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範例15篇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範例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9W 次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範例15篇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1

一、設計意圈:

從觀察封面到最後的畫面,古吉由一個人奔跑,到很多人一起奔跑,這也讓我們感受到了“集體”的存在感。中班的幼兒已經開始萌發出了“集體”意識,也漸漸地有團結合作行爲的出現,這些表露的現象正好就是本次活動的切入點”。

二、活動目標:

1、通過仔細觀察《奔跑的古古》圖片,表達出對圖片的.想法並初步瞭解集體的概念;

2、能積極參加集體遊戲,萌發集體意識,感受集體團結的力量。

三、活動準備:

帶多根繩子(成人的腰帶)、繪本大圖兩張(封面和第18頁)。

四、活動過程:

(一)再現繪本內容,導入活動

(二)觀察兩張圖片(封面和第18頁),引導幼兒初步認識集體的概念

1、教師出示繪本中兩張大圖,請幼兒觀察兩張大圖不一樣的地方。

2、教師引導幼兒討論交流“圖片帶來韻感受”“大家—起遊戲開心還是—個人玩要開心,爲什麼?”

(三)遊戲:技術樁

教師與幼兒共同遊戲,嘗試玩耍遊戲

1、教師把腰帶捆在自己的腰上,扮演木樁,請1—2名幼兒上來拉腰帶上的繩子,嘗試能否拉動教師。

2、教師請多名幼兒上來拉腰帶上不同的繩子(腰帶上的繩子圍繞教師的身體朝不同的方向),嘗試能否拉動教師。

教師引導幼兒想辦法應該怎樣才能拉動木樁,感受集體團結的力量

1、教師當木樁,請與第二次嘗試拉木樁的幼兒在一根繩子上用力拉,其餘幼兒觀察。

2、請每組幼兒都來嘗試拉木樁,看哪一組能拉動木樁。

(四)活動結束及延伸

請幼兒去戶外開展小組拔河的體育遊戲活動,鞏固體驗集體團結的力量。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2

活動目標:

1、觀察各種各樣的小草,瞭解小草的多樣性。

2、認識有關愛護草坪的標誌,知道要愛護小草。

活動準備:

1、家長與幼兒一起到野外尋找野菜,並拔2-3棵放入塑料袋。

2、蠟筆、紙張等。

活動過程:

1、感知

1)說說各自帶來的小草是什麼顏色的?長得怎麼樣?有什麼用?他們是哪些小動物的.食物?

2)帶幼兒進入可進入的草地,講講自己的感覺。

3)我們拔的野草和草坪上的小草一樣嗎?人們爲什麼要種那麼多的草?

2、學習“愛護草地“的有關標誌。

1)看一看、猜一猜,這些標誌表示什麼意思?

2)你還在哪裏看到過這些標誌?

3、畫標誌

幼兒自己製作並張貼

反思:

通過活動,幼兒開始喜歡小草,喜歡周圍的植物,對他們充滿愛心和好奇心,更加懂得要愛護小草,保護環境。設計標誌,發展幼兒的創造力和思考能力,並有意識的引導幼兒把“愛護小草,保護環境”逐漸內化爲自覺的行動。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3

設計意圖;

夏季天氣炎熱,孩了們在學習夏天的時候.聯想到可以用游泳、吃冰棒、吃西瓜、喝飲料等方式讓自己涼快起來。其中西瓜是大家熟知、喜愛的水果。我設計“西瓜”的主題,是深入開展季節系列的活動。讓幼兒在—定的經驗積累基礎上,進行想象、理解。激發幼兒的創造熱情;引導幼兒相互學習;鼓勵幼兒大膽表現,提高數學的能力以及在生活中的應用,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

教學目的:

1、鼓勵幼兒應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從中體驗快樂。

2、學習圓形的二、四等分的方法。培養大膽的`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的能力。

教學準備:

1、情景表演道具、頭飾等。

2、購買西瓜的錄像帶、電視機、幼兒填寫的調查表。

3、顏料、排筆、白紙、紙西瓜(每人一張)、剪刀。

4、各品種西瓜若干、紙杯若干。

教學過程:

