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女兒的故事》的讀後感(精選10篇)

《女兒的故事》的讀後感(精選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2W 次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女兒的故事》的讀後感(精選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女兒的故事》的讀後感(精選10篇)

  《女兒的故事》的讀後感1

在這個寒假,我看了一本關於童年,關於成長的書——《女兒的故事》。這本書的作者梅子涵站在一個父親的角度,記錄下女兒的點點滴滴,這裏飽含了他深深的父愛。裏面的故事很幽默有趣,語言也簡單易懂,是真真實實地記錄生活,與我們十分貼切。

故事的主人公梅思繁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活潑開朗,天真可愛,成天嘻嘻哈哈,開開心心地生活着,好像沒有煩惱可以牽絆住她;她單純真實,直爽率真,永遠保持着一顆美好的童心,是個機靈的好孩子;她做事大膽,勇敢,放得開,努力爭取班幹部,且善於交際,懂得靈活變通。她學習好,鋼琴彈得好,花錢也懂得節制……她有很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我要向她學習。我有時膽子有點小,不太喜歡說話,我要改掉這些缺點,做更好的自己。

看了書中“鋼琴睡覺”這篇故事,讓我感觸頗深。這篇故事講得是梅思繁從3歲開始彈鋼琴,但是之後因爲學習任務多,弄得她焦頭爛額,沒有時間再去彈鋼琴。很多和她一樣的同齡人也是如此。梅思繁只有要表演時纔會去練習,表演後又把鋼琴冷落了,鋼琴上日漸落滿灰塵……這篇故事讓我想到了我的姐姐,她學古箏,但是她上了初中之後,慢慢得就很少看見她彈古箏了。現在許多人爲了專心學習,不得不放棄自己的特長。我覺得學一門才藝,需要堅持不懈,永不放棄的精神。魯迅先生曾經說“時間就像海綿裏的水,只要願意擠,總還是有的”。所以就算學習再忙,也一定要抽出一點點時間來練習。

看了這本書後,我懂得了爸爸媽媽對我們無私的愛,他們也對我們充滿了無限的期望;我還知道了我們的童年是多麼美好,多麼短暫,所以我們要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

  《女兒的故事》的讀後感2

這本梅子涵寫的《女兒的故事》,是一個爸爸眼中女兒的故事,是一個女兒講給爸爸聽的故事,是一個有快樂也有憂傷的故事,更是一個寫給爸爸媽媽們看的故事。它從大人的角度,來記錄了女兒從幼兒園到大學的點點滴滴,也讓我們看到了父母對孩子的關愛。

我對其中的一段深有感觸:小女孩唱到:“我是一顆蒲公英的種子……”其實,現在的小孩,也都像蒲公英的種子,給大人吹過來吹過去,沒有自由。梅思繁也是蒲公英的種子,她不是很想彈鋼琴,但是她要彈鋼琴,考音樂幼兒園。

每個父母都很愛自己的孩子,可是,你們愛孩子的方式都對嗎?你們想要自己的孩子有個好的前途,你們想要自己的孩子完成自己的夢想,就讓他做他不想做的事情,難道這樣他就能快樂嗎?書中的梅思繁也是這樣,她才那麼小,可就要去考音樂幼兒園,壓在她身上的壓力是不是也太重了?

我想,父母應該讓自己的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但也不能出格,這樣孩子才能真的感受到快樂,他纔會認認真真的去做那件事,如果你逼他去做一件事,那結果往往都不太好。

雖然我們還是小孩子,但小孩子也要自由。

  《女兒的故事》的讀後感3

一次偶然的機會讓我接觸到梅子涵老師的書,這本《女兒的故事》深深吸引住了我的眼球。可以說,這是一個爸爸看見女兒的故事,又是一個女兒講給爸爸的故事,還是一個爸爸想起的自己的故事。

書中的主人公梅思繁是一個活潑快樂的女孩,她的童年讓我想起了自己小時候的天真與童心。我們都會長大,但當告別童年時,一切都來得太突然,沒有時間準備迎接青春的身影。雖然有種種不捨與感傷,但能做的只有面對現實,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也許,我們都有像梅思繁那樣的童年,一個有很多快樂也有很多憂傷與煩惱的童年。梅思繁因爲學習,而放棄了自己的愛好——彈鋼琴。我想,梅子涵老師心裏也有些難過與無奈,看到女兒因爲學習而放棄了愛好,整天埋在書海中。我相信,在現在這個時候,也有許多人爲了學業而放棄了愛好。但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如果沒有好的成績,就不能上好的學校,就不能找到好的工作,就不能更好的生活。在現實與理想之間,我想我們應該現實一點,先完成眼前的事,如果你沒有基礎,就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

