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範文(彙編15篇)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範文(彙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W 次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範文(彙編15篇)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範文1

活動目標:

1、知道行人紅綠燈與機動車紅綠燈的不同,進一步瞭解紅燈、綠燈、黃燈對機動車的指示意義。

2、在遊戲中體驗車輛遵守紅綠燈規則的重要性。

3、增強交通規則意識,並能向成人宣傳。

活動準備:

1、幼兒每人一輛玩具小車。

2、宣傳紅綠燈分類及作用的PPT。

3、自制簡易紅綠燈。

4、幼兒自作宣傳卡的紙張和工具、遵守交通規則簽名。

5、執教老師學習指揮直行、停止的手勢。

活動過程:

一、玩遊戲“我是小司機”。

(一)幼兒自由“開車”通過十字路口。

1、小朋友們早上好!今天大家都帶來好多玩具小車,都有些什麼車呀?(個別提問)你帶來的是什麼車?你呢?

2、平時,這些XX車、XX車是在什麼地方行駛的呢?

3、小朋友都說對了,今天我們就來玩“我是小司機”的遊戲,我們一起開着車去兜風吧!

4、來,我們先給車加加油!哧!都加滿了嗎?準備出發啦!

5、咦、大家看!前面有個十字路口,經過這個十字路口可以到麥當勞、廣泰超市、農商銀行或者李邊市場去哦!

6、誰先來試試?你想從什麼地方出發?到哪裏去?

7、好的,小司機要注意安全,手不能離開你的車哦,好,開始吧!

8、安全到達!還有誰想玩?你想從哪裏出發到哪裏去?你呢?嗯!大家開車的時候注意不能開得太快,不要跟旁邊的車撞在一起哦!好,我們也一起玩吧!先請前面一排的小朋友到你們要出發的地方準備!下面請後面一排的小朋友也出來準備。

9、預備——開車!

(二)小結剛纔的情況,總結經驗。

1、小司機們遇到麻煩了,先請大家回到座位上,把車停在停車場。(教師示範)你到達想去的地方了嗎?爲什麼?

2、你們在開車的過程中遇到什麼困難了嗎?

3、對,我也發現了確實是這樣,那有什麼方法可以解決嗎?(不要那麼多小朋友一起玩、把馬路弄寬點、安裝紅綠燈、請警察指揮交通……)(三)增設簡易紅綠燈,再次遊戲。

4、我們就來試試裝一個紅綠燈這個方法吧,紅燈亮時,我們要怎樣做?綠燈亮時呢?

5、紅燈停、綠燈行大家都知道,那就一定要遵守哦,下面朱老師來做交通警察控制紅綠燈吧,十字路口的四個方向分別對着四面的燈。紅綠燈亮燈的方法也有很多種,我們就用最簡單的,一邊綠燈通行,其他三個方向的都是紅燈不能開車,明白了嗎?

6、好,小司機們我們再來玩一次吧,請大家都過來準備。

7、交通警察提醒大家,開車的時候一定要靠右邊行駛。不能超過中間的黃色線。(配教指揮孩子,只可每邊2個小朋友並排)8、各位小司機注意看好紅綠燈啦,預備,往廣泰方向的綠燈亮了,請開車!滴滴滴滴!(四個方向都轉一遍)9、你們到都到了嗎?好,請小司機們回到座位上,把車停在停車場。(教師示範)(四)小結紅綠燈的作用。

1、小結:剛纔開車的時候你們有沒有遵守“紅燈停、綠燈行”的交通規則?

2、開汽車來有什麼感覺?

3、原來,我們經常看到的紅綠燈就是爲了二、觀看視頻,進一步瞭解紅綠燈的知識。

1、平時你們看到的紅綠燈除了紅燈和綠燈,還有其他顏色的燈嗎?黃燈表示什麼意思?

2、開車的司機看的紅綠燈和走路的行人看的紅綠燈是一樣的嗎?有什麼不同?

3、下面我們一起聽聽交通警察告訴我們應該怎樣遵守紅綠燈的交通規則。(播放視頻)4、原來,黃燈是表示,我們橫過馬路時要走斑馬線,同時還要注意按行人紅綠燈的指示。

三、知道不遵守紅綠燈交通規則的危害。

1、“紅燈停,綠燈行,黃燈亮了等一等”這個交通規則小朋友知道了,我們的爸爸媽媽、周圍的叔叔阿姨也都知道,那他們有沒有做到呢?(平時小朋友有沒有看見闖紅燈的?)2、闖紅燈可能會發生什麼危險?

3、嗯,闖紅燈這種行爲不但違反了交通規則,嚴重影響了其他車輛的正常行駛,還可能會造成交通事故,造成車輛的損壞和司機、乘客、行人的傷亡,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4、播放PPT。

四、製作遵守紅綠燈交通規則的宣傳畫,向更多的人宣傳。

1、闖紅燈可能造成的後果太可怕了,小朋友,你們會闖紅燈嗎?

2、我們遵守紅綠燈交通規則了,可我們的爸爸媽媽、叔叔阿姨她們不遵守、還隨便亂闖紅燈會多危險呀!可能會在交通事故中受傷,還有可能會失去生命,我們應該做呢?

3、請你說!

4、對,我們可以這樣提醒她們,爲了讓叔叔阿姨把遵守交通規則記得更清楚,我們還可以把紅綠燈畫下來,提醒她們要遵守紅綠燈交通規則的,讓他們簽上自己的名字,以後每一次看到,都會想起來,好嗎?

5、請小朋友到這邊找位置坐下來,在紙上畫上紅綠燈。

6、畫好的小朋友帶上你的宣傳卡片,找一位老師,提醒她要遵守交通規則,並請她在卡片上簽名。

7、張貼幼兒宣傳卡片。

我會遵守交通規則,不闖紅燈,能在你的卡片上簽名嗎?

