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及教學反思(通用16篇)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及教學反思(通用1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3W 次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及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及教學反思(通用16篇)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及教學反思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設計拖鞋,學習對稱的畫法。

2、瞭解夏天一些使自己涼快的方法。

3、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創造力。

4、增進參與環境佈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重點:

通過講講、做做、設計拖鞋進一步感受夏天是個炎熱的季節。

活動難點:

設計製作拖鞋的鞋面(貼長條形紙)。

環境創設與準備:

1、活動室中創設夏天的環境。

2、收集各種夏天的拖鞋。

3、範例。

4、幼兒製作用具。

活動流程:

看看說說——講講做做——展示交流

一、看看說說

夏天到了,你感覺怎麼樣?

炎熱的夏天,你怎樣讓自己的小腳涼快一點?

小結:妹妹穿了裙子,弟弟穿了西裝短褲,涼快多了。小腳丫穿上漂亮的拖鞋會更加涼快!

二、講講做做

1、出示範例講講

最近熊貓伯伯開了一家拖鞋店,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些什麼樣的拖鞋?

1)這些都是拖鞋麼?它們有什麼不一樣?

2)你最喜歡哪雙拖鞋?爲什麼?

3)你想設計一雙漂亮的拖鞋麼?你想怎樣設計?

2、幫助幼兒思考製作拖鞋的步奏

1)先做什麼?(在長條紙上畫上喜歡的花紋圖案)接着做什麼?

2)接着做什麼?(把長條紙的兩端分別貼在鞋底前半部分的兩邊作爲鞋面)

難點:貼長條形紙時,兩端各往裏摺進去一小段,用漿糊貼住

小結:製作涼鞋時有一條流水線:如:先進行鞋底選擇——鞋底裝飾——鞋面製作——鞋面鞋底都裝扮好了,最後將鞋面鞋底連接(讓幼兒瞭解簡單的製作過程和方法),一雙漂亮的涼鞋就做好了。

三、幼兒製作

夏天到了,熊貓伯伯店裏的拖鞋太少了,請你們幫忙多做幾雙拖鞋好嗎?

指導要點:

1)鼓勵幼兒設計的圖案、貼的方式與別人不一樣。

2)提醒幼兒貼長條形紙時,有顏色圖案的一面朝上。

3)指導個別幼兒貼長條形紙時,兩端各往裏摺進去一小段貼住。

4)提醒幼兒長條紙的兩端分別貼在鞋底前半部分。

四、展示交流

1、比比誰做的拖鞋又漂亮又牢固。

2、看看你做的拖鞋穿起來舒服麼?涼快麼?爲什麼?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動腦筋設計各種拖鞋使自己涼快。

活動反思:

本節活動教學目標完成較好,整節課非常流暢,孩子們的積極性很快被激發起來,整個活動中幼兒都能夠自由想象,大膽的裝飾。激發了幼兒創作表現的慾望,積極投入學習、製作之中。活動中幼兒一直興趣滿滿,注意力集中。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及教學反思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染紙的基本方法。

2.感受染紙活動帶來的樂趣。

3.感受色彩對比。

4.進一步學習在指定的範圍內均勻地進行美術活動。

活動準備:

1.報紙、顏料盤、紙巾若干(顏料盤中放有各色顏料)

2.紙袋一個、一張白色紙巾及一張浸染後的紙巾,一段自制視頻

活動過程:

一、魔術導入(魔術導入,可以激發起幼兒興趣)

1.師:“老師今天帶來一個魔術,小朋友想不想看呀?”

教師出示紙袋,“請問我的紙袋裏有東西嗎?”幼兒回答“沒有”。

2.師:“魔術開始了,小朋友快看看,我變出了什麼?”

教師“變出”一張白色的紙巾,提問,紙巾有什麼用處,幼兒回答。

教師接着“變出”一張浸染後的紙巾。師:“變出什麼來了?”幼:

“漂亮的紙巾”。

3.師:“白色的紙巾是怎麼變成漂亮的紙巾呢?”

幼兒回答,“小朋友們想不想知道是怎麼變成的?”

二、 播放視頻

(通過播放視頻,既可以引起幼兒注意,又能夠讓幼兒瞭解染紙的過程及方法)

1. 教師播放視頻。師:“視頻中的哥哥在幹什麼?”

2. 幼兒邊一觀看視頻,教師一邊講解。

“看了視頻中大哥哥的操作後,你們知道一張白色的紙巾是怎樣變成漂亮的紙巾了吧!(先摺疊,然後再染)我們把這個過程叫做‘浸染’。老師這裏還有一種不同的浸染方法,可以讓紙巾變的更漂亮。”

三、 教師示範 (可使幼兒瞭解多種浸染的方法)

1. 先對視頻中大哥哥的浸染方法進行簡單的示範。

2.教師展示另一種不同的折法以及不同的浸染方法,並進行詳細的講述。(加深浸染難度)

3.鼓勵幼兒用不同的折法,染出不一樣的圖案。

四、幼兒浸染(通過操作,可以鍛鍊幼兒的動手能力)

1.說了這麼多方法,小朋友肯定都想去試一試!

2.強調常規:“但是,在操作之前,老師有個小小的要求:注意不能把顏料灑了,也不能把衣服弄髒,做好後要小心的往開展,不要把作品弄破了。完成後交給老師,老師要把作品貼到黑板上。明白要求了嗎?”

3.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現在小朋友們趕緊行動吧!

4.教師將完成好的作品粘貼到黑板上

五、展示欣賞及評價(評價有代表性的作品,讓幼兒獲得成功體驗和美的感受。)

1.小朋友的作品真漂亮,你們最喜歡哪個?爲什麼喜歡?

教師請個別幼兒上前來回答。

2.鼓勵幼兒表述自己的操作過程和結果,教師及時進行小結

六、活動延伸

師:“其實呀,用不同的摺疊方法是可以染出不同的圖案的,小朋友如果有興趣,回家後可以和你的爸爸媽媽一起來染一染,看看怎麼樣就可以染出漂亮的紙巾來了,知道了方法別可忘了告訴老師哦!”