1、幼兒觀看情景表演:“西遊記”片段,激發幼兒興趣。並幫助表演人物想出把西瓜搬走的方法。

2、幼兒動手操作,學習二、四等分的方法(對摺、撕、剪均可)。

3、觀看錄像帶,回顧分西瓜的過程。談談自己的感受,並介紹填寫調查的表格。分享學習經驗。

4、介紹自己帶來的西瓜,鞏固其特徵及用途。與同伴一起品嚐西瓜的美味。

5、搬運西瓜。自由選擇活動區活動。

活動延伸:

1、開設表演區域,學習“西遊記”的片段。激發幼兒繼續探索、表演的慾望。

2、開設計算區域,鞏固分類、點數和二、四等分的操作。

3、開展體育活動“運西瓜”。

4、玩角色遊戲“賣西瓜”,通過模仿成人的活動,豐富幼兒的社會經驗,提高相互合作的能力。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4

活動設計背景

平常與孩子的交談中,我發現孩子們談論得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媽媽.我爲了給孩子進行一個情感教育,所以我們精心設計了一系列的活動,引導孩子學會關心,體貼媽媽,激發愛媽媽的情感,知道媽媽辛苦.

活動目標

1、瞭解媽媽從事的工作,知道媽媽的工作很辛苦,媽媽在工作中表現得很棒.

2、通過學習詩歌,感受到作品中的感情色彩.

3、發展口語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瞭解媽媽從事的工作,知道媽媽的工作很辛苦,媽媽在工作中表現得很棒.

難點通過學習詩歌,感受到作品中的感情色彩.

活動準備

1、請家長準備一張自己的工作照.

2、詩歌碟.

3、歌曲碟

活動過程

一、音樂入場.

二、小朋友們,你們看,今天爸爸媽媽來看你們了,你們高興嗎?向爸爸媽媽打聲招呼吧.(爸爸媽媽:哎)

三、1、教師打開收集到的相片集,請幼兒在照片中找一找,哪位是自己的媽媽.

2、引導幼兒結合照片,爲大家介紹一下自己的媽媽,找到媽媽的.照片.如媽媽的名字,媽媽在哪工作等.

教師小結:每個小朋友都很能幹,有很多了不起的本領,可以把你們的媽媽介紹給老師和小朋友,真的很棒!

四、學看圖編詩歌<<我愛我的媽媽>>

教師邊出示掛圖,邊引導幼兒看圖說話:我愛媽媽的什麼?

師:小朋友們,你愛你們的媽媽嗎?(愛)你愛你媽媽的什麼呢?(出示第一幅圖畫)1、我愛我的媽媽,媽媽爲我梳頭髮。2、我愛我的媽媽,媽媽爲我洗衣服。3、我愛我的媽媽,媽媽爲我做米飯。4、我愛我的媽媽,媽媽教我畫圖畫。我愛我的好媽媽!

教師小結:讓幼兒看着圖畫,集體念一遍詩歌。

五、讓家長參與活動。

老師請你們的媽媽來說說,媽媽回家後會爲你們做些什麼?老師請孩子的媽媽講講在家張爲孩子做了什麼事。

師:請誰的媽媽?好,有請xx的媽媽來講講您在家和寶寶做什麼事的呢?講完後,讓寶寶給媽媽一個擁抱,親一親自己的媽媽(請3-4位家長參與活動)

六、親子游戲(分男 、女家長兩輪進行)

師:請男家長站在幼兒的面前,聽老師的口令做相應的動作。第一輪:爸爸蹲孩子跳,爸爸蹲完孩子蹲;孩子蹲爸爸跳,爸爸跳完孩子跑:孩子跑,爸爸跳完抱起孩子像飛機一樣飛回位置。 第二輪:請媽媽站在孩子的面前做與上相同的遊戲。

七: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媽媽,是孩子最熟悉的一位家庭成員,讓孩子感受到媽媽哺育孩子長大是一件多麼辛苦的事,給孩子瞭解媽媽辛苦的同時,更鼓勵孩子運用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只是在課堂上,還有一小部分的孩子在表達自己是怎麼愛媽媽的時候,語言表達還有所欠缺。比如和多孩子就是跟着別的孩子說什麼就是什麼,沒有自己的一些其他想法。我覺得中班的孩子更應該有自己的見解,做到課堂上多留空間給孩子發揮自己的想象力。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5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引導幼兒瞭解鳥類與人類的關係。

2.知道小鳥是人類的朋友,初步瞭解一些愛護小鳥的方法及初步的環保意識。

3.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幼兒事先讀過有關鳥類與環境的.書或看過錄像。

2.知道鳥的一些名字。

3.故事圖片。

【活動過程】

一、播放幾張鳥的圖片。

這些鳥漂亮嗎?剛纔小鳥告訴老師:前幾天,它們舉行了一次大罷工。(理解“罷工”表示抗議,不願意工作。)小朋友,你們想不想知道小鳥爲什麼不捉蟲子了嗎?好了,下面老師就帶你們去“呼呼國”看看。

二、出示圖片一,教師表情豐富,語言生動地講述故事。

1.小朋友,你們聽到了什麼,發生了什麼事情啊?

