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通用]幼兒園大班教案10篇

[通用]幼兒園大班教案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1W 次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通用]幼兒園大班教案10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 學習行進衝拳,提高身體的靈敏性和協調性。

2. 進一步感知“拳”的要領,對武術活動有參與興趣。

3. 發展走、跑、跳等基本動作及動作的靈敏性、協調性。

4. 商討遊戲規則,體驗合作遊戲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

學習“行進衝拳”的動作。

“行進衝拳”的力度和協調性。

活動準備:

1. 紅綠板各一塊;紅綠點、圈標記每人一對。

2. 背景音樂《中國功夫》;起點、中線、終點標記。

活動過程:

一、扮演角色,調動身心

紅綠小人跟着我一起動動身體:上肢、體側、體轉、踢腿、跳躍。

二、探索練習,師生互動

1.遊戲:紅綠小人聽信號

(1)紅圈出腳/收,綠圈出腳/收。

(2)加上口令:紅腳(紅)/收,綠腳(綠)/收。

(3)口令和信號:舉紅板出紅腳(紅)/收,舉綠板出綠腳(綠)/收。【要求:眼睛儘量看着信號板,做到擡頭挺胸做動作】

(4)提問:武術中的“拳”是怎麼做的?

(5)練習“紅、綠點出拳動作“同(1)-(3)。【要求:出拳、收拳動作到位】

2.集體練習“行進衝拳”。【要求:注意加強衝拳的.力度和手腳協調性練習】

3.“大帶小”分散練習動作。

4.遊戲:紅綠小人爭獎勵。

規則:動作協調、有力的獎勵“紅花”,動作有待練習的獎勵“紅星”。

三、整理活動

紅綠小人和我一起放鬆一下身體(體育項目模仿操):游泳(上肢)、舉重(腿部)、乒乓(體轉)、競走(全身)、體操(放鬆運動)。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基於幼兒園的省十一五規劃課題《多元化武術教育發展幼兒多元智能的實踐研究》,活動中我摒除普通的武術動作單一的、反覆的練習,把“行進衝拳”以遊戲的形式,通過層層遞進的要求,讓幼兒逐步掌握動作要領:首先練習原地踢腿動作,接着練習行進踢腿動作,然後練習出拳動作,最後是完整的“行進衝拳”動作練習和鞏固。活動中孩子手背上的紅綠點和鞋面上的紅綠圈,我手上的紅綠板以及武術口令都成爲吸引孩子們注意力和幫助孩子更協調掌握動作的有力教學具,避免了孩子們學習動作的“疲勞期”。

今後活動中應該注意的是,雖然武術是一項枯燥乏味的運動,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往往動作都是一個標準模式。我們武術興趣班的孩子是由中、大班混齡的孩子們組成的,我覺得針對幼兒期的不同年齡特徵還是需要注重個體差異,有層次的提出要求。我相信持之以恆地堅持武術鍛鍊,對於孩子的身體素質、協調發展、苦恆之心等方面是很有益處的。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學習摺紙“亭子”,並通過對亭子的粘貼、剪、畫、或大小組合等方式構成各種“老房子”。

環境創設:

大小不一的正方形紙及各種輔助材料。

重點與難點:

亭子的折法。

活動過程:

1、說說老房子的特點

前幾天,我們一起去參觀了練塘的老房子,也收集了很多老房子的照片,你們覺得老房子和我們現在的房子有哪些不同?

引導幼兒從屋角、窗戶、外形上來講述。

2、出示範例“老房子”,引發幼兒興趣

你們看,老師用紙折了許多老房子,你覺得這些紙折的老房子好看嗎?

