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甲午風雲觀後感10篇

甲午風雲觀後感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3W 次

甲午戰爭是中國晚清年間發生中國和日本之間的、爲爭奪朝鮮半島控制權而爆發的一場戰爭。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甲午風雲觀後感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甲午風雲觀後感10篇

  甲午風雲觀後感(一)

甲午戰爭發生於1894年7月。它的發生是日本密謀已久的。觀看《甲午風雲》,我深深地被鄧世昌那偉大的愛國精神感動了。

1894年,蓄謀侵華已久的日本帝國在中國領海內肆意挑釁、製造事端。北洋大臣李鴻章及其親信“濟遠”號管帶方伯謙等極力主張求和。日寇擊沉中國商船。以“致遠”號管帶鄧世昌爲代表的愛國官兵和威海百姓,堅決要求對日作戰,但兩次請戰均拒絕。並因揭露方伯謙而被革職。日寇不宣而戰,民憤四起,李鴻章被迫起用鄧世昌。

在海戰中,北洋水師右翼總兵劉步蟾貪生怕死,故意打錯旗號,後旗艦被日擊傷。鄧代替旗艦指揮作戰,率領“致遠”號官兵英勇戰鬥,擊中日軍旗艦“吉野”號,最後因彈絕,鄧世昌決定撞沉敵艦“吉野”號,但不幸被魚雷擊中,全艦官兵犧牲。

鄧世昌和那些愛國將士雖然犧牲了,但他們永遠活在我們的心裏。我十分痛恨那些貪生怕死的清朝官員,他們雖然是中國人,卻不想爲人民的利益而戰,貪生怕死,遇到戰爭就退縮,他們的罪行讓他們失去了當中國人的資格,和鄧世昌等愛國將士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鄧世昌是一個願爲國家犧牲自己的人,是一個願爲民族犧牲自己的人,是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甲午風雲》影片展現甲午海戰這一歷史事件,悲壯地歌頌了海軍將領鄧世昌、水兵王國成等英雄們威武不屈的英雄氣概,深刻地揭露了帝國主義者的侵略本質和清廷的昏庸腐朽,

我們要好好的學習鄧世昌的精神。少年強則國強,我們一定要努力的學習,在長大了以後繼續發揚這一種精神。報效祖國,報效人民!爲祖國的繁榮富強獻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甲午風雲觀後感(二)

今天下午,我們看了一部老電影《甲午風雲》。電影主要講甲午戰爭時期,(1894年7月末~1895年4月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的戰爭。1894年·光緒二十年,甲午戰爭爆發。按中國干支紀年,時年爲甲午年,故稱甲午戰爭。)由於清政府的腐1敗,任憑愛國將領鄧世昌視死如歸的努力,中國的北洋戰隊還是與倭寇艦隊激戰慘敗的事情。

當時的大奸臣劉步蟾,正在海上護送官兵出征,突然看到了日軍艦隊的旗艦吉野號,嚇得腳都麻了,而可惡的吉野號竟無緣無故地向我們中國北洋艦隊開炮,這時相信每一箇中國人都會奮力反擊,可是奸臣劉步蟾卻趕忙下令撤退,並且親手升起了讓北洋艦隊的臉都丟盡了的白旗,我懷疑他身體流的不是中國人的血;而他呢,則趕忙藏到了一張桌子下面,生怕炮彈打住他,我就不明白,這樣人怎麼能配當軍人,甚至是將軍、大官,如此窩囊的人都能擔當清朝的上等大臣,清朝又怎有不滅的道理呢?

此時,一個炮兵實在是對倭寇的惡行忍無可忍,他頂着被砍頭的風險,身負着國人對日寇的仇恨,毅然下令發炮,打中了劍拔弩張的吉野艦,打出了中國人民的志氣,真是好樣的!可是這樣一位愛國志士卻被那位奸臣劉步蟾給抓住了,說什麼爲了他好,讓他辭職,其實就是想把那位炮兵的功名攬到自己身上,好給自己升官進爵。真是應了那一句話了:這世上有三種人:“一種是良心被狗吃了的人;一種是良心沒被狗吃了的人;還有一種是良心連狗都不吃的人。”這位劉步蟾大人可能就是這傳說中的第三種人。在祖國危難之時,不想社稷安危,只想個人利益,虧你還口口聲聲說你是大清人。

