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教案【彙編8篇】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教案【彙編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1W 次

作爲一名教職工,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教案【彙編8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仔細觀察,尋找、發現魔術表演的祕密,喜歡探究魔術表演的奧祕。

2、通過嘗試魔術表演,感受魔術的神奇,體會表演魔術的快樂。

3、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4、樂意與同伴合作遊戲,體驗遊戲的愉悅。

活動準備:

1、音樂《未來的魔術師》。

2、每兩人一塊手帕、一枚硬幣。

3、玻璃杯、盛有涼水的大水杯、明信片、水盆。

4、紙袋、寬大的外套、細長形狀的物品。

活動過程:

一、教師以談話導入活動

(一)幼兒隨音樂入場。音樂漸低,幼兒圍坐在一起。

教師:

1、剛纔進教室時聽到音樂了嗎?是很動感有些神祕的音樂,它的名字叫《未來的魔術師》。魔術師!

2、有沒有看過魔術表演?在哪裏看到過?

(二)教師:魔術表演看上去感覺像有魔法喲!魔術師表演魔術時真的有魔法嗎?

二、觀察發現魔術的祕密。

(一)教師表演《聽話的小磁鐵》。

提問:猜一猜小磁鐵爲什麼這麼聽話?(幼兒回答--請不善於表達的幼兒來回答)教師:原來小祕密在這兒呢!

(二)教師表演《百寶袋》。

提問:猜一猜這個魔術的.祕密在哪裏?

總結:其實魔術的祕密有時候就藏在特別製作的小道具裏。

(三)教師表演《流不出來的水》魔術,激發幼兒的興趣。(紙片託水:取一隻塑料小杯,裝滿水。將硬紙片蓋在杯口(紙片比杯口略大)。用手按住了硬紙片,迅速將水杯倒置。將按住紙片的手輕輕移開,可見紙片托住了杯中的水,使水不會流出)。

提問:猜一猜魔術的祕密可能是什麼?幼兒回答。

教師總結:有的魔術是運用科學的小道理來表演的。

教師總結:當然魔術師的手法應該很熟練,這樣纔不會露出破綻。

三、合作分享寶貝們今天愛動腦筋、勤思考,也積極回答問題了,表現很棒。那我們一起來變個魔術表演給聽課的老師,你們願意嗎?

四、結束語。

在科學區準備了幾種魔術道具,小朋友可以試試。幼兒退場,出現音樂。

教學反思:

活動中感到孩子們很感興趣,但是對於孩子們來說魔術還是太陌生,脫離生活太多了,所以表現得有點茫然,需要老師不斷的引導,有的甚至是直接給出答案。另外就是學習魔術時孩子們表現的不自信,這個和經驗不多有很大關係。

改進措施:

1、讓孩子們在活動前一段時間就有意識的看一些"小小智慧樹"的小魔術表演。

2、讓孩子們練習一個或兩個簡單的小魔術表演的經驗。

3、在活動結束前可以有觀看魔術大師的魔術,讓孩子們有一個視覺上的提升。

小百科:詞語“神奇”,表示“神妙奇特”的意思。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運用各色吸管進行拼插及造型粘貼,製作立體小人並用彩筆裝飾。

2.通過觀察和嘗試,探索不同的剪開方法與紙片後產生的不同造型。

3.能大膽,富有創意的立體小人。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運用各色吸管進行拼貼及造型粘貼。

難點:通過觀察和嘗試,探索不同的剪開方法與紙片拼插後的不同造型。

活動準備

有剪刀的經驗,剪過較硬的紙、薄塑料等

剪刀,水彩筆,漿糊,事先準備好的吸管小人半成品(沒有四肢的)1---2個。草地的背景板

活動過程

出示“吸管小人”半成品,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小人,你們看:咦?你們發現他少了什麼呢?(手臂和腿)師幼共同討論、探索吸管與紙片拼插的方法。

(1) 幼兒猜測。“我今天帶來了一些吸管小人,我準備用這些吸管給小人裝上手和腳,你猜猜我會怎樣裝上去呢?

(2) 教師邊演示邊幫助幼兒小結拼插的方法。

(3) 邀請幼兒幫忙用豎着剪得方法吧小人的四肢裝上去,並把小人放在背景板上。

(4) 探索其他的拼插的方法。

教師:他說他太累了,想坐着,你們坐在地上的時候腿是什麼樣的`?