它們和我們看到的老房子哪裏象?(牆壁用磚塊來砌的,兩層的屋頂,屋角彎彎的,窗格子很特別)

小結:這些摺紙因爲把許多老房子才用的材料、花紋都用筆裝飾出來了,所以看起來很漂亮。

3、學折亭子

這些老房子其實把“亭子”(出示亭子的摺紙),用不同的方式粘貼、或者剪成的',只要你們會折亭子了,也能做出這些好看的老房子。

指導要點:1、學會折雙三角形;2、折出亭子的頂;3、折出亭子的陽臺。

4、老房子展覽會

把所有小朋友的老房子都集中貼在一個社區中,說說誰的老房子漂亮,爲什麼?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鞏固對常見平面圖的認識,初步體驗平面圖形之間的關係。

2.發展幼兒創造力思維靈活性和動手操作能力。

3.初步認識瞭解公用邊,知道公用邊的特徵及含義。

活動準備:

PPT、美工墊、雪糕棒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鞏固對常見平面圖形的認識。

播放PPT 第1頁請幼兒觀看,這是什麼呀?今天老師要給小朋友變個魔術,小朋友可要看仔細哦。

二、講解"公用邊"1.播放PPT第2---3頁,老師拿掉一根雪糕棒還有幾根雪糕棒?你們信不信用5根雪糕棒也能拼搭出兩個三角形,我要變了,你們可要看清楚哦?

2播放PPT第4-6頁。成功了嗎?我用5根雪糕棒也拼搭出了兩個三角形,咦?奇怪了,同樣是兩個三角形,爲什麼前面我用了6根雪糕棒,而現在我只用了5根雪糕棒也能搭出兩個三角形?(引導幼兒說出兩個圖形都用到中間的一根雪糕棒)小結:原來這根雪糕棒即是上面三角形的一條邊,也是下面三角形的一條邊,兩個三角形都用到了這條邊,我們就把這條兩個圖形都用到的邊叫做"公用邊"。

三、創設情境,引發幼兒對闖關遊戲的興趣,啓發幼兒用雪糕棒拼搭出圖形,感知圖形公用邊的特徵。

1.播放PPT電話聲音,教師模仿接電話,告知電話內容,引入闖關遊戲。

2.引導幼兒用公用邊的方法拼搭出要求的圖形,進行闖關遊戲。

第一關:播放PPT第7---10頁,引導幼兒用6根雪糕棒,用公用邊的方法拼搭出一個三角形,和一個正方形,並找出它們的公用邊。

3.幼兒自由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4.幼兒展示自己拼搭成果,並找出公用邊。

小結:集體觀看PPT第11---12頁,原來6根雪糕棒可以拼搭出方向不同的.圖形,而且每個圖形都有一條它們的公用邊。

第二關:播放PPT第13---14頁,引導幼兒用公用邊的方法,用最少的雪糕棒拼搭出2個正方形和1個長方形,並找出它們的公用邊。

5.幼兒自由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6.幼兒展示自己拼搭成果,並找出公用邊。

小結:集體觀看PPT第15頁,引導幼兒感知用最少的雪糕棒拼搭出的每一條邊都是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公用邊,這些邊共組成了一個長方形和兩個正方形。

7.集體觀看PPT第16---17頁,聽音樂《大家一起喜洋洋》與同伴一起高興的跳舞,體驗闖關成功的樂趣。

四、活動延伸。

播放PPT第18頁,羊村村長也想考考我們聰明的小朋友給我們小朋友出了一道題,請你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用公用邊的方法,用最少的雪糕棒拼搭出5個正方形和3個三角形。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目標:

1.遷移已有的隊形變換經驗,在協商的基礎上通過練習實現舞蹈中的隊形變化。

2.運用隊形圖譜初步嘗試有計劃地變換隊形。

3.在變換隊形時能調整自己的位置、動作,實現與同伴的相互配合。

準備:

1.選擇幼兒熟悉的舞蹈或律動的音頻,保存在u盤中。此處以《小蘋果》爲例。

2.提供兩個層次的隊形設計材料:一是現成的塑封過的隊形圖譜若干,記號筆一支;二是用於自行設計隊形的圓形磁鐵若干(用黑白半圓的形式表示臉的朝向:白的一半表示娃娃的臉,上面標有數字,每個數字代表一名幼兒;黑的一半表示娃娃的後腦勺),磁情板一塊。

玩法說明:

玩法一:幼兒在熟悉律動基本動作後,嘗試遷移已有的隊形變換經驗,在同伴互相協商的基礎上通過練習實現隊形變化,如圍成圓形、站成豎列。

玩法二:幼兒觀察現成的隊形圖譜中有哪些隊形,解讀圖譜中各人的不同站位,用記號筆在隊形圖譜上標上每個人的數字序號(如果有四名幼兒參與活動,則分別用數字1、2、3、4代表),從而明確自己的站位。幼兒在熟悉律動基本動作後,協商好要採用哪幾張隊形圖譜,一起練習隊形的.變換方式並進行表演。

玩法三:幼兒在熟悉律動基本動作後,運用擺放圓形磁鐵的方式設計隊形,在協商確定隊形後一起練習並進行表演。

指導要點:

1.本活動的三種玩法可作爲活動的三個層次:幼兒先自行商量隊形變化的方法,在即興跳舞的過程中積累一定的隊形變化經驗。然後,利用隊形圖譜規劃隊形變化的方式。最後,利用圓形磁鐵自行設計隊形變化的形式和順序。通過三個層次的活動,幼兒逐漸增強在隊形變化方面的目的性和規劃意識。

2.如果幼兒在合作列隊上有困難,教師可引導幼兒藉助音樂區的鏡子觀察各人的站位是否合適,所列隊形是否和所選的隊形圖譜一致,從而進行調整。

3.教師觀察幼兒表演的情況,適時鼓勵,並與幼兒共同討論表演時出現的問題,提出改進的意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主動探索,感知物體會滾動的原因及特徵。

2、培養幼兒探索科學的興趣和關心周圍事物的情感。

3、培養幼兒願意與同伴交流的習慣。

活動準備: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兩個海洋球、一大一小圓柱體、方形、三角形積木各一);兩大籃各種可滾動的物體。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探索興趣,導入課題。

1、“小朋友,請你玩一玩籃子裏的東西,請你仔細看看這些東西會怎麼樣?”

2、幼兒自由操作。

3、討論:“剛纔玩的時候,這些東西怎麼樣啦?”(動起來了),“它是怎麼動起來的?”(幼兒講述並上來演示)。

二、幼兒滾動物體,探索會滾動物體的特徵及原因。

1、幼兒討論:這些東西都會滾動嗎?(幼兒討論,教師不做正面回答)。

2、請幼兒把筐子裏每一樣東西都滾動一下,相互交談發現了什麼?

教師小結;有的東西會滾動,有的東西不會滾動。

3、幼兒討論;那些物體對滾動,那些物體不會滾動?爲什麼?(幼兒討論)

a、請幼兒分別摸一摸會滾動的物體和不會滾動的物體,比較它們的'區別。

b、師生共同小結:原來圓的東西會滾動,因爲它沒有角。

討論:你是怎麼是圓物體滾動起來的?

教師小結:我們用力推了一下,圓的物體就滾動起來了。

三、幼兒繼續操作試驗,探索物體滾動時的特徵。

1、幼兒第一次滾動實驗,探索不同物體同時滾動的速度差異。

請小朋友左、右手各拿一件不同的物體,同時滾動發現了什麼?

2、幼兒第二次滾動實驗。探索相同物體同時滾動時的速度差異。

請幼兒左、右手各拿一件相同的物體,同時滾動,觀察有什麼發現。

3、幼兒相互交談自己的發現(幼兒自由討論)

4、別幼兒講述並操作自己的發現。(幼兒發言並行操作)

5、小結:同時滾動不同物體,它們的速度不一樣;同時滾動相同物體時,用的力越大,速度越快;用的力越小,滾動速度越慢。

延伸活動:探索會滾動物體的其他特徵。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 嘗試主動地與弟弟妹妹交往,懂得介紹自己並帶領弟弟妹妹做遊戲。

2、 萌發做哥哥姐姐的光榮感及愛護弟弟妹妹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小朋友的書 我長大了》;《小朋友的書 美工》。

2、與姐妹班的老師進行聯繫。

3、準備一份自己製作的禮物,如手工作品、圖畫、摺紙等。

活動過程:

1、 介紹活動內容,幼兒交流與小班弟弟妹妹交往的方法。

介紹活動內容:我們去小班,每人找一位弟弟或妹妹與他們交朋友。今後,要經常和這個弟弟妹妹一起玩,成爲一對固定的好朋友。

交流交往方法:初次相識,你該跟他說什麼話?可以帶弟弟妹妹做什麼?