8、小朋友,請把大家的簽名都貼在這裏。

9、今天,我們小朋友知道了紅綠燈代表着怎樣的交通規則,也提醒了許多老師們,下午爸爸媽媽來接我們的時候,我們也可以提醒他們,請他們簽上名字,以後我們還要到幼兒園門口、公園、廣場等更多的地方去,提醒更多的人,讓他們也珍惜生命,注意安全、遵守紅綠燈交通規則!我們先把簽名板搬回活動室,老師們再見!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範文2

一、心育目標:

使幼兒學會同情和關心同伴,掌握幫助和安慰同伴的簡單方法。

二、活動準備:

⒈木偶小兔、小熊、小羊、小狗。

⒉事先排好木偶表演。

三、活動過程:

⒈引導幼兒分段看木偶表演,並思考,教師分段提問:

表演講了一件什麼事,小兔(小熊等)看到小羊(小狗)在哭時是怎麼做的?

⒉請幼兒教小動物並模仿小動物,幫助和安慰同伴的簡單方法。

⒊引導幼兒討論:

(1)你喜歡哪些小動物?爲什麼?

(2)學習他們什麼呢?

(3)我們應該怎樣關心別人?

(4)我們還可以在什麼時候關心別人?

⒋教師總結。

⒌設置情景,請幼兒關心、幫助遇到困難的小動物,教師給予鼓勵、表揚。

四、親子活動:

在家庭中設置一定情境,讓孩子來關心和安慰家人,家人給予鼓勵、表揚。

五、活動評價:

⒈幼兒學會了同情和關心別人的一些具體方法。

⒉學會了用簡單的語言來安慰別人。

⒊初步感受到了別人快樂,自己也快樂的愉快心情。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範文3

活動目標:

1、知道一些機動車的基本用途。

2、知道這些車給人們帶來的許多方便。

活動準備:

課件

活動過程:

1.運用課件,吸引幼兒興趣。

今天我給小朋友帶來了許多有趣的東西,請你們看看,它們是什麼樣子的?叫什麼名字?

2.讓幼兒和同伴一起交流自己剛剛的發現。

你剛剛看到的車是什麼樣子的?上面都有些什麼?你看到的車叫什麼名字?

這些車有沒有相同的地方?相同的是什麼?不同的是什麼?

3.請幼兒說說自己的喜好,再次認識各種車。

你喜歡那種車,你爲什麼喜歡它?

4.小朋友你們坐車麼?你什麼時候坐車呀?

5.。

雖然車的種類、顏色各的相同,但它們都有輪子、方向盤、駕駛室等,車有很多的用途,可以爲我們帶來很多的方便。

激發幼兒的科學興趣。

將來長大了,你們想當科學家麼?你們想發明車麼?想發明什麼樣的車?它有什麼用途?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範文4

目標:

使幼兒瞭解,只有空氣清潔才能保證人體健康;知道吸菸對人有害;建立初步的健康保護意識。

準備:

圖片:矇頭大睡的人;禁止吸菸標誌。

過程

1、教師和幼兒一起討論:午睡後爲什麼要開窗通氣?使幼兒知道,午睡後室內空氣變得污濁,易使人傳染疾病;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清新有益於人的健康。

2、請幼兒觀看矇頭睡覺的圖片,並討論這樣睡有什麼不好。

3、讓幼兒說說自己見過哪些空氣不好的現象。如:灰塵、煙囪冒黑煙、亂倒垃圾、吸菸等。

4、讓幼兒與父母制定協議,保證家庭室內空氣的清潔。

建議

1、教師應絕對禁止家長在園內吸菸。

2、組織幼兒向家長宣傳,要求家長以身作則,並幫助幼兒樹立保護自己安全和健康的識。

3、對幼兒進行清潔衛生教育,知道清潔新鮮的空氣是每個人都需要的。這個教育是個長期的過程,應在日常教育中時提醒幼兒,使幼兒從小建立愛清潔的初步意識。

4、可以採用形象的手段,讓幼兒直觀地看到渾濁的空氣通過氣管和皮膚毛孔的困難景象:氣管和皮膚"表情"很痛苦。但空氣變得新鮮時,氣管和皮膚則露出"高興"的樣子。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範文5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講述水與人們的密切關係,瞭解自來水的來源。

2、使幼兒明白水能解渴,應多喝開水。

3、教育幼兒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

【活動準備】

1、ppt課件:如果沒有水

2、ppt課件:水的作用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活動

1、教師拿着水杯喝水。

教師:小朋友,你們想喝水嗎

2、請幼兒拿水杯喝水。

提問:喝完水有什麼感覺我們喝的是什麼水

二、瞭解自來水的來源。

1、我們喝的水是從哪裏來的

出示自來水淨水過程圖片,向幼兒介紹自來水的淨水過程

2、江河裏的水我們能直接取出來飲用嗎

江河裏的水不清潔,不能直接飲用,自來水廠把江河裏的水抽上來進行加工、淨化、消毒,變成自來水,透過自來水管道輸送到各個地方,我們打開水龍頭,自來水就會嘩嘩地流出來。

三、水與人們的密切關係。

1、ppt課件:水的作用,瞭解水對人們的作用。

2、ppt課件:我們人要喝水,要洗衣服、洗菜、洗米做飯,沒有了水,我們就沒有水喝,就會口渴,沒有了水我麼就不能生活。

3、節約用水,愛護水資源。

(1)教育幼兒要珍惜水資源,節約用水,不要隨便把水浪費掉。

(2)水的用處那麼多,我們就應怎樣節約用水

(讓幼兒自由討論,教師提示幼兒講出:

我們洗手時不要把水龍頭開得太大,看到水龍頭滴水應立刻關起來

四、活動結束

1、教育幼兒多喝開水。

2、水對人體有好處,對人們也有很多用處,所以,水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要節約用水,好好保護水資源。

3、記住國家節水標誌,以及世界愛水日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範文6

一、教學目的

1.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初步瞭解夏天的特徵──氣溫、天氣、水文、植物動物的生活、農業生產、人的生活等。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比較能力(比較夏天與春天有什麼不同)。

3.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趣;使學生體會到,大自然是不斷變化的。

二、教學準備

1.課前觀察:當地的氣溫、天氣、河湖、池塘、植物生長情況、動物的出沒、農業生產、人的衣着等,與春天相比有什麼變化。

2.掛圖或投影片──春天、夏天。

三、教學過程

(一)教學引入

1.提問:誰能說一說春天有什麼特徵?(可以用歌謠回答。)

2.談話:現在是什麼季節?