2.獵人這樣做對不對?

3.你替小鳥想想辦法,覺得小鳥應該怎麼做?

同學們的想象裏真豐富。咱們來看一看小鳥們是怎樣做的。

1.小鳥們爲什麼要罷工?

2.小鳥們罷工了,不捉蟲子了。害蟲們知道了怎麼樣?

同學們真棒,想得很好。咱們接着來聽故事看一看害蟲們都幹了些什麼?

三、出示圖片二

1.害蟲們都在幹什麼啊?

2.呼呼國變成了什麼樣子?

四、再欣賞一遍故事,幼兒瞭解鳥類與人類的關係。

我們爲什麼要做鳥類的朋友,要保護它們?小鳥對人類有哪些幫助?

(消滅害蟲,報春鳥、布穀鳥、鴿子、啄木鳥)

教師小結:有了小鳥,森林才能更加美麗,小樹才能茁壯成長,果實才能獲得豐收。小鳥幫助人們做了那麼多的好事,它們可真是我們的好朋友。

五、集體討論如何保護小鳥

你覺得呼呼國的小鳥還會回來嗎?快來幫他們想想辦法吧!

組織幼兒談談如何保護小鳥。

討論:我們應怎樣愛護小鳥?爲什麼要愛護小鳥?(減少空氣污染、不亂砍伐樹木、給小鳥做個窩、給小鳥餵食、放飛小鳥)

1)愛護我們身邊的一草一木,保護鳥兒的生存環境,爭做環保小衛士。

2)不把鳥兒當作自己的玩具,讓它們擁有一個自由的天空。

3)在遇到有人傷害、捕殺鳥類的時候,要積極勸阻或及時向有關部門舉報。

4)向社會廣泛宣傳鳥類的知識,讓更多的人瞭解鳥類,知道鳥兒是我們的好朋友。

5)不隨意搗毀鳥巢、掏取鳥蛋,不驅趕、不捕殺鳥類,爲鳥類等野生動物創造一個寧靜和諧的生存環境。

6)我們可以做一些保護小鳥的標誌牌,把它插在我們周圍環境中,時時來提醒人們要保護小鳥。

六、結束部分

小結:小朋友真能幹,知道這麼多保護小鳥的方法。我們大家都來保護我們生活的環境,這樣我們的周圍就就會變得更美麗。當春天來到時,小鳥一定會來和我們一起唱歌、跳舞、做遊戲。現在就讓我們跟隨音樂變成一隻美麗的小鳥,飛到大自然中去。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6

一、教學目的

1.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初步瞭解夏天的特徵──氣溫、天氣、水文、植物動物的生活、農業生產、人的生活等。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比較能力(比較夏天與春天有什麼不同)。

3.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趣;使學生體會到,大自然是不斷變化的。

二、教學準備

1.課前觀察:當地的氣溫、天氣、河湖、池塘、植物生長情況、動物的出沒、農業生產、人的衣着等,與春天相比有什麼變化。

2.掛圖或投影片──春天、夏天。

三、教學過程

(一)教學引入

1.提問:誰能說一說春天有什麼特徵?(可以用歌謠回答。)

2.談話:現在是什麼季節?

3.講述:這節課,我們來認識夏天有什麼特徵。(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課

1.比較圖中的夏天與春天有什麼不同

(1)出示掛圖或投影片──春天、夏大

(2)分組觀察、討論:夏天與春天有什麼不同?

(3)彙報觀察、討論結果:認識夏天的一般特點,是爲了使學生獲得關於夏天的基礎知識,從而更好地認識當地夏天的特徵。

①天空有什麼不同?(夏天的天空多雲。)

②樹木有什麼不同?(夏天的樹葉茂密,桃樹結出了桃子。)

③田野裏的莊稼有什麼變化?(玉米長高,小麥成熟,開始收割。)

④河岸、河水有什麼變化?(河岸長滿綠草;河水增多,水中荷花開放。)

⑤人的衣着有什麼變化?(換了夏裝。)

⑥孩子們在戶外玩什麼?(游泳)這說明夏天的天氣怎樣?(變暖。)

(4)觀察課本第18和48頁的圖。

(5)分組討論:每幅圖說明夏天與春天有什麼不同?