“綠色學校”這一章節中,在大鐘下的一句話讓我深有感觸:“在時間的大鐘上,只有兩個字,現在!”時間不可能倒流,所以我們要把握時間,用更少的時間去做更多的事。時間如流水般流淌,剛剛相對於現在來說就是過去,不斷地流逝,從不等任何一個人。如果你現在慢慢走,那過會你可能就要跑,要去追別人的進度,那樣會很累。所以,要把握好每一分每一秒,有時,就是因爲短短的一秒,一分鐘,造成了很多遺憾。如果不想在人生中留下太多的遺憾,憾,那就從現在開始努力,從現在的這一秒、這一分鐘開始努力!

這本書幽默淳樸的語言風格讓人讀起來很輕鬆和快樂。幽默的話題,平平淡淡的文字,讓人不禁被這精彩的故事情節所吸引,所逗笑了。這本書可以看出家長對孩子的期盼與付出。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多體諒一下自己的父母,雖然有時囉嗦了一點,但那些都是父母對你的關心。我們要學會感恩,你一個小小的進步與一點一點的成熟都會讓父母很欣慰。多諒解,多感恩,成長就在一點一滴中。

也許,一本好書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讓人受益無限。這本書讓我重溫了童年的美好,讓我體會到成長的滋味。成長路上,有好書相伴,讓我不再迷茫,讓我變得更懂事、成熟。一本好書,就如同一位老師,教你一些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與人生哲理。就讓我們與好書相伴,勇敢的面對未來,登上一級級通往成功路上的臺階!

  《女兒的故事》的讀後感4

在老師的推薦下我讀了《女兒的故事》這本書。本書幽默、有趣、讓人看了都難忘。主要講得是梅子涵叔叔記下女兒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和女兒梅思繁自己的講述。看完這本書使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章“綠色學校”其中有五句讓人深有感觸的名言:在時間的大鐘上只有兩個字——現在!時間之鳥只向一個地方拍翅展翼——看,這隻大鳥已振翮而去。即使我們在講話之際,無情的時光也會飛馳而去,抓緊時間就在這裏,切勿相信未來的某個時機……

我還覺得這位綠色學校的張校長提出的“t、x、o"很有道理。丅的意思就是不能只培養學生單向發展,應該讓學生向多方面發展,要興趣廣泛品德高尚、身心健康、能說也會做,能唱也能跳等等。

這本書中有許多我們要學習的東西和要懂得道理。我很喜歡這本書!

  《女兒的故事》的讀後感5

這是一本很多人一提起就稱讚不已的名著了。一個爸爸看見的女兒的故事。一個女兒講給爸爸聽的故事。一個有很多快樂也有許多憂傷的故事。一個十分日常卻講述得無比風趣的故事。一個爸爸想起的自己的故事。

讀這本書的時候,我笑得眼淚都快流出來了。這的確是本很好的書,生動活潑,特別是裏面有趣的情節,使我回味無窮,令我一看再看。

書中,女兒以前天真的面孔彷彿又重現在梅子涵老師的面前。兒時的童心也印現於梅老師的心中。我們都會長大,每一個人長大後都會笑容滿面,迎接歲月的身影嗎?小時侯一切的挫折、困難都隨時光的飛逝而化成泡影。《女兒的故事》一書中,主人公梅思繁是一個成天嘻嘻哈哈、開開心心的女孩。如今,她已在法國讀書了,相信以後,她一定會成爲一個了不起的人物。

現在我們只是小學生,卻已感覺到肩膀上壓力的重量,這壓力會日漸加重,可能我們還沒到老就已經被肩膀上日漸加重的壓力壓死了。我們雖只有三門主科:語數英,卻已經開始提心吊膽了。害怕考不好,回家後,爸媽的責罵;害怕考不好,親戚們蔑視的目光,啊,什麼時候我們才能享受童年應有的樂趣而一邊保持那良好的學習成績呢?

突然之間,覺得我們既幸福又辛苦。還是我們一直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現在才猛地發現呢?幸福的是,科技發達,生活方便了許多;辛苦的是,每天要努力學習,差一點就喘不過氣來,在學習的海洋中淹死。一個人,在海洋中不停地遊啊遊,沒日沒夜的,很容易疲勞過度或抽筋,而被海水淹沒。

《女兒的故事》是一本風趣、幽默的童書,在我們長大成人的時候,也可以翻開再看看童年留下的那些開心事,那些美好的回憶!

