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華】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錦集八篇

【精華】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錦集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6W 次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華】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錦集八篇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1

活動一活動名稱:

走進春天活動目標:

1。理解散文的意境,感受初春大自然的變化。

2。能主動觀察春天,探索春的祕密,將自己的發明編進散文裏。

活動準備:

1.在散文活動中觀察、發現早春來臨。

2.選擇園內一塊較安靜、植物豐富的.場地。

3.“春天來了”的調查表。 活動過程:

1.欣賞散文。

——教師有表情的朗誦散文第一段。

——幼兒談談看到這些變化時心中的感覺。

——完整欣賞散文。

2.走進春天。

——幼兒自由在場地上尋找春天的細微變化,體驗文學作品的意境。

——幼兒交流自己的發現,並仿編散文的第二段。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幼兒講出小兔用冰塊做的窗戶在不同季節的變化。

2、學習詞:擋、融化、發抖。

3、能簡單複述故事內容,並進行角色表演。

4、能分析故事情節,培養想象力。

活動準備:

1、圖片:小兔家的窗戶。

2、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觀察圖片,理解圖片內容,發現小兔家的窗發生的變化。

1、教師同時出示一、二、三幅圖,引導幼兒有序觀察圖片。

教師:圖片上有誰?是什麼季節,你是從哪裏看出來的?

2、引導幼兒逐一觀察三幅圖,瞭解故事內容。

圖一:

(1)小兔用什麼蓋了一間房子?什麼季節到了?天氣怎麼樣了?

(2)小兔住在屋裏覺得怎麼樣,爲什麼?他怎麼想的?

圖二:

(1)小兔走到哪裏,搬來了什麼?做什麼用?

圖三:

(1)窗子裝好了,現在小兔住在屋裏感到怎麼樣?(引導幼兒觀察小兔的神態、感受。)

3、出示第四幅圖,引導幼兒感知故事的結尾。

(1)春天來了,小兔發現了什麼?它怎麼樣了?

(2)這時誰來了?它告訴小兔什麼道理?想一想,小兔該用什麼裝在窗戶上?

二、運用已有經驗,幼兒嘗試講述故事。

1、鼓勵幼兒按圖片順序嘗試獨立講述故事,教師適當提醒。

2、引導個別幼兒講述,提醒幼兒安靜的傾聽。

三、學習故事,引導幼兒能夠運用適當的詞彙有序地講述故事。

1、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引導幼兒理解詞彙的運用。

學習詞:擋、融化、發抖。

2、教師利用留白、等待等方法幫助幼兒一起講述故事。

3、幼兒與同伴互相講述故事。

活動延伸:

在區域活動中爲幼兒提供圖片,鼓勵幼兒與同伴一起講述故事。

看圖講述:小兔家的`窗小兔用大蘿蔔蓋了一間房,窗戶還沒有裝好,它就住在裏面了。冬天到了,天氣真冷!大雪飄呀飄,大風吹呀吹,吹進了小兔的屋子裏。小兔冷得發抖,他看看窗戶說:"我得找樣東西來擋擋風。"它走到小河邊,看到小河結冰了,就搬了一塊冰,擋在窗框上。冰擋住了風雪,小兔真高興。

春天來了,天氣暖和了,小兔從外面回來,看見窗戶山的冰不見了,地上有一灘水,小兔急得哭了。

小熊貓走來,指着地上的水,告訴小兔:"春天,天氣暖和,冰就融化成水了,你去找塊玻璃裝在窗框上吧!"

小百科:“窗”本作“囪”(“囪”爲俗字),即在牆上留個洞,框內的是窗櫺,可以透光,也可以出煙,後加“穴”字頭構成形聲字。《說文》說:“在牆曰牅,在屋曰囪。窗,或從穴。”窗框負責支撐窗體的主結構,可以是木材、金屬、陶瓷或塑料材料,透明部分依附在窗框上,可以是紙、布、絲綢或玻璃材料。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熟悉兒歌,能辨別紅、黃、綠三種顏色。

2、在圖片一一對應的幫助下記憶兒歌的內容

3、通過活動會簡單地創編兒歌,體驗創編兒歌的樂趣。

活動準備

蘋果、香蕉、葡萄、西瓜實物,各種常見的水果圖片,三種顏色的圓形卡片,VCD碟片,魔術箱一個。

活動過程

一、激趣引入:

這裏有一個魔術箱,這個魔術箱可是很神奇的,可以變出好多的東西,小朋友想不想看看從這個魔術箱裏到底可以變出哪些東西?

