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小班語言《鼠小弟的小背心》幼兒園教案(通用9篇)

小班語言《鼠小弟的小背心》幼兒園教案(通用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8W 次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小班語言《鼠小弟的小背心》幼兒園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小班語言《鼠小弟的小背心》幼兒園教案(通用9篇)

小班語言《鼠小弟的小背心》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初步理解故事的內容。

2、學習裏面的對話:你的小背心真漂亮,給我穿穿好嗎?有點緊,不過挺好看的吧!

3、享受故事帶來的快樂、幽默和趣味性。

4、通過多媒體教學,初步理解故事內容,記住故事的主要情節。

5、讓幼兒嘗試敘述故事,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活動準備:

一、鼠小弟怎麼了?

(出示圖片一)——提問:

1、“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新朋友,咦,這是誰呀?”(師:“對呀,我們平時都叫它鼠小弟。一起和鼠小弟打聲招呼吧!”)

2、“你們看,鼠小弟穿了一件紅色的什麼衣服呀?”“有沒有袖管啊?我們叫它背心”

——師:“鼠小弟穿着紅色的小背心,瞧!多麼開心多麼神氣呀,我們一起來學一學神氣的樣子。”

(出示圖片二)提問:

1、“咦!剛剛鼠小弟還這麼開心這麼神氣,現在它怎麼了?”

2、“它的頭爲什麼要低下去呢?(不開心)師:“是它不開心了,你們看它的小背心現在變得怎麼樣啦?”(又大又長)

3、“小背心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的呢?”(瞭解了故事的開始與結尾部分,鼓勵幼兒大膽猜測故事的中間情節,激發幼兒的興趣)二、變大的小背心——師:“現在讓我來告訴你們吧” (教師結合PPT講述故事內容)

1、小鴨子看見了,心裏可羨慕了,他對鼠小弟說:“小背心真漂亮,讓我穿穿好嗎?”

小鴨子和鼠小弟比,誰的身材大?

如果你是鼠小弟,你會答應嗎?爲什麼?

鼠小弟很爽快地答應了:“嗯。”

所以,鼠小弟很快脫下了小背心給小鴨子,自己走開了。

2、觀看圖片1)、小背心穿在小鴨子身上,感覺怎麼樣?

2)、有點緊,不過還挺好看吧?

3)、穿着鼠小弟的小背心,小鴨子可高興了,他會幹什麼呢?

3、觀看圖片1)、不一會兒,鼠小弟的小背心又引來了一個人,誰呀?(猴子)他對小鴨子說:“小背心真漂亮,讓我穿穿好嗎?”小鴨子也很痛快地答應了:“嗯。”

2)、猜猜,猴子把小背心穿上了嗎?(課件出示10、11面)3)、你也來噹噹小猴子,試着穿穿這件小背心。(學生做動作)4)、雖然小背心很小,但猴子還是很喜歡。瞧他怎麼跟朋友們說的,“有點緊,不過還挺好看吧?”

4、閱讀下面的圖片1)、看來,鼠小弟的這件小背心真的挺好看的,因爲接下來還有很多朋友也很喜歡這件背心,都想試穿試穿呢。

2)、來,讓我們接着往下看。

3)、你覺得海獅、獅子、大馬,誰穿小背心最有意思,選你喜歡的一個來演一演。

4)、你最喜歡誰穿小背心?爲什麼?

過渡:瞧,我們這裏穿得這麼熱鬧,又引來了誰呢?(出示)你能用一個詞來形容大象的身材嗎?

大象穿上了小背心,會怎麼樣?

你的小背心真漂亮,給我穿穿好嗎?

5)、“鼠小弟的小背心都有哪些小動物穿過呀?”(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圖片)6)、這幾隻小動物一隻比一隻大,把小背心撐得又長又大,鼠小弟不能穿了,難怪它會這麼不開心。

5、閱讀最後第二幅1)、當鼠小弟發現自己的小背心穿在大象身上的那一刻,他的會有什麼反應呢?

2)、你能讀好鼠小弟的這句話嗎?(吃驚、心疼、着急):哎呀,我的小背心!

3)、大象不好意思地脫下小背心,還給了鼠小弟,所以鼠小弟的小背心就變成剛剛我們看的又長又大的了1)、現在鼠小弟的心情怎麼樣?

2)、看着這件鼠小弟已不能穿的小背心,看着鼠小弟難過的心情,我們的心裏也都挺不好受的。那麼,我們做些什麼能讓他開心起來呢?

