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集合五篇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集合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9W 次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集合五篇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1

名稱:我愛媽媽

目標:瞭解媽媽辛苦的勞動與自己的關係,愛惜媽媽勞動成果。

愛媽媽,樂於幫媽媽做力所能及事情。

準備:

經驗準備:1、觀察媽媽下班回家及雙休日一天都做什麼。

2、家庭配合:爲媽媽拍照,拍攝作家務照片,佈置“好媽媽”園地。

材料準備:紙、筆、錄音機、廢舊材料、手工操作卡

過程提示:

1、引導幼兒共同欣賞,觀看照片,回憶媽媽的勞動,進行討論,提出問題:

“媽媽下班後或雙休日爲你和爸爸做什麼事?”“如果不幹這些事情行不行,爲什麼?”“媽媽趕了這麼多活,會怎麼樣?”“你是怎樣想的.,用什麼方法去愛媽媽?”“怎樣讓媽媽知道你愛她,你懂事了?”

2、教師幫助、支持幼兒用自己喜歡方式表達對媽媽的愛(如:爲媽媽畫畫、製作禮物、寫祝福話、錄音等)

3、相互交流與欣賞,並討論今後自己幫媽媽做什麼?”

觀察重點:

1、觀察幼兒在活動對媽媽辛苦勞動態度

2、不同表達方式、技能與情感體現。

延伸:開展媽媽節日親子活動,“誇媽媽”“我幫媽媽做……”主題活動。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幼兒理解好朋友的含義,初步學習好朋友的交往技能。

2、幼兒在表徵作品的基礎上能用語言較連貫的描述好朋友的外貌特徵及特點愛好等,加深對好朋友的瞭解。

3、幼兒在活動中感受好朋友之間互助友愛的情感,體驗好朋友友好相處的快樂與幸福。

活動準備:

好朋友畫像若干、生活照片3張、實物投影儀一臺

活動過程:

(一)以猜朋友的遊戲導入

1、師:小朋友們,你有好朋友嗎?我們來玩一個猜朋友的遊戲,好嗎?

2、師:請一個小朋友來出謎面(介紹自己好朋友的外貌特徵或愛好及特長),讓其他小朋友來猜一猜是誰,好嗎?

(二)引導幼兒交流,初步激發幼兒對好朋友的喜愛之情。

1、教師出示自己好朋友的畫像,向幼兒介紹好朋友的.外貌特徵或愛好及特長,讓幼兒們猜一猜。並及時表揚鼓勵。

2、幼兒出示好朋友的畫像,與同伴進行交流。

3、幼兒用語言描述自己好朋友的外貌特徵及愛好,進一步加深對好朋友的瞭解。

(三)引導幼兒在感受、講述的基礎上,初步理解好朋友的含義,進一步激發幼兒與好朋友之間友愛、互助、謙讓的情感。

1、請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和他(她)成爲朋友的?

2、以交流的形式,引導幼兒理解好朋友的含義。

(1)如果好朋友傷心難過了,你會怎麼做?

出示關心好朋友的生活照片,加深理解。

(2)請幼兒說說好朋友遇到困難,你會怎樣做?

出示幫助好朋友的生活照,進一步加深對好朋友含義的理解。

(3)出示好朋友一起合作的生活照片,引導幼兒觀察。

你和好朋友一起做過哪些事情?有沒有幫助過小朋友?

如果兩個人都想玩一個玩具,(或都想扮演一個遊戲角色),怎麼辦?

好朋友生氣了,你可以怎麼使好朋友高興起來呢?

3、兩個人怎樣做才能成爲好朋友?

師小結:喜歡在一起,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互相謙讓的人會成爲好朋友。

(四)幼兒與好朋友一同演唱歌曲與好朋友一同演唱歌曲《拉拉勾》,感受好朋友在一起的快樂情感。

活動延伸:

週末與好朋友相約去肯德基,一起參加"第二屆肯德基少兒繪畫大賽"的店慶活動。可以與好朋友合作繪畫,也可以獨立繪畫,一起參賽。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調查、交流、討論中發現朋友的長處,增進相互瞭解。

2、積極關注身邊的每一位朋友,願意發現朋友的長處。

3、知道要互相學習、取長補短。

4、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1、調查朋友的長處,記錄在幼兒用書上。

2、佈置"朋友的長處"主題牆面,爲每個人準備一朵花(上面貼上幼兒各自的照片)

3、請個別有特長的幼兒準備一個節目,在活動中展示。

活動過程:

1、幼兒展示記錄表,交流朋友的長處。

幼兒個別交流被調查的朋友的朋友及其長處。

個別被調查的幼兒展示自己的長處。

2、佈置"朋友的長處"牆面。

幼兒每人找一個朋友,將朋友的長處用繪畫的方式記錄在朋友的花形紙上。

教師和幼兒共同佈置"朋友的長處"牆面:把幼兒記錄的花形紙按小組展示在牆面上。

3、爲朋友尋找長處。

觀察牆面,引導幼兒討論:朋友的長處是什麼?他們還有哪些長處?

