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範文錦集六篇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範文錦集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4W 次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範文錦集六篇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⒈瞭解一些昆蟲利用“保護色”進行自我保護的本領。

⒉知道利用保護色保護自己。

活動準備:PPT;錄音;小記錄表6張;小昆蟲4只爲一組共6組;保護色前期準備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 你們玩過捉迷藏嗎?捉迷藏怎麼玩?(一個人抓,其餘人躲)

2. 有一些昆蟲想和你們玩一玩捉迷藏的遊戲。你們認識他們嗎?

3. 出示圖一:引導幼兒認識昆蟲。(蝴蝶、瓢蟲、蚱蜢、知了、花螳螂、枯葉蝶、木枝節)

二、基礎部分

(一)昆蟲捉迷藏

⒈你們現在都認識了這些昆蟲,那讓我們來找一找吧!

⒉找昆蟲

⑴(出示圖二)誰躲在了這裏?花螳螂爲什麼躲在這裏?(看看它的顏色,花的顏色:花螳螂的顏色和花的顏色一樣,這樣子不容易被發現)哦!花螳螂是利用保護色來保護自己的。什麼事保護色呢?(這種躲在與自己顏色相近的地方自我保護的方法就叫做保護色)

⑵還有許多昆蟲也藏了起來,你看看這幅圖上藏了哪一隻昆蟲?(出示木枝節)

木枝節爲什麼要躲在樹枝上呢?(看看它的顏色、形狀,所以藏在樹枝裏不容易被人發現)

:原來木枝節也跟花螳螂一樣利用保護色來保護自己的。

⑶你們的眼睛可真厲害,那還有一隻昆蟲也藏了起來,你們找到它了嗎?(出示枯葉蝶)

枯葉蝶爲什麼要躲在樹上呢?(看看它的顏色、形狀:像枯葉,躲在樹上就不容易發現)

:原來,枯葉蝶也藏在了與自己顏色、形狀相近的地方,用保護色的方法保護自己的。

⒊今天,我們瞭解了一個新的本領,叫做“保護色”。誰來告訴大傢什麼叫做保護色?(利用與自己顏色、形狀先近的地方躲避敵人叫做保護色)

⒋其實,會利用保護色進行自我保護的昆蟲可不僅僅只有花螳螂、枯葉蝶和木枝節,還有一些昆蟲也會利用保護色保護自己呢!你看!它是誰呀?(紡織娘、尺蠖)它是怎麼保護自己的'呢?(躲在與自己顏色相近的地方)

(二)幫助昆蟲藏一藏

⒈還有一些昆蟲不知道自己該藏在什麼地方,我們一起幫它們藏一藏好嗎?

介紹操作方法:我在後面桌子上分別放了一張記錄表和一些小昆蟲,待會每張桌子坐四個小朋友,然後這四個小朋友根據“保護色”的方法一起合作幫這些小昆蟲找一找最合適它們的隱藏地方。操作前呢,我們先來認識一下記錄表:這一欄表示什麼?(隱藏的地方)那麼另外一欄就請你貼上隱藏在這的昆蟲。昆蟲後面我貼了雙面膠,待會把雙面膠撥下來後請你放在盒子裏就行了。行動!

⒉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⒊:誰來介紹一下?這是誰?爲什麼躲在這裏?能不能躲在其他地方?爲什麼?(顏色相近的地方都可以用來躲藏)

:原來,你們都是利用保護色的方法幫小昆蟲們找到它們的藏身之處的。

三、本領遷移

⒈(過度)其實,除了一些昆蟲會利用保護色保護自己之外,還有一些動物也會利用保護色保護自己呢!我們一一看他們是怎樣保護自己的,好嗎?

⒉(播放動物圖片)

⑴獅子:這是誰,它是怎樣保護自己的?

⑵貓頭鷹:你看誰藏在這裏了?它又是怎麼保護自己的呢?

⑶雷鳥:這又是誰?它爲什麼要躲在雪地裏?(雪地的顏色和自己的顏色相近)告訴你們一個小祕密哦!我們的雷鳥可厲害了,它還能根據季節的變化改變自己身上的顏色呢!冬天的時候它的羽毛是白色的,可是到了夏天它的羽毛又變成了與周圍顏色一樣的顏色呢!

⒊那我們人又是怎樣利用保護色保護自己的呢?(出示圖片)(看看衣服、臉上的顏色和周圍的顏色怎麼樣?)哦!他們爲什麼要用保護色保護自己?

四、活動延伸

⒈其實,我們玩捉迷藏的時候也可以用保護色的方法保護自己。誰願意說說你想躲在哪裏,爲什麼?