3.講述:這節課,我們來認識夏天有什麼特徵。(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課

1.比較圖中的夏天與春天有什麼不同

(1)出示掛圖或投影片──春天、夏大

(2)分組觀察、討論:夏天與春天有什麼不同?

(3)彙報觀察、討論結果:認識夏天的一般特點,是爲了使學生獲得關於夏天的基礎知識,從而更好地認識當地夏天的特徵。

①天空有什麼不同?(夏天的天空多雲。)

②樹木有什麼不同?(夏天的樹葉茂密,桃樹結出了桃子。)

③田野裏的莊稼有什麼變化?(玉米長高,小麥成熟,開始收割。)

④河岸、河水有什麼變化?(河岸長滿綠草;河水增多,水中荷花開放。)

⑤人的衣着有什麼變化?(換了夏裝。)

⑥孩子們在戶外玩什麼?(游泳)這說明夏天的天氣怎樣?(變暖。)

(4)觀察課本第18和48頁的圖。

(5)分組討論:每幅圖說明夏天與春天有什麼不同?

(6)教師小結:夏天與春天的不同。(可參照下表中的內容進行小結。)

2.比較當地的夏天與春天的不同

(1)講述:課前,你們觀察了我們這個地方在這個季節的自然情況,下面來彙報一下。

(2)彙報觀察結果:認識當天夏天的特徵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①我們這個地方的夏天與春天有什麼個同?

②我們這個地方的夏天與圖中的夏天有什麼不同?

(以上兩個問題,如果學生不能系統進行比較,可以分別提出一些問題──天氣、河水、樹木、莊稼、鳥、昆蟲、農業生產等進行比較。)

(3)教師小結:各地夏天的一般特徵是相似的,但具體的特徵(例如天氣熱的程度、什麼樹開花、什麼莊稼和果實成熟、什麼鳥飛來等)有所不同,夏天到來的早晚、延續的時間長短也有所不同。在我國,一般來說,南方夏天到來的早,延續的時間長,天氣特別熱;北方夏天到來的較晚,延續的時間較短,天氣也沒那麼熱。

這個問題的講解,有助於學生了解夏天的共性及地方性,避免教學的侷限性。

(三)鞏固練習

1.講述:這節課,我們認識了夏天的特徵。

2.學習歌謠──夏天

此歌謠只能反映夏季的一般特點,教師可以參照此歌謠,根據當地夏天的特點重新編寫。這樣,學生學起來更親切,更有意義。

夏天天氣好炎熱,

天氣多雨河水多。

柳葉茂盛桃子熟,

野草開花滿山坡。

布穀鳥在樹上啼,

蟬在樹上高聲歌。

玉米長高麥收割,

小孩游泳樂呵呵。

(四)佈置作業

繼續觀察我們周圍的大自然,隨着季節的推移有什麼變化。

四、教學參考知識

夏天的特徵:

(1)夏天天氣炎熱,有時會下暴雨,天亮得早,黑得晚,白天長,夜晚短;

(2)夏天,各種昆蟲,小動物都出來活動,許多鳥開始脫羽毛,有許多獸的毛也脫落了;

(3)夏天,植物生長十分茂盛;

(4)夏天是農民最忙的時期,他們要進行三夏(夏收、夏種、夏管)勞動;

(5)夏天,人們穿淺色和單薄的衣服,許多人都積極參加游泳活動。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範文7

目標:

1、透過活動使幼兒明白拾到東西就應還給失主,並瞭解找失主的方法。

2、引導幼兒體驗丟失東西和撿到東西后的着急情緒,找到東西和把東西還給別人時的不同情緒情感。

準備:動物頭飾、情景表演

過程:

開始部分

(一)引起興趣,引出課題。

師:這天,老師要來變個魔術,你們想看嗎

(二)基本部分:

1、情景表演,讓幼兒瞭解小貓丟了東西着急、難過的情緒和小兔把東西還給它以後高興的情緒。

提問:1、小貓丟了什麼心裏怎樣樣(着急、難過)

2、誰撿到了帽子(小兔)

3、小兔撿到了帽子是怎樣做的(他說了什麼)

羣衆練習:請問,這是你丟的帽子嗎

小結:把帽子還給了小貓,小貓可高興了,小兔着見小貓這麼高興,他心理也很高興,我們小朋友要向小兔學習,拾到東西要還給別人。

2、討論,幫忙幼兒體驗丟了東西、拾到東西還給別人等狀況下的不同情感。

(1)小朋友有沒有無過東西丟過什麼心裏怎樣

(2)你丟了東西,別人拾了還給你,你心裏怎樣

(3)你有沒有拾到過別人的東西你是怎樣做的心裏怎樣樣

3、情景表演,激發幼兒幫忙小動物的動機,使他們體驗到幫忙了別人會很快樂。

師:看看又發生了什麼事,小動物們爲什麼難過(看見他們難過,小朋友你們心裏怎樣樣

(1)提問:小動物們這麼難過它們丟了東西心裏怎樣看見他們難過你的心裏怎樣那怎樣辦呢我們一齊幫忙他們(請問,剛纔你們在哪裏玩的)我們到走廊裏、樓梯口、午睡室去看一看,如果發現地上有東西就怎樣辦

(2)幼兒幫忙小動物們找東西,(拾起來,拾起來以後怎樣做呢問問撿到東西后怎樣說請問這是你丟的東西嗎

(3)幼兒找東西

(4)師:剛纔我們幫忙小動物找到了東西,還給了他們,他們必須很高興,他們肯定會來謝謝我們的,我們小朋友把東西還給了失主做了好事,心裏怎樣(做一做高興的樣貌,笑一笑)

(5)提問:剛纔你撿到了什麼東西是怎樣還給丟東西的人的,說了什麼話

4、幼兒討論:

(1)拾到了東西爲什麼要還給別人

(a)人家會難過,會着急。

(b)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拿。

(2)(表揚自己)

討論:找不到失主的東西該怎樣辦呢

(三)結束: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範文8

活動目標:

1.知道"陌生人"的含義,懂得不輕信陌生人的道理。

2.能初步識別陌生人的哄騙行爲,樹立初步的防範意識。

3.提高遇到危險沉着冷靜處理問題的能力。

4.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5.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活動準備:

1.視頻:《不跟陌生人走》、《陌生人我不怕》PPT

2.歌曲《小兔子乖乖》

活動過程

一、歌曲引入,瞭解哄騙提問

1.播放歌曲《小兔乖乖》。這首兒歌小朋友們熟悉嗎?這首兒歌的名字誰知道?那《小兔乖乖》講了一個什麼故事呢?