幼兒爲朋友找長處並交流。

教師小結:大家都有自己的長處,平時要仔細觀察、瞭解,一定能發現朋友的長處。

活動反思:

每個人要在社會中生活,就需要與他人建立人際關係,有朋友的感覺真好。朋友帶給我們的快樂是親情也無法比擬的,所以我們一直都在尋找——“找啊找,找啊找,找到一個好朋友,敬個禮,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 只可惜,找朋友並不像兒歌中唱得那麼簡單,怎麼樣讓幼兒知道幼兒園是個大家庭,感受共同生活的樂趣?“在交往中學會交往”無疑是最有效的方法,通過交往,讓幼兒學會與人商量,合作,體驗同伴之間的友情,分享快樂,做大家庭中快樂的一員。

大班幼兒在經歷小中班兩年的集體生活後,大多數孩子有了自己固定的玩伴,具備了一定的交往意識,掌握了一些交往規則,能夠和小夥伴之間進行初步的交流和溝通,但現在的小皇帝、小公主們,習慣了衆星捧月,遇事常常還是以自我爲中心,不能做到關心別人、關注他人,還不能完全主動的與人交往,和同伴之間缺乏一定的合作精神,同時孩子們缺乏在夥伴面前大膽表述的勇氣,再加上現在多爲雙職工家長又是單元住宅,在家中能爲孩子創設的與人交往的環境相對較少,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立足孩子,主動給孩子創造一起遊戲、一起活動的機會,開展社會《誇誇好朋友》這個活動,旨在進一步增強孩子主動與人交往的意識,養成良好的交往習慣,學會關注朋友、與朋友合作,學習與他人交往的方法,體驗與朋友的交往、合作、分享的快樂。

在孩子們明白理解什麼是優點了後,大家積極舉手發言,在幾個小朋友發言過後,我發現一個問題:大家讚美的語言僅限於如“她上課很認真”“她舉手很積極”“她做作業很認真”“她畫畫很好”,這些話語太籠統,似乎適用於很多小朋友,這樣的話,就沒有到達我預期的效果。

我調劑策略,要求他們從生活中往感受,如“她在和小朋友相處時怎樣?她是怎樣做的?有具體的事情,比如他上課很認真,他是怎樣認真?坐得怎樣?舉手怎樣?回答題目怎樣?”在我的提示下,孩子們的語言不再籠統,他們的想法真的很多,那和他們平時的觀察分不開。如豆豆說:“阿紫是我的.好朋友,她和我是最好的朋友,每次她吃完飯,都會等我,和我一起往玩……”從她的話語中,我看到了她們的深厚友誼,也知道阿紫是一個熱情、友善的孩子。

語言是幫助孩子之間建立友誼的基礎,任何交往活動都離不開語言的支持,通過設計開展這一活動,讓好朋友之間互相交流高興的、難過的、有趣的事情或者小祕密,使孩子懂得要想成爲知心朋友,就需要互相交流,只有在傾聽與講述的過程中才能瞭解自己的朋友,知道好朋友的需要,從而產生關注朋友、關心朋友的想法,同時提高了孩子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在朋友之間互相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自始至終注意爲幼兒創設一個自由、寬鬆、平等的語言交往的環境,和孩子融爲一體,支持、鼓勵、吸引幼兒和同伴教師之間的交談,體驗朋友之間語言交往的樂趣。

小百科:長處,拼音cháng chu,意思是指在某個方面比較突出。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有趣的活動中讓孩子掌握一些緩解、轉移不良情緒的方法。

2.培養幼兒豁達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1.“消氣吧”場景佈置。

2.消氣棒三個,蹦蹦牀一個。

3.動物圖3個:小狐狸河馬小豬。

4.小朋友扮演小老鼠兩隻。

活動過程

一、引出主題

(鞭炮聲)這是什麼聲音?有什麼高興事?小狐狸那開張了,“消氣吧。”(介紹“消氣吧”)這是一家讓生氣的人很快消氣而變得快樂的地方,是一個特別的`地方。

二、討論主題

1.出示河馬

①第一天開張小河馬來了,它心裏怎樣,你從哪兒看出來的?