2、 相互結交朋友並交往。

結交朋友,相互認識,瞭解自己所結實的小朋友的姓名、生日,喜歡做的事等等,並贈送準備好的禮物。

帶弟弟妹妹玩一玩。

哥哥姐姐徵求弟弟妹妹的'意見,如:玩玩操場上的活動器具,參觀介紹幼兒園的花草樹木等。

哥哥姐姐把弟弟妹妹送回班級,互道再見。

3、 活動後討論、交流。

你結實了一個怎樣的弟弟妹妹?帶他一起做了什麼?

有沒有遇到困難?你是怎麼解決的?

4、 使用《小朋友的書 我長大了》第25—26頁“我和小小朋友”,把幼兒結實的小朋友的名字、肖像、生日等記錄在上面。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主線:

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具體的分析欣賞各種小食品包裝的實物,具體的理解食品包裝的形式與內容的統一,形式與對象(兒童年齡特點)的統一,以及最具生活趣味的藝術特點。

教學目的:

通過畫各種小食品,引導學生加深理解形狀和色彩等繪畫知識,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記憶能力和繪畫表現能力。 教學重點:小食品的特點和裝飾特點的理解與表現方法。

教學難點:

小食品的不同形狀特點與不同裝飾風格的表現。

教學準備:

1.學生自帶一樣小食品。要求沒有教師的允許下不許打開,違反者禁止參加本課的活動。

作業要求:

寫生 或想象畫幾個小食品,要注意好外形特點和圖案與色彩的設計效果。

活動過程

一、 小食品觀賞活動。解決以下問題 (培養學生敏銳的審美感知能力

二、教師小結 學生在研究的過程中,發現的色彩運用的規律。

三、把你觀察的'小食品畫出來。 適當講授構圖技巧。可以進行隨意的組合 (審美能力的理解。a美術知識的介紹)

四、調查反饋。

1.讀自己的研究報告,張貼自己的研究成果。

2.比一比誰的小食品畫的又象又好。 (d通過學生優秀作業的對照、比較、鑑別)

五、佈置作業,通過研究, 我們學習了對事物的細緻的觀察。回家每人選一樣物體進行調查,自己寫一份調查報告。下節課我們進行更多的交流。

關於對小食品( )的調查

年 班

所研專題名稱: 經研究我知道

調 查 內 容

包裝上面有什麼:4種以上

通過包裝我知道里面是:

外形: 色彩:以 色爲主,還有 顏色。

色彩搭配的作用:

適合的年齡段 。

哪些顏色再一起對比比較強烈包裝和內容是否統一? 是 不是 畫幾種你發現的線條。

你還發現了什麼: 。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適用範圍:

用於複習鞏固拼音字母、音節、生字、詞語等。

這個遊戲適用範圍比較廣,所做準備也比較簡單,這種遊戲很適合課堂操作,能使全體學生興奮起來。但比較適合複習鞏固階段運用。

遊戲準備:相關字母、聲母卡片

操作過程:

1.做這個遊戲可以根據不同的內容採用不同的形式。開火車可以橫着開,也可以豎着開,還可以開雙軌列車。

2.導語:小朋友,我們一起來開小火車,看哪一列火車最先開到我們首都北京。

開火車時,其他孩子學着很輕很輕地發火車開動的`“嗚──咔嚓、咔嚓”的聲音,有利於營造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在複習學過的生字時,可以用卡片先出示一個生字,然後讓一組學生輪着讀生字字音、組詞。

師:請第一組開雙軌列車,先讀讀字音,再給它找個朋友。

誰說錯了,火車就停下。

師:哪個修理員來幫着修理一下?