在致遠號與吉野號鬥智鬥勇時,吉野號已經被致遠號逼得走投無路了,可是致遠號船上的炮彈卻離奇的沒了,吉野號趁火打劫,立刻轉舵,要活捉致遠艦管帶鄧世昌。鄧世昌此時並沒有慌亂,而是在想如何充分的利用“殘子”(圍棋一名稱,此比喻已無力戰鬥)作用,他大義凜然的站到桅杆頂上,對將士們說:“兄弟們,我們爲國作戰,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現在‘致遠’艦傷彈盡,無力再戰。我決定以我傷殘之艦撞沉‘吉野’,與‘吉野’同歸於盡,定能挽回敗局,取得最後的勝利!”這一番話說的人心裏洶涌澎湃,全艦官兵高聲呼喊:撞沉“吉野”!說罷,致遠艦向吉野艦狂追,像一頭追捕獵物的獅子。吉野艦趕忙集中炮火轟擊致遠艦,而這絲毫沒有阻擋住致遠艦這頭憤怒的獅子,反而更加激怒了他,使他進化爲一隻憤怒的火龍。致遠艦乘風破浪,直向吉野艦駛去。吉野艦上的水手們一看這情形,紛紛跳水,驚恐萬狀。就連艦長河源要一也嚇得目瞪口呆,緊急發射魚雷,可是致遠艦卻巧妙地躲了過去,直到第三發魚雷才擊中了致遠艦,致遠艦緩緩地沉入水中。

甲午戰爭中國失敗了,並簽署了恥辱的《馬關條約》,可是那都是因爲清政府的腐1敗無能,雖然那時清朝剛剛收復新疆失地、獲得了中法戰爭的勝利,可基層百姓與官員的差別是太大了,甲午戰爭的失敗是必然的,他給我們所有中國人一個沉重的教訓,北洋艦隊最後一艘戰艦沉沒的聲音,永遠是我們耳邊揮之不去的警鐘。

  甲午風雲觀後感(三)

甲午風雲這部電影將甲午戰爭中的主要人物和歷史事件展現在我的面前,以簡潔形象的方式訴說了甲午戰爭的前因後果。通過觀看這部影片,我對甲午戰爭有了進一步的瞭解,當時清政府主和派目光短淺,沒有意識到危險就在身邊,還一味的讓步,使得日本越發囂張,也導致了甲午戰敗的後果。

隨着鏡頭帶着我們到一處一處充滿歷史記憶的地方,看着一座座腐鏽的炮臺、古老的遺蹟,屏幕前的我們體會了屬於民族的恥辱,屬於兩岸的哀傷。侵略者固然可惡,但在動-亂的時代裏,落後者若不能記取教訓、迎頭追趕而只是裹足不前,總免不了背侵略瓜分的結局。看完這部影片,我認爲歷史教訓提醒我們的不是短暫的驚心動魄,自立自強纔是真正避免侵略和殘害的方法。

歷史告訴我們落後就要捱打。這是一個永恆不變的真理。明清的中國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在西方國家開始資產階級革命和工業革命的時候,中國仍然是一個於農業爲主的落後的封建國家。盲目的自大使得中國與其他國家的差距越來越大,甚至於從唐朝開始就向我們學習的日本,通過資產階級革命和學習西方,逐步的追趕和超越中國,落後的中國被捱打不過是時間問題而已。當今的世界局勢也可以說是風雲莫測的,中國本身既面臨機遇,又面臨着挑戰。中國只有抓住機遇,深化改革,唯有發展好自己,增強自己的綜合國力,才能立足於世界民族之林,才能避免歷史的重演,才能不再被捱打,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甲午風雲觀後感(四)

今天,我們看了《甲午風雲》這片電影,這片電影主要講的是:主角鄧世昌在一次海軍之戰中奮勇殺敵,自己的軍艦被日本魚雷炸到了。

大概內容是:別的國家見到中國的地方很大,而且中國的財寶也很多,想要佔領中國。說是要和中國一起抗爭,實際上是想趁這個時候消滅中國。鄧世昌卻不管這一套,他的主要責任是海上戰爭。第一次戰爭中,一個軍艦上的主管方大人貪生怕死,想投靠日本人,還沒戰鬥就舉白旗。一個叫王伯承的水手一槍把白旗打了下來,還扔到水裏,意思是誓死不罷休,一定要打敗日本人。這個方大人看到白旗沒了,就躲在船艙的一角,等着別人把他打死。這個王伯承水手不管殺頭,開炮把“吉野”號打跑了。