活動反思:

本次是大班幼兒的語言活動,在活動中,由於教師講故事的部分份額不夠充分,對於動物們的表情和心情的理解不足,幼兒在表演時容易忽略這個問題;其中讓幼兒表達的機會也較少,使2句基本句式沒有很好地體現,不過大班幼兒在接下來的環節中也能根據故事情節生髮自己對故事的理解,對其中的對話進行解讀並嘗試說出來,說明大班幼兒的語言發展已經不僅僅侷限於說,而是理解和創造。

小班語言《鼠小弟的小背心》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理解畫面內容,學習故事中反覆出現的語句。

2、站鼠小弟的角度,嘗試發散性地想出各種辦法讓鼠小弟變得開心。

3、體驗故事中鼠小弟的心情變化,懂得自我調節。

活動準備

繪本PPT、動物圖片、紅色A4紙一張

活動過程

 一、導入主題

1、出示繪本及紙偶鼠小弟

今天我帶來了一本很有趣的圖畫書,你們猜猜看,講的是誰的故事?(小老鼠)小朋友們真聰明。故事名字叫《鼠小弟的小背心》。

從書中拿出鼠小弟活動紙偶,以鼠小弟的語氣、引導孩子觀察小背心。

大家好,我叫鼠小弟,(鼠小弟好)你們看我今天穿得小背心漂

亮嗎?(漂亮)這件小背心不但漂亮而且還很合身呢!不大不小正合適。媽媽給我織的小背心真好看,我呀真高興!我要出去玩嘍!

2、引入故事

你聽到了什麼聲音?(小鴨)

 二、閱讀畫面、理解故事

1、小鴨來了(PPT2)

鼠小弟碰到誰啦!

它在幹什麼呀?

爲什麼拉小背心呢?(它喜歡小背心)

小鴨子會對鼠小弟怎麼說呢?

我們來聽聽小鴨子怎麼說:(學習對話):“小背心真漂亮,借我穿穿好嗎?”鼠小弟說:“好的”

小鴨子穿着小背心合適嗎?爲什麼?(PPT3)

學習對話:有點緊,不過挺好看的。

2、小猴子來了(PPT4)

聽!誰來了?

它想幹什麼呀?

小猴子會怎麼說?我們一起來跟着小猴子來說一說,(小背心真漂亮,借我穿穿好嗎?)

小猴子穿上小背心合適嗎?你從哪裏看出來?(眼睛、嘴巴、表情)(PPT5)

先請個別幼兒上來做做表情並說說短句“有點緊,不過挺好看的。”再請全班幼兒一起做做表情。

看誰來了?猜猜是誰啊

3、小海獅來了(PPT6)

小猴子穿着小背心,遇到了小海獅,小海獅看到這麼漂亮的小背心,會怎麼想?請個別說說:“小背心真漂亮。讓我穿穿好嗎?”

小海獅穿上小背心有什麼感覺?爲什麼你會這麼認爲?(PPT7)

大家一起表演“緊”的動作,看誰表演的最像,小海獅說:有點緊,不過挺好看的。

你們猜接下來小海獅會碰到誰?聽!

4、獅子來了(PPT8)

原來是碰到獅子,大獅子也想穿這件背心,它會怎麼對小海獅說,請一位小朋友說:“小背心真漂亮。讓我穿穿好嗎?”

猜猜看,大獅子穿上小背心有什麼感覺?爲什麼你會這麼認爲?

大獅子穿着小背心的表情是怎麼樣的呢?(PPT9)

請一位小朋友邊學邊說:有點緊,不過挺好看的。

5、馬來了(PPT10)

聽,誰又來了。原來是馬來了,我請一個小朋友當馬來表演一下,陳老師當獅子我們一起來表演下。(PPT11)

6、大象來了(PPT12)

最後小背心穿在了大象的身上,你們猜會發生什麼事?

(幼兒自由說:……)

你們看鼠小弟怎麼啦?它做了個什麼動作?爲什麼跳得那麼高,它會說什麼呢?(PPT13)

原來小背心穿在鼠小弟身上不大不小正合適,但是現在呢?鼠小弟的小背心都有誰穿過,(幼兒說一個教師出示一個小動物),你們發現了嗎?穿小背心的小動物一個比一個?(大(PPT14)

現在的小背心還和原來的一樣嗎?變成什麼樣了?鼠小弟看着漂亮的小背心變成這樣,心裏有什麼感覺呢?(PPT15)

看着鼠小弟那麼傷心,那麼難過,我們想想辦法讓鼠小弟變得開心點,你有什麼好辦法讓鼠小弟變開心呢?

大象看見鼠小弟那麼傷心難過,心裏也很難過,它想了個好辦法讓鼠小弟快樂起來,你瞧!(PPT16)

原來大象把小背心掛在自己長長的鼻子上做了一個鞦韆,送給鼠小弟,現在的鼠小弟蕩着鞦韆可開心了。

小結:原來當你朋友傷心難過時我們只要去逗他開心,他就會高興起來,朋友之間應該互相幫助。

三、情境遷移

陳老師也想逗鼠小弟開心,想送一個禮物給它,讓我們伸出手指頭一起說:變、變、變。我送一頂帽子給它,帽子太大了,我們再來伸出手指頭一起說:變、變、變,變成了一艘小船送給它,還可以再變,變、變、變,變成一件小背心,現在我們把這件小背心送給鼠小弟。

小班語言《鼠小弟的小背心》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細緻觀察畫面,理解動物穿背心的感受以及背心變化的原因。

2. 學習故事中反覆出現的語句。

3. 體驗故事中鼠小弟的心情變化,感受寬容並學習調節自己的情緒。

活動準備:

教學ppt 、動物圖片、繪本。

活動過程:

一、 出示鼠小弟圖片,導入活動

(出示圖片一)師:今天我們這裏來了一位朋友——名叫鼠小弟,你看看鼠小弟穿了一件紅色的什麼啊?

