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生命科學史讀後感範文

生命科學史讀後感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7W 次

生命科學史讀後感範文

生命科學史讀後感範文

讀完某一作品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生命科學史讀後感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生命科學史是一部思想史,它揭示了人類思考和解決生物學問題的思想歷程。科學史創始人喬治薩頓說的好——“科學史是自然科學與人文學科之間的橋樑,它能夠幫助學生獲得自然科學的整體形象、人性的形象,從而全面的理解科學、理解科學與人文的關係”。生命科學的研究歷程對生物課堂教學有很大的教育價值,上海市二期課改確立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生命科學史中蘊涵的教育價值對實現新課程的三維目標、對引導教師的教學方式、對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都有很積極的現實意義。

1.靈活運用科學史,滲透民族經精神教育

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與先進的發達國家相比,我們在許多方面是落後的。但是,研讀科學史,能夠找到很多證據表明我們的科學家在許多可比的方面曾經領先於世界,把這些內容滲透到課堂教學中,可以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重點突破三維目標中“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課堂教學中的落實。例如,中國古代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一書,總結了人工選擇、雜交的科學原理;明代學者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既是一本醫學書、也是一本生物學鉅著等;現代的例子有1965年,中國科學家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這是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質;中國科學家在人類基因組計劃中的貢獻;“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巨大貢獻等等。

當然,學科滲透“兩綱”還是要注意無縫銜接。例如,高二生命科學中有“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的內容,教師在上到這一內容時,正好是11月20日,就增加了一個教學內容“歷史上的今天”——介紹了1981年11月20日中國科學家人工合成了酵母丙氨酸轉移核糖核酸的成就,民族精神的滲透做到了“落雪無痕”,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2.探究“科學史”,培養學生的生命科學素養

《上海市中學生命科學課程標準》指出“生命科學素養是科學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學生通過生命科學課程的學習,在今後的個人生活和社會實踐中應該具備的對生命科學信息的認識與理解、表達與交流、應用與實施、預測與判斷、探究與創新的能力,基本養成科學健康的行爲習慣與生活態度,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觀念、可持續發展的觀念、進化的觀念,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科學是一個發展的過程。學習生物科學史能使學生沿着科學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理解科學的本質和科學研究的方法,學習科學家獻身科學的精神,這對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是很有意義的。所以,在課堂教學中可以讓學生部分重複科學家當時的研究歷程,例如,高一生命科學教材中有“細胞膜”的內容,細胞膜的化學成分是蛋白質和磷脂,教師在教學中介紹了一系列的科學家當年的研究過程,讓學生去探究,學生很自然就得出結論,知道了細胞膜的化學成分、結構及其特點,這樣的處理比原本教師的“灌輸”,效果好了很多。

類似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如光合作用的研究歷史、破譯遺傳密碼的過程等,都可以作爲探究的材料爲課堂教學服務。

3.用科學史導入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堂教學中,精心設計的導入能很快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利於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生命科學史以其真實性更有助於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理科學習的趣味性,幫助學生儘快掌握科學理論。例如,高二生命科學在講到“遺傳信息的轉錄與翻譯”時,教師出示了一張郵票,郵票以第6屆歐洲生物化學大會爲背景,郵票的圖案是克里克整理的RNA遺傳密碼錶,揭示了遺傳信息表達過程中信息的轉化;又如,講到“激素調節”,可以介紹加拿大醫生班廷發現胰島素的實驗過程;講到“條件反射”,介紹俄國生理學家巴甫洛夫的實驗。這些導入都極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4.科學史可以幫助培養學生的歷史感和批判精神

培根說:“讀史使人明智”。現代只通過教科書來了解科學的中學生,往往以爲科學的理論與生俱來的正確、是萬古不變的永恆真理,而從科學發展史上,科學理論的演變先是在黑暗中摸索,繼而漸漸地浮現出來的。

另外,科學史可以幫助學生樹立全面的科學形象和科學家形象,領悟科學精神和科學的人文性,從而溝通文理,加深對科學本身的理解。在歷史上,偉大的科學家都傳承獨立思考、追求自由的科學精神,傳播在人類生活中相當寶貴的協作、友愛、同情和寬容精神。科學史最有利於恢復這樣的科學家形象。

這樣的例子在《生命科學》教材中比比皆是,例如:近代遺傳學奠基人孟德爾是在修道院極其艱苦的條件下進行豌豆雜交試驗,而他的偉大成果被埋沒了35年之久。教材中添加了有關孟德爾的照片、生平簡介及其研究經歷,這對學生更好地理解孟德爾的遺傳理論埋下了伏筆。又如,DNA的雙螺旋結構是兩位年輕的科學家——美國生物學家沃Watson和英國物理學家F.Crick發現的。這兩位年輕人並不是資深的生物學專家。他們從真正接觸DNA結構的研究,到提出DNA雙螺旋結構,只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他們默契配合發現DNA雙螺旋結構的過程,作爲科學家合作研究的典範,在科學界被傳爲佳話。

總之,重視科學史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是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要用好科學史,讓科學史更好地爲課堂教學服務,讓課堂教學“活”起來,則需要教師進一步的研究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