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必備】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錦集6篇

【必備】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錦集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1W 次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必備】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錦集6篇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1

讓孩子學數數,最好的方法就是邊玩邊學。選擇數數的方式可以是吃的水果,可以是寫字的鉛筆,可以是自己的小手指,也可以是玩耍的小積木塊。

總之一切小物體,都可以用來當作孩子學數學的工具。本教案主要針對幼兒園小班的孩子,教他們認識0-4這幾個數字。不但能嘴巴說出來,還能動手把相同數字的物品擺出來。

活動過程:

1、拍手遊戲《你說我答》讓幼兒複習2、3兩數的關係。如:

師:小朋友告訴我,比1多1就是幾?

生:比1多1就是2。

(1)比2少1就是幾?

(2)比2多1就是幾?

(3)比3少1就是幾?

2、以情境《小主人》演示取蘋果招待客人的'過程,幼兒認真觀察後,啓發幼兒說一說:1個蘋果是怎樣變成2個蘋果的?2個蘋果又是怎樣變成3個蘋果的?

3、請幼兒學當小主人,教師說出家裏來了1個客人,幼兒從籃子裏取出1個蘋果招待客人,按次序取出3個蘋果,通過操作知道1添上1變成2,2添上1變成3。

4、啓發幼兒運用知識的遷移學習3個添上1個變成4個。教師提問:3個怎樣變成4個?讓幼兒邊思考邊操作。根據操作得出結論:3添上1是4。

5、教師出示4個兒童卡片,讓幼兒手口一致地數出來了幾個小客人?用一一對應的方法,請幼兒取出相應數量的食品招待客人(4個糖果,4塊餅乾、4杯可樂……)。

6、遊戲《捉迷藏》鞏固幼兒點數4以內的數量。幼兒到活動室尋找事先放置好的卡片,數一數卡片上有幾個小朋友,並把總數告訴教師。

7、遊戲《四人手拉手》,幼兒四散活動,邊走邊念兒歌:“我們都是好朋友,走呀走呀走呀走,快快變成四人手拉手。幼兒立即四人一組手拉手圍成圈,並點數人數。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發現“1”和“許多”,感知“1”和“許多”的關係,即若干個1個合起來是許多個,許多個可以分成若干個1個。

2、知道班裏除了有1個我,還有許多個我的好朋友,體驗與小朋友在一起時的快樂。

活動準備 小鏡子若干,大穿衣鏡1面。

活動過程 1、看看小鏡子,發現“1”個和“許多”個

給每人提供一面小鏡子,引導幼兒:“快看看小鏡子裏,有誰在裏面?有幾個你自己?”並告訴幼兒:“小鏡子裏還有你的好朋友。”讓幼兒試一試,能不能從鏡子裏看到自己的好朋友,看到了就大聲說:“×××,你是我的好朋友。”然後比一比,看誰看到的好朋友多。

2、看看大鏡子,體驗“1”與“許多”的`關係

將幼兒集中到大鏡子前,提問:大鏡子裏有誰?(引導幼兒說一說有許多小朋友)邀請全體小朋友當小貓,和老師一起做“老貓睡覺醒不了”的遊戲。

遊戲開始時,主班老師面朝鏡子背對幼兒做睡覺狀。當主班老師(老貓)嘴裏唸到:“老貓睡覺醒不了,小貓悄悄往外跑”時,配班老師悄悄請一個幼兒起身躲到屏風或布簾後面去(不能被鏡子照到),主班老師睜開眼睛問:“幾隻小貓跑了?”幼兒回答:“1只。”遊戲重新開始,如此反覆直至所有幼兒都躲到屏風後面時,老師問大鏡子:“每次只有1只小貓跑掉,怎麼我的許多小貓都沒有了?”(讓幼兒發現許多隻被分成了若干個1只)這時,配班老師逐一請幼兒回到大鏡子前,主班老師問:“幾隻小貓回來了?”該幼兒答:“1只。”如此反覆直至所有幼兒都回到大鏡子前,主班老師再問:“每次只回來1只小貓,我這裏怎麼會有許多隻小貓呢?”(讓幼兒再次發現若干個1只合起來就有了許多隻)。

活動延伸 教師還可結合平時的各種生活、遊戲活動,讓幼兒反覆感知“1”和“許多”(元素與集合)的關係,例如分餐具、發點心等。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在生活中,幼兒經常整理各種物品,但是無頭緒整理的現象也常常出現。針對這一現象,在《指南》的指導下,我結合本月的主題《食物》設計了此次活動《食品店》,因爲食品店是幼兒日常生活中經常去的地方,幼兒比較熟悉,爲此,在活動中,我以小兔食品店開業爲主線,通過幫助小兔整理、擺放貨物,啓發幼兒學習按物體的標誌進行分類。同時在活動中鼓勵幼兒能夠積極參與活動,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目標】