鼠小弟穿着紅色的小背心,多麼開心,多麼神氣啊!

(出示圖片二)咦,剛剛鼠小弟還這麼開心,這麼神氣,現在它怎麼啦?

它爲什麼不開心啊?(它的小背心變得又大又長)

你們知道,爲什麼這件小背心會變成這樣嗎?這裏有一個好聽的故事,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瞭解故事的開頭和結尾,鼓勵幼兒大膽猜測故事的中間情節,激發幼兒的興趣。)

二、分段欣賞,瞭解故事情節,體驗動物穿上背心的快樂

(一)欣賞第一段:媽媽給鼠小弟織了一件小背心,很好看的。這一天,鼠小弟穿着背心出門了,還快樂的唱起了歌。它的歌聲引來了小鴨子,小鴨說:小背心真漂亮,讓我穿穿好嗎?鼠小弟大方說:“可以可以,不過別弄壞了。”於是把背心脫給了小鴨,小鴨高興的穿上小背心說:就是有點緊,不過還挺好看吧。

教師引導提問:

1、鼠小弟把背心借給了誰?小鴨子開心嗎?爲什麼?

(二)欣賞第二段:小猴看見了,拉拉小鴨身上的背心說:小背心真漂亮,讓我穿穿好嗎?小鴨大方的點點頭,把背心脫給了小猴。小猴高興的穿上了背心自言自語說:就是有點緊,不過還挺好看吧?小結:雖然不是自己的背心,但是小鴨喜歡小猴也能和自己一樣感受到穿背心的快樂,所以還是借給了它。原來好東西是要和大家一起分享的。

(三)欣賞第三段:小猴子碰上了海獅,海獅看見小猴子穿的小背心說:“小背心,真漂亮,讓我穿穿好嗎?”小猴大方的點點頭,把背心脫給了小海獅。小海獅高興地穿上了背心說:就是有點緊,不過還挺好看吧。

小班語言《鼠小弟的小背心》幼兒園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鼠小弟的小背心》是一本構思精巧的繪本,故事性強,線索單純,結構緊湊。從主人公鼠小弟,到它的朋友們鴨子、猴子、海獅乃至大象,穿背心的動物越來越大、小背心越來越緊,但他們都會說一句:“有點緊,不過挺好看的!”繪本的文字簡單,重複中有變化,而一次次的反覆,不斷地增強了作品的趣味性。繪本畫面簡單幹淨,卻又不失生動,每一幅畫都十分形象地描繪出了他們的心理活動,很容易被孩子接受和喜歡,也很容易被他們記住。

我班幼兒平均年齡在4歲左右,剛升入中班的他們喜歡閱讀故事性比較強的作品,也能通過觀察畫面的變化,捕捉到部分信息,對物體的外部特徵的關注也有了一定的經驗,但是觀察畫面細節變化能力還比較有限,因此在本次活動中,我將重點引導孩子們觀察小動物穿小背心的有趣畫面。

活動目標:

1.能仔細觀察畫面,理解繪本內容,能運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2.感知不同的小動物穿小背心的感受,瞭解小背心變化的原因。

重點難點:

通過仔細觀察畫面,理解繪本內容,感知不同的小動物穿小背心的感受,瞭解小背心變化的原因。

活動準備:

PPT+小朋友的小背心一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師幼共同體驗穿小朋友的小背心的感受。

(設計意圖:教師出示小背心讓小朋友試穿,自己也試穿,是爲了讓幼兒初步感知小背心的小和自己的大,爲後面的活動做鋪墊。)

師:這是誰的小背心啊?小背心真漂亮,我好喜歡呀!你們喜歡嗎?誰想來試穿一下?(小朋友來試——有點緊)我可以穿一下嗎?(不行,你太大了,小背心太小了)我試一下吧!(哎呀,好緊呀!)但是很好看吧!還是脫了吧,這個小背心太緊了!

2.教師引出繪本,並向幼兒介紹

師:鼠小弟也有這麼一件漂亮的小背心,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呢!今天,EVA就把這本書給大家帶來了,我們一起去看看吧!(出示封面)這本書的名字叫《鼠小弟的'小背心》,這本書叫什麼呀?

(二)基本部分:

1.幼兒帶着問題自由閱讀:

(1)精讀第一頁:

(設計意圖:教師想讓幼兒在模仿鼠小弟的得意時,感知鼠小弟對小背心的喜歡,爲後面小背心被穿壞了鼠小弟的心理感受做好鋪墊。)

師:鼠小弟的小背心是什麼顏色的?他穿着小背心合適不?(不大不小,正合適!)

師:他做了一個什麼動作?表情是怎樣的?來,請小朋友們站起來,學一學鼠小弟!

(喲,你學得真像,得意洋洋的!多神氣呀,多開心呀!)

師:鼠小弟得意洋洋的告訴大家“瞧,這是媽媽給我織的小背心,多好看呀!”

(2)精讀小鴨子:

師:鼠小弟穿着漂亮的小背心開開心心的去找小夥伴玩了,路上碰見了小鴨子!

師:小鴨子拉着鼠小弟的小背心,他想幹什麼呀?小鴨子爲什麼想穿?