教學反思

我講的是一節美術課《漂亮的紙巾》,這節課是讓幼兒通過自己動手操作,初步學習浸染的基本方法,並感受染紙活動帶來的樂趣。在活動中,我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先用一個小魔術導入,小朋友都很感興趣,這一下子把幼兒的熱情都調動起來了。並將教師操作示範改爲觀看視頻中小朋友的操作,這樣設計激發了幼兒探究慾望,在下面的環節中就會格外認真。染紙對中班的幼兒來說是第一次操作,所以小朋友相對於比較好奇。小朋友在操作的時候都能小心翼翼的用紙巾蘸不同顏色的顏料,大部分的都按自己喜歡的顏色去設計美麗的花手帕,在幼兒操作前教師提出常規要求,幼兒也能做到。在活動中孩子們表現積極主動,探索欲強,充分體現了幼兒的主體性,提升了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同時,也存在不足:

1、導入部分不精簡。

2、染紙在生活中廣泛應用,但是我在課前沒有給幼兒展示過這類物品,沒有做好鋪墊,稍有欠缺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及教學反思 篇3

活動目標:

1.能用報紙棒擰成魚的外型,並用彩紙對魚進行花紋裝飾。

2.體驗手工的樂趣和成就感。

3.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海底世界展板。

2.報紙、皺紋紙、糨糊、雙面膠、抹布、廢紙筐。

3.《薰衣草》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1.出示報紙魚,引出活動。

師:咦?這是什麼?(熱帶魚)這是熱帶魚的眼睛、花紋、魚鰭、尾巴

師:紙繩是怎麼變成小魚的呢?誰來試試看?

2.個別幼兒嘗試製作。

師小結:紙繩兩頭交叉,然後捏住,用籃子上的即時貼固定住。即時貼怎麼固定呢?手捏住交叉的地方,即時貼一頭先固定住,然後繞幾圈就可以了。

師:熱帶魚的輪廓已經出來了,還差什麼?(眼睛和魚鰭、花紋)

師:熱帶魚身上還有漂亮的花紋呢。

師: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把它們粘在魚的身上。(首先我們要留出魚頭的部分,在魚的身上貼上雙面膠,然後拿出彩紙貼出魚的頭部。接下來貼的時候可以按照你們自己喜歡的方式,橫着貼、豎着貼、交叉等等)然後我們可以用同樣的方法來裝飾魚的尾巴。

師:最後,我們把魚的眼睛和魚鰭貼上去,一條漂亮的熱帶魚就完成了。

3.完整回憶熱帶魚製作過程。

師:我們一起來再來看一遍製作過程。

紙棒用力擰擰擰,擰成細細小紙繩,紙繩兩頭交叉捏,即時貼捲一捲,漂亮彩條來打扮,魚鰭魚眼不要忘,熱帶小魚完成了!

二、幼兒製作,教師巡視。

1.出示海底世界展板。

師:最近水族館要舉辦熱帶魚展覽了,我們也來做幾條熱帶魚吧。

2.強調操作要求。

師:擰紙繩每個地方都要擰緊,紙繩交叉是要調整好魚身和魚尾的比例。魚身上的花紋可以自己設計,顏色可多一些;魚鰭、魚尾也要裝飾。

教師把幼兒完成的魚貼到展板上。早完成的孩子做魚泡泡(即用紙繩圍一個圈)

三、欣賞交流。

——水族館裏有很多條魚了,我們一起參觀一下吧,你最喜歡哪條?爲什麼?

活動反思:

1.導入部分提到了顏色、形狀,在指導幼兒製作的時候也應該圍繞顏色和形狀來進行。

2.活動的開放性應該更強一些,讓幼兒更多自主創作的機會,允許幼兒有不同的創意,更好的體現魚的多樣性。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及教學反思 篇4

活動目標

1、在遊戲情境中學習用多種顏色塗色以及撕貼的方法裝飾太陽寶寶,初步感受色彩的美。

2、積極參與操作活動,享受與同伴一起遊戲的喜悅。

3、在區角活動中也進行過撕貼的相關練習。

4、進一步學習在指定的範圍內均勻地進行美術活動。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教學重點、難點

1、在玩中學會撕貼方法。

2、用多種顏色塗色以及撕貼的方法裝飾太陽寶寶。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已嘗試過塗色和撕貼的練習。

環境準備:

太陽傘一頂,圓形片片人手一個(放在太陽傘底下),塗色範例,彩色紙片,蠟筆,蠟筆。輕音樂,搖籃曲,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尋找太陽寶

教師:“小朋友,你們知道嗎?太陽媽媽呀生了好多的太陽寶寶,今天太陽寶寶們又藏在太陽媽媽的大棉被裏睡懶覺了,我們來叫太陽寶寶出來,跟我們一起做遊戲,好嗎?”“好,每個小朋友拿一個太陽寶寶,來,鑽進被窩(太陽傘)找太陽寶寶嘍!”

教師:“小朋友,你們找到太陽寶寶了嗎?舉出來讓大家看看,你找到的太陽寶寶是什麼形狀的呀?”

二、基本部分:引導幼兒進行塗色、撕貼,製作太陽小飛盤。

1、讓幼兒圍坐在太陽傘周圍休息。

教師:“來來來,讓我們也坐到太陽媽媽的大棉被上休息休息,好舒服啊!”

2、啓發幼兒爲太陽寶寶打扮。

教師:“哎呀!太陽寶寶們剛從被窩裏鑽出來,還光着身子呢,多難爲情呀!

怎麼辦呢?”(幼兒回答)“好,那今天就請小朋友們來爲太陽寶寶穿上漂亮的衣服,好嗎?”

教師出示範例:“你們看,太陽媽媽的大櫃子裏有各種各樣彩色的衣服,你最喜歡哪件衣服,就來給你的太陽寶寶穿上。”(自由說說自己最喜歡的款式)

3、講解示範製作方法。

(1)塗色。

教師:“老師最喜歡X件衣服,它有好幾種顏色組成呢,我先拿一種顏色的蠟筆,從上到下,從左到右,一點一點地塗顏色,塗的時候一定要認真,千萬不要留空白點哦,一個小白點就是一個小破洞,如果太陽寶寶穿上有破洞的衣服的話,會不高興的。塗好一種顏色後,再換一種顏色塗。塗呀塗呀,漂亮的衣服就穿好啦!”