②原來河馬參加棒球賽,賽場上被球打得鼻青臉腫,輸給了對方。

③小朋友想辦法幫他消氣;看小狐狸想什麼辦法? (請小朋友用消氣棒實踐)

2.出示小豬

①小豬怎麼了?他的身材長的怎麼樣?它爲什麼氣呼呼的? (小豬太胖穿衣服不好看)

②小狐狸會想什麼辦法幫小豬減肥?

③請小朋友實踐蹦蹦牀

3.幫小老鼠消氣

①“吱吱”誰來了?(兩隻小老鼠表演)

②快幫小老鼠快樂起來吧。

三、歸納主題

1.大家都說:“消氣吧”好,它好在哪?

2.你們平時遇到過生氣的事嗎?你用什麼方法消氣而變得快樂?

3.小結:生氣並不是一件壞事,人人都有生氣的時候,如果你有不高興的事生氣了,可以哭一哭、叫一叫、不再生氣,也可以把生氣的事告訴老師、小朋友、爸爸媽媽,他們會勸你安慰你,你的心裏會好受些,你還可以吃點東西、玩玩玩具、看看電視。如果別人惹你生氣,你就要想想別人對你好的時候,這樣就會原諒別人,就會消氣,變得快樂,身體也就會更健康了。如果你經常生氣又不消氣,就會影響你的身體健康。

延伸活動

家長和孩子共同商討消氣的方法,貼在展板上。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內容:

各行各業設計意圖:《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從幼兒談起自己的理想以及與自己生活有關的各行各業人們的勞動,培養其對勞動者的尊重和敬仰之情。"而現實生活中幼兒對各行各業的勞動缺乏體驗,部分幼兒不懂得尊重各行各業的勞動者,針對幼兒的這一情況,通過活動的開展來激發幼兒尊重各行各業勞動者的美好情感及各行各業與我們生活的密切關係。並且通過談話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目標:

1、瞭解生活中各行各業,知道常見幾種行業的名稱,瞭解各行各業與與我們生活的密切聯繫。

2、通過討論、交流等活動培養幼兒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對各行各業人員的尊重和敬仰之情。

活動重點:

認識生活中常見的行業,並能說出各行各業的名稱。

活動難點:

能夠大膽準確說出各行各業中的職業性質與人們的生活密切聯繫。

活動準備:

1、各行各業工作者圖片。

2、護士、醫生服裝(課前排練好情景劇)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師:唉,他怎麼了?幼:(肚子痛)師:去了哪裏?幼:(醫院)師:看一看他們在幹什麼呀?幼:(看病)(注:請幼兒扮演醫生、護士、病人)

2、師:那你知道醫院裏面都有什麼人嗎?

幼:醫生、護士、病人

3、1)師:那你知道醫生主要是幹什麼工作嗎?

幼:看病、拍片、做手術、寫病歷、開藥方等

2)師:那護士主要是幹什麼工作呢?

幼:(照顧病人、換牀鋪、打針)

二、與幼兒交談自己的理想。

那小朋友們,你們長大了想做什麼工作呀?(如:醫生、警察、科學家等)老師小結:小朋友說了這麼多,我們把這些工作統稱爲職業。

三、出示各行各業工作者的圖片,讓幼兒進行認識和了解。

1、師:你們看,我這兒有一些工作者的圖片,你們知道他們都是幹什麼的?

幼:他是老師、廚師消防員等

2、師:你們是怎麼知道他們是做這些工作的呢?

幼:他們穿的衣服或者配飾等

3、師:不同職業的人幹不同的工作,誰能來介紹一下他們做什麼主要的工作?

幼:老師師給傳授知識的,教書育人的等等

四、討論瞭解各行各業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性。

師:小朋友們這些職業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那沒有他們我們的生活會變成什麼樣?(或他們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什麼好處?)幼:沒有警察叔叔,就會有很多壞人危害社會了;沒有有列車員叔叔在,我們不能安全有序地乘坐火車教師小結:小朋友知道這些人在我們的生活中很重要,我們要去學會敬仰和感恩他們,因爲我們長大之後也會成爲生活中的某一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