小鴨子看見了鼠小弟的小背心,心裏可羨慕了!他對鼠小弟說:“小背心真漂亮,讓我穿穿好嗎?”!“嗯!好啊!你試試吧!”小背心穿在小鴨子身上。小鴨子可開心了,可是他說:“有點緊,不過還挺好看的!”

師:小鴨子爲什麼會覺得有點緊?(和鼠小弟比,誰的身材大?)

師:原來小鴨子的身體比鼠小弟的身體大了大了一些!

(3)幼兒帶着問題自由閱讀後面的部分:

(設計意圖:教師想通過讓幼兒帶着問題自由閱讀,仔細觀察畫面,初步感知繪本內容。)

接下來呀,發生了很有趣的事,要請小朋友自己去看看!可要仔細看哦,待會兒要告訴老師你看見“有誰穿過小背心?小背心變成什麼樣了!”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閱讀後提問:

你看到了什麼好笑的?那幅畫面讓你覺得很搞笑?

師:你看見發生了什麼事?(有誰穿過小背心?)小背心變成什麼樣了?

(追問:爲什麼大象穿了,小背心會變大?你看到還有哪些動物穿過小背心呢?小背心最後變什麼樣了?)

師:真的發生了這麼有趣的事嗎?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2.師幼共讀繪本,精讀部分頁面,理解故事內容。

(設計意圖:該環節,教師想通過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動物穿上小背心的有趣畫面,觀察小動物穿上小背心的感覺,找出小背心變化的原因。)

(1)講述第一頁:

媽媽精心爲鼠小弟做了一件漂亮的小背心,鼠小弟穿着不大不小正合適,鼠小弟好喜歡呀,瞧,他得意洋洋的,多神氣呀!鼠小弟穿着漂亮的小背心開開心心的去找小夥伴玩了!路上碰見了小鴨子!

(2)閱讀小鴨子:

小鴨子看見了鼠小弟的小背心,心裏可羨慕了!他拉着鼠小弟的小背心說:“小背心真漂亮,讓我穿穿好嗎?”“嗯!好啊!你試試吧!”小背心穿在小鴨子身上。小鴨子可開心了,可是他說:“有點緊,不過還挺好看的!”

師:原來小鴨子的身體比鼠小弟的身體大了大了一些!

(3)精讀小猴子:

師:路上又碰見了誰?(小猴子),小猴子看見漂亮的小背心,也特別喜歡,瞧,他在幹什麼?他對小鴨子說:(停3秒)“小背心真漂亮,讓我穿穿好嗎?”!“嗯!好啊!你試試吧!”小鴨子答應了。小猴子穿上小背心,瞧,它的表情是怎樣的?(皺眉頭、咧牙齒),動作是怎樣的?(肩膀向後拉)!他爲什麼會這樣?(有點緊!)對了,小猴子說:“有點緊,不過還挺好看的!”

師:爲什麼小猴子也覺得有點緊?(原來小猴子的身體比鼠小弟的身體大了一些)

(4)閱讀海獅:

海獅看見漂亮的小背心,也超級喜歡,他對小猴子說:(怎麼說的?)“小背心真漂亮,讓我穿穿好嗎?”“嗯!好啊!你試試吧!”小猴子答應了。

海獅也穿上小背心感覺怎樣呢?

師:海獅穿上小背心,覺得有點緊,但是他也很開心。海獅說:“有點緊,不過還挺好看的!”爲什麼有點緊呀?原來,海獅的身體也比鼠小弟大一些!

(5)閱讀獅子,重點觀察第二幅!

師:誰來了?哎呀,大獅子也想穿這件漂亮的小背心嗎?大獅子能穿嗎?爲什麼不能穿?

可海獅答應了,“嗯,好吧!您試一下吧!”

師:大獅子穿上小背心,他的表情是怎樣的?他的動作是怎樣的?學一學!他爲什麼會這樣?大獅子說:“有點緊,不過還挺好看的!”大獅子爲什麼會覺得有些緊!原來大獅子的身體比鼠小弟也大一些!

(6)閱讀大馬

師:喲,大馬也來了,大馬看到獅子穿小背心很有意思,很想穿,它說“小背心真漂亮,讓我穿穿好嗎?”“嗯!好啊!你試試吧!”獅子子答應了。

師:大馬穿上小背心,大馬也說:“有點緊,不過還挺好看的!”原來大馬的身體也比小老鼠大!

(7)精讀大象

師:這是誰呀?大象是怎麼樣的?你能用一個詞來說說大象嗎?

(大大的,高高的,胖胖的,又肥又大、又高又大……)

師:大象用鼻子拉着小背心,他想幹嘛?他也想穿呀?大象這麼大,能穿嗎?大象穿上小背心,會是怎麼樣?

師:哇,大象居然穿上了,是什麼樣的呀?爲什麼他的前腳不放下來呢?(原來大象的身體太大了,小背心太緊了!)小背心變成什麼樣了呀?

雖然小背心被拉得又細又長,都嵌進大象的肉裏去了,但是他的表情……

大象也說:“有點緊,不過還挺好看的!”

3.閱讀第14頁:

師:大象身上穿的是誰的小背心啊?鼠小弟回來了!你看,鼠小弟和大象!怎樣的?(一個特別大,一個特別小!)鼠小弟看到媽媽精心給自己做的漂亮的背心被大象穿上了,他大聲的說:“哎呀,我的小背心”(很擔憂,很心疼,很着急!)