論功請賞的時候,這個方大人一定是跑到最前面邀功。別人問他爲什麼能打敗,他就說:“我這件海上小事還是別說了吧!”鄧世昌問他爲什麼掉頭,他就說自己假裝逃跑,在後面攻打敵人。鄧世昌問他爲什麼躲到船艙,他說:“胡說,你有什麼證明我是躲在船艙裏呢?”鄧世昌說:“因爲你的水手王伯承說的。”方大人就說:“他胡說!”那樣子就像想一下殺死王伯承。

第二次海上大戰,鄧世昌駕駛的“致遠”號在海面上打,屢中敵艦,百發百中真是厲害,可是最後也被魚雷炸沉了。

鄧世昌在海軍上立了大功,讓別人懂得海軍的責任,鄧世昌是最負責人的。

  甲午風雲觀後感(五)

今年是甲午海戰120週年。各媒體都相繼展開了評論,各種說法不一而足。但終歸到一點,那就是甲午海戰我們是失敗在人,而不是敗在武器裝備上。

縱觀有史以來我國的歷次戰爭,戰爭的勝與敗都是人在取決定性的作用。我們國家的人們總是在戰爭初期像一盤散沙似的容忍外族的入侵,等真正到了亡國滅種的邊緣了,再團結起來一致對外。

如果九.一八國人同仇敵愾,那麼小日本根本不可能在中國囂張十四年,艱苦抗戰八年。

再如果,假如當年沒有中國共產黨,有可能就像大清入關一樣,中國就成了小日本的殖民地。

有人會說:沒有了共產黨的掣肘,國民1黨能讓日本人佔領東北嗎?蔣介1石會全心全意對付日本人的。這話只是你天真的想法。如果沒有了共產黨,那蔣介1石真的就成了汪精衛第二了。

有人又說:那不能,美英不會讓蔣當成日本代理人的。你又錯了,蔣介1石如果唯美英的命是從,那就不會有後來美國人想要了他的命,再找個能聽命於美國的人了。

話扯遠了。所以,戰爭的勝敗取決於人的關鍵就是:我們中國在共產黨所領導下的八路軍、新四軍,用小米加步槍打敗了武裝到牙齒的“皇軍”,後來又打垮了全部美式裝備的“中央軍”,再後來,又在朝鮮戰場上打敗了以美國爲首的“聯合國軍”。

  甲午風雲觀後感(六)

今天我看了《甲午風雲》這部電影,我爲鄧世昌那強烈的愛國情意感動

電影描述了1894年,日本在中國領海內肆意挑釁。北洋大臣李鴻章和膽小怕死的人極力主張求和。致遠號”管帶鄧世昌主動請纓作戰,海戰中,鄧世昌代替旗艦指揮作戰,率領“致遠”號官兵英勇戰鬥,把敵人打得落花流水。後來因爲炮彈已經打完了,鄧世昌迫不得已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撞沉敵艦“吉野”號。做出了這個決定後,全艦無一人退縮。但是在追趕“吉野”號時,不幸被魚雷擊中,全艦官兵壯烈犧牲。

觀看了這部電影,我覺得鄧世昌有一種氣壯山河的英雄氣概。他不像電影中的那位方大人,貪生怕死,遇到敵人就退縮,一點也沒有中華民族的氣概。而鄧世昌他不但堅強不屈,而且視死如歸。突出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譜寫了一曲愛國主義頌歌,把一段歷史悲劇,塑造成傑出的藝術經典。

另外我在電腦上知道了甲午戰爭失敗的原因是清政府的腐1敗。1894年正是清政府最高統治者慈禧太后的六十大壽,早在一年前清政府就專門成立了慶典處。11月7日壽辰恰好是日軍攻陷大連之日,戰爭危急,慈禧太后卻照樣在宮中開殿受賀,大宴羣臣,還讓光緒皇帝和大臣們陪坐聽戲三日,不問國事,最高統治者如此腐1敗是無法指揮戰爭取得勝利更無法領導國家走上富強之路的! 現在,我們的國家強大了,它的強大靠的不是別人,靠的正是這一代又一代努力與爲中國開發建設的人。當然還有那在戰場上付出了生命與鮮血的英雄人物。

  甲午風雲觀後感(七)

當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廣場冉冉上升的時候,當全國人民爲申奧成功而歡欣鼓舞的時候,我們不會忘記,在歷史的長河中,曾經有過一個百年的噩夢。那是一段中華民族受盡屈辱的歷史,也是一段中華兒女奮力抗爭的歷史。在這段歷史中,中中華兒女磨練出了許多美好的品質。在這段歷史中,出了許多愛國愛民的真英雄。這段歷史也爲將來的欣欣向榮打好了基礎。