2.小兔子開門了嗎?

3.小兔子是怎麼知道大灰狼不是媽媽的?

教師小結:小兔子讓大灰狼把尾巴從門縫裏伸進來瞧一瞧,判斷出這不是媽媽的尾巴。小兔子真聰明,遇到問題不慌不忙,動腦筋想辦法,值得我們學習。

4.提問:如果小朋友一個人在家,有人來敲門,你會怎麼做呢?是所有的人敲門都不開嗎?(引導幼兒聯繫實際思考判斷。並通過追問:是所有的人敲門都不開嗎?進一步引導幼兒判別自己的親朋好友等熟悉的人會開門,不認識的人就不開門。)

教師小結:當敲門的是自己熟悉的叔叔、阿姨時我們可以開門,不認識的人我們就不能開門,我們把這些不認識,不熟悉的人稱爲"陌生人"。

5.討論:爲什麼不能給陌生人開門呢?(會騙人、會偷東西、會把小孩帶走……)教師小結:對,陌生人有可能是壞人,我們不能輕易相信陌生人。

二、觀看事例,引發思考

1.有個叫小雨的小朋友自己在街上玩的時候碰到了一位陌生的阿姨,我們來看看她是怎麼做的。

2.播放視頻《不跟陌生人走》,到"阿姨想帶小雨走"停止。

提問:

(1)如果你是小雨,會跟那位阿姨走嗎?

(2)爲什麼?

3.我們看一下小雨到底會怎樣做,繼續播放視頻,請幼兒看完後提問:

(1)那位阿姨是怎樣把小雨騙走的呢?(她說媽媽有事,請她來幫忙接小雨的)

(2)這位自己稱是媽媽同事的阿姨小雨認識嗎?

教師小結:所以無論別人怎麼說,只要你不認識的人都是陌生人,陌生人都不能輕易相信。(通過引發幼兒思考,讓幼兒進一步瞭解"陌生人"的含義。)

(3)小雨的好朋友用了什麼辦法救小雨呀?

(4)我們怎樣判斷陌生人說的話是真是假呢?

(引導幼兒通過討論得出一些常用的判別方法,如:給家裏人打電話,詢問警察叔叔,找老師幫忙等等)

4.提問:小朋友們想一想如果小雨真的被帶走的話,會有什麼後果?(會被賣掉,被帶到其他的地方去,就見不到媽媽了)

5.總結:所以我們堅決不能跟陌生人走。

三、判斷推測,引發討論

現在我要來考考咱們的小朋友是不是真的知道遇到陌生人應該怎麼做了。

情景一:陌生人給小朋友玩具。

這幅圖上發生了什麼事情?(陌生人給小朋友玩具)提問:如果你遇到這種情況,你會怎麼做?

播放情景二:陌生人給小朋友好東西吃。

這幅圖上發生了什麼?(陌生人給小朋友東西吃)提問:遇到這種情況你會怎麼做?

播放情景三:陌生人帶小朋友找媽媽。

問題:遇到這幅圖上的情況你會怎麼做?

教師小結:我們的身邊大部分都是好人,但也會有壞人。遇到事情要多動腦筋,不輕易相信陌生人的話,也不能隨便跟陌生人走,做個機智勇敢的好寶寶。

教學反思:

從執教的情況來看,我覺得自己在課堂上的組織語言還有待加強,如何讓孩子對你的提問或是小結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後的教學中需要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面。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範文9

活動目標:

1.通過觀看啞劇表演,理解故事內容、含義,懂得團結就是力量的道理。

2.嘗試用各種方式學習互助與合作的技能,體驗團結互助的成功和喜悅。

3.初步萌發集體主義情感,培養集體主義精神。

活動準備:

1.《螞蟻搬豆》故事的桌面教具(小螞蟻、大樹、黑洞、黃豆)。

2.重紙箱五個,各種豆子混在一起的操作盤每組兩份。

3. 生活中人們團結合作做事畫面的PPT。

4.雙簧表演視頻。

活動過程:

一、通過觀看啞劇表演,理解故事內容、含義,懂得團結就是力量的道理。

1.教師逐一出示桌面教具,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

這是什麼?它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呢?我們一起來看一段表演。

2.教師操作桌面教具,演示故事的的前半部分。

(1)你看到了什麼?發生了什麼事?

(2)教師用歌唱的形式演唱故事的前半部分。

(3)小螞蟻該怎麼辦呢?請幼兒幫忙想辦法。

3.教師操作桌面教具,演示故事的後半部分。

(1) 小螞蟻用了什麼好辦法呢?

(2)教師用歌唱的形式演唱故事的後半部分。

4.理解故事的含義,懂得團結就是力量的道理。

(1)故事中的小螞蟻爲什麼一開始搬不動,後來又搬起來了呢?

(2)你喜歡故事中的小螞蟻嗎?爲什麼?幫助幼兒提升故事含義,懂得團結力量大的道理,鼓勵幼兒也要象小螞蟻一樣學會團結,學會合作。

二、設置情景,進一步理解團結、合作的意義。

1.情景表演,感受團結合作能解決困難。

(1)我要把這個箱子搬到那邊去搬不動,怎麼辦呢?

(2)鼓勵幼兒動腦筋發表意見。

(3)所有小朋友一起幫忙搬箱子,終於很快就把所有的箱子全搬好了。

(4)小結:我搬不動箱子時,熱心的小朋友們幫助了我,我真高興,謝謝幫助我的小朋友。(“謝謝。”“不用謝”)你們幫助了我心理感覺怎樣?(很開心)對,團結的力量非常大,所以我們遇到困難時也要團結起來,互相幫助。

2.開展比賽,體會人多、合作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老師不小心把赤豆、花生、黃豆和綠豆都混在了一起,請小朋友幫忙幫我撿出其中的黃豆

(2)交代任務要求:

五個人一張桌子。每張桌上有相同的兩份任務。一份任務由一人單獨完成,另一份任務由四人合作完成。

(3)相同時間裏,那一份任務完成得快?爲什麼?

