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木頭人》教案(通用10篇)

幼兒園《木頭人》教案(通用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5W 次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木頭人》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木頭人》教案(通用10篇)

幼兒園《木頭人》教案 篇1

遊戲目標:

1.鍛鍊小朋友的習慣以及聽力。

2.讓小朋友體驗遊戲的快樂。

3.懂得遵守遊戲規則,感受參加集體活動的樂趣。

4.主動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悅。

遊戲準備:

1.在室外選擇較平整的場地。

2.兒歌一首。

遊戲過程:

1.準備活動

教師直接告訴小朋友:今天我們來玩一個木頭人的遊戲,你們知道木頭人是怎麼樣的嗎?多請一些小朋友回答。教師繼續講道:遊戲裏這首好聽的兒歌裏面也有一個木頭人,你們聽聽這個木頭人是怎麼樣的?你們認真、仔細聽哦。教師展示一遍兒歌——“山、山、山,山、山、山,山上有個木頭人,不會說話不會動,動了就是小蜜蜂。”老師兒歌唸完了,那小朋友們現在知道兒歌裏的木頭人是怎麼樣了嗎?(全班回答即可)

2.開始遊戲

首先,教師講解遊戲規則——教師在一旁念兒歌,小朋友在結束兒歌的時候要停止不動,動了小朋友要接受懲罰,停止一次遊戲。

3.教師小結

小朋友們都做的很好,那我們給自己鼓鼓掌。那我們下次把這個好玩的木頭人遊戲跟自己的朋友一起玩,好不好?遊戲結束。

注意事項:

兒歌學習不要求背誦,只需小朋友天聽懂即可;注意遊戲中的安全。

幼兒園《木頭人》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民間遊戲《木頭人》簡單易學適合小班幼兒學習,可以鍛鍊幼兒的思維敏捷性,通過玩此遊戲,初步培養幼兒的控制力和想象力。希望在玩的過程中帶給孩子們無窮無盡的智慧、快樂和滿足。

活動目標

1。初步培養幼兒的控制力和想象力。

2。培養幼兒對民間遊戲的興趣。

活動重點

初步培養幼兒的控制力和想象力。

活動準備

老虎頭飾、 錄音機、音樂磁帶、活動前學會兒歌“木頭人”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幼兒說兒歌進入場地,走走走,慢慢走,一個跟着一個走;不超前,不掉隊,我們都是好朋友。小朋友,我們一起學一學小動物走路好嗎?放音樂《走路》。

二、基本部分

小朋友,我們學了一首兒歌《木頭人》,背給老師們聽一聽。“山山山,爬高山,山上有個木頭人,一不許動,二不許笑,三不許露出小白牙。”木頭人是什麼樣的?請舉手說。小朋友說的很好,木頭人是不會說話、不會笑,也不會動的。

木頭人很好玩,我們一起做個木頭人的遊戲好不好?小朋友手拉手,圍着圓圈一邊說兒歌,一邊走,說到“三不許露出小白牙”時,小朋友趕快學木頭人站好,哪個木頭人表現得好,老師講給他一朵小紅花,如果 誰先動,誰先說話,誰先笑,就讓他表演一個節目。玩遊戲三遍。

還有一種好玩的玩法,老師當老虎,小朋友當木頭人跟在老虎後面一邊走一邊說兒歌,說到“三不許露出小白牙”時,小朋友馬上停住,任意造型擺一個好看的動作,但是不能動也不能笑,誰先動或笑就輸了,被大老虎抓住就讓他表演一個節目或罰他停止一次遊戲。幼兒遊戲三至四次。教師指導幼兒控制自己的身體靜止不動,提醒不跪或坐在地上。

小結:表揚愛動腦筋擺出不同造型和遵守遊戲規則的的小朋友。

三、結束部分

做《看樣學樣》活動放鬆身體,走回活動室。

活動延伸

戶外活動繼續玩此遊戲,也可以回家和家人玩此遊戲。

活動反思

通過玩遊戲,幼兒對此遊戲非常感興趣,遊戲效果很好,初步培養了幼兒的控制力和想象力、難度適合幼兒年齡特點,重點、難點把握較好,是值得開展的好遊戲,這也是挖掘民間遊戲的魅力所在。

幼兒園《木頭人》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要求幼兒正確發出“山、上、三)等字音,區別s和sh,an和ang等音。

2.幫助幼兒聽懂並理解簡單的遊戲規則,提高對指令性語言的傾聽水平。

3.培養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以及聽說應變能力。

(這個活動的目標體現了聽說遊戲的主要目標:幫助幼兒發準難發的音和易混淆的音,聽懂並理解遊戲規則,提高控制自己的動作及語言反應的能力。目標較全面,也較具體,且目標的難度適中,較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

