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關於《第56號教室的奇蹟》的讀後感範文

關於《第56號教室的奇蹟》的讀後感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4W 次

三年前,聽說了全美最優秀的教師——雷夫·艾斯奎斯以及他的第56號教室,於是就購買了他的著作《第56號教室的奇蹟》,封面上有副標題:讓孩子變成愛學習的天使。很是激動,這不就是我們作爲一線教師日思夜想要去實現的目標嗎?究竟是怎麼做到的?雷夫究竟有什麼過人之處?帶着強烈的求知慾望,讀完了這本經典之作。

關於《第56號教室的奇蹟》的讀後感範文

書中有太多的令人激動的場景和思想,我從中發現了雷夫以超強的責任感、滿腔的熱情和理性的智慧帶領他的學生走向了優秀。

一、勤奮

在這本書的自序結尾,有這樣一句話:要達到真正的卓越是要做出犧牲的,需要從錯誤中汲取教訓同時付出巨大的努力,畢竟,教育是沒有捷徑的。

1、唯有勤奮方可成功

是的,我們在工作中,總是希望有捷徑可走,有時總希望自己對學生說幾句話就能讓他們熱愛學習,讓他們有良好的習慣。可是,隨着教學生涯的推進,我越來越發現,這幾乎不可能。只有教師對學生的日積月累的連續培養,纔有可能產生教育的奇蹟。

雷夫說:因爲我並不特別有創造力,所以只能盡我所能給他們最寶貴的東西——時間。也曾看到一句話:愛一個人,就給他你的時間。努力工作,盡最大能力,每天早上很早就到校,晚上放學後還給學生放電影或者排練劇本,很晚才離開學校,週末還陪着孩子學習,甚至寒暑假都天天陪着他們學習,這就是雷夫。

從雷夫的話語中,不難看出,唯有努力,方能成功。培養學生需要努力,也需要耐心,每個學生都不一樣。在我的教學生涯中,從一開始,我也曾想過追求輕鬆高效的教育方法,也想過很多方法,偶爾也想過能否有一勞永逸的辦法,讓孩子們主動學習,然後老師不用再操什麼心。

經歷了九年的教育教學工作後,我感悟良多。追求高效是對的,但沒有一勞永逸。我執教的是高中,從高一開始,我便要開始培養孩子們良好的習慣——學習、生活、作息等各方面,這需要一系列持續的思想教育和行動。科學研究表明,一個良好的習慣建立需要21天,還是不間斷,爲了防止不反彈,還至少需要三個月的堅持。這,一方面需要學生自己的意志,也需要老師的督促。所以,指望幾句說教就能成功的教育在我看來是天方夜譚。唯有教師的勤奮工作方可有所成效。

2、勤奮帶來什麼

做教育,身教重於言傳。在一個教師勤奮工作時,你的學生也會看到,會潛移默化的模仿。雷夫就告誡我們:孩子們一直看着你,他們以你爲榜樣。你要他們做到的事,自己先做到。勤奮,帶來的就是你的學生也一樣的勤奮。

我們希望學生不遲到,我們自己就一定要守時;我們希望學生尊重他人,我們也一定要尊重學生;我們希望學生誠信做人,我們就不能欺騙他們;我們希望學生心平氣和,我們就不能常常發怒……

終於,我們發現,教育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而是一個孩子來到你身邊,從一開始就精心設計,用最勤奮的工作態度持續堅持才取得最後的成功。

二、 信任

教育的對象是人,人與人之間應該以信任爲基礎。我們希望學生能信任他人並給他人以信任,將來對社會和國家也能更加信任。而這些,則需要我們作爲教師在教育中也要首先信任學生。

在拿到《第56號教室的奇蹟》這本書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封面上的圖片——一羣孩子圍着雷夫。一看就能感覺到雷夫對孩子們的愛心,孩子們的心和雷夫貼的很近,我想做到這些首先就是雷夫信任他的學生,然後學生也特別的信任雷夫,因爲信任,所以才走的更近。

我在選擇師範院校作爲高考志願之時,也是因爲喜歡和孩子們在一起,也會發現老師有時對學生的不信任導致了學生的自暴自棄,於是,暗下決心,等自己做了老師,一定要信任和鼓勵自己的學生。

