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語文教學談藝錄》讀後感範文大綱

《語文教學談藝錄》讀後感範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4W 次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你有什麼領悟呢?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學談藝錄》讀後感範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學談藝錄》讀後感範文

  《語文教學談藝錄》讀後感1

最近,閱讀了語文教育專家於漪老師寫的《語文教學談藝錄》,這本專著寫於20世紀90年代,是她退休之後仍心繫教育,拖着病體,在病房、家裏完成的專著。讀罷全書,感觸頗多。

於漪老師在後記中寫道:"不少教師視語文教學爲苦事,認爲精力花得很多,收效卻不顯著,不像有的學科能立竿見影。再加上身不由己,不得已爲考而教,常處於揣摩、惶恐、茫然之中,自信力下降,談不上教學的情趣,更別說從中享受到教文育人的幸福。面對這樣的現實,我既理解與同情語文同行的苦惱與無奈,更覺得應振奮精神跳出這個怪圈。要站在戰略的高度,清醒地認識語文教學對學生成長的不可代替的重要價值,感受祖國語言文字表情達意、傳承文化的巨大魅力,要努力探究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規律,品賞與享受語文教學藝術的快樂。"可見,做爲一名始終堅守在教學一線的語文教師,於漪老師既理解同行的"苦",又希望同行能悟出並享受語文教學的"樂".在她看來,語文課程不單是一門實用的人文課程,更是多姿多彩的,且具有多功能的育人課程。語文課堂教學則應該是是一門藝術,教與學應是和諧互動的。教學目標是駕馭課堂的主宰,興趣是學習語文的先導,教師在課堂上能積極誘導學生在佳作中尋寶探寶,開啓學生思維的大門,精心安排掌控教學節奏,創設出藝術的教學課堂。教學藝術了,有情趣了,做爲教師也便有了教文育人的幸福感。

怎樣才能讓我們的語文課堂更藝術呢?方法是多樣的。於漪老師在《語文教師的精神成長》主題報告中曾說過,課堂是語文教師安身立命之本。筆者認爲教師要立足於課堂,創設藝術的課堂,就應該在課堂教學設計上精益求精。教學設計精心了,課堂效率就能提升,學生的收穫也會大不少。

但課堂教學的設計,不能隨心所欲。於漪老師的建議是"減頭緒,削枝強幹",她認爲"教學不能搞傾盆大雨,把頭緒繁多的教學內容塞進一堂課內,弄得學生眼花繚亂,要切實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緊扣教學目標,減頭緒,削枝強幹,使得課堂眉目清楚,容易理解,容易心領神會。"

要刪減枝幹

衆所周知,園林景觀需要修剪枝葉,才能呈現個性的、藝術的狀態,語文教學也同樣如此。想要呈現藝術化的教學形式就要以目標爲準繩,對教學內容進行剪裁,決定取捨詳略。畢竟教學不是一次完成的,它有連續性、階段性、層次性、反覆性。所以教學中千萬不能不分主次,面面俱到,不能"鬍子眉毛一把抓".要學會捨得,所謂捨得捨得,不捨不得,舍的最終目的,是爲了有所得。如牛漢的《滹沱河和我》,這篇課文可教授的點很多——作者對滹沱河的感情變化過程,景物描寫的手法,修辭手法的運用,伏筆等表現手法在文中的作用,景和人之間的有機關聯,開頭結尾在文中的作用,作者的寫作意圖等等,千頭萬緒。但教學中,不可能把文中所涉及的手法都放到一堂課去解決,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時要抓主幹,舍枝葉,分步走。劉勰在《文心雕龍》中寫到:"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批文以入情。"要情動於中,與作者的思想感情交融,那麼在教授此文時,可以以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爲最終目標,抓情感變化的主線,由淺入深,由表象向縱深發展,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階梯狀的呈現教學環節,這樣學生纔能有所得。

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課堂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宏觀上說,不同的年齡層次,知識學習和能力培養的要求是不同的.,需要一個全面的安排,並且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微觀上看,即聚焦到每篇課文每堂課,學到的東西,必須是集中的、紮實的,不能因面面俱到而浮於表面。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設計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那麼一篇課文的重難點應該怎樣去確立呢?這就需要教師在備課時考慮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學情,課文的文體特點以及其文本的核心價值和教學的核心價值。