(6)教師小結:夏天與春天的不同。(可參照下表中的內容進行小結。)

2.比較當地的夏天與春天的不同

(1)講述:課前,你們觀察了我們這個地方在這個季節的.自然情況,下面來彙報一下。

(2)彙報觀察結果:認識當天夏天的特徵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①我們這個地方的夏天與春天有什麼個同?

②我們這個地方的夏天與圖中的夏天有什麼不同?

(以上兩個問題,如果學生不能系統進行比較,可以分別提出一些問題──天氣、河水、樹木、莊稼、鳥、昆蟲、農業生產等進行比較。)

(3)教師小結:各地夏天的一般特徵是相似的,但具體的特徵(例如天氣熱的程度、什麼樹開花、什麼莊稼和果實成熟、什麼鳥飛來等)有所不同,夏天到來的早晚、延續的時間長短也有所不同。在我國,一般來說,南方夏天到來的早,延續的時間長,天氣特別熱;北方夏天到來的較晚,延續的時間較短,天氣也沒那麼熱。

這個問題的講解,有助於學生了解夏天的共性及地方性,避免教學的侷限性。

(三)鞏固練習

1.講述:這節課,我們認識了夏天的特徵。

2.學習歌謠──夏天

此歌謠只能反映夏季的一般特點,教師可以參照此歌謠,根據當地夏天的特點重新編寫。這樣,學生學起來更親切,更有意義。

夏天天氣好炎熱,

天氣多雨河水多。

柳葉茂盛桃子熟,

野草開花滿山坡。

布穀鳥在樹上啼,

蟬在樹上高聲歌。

玉米長高麥收割,

小孩游泳樂呵呵。

(四)佈置作業

繼續觀察我們周圍的大自然,隨着季節的推移有什麼變化。

四、教學參考知識

夏天的特徵:

(1)夏天天氣炎熱,有時會下暴雨,天亮得早,黑得晚,白天長,夜晚短;

(2)夏天,各種昆蟲,小動物都出來活動,許多鳥開始脫羽毛,有許多獸的毛也脫落了;

(3)夏天,植物生長十分茂盛;

(4)夏天是農民最忙的時期,他們要進行三夏(夏收、夏種、夏管)勞動;

(5)夏天,人們穿淺色和單薄的衣服,許多人都積極參加游泳活動。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7

活動目標:

1、瞭解環保袋重複利用的特點,以及知道使用環保袋能保護環境。

2、萌發節約資源、愛護環境的意識。

3、培養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知道塑料袋會造成環境污染。

2、物質製備:

(1)塑料袋,教師自備四種環保袋(無紡布環保袋、麻布環保袋、紙質環保袋、棉布環保袋)。

活動過程:

1、問題導入,激發興趣。

出示塑料袋,師幼討論。

①這是什麼?它是用來做什麼的?你在哪裏見過?

②塑料袋爲人們的生活提供了方便,但是它有危害嗎?有什麼危害?

2、觀看課件,感受塑料袋對環境的危害。

中班社會教案《有用的環保袋》含PPT課件

(3)幼兒討論。

①看了這些圖片,你有什麼感受?

②有哪些更環保的袋子可以代替塑料袋嗎?

3、認識環保袋,瞭解其特殊作用。

(1)教師出示無紡布袋、麻布袋、棉布袋、紙袋,幼兒討論。

①你見過這些袋子嗎?在哪裏見過?

②你知道它們和塑料袋有什麼不同嗎?

(2)教師介紹四種環保袋的名稱,幼兒一一觸摸,交流、分享。

①這四種袋子摸起來分別是什麼感覺?

②比起塑料袋,環保袋有哪些好處?