(請幼兒一起試一試,說說)

教師演示橫着剪的方法,邀請幼兒用橫着剪的方法把另一條腿裝上去。

(5) 教師出示用帶彎頭的吸管制作的小人。

師:我這裏還有一種吸管,你們看看它和我們剛纔用的吸管有什麼不一樣?(一個粗一個細,一個直直的一個可以彎)

(6)教師總結幼兒的拼插方法,並結合範例介紹“吸管小人“的完整做法。幼兒操作,教師指導,及時給予幫助。(播放背景音樂)

活動反思:

1. 這次活動我設計的有層次感,先是老師示範,邊做邊說,讓孩子邊聽邊看,然後孩子示範,對孩子來說是個探索,其他孩子來說是個示範。

2. 應該多問一問,你打算怎麼做?想做一個什麼小人?如果在多設計一個:有工具和無工具之稱會更好

3. 這節課的挑戰無處不在,要問問:你在做的時候遇到了什麼困難?那個地方最做?你是怎麼解決的?你能和好朋友做的小人放在一起麼?如果你再做一個小人你會怎麼做?

4. 多讓孩子說,讓孩子來解決問題,建立友誼會更好。

小百科:吸管或稱飲管,是一條圓柱狀,中空的塑膠製品,其主要功用是用來飲用杯子中飲料,也有用來吸食一些烹飪好的動物長骨的骨髓。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體驗春天在戶外活動的樂趣。

2.激發創作潛力,鍛鍊動手能力。

3.感受風力大小對有關風的玩具的影響。

4.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喜歡參與遊戲,體驗。

教學重點、難點

用語言描述春風的特徵。製作各種風的玩具。

活動準備

1.師生共同收集製作風箏、風車的材料和工具,如紙、水彩筆、竹條、線、剪刀、礦泉水瓶、塑料袋、報紙、細線、小竹條、透明膠、大頭針等等。

2.幼兒曾玩過的有關風的玩具。

活動過程

1.帶幼兒到戶外尋找春風,體驗春風吹在臉上的感覺。

(輕輕的',細綿綿的,很飄柔,很溫馨,很溫暖,給人舒暢,讓人忘調煩惱,陶醉其中!感覺自己好象就是那陣春風!)

2.啓發討論:、

(1)戶外玩什麼遊戲需要風兒的幫助?

(2)製作風車、降落傘等需要什麼材料?

3.製作玩具。

(1)引導幼兒觀察活動前收集的製作材料和工具。

(2)啓發幼兒和同伴一起製作風車、風箏、降落傘、飛機等小玩具。

(3)幼兒分成四小組,分頭製作其中一種小玩具。教師巡視指導。

4.和風兒做遊戲。

(1)幼兒在戶外玩自制玩具。

(2)探究玩具與風力、風速等的關係。

5.活動延伸。

1.鼓勵幼兒和家長一起製作風的玩具。

2.請家長利用休息天帶幼兒到戶外玩風的玩具。

教學反思

本節課孩子們特別感興趣!在對春風的描述過程中,又說出了很多春風給大自然帶來的變化。語言表述很清楚。在製作玩具的過程中,個別小組的孩子動手能力有點差,有很多孩子連剪刀都不會用。因爲有些孩子是這學期剛剛入園接受幼兒園正規教育,在家都是在爺奶身邊,動手能力相對就很差。不過在老師的幫助下,很快也能完成自己的任務。但是老師就要注意以後在動手方面要對孩子們多做一些訓練。通過遊戲,孩子也發現了風力、風速與玩具間的關係。遊戲的興趣也非常濃。這節課收穫的確是很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指導幼兒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2.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語言

3.引導幼兒運用掌握的詞彙和以有的經驗,進行仿編活動

通過遊戲識字,進一步培養幼兒對文字符號的敏感性。在輕鬆,愉快的遊戲中讀一些漢字。

活動準備:

一.課件:

1.範文:風在哪裏配樂(朗誦時用)

2.隱藏文字的範文。隱掉“翩翩起舞”“頻頻點頭”“大地”“涼爽”“果香”“銀裝”幼兒講對了,字能顯出來,並有一句讚揚的話。

3.風的聲音風的圖象資料:風吹彩旗,風吹風箏,風吹風車,風吹水面,風吹白雲,風吹煙囪|等等。

4.句式:風在哪裏

(------------------)