(4)小結:相同的任務,人多了,大家合作了就完成得快。

(三)遷移經驗

想一想生活中還有什麼事情也需要很多人來幫助,才能將事情做得又快又好又省力呢?

活動延伸:看雙簧表演

合作的好處真是太多了,如果表演中加上了默契的合作會有怎樣的效果呢?一起來看一看:雙簧表演。

中班社會教案:拾到東西要歸還

目標:

1、通過活動使幼兒知道拾到東西應該還給失主, 並瞭解找失主的方法。

2、引導幼兒體驗丟失東西和撿到東西后的着急心情, 找到東西和把東西還給別人時的不同情緒情感。

準備:動物頭飾、情景表演

過程:

開始部分

(一) 引起興趣,引出課題。

師:今天,老師要來變個魔術,你們想看嗎?

(二)基本部分:

1、情景表演,讓幼兒瞭解小貓丟了東西着急、 難過的心情和小兔把東西還給它以後高興的心情。

提問: 1、小貓丟了什麼?心裏怎麼樣?(着急、難過)

2、誰撿到了帽子? (小兔)

3、小兔撿到了帽子是怎麼做的? (他說了什麼?)

集體練習: 請問,這是你丟的帽子嗎?

小結: 把帽子還給了小貓,小貓可高興了,小兔着見小貓這麼高興,他心理也很高興,我們小朋友要向小兔學習,拾到東西要還給別人。

2、討論,幫助幼兒體驗丟了東西、 拾到東西還給別人等情況下的不同情感。

(1) 小朋友有沒有無過東西? 丟過什麼? 心裏怎樣?

(2) 你丟了東西,別人拾了還給你,你心裏怎樣?

(3) 你有沒有拾到過別人的東西? 你是怎麼做的? 心裏怎麼樣?

3、情景表演,激發幼兒幫助小動物的動機, 使他們體驗到幫助了別人會很快樂。

師: 看看又發生了什麼事,小動物們爲什麼難過? (看見他們難過,小朋友你們心裏怎麼樣?

(1) 提問: 小動物們這麼難過? 它們丟了東西心裏怎樣? 看見他們難過你的心裏怎樣? 那怎麼辦呢? 我們一起幫助他們(請問, 剛纔你們在哪裏玩的?) 我們到走廊裏、樓梯口、午睡室去看一看, 如果發現地上有東西就怎麼辦?

(2) 幼兒幫助小動物們找東西,(拾起來,拾起來以後怎麼做呢? 問問撿到東西后怎麼說? 請問這是你丟的東西嗎?

(3) 幼兒找東西

(4) 師: 剛纔我們幫助小動物找到了東西,還給了他們, 他們一定很高興,他們肯定會來謝謝我們的,我們小朋友把東西還給了失主做了好事,心裏怎樣? (做一做高興的樣子,笑一笑)

(5) 提問: 剛纔你撿到了什麼東西? 是怎樣還給丟東西的人的, 說了什麼話?

4、幼兒討論:

(1)拾到了東西爲什麼要還給別人?

(a)人家會難過,會着急。

(b)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拿。

(2) (表揚自己)

討論: 找不到失主的東西該怎麼辦呢?

(三) 結束: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範文10

活動目標:

1、通過找園徽、設計海報的環節,萌發對幼兒園的熱愛之情。

2、識別並能表達清楚幼兒園的名稱、地理位置等。

3、知道園徽的作用,嘗試爲幼兒園設計宣傳海報。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5、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幼兒參觀幼兒園,教師介紹幼兒園在社區的位置和園內的設施等。

2、空白廣告牌;筆;幼兒園的名字與標識;幼兒園廣告宣傳單。

活動過程:

1、討論參觀所見所聞。

(1)幼兒說說:我們的幼兒園名稱是什麼?在哪個位置?周圍都有什麼?

(2)教師提問:我們的書包上都有一個標識,哪裏還能找到這樣的標識?

2、再次參觀幼兒園場地,尋找園徽標識。

3、幼兒講述幼兒園標識的作用。

(1)提問:你在哪裏看到園徽的標識了,爲什麼我們幼兒園要有標識呢?

(2)教師小結:看到標識就能明白是幼兒園,標識就像廣告一樣,讓很多的人認識我的幼兒園。

4、提出問題,引出任務。

(1)你們想不想讓更多的人認識我們的.幼兒園?

(2)你有什麼其他的方法介紹我們的幼兒園?

(3)今天我們先嚐試用小海報的方法來介紹我們的幼兒園,你想介紹什麼呢?

5、幼兒嘗試設計小海報。

提醒幼兒將想要宣傳的內容放在海報最顯眼的位置上;鼓勵幼兒選擇各種材料,繼續製作海報。

活動建議與提示:

1、最後環節的活動,可延續紙區域活動中進行,可以個別指導幼兒選擇各種材,料製作幼兒園小海報,也可以引導幼兒與同伴合作一起製作海報。當幼兒完成海報後,可組織幼兒展示、介紹海報。

2、美工區投放園徽的模板,讓那個幼兒用拓印的方法印出園徽的形狀。還可投放不同園徽、園服的圖片,讓幼兒觀察並比較園服的顏色、款式和園徽的異同。

3、準備品面圖、字卡及圖片,協助幼兒以所屬的教室爲中心點,在平面圖上找出其他場所的位置。例如,保健室隔壁就是洗手間,然後貼上合適的圖卡,並說出其功能。

教學反思:

從執教的情況來看,我覺得自己在課堂上的組織語言還有待加強,如何讓孩子對你的提問或是小結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後的教學中需要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面。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範文11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瞭解特殊的電話號碼,明白在緊急狀況下幫忙人們解決一些特殊問題。

2、學習使用特殊電話號碼,培養幼兒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二、活動準備:

1、自制多媒體課件。

2、玩具電話一部,幼兒操作材料。

三、活動過程:

1、活動導入。

師:"你們看過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嗎?""我們這天一齊去羊村做客好嗎?"課件:懶羊羊在哭"唔……"師:咦,懶羊羊,你爲什麼哭呀?

