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必備】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範文錦集10篇

【必備】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範文錦集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3W 次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必備】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範文錦集10篇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體驗將一組物品抽象爲數和運用數學符號描述事物的過程。

2、通過兩項和三項加法練習,使幼兒進一步理解加法的含義。

3、培養幼兒的視圖能力,發展幼兒的抽象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磁性教具若干。

2、幼兒用書第32頁,記錄筆。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題

“小朋友,昨天晚上老師做了一個非常好玩得夢,想不想知道?我夢到動物王國的一家商場要開業了,門前貼了一張海報:開業這天向顧客發放贈券,顧客可用贈券領取不同數量的禮品。”

(出示圖一:紅黃藍三種顏色的色卡)

“小動物們聽說這個好消息都早早的`趕來了,大家來看看都有誰呢?”

(出示貝貝羊、胖胖豬和嘟嘟牛)

二、布題

1、“它們都擠到前邊看海報,到底這些禮券可以換什麼禮品呢,讓我們一一看吧”

(在表格中展示玉米教具)

“請小朋友幫小動物看一看每張贈券分別可以兌換多少個玉米?”

紅色贈券可以換多找個玉米?用數字幾來表示?請幼兒點數並記錄。

黃色、藍色贈券分別可以換幾個玉米,請一個小朋友來說一下,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把數字寫在對應的表格中。

(紅色:3黃色:2藍色:4)

2、“嘟嘟牛得到了一張紅色和一張藍色禮券,它問我一共可以換多少個玉米,請小朋友幫忙來算一下吧。

我們先來看一下紅色禮券可以換多少個玉米,藍色禮券可以換幾個玉米,它們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請在下面的括號中把他們寫出來。”

請幼兒操作,並用數記錄下來。把它們合起來就是嘟嘟牛可以得到的玉米教師寫出加法算式3+2=5.請幼兒說明理由。並及時給與肯定。

教師講述:問一共有多少個我們就可以用一道加法算式來計算。

加法算式:3+2=5

3、“貝貝羊也領到了禮券(出示黃色和紅色禮券)它一共可以換多少個玉米呢?請小朋友來算一下,它們分別可以換幾個玉米請用數字表示出來,可不可以用一個加法算式來計算,你能不能寫一個加法算式。”

請幼兒操作並嘗試寫出加法算式,請能力較強的幼兒來完成。請幼兒讀出這個算式。

加法算式:3+4=7

4、“胖胖豬高高興興的回來了,它得道了三張禮券,(教師出示三張禮券)

它可以換多少個玉米?

請小朋友幫他算一算,每張禮券可以換幾個玉米,請你把數字寫在下面的括號裏,”

請幼兒說明理由,並嘗試寫出連加算式。

請幼兒說出不同的算法。

教師:連加可以先算前兩個數也可以先算後兩個數,再用另一個數和這個得數相加”加法算式:2+3+4=9

三、練習

小動物們都說我們班的小朋友聰明,寶寶兔也來找大家幫忙了,原來寶寶兔到這家商場購買了許多胡蘿蔔,他想裝進這四個不同顏色的箱子裏面。

教師講述要求:(讀題目並演示)每個箱子要按表格中的數量來裝,並做好記錄,紅色箱子裝3個,我們就在下面的表格中寫數字3,其他三個箱子分別裝多少個也要幫他記錄下來。然後幫他算出下面這些箱子中一共裝了多少個胡蘿蔔?

教師邊說邊演示一道算式:5+4=9

幼兒練習,教師巡視指導,將作品展示出來。

四、教師

請幼兒集體欣賞作品,教師進行積極肯定的講評。

小朋友今天表現真不錯,幫助小動物解決了大問題。其實在生活中也經常遇到一些問題需要我們用加法來計算,只要你認真計算,算得準確就能解決這些問題。希望每個小朋友小朋友都做一個樂於助人的好孩子,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你會得到快樂。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準備

1、貼絨藍色大圓片5個,紅色圓片從大到小6個,桔黃色小圓片7個

2、貼絨數字5、6、7,實物卡。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1、逐一出示圖片

請小朋友仔細看,說說卡片上有幾個什麼?