如《我的叔叔于勒》這篇小說,它發表於1883年,作者是法國現實主義作家莫泊桑,小說清晰而生動地勾勒出一幅十九世紀後半葉法國小市民生活的剪影,揭示了人性的假惡醜,彰顯人性的真善美。

這篇小說被編入滬教版八年級第一學期第八單元。八年級的學生對小說有了一些接觸,並且多數學生對小說懷有較濃的興趣,也能關注到小說情節的發展以及人物的命運,並且有了一些閱讀小說的經驗和方法,那麼教師在設計這篇文章的教學環節時,應把重點放在對人物描寫的分析上,在分析中揣摩人物性格。再加上八年級學生,已經能夠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那麼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關注文章的敘述視角,理解小說主題和作品情感傾向。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從而感受作者的批判現實主義精神。這是本文教學的難點。這個難點的突破,也是建立在重點突破的基礎上的。

教師在教學設計上,切記不能只停留在"知其然"的階段,而應向前推動一步,指點學生"知其所以然".只有教師在重點、難點上點撥到位,學生纔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總之,教學目標明確,重點突出,去龐雜,強主幹,學生學習時就容易收到功效,提高教學的效率。

教海無涯學爲舟,理論武裝頭腦,才能更好的指導實踐。於漪老師的這本《語文教學談藝錄》帶給筆者的思考,並非一朝一夕,也並非一點一滴,需細細品味。希冀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前行,打造出適時適切、精緻優美的語文藝術課堂。

  《語文教學談藝錄》讀後感2

馮友蘭先生在《人生的境界》中提到:“人們在做相同的事的時候,由於各人覺解的程度不同,所做的事對於他們也就各有不同的意義,這個不同的意義決定了各人人生境界的等級。”一名語文教師對語文境界的理解程度,也決定了這個教師的發展等級。

於漪老師的《語文教學談藝錄》讀完,覺得親和力十足,在於老師的娓娓道來中盡顯她的慧心和鑽研!

·壹·沒有問題的教學

印象最深的應該是書中“和學生問題的碰撞”這塊內容。

原來的我,總是要求教到哪一課就把那一課教透,把自認爲是問題的部分分析透徹了,最終必定以沒問題收場。學生似乎也看出我的這個“掌控”意識強烈,也就點頭附和着。

再後來的我,課改開始了,我也與時俱進了一把,在預習這部分內容中加上了一項“提出問題”,學生們倒真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有些問題還真是我沒想到的,碰到這情況我的處理方式是拿出來讓同學們討論解決,或者我最後給個我的見解。形式仍是最終以“沒問題”結束。

記得上學期上《松鼠》這一課時,到了“提出問題”這一環節,當我們都在感嘆作者把小松鼠描寫得是如何的可愛、聰明,有個學生舉手問道:“通過這位作者對松鼠的描寫,感受到作者應是很喜歡松鼠的,但爲什麼結尾處寫到‘他們的肉可以吃?尾毛可以製成畫筆,皮可以製成皮衣。’呢?”

當時的我心裏“咯噔”一下,對啊,爲什麼呢?我如何對答呢?我需要些時間,於是我讓學生討論起來,但肯定的是這一定是個好問題!

學生們討論的還真熱鬧,談到了“這是敗筆”“這的確血腥了些”“誰會把自己喜愛的動物吃了,殺了呢?”

我當時就想一定要給個結論給學生,不然這課不成功。我把自己的理解告訴給學生:“從文章體裁看,這是篇說明文,所以作者是從客觀上給讀者以全面的認知才加上這句話的,說明了松鼠的其他用途。”

說完,下課了,學生似懂非懂的看着我,我倉皇而逃……

事後,我查閱了各個資料,原文,我才發現這是編者改加的一句話,作者自己根本沒有這句話的。我惋惜我的獨斷,我慚愧我的教法。雖後來又和學生解釋了一遍,但總感到遺憾越來大,時間的推移,歷史的重演,自己不斷的問自己“語文課堂究竟是怎樣的呢?”