4.閱讀第15頁,總結小背心變大的原因。

師:大象不好意思的脫下小背心,還給了鼠小弟。可小背心已經變成這樣了,你知道小背心爲什麼會變成這樣嗎?

師:你知道有誰穿過鼠小弟的小背心呢?(鴨子、猴子、海獅、獅子、大馬、大象。)

師:你發現這些小動物的一個祕密沒有?(他們一個比一個大!一個比一個高!)所以小背心就被他們撐的又長又大。

5.幫鼠小弟找回快樂!

師:鼠小弟大方的把自己漂亮的小背心給大家分享,讓大家快樂!可是看到心愛的小背心變成了這樣,又長又大,再也不能穿了,他的心情會怎麼樣啊?(心裏很傷心、很難過。)我們小朋友有沒有什麼好辦法讓鼠小弟開心呢?(鼠小弟就是喜歡這一件小背心,媽媽給他織的,他捨不得扔掉!)

師:小朋友真會關心、幫助朋友,想了這麼多好辦法。大象看見鼠小弟那麼難過,它也想了一個好辦法哄鼠小弟開心,它的辦法和你們不一樣噢!你瞧!是什麼辦法啊?

閱讀最後一頁:

師:小背心呢?原來大象把小背心掛在自己的鼻子上,做了一個鞦韆送給鼠小弟,現在的鼠小弟蕩着鞦韆可開心啦!

(四)結束活動:

(設計意圖:提示幼兒圖書在圖書吧,引導意猶未盡的他們在自由活動時翻閱。)

師:這本書可真有趣,小朋友一定還想看看,那待會兒老師把他放到圖書吧裏,還想看的小朋友可以自己去看看哦!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在孩子們興趣盎然中結束了,有以下幾點好的方面:

1.選材較好。繪本語言簡單重複,情節連續而不斷地遞進,深受孩子歡迎,他們喜歡鼠小弟的天真、善良、熱情,也喜歡書中每一個從小到大的動物形象。

2.該繪本的教育價值比較多,比如分享、比如愛惜自己的物品、比如不浪費身邊的東西,幫助朋友快樂……,教師在抓住了核心教育價值以外,也讓孩子感受和體驗了本作品要帶給孩子的更多更好的東西。

3.教師善於引導孩子誇張的模仿動物豐富的表情和動作,讓他們充分體驗繪本中不同的小動物穿小背心的感受。

4.活動中,教師提問精煉,並把思考和表達的機會留給了孩子,讓孩子充分觀察畫面,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不足:

1.在與幼兒的互動中,教師對幼兒的迴應顯得不夠精練。

2.部分精讀畫面,教師爲了給更多的孩子表達的機會,所以節奏比較慢,此類情況教師應該鼓勵孩子“和別人不一樣”,鼓勵孩子有自己的想法!

小班語言《鼠小弟的小背心》幼兒園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根據的線索進行合理想象,找出動物體型與小背心的變化關係。

2、理解故事情節,學說句式“就是…,不過……”。

3、體驗幫助別人帶來的快樂,養成樂觀的心態。

二、活動準備:課件PPT、小動物圖片每組6張

三、活動過程:

(一)、出示課件、引起興趣

(出示課件)師:今天,常老師帶來一位新朋友——鼠小弟,請你和他打個招呼吧!媽媽送了一件禮物給鼠小弟,它已經穿在了身上,是什麼呢?這是件什麼樣的小背心呢?(紅色的,小小的,漂亮的)

(二)瞭解故事的開始與結尾部分,想象故事的中間情節。

1、課件(拖着長背心的鼠小弟)

師:呀!小背心怎麼啦?鼠小弟的小背心怎麼會變成這樣呢?發生了什麼事讓小背心變得這麼大這麼長呢?(幼兒第一次猜想)

我們一起來問問鼠小弟吧!(播放PPT,鼠小弟說:我的小背心變成這樣都是他們造成的)(小鴨,小猴,馬,)

3、小朋友猜猜看它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纔會使小背心變得這麼大、這麼長呢?(鼓勵幼兒第二次猜想)。

4、那到底發生了什麼,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三)、播放故事情節,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鼠小弟穿着這麼漂亮的背心總不能在家裏待着,他得要出去,要讓更多的人看到它穿新背心的樣子,於是就這樣穿着新背心出門了。

1、課件(小鴨子與鼠小弟)

(1)它先遇到了誰?小鴨子會對鼠小弟怎麼說?小鴨子穿上鼠小弟的小背心合適嗎?爲什麼?

(2)小鴨子穿上小背心,雖覺得有點緊,但是還挺好看。看到小鴨子穿上背心這麼高興,鼠小弟也覺得(很高興)。於是,這份快樂就隨着這件小背心傳到了小鴨子的身上。(幼兒用動作表示快樂的鴨子)

2、課件(小猴子與小鴨子)現在小鴨子多高興呀,他覺得自己也更神氣了,他也想穿着這件小背心讓更多的人看看呢!就在這時,來了一隻猴子。

(1)你們猜猜看,小猴子會跟小鴨子說些什麼呢?

