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有關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範文彙總7篇

有關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範文彙總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3W 次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範文彙總7篇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生活中的各種線和繩

2.簡單瞭解各種線和繩的用途

活動準備:

ppt課件,教師和幼兒共同收集的各種線和繩

活動過程:

1.播放故事光盤

教師:今天,請小朋友聽一個故事,聽聽看看故事裏講了什麼。教師播放ppt課件。

聽完故事後,教師提問:“故事裏講了什麼?都有什麼是長長的?”教師一邊播放課件一邊引導幼兒觀看並說出各種線(電話線、馬路標線、毛線、陽光線)

請幼兒在聽一遍故事,加深理解。

2.尋找生活中的線和繩

尋找身上的線和繩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自己身上和同伴身上哪裏有線和繩,如:衣服上的線、鞋上的繩、女孩系在頭髮上的鬆緊繩等。

尋找生活中的線和繩。

引導幼兒觀察、尋找活動室裏有哪些線和繩,如:電線、運動時用的跳繩,玩具上的繩等。

引導幼兒根據以往的經驗說說自己還在哪裏見過什麼樣的線和繩,如鐵絲線、包裝用的繩等。

3.展示、參觀

教師將幼兒收集的各種線和繩進行展示,並帶領幼兒參觀

讓幼兒拉一拉,拽一拽,看看哪種最容易斷,哪種最強韌。

4.拓展思維

啓發幼兒拓展思維,想想還有哪些線,如:看得見的線有網線,樂器上的弦,彩虹等,看不見的線有X射線,紅外線等。

 活動反思:在本活動中,我將故事製作成課件的.形式,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引起了幼兒的興趣,使幼兒初步瞭解了長長的線,並通過交流、探討、觀察,參觀等一系列的環節加深了幼兒對各種繩的認識和了解。在參觀環節中,我引導的不到位,使整個環節有些亂,孩子也不聽指揮,影響了整節課的效果,導致課長超時,這點需要改進。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2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我爲某某擦眼淚

一、心育目標:

使幼兒學會同情和關心同伴,掌握幫助和安慰同伴的簡單方法。

二、活動準備:

⒈木偶小兔、小熊、小羊、小狗。

⒉事先排好木偶表演。

三、活動過程:

⒈引導幼兒分段看木偶表演,並思考,教師分段提問:

表演講了一件什麼事,小兔(小熊等)看到小羊(小狗)在哭時是怎麼做的'?

⒉請幼兒教小動物並模仿小動物,幫助和安慰同伴的簡單方法。

⒊引導幼兒討論:

(1)你喜歡哪些小動物?爲什麼?

(2)學習他們什麼呢?

(3)我們應該怎樣關心別人?

(4)我們還可以在什麼時候關心別人?

⒋教師總結。

⒌設置情景,請幼兒關心、幫助遇到困難的小動物,教師給予鼓勵、表揚。

四、親子活動:

在家庭中設置一定情境,讓孩子來關心和安慰家人,家人給予鼓勵、表揚。

五、活動評價:

⒈幼兒學會了同情和關心別人的一些具體方法。

⒉學會了用簡單的語言來安慰別人。

⒊初步感受到了別人快樂,自己也快樂的愉快心情。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分享就是將自己喜歡的東西(玩具食物或圖書等)或快樂的事與小夥伴分享。

2、能與同伴分享玩具圖書,並與同伴積極交流自己的想法。

3、體驗分亨給別人和日己帶來的快樂。

4、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5、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活動準備

1、幼兒提前帶一件自己最喜歡的物品,如一個玩具,一本書等佈置“我喜歡的……”展示臺。

2、《一粒穀子》教學掛圖,教師教學資源,收集幼兒在家中以及幼兒和同伴分享的照片做成課件。

3、幼兒學習資源1第14-15頁。

活動過程

1、參觀“我喜歡的……”展示臺,請幼兒介紹自己最歡的東西是什麼,爲什麼喜歡。

2、教師出示一袋穀子,告訴幼兒是小雞要分享給小朋友的,幼兒打電話感謝小雞,引出活動。

3、教師結合圖片,講述故事,知道分享是一件快樂的.事。

提問:小雞貝貝在院子裏找到一粒穀子時,它是怎麼想的?怎麼做的?貝貝的同伴吃到穀子時候心情是怎樣的?貝貝的心情怎麼樣?我們該像小雞貝貝學什麼?