(2)撕貼。

教師:“接下來,該爲太陽寶寶們梳頭髮啦!太陽寶寶的頭髮可漂亮了,會發出七色的光芒呢!我們把彩紙撕成一條一條的形狀,在它的一端蘸上一點膠水,貼在太陽寶寶的身上,看,一條彩色的小辮子就梳好了。然後換一種顏色,再來爲太陽寶寶梳一條小辮子。梳呀梳呀,等到把所有的小辮子都梳好的時候,太陽寶寶就變得更加漂亮了。看,它還可以飛起來呢!”(教師示範投擲飛盤)

4、幼兒製作,教師巡迴指導。

教師:“太陽寶寶飛起來嘍!好玩嗎?你們想不想也來試一試?好,讓我們一起來爲太陽寶寶打扮吧。”

打開輕音樂,幼兒製作,教師巡迴指導,幫助個別能力較弱的幼兒完成任務。先製作好的幼兒可以自由玩飛盤。

三、結束部分:玩飛盤。

教師:“小朋友,把你們做好的太陽寶寶舉出來讓大家看看,哇,好漂亮!”(讓先製作好的幼兒互相欣賞,自由玩耍,並積極引導幼兒進行各種玩法。)

教師:“太陽媽媽在叫太陽寶寶們回家了。把你的太陽寶寶飛進太陽媽媽的懷抱裏去吧。”(幼兒將飛盤飛進太陽傘中間)“來,我們一起來和太陽寶寶們跳個舞吧。”(和幼兒一起抖動太陽傘,讓小飛盤在傘中跳躍。)

教師打開《搖籃曲》:“聽,太陽媽媽在唱《搖籃曲》了,太陽寶寶們要睡覺了,我們輕輕地搖一搖,讓它們好好睡一覺。好,太陽寶寶們睡着了,我們輕輕地回教室吧。”

四、延伸活動:體育活動《玩飛盤》。

到戶外繼續玩太陽小飛盤,練習投擲的技能。結束後又將飛盤投放在體育活動區內,豐富體育活動區域內自制活動材料。

教學反思

在教學中,幼兒對操作、探索很感興趣,通過操作——遊戲的形式讓幼兒體會到了合作的快樂。活動中,孩子在撕紙的同時,提高了幼兒的觀察力,動手能力而且也提高了注意力。他們特別喜歡玩遊戲,因爲在遊戲中可以使他們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沒有絲毫的壓力。對於個別能力弱幼兒 ,我採用集體與個別輔導的形式,並在日常生活中給他們提供機會,讓能力弱的幼兒不會爲此而產生畏懼的心理:對於幼兒的新觀點、新發現,我總是鼓勵和尊重他們的觀點,並共同分享。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及教學反思 篇5

活動目標:

1、幼兒大膽運用多種材料裝飾面具。

2、提高幼兒動手製作能力和審美情趣。

3、增強幼兒對裝飾活動的興趣及表演的慾望。

4、嘗試將觀察對象基本部分歸納爲圖形的方法,大膽表現它們各不相同的特徵。

5、進一步學習在指定的範圍內均勻地進行美術活動。

活動準備:

歡快的音樂;flash動畫;裝飾好的面具;未裝飾的面具;透明膠;固體膠棒;彩色筆;剪刀;羽毛;亮片;小粘貼;舊掛曆;包裝袋上的圖案;黑板一塊;小鏡子若干;大鏡子一塊;照相機。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幼兒帶面具律動入場。

2、請幼兒觀看flash動畫,猜猜都是誰?

二、師幼探討裝飾面具的方法

1、引導幼兒觀察、發現各種面具相同之處(眼睛)

2、引導幼兒觀察、發現不同之處(形狀、顏色、材料)

3、傾聽教師講解自己的面具特徵(形狀、顏色、材料)

4、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面具進行交流:面具是什麼形狀什麼顏色的、上面都有哪些裝飾物等等。

5、幼兒帶上面具照鏡子,激發幼兒製作的興趣。

三、幼兒製作面具

1、教師提出製作面具的要求。

2、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面具進行裝飾。

3、幼兒帶上裝飾好的面具照鏡子欣賞。

4、遊戲:猜猜他是誰四、結束:化妝舞會請幼兒戴好自己裝飾好的面具,邀請客人老師一同參加化妝舞會。

反思:

1。教學思想觀念新教學模式的改變:我打破了原來單一的課程模式,以幼兒爲中心,師生共同建構課程,五大領域互相滲透,各科教學互相融合的課程模式,在活動中滲透了語言、科學、社會、藝術等學科知識,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

2。教學方法活本次活動教師靈活的運用了遊戲法、談話法、情景表演法、探索發現法,讓孩子們在遊戲中、情景中大膽地探索與表現,使其創造力得到充分的發揮。

3。教學效果好

(1)教學重、難點突出,幼兒的各種能力得到培養

(2)幫助幼兒獲得關鍵經驗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及教學反思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知道被遮擋住的地方是看不見的,並且有前面和後面的區別,能在集體面前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意思。

2、能夠畫出兩種水果的遮擋關係

3、感受到繪畫的魅力,喜歡繪畫。

4、用舒適的方法握筆,享受大膽塗色的快樂。

5、培養幼兒初步的創造能力。

活動準備:

1、水果和梨的模板若干、相關的課件PPT一套。

2、課前將模板藏於作業紙下。

活動過程:

一、從遊戲導入,引出水果

二、觀看PPT,理解遮擋的部分看不見

1、看照片1,討論出擋住的部分是看不見的

2、看照片2,從衆多的水果中找出前與後,進一步理解遮擋部分是看不見得

3、觀看示範繪畫,瞭解繪畫方法

4、講解錯誤圖畫,強調繪畫要求

三、小朋友嘗試繪畫,教師個別指導

四、點評作業

五、拓展練習

教學反思:

本活動讓幼兒在看、聽、說、嘗等多種感官形式的驅動下進行學習。

水果是小朋友熟悉並且喜歡的食物,水果不但營養豐富,而且顏色、形狀和味道等也多種多樣。讓幼兒在充分的體驗中學習認識水果,整個活動很受幼兒的歡迎。但是同時,幼兒在活動中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活動的秩序也存在了一定的不穩定性。在這個活動的進行中,我也出現了這個問題。

另外,這個活動讓幼兒猜猜果肉的`顏色、味道,讓幼兒嚐嚐水果,這些環節都要保育老師的密切配合,活動中教師應出示一個水果,請幼兒介紹完之後,讓他們對果肉進行猜測,之後就該切開水果看看裏面的果肉,然後嚐嚐味道。但是考慮到幼兒嘗水果和教學環節相交叉的形式可能使幼兒注意力分散,很難控制教學活動的紀律。因此請了一位幼兒上來嘗,之後告訴幼兒什麼味道,幼兒猜對了嗎?整個活動介紹結束後再請幼兒集體嘗不同的水果。但是這個環節可能和剛纔的猜味道環節又銜接不夠連貫,難以調動幼兒的回憶。

所以覺得這個活動要上下來容易,但是要上好還要考慮很多的環節連貫性。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及教學反思 篇7

活動目標:

1、學習用三個角向中心折和將三角形口袋中的一層紙向內折等方法折蘑菇。

2、學看簡單摺紙圖示。

3、增強動手能力,體驗摺紙帶來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5、增進參與環境佈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不同大小正方形紙若干、範例、摺紙圖示。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

1、給孩子講一個《小白兔採蘑菇》的小故事引出活動內容 《折蘑菇》。

春天的一個早上,小白兔高高興興的去採蘑菇。它來到了樹林裏,看見大樹下有許多蘑菇,當它正在採蘑菇時,突然飛來了一隻蜻蜒,蜻蜒告訴小白兔:"天馬上要下雨了,你還是快回家吧!"小白兔提着一籃子蘑菇沒走幾步,就聽見一陣轟隆隆的雷聲,譁,譁,譁,雨真得下起來了。聰明的小白兔把最大的蘑菇當成一把傘,它看見了小松鼠在淋雨,它大聲喊:"小松鼠快進來,躲躲雨吧!"小松鼠急忙跑到蘑菇傘下,它們一起打着蘑菇傘,快快樂樂地回家了。

2、看圖片,瞭解蘑菇的形狀,顏色,品種,生長環境。

3、 瞭解蘑菇鮮香可口,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具有增強抵抗力的功能。春天,人們很容易得感冒,大家可要多吃點哦!