(2)小猴子穿上了小背心又會說什麼?

3、課件(小猴子與馬)

(1)馬也來問小猴借背心穿。它穿上之後會說什麼呢?

(2)鼠小弟看到了自己的小背心會怎麼想呢?它會怎麼說?怎麼做呢?

(如果你心愛的東西被弄壞了,你會怎麼想?)

你們願意幫助它嗎?你想到了什麼好辦法?如果你是鼠小弟可以把壞了的背心變成什麼讓自己開心?

(四)、完整的欣賞PPT故事。

5、比較小動物的體型與背心的變化關係。

(1)一共有哪幾個小動物來借小背心?

(2)它們之間有什麼規律?(一個比一個大)

(小動物一個比一個大,衣服也被他們越撐越大,越來越長)

(3)媽媽重新又織了一件小背心,你們猜猜看接下來還會有誰來借鼠小弟的背心?(幼兒根據規律進行想象)

(五)、創編故事。

(1)幼兒分組根據的動物(選三個)進行(從小到大)排序並續編故事,鼓勵幼兒創編一個故事的結尾。

(2)每一組給故事編一個名字。

(3)邀請一組幼兒分享自己的故事。

(六)、結束。

小朋友講得真棒,有什麼辦法可以把我們編的故事記錄下來和同伴一起分享呢?

小班語言《鼠小弟的小背心》幼兒園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能根據教師提供的線索想象故事情節。

2、理解並會講述故事的內容。

3、享受故事帶來的快樂、幽默和趣味性。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遊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電腦動畫。

活動過程:

1、幼兒根據教師提供的線索,想象故事情節。

線索一:瞭解故事的開始與結尾部分,想象故事的中間情節。

提問:鼠小弟穿了一件什麼呀?

誰給鼠小弟織的小背心呀?

後來鼠小弟怎麼了?小背心怎麼了?

鼠小弟的小背心怎麼會變成這樣的?

師:鼠小弟的小背心會變成這樣,是和這幾個小動物有關。

線索二:播放電腦動畫,提供故事中的主要角色,鼓勵幼兒再次想象故事情節及人物對話。

提問:這幾個小動物一個比一個怎麼樣?

爲什麼和它們有關呢?(教師再次鼓勵幼兒猜想故事情節)

師:是不是這樣的呢?讓我們再來看一看。

線索三:教師播放故事情節一:小鴨子與鼠小弟之間的對話,啓發幼兒猜想故事爲什麼會有這樣的結局。

提問:誰想穿鼠小弟的小背心?它對鼠小弟怎麼說的?

小鴨子穿上鼠小弟的小背心合適嗎?爲什麼? 誰能知道鼠小弟的小背心爲什麼會變成這樣?

師:是不是小朋友們剛纔所想、所說的那樣?好,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故事。

2、教師完整播放電腦動畫《鼠小弟的小背心》,中途引導幼兒說出角色對話。

提問:老師看見有很多小朋友聽了這個故事都笑了,爲什麼你們覺得這個故事好笑呢?你們喜歡這個故事嗎?

這個故事還沒起名字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故事的作者給故事起了一個什麼名字?

(教師播放故事的名字,引導幼兒讀一讀)

3、播放電腦動畫《鼠小弟的小背心》,師生共同講述。

4、提供新的線索,發展圖書的新內容。

師:媽媽又給鼠小弟織了一件小背心,鼠小弟還會把小背心借給別人嗎?爲什麼?

活動反思:

《鼠小弟的小背心》是一本無論在構思上還是畫風上都帶有明顯荒誕風格的圖畫書。它的樂趣就在於讀者可以一邊讀,一邊猜推結尾是怎樣一個結局,還有圖畫中特別幽默的是動物的表情,就說鼠小弟吧,你看它穿着小背心站在那裏:“挺好看吧”時,多神氣啊,可當它拖着被動物們拉長了的背心,淚流滿面地傷心遠去時,又是多麼沮喪啊。同時,把鼠小弟高興、驚訝、悲傷的表情,巧妙地穿插到了綠、紅、黑單純的色彩與構圖以及登場的動物們的表情與小背心的變化之中。此外,結尾的意外性中所流露出來的幽默與悲傷,讓幼兒興趣濃厚。我選擇這個活動主要原因是故事情節貼近幼兒心靈的語言,充滿幽默,受孩子的喜愛,其中蘊涵的幽默、禮貌用語也讓孩子在活動中得到了感受與學習。

小班語言《鼠小弟的小背心》幼兒園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細緻觀察畫面,理解動物穿背心的感受以及背心變化的原因。

2.願意用動作、表情以及故事中的語言積極的參與講述活動。

3.能分析故事情節,培養想象力。

4.喜歡並嘗試創編故事結尾,並樂意和同伴一起學編。

活動準備:

教學ppt

 活動過程:

 1、導入(兩張圖片對比,引出故事)

(一)第一張圖片

1.瞧,誰來了啊?我們一起打個招呼吧。

2.今天呀,鼠小弟特別高興,因爲他身上穿了一件新衣服。瞧,這是一件什麼樣的衣服呀?(PPT出示紅色的小背心)

3、“這是媽媽給我織的小背心,很好看鼠小弟穿着紅色的小背心,多麼開心,多麼神氣啊!我們一起來學一學神氣的樣子。”(集體學神氣樣子)

(二)第二張圖片

1.剛剛鼠小弟還這麼開心,這麼神氣,現在它怎麼啦?

