細聽聽詩歌裏說了什麼?”(課件演示)。

二、出示課件,理解詩歌內容:

1、出示課件,欣賞第一遍詩歌(教師有感情地配樂朗誦詩歌)

——提問“孩子們,仔細看一看,聽一聽,詩歌中有哪些搖籃?搖得都是誰?”

引導幼兒用詩歌中語言來回答(藍天是搖籃,搖着星寶寶;白雲輕輕飄,星寶寶睡着了。)(根據幼兒回答出示背景圖)

(伴着柔美的背景音樂,教師用輕柔舒緩的語調朗誦,創設了一種美的氛圍,能幫助幼兒更好地體會詩的意境)

小結:我們知道了藍天、大海、花園、媽媽的手是搖籃,他們搖着自己可愛的小寶寶睡着了,小寶寶是怎樣睡着的?請大家仔細聽。

2、觀看課件,分段欣賞詩歌

(1)(播放詩歌中第一小節的課件)提問:星寶寶是怎樣睡着的?

幼兒:白雲輕輕飄,星寶寶睡着了。

爲什麼白雲要輕輕地飄?我們一起用動作來表現。

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來讀一讀用動作來表現,看誰做得最美(藍天是搖籃,搖着星寶寶;白雲輕輕飄,星寶寶睡着了。)

(2)(播放詩歌中第二、三、四小節的課件)

提問:魚寶寶是怎樣睡着的?花寶寶是怎樣睡着的?小寶寶是怎樣睡着的?

引導幼兒說一說,浪花輕輕翻,魚寶寶睡着了;風兒輕輕吹,花寶寶睡着了;歌兒輕輕唱,小寶寶睡着了;

師引導,詩歌中說:“白雲、浪花、風兒、歌兒”都是輕輕的呢?午睡的時候小朋友們動作也是怎麼樣的?

“多美的詩歌呀,我們一起來比賽,看誰讀得最美。看看誰說的最好聽,最有感情!”

3、誦讀詩歌,體會意境

(播放優美的樂曲)教師和幼兒一起誦讀;

4、請個別幼兒把自己最喜歡的一段詩歌說給大家聽。

5、表演詩歌

這麼美的詩歌,我們一起用動作來表現,看誰做得最美。

三、發展想象,仿編詩歌

1、(課件播放畫面):小雞、小狗、小鳥

教師提問:“小朋友,你們知道小雞、小狗、小鳥的搖籃在哪裏嗎?讓我們幫它們找搖籃吧?”

2、出示圖片:大樹、狗窩、雞媽媽,請小朋友把單個動物圖送回家。

3、幼兒看圖仿編:

4、教師小結:“小朋友,今天我們不僅幫忙把小寶寶送回了家,還過了回詩人的癮,你們高興嗎?其實,我們大自然裏還有許多的小寶寶,讓我們一起去找一找,並幫他們找到搖籃好嗎?”

四、活動延伸:爲詩歌配畫

小朋友編的詩歌多美呀!請你爲自己仿編的詩歌配上優美的畫面。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4

活動內容:

大話奧運(社會 語言 )

活動目標:

1、在相互交流中增進對奧運會有關信息的瞭解,知道8年奧運會在舉行,併爲此感到自豪。

2、積極參與交流活動,並能傾聽同伴的發言。

活動準備:

1、家長與孩子一起蒐集有關奧運會的圖片、資料,幼兒有一定的知識儲備。

2、教師將自己蒐集的和幼兒蒐集的圖片、資料佈置成展板。

3、剪輯過的申奧短片、電視機、DVD、視頻展示儀。

活動過程

1、出示奧運會會旗,引發討論。

? 提問:這是什麼旗?什麼時候要用到它?

:這是的會旗,召開奧運會的時候就要懸掛奧運會會旗。

? 提問:什麼是奧運會呢?

:奧運會是世界各國運動員參加的運動會,代表了世界運動的最高水平。

2、幼兒參觀奧運展板,自由交流。

教師根據展板內容與幼兒作個別交流。

3、集體交流奧運話題。

鼓勵幼兒根據圖片和資料向大家介紹自己知道的奧運知識。

引導幼兒將自己看不懂的'圖片提出來,大家討論。

教師,肯定幼兒的發言。

4、觀看我國申奧短片,激發自豪感。

提問:下一屆奧運會在哪一個國家召開?是什麼時間?