1.教師逐一從魔術箱裏取出蘋果、葡萄、香蕉等水果,並引導幼兒說出是什麼水果。

2.請幼兒仔細觀察,這些水果有什麼顏色呢?

過渡並小結:小朋友們的回答都很準確。這些水果寶寶聽說中四班的小朋友特別的聰明,所以特意帶來了幾個問題要考考大家,小朋友,你們敢接受他們的挑戰嗎?

二、編兒歌

1、給蘋果編兒歌

他們中有一個水果的問題是這樣的:什麼水果紅紅的?(出示紅色圓形卡片貼於黑板上)叫幼兒來回答。蘋果紅紅的。(教師對應紅圓形圖片,貼上紅蘋果圖片)小朋友們真的是太能幹了,在不知不覺中已經編出了一句非常好聽的兒歌,讓我們一起去讀一讀吧!領大家讀一遍:什麼水果紅紅的?蘋果蘋果紅紅的。

2、給香蕉編兒歌

正在這時,又有一個水果說話了:我也是營養極其豐富的水果,能幫我也編一句兒歌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幫忙吧!什麼水果黃黃的(出示黃色圓形卡片貼於黑板上)?叫幼兒來回答。香蕉黃黃的(教師對應黃色圓形圖片,貼上黃香蕉圖片)。教師再讀一遍蘋果的那句兒歌,提示幼兒按照那一句的句式把關於香蕉的兒歌完整說一遍。教師結合黑板圖片,完整領幼兒念一遍前兩句兒歌,請幼兒把剛纔編的兒歌連起來念一遍:什麼水果紅紅的?蘋果蘋果紅紅的。什麼水果黃黃的?香蕉香蕉黃黃的。

三、遊戲:大聲小聲遊戲

老師只說一遍,請小朋友們認真聽,記住老師的要求,我大聲提問題,你們小聲回答;再來一遍這樣的遊戲,我小聲提問題,你們大聲地回答。

四、給西瓜編兒歌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嗎,有一個水果因爲到現在還沒有自己的兒歌,已經傷心地哭了,你們看(出示綠西瓜圖片貼於黑板上)西瓜說:小朋友們,請你們快點來幫我也編一首像蘋果和香蕉那樣好聽的兒歌好嗎?什麼水果綠綠的`(出示綠色圓形卡片貼於黑板上)?叫幼兒來回答。西瓜西瓜綠綠的。

小結:在小朋友們的共同努力下,一首好聽的兒歌已經學完了,這首兒歌的名字就叫《水果歌》(教師貼兒歌的題目)讓我們再來一起大聲地背一下吧!(師先借助黑板圖片領讀,之後幼兒看卡片齊背一遍。)

五、遊戲:摸一摸

出示課前準備好的魔術箱,裝好本節的三種水果(蘋果、香蕉、西瓜)引導個別幼兒摸水果,並背出關於這個水果的兒歌。

六、引導幼兒創編兒歌《水果歌》

生活中還有好多好吃的水果,它們也想和你們成爲好朋友,你們看,它們來了:(教師出示梨、草莓、菠蘿、葡萄)

你們認識它們嗎?它們都是什麼顏色的?指幼兒說。

原來小朋友們認識這麼多的水果,你們真棒!

七、遊戲:打電話

爲了獎勵小朋友們,老師決定給寶寶們買些水果吃,可我有好多水果不認識,我要問問中4班的小朋友。做打電話狀:喂,XX,什麼水果紅紅的?要求點到名的幼兒在黑板上的水果圖片裏找到相應的水果,並回應。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 初步學習理解作品內容,體驗散文的優美意境。

2、 感受音樂性質的不同,學習圍繞主題,根據自身體驗進行大膽講述。

3、 發揮幼兒的創造力、現象力以及辨別科學與迷信,夢境與現實的能力。

活動準備:

設置家的情景:小牀、地毯、娃娃等組成。背景兩幅(一幅背景爲黑夜,一幅背景爲夢境[用紗窗布製作],兩幅背景可以前後翻動),圖片,標記,錄音機,磁帶四盤等。

活動過程:

一、觀察桌面教具,引出課題

1、出示桌面教具,請幼兒觀察。

提問:這是什麼時候?娃娃在幹什麼?(晚上,睡覺)

2、師:娃娃在睡覺的時候,會做什麼夢呢?讓老師來告訴你們,請欣賞散文《夢》。

二、初步學習理解作品內容,體驗散文的優美意境

1、幼兒欣賞教師的配樂散文朗誦。(朗誦到"做了個夢"時翻背景)

欣賞後提問:

①這篇優美的散文題目叫什麼?

②娃娃做了一個什麼夢?

教師簡單小結。

2、幼兒再次欣賞教師的朗誦(無配樂)

提問:你覺得散文裏那些詞語很好聽,很美?

小結:夢裏的事情好怪好怪,會讓我們笑,還會讓我們怎麼樣?

三、感受音樂性質的不同,學習圍繞主題進行大膽講述

1、聽低沉的'音樂

①師:有一個小男孩,他也在做夢,請你聽聽音樂,他是在做一個怎麼樣的夢?(放音樂)

②幼兒討論。

③出示背景陰沉沉的,男孩在哭的畫面。

師:對,小男孩在做一個非常傷心可怕的夢。你做過哪些傷心可怕的夢呢?(幼兒講述,講一個教師就在畫面上貼一個表示可怕的夢的標記。)

④教師小結:

(1)正確引導孩子,這世界上根本沒有妖魔鬼怪,只有敵人、壞人、困難,小朋友會用自己聰明的小腦袋把困難克服,把敵人打敗。

(2)夢是虛幻的,不是真實的。

2、聽歡快的音樂

①師:有一個小女孩,她也在做夢,請你也來聽聽音樂,她做了一個怎麼樣的夢?(放音樂)

②幼兒討論。

③出示背景燦爛,小女孩在笑的畫面。師:對,小女孩在做一個開心快樂的夢,那麼你做過那些開心美好的夢呢?(幼兒講述,講一個教師就在畫面上貼上一個表示開心的夢的標記)

四、結束

活動:聽歡快的音樂,自由舞蹈

師:我們都喜歡做快樂的夢,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聽着歡快的音樂,盡情跳舞吧!

教師帶領幼兒邊跳舞邊出活動室。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字寶寶:喝、追、喜歡、對不起。

2.進行環保教育,使幼兒初步建立環保意識,知道要保護我們的環境。

活動準備:

1.大字卡:喝、追、喜歡、對不起。

2.幼兒用書

3.木偶熊,幼兒收集的易拉罐,在易拉罐上貼上小字卡,分別同大字卡的內容。

活動過程

一、情境表演導入

“嗚……誰在哭啊?”“我是小河,我原來是又幹淨又有魅力的,可是現在卻變得又髒又臭。誰肯來幫助我們啊?”

二、複習兒歌《小河,對不起》

老師:記得我們前幾天學的一首兒歌《小河,對不起〉,裏面有一隻小熊嗎?(出示木偶小熊)“我是小熊,我以前曾經亂扔垃圾到河裏,不過後來我改正了。我是怎麼改正的'?請你們把兒歌再朗誦一遍,好嗎?”

三、集體朗誦兒歌一遍

四、識字遊戲“撿易拉罐

1.小熊:“小朋友,你們能幫我一個忙嗎?有一些人將許多易拉罐丟在河裏。我想撿起來,可是太多了,想請你們幫我撿起來。”

2.幼兒撿易拉罐,並發現上面的字卡,請幼兒看一看並認讀。

結束:

表揚幼兒幫助小熊,懂得愛護環境。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他在幹什麼?(學動詞)》是選自中班語言下冊主題五《夏天的趣事多》,因爲夏天的天氣熱借用說動詞來體現小朋友好動的特點。該活動充滿樂趣,貼近幼兒生活,易於理解。選用平時孩子們都能看到的物體給他們教育既培養了興趣也鍛鍊語言表達能力和觀察能力,而且這一遊戲也符合當前幼兒的年齡特點。選取《他在幹什麼?(學動詞)》這一教材是因爲:1、圖片簡單有趣,形象鮮明突出,容易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2、喝水、擦汗、吃西瓜、開風扇,是幼兒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的,圖片的動作易於幼兒模仿學習。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看圖,培養幼兒對動詞的認識與記憶能力,正確運用動詞,能說完整的句子。(重點)

