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範文五篇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範文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8W 次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範文五篇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直觀比較兩物(或人)的高矮。

2、能直接操作圖卡直接比較圖卡人物的高矮。

活動準備:

高矮不同的玩偶數個。

人物圖卡數張。

活動過程:

1、教師準備數個能站立的玩偶,拿出兩個(高矮差異大)提問:說說看XX和XX,誰高?

2、幼兒直觀比較兩玩偶的高矮,並回答。

3、教師請兩位幼兒到前面比較高矮。(先找兩位身高差異較大的,再找兩位身高差不多高的。第二種情況時,幼兒如果回答“一樣高”也可以。)

4、教師將幼兒每三人分成一組,請幼兒兩兩互相比較(以背對背站在一起的方式),另一個人輪流練習判斷。(教師可以到幼兒旁邊詢問誰高誰矮)

5、教師那出兩張大型的人物圖卡,展示在黑板上(兩人的距離放遠一點,不易直觀地比較出來)。教師提問:這兩個娃娃,誰比較高?

6、教師在黑板上畫一條線代表地面,並說明:你們和其他同學比身高的時候,都是站在地上比的,所以娃娃圖卡要比身高,腳也要先對齊,再看誰比較高。

7、教師重複5、6的操作,那出其他的'人物圖卡重新布題。

8、請幼兒看幼兒用書。教師提問:有3個娃娃要比身高,猜一猜,手上拿故事書的娃娃和拿積木的娃娃哪個比較高?

9、請幼兒拿出娃娃圖卡,將手上拿故事書的娃娃和拿積木的娃娃圖卡放在框框中比一比。

10、教師提醒:比身高時,娃娃的腳要對齊框框中的底線。

11、幼兒任意選擇2個娃娃圖卡,重複練習判斷高和矮。

12、教師可以在角落擺放身高不同的玩具數個,讓幼兒不斷練習比較。

小結:讓幼兒瞭解和同學比較身高的方法,以及操作娃娃圖卡比較身高時,腳要對齊底線的做法。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在遊戲中能根據要求分辯顏色和形狀。

2、感受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各種顏色和形狀的紙片

2、各種小動物形狀的紙盒。

活動過程:

1、出示各種餅乾,認識顏色和形狀

小朋友,你們吃過餅乾嗎?你吃過的餅乾是什麼樣的

瞧,老師這兒有各種各樣的餅乾,看它們都是什麼樣的.。

2、遊戲,看誰找得快

根據老師的口令,快速找到相應的紙片。(紅色的餅乾、三角形餅乾等)

3、出示小動物紙盒,示範如何喂餅乾

看小兔子的嘴是什麼形狀呀,它要吃什麼樣的餅乾呢?請幼兒示範。

幼兒操作,請幼兒相互檢查。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認識紅色和黃色。

2.能按物體的顏色配對。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活動準備

1.創設春天花園的情景,花園裏有紅黃良種顏色的花若干。

2.紅黃蝴蝶胸卡若干,幼兒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幼兒伴隨着輕柔的音樂,跟老師開火車到春天的花園裏去參觀。

1.教師:小朋友好!老師想帶小朋友到一個神祕的地方玩,你們想去嗎?

讓我們開着火車去吧!

2.提問:花園裏有什麼顏色的'花?

3.認識黃色和紅色

二、出示胸卡黃蝴蝶紅蝴蝶,引起幼兒興趣,學習配對。

1.教師:今天有兩隻蝴蝶也來到這個花園裏,他們說找不到好朋友,

想請小朋友幫它們一起找好朋友。

2.介紹黃蝴蝶紅蝴蝶的好朋友分別是黃花和紅花姐姐。

3.請個別幼兒帶胸卡去找好朋友,找到後說出“××跟××是好朋友”