  《女兒的故事》的讀後感6

這個讀書月裏,老師佈置了一個特殊的作業――自己和家長共同讀一本書,並寫下兩人的讀後感。媽媽把選書的“大權”交給了我,很快,我就選中了一本書――梅子涵叔叔寫的《女兒的故事》。我第一個看,這本書真是給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這本書分爲兩個部分,一個是“女兒的故事”,一個是“我的故事講給你聽”。“女兒的故事”是梅子涵叔叔在日常生活中聽梅思繁(梅子涵叔叔的女兒)講的故事記錄下來,或是自己觀察到的故事。

而“我的故事講給你聽”,則是梅思繁自己寫的故事。也是一樣的有趣,和梅子涵叔叔寫的不相上下。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名叫“你今晨幾點睡的?”一篇文章。一看沒什麼,但是仔細一看發現是“今晨”而不是“晚上”。再往下看,就出現了這樣一段對話:

梅子涵:“我弄不懂,你每天怎麼會弄到那麼晚?”

梅思繁:“我弄不懂,每天怎麼會有這麼多的功課?”

梅子涵:“我看你沒有那麼多功課也會弄到很晚。”

梅思繁:“對的,沒有那麼多功課可是還有那麼多卷子怎麼辦?”

後來我瞭解到,功課是指老師佈置的作業,卷子則是梅思繁的媽媽弄來的。

我的媽媽看完這篇文章就對我說:“不用緊張哦,我不會像她一樣的!”

但此時我心裏卻不是想的這個,我在想:“小學生怎麼會有那麼多功課呢?太奇怪了!”

繼續往下看,文章裏說梅子涵叔叔天天都要陪着梅思繁做作業。爲什麼呢?因爲自己是大學教授,應該很刻苦鑽研、學習

知識才對啊,但是一個小學生竟然比自己學得更晚,自己好意思嗎?所以只好天天陪着梅思繁熬夜,凌晨才睡下。這樣導致了梅子涵睡眠的嚴重不足,在大學裏也睜不開眼。但是,爲了自己的面子,吃苦又算什麼呢?第二天深夜,梅思繁房間的燈和書房的燈一直亮到很晚。對此,我不禁爲他們一家人感到同情。

這本書幽默、風趣,是一本孩子們都喜歡的書,雖然書中只是有一個個的小故事,但是一個個的道理深深的刻在了我們心中。

當我看完《女兒的故事》這本書時,我被梅子涵叔叔十分特別的文筆所吸引。雖然這些故事不像笑話一樣讓人哈哈大笑。但裏面一些細節的描寫,如人物的語言,心裏活動的描述,讓這些故事變得豐滿起來,讓人忍俊不禁,體現出一個完整的大幽默。

其中,最讓我深有同感的是一篇名叫《鋼琴睡覺》的文章。故事講述了主人公梅思繁小時侯學鋼琴,但後來因爲學校作業量的增多,以及外面的補習班,使她不堪重負,讓她不得不放棄學鋼琴,而進入題海之中。從此,她家裏再也聽不到她那悠揚的琴聲了。她的鋼琴像睡大覺一樣放在那裏。只有學校在合唱比賽時,那架鋼琴才能發揮它的作用。

看到這裏,我情不自禁想起自己類似的經歷。

記得在幼兒園大班時,我被媽媽鼓動着去學毛筆字。當時不知道媽媽是爲了陶冶我的情操,還是讓我有一計之長,總之,當時對新事物感到好奇的我便開始了我的“求學之路”。

剛開始,我還覺得很有意思,握着筆在紙上像畫畫似的,一會兒畫出一朵小花,一會畫出一個小人

隨着時間的推移,寫毛筆字漸漸地在我的生活中變得枯燥起來。剛開始我學握筆的姿勢,然後學單獨的筆畫,然後是一個字,再後來是整篇的作品。

在一年級時,我幾乎天天都要練毛筆字。媽媽有時就在旁邊看着我,趁她去做菜的時候,我就會像梅思繁一樣,一會摸摸手,一會吃點東西,一會兒上個廁所,非常得心不在焉。但媽媽來冰箱拿東西時,就會順勢瞄我一眼,如果我在那兒“若有所思”時,媽媽就會輕輕地咳嗽一聲。我當然知道媽媽咳嗽是什麼意思,於是我又趕緊寫起來。