雷夫在對待自己的一個學生在交作業時,卻找不到自己的作業,給了學生信任。在學生解釋自己真的做了時,他對學生說:我相信你。然後在最後委婉的指出學生東西亂放的毛病,並幫助學生一起改正。有時,反觀我們的某些教師,會斬釘截鐵的對學生說:你肯定沒有做!你在說謊!這樣,如果孩子們是真的是做了,那麼對老師還有信任嗎?就算這個同學沒有做,我們的信任其實也可以讓這個同學因爲老師的寬恕,而心存感恩,下次一定會更加主動及時的做作業的。

我們的不信任會導致學生在以後有什麼想法都不願告訴老師,將和老師的心越走越遠,我們的教育工作就會越來越難。

雖然偶爾也會有學生背叛我們對他的信任,但是,如果我們要求學生有好的表現,就必須用行動讓他們知道我們相信他們會做的更好,相信我們不會放棄他們。孩子在我們的信任下將會更自信的成長,展現出讓我們都感到驚奇的表現。

三、 理性

責任是幹好工作的前提,那麼理性才能讓工作走向更高。

對於教育,很多人出現過不理性的時候,責怪教育的方式,責怪教育體制,責怪高考的選拔體制,就是不責怪自己教的不好。雷夫則不同,首先從自我做起,在改變不了外界環境額情況下,先適應環境,然後在此基礎上找到自己的獨特教育方式。

在教學過程中的很多方面,雷夫都有自己理性的思考。

在應對考試方面,雷夫就教學生揣摩出題者意圖,這在一般的教學中都很少有,但是我們閱讀雷夫的文字後,知道這本身也是一種教學,能更加深刻的瞭解一個知識點在應用過程中的正確方法以及錯誤解法,更深刻的掌握知識點,並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考試能力。從他那,我們學會了不去抱怨考試,而是通過研究,找到提升考試能力的辦法,去適應考試。

在用播放電影對學生進行教育時,他說:教師要陪伴學生學生一起看,並不是播放之後,教師就可以離開了,必須讓學生仔細觀看,學會思考。而我卻發現我們有些教師卻在播放後什麼也不管,任學生自己看,但很多學生若沒興趣觀看就不認真,開始玩自己的,這樣,不如不播放電影,我們播放電影的目的一定是要能使他們從中有所收穫。

在雷夫的“道德發展六階段”,更是他理性思考的結果,這六階段引導着學生不斷走向更高。雷夫認爲一個人的發展需要終其一生的努力,而不是那些號稱“照這二十七條規則做,你也可以培養出成功的孩子”的過度簡化的方法。也就是說,我們一定要理智,一定要知道成功沒有捷徑,只能持續努力。

理性取代感性,理智的面對每個教育中的問題,以正確的方式來面對,才能引導學生走向正確的方向,以更好的適應當下和未來。

四、 創新

其實,這裏講的創新不是創造什麼新的思想,而是在不打破現有教育規律和體制的情況下做到教學方式的創新和開拓。雷夫就是典範。舉例:

1、教學方法:在教五年級的數學計算時,他對傳統的重複大量的枯燥演算做了突破,將數字和各種生活、歷史、地理等知識聯繫起來,編成計算題,通過計算,還極大的拓展了知識面。

2、教室佈置:在雷夫的教室,設計了專業的舞臺燈光,變成了演出的劇場,從排演中,孩子們更深刻的掌握一些作品,在長期的排演中培養孩子的意志力。

3、旅行:雷夫帶着自己的學生四處旅行,甚至出國旅行,在旅行中,讓孩子明白如何獨立生活,如何與人交往,如何去踐行社交禮儀,在旅行中開闊眼界。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雷夫踐行了這個道理。而在我們現在的教育中,到處在宣傳安全問題,導致我們越來越不組織學生出去旅遊,甚至將春遊秋遊都取消。雷夫,也有這個擔憂,但是他會教會孩子做好充分的準備,以確保安全。

雷夫,讓我重新審視我的教育之路,雷夫,重新喚起我對教育的思考,我渴望我也擁有一份奇蹟,如同他的第56號教室。當然我不會照搬照抄他的方法,畢竟我們的國情與他所在的美國也不同,但那種對教育的執着,對學生的愛,對真理和正義的追求是相同的。以雷夫爲榜樣,教育之路,我會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