活動準備

拉線木偶玩具一個(或用紙板製成的活動拉線木偶人)。

(準備的材料是用來創設遊戲情境的。若沒有活動木偶,也可以採用手偶教具代替。)

活動過程

1.示木偶人創設遊戲情境,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以小木偶的El吻向大家自我介紹:“我是木頭人。今天我想和小朋友一起玩一個遊戲,名字叫‘山上有個木頭人。”接着,教師邊操作木偶拉線,邊念兒歌,幫助幼兒瞭解遊戲的基本內容。

表演結束後,教師繼續以木偶的口吻與幼兒交談。

教師可以這樣說:“誰想和我玩遊戲呢?那你必須先告訴我,剛纔我說了些什麼?”引導幼兒回憶兒歌內容,學會念遊戲兒歌,正確發出每個字音,特別是“山”“上”“三”。

(活動開始,採用木偶表演的形式創設遊戲情境,更符合小班幼兒的認知特點,更能吸引小班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對遊戲的興趣。

在此活動中,教師通過語言激發幼兒學念兒歌,在幼兒學習過程中,要及時糾正幼兒的不正確發音,教幼兒正確地念兒歌·這樣可以爲以後順利開展遊戲奠定基礎。)

2.向幼兒介紹遊戲的規則及玩法。

(1)遊戲時須念兒歌,並可自由做動作。兒歌做完後就不能動,也不能發出聲音。

(2)如果誰動了或發出了聲響,就必須將手伸給同伴,而同伴則拉住他的手說:“本來要打千千萬萬下,因爲時間來不及馬馬虎虎打三下。”然後邊拍同伴的手心邊說:“一、二、三。遊戲結束。

(聽說遊戲規則中一定要包含語言練習的要求,否則就不能達成語言學習的目標。此遊戲規則中要求幼兒邊念兒歌邊進行遊戲,這就充分體現了語言練習的要求。

對於小班幼兒來說,教師制定的規則一定要簡單,語言也一定要簡潔明瞭,以便於幼兒理解遊戲的規則,基本瞭解遊戲的玩法。)

3.教師以遊戲參與者的身份分別與全體或個別幼兒進行交往活動,給幼兒觀察和練習的機會。

(1)教師帶領全體幼兒邊念兒歌,邊坐在椅子上自由做動作,鼓勵幼兒做出各種動作以增加遊戲的趣味性。兒歌唸完後,教師自己故意先動,然後伸出一隻手讓全班幼兒邊說邊打三下,給幼兒以練習遊戲語言的機會。

(2)教師與個別幼兒遊戲,及時糾正個別發不準的音。

(在幼兒基本瞭解遊戲規則的前提下,教師擔任主角指導遊戲,這一環節十分重要。

教師先與全班幼兒遊戲,可以以一個失敗者的身份出現,讓幼兒成爲勝利者,練習遊戲中的規則性語言,並充分體驗遊戲的快樂。

接着,教師再與個別幼兒進行遊戲,讓每一位幼兒清楚地感知遊戲的全過程,爲幼兒自主遊戲做好充分的準備。)

4.幼兒自主遊戲。

教師安排幼兒與同伴結對,自由組合,自主地開展遊戲活動。注意提醒幼兒遵守遊戲規則,與同伴友好合作遊戲。

(此遊戲較適合採用讓幼兒兩兩自由結伴的形式進行活動。這樣可以讓每位幼兒都能充分地、自主地進行遊戲活動,爲幼兒提供了充分練習的機會,也有利於培養幼兒與同伴合作的能力。

在此過程中,教師從主角地位退出,放手讓幼兒自主遊戲,但並不是袖手旁觀,而是巡迴觀察幼兒的活動,瞭解幼兒的遊戲情況,並及時給予幫助和指導。)

活動延伸

在日常活動中,教師可啓發幼兒想象,進行簡單的聽指令仿編遊戲兒歌的活動。教師可提下列問題,如“除了木頭人,你還看見過用其他材料做成的人嗎?還可以用什麼材料做人呢?”引導幼兒說出“鐵皮人”“石頭人”“稻草人”等。

遊戲時,幼兒必須聽指令改編遊戲兒歌,如發令人說“稻草人”,幼兒就念“山上有個稻草人”的遊戲兒歌。

(建議此活動可安排在日常生活中進行,讓幼兒有更充分的時間去進行發音練習和訓練各種能力。

在幼兒較熟練地開展上述遊戲的基礎上,組織安排幼兒進行簡單地仿編遊戲兒歌活動,一方面可以豐富遊戲的內容,提高幼兒對遊戲的興趣,另一方面能培養幼兒聽說應變能力,提高幼兒的語言仿編能力。)