(3)教師小結:環保袋更耐用,可重複、循環使用;不會對環境造成危害。

4、製作環保宣傳袋。

(1)幼兒任意選取一種環保袋,設計一個標誌或畫一幅畫。

(2)嘗試向他人展示自己的作品,宣傳推廣環保袋。

5、活動延伸。

請幼兒玩一玩DIY操作材料包中“彩繪包”的遊戲。

活動反思:

隨着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在生活的各個領域中越來越需要人們與人合作、分享的品質。善於與他人合作分享是時代的要求,是孩子日後生存、發展所需要的品質。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8

一、活動目標

1、明白人的本領大,能製造出各種小工具,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

2、能大膽嘗試,培養他們的操縱潛力。

3、透過觀察和操縱小工具,明白小工具的名稱及用處。

二、活動預備

1、每組:新彩色鉛筆、畫片紙、各色正方形蠟光紙、汽水、半成品娃娃傢俱若干。

2、小工具:板手、卷筆刀、釘書機、剪刀、錘子等各若干。

3、小工具展覽會。

三、活動進程

(一)教師由桌上的物品介紹引出,提出題目請幼兒思考解決的方法。

1、這是一隻新的彩色鉛筆,想一個甚麼辦法才能讓它畫出畫來呢?

2、這幾張小畫片紙要是能成爲一本小畫書,大家都能夠翻着看該有多好呀,怎樣做呢?

3、這張小牀是娃娃家中小娃娃睡的,這上面還有幾顆釘子沒有釘下往,我們怎樣辦呢?

(二)操縱、討論

1、幼兒分組進行操縱,由徒手引發尋覓工具幫忙。

2、幼兒討論,明白小工具名稱與用處,老師操縱示範。

(1)喲,這張紙變成了美麗的窗花,是誰想的好辦法?用甚麼幫忙的?這叫甚麼?剪刀還有甚麼用?

(2)這本小畫書用甚麼方法釘成了?釘書機還有甚麼用?

(3)這張小牀釘好了,小娃娃又能夠睡覺了,是誰釘的?

(4)誰把汽水瓶蓋子打開了,用了甚麼?板子還能夠做些甚麼?

(5)這兩隻筆能夠畫畫了,是誰做的?用了甚麼?(卷筆刀)平時老師用甚麼來削鉛筆?(刀子)小朋友用刀子輕易划着手,卷筆刀的`刀片躲在盒子裏,所以它很安全。

3、幼兒再一次操縱,嘗試剛纔沒有用過的小工具。

4、小結:剛纔我們用來幫忙的這些板子、錘子、剪刀、釘書機、卷筆刀,用起來省時間、省力氣、又方便又安全,它們都有一個名字,叫小工具。

5、啓發幼兒想想平時還見過哪些小工具?它們都是誰製造的?

人們還能動手動腦製作出更新的小工具,幫忙大家做很多事情,人的本領真大呀!

(三)參觀小工具展覽

四、活動結束

1、總結

2、評價

五、活動延伸

由於幼兒的年齡特點與理解水平潛力的發展,對人的本領大的熟悉,他們首先是從四周簡單的事物開始的,隨着幼兒熟悉的進步,明白人能繼續改造、創造,並在小工具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製造出了新一代用品,以到達更省時、省力、輕巧、方便、安全的目的。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9

活動設計:

下雨時生活中常見的一種自然現象,而孩子也異常喜愛雨天,他們常常興奮的談論着。我想不妨抓住這一季節特徵,利用這一自然資源,引導幼兒有意識地去觀察、瞭解雨。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多種感官感受雨聲,下雨時的景象,能大膽用語言說出自己的感受。

2。培養幼兒對雨的喜愛之情及對大自然現象的關注。

活動準備:

大雨和小雨的圖片、大雨和小雨的聲音、兒歌《大雨小雨》

活動過程:

一、直接導入課題 出示圖片師:小朋友們,老師問你們一個問題你們喜不喜歡下雨啊!爲什麼?

小結:因爲下雨過後的空氣特別的清新,小朋友還可以穿着雨衣或者打着雨傘出去踩雨玩。

【老師今天帶來幾張圖片請小朋友猜一猜那個是大雨、那個是小雨。】

1。出示大雨的圖片讓幼兒觀察提問

1)小朋友仔細觀察一下這個是什麼雨?(對這是大雨)提問

2)你看到的大雨是什麼樣子的?當大雨落在地上的時候出現裏什麼?

小結:大雨的線條很粗,雨點落在地上的時候很大,有時候還能濺起水花來。

【我們再看看下面一幅圖是什麼雨?】

2。出示小雨圖片讓幼兒觀察提問

1)出示小雨的圖片讓幼兒觀察(對,這是小雨)提問

2)你看到的小雨是什麼樣子的?當小雨落在地上的時候出現裏什麼?