選其他組的修理員修理(重讀字音、字母),修理好了繼續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活動說明:

《畢業詩》,描述的是孩子們畢業時的真切想法。在組織教學過程中,我和孩子們一起回憶以前的美好時光,感受孩子們那純真而又細膩的情感,使我一次又一次地感動着;而且,我還意外地發現,利用這個活動還能對孩子進行團結友愛的教育。

活動目標:

1、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激發幼兒對老師、幼兒園的留戀之情。

2、培養幼兒的記憶力、口語表達能力。

3、引導幼兒理解詩歌內容,初步學習朗誦。

4、豐富詞彙:畢業。

5、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物質——錄音機、自錄詩歌磁帶;幼兒園園景圖片,電腦、電視

知識——回憶在園生活學習的情景

活動重難點:

重點——引導幼兒在理解詩歌的基礎上,初步學習朗誦

難點——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

活動過程:

一、導入談話:你準備去哪個學校上學?

二、展開

1、 師:你在小學會做些什麼呢?請小朋友聽老師朗誦一首詩歌,名字叫《畢業詩》

教師有表情地朗誦詩歌的第一段

師:再過幾天,小朋友就要進小學,做一個一年級的小學生,坐在明亮的教室裏,讀書、寫字多麼神氣!

2、 回憶在幼兒園的三年中,能說一說對你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嗎?打示幼兒園園景的圖片,小朋友遊戲的圖片等 提示幼兒可以說一說A、在上幼兒園時不會做的事上幼兒園以後學會了; B、在幼兒園最快樂的事......

3、 我們一起聽一聽詩歌中是怎麼說的?

欣賞詩歌的第二段

剛纔詩歌中說的和你想的一樣嗎?

師:小朋友剛來幼兒園的時候什麼也不會,現在呢學會了自己上廁所、洗手、吃飯、唱歌、畫畫、跳舞、講故事,有的小朋友還參加了美術比賽、故事大王比賽、跳舞……還榮獲到了各種獎勵

4、 你們獲得的成績和幼兒園老師的教育是分不開的,那你想給老師說些什麼呢?

引導

幼兒大膽說自己的心裏話

欣賞詩歌的第三段

5、 我們一起完整地欣賞一遍詩歌《畢業詩》

可讓幼兒和老師一起朗誦

活動反思:

活動開始之前,我播放了一段“大學生畢業”的錄象。當孩子們看到大哥哥、大姐姐們依依不捨地分離時,他們的表情變得嚴肅了,似乎想到了自己即將面臨的畢業。就在這樣的情感背景下,我示範朗誦《畢業詩》,孩子們若有所思地聽着。

第一遍朗誦結束後,我提出了一個問題:“幼兒園有什麼愉快歡笑的事情讓你特別難忘?”孩子們將小班、中班以及大班的大大小小的活動,都描述得清清楚楚的。我真的好感動,原來以前的'一些辛苦真的沒有白費,那些過去的事情都已經成爲孩子們腦海中的美好回憶。

接着,我又提出了第二個問題:“即將離別,你們有什麼話要對老師和同伴說?”孩子們說的最多的就是“捨不得”,雖然顯得有些單一,卻是最真、最深的情感流露。我又一次被感動了,感覺鼻子酸酸的。可我不希望孩子們的記憶裏會有我落淚的樣子,我便開始轉移話題。

我說:“其實,畢業了也還是可以聯繫的。想老師和好朋友的時候,可以打電話。不過,老師有個建議,我們很快就會畢業跟自己的好朋友分開,所以接下來的時間裏,我希望你們能更團結、更友愛,多做一些讓好朋友開心的事情。

畢業以後,大家就會永遠的想着你,還會牢牢地記住你。”聽了我的話之後,孩子們主動地相互擁抱。我彷彿看到了孩子們的情感火花在激烈的碰撞着,真是太感人了。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能大膽運用捏、壓扁的方式塑造海底生物的形象

2、合作獎作品粘貼在瓶子上形成海底世界的完整作品,體驗合作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各式裝有藍色水的礦泉水瓶(高低不同)和塑料瓶、橡皮泥、自制樣品、音樂

活動過程:

1、教師展示自制作品,引導幼兒感受瓶貼畫的特殊樣式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海底世界去哦,想想去啊

幼:…(交流,創設情境)

師:那就要認真觀察哦,看誰是最棒的

小朋友們,準備好了嘛?那現在我們就要去海底世界探險咧,往這邊看

①教師出示作品:瓶子上有什麼?是用什麼做的?