1、嘗試在衆多的物品中,將具有相同特徵的物品看標記分類擺放在一起。

2、在操作活動中感知和探索分類的規律。有參與活動的興趣,並願意用語言講述。

【活動準備】

1、玩具櫃3個。

2、經驗準備:幼兒熟知各種物品的名稱。

物質準備:乾點若干、水果若干、飲品若干

課件(小兔食品店)、標誌、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寶貝們,你們知道嗎,小兔的食品店要開張了,我們一起去看看好嗎?(放音樂)

師:(出示PPT2小兔食品店)小兔的食品店到了,小兔這兩天實在是太忙了,還有好多的食品沒來得及擺到貨架上呢,讓我們一起看看小兔食品店都有哪些食品?(幼兒看堆放在一起的食品,幼兒自由回答)

二、引導幼兒嘗試擺放玩具、按架子上的圖示把物品的種類進行分類(一次分類)

1、師:寶貝們,小兔想讓我們草莓班的寶貝幫助它把食品擺到貨架上,小兔準備了3個貨架,寶貝們仔細看一看,想一想這些食品應該擺到哪個貨架上,小兔有個要求請小朋友們每人拿兩個你喜歡的食品擺到貨架上。(幼兒把食品自由擺放在帶有標記的貨架上)

2、好了,寶寶們,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貨架上小兔貼了一個什麼標記呀?(蛋糕的標記)對呀,小兔就是想讓我們寶貝把餅乾和蛋糕放到第一個貨架上。餅乾和蛋糕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乾點”。(幼兒學說)所有乾點類的食品都要放到第一個貨架上,讓我們一起看看寶貝們擺放的`對不對。(教師與幼兒一起檢查,有錯誤幼兒自己動手放回去)

3、我們一起在看一看第二個貨架上的是什麼標記?(水果)對呀,小兔想讓我們寶貝把所有的水果擺放到第二個帶有水果標記的貨架上,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寶貝們擺放的對不對。(教師與幼兒一起檢查,有錯誤幼兒自己動手放回去)

4、寶貝們,你們看這是什麼標記?(水杯和吸管)有水杯,又有吸管意思說杯子裏的東西我們可以喝到肚子裏。我們也給這個標記起個好聽的名字叫“飲品”。像果汁、飲料和牛奶它們也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飲品”。小兔想讓我們寶貝把所有的飲品擺放到第三個帶有飲品標記的貨架上,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寶貝們擺放的對不對。(教師與幼兒一起檢查,有錯誤幼兒自己動手放回去)

三、根據食品特徵分類(二次分類)

師:寶寶們真能幹,剛纔小兔告訴我說:它很感謝我們的寶寶們,但是我們這樣擺放不利於顧客選購。小兔想把乾點類的食品按軟硬分。(出示標記軟硬)寶貝們,你們看這是什麼?(曲奇餅)我們吃起來有什麼感覺?(硬硬的)餅乾是硬硬的,我們就把餅乾放到硬的一邊,就是左邊。這是什麼?(蛋糕)蛋糕吃起來有什麼感覺?(軟軟的)蛋糕是軟軟的,我們就把蛋糕放到軟的一邊,就是右邊。(幼兒動手操作)(分組操作)

同樣的方法依次分大小,果汁和牛奶。

5、講評(幼兒自己動手糾正)

四、根據食品的類別分類(三次分類)

1、師:寶寶們真能幹,寶寶們你們覺得第二次擺放和第一次擺放作比較,你們覺得這一次擺放的怎麼樣?(第二次擺放比第一次擺放更整齊、更清晰,便於顧客選購)可是,小兔還是不滿意,它覺得我們寶貝擺的還是不夠整齊,不利於顧客選購。那寶貝們我們平時看到食品店裏食品是怎樣擺放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出示PPT3、4、5、6)誰能說一說食品店的食品是怎樣擺放的?(相同的食品擺在一起)讓我們一起看一看我們這次應該怎麼擺放呢?(教師說明第一層、第二層、第三層的擺放)

師:寶貝們,我們幫助小兔把食品都擺放到了貨架上了,既美觀又整齊還便於顧客選購。

三、結束

師:時候不早了,那讓我們和小兔再見回到家去吧。(音樂)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用目測的方法比較大小,並練習用重疊和並放的方法進行一一對應。

2、能積極動腦筋尋找正確的答案。

活動準備:

瓶蓋兩套:一套爲從小到大有蓋的瓶子4個,另一套爲一樣大的有蓋的瓶子4個。

2、杯子和杯蓋若干套。

活動過程:

一、瓶與蓋比多少

1、情景導入

教師:狗媽媽在家大掃除的'時候,找出了許多瓶子和蓋子,你能幫瓶子找到蓋子嗎?

教師:瓶子和蓋子誰多誰少?

2、重疊對應比多少

教師出示一樣大的瓶子和蓋子若干,與幼兒討論。

教師:用什麼辦法知道瓶子和蓋子誰多誰少呢?

引導幼兒將瓶與蓋重疊對應(一個蓋子蓋在一個瓶子上),再說說誰多誰少。

3、並列對應比多少

教師出示從小到大有蓋的瓶子一套,與幼兒討論:用什麼辦法知道瓶子和蓋子誰多誰少呢?

