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孫繼泉《從田野出發》有感

讀孫繼泉《從田野出發》有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3W 次

作家劉亮曾說:“文學寫作,就是一場從實際出發,最終抵達故鄉的漫長旅程。”孫繼泉,就是這樣一位從家鄉出發,艱難行走,又從未離開這片土地的作家。

讀孫繼泉《從田野出發》有感

無論今往,故鄉與作家的關係,都是隱祕而難捨的。故鄉,是他們文學成長的酵母,是他們持續創作的永恆的營養源,是每個作家精神之河的神祕發祥地。正如孫繼泉在《一個人的歸屬》中所說:“現在想一想,童年中印象最深的人事就是外婆,外婆所在的村莊,村莊裏的樹,寄居外婆家結識的夥伴……我總認爲那是一個人的生命之源。我是這片土地的兒子,我的生命永遠屬於他”。他們一寫鄉村,一觸到鄉村的土地,河流,村莊,草木,布衣蔬食、抱朴含真的人,似乎就獲得了一種天然的道德優越感。孫繼泉就是本本色色的鄉村人,他生於斯,長於斯,以自己的筆墨,臨摹着屬於這片土地的風物,讓人們看到了他滾燙的故鄉血液,真摯獨具的故鄉情緣。

偶然的機會看到他的散文集《從田野出發》,讀後甚爲感慨,不能釋懷。一次與文友談及這本集子的感受,他說:“你就這本散文集寫篇評論吧。”回來後,我前後思量:評論,從未寫過,我充其量是一個文學愛好者,而作者卻早已是齊魯大地乃至中國響噹噹的作家。從未想過,也不敢想,就像草原的樹沒有資格告訴路樹,應該如何往下紮根、往上生長。這使我爲難,因爲文章,來如春夢不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難以捉摸。況且,作家與一般人而言,感受更靈敏一些,感情更細膩一些,感動更深刻……

作爲鄉土作家,穿梭於鄉村與城市之間,在現代文明與農耕文明的博弈中,孫繼泉的內心也是佈滿了糾結與牽纏,孤獨與寂寞。正如他所說:“我是一個受惠於城市而又被城市緊緊牽掣的人”。在《縣境<我和我在一起>》中:“程序”早已在旁邊等着我。我得一點一點地情願不情願地輸入它,然後按照它的“指令”來行動,不能有半點偏差。在完成內部裝置的同時,外部還被不斷地貼上一張又一張的標籤--各種證件、證書,本簿又限定了我這臺“機器”的性能……,這樣,一個真實的我獨特的我便消失了。在《帶着朝露進城》中他這樣形容自己:出了這座城,他就成黑的了,他拖着濁重的身軀,走得疲倦而又吃力”。他在““亦城亦鄉”的不定漂泊中,有一種難以言喻的困惑與恍惚;在奔逐的人羣與閃亮的霓虹燈裏,他更深地體會了孤獨;在美麗的玻璃帷幕明亮的反光中,看清了這個城市冷漠的質地。我看,鄉村的一切是有情的,溫暖的,它能帶我們走出或冷漠或混亂或骯髒或匆忙或無知的津渡,找到源源不絕的生命之泉。

之於土地的熱愛,是每個人的溫情,作家更是概莫能外。寫作,是他們的田野,他們揹負着它,播種着,耕耘着,收穫着,因着它走向生命的遠方。之於孫繼泉,田野的氣息從未間斷對他的氤氳,他也從未離開過田野的懷抱,一直在追尋着真實的自我。他感受過《林場深處》夜的黑,在黢黑的夜裏他“努力釋放別人和自己爲他擰滿的法條,回到原初”。他沒有弄丟自己,“我們已經不知不覺將自己像一根人蔘續進了藥酒裏,在窖制一種新物質的同時失去了自己,而是苦於找不到還原的辦法”。(《魯南的月光》)如其說,我們不難窺見他在融入城市生活的進程中,心靈沒有被名利污染,在獲得了現代物質文明的同時找到了迴歸自我、拯救自我的辦法。亦如《帶着朝露進城》所說:“而今,我再也不會那麼虛榮了。腳下有泥土,只會讓我腳步更穩健,心裏更踏實。我是從泥土地裏走來的漢子,讓我欣慰的是,在衣食無虞之後,我沒有養尊處優、好吃懶做,使自己肚子凸起,兩腮變寬,叫這座城市擁擠,而是像故鄉田野裏的一棵樹,始終保持着生長的姿勢”。“腳下有泥土”,他就是“插在地裏的一張杴”“站在地裏的一頭牛”。(《村莊以外》)我看,在紛擾多彩的現實中,他早已拂去了蒙塵的外表,抓住了美麗單純的內裏,回到了自我心靈真正的明淨,如“杴”,如“牛”。我在想,如果我們的心足夠明淨,還會發現太陽離我們很近,月亮離我們很近,可愛溫暖的故鄉始終在我們身邊,不離不棄,他們都放着光明,照亮真實的我們,簇擁我們前行。

孫繼泉常說,“花是樹的語言”,我想,他是田野、是故鄉的語言,以自我明淨之心詮釋着這片深厚而又溫情的土地。我這樣想着,彷彿聽到某種歡躍欲歌的花盛放的聲音,又如清風,拂面,掠過耳際,匝地,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