2.它爲什麼不開心啊?(它的小背心變得又大又長)

3.想知道,爲什麼這件小背心會變成這樣嗎?這裏有一個好聽的故事,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2、分段欣賞

(一)欣賞第一段:(鴨子)

1.(教師念嘎嘎嘎,做鴨子動作)誰來了?你們怎麼知道?

2.小鴨子在幹嘛呢?他在想些什麼?

3.鼠小弟會把小背心借給小鴨子穿嗎?爲什麼?如果你想向別人借東西,你會怎麼說呀?我們一起用有禮貌的聲音問問鼠小弟吧?

教師小結:因爲小鴨子有禮貌而鼠小弟又很大方所以小鴨子穿上了鼠小弟的小背心。

4.小背心穿在小鴨子身上,感覺怎麼樣?哎呀,有點緊,不過還挺好看的!”小鴨子很開心呢。

(二)欣賞第二段:(猴子)

1.這次又是誰來了呢?(幼兒說出來後請孩子模仿動作)

2.小猴子在幹嘛呢?他在想些什麼?

3.小鴨子答應了。瞧!猴子穿上小背心感覺舒服嗎?你從哪裏看出來他穿着不舒服?(觀察模仿動作,表情)爲什麼會不舒服?(猴子比小老鼠長得大)穿上這麼小的背心,猴子還是挺喜歡的,他說:“哎呀,有點緊,不過還挺好看的!”

(三)欣賞第三段:(海獅、獅子)

1.看,小猴子又遇到了誰呢?

2.海獅穿上小背心舒服嗎?什麼表情啊?

3.接着,海獅遇到誰呢?(請幼兒猜,比海獅大的動物)

4.獅子穿上小背心會怎麼說?(請個別幼兒說說)。

(四)欣賞第四段:(小馬、大象)

1.誰來了呢?(馬兒的叫聲)

2.想一想小馬會對獅子說什麼呢(老師扮演穿小背心的獅子,師幼共同完成對話)

3.誰來了?(大象)

4.我請小朋友來扮演小馬和大象,誰想來表演一下?(幼兒完成對話)

5.你們覺得小老鼠看到大象穿着他的小背心會是怎麼樣的表情!

 3、 回憶繪本

1.我們一起來想一想,小背心都被哪些動物穿過?(請孩子們來幫忙排列)

2.爲什麼鼠小弟穿在身上好好的一件背心,穿上其它小動物的身上就變了樣呢?

3.我們一起看看這些動物穿上鼠小弟的背心,都是什麼樣的表情?它們的手有怎樣的變化?

4.現在你們終於知道,爲什麼這件小背心會變得這麼大了吧?

教師小結:因爲借衣服的動物朋友越來越大,所以鼠小弟的衣服越變越大。

4、引出結局

1. 事情很糟糕,可是沒關係,我們一起想想什麼辦法讓鼠小弟重新變得快樂?

2. 我們看看動物朋友們想到了什麼好辦法?現在鼠小弟現在的心情是怎樣的?

小結:雖然小背心不能穿了,但是它們想到把小背心當成鞦韆,讓鼠小弟在大象的鼻子上盡情的玩耍。鼠小弟把背心借給朋友們,讓他們獲得了快樂。當鼠小弟難過的時候,動物朋友們也想到了讓鼠小弟快樂的辦法,相互幫助就能一起獲得快樂!

延伸:你們覺得誰穿上小背心最滑稽呢……

活動反思:

“鼠小弟的背心怎麼了?”這個被我認爲十分開放的問題,其實質並不開放,仔細想想,這更象一個概括性的問題,如果孩子要問答這個問題,他們必須已經完全理解了這個故事的內容,然後用提煉過的語言來概括這個故事,這樣纔算真正地回答了這個問題,如果孩子們像我一開始設想的那樣回答問題,不就“偏題 ”了嗎?也就是說,那些不知道如何回答問題的孩子反而說明了他們在認真思考這個問題,同時也理解了問題,所以面對這樣一個超出他們表達能力範圍的問題,當然不知從何下手了。

我們沒想到的細節孩子們卻想到了,而孩子們的想法卻總是被我們在不經意間忽略。在設計活動時,我很少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問題,時常將自己的主觀猜測替代孩子的實際需求與想法。人們常說“教學互助”,我想這不僅指教學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將她融入到自己的教學觀念中去,“教”和“學”是一個雙邊的活動過程,老師將自己認爲有益於幼兒的內容傳授給學生時,也要考慮到孩子的實際能力與學習水平,爲他們創設輕鬆自由的學習環境,讓孩子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探索思考,而不是讓他們一味地遷就教師的想法和思路,這樣才能使每一次活動充滿快樂自主的氛圍。

小班語言《鼠小弟的小背心》幼兒園教案 篇9

設計意圖:

《鼠小弟的小背心》是一本無論在構思上還是畫風上都特別的新穎,它的樂趣就在於可以一邊讀一邊猜測故事是怎樣的一個結尾,圖畫中的小動物表情都十分的誇張,對於小班的幼兒來說特別容易接受。結尾的意外性中所流露出來的幽默與悲傷,讓幼兒興趣濃厚。再加上故事情節貼近幼兒的心靈,語言幽默有趣,受孩子們的喜愛,孩子們的興趣非常高,這也就符合了《綱要》中提出的要讓幼兒在感興趣的情況下進行學習,這樣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於活動的順利進行。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仔細的觀察畫面,理解小動物的感覺及小背心變化的原因。

2.應用固定的句式掌握故事內容,感受閱讀的快樂。

3.通過閱讀了解身邊的各種情感,引申故事內容。

4.通過多媒體教學,初步理解故事內容,記住故事的主要情節。

5.初步理解故事情節,理解故事中語言的重複性特點。

活動重難點:

1.重點是讓幼兒可以應用固定的句式掌握故事內容,感受閱讀帶給自己的快樂。

2.難點是理解小動物的感覺及小背心變化的原因,以此引申故事內容,瞭解身邊的各種情感。

活動準備:

1.課件《鼠小弟的小背心》,背景音樂。

2.製作好的《難過的表情》課件。

3.幼兒自己爲故事中的小動物配音,增添故事的趣味性。

活動過程:

一、利用故事開頭與結尾導入,吸引幼兒興趣。

師:今天我們這裏來了一位新朋友,是誰呀?初次見面,和鼠小弟打個招呼吧!

師:鼠小弟穿着紅色的小背心,它對大家說了什麼?你瞧,鼠小弟穿着這件小背心多神氣呀!一起來學學它神氣的樣子。

師:呀,漂亮的小背心怎麼會變成這樣呢?我們一起往下看吧!

二、欣賞繪本,理解故事內容。

(1)分段欣賞繪本,引發幼兒猜想。

師:瞧,鼠小弟碰到誰啦?它在幹什麼?引導幼兒說出"猩猩在拉鼠小弟的小背心,因爲它也喜歡小背心。

師:那猩猩會怎麼對鼠小弟說呢?引導幼兒一起學學看。

師:猩猩穿上了小背心,你覺得小背心合身嗎?一起來聽聽猩猩自己怎麼說!

利用以上形式逐步引出故事中的小動物,引發幼兒的聯想。

(2)伴隨音樂完整欣賞繪本故事,加深印象。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聽一聽這個好聽的故事,會講的地方我們小朋友也可以跟着一起講哦!

教師講述繪本故事,對話部分教師放慢語速,引導幼兒講述。

三、利用《難過的表情》課件進行情感遷移,引申故事內容。

師:鼠小弟看到漂亮的小背心變成這樣,心裏很難過,我們小朋友有沒有什麼好辦法哄鼠小弟開心呢?大象是怎麼做的呢?

師:小動物傷心難過時我們都知道要哄它開心,那當我們身邊的好朋友難過時我們要怎麼做呢?

教師利用課件逐步講述,幼兒自由回答,體會其中的情感,並對故事的名字進行總結,一起把有趣的故事講給別的班的小朋友聽。

教師和幼兒在溫馨的氣氛下結束活動。

附:故事《鼠小弟的小背心》

鼠小弟穿着一件紅色小背心登臺了,它對大家說:"這是媽媽給我織的小背心,很好看吧!"

來了一隻鴨子,扯着鼠小弟的小背心說:"小背心真漂亮,讓我穿穿好嗎?""恩。"鼠小弟爽快得答應了。鴨子穿上背心:"啊呀,有點緊,不過還挺好看的。"

來了一隻猴子,扯着鴨子的小背心說:"小背心真漂亮,讓我穿穿好嗎?""恩。"鴨子答應了。猴子穿上背心:"啊呀,有點緊,不過還挺好看的。"

來了一隻海獅,扯着猴子的小背心說:"小背心真漂亮,讓我穿穿好嗎?""恩。"猴子答應了。海獅穿上背心:"啊呀,有點緊,不過還挺好看的。"

活動反思:

“鼠小弟的背心怎麼了?”這個被我認爲十分開放的問題,其實質並不開放,仔細想想,這更象一個概括性的問題,如果孩子要問答這個問題,他們必須已經完全理解了這個故事的內容,然後用提煉過的語言來概括這個故事,這樣纔算真正地回答了這個問題,如果孩子們像我一開始設想的那樣回答問題,不就“偏題”了嗎?也就是說,那些不知道如何回答問題的孩子反而說明了他們在認真思考這個問題,同時也理解了問題,所以面對這樣一個超出他們表達能力範圍的問題,當然不知從何下手了。

我們沒想到的細節孩子們卻想到了,而孩子們的想法卻總是被我們在不經意間忽略。在設計活動時,我很少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問題,時常將自己的主觀猜測替代孩子的實際需求與想法。人們常說“教學互助”,我想這不僅指教學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將她融入到自己的教學觀念中去,“教”和“學”是一個雙邊的活動過程,老師將自己認爲有益於幼兒的內容傳授給學生時,也要考慮到孩子的實際能力與學習水平,爲他們創設輕鬆自由的學習環境,讓孩子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探索思考,而不是讓他們一味地遷就教師的想法和思路,這樣才能使每一次活動充滿快樂自主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