2、培養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聲說話的能力,發展幼兒的想象力。

3、使幼兒體會參與活動的樂趣,鼓勵幼兒大膽探索和發現。

4、使幼兒在寬鬆、自由的環境裏初步瞭解動詞,會說動詞。訓練幼兒思維的變通性、流暢性。(難點)

【活動準備】

1、喝水、擦汗、吃西瓜、開風扇,球,衣服的圖片各一張。

2、與圖片相關的動詞及有關"衣服""球"用到的的字卡。

【活動過程】

一、組織活動,幼兒入座

二、談話活動,引起幼兒學習動詞的興趣:

師:"小朋友們好!剛纔你們在外面都幹什麼了?你們剛纔是怎樣來到教室的?"(讓小朋友說出是跑來的,老師就出示一個跑字,請小朋友學一下跑是怎麼樣做的。)引出動詞"走、跑",鞏固幼兒對動詞的理解。

師:小朋友們跑的非常不錯,現在坐到自己座位上,剛纔小朋友跑步,累不累?

幼:累或不累。

師:不錯,但是今天有個小朋友他在太陽下又是跑步又是踢球,你覺得熱不熱呀?

幼:熱!

師:那你覺得他要是回到家會幹什麼呢?(出示課題《他在幹什麼》學動詞)幼兒大膽猜想。

三、看圖說一說,他在幹什麼?

1、教師出示圖片:喝水、擦汗、吃西瓜、開風扇。(幼兒邊讀邊邊做動作)

(1)引導幼兒看圖說一說找出動詞:喝、擦、吃、開。

(2)請幾個幼兒把與圖片相應的動詞貼在圖片下面。(教師直接出示卡片)。

(3)領讀全體幼兒認讀一遍。

(4)請幾個幼兒正確運用動詞進行組詞。

2、教師出示動詞"吃",提問:"吃,除了吃西瓜,還可以吃什麼呢?以此類推,讓幼兒用"喝、擦、吃、開"進行組詞練習說話。

3、在此基礎上,擴展幼兒思維,發展幼兒想像力,引導幼兒學會正確運用動詞,並進行組詞。

師:剛纔呢,小朋友說得很好,爲此老師在獎勵你們一張圖片,好不好?

幼:好!

(1)出示圖片,衣服和字卡。

教師引導幼兒:你們的衣服是怎樣來的?買來的?這麼漂亮的衣服我們就要珍惜它,引導幼兒組詞:穿衣服、晾衣服、收衣服、疊衣服......

全體幼兒認讀一遍。

師:剛纔小朋友們說得真不錯,那麼想不想玩遊戲,幼兒,想。

四、遊戲活動

1、引導幼兒在寬鬆、自由的環境下邊遊戲邊說動詞。

(1)教師出示皮球問:這是什麼?球是什麼樣子的?可以怎麼玩?看誰玩的花樣最多。提醒幼兒不要碰到其他人。

(2)請幼兒表演玩球並提問:他在做什麼?(幼兒說出動詞)

2、進一步學習動詞。

(1)請幼兒說動詞並表演動作。

(2)教師拿皮球問幼兒:他們剛纔是怎麼玩的`?(幼兒講述並表演)

(3)(教師做動作幼兒說動詞)教師向幼兒說明表示動作的詞就叫做動詞。

3、小朋友們自我評價一下本節課的表現。

4、律動《我真的真的很不錯》結束。

五、小結

今天我們學了很多動詞,由於小朋友們的表現非常棒,所以老師也要送給你們新的禮物,但是你們要先回答老師的問題,(出示氣球幼兒觀察)你們知道是什麼東西讓氣球鼓起來的?、、、、、、好,現在我們拿着老師的禮物到外面玩看看氣球都有哪些玩法。教師組織幼兒排成隊走出教室。(注意安全)

活動延伸

1、引導幼兒觀察汽球並提出新的問題:是什麼東西讓汽球鼓起來的?