教師小結:小雞貝貝有好東西總是願意與同伴分享,分享就是有了好吃的和別人一起吃,有好玩的東西和別人一起玩,分享能給別人帶來快樂,也能給自己帶來快樂。

4、“我會分享”實踐活動。

幼兒自由結伴交換物品,分享自己的玩具、圖書。

教師注意引導幼兒在分享中學說禮貌的語言,如,請、謝謝等,分享中要愛護別人的圖書玩具,玩完了及時還。

5、教師及時將幼兒在活動中分享的情境拍成照片進行回放,感受分享的快樂,同時請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做的。

6、教師和幼兒討論在班級中建立“分享角”繼續分享自己的快樂。

 活動延伸

1、午飯時請小朋友吃米飯,分享小雞的禮物。

2、閱讀幼兒學習資源1第14-15,並鼓勵幼兒在家將自己的物品與家人以及鄰居的小朋友一起分享。

教學反思:

認知和判斷對於幼兒來說都比較容易,難得是體驗,只有真正讓幼兒感受到分享的快樂,這樣幼兒才能真正明白爲什麼分享是一種好行爲。我覺得這次活動還是很合適中班的孩子,可以促進幼兒將認知轉化爲行動,讓幼兒充分體驗到分享的快樂。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熊貓的外表特徵和生活習性。

2.知道保護中國的國寶熊貓。

重點難點:

瞭解熊貓的外表特徵和生活習性,知道熊貓是我國的國寶

活動準備:

1.有關熊貓圖片、熊貓的玩具

2.參考查閱有關熊貓的`資料。

活動過程:

一 、猜謎語。

像熊比熊小,竹筍當糧食;像貓比貓大,竹林來安家。

二 、觀察瞭解熊貓的外表特徵和生活習性。

觀察熊貓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習性的圖片資料,引導幼兒觀察熊貓的特徵。

1.熊貓是什麼樣子的?

2.你們帶來的玩具熊貓都是一樣的嗎?

3.它們與真的熊貓有不一樣的地方嗎?

4.熊貓的樣子像誰?(又像熊又像貓)

5.它生活在哪裏?(生活在長有竹林的高山裏)

6.喜歡吃什麼?(吃山中的箭竹)

7.熊貓爲什麼喜歡吃竹子呢?(熊貓吃下的竹子就像一把刷子,把腸子裏刷的乾乾淨淨,這樣熊貓就不會生病了)

8.你知道熊貓是怎樣生活的嗎?(喜歡獨居,白天睡覺,晚上出來找東西吃,會爬樹,走路較慢等。)

9.請學學熊貓走路的樣子。

三 、和幼兒一起討論怎樣保護熊貓。

1.你喜歡熊貓嗎?

2.爲什麼?(熊貓形態美麗,動作有趣,性情溫雅,是我國的國寶和珍稀動物,也是世界人民喜愛的動物。)

3.大熊貓現在很稀少,怎麼保護大熊貓呢?(保護環境,種植箭竹,讓大熊貓有食物。看見熊貓離開保護區要告訴動物園……)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準備

表情娃娃面具哭、生氣、笑各一個。輕音樂,畫紙,油畫棒若干

活動目標

能積極交流討論生氣時怎樣使自己變得開心。

感知哭、生氣、發脾氣會給自己的身體帶來不利的影響。

初步懂得處理消極情緒的方法,逐漸養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活動過程

1、演示表情娃娃,導入活動。

(1)依次將表情娃娃的面具帶上並取下。

(2)提問:剛纔老師帶了什麼表情地面具,說一說,一般在什麼情況下可能出現這樣的表情。

2、幼兒自由討論併發言

(1)提問:經常生氣好嗎?它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什麼影響呢?

(2)小結:生氣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一定的危害,所以當遇到讓我們生氣的事情時,我們要學會改變自己,努力讓自己從生氣中走出來,變得開心和愉快一點。

提問:有什麼辦法可以讓自己變得開心呢?