(-----------------)

那是風在吹過

5.句式能填入幼兒創編的詩句開汽車的音樂

二.教具

實物:風車,風鈴,風箏,彩旗

字卡:風車,風鈴,風箏,紅旗,白雲,小河,帆船,紙

圖片:風吹小河,風吹女孩頭髮,風車,風箏,彩旗,風吹白雲,風吹衣服,風吹窗簾,風吹煙囪,風吹紙片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1.前些天,我們學了一首詩歌,看,它叫什麼?(點課1)

2.我們一起來讀一遍(點評:小朋友讀的……)

3.怎樣朗誦這首詩歌,詩歌就更美了?引導幼兒從聲音動作,表情,配樂四方面談(點評:小朋友想的辦法……)

4.讓我們找個空位子,用剛纔說的方法,把詩歌朗誦給後面的老師聽(點課2)幼兒朗誦完了點評:小朋友朗誦的……

(二)遊戲:找字寶寶

詩歌裏的字寶寶聽了大家的朗誦很高興,它們想和小朋友玩捉迷藏,有的字寶寶躲起來了,仔細看一看,哪些字寶寶不見了?(點課3)比一比誰找的快又對。

個別幼兒找到了字,集體檢察一下:他找對了嗎?我們讀一讀

遊戲結束時點評;小朋友們真能幹,把字寶寶都找到了,字寶寶都愛跟你們交朋友。

(三)引導幼兒理解詩歌的語言

1.你們喜歡這首詩嗎?你最喜歡詩歌的哪個地方?

2.幼兒點到樹,教師:你爲什麼喜歡這兒?小朋友來做樹,一邊說,一邊做“翩翩起舞”的動作。枝葉爲什麼翩翩起舞呢?

3.當幼兒點到花,教師:小朋友來做花,一邊說,一邊用花的動作告訴大家“風在哪裏”。花兒頻頻點頭的時候心裏覺得怎樣?

4.幼兒點到春風,問;爲什麼說春天風吹綠了大地?

5.幼兒點到其他季節的風,教師一句話小節帶過:夏天很熱,風一吹就涼快了。冬天,北風吹來了雪花,雪花落在地上就像給大地披上一件白衣服。秋天,果子成熟了,風一吹,人們就聞到了果香。

6.小結:風的本領真大,他像一個魔術師,把我們的大自然變的'更加活潑可愛。

(四)仿編活動

1.聽一聽,誰來了?(點課4)

2.風在哪裏呢?讓我找一找。哎,我找到了。我照着詩歌的樣子說一說(點課6)“風在哪裏,草兒說,當我的身體輕輕晃動,那是風再吹過。”

3.讓我們都去找一找風,並且照着樣子說一說“風在哪裏”及時提醒幼兒:你找到了風就跟身邊的小朋友說一說(點課5)

4.誰願意找着詩歌的樣子說說你找到的風(鼓勵幼兒大膽地發言)

5.我知道,還有很多小朋友也想說自己遍的詩,現在你去找後面的老師,把你遍 編的詩句說給他們聽。

6.我們小朋友編的新詩歌真棒,請大家把自己遍的詩歌送給後面的老師去吧

(五)結束活動;

風還在哪裏呢/大家做上我的汽車,一起到美麗的大自然裏找一找,說一說。(點課7)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學會簡單的生活自理。

2、讓幼兒明白很多事情是自己能獨立完成的。

3、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心情,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1、讓幼兒學會基本的生活自理

2、在獨立自主的情況下較難完成

活動準備

幼兒寢室,每一名幼兒有牀一張,被子一牀

活動過程

1、向幼兒講解活動目標及過程

2、通過向幼兒講解學會疊被子以後會變成更聰明的孩子,更能幹的孩子。以此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3、教師帶領幼兒到寢室,讓幼兒在牀邊圍成一圈,教師在牀上通過慢動作示範疊被子的基本方法,並一邊疊被子一邊講解疊被子的要領,在示範完成後詢問幼兒是否都全部明白了。