2、利用平時的時間請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要求幼兒正確地運用動詞組詞、造句。

六、各領域滲透社會:使幼兒掌握人類的簡單動作和愛好,加深對動詞的理解。

七、生活中滲透使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親身體驗各種動作。如一起玩球、跳舞、吃飯。

八、環境中滲透在語言區裏投放各種小圖片及其字詞卡,讓幼兒看圖學動詞、組詞、說句子。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7

春天來了活動目標:

1. 能主動尋找、發現春天自然界的變化。

2. 喜歡觀察,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慾望。 活動準備:

事先請幼兒自己在生活中尋找春天,並自己記錄下來;幼兒繪畫用具。 活動過程:

1. 春天在哪裏?

2. 提問:春天悄悄地來了,春天在哪裏呢?

幼兒交流自己的發現,老師根據幼兒講述用圖標的形式記錄下來,展示在活動室牆面上。

2. 春天來了。

——幼兒分散活動,在園內繼續尋找春天。

——教師引發幼兒關注春天的陽光、風、植物、動物的變化。

3. 我找到了春天。

——幼兒用語言表達自己在幼兒園裏找到的春天。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8

冬天到了,下雪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下雪以後,幼兒可以感受雪景的美,也可以體驗玩雪的樂趣,比如:踏腳印、滾雪球、堆雪人、打雪仗等。在各種各樣的玩雪活動中,堆雪人又是幼兒最感興趣的,所以我設計了本節活動課。

活動目標

1、夠按一定的順序講述圖片內容,瞭解雪遇熱融化的現象。

2、學畫雪人,體驗詩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下雪後有雪景

2、《雪人不見了》故事圖片

3、彩筆 畫紙

活動過程

一、興趣導入:今天老師給小朋友請來一位好朋友,你們看看是誰?詩畫雪人:

圓腦袋,

圓身體,

圓圓的眼睛長鼻子

變個雪人笑嘻嘻。

(教師邊說兒歌邊畫雪人)

二、幼兒看圖講述故事

1、你堆過雪人嗎?請幼兒講一講自己堆雪人的經歷。

2、老師帶來許多雪人的照片,你想不想看一看?

3、出示故事掛圖4幅,鼓勵幼兒展開想象自由講述。引導幼兒仔細觀察並講一講:這是發生在哪個季節的事情?圖上有哪些小動物?發生了什麼事情?爲什麼雪人不見了?雪人哪去了?

4、請幼兒分組按順序講述圖片內容。

5、請幼兒給故事字。

6、教師完整講述故事,並逐一畫出小猴、小熊、雪人。

小猴:

月兒彎又彎,

眼睛長在嘴上面。

橢圓身體立起來,

一隻小猴出來玩。

小熊:

圓耳朵圓臉盤,

兩眼圓圓長上面。

咧開嘴兒笑嘻嘻,

胖胖的小熊真可愛。

雪人:

圓腦袋,

圓身體,

圓圓的眼睛長鼻子,

變個雪人笑嘻嘻。

三、幼兒學畫雪人

1、 你想不想和小雪人做朋友?我們一起來學畫雪人吧。

2、教師再示範畫雪人。

3、幼兒書空畫雪人。

4、我們每一位小朋友都來畫一個小雪人做朋友吧。幼兒用彩筆在畫紙上畫雪人,教師巡迴指導。

四、 結束部分:我們一起帶着小雪人出去做遊戲吧。

活動延伸

帶幼兒到戶外觀賞雪景,把雪放入手中,讓幼兒感知雪遇熱融化的現象;並帶領幼兒玩踩腳印、滾雪球、堆雪人、打雪仗等遊戲。提醒幼兒不能將雪打到小朋友的臉上,不讓雪進到衣袖裏,跑時不要太快,以免摔倒。

活動效果

我以快樂詩畫貫穿於整個主題教育過程,激發了幼兒的學習願望。利用圖片看圖講述故事,發展了幼兒豐富的想象力和語言組織能力;同時讓幼兒學習詩畫雪人,實現了語言、藝術兩大領域的自然整合,並且把主題活動延伸到戶外活動區,體現了中班《幼兒園快樂與發展課程》中倡導的目標化的區域活動。在該主題活動中,我把詩歌、講述、繪畫、遊戲等融合在一起,促進了幼兒多方面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