2、正確判斷7以內數量。

出示圖一

(1)黑板上有什麼?哪種顏色的圓片最多?哪種顏色的.圓片最少?你是怎麼知道的?

(2)爲什麼我看時覺得紅圓片最多,橘黃圓片最少?

(3)誰能想個辦法,換一種排法讓我們一看就清楚,誰的數目最多,誰的數目最少。

(4)啓發幼兒將每種顏色片片排成一行現在看看誰最多、誰最少?你是從哪裏看出來的。引導幼兒將三排圓片一一對應比較)請小朋友說說每一排有幾個圓片,誰來給每排圓片送數字朋友。

3、小結。要想知道誰多誰少,不能看物體大、小,也不能看排隊長、短。而是要數一數每排有幾個,才能比出誰多誰少。

二、小組活動。

1、給最多的點子印數字。

2、看標記貼圖形。

3、按序填空格。

4、添、去點子。

5、印比6、7少的點子。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瞭解三個物體之間輕重關係,具有初步的輕重守恆能力。

2、有一定推理、比較的能力。

3、能用完整的語言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在生活中感受過物體的輕重。

物質準備:

教具:實物鵪鶉蛋、鴿子蛋、雞蛋各一個,天秤一架。

學具:《幼兒用書》(P32頁),幼兒人手一支筆。

活動過程

1、可愛的蛋寶寶。

——教師:爸爸帶寶寶出去玩,他們在小河邊發現了一些可愛的蛋寶寶。你認它們嗎?

——教師分別出示鵪鶉蛋、鴿子蛋和雞蛋,請幼兒辨認。

2、誰輕誰重。

——教師:寶寶想知道它們哪個輕哪個重,你知道嗎?

——請幼兒猜測、比較蛋的輕重,並講述理由。

——教師分別引導幼兒比較鵪鶉蛋和鴿子蛋、鴿子蛋和雞蛋的輕重,請幼兒將蛋放在天平上稱一稱,瞭解它們誰輕誰重。

——教師:現在我們知道了鴿子蛋比鵪鶉蛋重,雞蛋又比鴿子蛋重,那麼鵪鶉和雞蛋誰輕誰重呢?你是怎麼知道的?

——啓發幼兒從鵪鶉蛋、鴿子蛋和雞蛋三者的輕重關係上進行推理。

3、幼兒操作活動。

——給重的`打勾。觀察畫面上小動物坐蹺蹺板的情景,感知動物的輕重,認讀字:輕、重。目測下面的三個動物,請你給最重的動物打勾。

——觀察數字天枰,感知兩邊的數量,並填寫二、<、>符號。

——觀察天平稱上的水果,感知水果的輕重。目測旁邊三個水果的重量,請何最重的水果打√。

4、活動評價。

請幼兒介紹自己的操作,大家檢查,並引導幼兒講述理由,進一步鞏固推算輕的能力。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認識橢圓形,感知橢圓形的基本特徵。

活動準備:

教具:圓形、橢圓形各一個,紙條一根。

學具:人手同等大小的圓形、橢圓形各一個,紙條一根(與圓形的直徑等長);第一、二組,給橢圓形塗色;第三、四組,給最多的圓點打"*"第五、六組:看符號填圓點。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1、認識橢圓形。

出示橢圓形,"它是不是圓形呢?"(不是)"你從什麼地方看出它不是圓形的呢?""我們一起來比一比。"(引導幼兒將前面的兩個圖形重疊在一起進行比較,證實橢圓形比圓形長。)"那麼這個圖形叫什麼名字呢?"(橢圓形)"橢圓形除了比圓形長以外,還有哪裏和圓形不一樣呢?"(引導幼兒先將圓形左右對摺再上下對摺,並用紙條測量兩次的折印,驗證圓形兩條折印一樣長;然後再引導幼兒將橢圓形上下對摺,再次測量折印,驗證橢圓形的.折印不一樣長。

2、小結橢圓形的特徵。

"橢圓形兩頭比圓形長,上下對摺和左右對摺出來的折印不一樣長。"3、說出日常生活中類似橢圓形的物體。

"你在家裏、幼兒園裏還看到哪些東西像橢圓形?"