教師:如果不用蓋子蓋瓶子的方法,還有什麼辦法能找出瓶子與蓋子誰多誰少呢?

引導說出並列對應的方法。

二、幫瓶子找蓋子

1、介紹比賽活動

教師請幼兒觀察兩組瓶子(一組爲從小到大的三套,另一組爲一樣的三套),請6名幼兒分兩組比賽將蓋子蓋在瓶子上。

討論:哪一組快,爲什麼?

巡迴比賽。

三、幼兒操作活動。

幫狗媽媽整理東西

看,這裏有許多套杯和瓶蓋,請小朋友們幫它們找到朋友。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5

新一輪小學數學教材內容的改版使用,與老教材的知識結構有了很大的變化,不過,在對"多與少"方面的教學內容上實質沒有多大的變動,只是在教學"多與少"的相關問題時,側重於學生的自主探究與歸類總結,其好處在於能夠培養學生多元化的數學思維。可這一來,不少學生在對"多與少"的理解時,卻容易產生混淆(特別是高年級中的分數複合應用題,混淆就更嚴重了),現就此問題作以下一些探討性分析。

1.簡單"多與少"的理解

小學低年級就開始給合"圖文"對"多與少"問題開始進行相關的訓練教學,當然,這類問題對這些小學生來說,也許會答得津津有味,但要真正理解其中數學量的含義,我想應該沒有幾個學生弄懂。比如:誰比誰多幾?誰比誰少幾?(學生都知道是用"大數"減"小數"),雖然問法不同,含義不同,但在同一個題中都可以用同一個減法算式。

例如:小明有8個蘋果,小東有5個蘋果,小明比小東多幾個?小東比小明少幾個?其解答都是用同一個算式:8-5=3(個)。

2.一般"多與少"的理解

進入中年級後,"多與少"的教學內容就更進了一步,我認爲在此階段,學生在理解上存在幾方面的難度。第一、在數字上稍偏大,學生會列算式,但容易算錯;第二、條件比原來要多了,也就是說不像低年級學習時的只有兩個量,而現在出現了第三個量,運算過程也多出了一步;第三、給出的條件開始有了轉彎,這種新的數學邏輯思維方式,學生一時還不易掌握。例如:(1)甲有1200元錢,乙有8500元錢,甲比乙少多少元?乙比甲多多少元?(像這樣只有兩個量,學生都知道是用大數減去小數,只是計算難度稍大一點)。(2)小紅有70元錢,小華有85元錢,小西有80元錢,小紅比小華少多少元?小華比小西多多少元?(此類給足條件的應用題,只要學生多加細心,找準了誰和誰比、問題也會迎刃而解)(3)甲有7個桔子,比丙少3個桔子,而丙比乙又多5個桔子,甲比乙多多少個?(給出的`條件有了隱性條件存在,學生就容易產生思維上的混亂了。解答方法:首先求出丙的7+3=10(個)、然後求出乙的10-5=5(個)、最後用甲的個數減去乙的個數7-5=2(個),因此,讀懂題意是首要,找出乙的個數是關鍵)。

3.複雜"多與少"的理解

小學高年級的"多與少"教學,其複雜之處就在於分數應用題方面了,很多學生就會直接求出,如:甲比乙多幾分之幾?甲÷乙或甲-乙,這樣的求法就不對了,產生錯誤的原因就是未能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在操作活動中學習4以內的數數。

2、學習單位量詞,瞭解數的實際意義。

3、激發學習興趣,培養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小豬洗澡的'圖片,1—5圓點卡片和數字卡片。

活動過程:

一、看圖說話

1、出示圖片,你們找找看圖片上那些東西只有一樣?

小結:一隻小豬、一個水桶、一塊肥皂、一條褲子……

2、那你們再看看那些東西是有兩樣?(讓幼兒個別回答,說出物品的單位量詞。如果幼兒一開始說不出來,教師可以幫忙提醒。)

3、圖片上有數字“1”和數字“2”表示的東西,你們看看有沒有用數字“3”表示的呀?那有沒有數字"4"表示的(幼兒個別回答)

二、認識數字

1、剛纔你們找到圖片裏有一隻小豬,一塊肥皂,那你們看看這張原點卡片用什麼數字寶寶來表示啊?爲什麼?

2、很棒,我這裏還有兩張原點卡片,你們找找誰是這兩張卡片的好朋友?

三、編數數歌

1、好,現在老師有一首很好聽的兒歌,你們想不想學呀?

2、教師範念:你數1,我數1,1只小豬來洗澡;你數2,我數2,2條毛巾擦擦背;你數3,我數3,3滴水珠淌下來;你數4,我數4,4只小腳踩水花.

3、好,兒歌裏說了些什麼?

4、你們一起來跟我念一遍兒歌好不好啊?

四、總結

今天我們學會了4以內的數數,還學了數數歌,你們回家幫這首數數歌編一套動作,明天來幼兒園告訴我好不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