觀看短片。引導幼兒觀察申奧成功後大人們的激動場景。

討論:人們爲什麼這樣高興?激發自豪感。

幼兒談談自己的感受。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5

設計背景

續編故事是幼兒語言發展中的一個難點。幼兒續編故事的能力是建立在豐富的知識儲備、較好的理解故事內容以及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基礎上的。城裏來了大恐龍故事生動有趣,容易吸引幼兒。所以我特意設計了這堂課,來提升孩子的語言能力。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瞭解恐龍的形體特徵,龐大、笨重。

2、培養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使之感受故事語言的豐富和優美。

3、鼓勵幼兒用繪畫的'方式來續編故事、表達自己的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4、在感知故事內容的基礎上,理解角色特點。

5、願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故事情節。

重點難點

1、培養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

2、嘗試用繪畫的方式來續編故事。

活動準備

1、恐龍的圖片。

2、製作一本故事大書《城裏來了大恐龍》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節:豐富幼兒有關恐龍的知識。

二、基本環節:

1、教師出示恐龍的圖片,給幼兒講解恐龍的特徵,形態。

2、教師先提問,引導幼兒帶着問題傾聽故事。“老師今天要講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城裏來了大恐龍》。一直大恐龍來到了城市裏,會發生什麼樣的事呢?”

3、教師有表情的講述故事,採用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中的情節線索和人物的。

三、形象特徵:

1)恐龍來到了什麼地方?它覺得怎麼樣?

2)恐龍所到之處發生了什麼事?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3)恐龍給城裏人帶來了那麼多的麻煩,是它自己願意的嗎、

4)恐龍變成了立交橋時,它心裏是怎樣想的?

4、教師有感情的再講述一遍故事,可以邊講邊請幼兒用誇張的動作表現恐龍的形體特徵。

5、“恐龍還想爲城裏多做好事。請小朋友想想,恐龍到了哪裏?它看到了什麼?心裏怎麼想的,又是怎麼做的?”鼓勵幼兒想象並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四、結束環節:

請幼兒試着將自己續編的故事畫下來,粘貼在展板上。並請幼兒互相欣賞、介紹自己創編的故事結尾。

五、活動延伸:

1、在餐前活動中,請個別幼兒將續編的故事講述給大家聽。

2、回家後請幼兒給父母講述此故事,增強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故事】:

城裏來了大恐龍

大恐龍來到了城裏,它覺得這個地方比它以前到過的任何地方都熱鬧。大恐龍“啪嗒啪嗒”地走在馬路上,可是它的身體太大,交通被堵塞了,汽車排起了長隊,“笛笛笛”地想起了喇叭聲。

大恐龍“啪嗒啪嗒”地走在鐵路上,它的身體太重了,鐵路被踩的“吱哩吱哩”直響,火車被震得跳起了舞。

大恐龍“啪嗒啪嗒”地走進衚衕裏,它聞到人家廚房裏飄出來的陣陣香味,忍不住把頭伸進窗戶。可是大恐龍的脖子太長,把人家的房頂都掀翻了。大恐龍心裏難過極力——城裏的人感到大恐龍給他們帶來了危險。

這時,一個孩子說:“大恐龍走了許多路一定是餓了。”他帶着許多小朋友在馬路上撒青草。大恐龍沿着這條青草路邊吃邊走,吃飽了就在十字路口打起了瞌睡。

馬路口被堵住了,汽車從大恐龍的身上、身下開過,它變成了一座立交橋。大恐龍覺得身上癢癢的,睜開眼睛一看。想不到自己還有這麼大的用處呢!大恐龍覺得自己應該爲城裏人多做點事,因爲它是多麼喜歡這個地方啊!

教學反思

1、語言的發展對幼兒尤爲重要,傾聽是語言教育的第一步,語言發生必須完成聽和說兩項作用。在本次活動中,孩子們對故事很感興趣,聽故事回答問題也完成的很好。

2、在續編故事中,很多孩子能畫出自己創編的故事,但是在語言組織能力上還是很欠缺。需要大量的聽說練習來加強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3、如果讓我重新上這節課,我會加入討論環節,讓孩子們多去練,多去說。在部分環節上,多去引導幼兒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