4、讓幼兒到各自的牀邊,給大家10分鐘時間讓幼兒在自己的牀上嘗試自己疊被子,教師觀看幼兒疊被子的情況,但是並不作任何指導

5、時間到了以後,教師檢查幼兒疊被子的情況,讓幼兒講述自己在疊被子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讓幼兒相互交流各自疊被子的心得,

6、教師針對幼兒在疊被子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逐一講解,

7、再次示範疊被子的方法,並將被子疊好一半,讓幼兒自己完成剩下的步驟。

8、教師檢查二次疊被子的情況,要求幼兒從新再疊一次被子,教師觀看並給予指導,同時鼓勵幼兒相互幫助,共同完成任務。

9、待所有幼兒都成功的學會疊被子後,評比疊的最整齊的.幼兒,並請他(她)給大家介紹疊被子的小竅門。

10、教師總結:“小朋友們都長大了,都學會了自己疊被子,雖然以前有一些小朋友不會疊被子,但是通過今天的學習大家都成功的學會疊被子。從今天開始,我們午睡後就要大家自己疊被子了哦,老師希望大家回家以後能堅持自己疊被子這一個良好的習慣,讓爸爸媽媽看看你們學的新本領。”

教學反思

這節課下來,幼兒整體的興趣還是很高。這也是一堂鍛鍊幼兒動手能力的課題,他們很喜歡動手操作的活動。每個幼兒認真地跟着老師在學,最終都成功的完成了疊被子。

但是個別幼兒被子較大,老師在這點上有所忽略,導致幼兒沒有按照要求把被子疊好。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以自身爲中心區分左右

2、體驗數學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房子、小動物、簡易地圖、作業紙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身體律動歌》我伸出左手去,我收回左手來,我伸出左手擺一擺,左手收回來。我伸出右手去,我收回右手來,我伸出右手擺一擺,右手收回來。我伸出左腳去,我收回左腳來,我伸出左腳擺一擺,左腳收回來。我伸出右腳去,我收回右腳來,我伸出右腳擺一擺,右腳收回來

二、區分自己身體的左右

1、學習區分兩隻手的左右

小朋友說說兩隻小手能夠做什麼,哪隻是左手,把左手舉高轉一轉,哪隻是右手,把右手舉起來轉轉。

2、區分身體其他部位的左右

兩隻小手可以區分左右,我們的身體還有什麼是可以區分左右的呢?(眉毛、耳朵、眼睛、胳膊、肩膀等)

說說你的.左邊和右邊的小朋友是誰,再說說教室裏什麼東西在你的左邊,什麼在你的右邊。

總結:小朋友現在知道了左和右,左手這邊就是左邊,右手這邊就是右邊。

三、《爲小動物找家》

是誰在哭呀?原來是森林中的小動物們。它們剛剛建好了新房子,這些房子長的一摸一樣,他們找不到自己的家了,你們能幫幫他們嗎?

看看誰最聰明啊,小猴子最聰明瞭。它最先找到了自己的家,請幼兒在老師提示下爲每個小動物找到家。如:小兔子的家在小猴家的右邊……

四、分組操作活動

《區分左右手》《找找看》

五、結束活動

小朋友現在學會了區分左右,那我們一起來玩個遊戲《聽口令做動作》

六、活動延伸

請幼兒站成一排,說說自己的左邊和右邊是哪位好朋友,請幼兒向後轉再看看自己的左右兩邊的的好朋友是誰,發現了什麼。知道左與右是相對的,當方向發生變化時左與右也會隨之改變,唯有自己身體的左右是不會變的。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剪刀剪硬質物品,學習用廢舊乒乓球製作旋轉的小花。

2、通過探究小花旋轉,鍛鍊動手操作能力。

3、產生對科學操作活動的興趣,體驗旋轉帶來的快樂。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於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結果。

【活動準備】

1、廢舊乒乓球若干,剪刀、泥工板每人一套,清水每桌一份。

2、錄音機,歡快音樂。

3、幻燈片。

4、魔袋一個,不同材質的小花。

【活動過程】

一、"變小花",導入活動。

教師扮魔術師,從魔袋中變出出不同材質的小花,導入活動。

二、幼兒製作旋轉的小花並探究旋轉的奧祕。

1、幼兒闖第一關"觀察關"。

播放幻燈片1,幼兒在觀察乒乓球小花外形的基礎上說一說其製作方法。

(1)這些小花是用什麼材料做的',誰能說一說是怎樣做成的?