4、出示事先摺好的範例,引導孩子欣賞:這是老師折的蘑菇,上部分是蘑菇的傘蓋,下部分是蘑菇的腳,你看看這個傘蓋像什麼形狀?(梯形)好看嗎?

你想不想折一個漂亮的蘑菇呀?(想)那我們一起來折吧!

二、學習折蘑菇

1、觀察圖示,討論蘑菇折法。

2、老師和孩子各折一個蘑菇。

老師 有意折慢點,示範並指導孩子把每個步驟摺好,如:三個角朝中心折時,首先讓孩子把正方形的紙對邊分別對摺一次,再打開,讓孩子能看着摺痕來折,並且要提醒孩子,三個角寶寶都要和中心媽媽親吻到,這樣三個角就容易對齊。再如:將兩邊三角形口袋中的紙往中間折時,要耐心地指導孩子兩邊折到相同的位置。

三、裝飾欣賞作品孩子一起用水彩筆在蘑菇上畫一些小圓點。

四、延伸活動,遊戲採蘑菇把漂亮的蘑菇擺放到桌子上,孩子來採蘑菇。

教學反思:

這些材料來源於幼兒最熟悉的生活。剪紙活動之中,幼兒通過自己的雙手進行巧妙的使用,哪些適合製作蘑菇、哪些材質不適合,爲接下來的手工活動奠定了基礎。

在這節教學活動中我們運用多媒體聲色並茂、動靜結合、使傳統教學中無法或難以表達的內容,形象直觀地展現在幼兒的面前,幼兒在其中按照自己的意願和興趣來表達自己的體驗和情感,獲得滿足,激發表現美、創造美的興趣。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及教學反思 篇8

活動目標:

1、幼兒學會捏人物的五官和表情,並能用色彩表現人物的情緒。

2、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3、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4、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認識不同的臉譜。

各色橡皮泥

活動過程:

1、玩“變魔術”遊戲,引起幼兒變化表情的興趣。

遊戲:“會變的臉”(苦臉、笑臉、生氣的臉、害怕的臉等)。

2、啓發幼兒互相觀察人的面部表情特徵。

提問:“人笑時、哭時、生氣、害怕時眼睛、眉毛和嘴巴有什麼不同?"教案來自:屈;老師教;案網。"請幼兒分別描述出來。”(教師邊聽邊捏出來)

3、引導幼兒體驗色彩與每一種臉譜的關係。

提問:“當你生氣時,你的臉色會有什麼變化”?(變紅)“黑色使你感到怎樣?讓你想到什麼表情?”

小結:“表情不僅可以通過五官的變化來表現,還可以用不同的色彩來變現。”

4、幼兒製作臉譜,教師巡迴指導和幫助。

每個幼兒選一種表情。

5、戴臉譜到戶外玩“猜猜我是誰”。

教學反思:

傳統藝術是美術欣賞中十分重要的內容,我們可以用傳統藝術鮮明、獨特的作品風格來拓展幼兒創作思路,達到欣賞、表現美的目的。同時也能讓幼兒進一步瞭解中華藝術寶庫中的各種奇葩,懂得欣賞、熱愛我們的民族藝術。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及教學反思 篇9

活動目標:

1、嘗試用線條、色彩、對稱的方法大膽表現京劇臉譜的特徵。

2、在欣賞活動中,引導幼兒感受臉譜藝林的美,激發幼兒創作的興趣。

3、知道京劇是中國的國粹,爲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自豪。

4、養成大膽用色、均勻塗色的良好習慣。

5、增進參與環境佈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ppt、京劇視頻、紙、蠟筆。

活動過程

一、導入,欣賞臉譜,京劇表演,激發幼兒興趣。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特別的東西,想不想知道呢?"(出示臉譜)"來告訴我,你看到了什麼?"(幼兒回答)

師:今天,老師還帶來了一段錄像,你仔細看就能想到答案。(出現視頻),"剛纔我們看了錄像,你有沒有發現唱戲的人臉上就像我們剛纔看的圖片一樣?表演戲劇的人臉上纔要化這樣的妝,你知道他表演的這種戲劇叫什麼嗎?(京劇)"

小結:京劇是我們中國特有的戲劇,全世界只有中國纔有,就像大熊貓一樣,是我們的國寶,京劇就是我們的國粹,表演京劇的演員臉上用油彩化的了很濃的妝,像面具一樣,在京劇裏有一個名字叫"臉譜"。

二、欣賞四種臉譜瞭解臉譜的特徵

師:"京劇臉譜有很多,今天老師帶來了四種臉譜,我想請小朋友用顏色來爲臉譜取個名字嗎?看一看,這幾張臉譜你最喜歡哪一張,你覺得這個人怎樣?"

小結:小朋友說得真好,在京劇裏不同的顏色代表了不同的人,紅臉的人非常勇敢,黑臉的人就像包青天一樣特別聰明,正直。黃臉的人在非常,別人都害怕他,白臉的人非常狡猾,像狐狸一樣

師:"我們來看這張臉譜除了紅顏色外還用了哪些顏色?(幼兒觀察)爲了讓臉譜更好看,我們要用到幾種顏色讓臉譜更生動。"

師:"這些臉譜除了顏色很漂亮外還用了很多圖案、花紋。(出示一張臉譜)這是什麼形狀?找找看臉譜上有沒有和它一樣的圖形。"

小結:這兩個圖案形狀一樣,大小一樣,顏色一樣,以鼻子爲中心,在臉的左右兩側位置也一樣,這就叫左右對稱。

三、欣賞臉譜

師:京劇臉譜除了剛纔我們看的這些,還有很多顏色多樣,圖案對稱的臉譜,我們一起來欣賞吧。

四、幼兒作畫

師:"我們欣賞了這麼多的臉譜,想不想自己也來設計一個呢?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一個空白的臉譜,請小朋友先用記號筆在臉譜上設計左右對稱的花紋,然後用水粉塗上好看的顏色。