⒉我相信你們都有自己的想法,那麼有空的時候就來用保護色的方法玩一玩捉迷藏的遊戲好嗎?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 通過“圖形分家”的操作活動,繼續讓幼兒學習按圖形片的顏色或形狀或大小等特徵進行多次分類的方法。

2、 發展幼兒觀察比較、積極思維及動手操作的能力。

二、重點與難點:

用語言進行多維的命名。

三、活動準備:

教師:大轉盤一個,圖形操作材料一套。

幼兒:人手一份圖形操作材料。

四、活動過程:

(一)、初次嘗試遊戲“圖形寶寶分家”

1、 觀察分類材料:看看盤子裏有些什麼?(有許多圖形寶寶)

師:今天老師要和你們來玩一個“分家家”的遊戲。

2、 交代遊戲名稱與規則:

師:圖形的家在哪裏?(處示盤子)分成幾家?(兩家)

師:分的時候有要求,把相同的寶寶放一家,等一會兒把老師給你的圖形寶寶分完,分好了取個名字記在心裏,待會兒告訴老師。

3、 幼兒操作“給圖形寶寶分家”。

4、 討論:你們是怎麼分的?

(請幾位幼兒走上來,師幫其操作結果貼出來)和他一樣的有沒有?

小結:分家家,可以根據圖形的顏色來分成兩家,可以根據形狀分成兩家,還可以根據大小分成兩家。你們還想再試一次嗎?

(二)、再次嘗試:

1、 要求:等一會兒分家家的時候要求不一樣了,再取兩個好聽的名字,要和現在的名字不一樣。

2、 幼兒操作提示:第一次怎麼分的,第二次要分的不一樣。

3、 討論:第一次怎麼分的,第二次怎麼分的?(請1-2名幼兒)

請幼兒和旁邊的幼兒相互講講自己分的.結果。

(三)、提高嘗試:遊戲“大轉盤”

師:老師這裏還有很多好看的圖形。(

師分盤子)請你們用小眼睛看,誰的小眼睛亮?看看這些圖形一樣嗎?(不一樣),哪裏不一樣?(形狀、顏色、大小)

1、 師:老師要和你們玩大轉盤的遊戲,我們要和電視裏的叔叔阿姨一樣看標記拿獎品,轉盤上的針指向哪個圖形,就請你拿一個和它一樣的。我們先來試試:“快樂大轉盤,大家一起玩。”看看,請你拿什麼樣的圖形呀?(幼兒集體進行3-4次)

2、 進行比賽:看誰拿得又快又對?

3、 增加難度:看看這個轉盤和剛纔有什麼不一樣?(大小)哪些大,哪些小?

拿好了舉在手裏

4、 比賽:四個人一個隊,小羊、小兔、小猴、小熊,哪一個隊的小朋友都拿得又快又對,老師送你一朵小紅花。(還要幫隊裏的其他小朋友一起檢查一下,有沒有拿錯的)反覆嘗試4-5遍。

五、活動結束:

師:今天我們玩了圖形寶寶分家的遊戲和大轉盤的遊戲,你們還想玩嗎?(告訴幼兒以後再玩)。

評析:

活動過程中,教師思路清晰,很有條理,這對於一位新教師是難能可貴的。

第一個遊戲建議教師在材料的提供上應給幼兒再多幾份,讓孩子能保留操作痕跡,同時便於幼兒比較後找出新的分類方法,也便於教師幫助幼兒總結歸納幾種不同的方法。

第二個遊戲“快樂大轉盤”,在幼兒對圖形一個特徵有明顯感知的基礎上,教師及時取出另一圖形來比較,並提問“取這個行不行”?幫助幼兒發現圖形的二維特徵,這個手段用得好,通過自己思維獲得發現比直接引導孩子觀察第二種特徵更易於被幼兒接受。不過,建議第二個轉盤設計中作改進,因爲出現了“大小”這一第三維特徵,所以設計時應有意識地將有大小區別的同形狀的圖形放在一起,便於幼兒觀察、比較、獲得發現。此外,活動中,可在材料及提問方面多注重給不同的孩子不同的要求,才能真正促進幼兒的發展。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種子能生長,初步瞭解植物生所需要的一些自然因素。

2、嘗試記錄幫助種子生長的方法,體驗幫助種子長大的快樂之情。

【活動準備】

1、中(2)班綠色家園責任田的照片。

2、下雨、陽光、蚯蚓ppt、視頻。

3、記錄紙(小苗的形狀)、記號筆、展板。

【活動過程】

一、引出主題。

1、前幾天,我們在責任田裏種了什麼?(花生)它們發芽了嗎?(沒有)

這些小種子啊心裏可着急了,它們好想快點長大!

那種子長大誰會來幫幫他們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二、種子寶寶在長大。

觀看ppt,瞭解春雨、陽光、蚯蚓是怎樣幫助想長大的種子的。

1、春雨

(1)這是什麼聲音?原來是春雨啊。春天到了,春雨嘩啦啦地下,落到綠色家園裏,落到泥土上。

(2)種子寶寶喜歡它嗎?爲什麼?