4.評價幼兒十分找對好朋友,對的給予表揚,錯的給予評價改正的機會。

5.請小組幼兒帶胸卡帶好朋友回家玩,教師評價。

6.幼兒按顏色找花並把花帶到相應顏色的拱門進去。

三、操作

每幼兒人手一份操作材料,鞏固顏色配對,師巡視指導。

教學反思

這節課的內容是我在備課過程中進行仔細研究過的,對幼兒的學習方法也是多樣化,在活動過程中我發現幼兒對顏色是非常感興趣的,上課注意力非常集中,回答問題也很積極幼兒的接受能力也很快,在遊戲活動中去認識顏色並進行配對。整個過程是非常好的,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在最後一環節收拾學具時,有個別幼兒沒能把自己的學具整理好。如果再讓我上一次這節課,我會在這方面多對幼兒加強一下。我的專業水平也是有待提高。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認識1和許多,瞭解他們的關係.

2、學習滾接大皮球.

活動準備

1、小貓頭飾若干與幼兒人數相等.

2、兩個幼兒一個大皮球.

(二)活動過程

1、通過遊戲”小貓學本領”,學習認識1和許多,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

(1) 出示一個貓媽媽的`頭飾,啓發幼兒說出這是一位貓媽媽.

(2) 桌子上面放着許多個小花貓頭飾,啓發幼兒說出這是許多小花貓.

(3) 請每個幼兒拿一個小花貓頭飾戴在頭上,啓發幼兒說出許多個成了一個,一個的.

(4) 媽媽帶小貓集合去玩球,啓發幼兒說出一個一個合起來是許多個.

2、小貓學滾接球的本領,雙手將球向前滾.

(1)1只小貓學本領.(2)許多隻小貓學本領.(3)兩隻小貓相對滾接大皮球.

(三)活動延伸

在計算角內提供許多1與許多的實物或圖片,教師有意識的引導幼兒繼續學習小貓捉魚。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按形狀給物體進行分類。

2、會用視覺、觸覺等感官感知圓形、正方形。

3、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4、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餅乾(圓形、正方形的小包裝),食品盤子一個。

2、幾何圖形片若干,小盤子若干(每個盤子裏有6—7個幾何圖形片),碗寶寶(嘴巴分別是圓形和正方形的)若干。

3、活動前組織幼兒將手洗淨。

【活動過程】

一、碗寶寶來作客,幼兒觀察碗寶寶嘴巴的形狀。

1、用布遮住碗寶寶,提問引起幼兒的興趣:

小朋友們猜猜看,這裏面是什麼好玩的東西?(幼兒自由猜),那我們來看看到底是什麼呀?哦,是兩個可愛的碗寶寶,那小朋友看看這兩個碗寶寶有什麼地方不一樣?(引導幼兒觀察碗寶寶,發現碗寶寶嘴巴的形狀有圓形的,還有正方形的。)

二、碗寶寶吃“餅乾”,按形狀分圖形片。

1、觀察“餅乾”。

教師出示圖形片:碗寶寶肚子餓了,它們想吃東西了,老師這裏有許多的“餅乾”,看看這些“餅乾”是什麼形狀的?(幼兒觀察、發現“餅乾”有圓形的,還有正方形的。)

2、喂碗寶寶吃“餅乾”。

師:現在我們就來喂碗寶寶吃東西吧!這個碗寶寶應該吃什麼形狀的“餅乾”呢?(幼兒根據碗寶寶的嘴巴形狀,喂相同形狀的“餅乾”。幼兒邊喂邊說:碗寶寶,給你吃“XX餅乾”。

3、幼兒操作:喂碗寶寶吃“餅乾”。

要求:根據碗寶寶的`嘴巴形狀,喂其吃相同形狀的“餅乾”。

三、幼兒吃餅乾。

1、教師出示有小包裝餅乾的盤子:請每個小朋友拿一袋餅乾,看看你拿的餅乾是什麼形狀的?

2、請幼兒說說自己的發現:餅乾有圓形的,還有正方形的。

3、幼兒吃餅乾。

師:吃的時候可以和旁邊的好朋友說一句話:我吃的是XX餅乾。

教學反思】

幼兒園的數學活動相對於其他活動枯燥、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爲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展,所以本次活動中我爲幼兒創設了一個可操作的豐富材料的環境,爲幼兒創設了一個可選擇性、可操作性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