小結:小雨的線條很緊密,小雨的雨點落在地上的時候,會出現一圈一圈的水圈,像小魚吐得魚圈。

【剛剛小朋友都認識了大雨和小雨,那你們有沒有聽過它們唱歌的聲音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看看那個小朋友能聽出來。】

二、聽雨

1。播放大雨的聲音提問

1)這是誰在唱歌?(哦,這是大雨在唱歌)提問

2)大雨唱歌是什麼聲音?(嘩啦啦,)【請小朋友用自己的小嘴巴學一學大雨唱歌的聲音】

小結:因爲下大雨的聲音"嘩啦啦"的,有時候還會出現打雷的聲音。

【小朋友,仔細聽聽這有是誰在唱歌?】

2。播放小雨的聲音提問

1)這是誰在唱歌?(這次是小雨在唱歌)提問

2)小雨唱歌是什麼聲音?它和大雨的`聲音一樣嗎?(滴滴答答,和大雨的聲音不一樣。)【請小朋友用自己的小嘴巴學一學小雨唱歌的聲音】

小結:小雨的聲音是"滴滴答答"的,它的聲音要比大雨的聲音小。

三、播放兒歌《大雨和小雨》讓幼兒用舞蹈來模仿大雨和小雨。

【小朋友你們知道嗎?大雨小雨除了會唱歌,它們還會跳舞呢!我們也一起跳跳舞吧!】

四、活動結束【小朋友開心嗎?我們今天認識了大雨和小雨,跟它們一起唱歌,一起跳舞,特別的快樂對不對!那我們回到班裏告訴其他的小朋友,讓他們也和大雨、小雨做朋友。】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10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搓、剪、貼的來表現自己眼中的柳條、迎春花和桃花等。

2、體驗與同伴合作設計、裝飾門簾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組織觀察認識迎春花和發芽的柳條,瞭解它們的外形特徵。

組織幼兒學會用皺紋紙搓樹條,並且每人先搓好一條。

綠色及黃色的皺紋紙、剪刀、膠水等。

教師做好迎春花門簾範例,《春天在哪裏》的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 請幼兒回憶說出柳條和迎春花是什麼樣子的?它們的顏色與形狀有什麼不一樣?

引發幼兒製作花門簾的興趣,瞭解做花門簾的材料和方法。

(1)用語言或範例激發幼兒的製作興趣。

(2)出示已經搓好的柳條和操作材料引導幼兒討論:怎樣用我們的材料讓這些枝條開花發芽?

(3)請幼兒觀察製作材料,師幼共同討論材料的用途,和操作方法,紅色的`皺紋紙可以做桃花,綠色的皺紋紙可以做柳條等,可以用撕、剪、扭等方法。

幼兒在背景音樂的伴奏下自由選擇材料進行製作,也可以合作完成。教師提醒幼兒細心,粘貼時注意距離間隔和方向。

活動反思:

通過這個活動幼兒基本掌握了搓,剪、貼的手上細小動作,認識了柳條、迎春花的特徵,但有些幼兒不能把動作做的很細緻,迎春花剪得不太像。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11

活動目標:

1、學習使用筷子,體驗活動的樂趣。

2、培養幼兒小手的靈活性和各手指配合的協調性。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雙筷子、一隻碟子;每組一個小筐子內放薯條、小饅頭、彩虹糖。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我在一開始就直接出示筷子引入,充分的調動了幼兒的學習情緒,並介紹它的來源和用途,激發幼兒操作筷子的慾望,爲下一環節打下基礎。

2、學習活動。

筷子的使用方法有一定的標準,因此,我在幼兒第一次練習前,我沒有強調使用筷子的動作要領,讓幼兒練習自由練習,讓幼兒帶着疑問進入到下一個環節,然後教師再講解使用筷子的動作要領。落實了第一個目標。

3、實踐活動。

學習筷子的目的在於在實踐活動中的運用,在這環節裏我爲幼兒提供了薯條,小饅頭、彩虹糖,讓他們通過夾薯條,小饅頭、彩虹糖來鍛鍊手部肌肉的靈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協調性,落實了第二個目標,教師巡迴指導,幫助有困難的幼兒。最後是小結使用筷子的好處。