幼兒園《木頭人》教案 篇4

遊戲目標:

1、練習聽指令做動作及自我控制能力。

2、學會民間遊戲《熊和木頭人》,體驗和同伴一起遊戲的樂趣。

3、使幼兒學會用肢體動作配和遊戲的玩法。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遊戲準備:

1、知識經驗:熟悉遊戲《熊和木頭人》。

2、環境創設:戶外、室內活動場地均可。

遊戲過程:

一、引出遊戲內容,激發幼兒對遊戲活動的興趣

教師引入:“小朋友們知道木頭人是什麼樣子的嗎?”“木頭人會動嗎?”

“木頭人不能做什麼?”

二、教師講解、示範遊戲玩法

1、幼兒按秩序站好

2、教師講解玩法:

(1)教師扮演熊,幼兒扮演木頭人,按秩序站好。當教師往前走的時候,幼兒也跟着走,可以學動物,擺出各種造型。教師一邊走在隊伍前,一邊喊“熊和木頭人”,口令結束時突然回頭,這個時侯幼兒不能動,無論原來是什麼姿勢,都應該保持靜止狀態。如果被教師發現有人動了,就要退出遊戲,在旁邊觀看。

教師提問:“說完口令後,小朋友們要怎麼做?”

教師提問:“如果木頭人說話、笑或者動了,要怎麼做?”

(2)請個別幼兒和教師一起示範

三、幼兒進行遊戲,教師講評指導

1、遊戲第一遍,教師在前面慢慢地走,幼兒在後面慢慢地跟,擺出造型。

2、遊戲第二遍,教師在前面加速地跑,幼兒在後面跟着小跑,擺出造型,在第一輪活動的基礎上,加快速度。

四、講評遊戲情況

遊戲重難點:

1、遊戲中,教師要多表揚堅持時間較長的幼兒,鼓勵幼兒按指令及遊戲規則進行遊戲。

2.爲提高幼兒興趣,可在念完最後一個字時,教師做一個動作,如:“平衡”狀、“小猴”狀等,幼兒迅速學祥並靜止,學錯動作或走動者爲輸。

聲音不夠大,排隊秩序混亂,

環節可以更加豐富一點,更加深入,如熊去抓木頭人,木頭人同伴來營救等。

幼兒園《木頭人》教案 篇5

活動主題的選擇:

民間的傳統遊戲簡單易學,這個遊戲就是其中的一個。它是一個集體遊戲,但幼兒也可以分組進行遊戲。對於中班幼兒來說,對遊戲規則掌握的並不是很好,自控能力也要提高。所以選擇了這個遊戲規則性比較強,能夠提高自控能力的遊戲。

活動目的:

1、鍛鍊幼兒肢體的表現力和控制能力。

2、提高幼兒語言的表達能力。

3、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幼兒學各種小動物走路,進行活動。

二、遊戲的玩法和規則:參加遊戲的幼兒一起說兒歌,並一邊說兒歌一邊走路或做動作,當說到兒歌最後一句時幼兒身體做出各種動作,擺出各種姿勢不動。如果誰動了或笑了,就要被停止遊戲。(兒歌:山連山,水連水,我們都是木頭人,一不許動,二不許笑,三不許露出小白牙,最後只能蹦一下。也可以幼兒選用自己喜歡的兒歌來代替。)

三、遊戲反覆進行。

四、活動結束,幼兒散步做放鬆活動。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流程下來,其實還有很多值得自己思考和反思的地方。有的幼兒在玩木頭人的時候,堅持沒幾秒,就開始動來動去,覺得很好玩。我就有些着急,提醒亂動的幼兒,木頭人是不能動的哦。但是,時間稍長,更多的幼兒也堅持不住,開始微微動起來。在活動到這種過程中,我及時分析自己的教育行爲,對遵守規則、表現良好的幼兒給予關注和表揚。在再玩“木頭人”這個遊戲的時候,我就注重欣賞和關注孩子的造型,誇讚好的造型,來肯定孩子。幾個調皮的孩子慢慢地能夠控制住自己的行動,不再因爲得不到關注而表現出混亂。

幼兒園《木頭人》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 能聽辯樂曲中的延長音,初步瞭解樂曲AB段結構。

2、 能與同伴共享動作表演的空間,嘗試控制自己的動作。

3、 感受樂曲輕鬆愉快、詼諧幽默的情緒,並能用動作表現出自己對音樂的感受。

4、 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5、 能跟着節奏打節拍。

活動準備:

教師準備:音樂《七士進階》、橡皮筋。

幼兒準備:熟悉音樂遊戲《打蚊子》的玩法。

活動過程:

一、播放音樂玩打蚊子的遊戲進教室,調動幼兒情緒。

師:孩子們,你們玩過拍蚊子的遊戲嗎?今天我們一起來玩拍蚊子的遊戲吧。

(教師播放七士進階的音樂,在延長音結束時做拍蚊子的動作,孩子們跟隨老師玩遊戲進入活動室。)

二、欣賞橡皮筋舞蹈,初步感知音的長短。

1、 播放音樂,教師出示橡皮筋,聽到音樂中的延長音時拉長橡皮筋,聽到短音時收放橡皮筋,通過橡皮筋的拉伸和彈回,感知音的長短。

師:橡皮筋今天要來給小朋友跳一段舞蹈,我們來看看它的表演吧。

2、給每位小朋友發一根橡皮筋,隨音樂舞蹈橡皮筋,更直觀的感知音樂。

師:剛纔我們欣賞了橡皮筋的表演,小朋友們想不想也來試一試?

3、幼兒自由發揮,用各種拉伸的動作做出拉長後的橡皮筋。教師及時表揚動作創新的幼兒。

4、師:橡皮筋真神奇,輕輕一拉就可以變的很長,有沒有小朋友能用橡皮筋來表現一下。

三、嘗試新遊戲《有彈性的木頭人》玩法。

師:你們會玩木頭人的遊戲嗎?木頭人的動作是怎麼做?今天我們要來做一個奇怪的木頭人,這種木頭人是有彈性的,我們一起來玩吧!

1、播放A段音樂,請幼兒自己創編身體動作來給A段打節奏(可以用拍手、拍腿、拍肩、跺腳等動作來表現)。

2、播放B段音樂,教師模仿木頭人的動作,在聽到延長音時做各種拉伸動作,音短時做快速收回動作。

3、請幼兒大膽用自己的'肢體動作來表現,激發幼兒做出有彈性的動作表現音的長短。進一步感知音的長短。

4、完整傾聽音樂,用孩子們創編的身體動作來表現樂曲。

5、隨音樂完整做遊戲一次。

四、幼兒與同伴合作共享表演的空間,嘗試控制自己的動作。

1、請兩名幼兒相互合作來玩彈性木頭人的遊戲。

2、教師在每次遊戲結束時小結幼兒玩的情況。

幼兒園《木頭人》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能用普通話正確的念兒歌,正確區分韻母:an和ang。

2、聽懂遊戲規則,在老師的提醒下,能按遊戲規則進行活動。

3、愉快地與同伴們一起邊念兒歌邊玩遊戲,逐步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和聽說應變能力。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活動過程:

1、教師表演遊戲二歌,引起幼兒活動興趣。

——教師:今天,我們要玩一個好玩的遊戲,名字叫:山上有個木頭人。

——教師邊念兒歌邊表演動作,激發幼兒對遊戲活動的興趣。

2、 學習遊戲二歌。

教師:兒歌裏說了什麼?帶幼兒念兒歌2-3遍。

3、介紹遊戲規則及玩法。

——幼兒邊念兒歌邊自由做動作,兒歌唸完後,幼兒馬上做一個造型保持身體不動。

——如果發出了聲音或身體不動了,就伸出手給同伴,同伴就拉住她的手說:本來要打千千萬萬下,現在時間來不及,馬馬虎虎打三下,一、二、三!

4、教師和全體幼兒面對面進行遊戲。

師生邊念兒歌,邊坐在小椅子上做動作,鼓勵幼兒擺出各種各樣的身體造型,兒歌唸完後,教師故意先動,伸出一隻手讓幼兒邊做打手心的動作,感知遊戲的趣味性。

5、教師與個別幼兒遊戲,幫助幼兒熟悉遊戲規則和玩法。

安排有而與旁邊的小夥伴兩兩結對進行遊戲活動,提醒幼兒遵守遊戲規則。請個別幼兒展示自己創編的造型,激發幼兒的想象和創造力。

6、 教師和全體幼兒遊戲。

幼兒在教室四散走動邊念兒歌邊做動作,兒歌唸完後,教師尋找身體移動或着發出聲音的幼兒,發現後,便與全體幼兒一起說:“本來要打千千萬萬下,現在時間來不及,馬馬虎虎打三下,一、二、三!”若沒有發現一個幼兒動,教師可以說:“木頭人解放了!”全體歡呼,遊戲可反覆開展2-3遍。

幼兒園《木頭人》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通過自身的探索活動,瞭解自己身體能動的一些部位,使幼兒對自己的身體感興趣。

2、激發幼兒敢於探索和勇於發現的學習興趣,培養幼兒互相合作,互相謙讓的優良品質。

活動準備

音樂

活動過程

一、遊戲《木頭人》,指出人不動是很難受的。

二、讓幼兒明白人有各種各樣的活動,是因爲人的許多部位都可以動。

1、聽音樂做動作

提問:剛纔,我們跟着音樂在幹什麼?是身體的哪些部位跟着音樂在動?