課件:村長都被灰太狼抓走了,我也受傷了,請你們幫忙救救村長吧。

師:原先是這樣呀,小朋友你們願意去救村長嗎?

幼:願意。

師:懶羊羊你放心,我們必須會把村長救回來的。

課件:謝謝你們,我那裏有封信,在困難的時候才能打開。

師:懶羊羊給了我們什麼?

幼:一封信。

師:那我們要把信收好了,千萬不能弄丟,我們此刻趕快出發吧。

2、認識110、120、119.

(1)出發去救村長,在草原橋上遇到大火。

師:呀,草原橋發生了什麼事?

幼:着火了。

師:我們怎樣過去呀?此刻該怎樣辦?請個別幼兒說說辦法。

師:還記得我們臨走時懶羊羊給了我們一封信嗎?

幼:記得。

師:那我們趕快打開看看信上寫了些什麼。

打開信,信上有110、120、119,引導幼兒認識。

師:信上寫了什麼呀?

幼:110、120、119.

師:你們念得真好。明白要把我們平時念得數字yi,此刻念成yao。我們再來念一遍。

師:這三排數字分別是三個特殊的電話號碼,你們明白這三個號碼分別是哪裏的電話號碼嗎?請個別幼兒回答。--報警電話、急救電話、火警電話。

根據幼兒的回答分別對應出示圖片:警車和警察、救護車和醫生、消防車和消防隊員。

師:你們說的真棒。那草原橋着火了,就應打哪個電話請誰來幫忙?

幼:打119,消防員。

師:那我們趕快來一齊打電話吧。

師幼一同用電話撥打119,與消防隊員通話。

師幼:喂,是119嗎?草原橋着火了,你們快來滅火呀?

課件:你們不要着急,請告訴我們哪個地方着火了。

師:119沒有聽清楚地址,我們趕快再說一遍。

師幼:是草原橋着火了。

課件:我們立刻就來。(出示消防車滅火)(2)到了狼堡,灰太狼在睡覺,怎樣辦?

師:消防員叔叔本事真大,一下子就把火滅了。我們能夠透過。灰太狼平時作惡多端,幹了許多壞事情,個性喜歡抓羊吃,我們看看它此刻在幹什麼?

課件:睡覺。

師:噓,灰太狼睡着了,我們輕點,不要吵醒它,我們快打開信看看請誰來幫忙。

幼:打110,請警察來幫忙。

師:那我們趕快來一齊打電話吧。

師幼一同用電話撥打110。

師幼:喂,是110嗎?大壞蛋灰太狼在它的狼堡裏睡着了,你們能不能來把它抓走。

課件:你們不要着急,請說清楚灰太狼此刻在哪裏。

師幼:在狼堡裏。

課件:我們立刻就來。(出示警車)(3)進入狼堡,發現村長受傷了,怎樣辦?

師:耶,灰太郎被抓走了,我們快找找村長在哪?

課件:播放村長畫面。

師:呀,找到了,原先就在那裏。

課件:哎喲哎喲。

師:村長您怎樣了?

課件:我受傷了,流了很多血,走不了了。

師:村長受傷了,我們就應怎樣辦?

幼:打120,請醫生過來。

師:那我們趕快來一齊打電話吧。

師幼一同用電話撥打120。

師幼:喂,是120嗎?村長受傷了,你們快派醫生來吧。

課件:你們不要着急,請告訴我你們在哪裏。

師幼:我們在灰太狼的狼堡裏。

課件:我們立刻就來。(出示救護車)3、鞏固認識。

師:村長的血止住了,我們能夠回家羅。

課件:狼堡的門關上了。

師:門怎樣關上了呀,這下我們怎樣回去呀。

課件:你們要闖過三關,這扇門才能打開。

師:原先還要闖關呀,不明白問題難不難,我們先給自己打打氣,我們一齊來:加油加油,耶!好像這個氣打的還不足,再來一遍,要對自己有信心,預備起:加油加油,耶!好,那我們趕快來聽聽第一關是什麼?

課件:請聽第一關:請問119、120、110,分別是哪裏的電話號碼?根據幼兒的回答進行課件演示:回答正確。三個答完以後:掌聲-恭喜你們闖過第一關。

師:耶,我們第一關過了,立刻要闖第二關了,再來給自己一點信心:加油加油,耶!好,我們來聽聽第二關又是什麼?

課件:請聽第二關:請問這三張圖片分別發生了什麼事,就應撥打哪個電話號碼?根據幼兒的回答進行課件演示:回答正確。三個答完以後:掌聲-恭喜你們闖過第二關。

師:你們真棒,連闖兩關,那看看第三關我們也能不能這樣的順利闖過,告訴你們,第三關有一點難度,我們再來問自己打打氣:加油加油,耶!

課件:請聽第三關:請問110、120、119,爲什麼這三個號碼是特殊的電話號碼?

師:恩,爲什麼110、120、119這三個號碼是特殊的電話號碼呢?有誰明白?

如果幼兒回答不出來,能夠進行提示。

師:你們家的電話號碼是多少?爸爸媽媽的手機號碼是多少?根據幼兒回答,寫在黑板上。

師:那我們來數一數每個號碼有多少個數字組成。師幼一齊數,並將得數寫在後面。

師:我們再來數這三個號碼。

師小結:原先這三個號碼只有在遇到危險或緊急事情的狀況下才能撥打,比如說遇到火災、爆炸或者有人打架、受傷或者遇到小偷、搶劫的等一些危險的緊急的事情,所以只設置了三位數,這樣記起來容易,撥起來也快,還有一個特殊的地方在於它們是免費的,在全國任何地方都能夠撥打,但是沒有發生緊急事情的時候是不能夠打的,如果隨便打的話,要被警察叔叔抓起來的。此刻你們明白爲什麼說這個三個號碼是特殊的電話號碼了吧。

幼:明白了。

師:恩,大家都明白了,那我們看看這門會不會打開。

課件:掌聲--恭喜你們,三關全部透過,門已經打開了,你們能夠回家了。

4、幼兒操作。

師:太好了,我們最後能夠回家了。我們某某班的小朋友太厲害了,這天不僅僅學到了關於110、120、119這三個特殊電話號碼的一些知識,還成功地把羊村長給就樂出來,你們真的很棒,但是小班的弟弟妹妹還不明白這三個號碼是什麼意思呢,所以啊,我想請你們來做張宣傳海報,去給弟弟妹妹介紹這三個號碼,願意嗎?"師:宣傳海報怎樣做呢?我請三個小朋友爲一組製作海報,請你們先看清楚每張圖片上發生了什麼事情,然後把相應的號碼對應貼在圖片的下面,聽懂了嗎?此刻開始吧!