活動前組織談話活動:說說筷子的作用並介紹筷子的`來歷。(筷子最大的用處是作爲餐具供大家使用,筷子是我們中國人最早發明的。)在實踐活動後組織討論:爲什麼某某小朋友能迅速地用筷子夾起食物,某某小朋友食物夾得很慢?他是怎麼拿筷子的?結論:要用正確的姿勢拿筷子、夾食物時先要張開筷子,夾住食物後要夾緊。

最後可和筷子做遊戲

1、將幼兒分成5組,在規定的時間裏看誰玻璃彈珠夾得多。

2、每組評出夾得最多的幼兒,鼓勵其他幼兒向他們學習,平時多練習使用筷子。

活動反思:

通過這次活動,幼兒不僅學會了使筷子,還增強了自己要動手的勇氣和信心,使幼兒在比賽中增強了動手的樂趣和會用筷子的自豪感。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12

一、課題:寶貴的泥上(適用於4-5歲兒童)

二、活動目標:

瞭解泥土的種類及作用;知道人和動物都需要泥上;對幼兒進行初步的生態和環境教育。

三、活動準備:

1、在本園天台及種植園地。

2、在天台佈置一堆摻有許多塑料袋、一次性使用飯盒等雜物的泥上。

四、活動過程:

1、帶幼兒到種植園散步,並提出觀察要求:今天老師帶你們去散步,你們要仔細看看,泥上上有什麼?

2、來到種植園,讓幼兒自由觀察後,教師提問:泥上上有什麼?

3、瞭解泥上的.種類及作用:

①再看看我們幼兒園周圍的泥上跟種植園的泥上有什麼不同?

②原來泥土有很多種,有肥料的土叫有機上,混有沙子的土叫沙土,路上、操場的上叫硬土。你們知道這幾種土有什麼用嗎?

4、泥土有這麼重要的作用,你們想一想,如果沒有泥上,植物、動物、人類會怎麼樣?

5、教師與幼兒一起挖掘泥土:現在請你們挖鬆一小堆土,看看泥土裏有什麼?再找找,泥土裏有洞嗎?如果沒有土,它們會怎麼樣?

6、教師與幼兒一起上天台觀察有垃圾的泥土:現在我們再來看看這堆土,它與我們剛纔看的那些土有什麼不同?爲什麼它上面什麼也沒有長出來?種植園與天台比,你喜歡哪個地方?爲什麼?

7、瞭解泥土被污染的後果,進行初步的環境教育:

①爲什麼這堆土會變成這樣?

②如果你扔垃圾,他也扔垃圾,滿地都是垃圾,蓋住了泥土,會變成怎樣?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13

目標:

1、透過活動使幼兒明白拾到東西就應還給失主,並瞭解找失主的方法。

2、引導幼兒體驗丟失東西和撿到東西后的着急情緒,找到東西和把東西還給別人時的不同情緒情感。

準備:動物頭飾、情景表演

過程:

開始部分

(一)引起興趣,引出課題。

師:這天,老師要來變個魔術,你們想看嗎

(二)基本部分:

1、情景表演,讓幼兒瞭解小貓丟了東西着急、難過的情緒和小兔把東西還給它以後高興的情緒。

提問:1、小貓丟了什麼心裏怎樣樣(着急、難過)

2、誰撿到了帽子(小兔)

3、小兔撿到了帽子是怎樣做的(他說了什麼)

羣衆練習:請問,這是你丟的帽子嗎

小結:把帽子還給了小貓,小貓可高興了,小兔着見小貓這麼高興,他心理也很高興,我們小朋友要向小兔學習,拾到東西要還給別人。

2、討論,幫忙幼兒體驗丟了東西、拾到東西還給別人等狀況下的不同情感。

(1)小朋友有沒有無過東西丟過什麼心裏怎樣

(2)你丟了東西,別人拾了還給你,你心裏怎樣

(3)你有沒有拾到過別人的東西你是怎樣做的'心裏怎樣樣

3、情景表演,激發幼兒幫忙小動物的動機,使他們體驗到幫忙了別人會很快樂。

師:看看又發生了什麼事,小動物們爲什麼難過(看見他們難過,小朋友你們心裏怎樣樣

(1)提問:小動物們這麼難過它們丟了東西心裏怎樣看見他們難過你的心裏怎樣那怎樣辦呢我們一齊幫忙他們(請問,剛纔你們在哪裏玩的)我們到走廊裏、樓梯口、午睡室去看一看,如果發現地上有東西就怎樣辦

