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必備】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模板錦集七篇

【必備】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模板錦集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1W 次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必備】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模板錦集七篇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嘗試使用筷子,激發幼兒自己動手做事的願望。

2、培養幼兒積極參與活動的興趣,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二、活動準備:

筷子、盤子、糖、紅綠兩種顏色的積木若干。

三、活動流程:

感知體驗——操作練習。

四、活動過程:

1、感知體驗。

教師幼兒在門口老師:"今天,陸老師來做兔媽媽,你們來做我的孩子小兔寶寶好嗎?"(好)

兔媽媽帶着小兔在音樂的伴奏下邊唱歌邊跳進教室。兔媽媽:"每個兔寶寶找到一個位子坐下來。"兔媽媽:"今天我請兔寶寶吃糖。"兔媽媽:"用手拿着吃不衛生,那怎麼吃呢?用筷子夾,看看我的寶寶誰會用筷子把糖夾起來。"兔媽媽:"讓媽媽先試試看。(媽媽用筷子夾糖)

夾住了,啊嗚,啊嗚,真好吃。"兔媽媽:"兔寶寶,你們想吃糖嗎?"(想)

誰願意上來夾住糖的。幼兒(兔寶寶)拿筷子講自己怎麼夾。兔媽媽:"原來是把筷子放在這兩個手指的'中間,把筷子分開,用力一夾,糖就夾起來了。"兔媽媽:"哪個寶寶還想來吃糖的。我們一起看看哪個寶寶的筷子用的好。兔寶寶,記住了只夾一粒糖。"

2、操作練習。

兔媽媽:"我的寶寶真能幹,會用筷子夾糖。媽媽昨天不小心把一些豆子混在一起,可怎麼辦呀兔媽媽:"誰願意幫助媽媽,先用筷子夾豆子,放在盤子裏,端着盤子走到放豆子的籃子跟前,把紅豆子和綠豆子分開!"一名幼兒上來示範。拍手鼓勵。兔媽媽:"你們都想幫媽媽嗎?請你們去夾。"幼兒操作,教師隨機幫助指導。

3、小結,自然愉快結束。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與同伴友好相處,學會分享。

2、通過活動使幼兒體驗,大家一起玩的快樂。

3、培養幼兒合羣、樂羣的性格。

活動準備:

課件、磁帶、音樂、各類小型玩具、qq糖

活動過程:

1、導入:小朋友們!我們一起聽音樂做動作吧!(聽《幸福拍手歌》歌曲做各種動作,如:拍手、跺腳、拍肩)我們大家一起做動作是不是很快樂呀?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兩位小朋友在幼兒園裏玩得快樂嗎?

2、幼兒觀看課件。

這個小女孩叫芳芳,你們看芳芳她在幹什麼?(搭積木),你覺得她一個人玩得快樂嗎?你喜歡怎樣玩?那後來發生了什麼事了呢?我們一起去仔細得看一看。

她怎麼了?她爲什麼不高興?鼓勵幼兒想辦法:你能不能想個辦法讓她快樂起來呢?(請幼兒說自己的辦法)小朋友想的辦法真好,讓我們看看芳芳的'小夥伴是怎樣做的?

小夥伴會對她說些什麼?(對不起,我是不小心的,你別難過了…),芳芳聽到小夥伴的道歉還會不高興嗎?(對,不會了)那後來會怎麼樣呢?你們猜一下?(幼兒自己說)下面我們再來看一下你們猜的對不對?

芳芳和小夥伴一起搭積木。教師小結:你們說得很對,芳芳和小夥伴一起搭積木,她們玩得多快樂呀!

3、老師提問:“你們覺得芳芳一個人玩快樂,還是和小朋友一起玩快樂?你喜歡一個人玩還是和大家一起玩,當你和小朋友玩玩具或做遊戲時,不小心碰到了別人或者碰壞了別人搭好的積木時,你該怎麼辦呢?(個別幼兒回答)對了,要說對不起,要向別人道歉,這樣別人就會原諒你。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很多玩具,我們應該怎樣玩?(大家一起玩)看看大家一起玩是不是很快樂呢?

4、幼兒玩玩具。體驗大家一起玩的快樂,教師巡迴指導幼兒,引導幼兒大家一起玩。

5、請小朋友說一說:“你剛纔和誰一起玩玩具?你們一起玩快樂嗎?

6、“今天,每個寶寶都學會了和小朋友一起分享幼兒園的玩具,今天老師還來了好吃的qq糖想和小朋友一起分享,你們開心嗎!