這樣把作品貼在瓶子上與我們平時直接擺放在泥工板上有什麼不一樣呢?(引導幼兒發現瓶貼畫是圍繞瓶壁製作的,很具立體感,讓人覺得魚兒似乎真的在遊動)-幼兒說居多

②引導幼兒觀察瓶貼畫的構圖特點

老師轉動瓶子,說:仔細看看,瓶子上的魚的位置有什麼變化(引導幼兒發現由於魚兒位置高低起伏的變化,使畫面更富層次感)

2、師幼共同探索瓶貼畫的製作方法,並鼓勵幼兒大膽交流經驗

師:小朋友們,探險歷程即將開始嘍,你在平時看到的海底世界裏面還有什麼呢?想不想試一試,看誰的海底世界最豐富最有趣呢?

①幼兒初步嘗試進行泥貼製作,並探究泥貼的方法

師:現在請每一位小朋友都來試一試,用橡皮泥製作一條魚貼在瓶子上,看看怎樣才能牢固地貼上去(幼兒思考空間)

②討論:你用了什麼方法能牢固地貼上去?

③引導幼兒,海底世界,除了魚還有什麼?開動小腦筋的時刻到了!看誰反應最快。遷移到在瓶貼製作中,除了表現魚還可以表現哪些海底生物呢?例如海草

3、幼兒製作瓶貼畫,教師指導

①每三人小組合作完成2到3個作品,注意整體佈局

②提醒幼兒發揮想象,大膽表現魚的外形,要注意色彩的變化

③提醒幼兒在瓶子的下半部分製作一些珊瑚、水草等生物豐富畫面的內容

(指導動手能力比較差的幼兒,教他們捏比較簡單的魚,或可以讓一些捏的好的小朋友,在投影上演示。樣品不可固定幼兒思維,儘可能給幼兒展示空間)

4、欣賞和評價

展示每一組作品,幼兒欣賞,老師用相機拍攝,可以將幼兒的作品擺放在教室(賞識教育很重要)

師:海底世界,因爲小朋友的到來和參與,讓這次探險變得越來越有趣生動,小朋友,開不開心!

(結尾播放《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

活動反思:

《海底世界》教學反思《海底世界》是一篇科普文,以生動、活潑、有趣的語言介紹了海底奇異的景色和豐富的物產。因此我從文章的開頭和結尾入手,前後照應讓學生抓住文章是圍繞“景色奇異”“物產豐富”來寫的,接着讓學生去找哪些段落寫了景色奇異,哪些段落又寫的是物產豐富,先理清課文的主要脈絡,發現課文描寫了海底動物、植物、礦產,既是物產豐富又構成了海底奇異的景色。

海底世界非常奇異美麗,但學生真正見過的不多,因此我運用現代多媒體計算機技術,從互聯網上找到、截取並製成了具有生動、直觀的視頻錄象,播放海底裏奇形怪狀、色彩鮮豔、瑰麗無比的珊瑚和那些見也沒見過甚至是聽也沒聽說過的形態各異的魚兒,學生一定會不由自主地發出驚歎。利用視頻的播放創設情境,再通過形象的畫面理解自然過渡到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這樣學生的積極性會更容易被調動起來。

課文二、三自然段描寫課海底的動物,海底的“各種聲音”是一個謎團,學生難以想象、猜解和區分。課文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列舉出來,每句又用比喻的'修辭方法對聲音進行了描摹。這樣,海底各種動物發出的不同聲音就介紹得一清二楚。我在教學時,抓住這四個句子,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和情感體驗,讓學生模擬一下蜜蜂“嗡嗡”、小鳥“啾啾”、小狗“汪汪”和打鼾的聲音,比較他們的不同,從而想象出海底動物發出的各種奇異的聲音。這樣的教學方法,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使學生深刻地瞭解了文章所描寫的內容。課文第三自然段寫了動物的活動,課上我通過分析語句的說明方面,讓學生通過列數字的方面瞭解海蔘速度的慢和梭子魚速度的快,瞭解作者用打比方的說明方法進一步體會梭子魚的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