(2)幼兒幫忙小動物們找東西,(拾起來,拾起來以後怎樣做呢問問撿到東西后怎樣說請問這是你丟的東西嗎

(3)幼兒找東西

(4)師:剛纔我們幫忙小動物找到了東西,還給了他們,他們必須很高興,他們肯定會來謝謝我們的,我們小朋友把東西還給了失主做了好事,心裏怎樣(做一做高興的樣貌,笑一笑)

(5)提問:剛纔你撿到了什麼東西是怎樣還給丟東西的人的,說了什麼話

4、幼兒討論:

(1)拾到了東西爲什麼要還給別人

(a)人家會難過,會着急。

(b)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拿。

(2)(表揚自己)

討論:找不到失主的東西該怎樣辦呢

(三)結束: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14

活動目標:

1、學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的美好情感。

2、培養幼兒合作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3、嘗試用多種材料表現冬天的景象,感受其中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豐富的活動材料,如:泡沫顆粒、彩筆、膠水、各類紙張、松枝等。

2、範例畫《在冬爺爺的懷抱裏》

3、播放背景音樂《堆雪人》

活動過程

1、請幼兒說說對冬天的印象和感受;冬天有那些開心的事兒?

2、出示範例畫《在冬爺爺的懷抱裏》,請小朋友欣賞並說出這幅畫畫了哪些事情?用了哪些材料?

3、引導幼兒討論,發表自己的意見,要求各組幼兒要按整體構圖分工合作,選擇材料,完成畫面。

評改:

孩子們小組作畫,老師巡迴指導。

4、展示作品:請每組派一個小朋友給大家講講他們的作品。

結束部分:

表揚鼓勵小朋友的進步並把幼兒作品佈置到歡迎冬爺爺主題的牆飾上。

教學反思:

孩子們在教學活動中都非常積極,在做畫環節中孩子們都很興奮,希望自己的作品是最好的;但在做畫過程中也有個別組發生爭執的現象,都想按自己的想法來佈置畫,經過老師的指導,孩子們握手言和。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15

活動目標

1.瞭解常見的家鄉土特產,嘗試給土特產分類。

2.知道家鄉物產很豐富,產生作爲山東人的自豪感。

3.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4.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家長帶幼兒參觀農貿市場或超市,幫助幼兒填寫調查表一份,協助收集實物特產。

2.各地土特產圖片,如:樂陵小棗、煙臺蘋果、肥城桃子、萊陽梨、章丘大蔥、濰坊風箏、菏澤牡丹等(見幼兒活動資源包)。

活動過程

1.瞭解家鄉的土特產,引導幼兒觀察收集的土特產實物,瞭解各地土特產的名稱及外形特徵。

提問:小朋友,你們知道什麼是土特產嗎?你認識哪些土特產?你知道我們的家鄉都有哪些土特產?你最喜歡哪一種?爲什麼?

小結:土特產指一個地區特有的或特別著名的'產品:如農產品(水果、蔬菜)、紡織品(衣服、布料)、工藝品(風箏、泥塑等)。

2.知道山東的土特產很豐富,感受土特產的不同,嘗試對土特產進行分類並記錄。

(1)觀察分享幼兒的土特產調查表,說說土特產都有哪幾類。

(2)出示各種土特產圖片,鼓勵幼兒有序地將特產按照顏色、名稱、作用、食用方法等標準分類擺放,並嘗試記錄。

(3)相互交流自己的收穫,說說自己是怎樣分類擺放的,理由是什麼,如:分類標準是水果、蔬菜、糧食,或吃的、用的、玩的等。

3.欣賞兒歌誇家鄉,進一步瞭解各地土特產。

活動延伸:

特產自主品嚐會,請幼兒品嚐、欣賞土特產,初步感受特產的不同。

教學反思:

在課堂教學中,開放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尋找和介紹家鄉的特產、讚美家鄉的特產、推銷家鄉的特產等活動,讓學生在形式多樣的活動中獲得更多的有關的特產知識,充分讓孩子感受到了家鄉的美麗與富饒。此次活動圓滿結束!活動前我爲幼兒創設了寬鬆自由的活動氛圍,讓幼兒在寬鬆自由的氛圍中輕鬆獲得鍛鍊與提高。活動過程中,幼兒表現的積極主動,都能用較完整的語言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並能主動與同伴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