二、小組活動

1、第一、二組,給橢圓形塗色。

"把橢圓形找出來塗上同一種顏色。"

2、第三、四組,給最多的點子打"*"3、第五、六組,看符號填圓點。

三、活動評價展示個別幼兒給橢圓形塗色的作業。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設計背景

在中班的幼兒發育期間,對於數的認知很不夠,通過序數的學習,能夠讓幼兒進一步的對數字的瞭解,很利於幼兒以後的'學習活動。通過遊戲和直觀的觀察活動,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也能夠鍛鍊幼兒的動手、動腦的學習習慣,以及自主學習。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能夠懂得排序。

2、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的重點:知道什麼是序數。

教學的難點:區分數字和序數。

活動準備

1、 點字卡。

2、 標記圖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讓幼兒閉上眼睛。

2、讓幼兒觀察圖片上的動物。

3、讓幼兒數數有幾隻……逐個的數。

二、在出示圖(2)點字卡

1、數數點字卡,逐個的數。

三、用動物卡和點數卡來排序,按從少到多排列。

1、誰排在最前面,第一隻大象排在第一。

2、請小朋友來排誰排在第二。

3、誰在第三,四,五。

四、請小朋友一起和老師說一遍。

大象排在第一,兩隻……排在第2,3,4,5。

五、請小朋友來排點字卡(請各位小朋友來排排)

1、請小朋友念一念:一個點子排在第一

兩個點子排在第二

六、與數字串聯起來: 一隻大象, 一個點字卡 用數字1表示

兩隻大象, 兩個點字卡 用數字2表示

七、1、朋友自己排,(從少到多的排,老師指導,教具要人手一份)。

2、與老師對照,自己做正確沒有。

八、老師出圖,讓小朋友觀察對不對,不對的我們一起來改正。

九、老師發放教具,讓幼兒自己做作業練習,老師巡迴指導。

教學反思

這堂課的目標非常明確,在完成目標上,我們覺得還是很到位。小朋友學着也很輕鬆,但是我認爲在教育活動中,教具的頻繁變換,非常複雜,不利於直觀的呈現,影響幼兒的接受。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認識等號"="、不等號"≠"。

2、認識10以內數量的多少。

活動準備:

1、等號"="、不等於"≠"圖片。

2、椅子、鈴鼓。

活動過程:

1、請幼兒將自己的小椅子排成一個大圓形,教師從中拿走一把椅子,提示幼兒數一數小朋友和椅子的數量是否相等,並向小朋友介紹"="、"≠"。

2、玩搶椅子游戲:請幼兒站起來繞着椅子外緣自由走動,並一起唱歌。聽到鈴鼓聲停止,就要趕快搶椅子坐下來,沒有位置的'小朋友就要被淘汰出局,並帶走自己的椅子,坐到一旁幫大家加油。

3、遊戲結束後,請幼兒數一數一共有幾個小朋友被淘汰出局,共拿掉幾把椅子,數量是否相等,用"="、"≠"表示數量的多少。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鞏固對6以內數字的認識,感知6以內的數量。

2、積極、愉快參與尋找、辨認數字與感知數量的遊戲。

3、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重點難點:

能不受排列形式影響,感知6以內的數,並能進行數物匹配。

活動準備:

1、課件。

2、每組一套1~6的數字卡、實物(裝有冬棗、橘子、蘋果各6個的籃子)。

活動過程:

一、找座位

1、數字寶寶藏在了火車車廂上,請小朋友找出並說出是數字幾?(引導小朋友逐一找出藏在車廂上的數字。)

2、你們想坐火車嗎?坐火車卡要車票啊,現在我來送給你們每人一張車票吧!<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網。>(分發給每組幼兒一套1~6的數卡,幼兒自由選擇一張)