小結:每個人都會遇到不開心 事情,這沒關係關鍵是要善於將自己從不開心的狀態中解救出來。

3、幼兒用繪畫的方式表達剛纔討論的結果

(1)提示語:剛纔小朋友說得真好,現在老師想請你們把剛纔說的畫出來,,張貼到走廊上,讓爸爸媽媽和被的小朋友也知道生氣,傷心對身體不好,當遇到傷心生氣時,怎樣做才能使自己變得開心起來。

(2)幼兒作畫,教師播放背景音樂並巡迴指導。

4、幼兒互相欣賞作品,請部分幼兒介紹作品,活動自然結束。

活動建議

1.收集一些幼兒開心微笑的'照片張貼活動室的矮牆上,佈置成一幅燦爛的"笑臉牆"。在活動室門口設置一個情緒表,準備笑、哭、生氣、鬱悶等不同的表情娃娃卡若干,請幼兒每天根據自己的心情選擇相應的情緒娃娃卡片插在自己的名字袋中,增進幼兒對自我情緒的認知。在美工區佈置作品展示牆,請幼兒想同伴介紹自己的繪畫作品。說說讓自己不生氣、變得開心的辦法。

2.請家長隨時提醒孩子保持愉快的情緒,對孩子的不良情緒注意疏導。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瞭解"愛鳥周"的含義。

2、使幼兒進一步瞭解鳥與人類的關係,激發幼兒愛護鳥類,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3、通過活動使幼兒更加熱愛鳥類,同地要保護他們以及他們的生活環境。

4、大膽說出自己的理解。

5、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活動準備:

1、不同鳥類的圖片

2、鳥類標本若干

3、幼兒用書畫面"愛鳥周"

活動過程:

1、教師以談話的方式導入活動,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小鳥嗎?爲什麼呢?

2、讓幼兒討論鳥與人類的關係。

(1)出示鳥類的標本,請幼兒觀察。

(2)向幼兒介紹世界上有千餘種鳥類,並讓幼兒說出一些常見的鳥類及其主要特徵。

師:平常我們能看見的鳥類有麻雀、喜鵲、燕子、鴿子、鷹、大雁、以及公園裏的`天鵝、啄木鳥、斑鳩、鴕鳥等。

(3)請幼兒看用書畫面,教師與幼兒討論鳥類與人類的關係,並小結。

師:小朋友,鳥類有很多,它們有的是吃害蟲的,如:喜鵲、燕子、啄木鳥,它們保護農作物和樹木;有的鳥很漂亮,供人們欣賞,如:

珍珠鳥,有的鳥叫聲清脆動聽,如:畫眉、黃鸝;有的鳥可以爲人們傳送信件,如鴿子;有的大型鳥類可以騎,如:鴕鳥;還有的鳥類能爲人們提供可食用的蛋。

3、與幼兒共同討論"愛鳥周"的含義,並小結。

師:爲什麼人們要設立"愛鳥周"呢?鳥與人們共同生活着,它們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應該和它們友好相處,愛護小鳥,如果亂捕亂殺,我們就再也看不到它們美麗的身影,聽不到它們動聽的聲音。我們國,提醒大家保護鳥家確定每年的4月底5月初的一個星期爲"愛鳥周"類。

4、教育幼兒保護鳥類。

師:如果世界上沒有了鳥類,講會怎樣呢?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保護這些可愛的鳥類,保護它們生存的環境。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夏天到來了,隨着溫度的升高,教會孩子學習避暑的方法和好處顯得尤爲重要,因此通過這堂課讓孩子們和學習夏天找涼快的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問題。

2.知道並瞭解各種找涼快的方法,並學習討論需要注意的安全問題。

[活動重點與難點]

重點:本課重點在於讓幼兒明白夏日避暑的正確方法。

難點:本課難點在於如何在輕鬆與興趣中讓幼兒學會找涼快的方法,並能正確記憶吹空調、風扇和吃冷飲以及其他活動應該如何安全正確的進行。

[活動準備]

1.準備找涼快課件PPT

2.準備幼兒學習資源⑥第12-13頁

[活動過程]

1.由老師提問“夏天到了,小朋友覺得炎熱是什麼樣子的”引出幼兒對熱的闡述,進而引導出熱需要怎樣躲避,有哪些方法可以躲避炎熱,找到涼快。

2.讓幼兒相互討論自己認爲的可以涼快的'方法,並鼓勵幼兒用繪畫的方式表現出來。

3.擺放找涼快的圖片,讓幼兒說己感興趣的方法,並說明如何安全正確的運用方法,老師給予適時的。

4.共同討論吹空調、風扇以及吃冷飲需要注意的問題。

5.指導幼兒學習資源⑥第12-13頁。

6.引導幼兒思考幼兒園涼快的地方

[活動延伸]

製作紙扇:炎熱的夏日,父母辛苦工作,爲了給爸爸媽媽找到涼快,讓幼兒們動手爲爸爸媽媽製作一把涼快的紙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