下了春雨,種子寶寶喝得飽飽的,身體長得胖胖的。

2、太陽

(1)誰來幫忙了?

太陽公公散發着光芒,曬着太陽可真暖和啊,種子寶寶伸了個懶腰,使勁地往上長,長出了小芽芽。

3、蚯蚓

過渡:還有誰也會來幫忙呢?

(1)(我來啦,我來啦,我來幫助你)猜猜是誰呀?

(2)小蚯蚓是怎樣幫助種子長大的呢?

蚯蚓在泥土裏鑽來鑽去,幫助小種子鬆土。

(3)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小蚯蚓幫種子寶寶鬆鬆土吧。

現在的泥土又鬆又軟,小種子使勁地頂啊頂,終於鑽出了地面。

總結:原來種子寶寶長大需要雨水的`滋潤,陽光的照耀,還有小動物們的幫忙呢。

三、幫助種子生長。

1、引導幼兒大膽想象你會怎樣幫助種子生長:

他們對種子寶寶這麼關心,我們也可以想辦法幫助綠色家園責任田裏的種子快快長大!你有什麼好方法幫助它們,和你旁邊的朋友說一說。

2、幼兒記錄幫助種子長大的方法:

(1)介紹記錄紙

這是我們的記錄紙,它像小苗苗一樣,有兩片葉子。想到一種方法記在一片葉子上,想到第二種方法記在另一片葉子上。

提問:一張紙上記錄幾種方法?

假如你還有別的方法,就再拿一張記錄紙來記錄。

(2)幼兒記錄

3、交流分享:

(1)說一說你有什麼好方法幫助他們?

(2)做一做幫助種子長大(幼兒結伴表演)

總結:小朋友們有這麼多的好方法幫助種子寶寶長大,相信我們責任田裏的種子寶寶很快就會發芽、長大!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對植物的盤曲彎繞現象產生興趣,認識集中攀緣植物。

2、更主動地關注各種特定的形狀,體驗發現的樂趣。

3、通過實驗培養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4、通過實際操作,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掛圖第14號,幼兒活動材料第三冊第29—30頁。

2、在幼兒園附近事先尋找有彎繞植物的場所。

3、記錄紙和筆。

活動過程:

一、植物爲什麼會有彎繞。

1、T:老師這兒有一些很有趣的植物,我們一起來看看,看的時候啊,小朋友要帶着你們的小眼睛仔仔細細的看,看看它有趣在什麼地方,它是怎樣生長的?(出示掛圖)

2、T:你看到了什麼?這些植物長得怎麼樣啊?它們有什麼共同的地方嗎?那你知道它們的名稱嗎?

3、T:爬山虎長得怎樣?它爲什麼能爬在牆上生長呢?還能爬那麼高?

T:原來啊它有藤,恩小朋友說的很好,觀察的很仔細,那我們一起來再來仔細看看。

(引導幼兒說出爬山虎是依靠彎彎繞繞的【藤蔓】及葉片上的"腳",向上攀緣的)

4、T:看看牽牛花是怎樣生長的呢?(引導幼兒觀察牽牛花莖的攀附纏繞現象,即卷鬚及莖附着在別的東西上蔓延生長)

5、T:西瓜大家都吃過吧!那西瓜藤見過嗎?西瓜長在地裏時有一根長長的"辮子",這根"辮子"又是怎樣的呢?(幫助幼兒理解瓜藤都是彎彎繞繞的)

6、總結:這些植物的生長、開花、結果,都離不開彎彎繞繞的藤蔓。它可以幫助植物和其他東西攀附在一起,沒有了藤,爬山虎也就不能爬的那麼高了,牽牛花也不能開出那麼漂亮的花了。

二、找找身邊彎彎繞繞的植物。

T:我們身邊彎彎繞繞的植物還有許多,我請小朋友來說說看,你見過的彎彎繞繞的植物還有哪些?

(時間允許可帶幼兒們去外面尋找)幼兒結伴尋找攀緣植物,並記錄。繪畫記錄不必強調畫面的逼真,只要能表現植物的盤曲彎繞現象即可。

T:你找到的是什麼植物?它的藤蔓(莖、須)是怎樣長的?

