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甲午風雲》有感

讀《甲午風雲》有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5W 次

當我讀完《甲午風雲》時,心中不免有一些憤怒:在甲午陸、海戰中,清軍竟然節節敗退!將平壤拱手讓給日本人,讓日軍成功登陸榮成灣,這都是因爲清政府敗壞造成的。

讀《甲午風雲》有感

1894年3月,朝鮮爆發了東學黨起義,朝鮮王宮請求清政府派兵鎮壓。這件事被日本媒體炒得沸沸揚揚,其中擴張主義者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外相陸奧宗光及駐朝大使大島圭介 極力鼓吹“中國派兵 ,日本也派兵,以保持兩國均勢”。於是日本正式出兵朝鮮,並允許大島圭介相機行事,隨時侵略中國。

果然,在當年7月23日,日軍突然攻入漢城的朝鮮王宮,廢掉國王,另立傀儡政府,並指示新國王授權日軍驅逐清軍。

一場大戰隨即爆發!

很快,日軍攻到戰略要地——平壤。日軍使用大炮轟擊城門,但收效不大,於是,兩軍相持不下。時間一長,清軍中便有將領反對主動攻擊,要求後退,“養精蓄銳,再擊來犯之敵”,他就是貪生怕死的將領葉志超。因爲統帥左寶貴陣亡,由他掌管軍中一切大事。當時雖有愛國將領馬玉昆反對,但卻不被採納。是夜,葉志超率大軍後撤之際,遭日軍追擊,結果清軍損傷大半。

此時,海上也打的正激烈,鎮遠艦猛轟敵“高千惠”艦,使其失去戰鬥力,敵一少將被炸死;定遠艦猛轟敵“秋津洲”艦,也使其重傷。但日軍精銳“吉野”等四艦卻將超勇、揚威兩艦擊沉。最終鎮遠、定遠兩艦也因寡不敵衆而被慘烈擊沉,兩艦管帶丁汝昌、鄧世昌與一千多名將士壯烈殉國。

甲午戰爭中國戰敗了,這是因爲腐朽清朝只有老化落後的艦艇,沒有強盛的國力。落後就要捱打。所以我們要好好學習,用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報效祖國,讓被侵略的屈辱年代永不復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