中華民族是一個偉大英勇的民族,從來不屈服於任何外來勢力的侵略,,林則徐、鄧世昌就是其中傑出的代表。在今天,人們爲了讓自己牢記這些人物,便把他們弄得英雄事蹟拍成了電影。而我也看了其中額一部講鄧世昌事蹟的----《甲午風雲》,它講得是:1894年,日本在中國領海肆意挑釁。北洋大臣李鴻極力求和。“致遠號”管帶鄧世昌極力主戰,鄧世昌代替旗艦指揮工作,率領“致遠號”官兵英勇戰鬥,把敵人打得落花流水。後來因爲炮彈打完了,鄧世昌做出了一個令人震撼的決定:撞沉敵艦“吉野號”。做出了這個決定之後,全艦無一人退縮。但在追趕敵艦的時候,全艦官兵壯烈犧牲,可是,卻沒有人後悔過。這部與失敗告終的中日甲午戰爭的悲壯史詩電影還時時刻刻震撼着我的心靈!

在電影中,鄧世昌不畏強敵,英勇抗戰的精神已深深感動了我!那膽小懦弱的賣國賊和恃強凌弱的侵略者真是可恥!這幫可惡的侵略者在中國的領土上橫行霸道、爲所欲爲,真是喪心病狂!侵略者的貪婪、自私讓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感到悲憤,這要是我們中國人在日本土地上欺凌他們自己的人民,那他們會有什麼感受?一定也是非常憤怒,非常傷心。可這也是因爲清政府腐1敗,要是國家強大,那還會有別的國家欺負我們嗎?鄧世昌的勇敢無畏、堅強不屈、爲人着想的美好品質都是因爲他愛國!而如今,我們要做的就是:不忘國恥,好好讀書,振興中華,並學習鄧世昌的美好品質,將來報答這些爲我們拋頭顱,灑熱血的前輩!

走過世紀的風雨,萬里長城像巨龍在雲中穿梭;跨過歲月的長河,珠穆朗瑪峯像雄鷹傲立在世界最高坡。我們的共和國沒有像今天這樣強大,我們的人民沒有像今天這樣鬥志昂揚!

  甲午風雲觀後感(八)

看了《甲午風雲》這部電影,我感悟很深,但印象最深刻的有兩件事。

第一次海戰,清朝三艘戰艦遭遇了日本三艘戰艦的攻擊。清朝兩艘戰艦被擊沉,第三艘戰艦的艦長方大人準備逃走。日本主戰艦的艦長吉野,乘勝追擊。清朝戰艦船尾炮手瞄準日本戰艦準備開火時,被方大人制止了。接着,方大人把戰艦加到最高時速。尾炮手看日本戰艦開火了,便連發三發炮彈,擊退了日本戰艦。方大人卻因爲這件事情把尾炮手趕走了,鄧世昌收留了他。在慶功宴上,方大人謊稱主戰艦和另一艘戰艦逃跑時觸礁沉默,他佯裝逃跑,用尾炮趕走日本戰艦。

第二次海戰,日本戰艦掛起美國國旗向清朝戰船衝來,中途,取下美國國旗,換成日本國旗。那些投降派以主戰艦的名義命令其他戰艦成橫一字隊形排開,當主戰艦的副艦長髮現時已經來不及了,日本主戰艦一炮打下清朝主戰艦帥旗。接着,日本主戰艦用快炮進攻,擊沉了主戰艦。方大人見主戰艦被擊沉,想轉舵逃跑,鄧世昌看了,掛起帥旗迎戰敵軍,吉野命令原本攻打方大人的戰艦迎戰鄧世昌,自己和其他戰艦合圍林大人。鄧世昌看了,命令前炮瞄準吉野,左前炮瞄準另一艘戰艦開炮。擊沉一艘戰船後,發現林大人被包圍了,鄧世昌讓瞭望兵打出林大人向我靠攏的旗號。瞭望兵說晚了,鄧世昌一看,林大人的戰船被擊沉了。鄧世昌說,日本主戰艦是吉野指揮的。只要我們擊沉它,就可以反敗爲勝。然後,開艦駛向吉野,三門大炮齊射,吉野被迫逃跑。追了一半,鄧世昌沒炮彈了,吉野轉舵追擊。一邊追一邊放炮,當兩船間隔只有五百碼時,吉野明白了。鄧世昌是要和他同歸於盡。吉野還想向鄧世昌的戰艦開炮。炮手說太近了!吉野決定發射魚雷!譁,鄧世昌連續避開了兩個魚雷。再發一次!轟!鄧世昌的戰艦在即將撞上吉野時,被炸成了兩截。

看了這部電影,我明白了:做一件事是靠行動證明的,不能只說不做。鄧世昌爲了祖國可以放棄生命,正因爲有許多像鄧世昌的人,纔有我們今天的生活!