7、現在大家都成了好朋友了,那我們一起來做個遊戲吧!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時間:

延中環保日(7月10日)

活動要求:

1、通過活動,使幼兒具有初步的環保意識,懂得廢電池是有害的。

2、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做到不亂扔廢電池。

活動準備:

1、廢電池回收筒。

2、和居委會做好聯繫工作

活動過程:

1、認識廢電池

(出示廢電池)這是什麼?你在哪裏見到的?電池用完了就叫廢電池。你們把廢電池怎麼處理的'呢?

2、引導幼兒觀察幼兒園的電池回收筒。這是什麼?有什麼用?引導幼兒瞭解“廢電池回收”。知道有廢電池,可以放到我們這個廢電池回收筒中。

3、瞭解廢電池的危害

電池中含有的元素如果滲入土壤,通過食物鏈進入植物、動物,最後進入人體,就會導致嚴重的疾病。隨手扔掉的廢電池中含有的金屬可能有一天就被自己吃下。

4、討論:處理廢電池

我們怎麼處理這些廢電池呢?

我們把廢電池送到居委會去,他們會幫我們處理的。

5、外出:

帶領幼兒將廢電池送到居委會的回收站中。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體驗潔淨的水給人帶來的愉悅

願意親近水,喜歡玩水

學習小海豚保護環境的行爲

主要形式集體

時間安排一課時,15分鐘

重點難點

重點:體驗潔淨的'水給人帶來的愉悅

難點:在水中動作協調,保持平衡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有玩水的經驗,並初步瞭解海豚的生活習性

物質準備:游泳池水深至幼兒大腿處;雪花片、毛巾

拖鞋、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扮演角色,活動身體,享受空氣浴

1.幼兒跟着音樂做律動操,進行泳前準備活動:

“我是小海豚,生來會游泳。伸伸臂點點頭,尾巴晃一晃,誰也追不上。我是小海豚,大海是我家,歡迎來做客,共同愛護它。”邊念兒歌,邊進行頸部、腕部、腰部、腿部的放鬆活動。

(反覆2—3遍)

2.適應水溫。

二、幼兒探索,進行遊戲,享受水浴

1.幼兒自由地在水裏行走,體驗玩水的快樂。

2.教師敲擊小鈴,幼兒聽信號在水中扮演各種動物的角色進行活動。如:“海豚海豚變變變,變成小鳥飛飛飛”、“變成烏龜爬爬爬”、“變成小兔跳跳跳”等。

3.重點輔導幼兒進行水中的跳躍活動,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幫助能力弱的幼兒進行練習。

4.遊戲“清理垃圾”。

錄音機播放:“哈哈哈,我是垃圾大王,我要把海洋變髒!”配班教師趁幼兒注意聽錄音機時,悄悄將雪花片灑到泳池中,然後主班教師說:

“小海豚快來呀,垃圾大王亂扔髒東西,我們快幫大海媽媽撿乾淨!”幼兒可自由尋找,然後放到老師身邊的籃子裏,遊戲1~2次。

三、遊戲結束,放鬆身體,享受日光浴

1.坐在泳池邊的鵝卵石上,邊曬陽光邊把自己擦乾:“小海豚上岸來,曬曬太陽曬曬背。”

2.幼兒在蔭涼處換好乾淨的衣服和鞋子。

【延伸活動】

請家長在夏季帶幼兒到泳池中玩水,提高幼兒在水中的平衡能力。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本次活動是讓幼兒理解活動區大小與容納人數的關係,重難點是在遊戲中學會遵守活動區域人數限制的規則,鼓勵幼兒在遊戲中嘗試用協商的方法調節人數。

目標目標:

1、通過遊戲,讓幼兒學會解決場地大小與人數多少的衝突,用協商或主動謙讓的方法調節人數。

2、培養幼兒遵守遊戲規則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大型玩具小火車一輛,紙盒做的山洞4個,大灰狼頭飾一個。

2、大班幼兒3名,1 人在火車頭扮演司機,1人在火車上扮演乘務員,1人扮演大灰狼。

活動過程:

遊戲“小兔乖乖”。老師扮演兔媽媽,幼兒扮演小兔。

1、以遊戲口吻,告訴小朋友:“今天媽媽帶你們坐火車去旅行,火車上每節車廂只能做4人,如果哪節車廂超過4人,火車就開不動了。”兔寶寶自選車廂,當一節車廂的人數過多而擁擠時。司機和乘務員要及時提醒“乘客”,互相協商,調換車廂,解決擁擠問題。

2、火車到站了,兔媽媽帶着小兔在草地上採蘑菇時,“大灰狼”出來了,兔媽媽招呼兔寶寶們快鑽進山洞。沒有鑽進大小合適的山洞的小兔就會被大灰狼捉住。

3、組織幼兒討論:

1、問:“火車爲什麼開動了?怎樣乘坐火車才合適,火車才能開?”

2、問:“那隻小兔爲什麼沒能鑽進山洞?這個山洞人多了擠不下去,應該怎麼辦?”