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注意檢查幼兒做的正確與否。

5、離場。拿着宣傳海報去小班介紹。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範文12

活動目標:

1.對情緒有初步的認識,知道人的情緒會變化,會用情緒溫度計記錄自己的情緒。

2.懂得保持良好的情緒對身體的好處。

3.讓幼兒知道愉快有益於身體健康。

4.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5.學會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樂觀的情緒,逐漸養成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1.氣溫溫度計一個

2.臉譜圖:興奮、高興、傷心。

3.可調式情緒溫度計若干。

4.磁帶:《快樂舞》、《小熊的葬禮》音樂

活動過程:

1.提問:“氣溫的變化用什麼表示?”教師出示氣溫溫度計,讓幼兒知道氣溫的變化可以用溫度計來表示。

2.認識情緒,知道人的情緒也會變化。

(1)請幼兒分別欣賞《快樂舞》和《小熊的葬禮》的音樂,感受自己的情緒的變化。

(2)出示不同的情緒臉譜並認識:興奮、高興、傷心,讓幼兒說說自己有沒有過這樣的情緒。

(3)認識情緒溫度計:知道情緒同氣溫一樣會變化,可以用情緒溫度計來記錄自己的情緒。

①幼兒操作自己的情緒溫度計,並同旁邊的幼兒說一說自己的情緒。

②請個別幼兒把自己的情緒溫度計給大家看,猜一猜他的情緒是怎樣?使幼兒懂得情緒溫度計不僅可以記錄自己的情緒,也可以瞭解別人現在的情緒。

3.通過故事,瞭解情緒對健康的影響。

(1)提問:“你喜歡什麼樣的情緒?爲什麼?什麼樣的情緒最讓人舒服,對身體最有益。

(2)講故事《小兔過生日》、《長頸鹿丟了花帽子》,讓幼兒懂得過分高興和過分傷心對身體不利,最讓人舒服、最利於健康的情緒就是“高興”

鼓勵幼兒平時用情緒溫度計記錄自己的情緒,讓自己天天都有“高興、開心”的情緒,這樣本另會學得更好,身體會更健康。

活動反思:

讓孩子認同自己,有情緒空間,能自由、開放地感受和表達自己的情緒,使某些原本正常的情緒感受不因壓抑而變質。我和孩子一起看圖片學習怎樣適當宣泄自己的情緒,如:在憤怒的時候,不妨跑跑步、打球來釋放;在悲傷時,不妨大哭一場等。只有駕馭自己的情緒,才能成爲健康的孩子。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範文13

活動目標:

1.傾聽、感受故事內容

2.進一步瞭解大豆的廣泛用途,產生探索豆類植物的好奇。

活動準備

故事掛圖、故事、各種生活中的豆製品、蛋糕一個

活動過程

一、實物導入

師:小朋友們請看這是什麼?(出示蛋糕)

師:今天我們班要舉行一個特殊的生日patt,大家想不想知道今天是誰過生日?

師:(出示圖片:老豆爺爺)今天是老豆爺爺的生日,豆子寶寶們想給爺爺個驚喜,想把爺爺所有的子孫都叫來,可是豆寶寶們不知道家族中還有誰?於是就把這個任務交給了我們小朋友。

師:小朋友猜一猜,除了豆寶寶外還會有哪些是老豆爺爺的子孫?(討論)

二、初步欣賞故事,結合圖片欣賞故事。

師:有一個有心的豆寶寶也在努力的尋找,它在網上找了很多老豆爺爺的子孫,小朋友們一起來聽聽都有誰來給老豆爺爺過生日?爲什麼小豆不讓他們來給老豆爺爺過生日?

三、帶着問題再次欣賞故事。

師:爲什麼肥皂、油漆、輪子、帽子也來爲老豆爺爺過生日呢?

師小結:原來啊肥皂、油漆、輪子、帽子都是用大都做成的,都是豆爺爺的子孫,所以來給老爺爺過生日。

四、故事表演,活躍氣氛。

1、理解故事,帶領幼兒討論:小豆長大了能做什麼?

2、鼓勵幼兒運用已有的經驗談一談生活中有哪些東西是用大豆做成的。

師:你們想不想來做小豆呢?我們來邊聽故事邊表演吧。

3、教師小結:大豆製品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而大豆做成的食物品種更是繁多,比如:豆腐、豆皮、豆腐腦、臭豆腐、豆芽菜等,他們都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所以我們要多吃豆類食品,讓我們的身體長得更高!更壯!更漂亮!

五、活動延伸:

1、引導幼兒到區域中觀察、比較已投放的各種豆類,如:綠豆、扁豆、豌豆、蠶豆等,瞭解其用途。

2、收集有關大豆用途的信息。

小結及反思

幼兒對農貿市場很陌生,大部分幼兒都沒有買菜的經驗,不知道怎樣去買菜,因此,我設計了《農貿市場真熱鬧》這節活動。主要是讓幼兒瞭解更多蔬菜的種類,營養與價格,同時讓幼兒自己去買菜,自己問叔叔阿姨菜的價格等等。幼兒非常感興趣,豐富了幼兒的生活經驗,幼兒在愉快的社會實踐中豐富了自己的知識,我覺得本次活動很滿意。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範文14

一、活動目標:

1、知道生活、遊戲中有許多規則需要大家一起來遵守,知道規則的重要性。

2、能積極參與討論,共同制定新規則,體驗遵守規則給活動帶來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裝有小藥瓶的可樂瓶、ppt、各種樂器人手一件

三、活動過程:

(一)遊戲導入

師:今天,姚老師遇到了一個小困難,想請小朋友們一起來幫幫我。

師出示裝有小藥瓶的可樂瓶

師:你們看,我把裝有糖果的許願瓶不小心掉進了可樂瓶裏,誰願意幫我把它們拉出來?(師請五位小朋友一起拉)

師:行嗎?爲什麼不行?你們遇到了什麼問題?(請剛剛拉的小朋友回答)那你們有什麼好辦法可以解決嗎?