"注意:1、顏色,花紋要對稱。2、設計的圖案要大一些。3、注意衛生,不要弄到衣服桌子上。

五、展示臉譜,互相欣賞,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幼兒園的美術活動是爲了讓幼兒具備初步的審美意識,挖掘和發揮幼兒的創造能力。大班的幼兒已積累了較多的美術知識經驗,在此基礎上,我選擇了各種不同題材、不同風格的欣賞作品來拓寬幼兒的創造思路,提高幼兒的欣賞能力。在這次活動中,我以中國傳統藝術——臉譜作爲欣賞對象,旨在讓幼兒瞭解中國的工藝藝術。以臉譜精緻、絢麗、獨特的裝飾風格來吸引孩子,引起創作興趣,提高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能力。幼兒通過這一主題內容獲得了較好的發展。然而,在活動中也存在一些困惑與問題:

1、由於幼兒對美術的感受能力不一,部分幼兒不能很好地觀察並把握臉譜對稱的特點,所以裝飾繪畫中出現了臉譜不對稱的現象。

2、由於幼兒對美術表現能力的差異,有的幼兒不能較好地運用線條、色彩誇張地表現臉譜特徵。比如:線條不夠連貫、流暢,色彩較單一、配色不夠鮮明等。

在以後活動中值得注意的是應加強對幼兒觀察能力的培養,增強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多進行個別引導,讓幼兒帶着問題去觀察,並在觀察中發現問題。平時注重對幼兒線條練習及色彩搭配的指導。增強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感受力和表現力應從平時一點一滴做起。

本文擴展閱讀:臉譜,是中國傳統戲曲演員臉上的繪畫,用於舞臺演出時的化妝造型藝術。不同行當的臉譜,情況不一。“生”、“旦”面部妝容簡單,略施脂粉,叫“俊扮”、“素面”、“潔面”。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及教學反思 篇10

活動目標:

1.學會用皺紋紙團紙的方法。

2.學習用團紙粘貼的方法制作葡萄和葡萄串;

3.願意與同伴分享自己的作品。

4.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5.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後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1、幾串葡萄實物;

2、紫色和綠色皺紋紙若干;

3、膠水、硬紙板(每個幼兒一份);

4、音樂《蝸牛與黃鸝鳥》;

5、葡萄架背景牆;

活動重難點

1、學習用團紙粘貼的方法制作葡萄和葡萄串

2、願意與同伴分享自己的作品。

學習用團紙粘貼的方法制作葡萄和葡萄串。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用《蝸牛與黃鸝鳥》的音樂律動導入活動。秋天來了,讓我們跟着小蝸牛一起去旅行吧。

二、觀察實物,討論葡萄的特點。

1.出示葡萄,讓幼兒觀察葡萄的形狀,顏色;(圓圓的、有紫色,有綠色。)2.請幼兒觀察葡萄串,發現其特點:上寬下窄、上密下疏、像一個倒放的三角形。

三、向幼兒介紹製作葡萄的材料,引發幼兒製作的興趣。

教師:秋天到了,葡萄架上結滿了葡萄,你們想不想讓咱們班的葡萄架也結滿葡萄?(想)教師:皺紋紙能變成葡萄嗎?怎麼變?引導幼兒發現把皺紋紙揉成一個小球后很像葡萄的樣子。

教師示範製作葡萄,引導幼兒把皺紋紙團揉成一個很像葡萄的樣子。

請個別幼兒示範,教師進行指導。

四、 幼兒自己製作,教師巡迴指導。

(1)幼兒自取皺紋紙,團揉成球。並提醒幼兒用雙手食指、拇指、中指一起團,用力把紙團緊,要從上往下粘貼。

(2)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3)每個幼兒團揉10顆葡萄粒。

(4)教師引導幼兒把葡萄粒粘在硬紙板上做成葡萄串。(提醒幼兒要從上往下粘,葡萄串上面要緊,下面要鬆,上面的葡萄要多些,下面要少些。)

五、作品展示。

鼓勵幼兒用自己的作品掛在葡萄架背景牆上。

活動反思:

在活動前,從材料選擇上嘗試用手揉紙、瓦楞紙和皺紋紙對比,發現手揉紙質感太軟,不利於成型,瓦楞紙揉搓不夠緊而且不利於黏貼,還是皺紋紙效果最佳且利於黏貼。在底版設計時,從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能力差異來考慮,對葡萄底版的大小進行嘗試與調整,爲普通幼兒提供想同大小的底版,而能力較強,操作速度快的幼兒提供了大一圈的葡萄底版。通過PPT與兒歌相結合,來幫助幼兒觀看製作步驟圖,瞭解、掌握製作葡萄的方法和黏貼一顆顆葡萄的過程。嘗試揉搓紙團粘貼葡萄,發展小肌肉動作。巧妙地藉助籬笆製作成葡萄架做展板,讓幼兒的作品一一呈現,展示效果更佳。在教師示範的時候,可以提供一張手揉紙,每個人跟着老師來試一試,比一比誰搓的葡萄最緊、最圓?幼兒製作的時候更能心中有數。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及教學反思 篇11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大拇指、中指、小指印出小螞蟻的外行特徵,對手指印畫感興趣。

2、嘗試進行想象添畫,培養幼兒喜愛小動物的情感。

3、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1、紅、黃、藍等顏料。抹布每組2塊,背景圖每組一張。

2、螞蟻課件。

3、實物展示儀。

活動過程:

一、手指遊戲。

師:小朋友好,我們都有一雙靈巧的手,今天我們一起玩幾個手指遊戲吧。

1、開門。 2、小鳥飛。3、我會變。

師:手指遊戲真有趣,有一位客人也想過來玩玩呢!

二、看螞蟻課件,瞭解螞蟻的身體構造。

提問:看是誰呀?螞蟻的身體有幾部分組成?頭上有什麼?身體下面有什麼?幾條腿?

再仔細看看螞蟻身體各部分的大小一樣嗎?哪部分最大?哪部分最小?

三、欣賞螞蟻繪畫圖,找出繪畫方法。

師:看,一羣小螞蟻走來了,它們要去幹什麼?(幼兒想象)

你們知道這幅螞蟻的圖畫是怎麼畫成的嗎?對了,是用我們的手指印畫成的。

螞蟻的身體各部分大小不一樣,想一想,用哪幾個手指印小螞蟻比較合適。頭部用哪個手指、胸部用哪個手指、尾部用哪個手指呢?(根據孩子的回答確定三個手指)最後還要給小螞蟻添上什麼?