  甲午風雲觀後感(九)

“甲午風雲”是一部很好的電影,描寫了中國人民是怎樣抵抗日本人,電影裏的每一箇中國人都很堅強,都很愛國,很機智,做每一件事都很細心,因爲,他們知道,有時候,做任何一件錯事,都可能對國家不利。

那時日本只是一個很小很小的國家,如果只用國家財產,是不可能買那麼多先進的艦船的,他們都是讓國家的人民來捐款的。(而中國呢,光緒皇帝太懦弱,什麼事都讓慈禧太后做主,慈禧太后太會花錢,本來是要給海軍買武器的幾十萬兩銀子,卻給她來辦六十歲大壽,搞得海軍船上最後只能用木頭做炸彈。

有一次,有一個國家造了一艘很先進的艦船,要高價賣出,光緒皇帝猶豫不決,最後慈禧太后竟然說,買船幹什麼,日本一個小到不能再小的島國能把中國怎麼樣,我的六十歲大壽招辦!日本得知消息後,絲毫沒有猶豫的買了下來!

再想一下釣魚1島,本來就是中國的,日本憑什麼說是他們的!

中國,永遠是最強大的,加油!

  甲午風雲觀後感(十)

今天,欣賞了一部……額,很懷舊,愛國的片子——《甲午風雲》。(忘了名字叫啥了,貌似是這個)它刻畫出了鄧世昌愛國,不惜一切代價也要轟走日本人的精神。同時又反襯出了當時清朝末年政府的腐1敗無能。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鄧世昌開足馬力撞向吉野艦的那個片段:

鄧世昌率領全船成員頑強的與日軍搏鬥,此時我軍正處於不利狀態,敵軍的武器裝備十分先進,船的速度也非常快,很難命中目標。但是,鄧世昌手下的一羣戰士勇敢地迎着密集的炮火,像“吉野”艦開炮。雖然“致遠”艦身多處中彈,不過敵軍的“吉野”艦,也撐不了多久了。在鄧世昌與敵人搏鬥的同時,其他戰艦則在一旁負責在“致遠”艦支撐不住的時候“搭把手”。不過船員中不全是視死如歸之人,還有貪生怕死之輩。方**,作爲一個“船長”,他竟然想轉舵逃跑!看他不順眼的船員跑來制止他的這種“惡行”,企圖阻止他臨陣脫逃。在進行了一番“殊死搏鬥”之後,嘣了一名船員的他終於被那名船員正義滴夥伴們給捅死啦!《甲午風雲》中至此少了一位賊眉鼠眼、勾結外國人的大壞蛋。正當鄧世昌有條不紊的指揮着船員發炮,一個不幸的消息傳來——船上儲備的炸彈全部打光了!日本人察覺到了這一消息,本來打算撤退的消息一下子打消了。調轉船頭開始進行猛烈地攻擊……眼看敵艦離我軍越來越近,鄧世昌一想:“嘿!這樣等着被日本人打死麼?不行,這樣的死法不光榮。”“開足馬力,撞沉吉野艦!”鄧世昌站在指揮台上怒視前方,對船員們說。底下立即響起了很大呼聲:“撞沉吉野艦!撞沉吉野艦!”這一聲聲怒吼,喊出了人民對日本人的不滿,喊出了中國人不服輸的骨氣!日本軍官一看:“不對呀!他們沒炮了,怎麼還打,怎麼不投降呢?唉呀,不妙,他們是想撞沉咱們!”

“吉野”艦意識到後,立馬向“致遠”艦開炮。儘管“致遠”艦的甲板已經起火,但是他們還是直衝向“吉野”艦……眼看勝利就在眼前,日本人發了三顆魚雷。把致遠艦轟爛了……鄧世昌落水了,他拒絕隨從遞來的游泳圈,壯烈犧牲了。

讓我們永遠記住這位爲國捐軀的英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