(2)師生小結乒乓球小花的製作方法,強調剪刀剪硬物的技巧。

2、幼兒闖第二關"動手關"。

播放幻燈片2,

(1)幼兒動手製作小花,教師巡迴指導。

(2)幼兒自由探索:請你試一試,如何讓你的小花轉起來。

3、幼兒闖第三關"探索關".

播放幻燈3,藉助學具讓小花旋轉起來。

(1)提供泥工板、清水,讓幼兒再次嘗試。

(2)小結幼兒操作,肯定幼兒的探究。

4、幼兒闖第四關"揭祕關"。

播放幻燈片4,初步瞭解水的吸附力作用。

(1)幼兒討論:小花爲什麼一直轉,不容易掉下來。

(2)師生小結:必須有水,小花纔不容易掉下來,水的吸附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板子的傾斜度決定小花的旋轉速度。

5、遊戲"看誰轉的快",幼兒親自嘗試如何讓小花轉的更快。

師:現在我們來比賽,看看在規定的時間內,誰的小花轉的又快又穩,不會掉下來。

三、聯繫生活,感受旋轉的快樂。

1、幼兒尋找生活中旋轉的物品。

2、幼兒用肢體動作扮演小花,感受旋轉的快樂。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大班幼兒對“橋”並不陌生,他們見過各種各樣的橋,蒐集過許多橋的圖片,瞭解橋的形狀、結構,發現橋墩都是圓柱體的。爲了讓幼兒瞭解圓柱體最適合做橋墩的原理,我設計了本次活動,旨在引導幼兒在用廣告紙做成的各種形狀的柱體上擺放不同數量的書本,通過討論、比較、記錄、探索等方法獲得相關經驗。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多種方法讓紙站起來,探索並發現紙筒形狀不同承受力也不同的祕密。

2.探索各種紙筒的承受力,提高動手、判斷和分析能力。

3.積極參與探究活動,體驗與同伴合作成功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紙做的三棱柱、四棱柱、圓柱若干;書本若干(輔助材料);幼兒入手一張紙、記錄表。

2.經驗準備:幼兒有摺紙、搭積木等相關經驗。

活動過程

試一試,探索讓紙張站立的方法

師:小朋友們看,這是什麼?紙可以繪畫、可以折飛機等,如果你有這張紙,你想用它來幹什麼呢?

師:老師現在就給你們一個任務,看看能不能讓你手中的紙站起來,試一試吧。

幼兒自由探索,教師引導其用折、卷等各種方法進行嘗試。

(評析:讓軟塌塌的紙張站起來,這看似“不可能”的挑戰,引發了幼兒的極大興趣,他們在此環節中躍躍欲試,樂此不疲,爲後面的活動積累了經驗,做好了鋪墊。)

想一想,嘗試紙張頂書的本領

師:紙除了捲成圓柱紙筒、折成扇子可以站起來,還可以變成什麼形狀也能站起來呢?

師:我的這張紙站起來力氣可大啦,能把老師手上的這本書頂起來!

師:你們站起來的紙能丁頁起一本書嗎?試試看。(幼兒探索)

小結:薄薄的一張紙,小朋友把它捲一捲、折一折、變一變就能夠頂起一本書。

(評析:讓幼兒探索紙的多種站法,在站起來的紙張上擺放書本,在這樣的操作與嘗試過程中體驗成功,使幼兒的探索興趣更濃厚,探索方式更多元,探索結果更有效。)

比一比,感知圓柱力量的大小

探索一:在三種不同形狀的紙筒上擺放書,比比誰的力量大

1.探討在三棱柱紙筒上擺放數量的不同及其原因

①教師操作,幼兒觀察。

教師在三棱柱紙筒上擺放書,請幼兒說說書的什麼部位放在紙筒上會比較穩;一邊擺一邊數數,待放到最後一本時,請幼兒說出三棱柱紙筒上頂起了多少本書。

②幼兒實踐,發現祕密。

師:這兒還有許多三棱柱紙簡,誰的力氣大?小耳月友們去試一試吧。

討論:爲什麼有的小朋友頂得書多,有的小朋友頂得書少?(引導幼兒發現將書的中心部位放在紙筒上會更加穩定,同時操作時還要注意輕拿輕放。)