2、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生活

提問:除了舞蹈是人身體的一種活動外,你還知道人們有些什麼樣的活動?它們分別是我們身體的哪些部位在動?

三、讓幼兒通過自身的探索活動,感知自己身體可以動的部位。

1、每組發一個紙娃娃,讓幼兒把認爲可以動的部位用筆做上記號,要求互相協作,教師巡迴指導,提醒幼兒假如你不能確定的話,就可以起來再動一動。

2、請你來動一動,你的身體還有哪些地方會動。

3、遊戲《聽口令做動作》。

由教師說出一個可以動的部位,請幼兒用此部位做個動作。

四、課後延伸

讓幼兒繼續尋找身體裏許多看不見,甚至感覺不到的會動的部位。

幼兒園《木頭人》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對傳統遊戲“我們都是木頭人”進行改編。

2、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學習與同伴溝通,體會到合作的快樂與成功。

活動準備

會玩“我們都是木頭人”的遊戲。

活動過程

1、幼兒玩“我們都是木頭人”的遊戲。

2、請幼兒說說玩遊戲時哪個部分能改動,使遊戲更好玩。激發幼兒改編遊戲的願望。

3、引導幼兒自願分組,分別從形式、規則、說兒歌的方法、最後定格的造型、遊戲的人數等幾方面探索遊戲的不同玩法。

4、引導幼兒交流遊戲玩法、總結遊戲經驗,提出新問題並不斷改進完善新玩法。

幼兒園《木頭人》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能跟着音樂節奏創編中有趣的動作玩木頭人的遊戲,體驗遊戲的快樂。

重點難點

跟隨節奏創編動作玩遊戲

活動準備

有玩木頭人的經驗、音樂、統計表

活動過程

一、遊戲導入,激發興趣

1、小朋友們,還記得我們玩過的木頭人遊戲嗎?那我們再來玩一次怎麼樣?

2、師幼共同遊戲,關鍵提問:咦,那我想考考你們,木頭人遊戲說到哪一個字的時候就不能動了?

3、追問:還有一個不許笑,那到底是哪一個字的時候要擺造型?

4、小結:原來玩木頭人在說到笑的時候就要停下來擺造型。

5、過渡:今天,我想和大家來玩一個音樂木頭人的遊戲,用音樂來玩木頭人,我帶來一段音樂,裏面有一段特別的聲音,它會告訴你什麼時候要停下來做木頭人了,我們來聽聽看!

二、熟悉音樂,瞭解規則

1、(播放音樂)提問:請大家來說說看,你聽到的這段音樂裏面有特別的聲音嗎?

追問:那嘟嘟嘟,很長的聲音是什麼發出來的?

追問:我們喇叭聲響起來的時候我們要幹嘛?

2、教師示範聽音樂玩遊戲

關鍵提問,我是在什麼時候變木頭人的呀?

迴應:就是在很長喇叭聲後,聽到“嘟”馬上變木頭人。

小結:喇叭聲“嘟~~~”響起是告訴我們要準備了,當喇叭聲“嘟”響了就是變木頭人的時候了。

3、幼兒初次嘗試遊戲:你們都知道了,來一次怎麼樣?

“我們都是木頭人,不許笑,不許動,123,就快變成木頭人,123,就快變成木頭人,嘟~~~,變!”

4、這次我要把這個遊戲加大難度了,聽一聽,這次音樂裏有幾個特別的聲音?自己聽啊!

(播放音樂)

關鍵提問:連續發出的兩次喇叭聲音,提醒我們怎麼辦?

小結:有2次特別的聲音,而且這2次要連續變2個不同的造型。

5、幼兒跟着音樂嘗試。

三、挑戰比賽,創編動作

1、鼓勵幼兒4組挑戰比賽。1組比賽,另3組幼兒做評委,找一找哪些幼兒是不能跟着音樂來變?

2、進入第二輪比賽。規則變了,要聽好指令來玩。幼兒嘗試玩一次。

3、進行第二輪比賽。

4、進入第三輪比賽。

一組幼兒要統一動作。

5、第四輪比賽,根據幼兒遊戲情況及時間安排看。

活動延伸:

音樂停,每組要變一座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