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年輕的時候》有感作文

讀《年輕的時候》有感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7W 次

這是一篇悲劇,讀完全文才發現張愛玲在開頭就埋下了伏筆。

讀《年輕的時候》有感作文

“潘汝良讀書,有個壞脾氣,手裏握着鉛筆,不肯閒着,老是在書頭上畫小人。從小畫慣了,熟極而流,閉着眼睛能畫,左手也能畫,唯一的區別是,右手畫得圓溜些,左手畫得比較生澀,凹凸的角度較大,顯得瘦,是同一個人生了場大病之後的側影。”

後來的故事隱約可得預測,汝良果真遇見了筆下的美人,然後相知,也許也是相愛。然而,美人錯嫁,大病,結局是,也只能是悲劇。

汝良生於民國,父親是醬園的小老闆,典型的中產階級形象。他恨父親的庸俗,母親的庸俗,兄弟姐妹的庸俗,他一生孜孜以求的不過是一種淡然的超脫,也是那個時代青年不切實際的追求。在他眼中,同樣是醉酒,他父親是猥瑣,其它的那些“踉踉蹌蹌扶牆壁走進酒排間,爬上高凳子”的則是“高尚的下流”。

我喜歡張愛玲描述汝良冷漠的那段話,“他是一個孤零零的旁觀者。他冷眼看着他們,過度的鄙夷與淡漠使他的眼睛變爲淡藍色的了,石子的青色,晨霜上的人影的青色。”絕妙的比喻,冷而寒,他與人世外獨立,是自以爲是的勇者和懦夫。因爲從來沒有誰因爲他批評的態度感到不安,他不是什麼要緊的人。

女主角破天荒地是一個外國女人,卻更像一箇中國女人。她俄國人的身份只是爲故事鋪上一層異樣的色彩,初讀並不習慣,久了,漸入佳境,才懂得,原來只要是女人,面對愛情、家人,都是一樣。

他們的相遇是意外,造物主蓄謀已久的一場意外。他畫了她十幾年,遇到了她,他們同時認出來了那個側影。沁西亞以爲他愛她,故作出一副大方的姿態,所有人都願意和一個愛自己的人交往,特別是女人。

汝良的自述是一種奇異的心理狀態,他對於她無關愛恨,因爲仿若這個人整個是他手裏創造出來的。她是他的,是他的一部分。天做的意外,人就順着走下去。

後來的起承轉合,順理成章,然而張愛玲的小說從不是隻有愛情,年輕的時候,也只有年輕人是自由的。“知識一開,初發現自由是可珍貴的,它彷彿燙手似的——自由的人到處磕頭禮拜求人家收下他的自由。”

然而也許年輕的自由人也並不完全自由,沁西亞需要結婚,可潘汝良不會娶她。娶了她,他所追求的就破滅了,他高尚的追求將墮落到與家庭負擔,養家餬口爲伍。畢竟連他當醫生的初衷也只不過爲了銀製的手術器具看上去幹淨整潔。

結局中,沁西亞結婚了,嫁個了一個俄國下層軍官。特別糟糕的婚禮,沒有人祝福的婚姻,連新郎都是喝的爛歪歪的樣子。汝良去了,欽佩她,甚至因她欽佩一切女人。“整個結婚典禮中,只有她一個人是美的,她彷彿下定決心,要爲自己製造一些美麗的回憶。”“雖然神甫無精打采,雖然香火出奇地骯髒,雖然新郎不耐煩,雖然她的禮服是租來的。”

最後她大病一場,瘦極。由右手畫得嫺熟圖畫,成了左手畫得側影。她,還是她。卻不再是年輕的時候。

而汝良從此不在書頭上畫小人了。也許,他也害怕這種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