四、幼兒示範畫。

師:來,誰來用你的小手試一試呢?(幼兒一邊印,教師一邊講解過程。)看這隻小螞蟻怎麼樣呀!

五、幼兒繪畫,教師提出注意事項,並進行個別指導。

師:你們想不想也來印小螞蟻呢?等一會兒,我們就一起來印小螞蟻,想想在印畫時要注意什麼?

1、印畫時顏料不要蘸太多,印完後要檫乾淨。

2、想好用哪幾個手指印小螞蟻。

3、印好後手不能抹,大家一起商量你們印的小螞蟻在幹什麼?

六、評價作品,表揚鼓勵畫面佈局合理,動態不一的作品。

活動延伸:

參觀其餘組的作品,並把圖畫編成一個故事。

反思:

手指點畫是幼兒繪畫活動中常見的一種形式,小朋友對直接用手指作畫興趣濃厚。此活動選擇小螞蟻爲作畫對象,因爲手指與小螞蟻的形象結合巧妙,適合點畫這一繪畫形式。活動過程中,通過引導幼兒觀察電腦課件,幫助幼兒瞭解小螞蟻的身體結構,並在觀察比較身體結構大小的同時,幼兒自己探索出用大拇指、中指和小指來點畫的過程,感覺自然、生動。就是在幼兒合作作畫時,幼兒的合作性欠佳,有待於老師的積極引導。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及教學反思 篇12

目標:

1、學習將彩色紙條撕成小紙片,發展手指靈活性。

2、在示範講解的引導下,掌握拼貼技能。

3、對撕紙活動感興趣。

4、嘗試將觀察對象基本部分歸納爲圖形的方法,大膽表現它們各不相同的特徵。

5、培養幼兒初步的創造能力。

準備:

若干不同顏色的長條紙,一棵樹,範畫,膠水,抹布

過程:

一、複習兒歌《片片飛來像蝴蝶》

1、師:現在是什麼季節呀?秋天樹葉變成什麼顏色?秋風吹來了,樹葉會怎麼樣呢?

2、師幼共同表演兒歌《片片飛來像蝴蝶》

二、觀察圖片引起興趣。

1、師:嗚嗚嗚是誰在哭呀?它爲什麼哭呀?

2、師:大樹媽媽的樹葉寶寶被風吹走了,我們幫大樹媽媽把寶寶找回來吧!

3、師:大樹媽媽的寶寶都躲在這些彩色的紙條裏。(師出示彩色紙條)

4、師示範並講解把彩條撕成紙片以及粘貼的方法。

5、幼兒嘗試用長紙條撕成小紙片。

6.幼兒嘗試將撕碎的紙粘貼在樹上。

邊做邊說一說:我給什麼大樹找到了什麼顏色的寶寶。例如:我給大樹找到了紅顏色的寶寶……。

三、共同欣賞作品。

1、共同欣賞作品。

2、師幼共同演唱歌曲《秋天》,感受秋天落葉的美麗。

教學反思:

通過這次教學活動,我深深的體會到了要上好一堂課是需要做充分的準備的,不僅僅要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更重要是要讓他們感興趣,這樣,孩子們才能跟着你的思路走。

本文擴展閱讀:樹葉是樹進行光合作用的部位。葉子可以有各種不同的形狀、大小、顏色和質感。葉子可以聚成一簇,也可以遍地散落。葉子的邊緣可以是光滑的,也可以是鋸齒狀。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及教學反思 篇13

活動目標:

1.學習看圖解折出牽牛花,促進幼兒動手動腦的發展。

2.能平整地翻出牽牛花。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4.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感受作品牽牛花的美感。

活動準備:

各色正方形彩紙、剪刀、牽牛花步驟圖。

活動重點:

會看圖解折出牽牛花並翻開花瓣。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激發幼兒興趣。

1.小小什麼花呀,開滿竹籬笆呀,一朵連一朵呀,吹起小喇叭呀。猜猜我是誰呀?

2.(出示牽牛花範例)牽牛花有幾片花瓣?牽牛花開在哪兒?藤蔓喜歡往哪兒爬?牽牛花會怎麼樣唱歌?

二、觀察牽牛花步驟圖,引導幼兒探索、交流。

1.觀察圖解,引導幼兒交流、探索折牽牛花的方法。

2.一個一個步驟引導幼兒嘗試折牽牛花。

3.教師重點解釋難折地方。

三、幼兒嘗試看圖解折牽牛花。

1.教師觀察,隨時適當指導和解釋示範。

2.引導能力強的幼兒幫助能力弱的孩子。

四、幼兒欣賞作品,分享成功的喜悅。

幼兒欣賞自己折的牽牛花,複習歌曲《牽牛花》,體驗成功的快樂。

“小小牽牛花呀,開滿竹籬笆呀……”

活動反思:

首先,我以猜謎引出牽牛花,孩子們很熟悉牽牛花一猜就對。接着我簡單介紹牽牛花的特徵,這樣孩子們對牽牛花有了初步的瞭解。但把牽牛花有幾個花瓣漏了,還應多熟悉教案。其次,我改變了以往邊教邊折的方法,而是引導幼兒觀察牽牛花步驟圖,請個別幼兒一個一個步驟探索、交流折牽牛花。給了孩子強烈探索的機會,增添了孩子學習的慾望。

接着,幼兒製作牽牛花。在操作過程中,我發現孩子們對於折、剪等基本方法掌握的比較好,特別是在翻出花朵時,開始時有幾個孩子還在擔心請我幫忙,經過我的鼓勵大多數幼兒都能正確的製作出來。而且也越來越精細。

最後,展示作品,讓幼兒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因此多鼓勵幼兒自己動手,就算一開始折得不算漂亮也沒關係,只要是自己的成果就行。

小百科;種植牽牛花一般在春天播種,夏秋開花,其品種很多,花的顏色有藍、緋紅、桃紅、紫等,亦有混色的,花瓣邊緣的變化較多,是常見的觀賞植物。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及教學反思 篇14

活動目標:

1、嘗試自己設計圖稿,選擇材料扎染紙巾。

2、能大膽操作,並積極向同伴展示和介紹自己的扎染作品和經驗。

3、通過欣賞進一步感受圖案與扎染方法之間的關係,對扎染產生興趣。

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有用皮筋、玩具等工具和材料進行扎染的經驗。

2、用不同方法制作的扎染作品若干,相對應的方法圖譜(圖1)。

3、扎染材料:白色紙巾、剪刀、各色食用染料、玩具、牛皮筋、塑料抽拉帶、細銅絲等。

4、師幼共同設計的圖稿和據此扎染的紙巾一塊(圖2)。

活動過程:

1、欣賞用不同方法扎染的紙巾,遷移已有經驗,進一步瞭解與其對應的扎法。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幾塊扎染紙巾,你最喜歡哪塊?爲什麼?