活動反思:

4—5 歲的孩子喜歡動手動腦探究事物,他們喜歡這樣的活動。在 幼兒的'探究活動中教師要支持、接納孩子的探究行爲,並給予一些觀 察和探究方法的指導:如比較性觀察法、連續觀察法、分類法、記錄 法等。在活動中我運用提問的方法,讓幼兒對幾種爬藤植物的外形特 徵和攀爬方法進行比較性觀察,使幼兒更好地發現它們各自的不同。 除了橫向的比較,還有縱向的比較,我們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時機,對 比觀察爬山虎葉子顏色的變化,發現了爬藤植物爬高的原因;對比薔 薇開花前開花後的效果,發現了它對我們人類的用處。當苒苒發現了 一棵類似攀緣植物的小苗時,我支持、讚賞她的發現,並利用拍照的 方法幫她記錄,將照片貼在主題牆上,有助於她後續的觀察。在觀察 和探索過後,我和孩子一起對幾種植物按照攀爬的方法不同進行分 類、概括,使他們對藤蔓植物的種類及其特徵有了較清晰地認識。幼 兒在不斷地觀察、探究的過程中,他們會慢慢地積累經驗,遷移經驗, 形成受益於終生的學習方法和能力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瞭解同一種東西在水裏可能會浮也會沉。

2、學習尋找讓東西浮起來的方法。

3、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膠泥若干、玻璃彈珠、卡紙、屈別針若干、桂圓若干、水、水杯、盆、小空塑膠瓶若干、吸管若干、鹽、糖。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教師講述故事:從前,有一位魔法師,他住在一座魔法城堡裏。他的城堡四周圍着一條水溝,使城堡和外界隔離,不準外人進入,可是總有許多人慕名而來找這位魔法師。所以在城堡的水溝外,每天都有一堆人等候,希望有一天魔法師能夠大發慈悲,可以收他們做徒弟。

於是,有一天魔法師設了三道關卡。他說如果有人闖過這三道關卡,就可以收這個人做徒弟,否則,就施展魔法把他們摔得鼻青臉腫……

現在,老師就按照魔法師的'方法設立了三道關卡,請小朋友來進行闖關,看看誰是最聰明的寶寶。

二、介紹材料,提出操作要求

1、在教室兩邊設立三個關卡

(1) 水盆中有沉在水裏的玻璃彈珠,旁邊有紙、膠泥等魔法物。

(2) 水盆中有沉在水裏的屈別針,旁邊有空塑膠瓶、吸管等魔法物。

(3) 水杯中有沉在水裏的桂圓,旁邊有糖、鹽等魔法物。

2、將幼兒分成兩組分別在兩邊的關卡。

請幼兒開動腦筋看如何讓沉在水底的物品浮起來,你可以利用旁邊的魔法物進行幫助。哪一組闖關成功就是“聰明寶寶隊”。

三、幼兒操作,教師巡視,確認物體是否浮起來 ,是否闖關成功。

操作後談話:你闖關成功了嗎?過了幾關?你是如何做的?

讓闖關成功的幼兒介紹其方法。

四、鼓勵幼兒再次操作

聽了小朋友的介紹,你再去試一試好嗎?

五、老師帶上魔法師面具給每位闖關成功的幼兒貼上獎牌 :“恭喜小朋友闖關成功,小朋友真聰明,魔法城堡歡迎你們,你們將在這裏學到更多本領。”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體驗數學活動帶來的樂趣。

2、鞏固已認識的圖形: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形。初步感知半圓形和圓形的轉換關係。

3、能運用一一對應的方法進行鋪路。

4、培養探索自然的興趣。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PPT,音樂,圖形卡片,爲鋪完路的小房子。

經驗準備:對各種常見圖形有初步的認識。

活動過程:

一、導入由小鴨子的新房子,鞏固已學的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形等。

二、鋪路

1、情景展現:小鴨子在回家的路上摔跤引出路不平。

師:請小朋友們幫助它把路鋪好。

2、鋪小路

(1)、先引導幼兒觀察小路中土坑的形狀。

師:土坑有哪些形狀?請你把與土坑形狀相同的`石頭填進去,然後檢查是否填平,要大小正好。

(2)、指導幼兒操作,用圖形一一對應地填好。

(3)、還有坑沒填好,但是沒有與它形狀相同的圖形怎麼辦?

引導幼兒觀察旁邊的半圓形石頭:鼓勵幼兒嘗試拼一拼,教師用大小不一的拼一拼,讓幼兒觀察比較。

歸納並小結:兩個大小一樣的半圓形可以拼成一個圓形。

(4)、喊小鴨子回家引出鋪路任務。

交代用一一對應的方法鋪路幼兒人手一張要鋪路的圖,強調在鋪路的時候應邊對邊、角對角鋪平。

幼兒完成後點評、展示。

三、活動結束:

將我們鋪好的小路圖送到教室的科學活動區展示,大家一起去欣賞吧!

四、活動延伸

請幼兒回家找找有哪些東西的形狀是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形等。

教學反思:

這節課中,我覺得我的活動提問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問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說在大家的討論下,提問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兒不僅會說了,而且還更會問了。這樣的自由探索活動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也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熱情。孩子們在輕鬆、愉快地氛圍中,發揮了他們在活動中的主動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