第二次請孩子們嘗試

小結:孩子們,你們看,大家一起將東西取出時,還是需要一些小規則的,不然我們就不會成功。

(二)出示樂器

師:今天呢,姚老師還給你們帶來了這麼多的樂器,一起來看一下,認識它們嗎?(師帶領幼兒逐一認識樂器)

一會呢,就請你們去選一樣自己喜歡的樂器,我們跟着音樂一起發出聲音好嗎?

師:先來聽一下是什麼樣的音樂?這首音樂聽上去感覺怎麼樣?

(三)自由演奏

孩子取樂器,並跟着音樂自由演奏

師:好了,孩子們,音樂結束了,請你們把樂器送回去吧!剛剛自由自在玩樂器的感覺怎麼樣?(很開心、…..

那麼,在你們自由自在玩樂器的同時,你們覺得發出來的聲音好聽嗎?(師播放剛剛孩子們演奏的聲音)

爲什麼不好聽?(太亂了,沒有節奏,沒有前奏)那麼,怎樣才能玩的開心,又讓音樂聽上去比較美妙呢?接下來,姚老師就來制定一個小規定,這個小規定就是要求小朋友按着節奏來拍打樂器。

(四)按節奏演奏

教師出示節奏圖

師:認識它們嗎?紅色的一句要拍幾下?

師帶領幼兒先用手拍打節奏。

請小朋友再看,這裏的樂器擺放的怎麼樣?(很亂)那應該怎樣擺放呢?

師:前面的小圓點表示歌曲的前奏,前奏的時候,樂器能不能發出聲音?

幼兒取樂器,合着音樂演奏

師:這次的聲音好聽嗎?(師播放幼兒演奏的聲音)

放樂器

小結:所以,孩子們你們看,這麼多人一起玩遊戲一起玩音樂,還是需要一些小規定的,因爲有了這些規定我們才能做好,才能演奏出美妙的音樂。

師:那麼,按着節奏來打擊樂器只是我們今天這個活動中的一個小小規定。其實,在我們的幼兒園裏,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規則需要我們去遵守。比如說,當我們在玩區域遊戲時,應該遵守哪些規則呢?(幼兒說)再比如說過馬路的時候又應該遵守哪些規定呢?

師:沒錯,這些都是需要我們去遵守的,那除了這些以外,還有什麼呢?如果不遵守這些規定又會有怎樣的後果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播放視屏)

師:你們看,遵守規則在我們的生活中是不是很重要啊,如果不遵守的話後果可能會很嚴重。

遵守規則,它不僅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方便,有時也會帶來快樂,讓我們一起來爭做規則小標兵吧!

活動反思

今天我執教了同題異構社會活動“遵守規則,我最棒!”。整個活動的流程比較順暢,在教學具方面也準備的比較充分。但在整個執教的過程中,應該把整堂課的重難點放在爲什麼要遵守規則、遵守規則的好處是什麼等上。而我把中心放在了讓孩子們如何打準節奏上,感覺規則的重心抓的不穩。另外,在樂器的擺放上也存在着隱形規則,在讓孩子送樂器的時候,可以做個標記讓孩子進行取放。

活動的最後,我請孩子觀看了一段視頻,這段視頻拍攝的是孩子們的一日生活,很貼近孩子們,讓孩子們在看的過程中能夠加深對規則的理解。但在看視頻之前,老師沒有提出觀看視頻的要求,所以導致最後的效果不是很理想!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範文15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在生活中也能主動讓一讓別人,作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2.透過遊戲讓幼兒體驗互相謙讓的重要性。

教學方法:體驗遊戲圖片分析兒歌

活動準備:教學掛圖繫有細繩的小球礦泉水瓶子

活動過程:

1.遊戲“逛公園”

1)將幼兒分成三組,每組五個幼兒。

2)教師向幼兒說明不同顏色的小球代表誰。(紅色代表媽媽,綠色代表爸爸,藍色代表哥哥,白色代表爺爺,粉色代表小妹妹。)

3)幼兒將小球放入瓶子(公園)中,教師引導幼兒:公園裏有什麼,你們在公園裏玩得開心嗎?

(鈴聲響起)教師:“公園裏着火了,大家快跑!”

(鈴聲結束)幼兒鬆開手,教師引導幼兒觀察,你們從公園跑出來沒有?爲什麼沒有跑出來?結果怎樣樣?你們又是怎樣跑出來的?

小結:公園裏着火了,大家都趕緊往外跑。有的人互相擁擠,只顧着自己,結果誰也沒有跑出來。都受傷了,有的人互相照顧,一個一個地跑,就全都跑出來了,誰也沒有受傷。

2.討論:大家就應讓誰先跑,誰最後跑?爲什麼?

3.第二次玩“逛公園”的遊戲,鼓勵幼兒按照大家討論的順序從公園裏出來。

4.看圖講述:這些小朋友在做什麼?他們做得對不對?我們就應向誰學習?

5.兒歌:“拍手歌”。結束活動。

附兒歌《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世界有我也有你。

你拍二,我拍二,大家生活在一齊。

你拍三,我拍三,互相謙讓很簡單。

你讓我來我讓你,和諧社會更美麗。

活動延伸:

在幼兒園放學回家的時候,組織幼兒觀察幼兒園樓道的擁擠狀況,讓幼兒瞭解擁擠的害處,在實際生活中明白要讓老人和小孩先走,走的時候靠樓梯的右邊,不能擁擠。同時號召家長也一同參與到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中來,教育幼兒養成互相謙讓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