幼:我最喜歡這塊紙巾,它的顏色像塊綠草地。

幼:我最喜歡這塊紙巾,它的花紋像雞蛋,是橢圓形的。

幼:我喜歡這塊紙巾,它的花紋像大海的波浪。

幼:我喜歡這塊紙巾,因爲它的花紋像火車道。

師:像火車道的花紋在哪裏呢?

幼:在紙巾的角上。

(2)師:你知道這些好看的花紋是用什麼方法扎出來的嗎?

幼:像大海波浪一樣的花紋是把紙巾對邊折,再扎皮筋做出來的。

幼:圓形花紋是用包珠子的方法扎出來的。

幼:斜形花紋是把紙巾對角折,再扎皮筋做出來的。

幼:像火車軌道一樣的花紋是在四個角上扎皮筋做出來的。

(教師根據幼兒交流情況,在紙巾的下方出示相應的方法圖譜,見圖1。)

2、回憶經驗,明確設計圖稿與作品的關係,產生設計、扎染紙巾的願望。

(1)出示設計圖稿,引導幼兒觀察設計的花紋,猜測扎法(見圖2)。

師:昨天,我們一起設計了一張紙巾的圖稿,看一看,上面都有哪些花紋?

幼:紙巾中間有一條斜線,斜線兩邊都有一個圓形,兩個角上還有弧形的、像太陽一樣的花紋。

師:怎樣才能在紙巾上出現這些花紋呢?

幼:先把紙巾對角折,然後紮上皮筋,就會出現中間的斜線了。

幼:在紙巾兩邊用包珠子的方法扎。

幼:在兩個角上直接紮上皮筋。

(2)出示扎染好的紙巾,引導幼兒比較(見圖2)。

師:這是我們扎染出來的紙巾,看看和設計圖一樣嗎?

幼:有點不一樣,我們設計的兩個圓一樣大,可是這兩個圓一個大、一個小。

師:想一想,這兩個圓怎麼會一個大一個小的呢?怎樣才能讓扎染出來的兩個圓一樣大呢?

幼:可能它裏面包的珠子一個大一個小,只要選兩個一樣大的珠子就行了。

3、設計、扎染。

(1)共同討論製作要求。

師:今天我們來做小小設計師,自己設計圖稿,扎染一塊漂亮的紙巾。大家先要想好在紙巾的什麼地方染出什麼樣的花紋,然後把它畫下來,再根據圖稿上的花紋選擇合適的材料扎、染。

(2)設計圖稿並製作。

(教師觀察並指導幼兒設計圖稿,根據圖稿選擇合適的方法及材料進行製作。)

(3)染色。

(教師幫助幼兒擰乾紙巾,併到水池裏沖洗多餘的染料。)

4、欣賞作品。

(1)展示設計圖稿及扎染的紙巾,自由欣賞(見圖3、圖4)。

(2)將紙巾與設計圖稿進行對比,分析成功的地方。

師:你們都按照自己設計的圖稿扎出來了嗎?你是怎麼扎的?

幼:我先在紙巾中間包了一個珠子,再把四個角一起紮起來。

幼:我設計了好多條線。我先把紙巾對邊折扎皮筋,可是發現太慢,就把紙巾再對摺扎皮筋,扎一根皮筋就會出現兩條線,這樣就很快了。

師:看看我們扎染的紙巾和設計圖稿一樣嗎?

幼:我發現這塊紙巾和設計圖稿不太一樣,圓有點扁了(見圖3)。

幼:我發現這塊紙巾的設計圖稿上的線是直的,可是扎出來的線是歪歪扭扭的(見圖4)。

(教師引導幼兒共同分析原因,使幼兒知道在扎染紙巾時要看清楚設計圖稿上花紋的位置,並把紙巾摺疊平整。)

(3)產生繼續探索使用多種材料進行扎染的興趣。

師:今天我們用皮筋和一些玩具設計、扎染了漂亮的紙巾。老師還帶了一樣東西,你們看看是什麼?

幼:是根小棒。

師:小竹棒也能幫助我們扎染出漂亮的花紋呢,以後我們一起來試試好嗎?

活動反思:

活動中,教師在幼兒瞭解扎染方法及會出現什麼樣的圖案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嘗試設計圖稿,有計劃地選擇材料進行扎染,注重培養幼兒在扎染活動中的有意性和計劃性。

爲了幫助幼兒解決按照圖稿選擇材料、在相應的位置匹配扎染方法的困難,在活動開始部分,教師有目的地選擇了幾塊紙巾引導幼兒欣賞、匹配扎染方法;然後過渡到讓幼兒根據設計圖稿討論在紙巾的什麼位置運用什麼方法來扎染,進一步明確圖稿與作品的關係:最後,教師讓幼兒自己進行設計與扎染,體驗成功的快樂。整個活動層層遞進,適合幼兒的最近發展區。在材料方面,教師不僅提供了皮筋、各種珠子及小玩具等,還提供了封口帶、細銅絲等一些用於扎的替代物,以便幼兒根據需要使用。

雖然個別幼兒在設計圖稿與扎染方法的匹配方面還有些懵懂。但在實踐中有了新的感悟與認識,如設計的“線條”圖案就是扎一根皮筋所出現的圖案等。在扎的過程中,細微的變化都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孩子們真正感受到了扎染的魅力。他們在拆開皮筋、展示作品時都能主動地和圖稿對比,體驗到了設計、製作的快樂。

老師們聽了我的一節美術課《扎染紙巾》,這節課是讓幼兒通過自己動手操作,感受顏色的魅力和我們普通用紙也可以把它裝飾的那麼美麗。豐富的顏色,也讓幼兒在活動中體驗到快樂。

通過我自己的教學及各位老師給我的課點評,我收穫較大。在自己的這一節教學中。講解示範這一環節我認爲是很欠缺,我比較緊張也讓自己弄的很着急,心裏想:小朋友,你們千萬可別出錯,快點把今天要學的教給他們,就沒有詳細的去示範如何摺疊餐巾紙,教他們什麼是對角折,什麼是對邊折,就想趕着讓他們自己來動手摺紙我再來一一指導,但是又每一個都沒有顧及到。活動結束後,我就覺得剛纔講課講的太快了,難怪會有很多小朋友沒有聽明白也不知道怎麼做。