[點評:讓幼兒在遊戲中發現問題,主動地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爲幼兒再次活動積累經驗。]

3、教師:

教育幼兒在遊戲中遵守遊戲規則。在遊戲中要學會謙讓,學會協商的方法解決遊戲中的問題。

活動延伸:

幼兒分組玩開火車或開汽車的遊戲,鞏固強化初步建立的規則意識。

日常教育活動滲透:

幼兒在區角活動、遊戲中引導幼兒協商解決人員調配問題。

創新方法與策略:改變傳統的說教方式,讓幼兒在遊戲中主動探索,學習掌握規則,寓教於樂。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瞭解物品放置的位置,會用自己專用的毛巾、茶杯。

2.認識並記住自己的標記,懂得標記圖的用處。愛護標記圖。

3.逐漸養戚良好的衛生習慣。

活動準備:

1.各種常見動物、花卉的標記圖,每人3張相同的標記圈(分別用來貼在茶杯架、毛巾架、晨檢牌上),全班每個幼兒的標記圖都不同。

2.晨撿牌人手1個,小紅星若干。

3.幼兒已學過歌曲《找朋友》,也可準備相應的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幼兒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標記圖,和標記圖做好朋友。

1.教師:今天有許多標記朋友來我們班做客,看看它們是誰?

2.教師(出示標記圖):請選擇一種你最喜敢的標記圖,和它做朋友,說一說你的標記朋友的名字。

3.教師:每個小朋友都有了自己的標記朋友,現在我們來玩"找朋友"的遊戲吧。請每個小朋友將標記放在桌子的'中間,一邊繞本組桌子走,一邊隨音樂唱"找找找,找朋友,找到我的好朋友。敬個禮,握個手,你是我的好朋友",唱完歌,每人找到自己的標記圖,玩2-3遍。

二、引導幼兒瞭解標記圖的作用。

1.教師(出示毛巾和茶杯):這麼多毛巾、茶杯都是一樣的,放在一起隨便取用很不衛生,容易傳染疾病,誰有好辦法找到自己的毛巾、杯子?(啓發幼兒說出把標記朋友貼在茶杯架、毛巾架旁邊)

2.教師小結:標記朋友能幫助我們記住自己的茶杯、毛巾在什麼地方。

三、實踐操作活動:幼兒粘貼標記,確立毛巾、茶杯的位置。

1.教師:拿好自己的標記朋友,和老師一起貼在毛巾架的掛鉤處。(分組進行)

2.教師:小朋友的毛巾旁都有自己的標記了,以後擦手就不會用錯毛巾了,我們喝水的茶杯、還沒有標記,我們快快給它們貼上標記吧。

四、遊戲"看誰找得快"。

幼兒分組找自己的毛巾、茶杯標記。教師給找得又對又快的幼兒發小紅星。

五、教師小結,引導幼兒以後用自己專用的毛巾、茶杯。

教師:小朋友剛纔給自己的毛巾、茶杯標記。大家要愛護這些標記,不能隨便撕下來。這樣我們就能分清自己和他人的物品,用自己的毛巾擦手,用自己的茶杯喝水.這樣做既清潔義衛生。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7

一、生活練習:

擦椅子。

二、活動目標:

1、認識椅子各部分的名稱,能按順序擦自己的小椅子。

2、知道要愛護小椅子,會輕拿輕放。

三、活動準備:

乾淨與髒椅子各1張,水盆1只,抹布30塊。

四、活動過程:

1、以遊戲口吻請幼兒用眼睛仔細看一看,兩張椅子有什麼不一樣,說一說喜歡哪一張椅子。

2、動動小腦子,說說怎樣讓髒椅子變成乾淨的小椅子呢?老師在肯定幼兒正確回答的基礎上出示抹布問:“這是什麼?有什麼用?”教師示範並用詩歌講解洗抹的方法,如“先抹桌子面,再抹桌子背,橫檔抹一抹,最後抹椅腿”。抹好後請幼兒閉上眼睛,老師將兩張椅子交換位置後問幼兒:“你喜歡哪一張小椅子?”(都喜歡)

3、操作練習:老師的兩隻手真能幹,能叫髒椅子,小朋友不喜歡的椅子變成乾淨的`,大家喜歡的椅子。小朋友,你們也有兩隻手,也讓它們變能幹好嗎?那好,我們都來學習抹自己的小椅子,這裏有抹布每人一塊,抹好後將抹布丟進水盆裏以後每天都這樣,讓小朋友邊抹邊念兒歌,老師巡迴指導,對不同能力的孩子給予程適度指導,抹好後,請小朋友欣賞對自己抹過的椅子。

4、遊戲:在音樂伴奏下練習輕拿輕放椅子,做椅子搭火車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