·貳·一輩子學做老師

當看到於老師說:“在語言交流、思想碰撞中獲得求知的歡樂。”“語言交流,思想碰撞,問題探討就不浮在教材的表層,而是有一定的深度、一定的拓展,學生從中體會到求知的歡樂。”想着之前的我,面紅耳赤,多少次火花被我隨意的掐滅了?多少次問題的提升被我刻意的拗斷了?學生的求知歡樂又是多少次讓我消滅了?我陷入了深深的自責與反省中……

改進是必須的!

於漪老師真情告白“與其說我做了一輩子教師,不如說我一輩子學做教師”。我閱讀完後:於老師“學做教師”中關鍵的一環就是“回顧與反思”。細細讀來,感覺於老師的“回顧與反思”也是不斷精進的,似乎有這樣三個層面:

①於老師用“教後”記錄下自己教學上的點點滴滴,逐步清晰教學中的是非得失;②於老師不斷地用“一把尺子量別人的長處,一把尺子量自己的不足”,在“比”與“量”的過程中,找自己的不足,學別人的長處;③於老師在學理層面上,積極表達、提煉,那麼多年的不停追問,學習與反思,最後讓於老師有了創造性的突破,實現自身學術理論上的一次重要跨越,奠定了於老師獨特的語文教學理論體系。

第一,於老師的“教前”“教後”。課前孜孜不倦地鑽研教材,虛心學習和借鑑別人創造的有益經驗十分重要,而及時並持之以恆地總結自己教學實踐中的經驗教訓也至爲重要。課有時上得很‘順’,學生全程關注,或神采飛揚,課堂氣氛和諧活躍,自己也心情舒暢;有時課上‘毛’了,疙疙瘩瘩學生或無精打采,或迷惑不解,課堂氣氛呆滯,自己也惘然若有所失。爲何會出現迥然不同的情況?其中必有原因,那就需要坐下來認真地靜思回味,尋求答案。對語文教學的正確認識,許多是來之於語文教學實踐。於是,有了“教後”,課後不斷地記錄下教學實踐的種種情況,積累資料,提煉上升到理性認識,再放到教學實踐中去檢驗,正確的,堅持;錯誤的,修正,減少教學中的盲目性,片面性,增強自覺意識。

第二,於老師的“兩把尺子”。於老師引用羅曼?羅蘭的話:這累累的創傷就標誌着你生命前進了一步。於老師說:“我確實是累累創傷,我隨便打開自己的文章、教案,可以講出很多不足和缺陷,但正是這些缺陷、不足,激勵我向前奔跑”。

於老師說:人生活在社會中,總是要比的,可是比什麼,和誰比,我覺得其中非常有講究。我這一輩子有兩把尺子,一把尺子量別人的長處,一把尺子量自己的不足。

於老師就是在這種“比”和“量”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學習別人的長處。於老師說:“我橫比豎比,量別人量自己,越比越覺得自己有向前奔跑的動力”。

第三,爲了從學理的層面,也就是從語文和語文學科的性質這個基點上說清楚教文育人這一觀念的科學性、合理性。“於老師進一步跳出自己看自己,跳出語文看語文,跳出教育看教育。這種有一定廣度和深度的反思——批判精神,是後續教育行動的內在動力,又是後續教育研究的人文火種”。積極表達,將自己已有的思考、智慧整理出來。這是一個無休止地自覺地向自我挑戰的開始。

於老師曾經給貴州偏遠山區一位中學語文教研員寫過一封長篇覆信,被認爲是一篇美文,信的結尾有這樣一段文字:“我當了一輩子教師,教了一輩子語文,上了一輩子深感遺憾的課。我深深地體會到‘永不滿足’是必須遵循的信條”。

“永不滿足”,這個堅定的信念讓於老師不斷地“向外,拓展世界;向內,發現內心”。我一定也要“咬定青山不放鬆”,用行動來詮釋語文教師字典裏沒有一個“夠”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