聽了老師給我的點評,我知道在我的教學活動中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改進。而在講解過程中最需要改進。在大多數小朋友掌握知識的情況下,講解少一點;在多數小朋友都不清楚的情況下,講解這一環節非常重要,有時要做到集體教學的同時,請個別小朋友說說看,看幼兒掌握的程度。我在教學準備上也沒有做足,沒有考慮到幼兒弄髒手應該準備毛巾的我都考慮的不夠周到,而就在最重要的講解示範的不夠清楚,及給幼兒準備了太多的染料,而杯子的杯口太小應該換用盤子,多數小朋友都沒達到我所要的教學效果。

而且開頭的魔術本來是想介紹一下印染“紙巾”是讓幼兒通過各種染的“染紙”遊戲,感受我國傳統的民間印染工藝,也提及一下雲南的蠟染和扎染,並用圖片讓幼兒感受印染產生的的奇妙的肌理效果,感受樸實、充滿鄉土氣息的對稱式花紋圖案,激發他們傳承民族傳統文化的情感,提高審美意識。又考慮到他們太小所以不合適。就把介紹改爲了小魔術。在最後的小結當中我也是草草結尾,沒有深入的分析幼兒的畫品並且做一個比較,讓幼兒互相欣賞一下交流學習。把這個重要的環節忽略了,以後要做到每一個步驟都很仔細。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及教學反思 篇15

活動目標:

在對邊折、向中心線對摺的基礎上讓幼兒學習曲折的摺紙方法。

能運用添畫的方法進行裝飾,讓幼兒體驗裝飾的快樂。

體驗想象創造各種圖像的快樂。

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活動重點:

看圖標,完成曲折的摺紙方法。

活動準備:

連衣裙展板、步驟圖、摺紙、彩筆。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妞妞的服裝超市馬上要開張了,模特已經陳列好了,服裝廠要爲模特趕製一批連衣裙,需要咱們班的小朋友幫忙。設計師已經給出了樣品,還帶來了步驟圖,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二、探索嘗試,啓發思維。

(一)幼兒看圖標,嘗試折。

(二)遇到難題,老師講解,引出重點,幼兒嘗試。

三、看圖表,完成作品。

(一)將正方形紙對邊折,這出一條中心線,兩邊對齊並壓平。

(二)上下兩邊向中心線對摺,變成一個長方形。

(三)將長方形豎立,學習曲折的方法,先向上折留出一點距離,再向下折、壓平。

(四)翻過來,將曲折的部位對齊中心線折,並拉開壓平。

(五)折出領子,對齊壓平。

(六)裝飾連衣裙。

教師個別指導。

四、服裝展示會開始,幼兒欣賞,評價作品。

(一)評價作品

(二)小結:只要我們開動腦筋,就會創作出許多更好、更美的作品。

活動反思:

在教研課題的引領下,摺紙特色在我們幼兒園已經成爲常規化教學,結合教學實踐,同時參與教研分組探討,我認爲摺紙教學方法多樣性,多鼓勵幼兒嘗試,逐步向孩子開放更大的空間,這是關鍵。在本節摺紙活動中孩子參與活動興趣很濃,適合他們年齡特徵。在活動中幼兒遇到一些較難的圖標符號,幼兒接受稍有困難,我動了很多腦筋,用一些易懂的小竅門輔助教學。

如爲激發幼兒摺紙興趣,我常會使用民間和摺紙有關的小遊戲來吸引大家。我用“甩響炮”導入,吸引幼兒學習嵌折方法,爲折小鴿子嘴巴和尾巴奠定基礎,同時體驗摺紙的樂趣。在初學對角折時,有孩子提問“老師這裏怎麼折?”我立刻給予指導,很快就有孩子折到最後一步帶着自己的作品在我這裏拍下照片。就在大部分孩子都完成之後,我發現趙振杰還坐在座位上撓耳朵,停滯在第三步,我不禁替他着急,問他要不要老師幫忙?他猶豫着點了點頭,我耐心的又給他講解了一遍,加入了多一些情節,比如對角折我說是把紙片的小翅膀碰在一起,對外翻折說成是給小紙片脫件衣服,這樣孩子很容易理解,高興地完成了自己的作品。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及教學反思 篇16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七星瓢蟲的外形特徵,通過繪畫形式表達表現。

2、樂意大膽添畫背景,使畫面更加豐富。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後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1、瓢蟲圖片。

2、紙、畫筆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感受瓢蟲的外形特徵。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謎語,請你們猜猜看是什麼?

謎面:圓圓的身體像麪包,頭上一對小觸角,身上還有七顆星,會飛會爬真靈巧。(是七星瓢蟲)

2、幫助幼兒梳理謎面。

小結:小朋友真聰明,可以從七星瓢蟲的形狀和花紋猜出來。

二、瓢蟲作品欣賞——初步瞭解七星瓢蟲的特點。

1、七星瓢蟲長得怎麼樣的?

小結:七星瓢蟲有一個圓圓的身體,頭上有一對觸角,背上有7個圓圓的斑點,還有六條腿。

2、那瓢蟲是益蟲還是害蟲呢?爲什麼?

小結:瓢蟲專門吃蚜蟲保護莊稼,所以是益蟲。

三、幼兒學畫——用繪畫形式表現瓢蟲的外形特徵

1、七星瓢蟲一家要去旅行,我們先來畫畫瓢蟲爸爸,自己來畫畫家裏的媽媽和孩子。

七星瓢蟲是什麼樣的?

2、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繪畫七星瓢蟲。

添畫:他們到哪裏去旅行(草堆裏、花園裏、大樹上)

3、幼兒集體繪畫。

要求:把七星瓢蟲的外形特徵畫出來。

觀察要點:能否星瓢蟲的外形特徵畫出來。

是否能添畫背景。

4、分享交流。

小結:七星瓢蟲的一家可真可愛,你們都畫對了它們的背上有7個小圓點,頭上的一對觸角,六條腿是對稱的,畫好左邊畫右邊。

四、活動延伸:討論還有哪些是益蟲。

你們還知道哪些蟲是益蟲呢?

教學反思:

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小班幼兒的手部精細動作發展還不成熟,教師在今後設計的活動中,可以從平面開始逐步過渡到立體,隨着孩子手部動作的不斷協調發展來增加操作材料的難度。

本文擴展閱讀:瓢蟲爲鞘翅目瓢蟲科(學名:Coccinellidae)圓形突起的甲蟲的通稱,是體色鮮豔的小型昆蟲,常具紅、黑或黃色斑點。別稱爲胖小、紅娘、花大姐(指二十八星瓢蟲,這是一種害蟲)、金龜,甚至因爲某些種其分泌物帶有臭味而俗稱爲臭龜子(但這也是混稱)。英文名ladybirds(又稱ladybug)裏的"lady"一般被認爲是暗指在天主教信仰中的聖母瑪利亞。全世界有超過5,000種以上的瓢蟲,其中450種以上棲息於北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