(評析:本環節既給了幼兒充足的自由探索的時間和空間,又有針對性地引導幼兒探討三棱柱紙筒上擺放書本數量不同的原因,掌握一些基本的探究方法和注意點,激發幼兒的主觀能動性與大膽質疑能力。)

2.探討四棱柱紙筒和圓柱紙筒上擺放數量的不同及其原因

師:四棱柱紙筒和圓柱紙筒聽說三棱柱紙筒力氣大,心裏可不服氣了。到底誰的力氣大呢?我們試試就知道了。

師:小朋友在紙筒上擺放書時一邊擺一邊數,並把結果記錄在紙筒標記的下面,記好後再選另一個形狀的紙筒擺放。聽清楚了嗎?

幼兒探索在四棱柱紙筒和圓柱紙筒上擺放書,通過比較發現圓柱紙筒頂的書數量最多。

小結:剛纔,我們在同樣大小紙張變成的三棱柱紙簡、四棱柱紙簡和圓柱紙筒上擺放書.通過比較發現,圓柱紙筒上頂起的書數量最多,圓柱紙筒是大力士。

(評析:每人一張記錄表,提醒幼兒在不同的紙筒上擺放書本時要及時數一數、記一記,做到記錄及時、有效、準確,便於幼兒觀察、對比、分析,提升幼兒的探究興趣,不斷獲得比較科學的結論,促進了活動目標的達成。)

探索二:在三個圓柱紙筒上擺放書,探索紙筒的不同擺法及承受力大小。

師:這兒有三個圓柱紙筒和許多書,怎樣擺放力量大?兩個好明友一組去試一試

小結:三個圓柱紙筒在一起,可以頂起更多的書,如果擺法發生變化,頂起的書的數量也會發生變化。

(評析:從一張紙到一個紙筒,從一個紙筒到三種不同形狀的紙筒,再從一個圓柱紙筒到三個圓柱紙筒,層層遞進的操作材料,不斷增加的探索難度,促使幼兒之間兩兩合作,接受挑戰,不怕失敗,循序漸進,興趣盎然,對紙的承受力的`發現和認知也隨之逐步深入。)

擺一擺,體驗圓柱組合的神奇

1.一人挑戰

師:一個圓柱紙筒力量大,三個圓柱紙筒力量會更大,現在,我要用這五個圓柱紙筒接受更大的挑戰。怎樣擺放,才能承受更大的力量?能站小朋友嗎?

2.全體挑戰

師:這兒有許多圓柱紙筒,還有一塊大大的板,上面可以站一個小朋友嗎?讓我們一起來見證這個奇蹟。

(評析:當思維被調動之後,幼兒創造的靈感源源不斷,操作活動也從手部動作中解放出來,通過擺一擺、站一站、試一試等動作的變化帶動了探索範圍的變化,新的科學概念在探索、實踐、驗證中悄然建構。)

看一看,瞭解圓柱功能的運用

1.欣賞橋墩圖片

師:科學家發現了圓柱力量大的祕密,造出了很多雄偉的橋,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鏈接生活經驗

圓柱的作用很大,橋墩的建築都需要圓柱來幫忙,生活中哪兒還用到圓柱呢?

活動反思

1.巧用素材,發掘價值

橋是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富有特色的一種建築物,幼兒對“橋墩都是圓柱體”這一現象很感興趣。本活動建立在幼兒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巧妙利用身邊的事物作爲科學探索的對象,充分發掘其隱含的教育價值,既有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又符合《指南》《綱要》的精神。

2.設置情境,體驗快樂

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必須結合幼兒身心發展與學習的特點,讓他們在“玩”的情境中潛移默化地獲得知識,體驗快樂。我從幼兒生活實際與已有經驗出發,將幼兒的興趣點進行引申與放大,創設了充滿趣味、不斷深入、富有挑戰性的遊戲情境,引導幼兒動手操作、討論探究、比較分析,瞭解不同的柱體其承受力也不同的科學道理。

3.自主操作,提升經驗

該活動中通過想一想、試一試、比一比、擺一擺、看一看等多種形式,讓幼兒在有趣有意義的操作、嘗試、猜想、比較中逐步學會主動探究問題、總結經驗,達到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培養科學態度的目的,並實現系統性、整合性的課程實施要求,自主獲得紙筒形狀不同承受力也不同的知識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