3、每一張車票上都有數字,請你們看看說說自己拿到票上是數字幾,票上是數字幾就代表你坐在幾號座位。請幼兒說說自己坐在幾號座位。

4、動物朋友們也要乘坐這輛小火車,有些誰呢?(請幼兒逐一認識)它們手裏也拿着車票呢,但是他們的車票上都是小圓點,幾個小圓點就代表它乘坐幾號座位,我們來幫它們看看應該怎麼坐吧!(引導幼兒逐一說說各個小動物手裏的車票上圓點的數量,並用相應的數字來表達)

二、分果果

1、火車開來到了一個果園裏,請大家看一看果園裏有些什麼水果呢?

2、動物們摘了好多水果,請小朋友看看、說說它們摘下的各種水果各有多少。

3、動物們想把摘下來的冬棗、橘子、蘋果分給我們每人一樣嚐嚐。我們每一節車廂裏坐着幾個乘客呢?

①將冬棗送給第一節車廂的乘客。

②將橘子分給第二節車廂的乘客,夠不夠?還要摘幾個橘子才能正好分給6個人呢?

③將蘋果分給第三節車廂的乘客,夠嗎?怎麼辦呢?

三、兌獎啦!

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今天我們這一趟列車有個抽獎活動,現在公佈中獎號碼,如果你手裏的車票上的數字與我們的中獎號碼的數字相同的話,就請我這裏來對獎。(幼兒在聽好老師的題目後思考答案,然後請符合的幼兒快速來對獎,經檢驗,正確的可以得到獎品)

①比5多1的數字是幾?

②其餘的乘客都是鼓勵獎,等火車到站以後,你們可以到我這裏來領獎,但是有個要求:要在車票上畫出六個圓點。

四、開火車

請每一節車廂裏的乘客們按車票上的1、2、3、4、5、6的順序下車排成3列隊伍,檢查小朋友站立順序是否正確,然後出活動室,結束活動。

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運用遊戲,加深對數的認識將具體的`1~6圓點數量與數字符號相對應進行數物匹配,明白每個數可以表示相同數量的物體,感知數字和實物的數量關係運用已學的知識,進一步理解數字和數量的關係通過遊戲進一步讓幼兒鞏固數字6嘗試數字1~6的排列。

教學反思:

新課程的理念是讓每個幼兒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活動中,我緊緊把握這個理念,使幼兒在積極愉快的氣氛中以遊戲的形式,讓幼兒輕鬆地認識、理解了學習內容。課上的氣氛也是很活躍的,發言也很積極,較好地達到了預期設計的活動目標。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能將7以內的物體按數量歸類,並用數字表示物體的數量。

2、複習鞏固目測接樹的方法。

3、樂意使用新方法數數,能學習別人的好方法。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已經認識1——6的數字,並學習過目測數羣的方法。

物質準備:

1、教具:房屋形分類底板,7以內的.小動物實物卡片,如7只小狗,3只小兔等,每個數字有2——4張卡片,相應數量的數卡。

2、學具:(1)房屋形分類底板,7以內的小動物實物卡片,相應數量的數卡。

(2)《幼兒用書》,人手一支筆。

活動過程:

一、小動物住新家。

1、出示屋形分類底板、小動物實物卡。教師:森林裏蓋好了一幢新房,這些小動物要搬到新屋裏去,有哪些小動物要搬新家呢?有幾個?你是怎麼看出來的?引導幼兒用目測接數的方法觀察小動物的數量。

2、師幼共同討論住新房的規則:一樣多的小動物住在一起,如:3只小貓和3只小兔住在一起,並請幼兒示範分小動物。

3、教師:怎樣才能讓別人知道這間房子裏住的小動物都是幾個呢?引導幼兒用數字表示動物的數量。

4、教師:7只小狗、7只小雞用數字幾表示呢?(出示數字7)引導幼兒認識數字7,說說7像什麼?還可以表示什麼?

5、教師:"誰願意用我們剛纔想的辦法給小動物家裝門牌號呢?"幼兒集體商量的規則給小動物家裝門牌號,把數卡插在屋頂上的空格處。

二、小組操作活動1、小動物住新家。先將小動物卡片按數量的多少放在分類盒中,然後再匹配相應的數字卡。

2、圈出7的物體。觀察《幼兒用書》畫面,用目測接數的方法將相同的實物圈起來,並在數量是7的圈中打√。

3、添畫變成7。先數數畫面上每一排的物體的數量,引導幼兒添上相應的物體,讓每一排的物體數量與前面的數字一樣多。

三、活動評價展示幼兒的操作,請幼兒介紹操作的過程和結果。

表揚用目測接數方法的幼兒,鼓勵大家學習並嘗試使用該發法。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對數量在10 以內的兩個集合進行多少的比較。

2.嘗試正確說出兩個集合的數量多幾少幾的關係。

重點難點:

《我的數學》第4頁。

活動準備:

《我的數學》第4頁。

活動過程:

一、教師通過幼兒和椅子的數量幫助幼兒進行兩個集合之間的數量比較。先請幾名幼兒站上來,再在幼兒面前隨意放幾張椅子。請其他幼兒判斷幼兒和椅子的數量誰多誰少,以及他們之間相差的數量,並說說自己的理由。最後請幼兒坐到椅子上來驗證結果。

1.這裏有幾個小朋友(椅子)?你是怎麼數的?

2.小朋友多還是椅子多?爲什麼?

3.小朋友比椅子多(少)幾個?你是怎麼知道的?

4.請小朋友坐到椅子上,多出了幾個小朋友(幾張小椅子)?你說對了嗎?

二、再隨意拿取教室裏隨手可得的物品,帶領幼兒繼續做練習,兩個集合的數量都不要超過10,如果幼兒整體能力很強,教室可以嘗試增加數量。但不要超過15。

三、請幼兒翻開《我的.數學》至第4頁,數一數畫面上的椅子和被子分別有幾個,並說出多出的數量。

活動反思:

讓孩子在玩玩、想想、分分、吃吃中輕鬆學數學。活動中我給孩子提供了大量自主探索和操作練習的機會,讓孩子在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發現,在發現中理解,效果很好。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瞭解生活中常見的球形物品或食物。

2、喜歡參與數學遊戲活動。

3、學會7以內的數物對應。

4、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5、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活動準備:

PPT、圖片、數字卡

中班上學期數學教案《球球餐廳》含反思適用於中班的數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喜歡參與數學遊戲活動,瞭解生活中常見的球形物品或食物,學會7以內的數物對應。

一、導入活動。

師: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們去一個地方,你們想去嗎?我們今天要去一家水果餐廳,裏面有很多很多好吃的水果,你們想去看看嗎?

二、教師出示PPT,請幼兒點數並操作。

1、餐廳的老闆說:小朋友去餐廳時,要先認識一些水果,數一數,數對了才能進去喲,你們會數嗎?

2、你們都會數了,老闆又說:那你們看一看這些水果都是什麼形狀的?像什麼呀?

3、教師請幼兒將數字和水果相對應。

三、實踐操作。

遊戲:找朋友玩法:教師出示圖片在黑板上,請幼兒選擇數字貼在對應的水果盤下方,看看是誰找的有準又快。

遊戲:抱抱團玩法:教師將幼兒分成四組,兩組兩組爲一隊進行比賽,教師說出口令,幼兒進行抱團,必須是老師規定的數字。

四、活動延伸。

我們書上有幾位小朋友也想去水果餐廳吃水果,但是他們不會將數字編號和水果對號入座,找不到座位了,你們回去幫一幫他們好嗎?讓他們也吃上美味的'水果吧!

教學反思:

數學活動對於小朋友來說是個很愉快的課程,因爲整節活動中游戲的時間多,而且小朋友動手操作的機會比較多,但是要讓孩子們能真正的理解這節教學活動的內容,並做到熟練掌握、靈活運用卻不是那麼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