我馬上就要步入六年級了。漸漸地,練字的時間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讓人喘不過氣來的作業和大量的課外輔導班。原來,我有三個小時的上書法課的時間,可是現在卻只有一小時。原來,我每天都會練一張毛筆字。現在,一個星期能寫一張就已經很不錯了。

如今,毛筆字已經遠離了我的生活,硯臺,墨盒,毛筆上已經有了一層灰。儘管這樣,有時,我還會很懷戀地想碰碰它們,尤其是一些重要的書法比賽,得不得獎已經不重要了,重在參與,只是想過過手癮。

在我們班,有很多類似的情況。在二年級時,老師統計過,班上有一半的人學鋼琴,有一半的人寫毛筆字。可是到現在,仍然堅持下來的廖廖無幾。

唉,現在升學的壓力太大了,那些陶冶情操的工具也只好“下崗”,在家的某個角落,安靜地睡着它們的覺。我盼望着有那麼一天,那些鋼琴,毛筆——————重新回到我們的身邊,與我們爲伴。

  《女兒的故事》的讀後感7

我讀完梅子涵教授的《女兒的故事》,覺得這本書很有趣,很生動。這是一部講述成長喜悅與苦惱的書。作者的文筆實在很特別。第一頁即始的新奇,全書完整的幽默,直至故事終了,留給你的是“流連忘返”,和很長很長時間裏的的記憶。故事的主人公是梅思繁,我也最喜歡她。她是一個可愛善良的女孩。如果她到你家去,你可千萬別請她吃油麪筋哦!而且她還是個有心意的女孩。爸爸生日,她送了一幅掛聯,上面有兩隻大豬,一隻小豬在和和氣氣知知足足地吃食。旁邊還寫着兩個大字:惜福。好玩吧!還有許多精彩的故事呢!

有幾天晚上,我試着讀給四歲的女兒聽,剛開始她沒什麼反映。後來女兒都會很感興趣地說:“媽媽,給我講講梅思繁的`故事吧!我長大了也要去法國唸書!”

“媽媽,灌南有沒有音樂幼兒園呀?”

有一天,她煞有其事的拿着書,指着上面的圖對她奶奶說:“奶奶,梅思繁去法國了,我長大了也要去法國讀書!”

  《女兒的故事》的讀後感8

這個月,我和媽媽一起讀了《女兒的故事》。這本書從題目來看算不上很新奇,不就是講講自己女兒的故事嘛!可當我打開書的第一頁時,我立即打消了先前的念頭。這本書深深地吸引了我,使我覺得,這絕對是一本不一般的書。

她的女兒的確很出色,不僅學習好,而且還會彈鋼琴。幼兒園上了音樂幼兒園,小學上了綠色學校,中學和高中都在市重點上的,大學後就去了法國。

這本書講述了主人公梅思繁作爲一個學生一路走過來的成長過程,以及父母、同伴一路相隨的欣喜、艱辛和無奈。這本書從頭一直到尾都像一條寬廣的大河,滋潤着人心。從作者細膩的文筆中,我彷彿感覺到這是我的爸爸給我講兒時的故事。

這裏面的每個故事都很有趣,都很精彩。有時,我在讀裏面的某些故事時,就會想:咦,這寫的不就是我嗎?我認爲這本書的優點是:這本書的作者――梅子涵,以輕鬆幽默的筆調記述了我們當代少年生機勃勃、聰慧調皮、天真善良的天性表現得淋漓盡致。這也是這本書最大的看點之一。

這本書以幽默爲主,形象地爲我們描述了一位女孩成材的故事。也許,是有了這樣一位好父親,才教導出這樣一位好女兒。梅子涵先生用特別的文筆,講述出成長中多麼豐富的故事。女兒的點點滴滴,父親的細心體貼,都融洽在這本愛意濃濃的書中。我以後要好好學習,長大要到國外去。

  《女兒的故事》的讀後感9

當我在學校的閱覽室中初遇這本書,打開他的那一刻,我深深的被他吸引住了,一些幽默的話題,不禁讓我一次又一次的回味。裏面的文字,平平淡淡,卻又帶了上海風味,讓人在閱讀中,不知不覺就被這精彩的記憶所吸引,所逗笑了。

我記得最清楚的,在《我的故事講給你聽》裏,有這樣一句話:你今天早晨幾點睡的?當同學問我這個問題時,我差一點便要脫口而出,回答他的問題了,也許你已經發現了,那是“今天早晨”,而不是昨晚。是的,這的確是一個幽默的話題,原本,我以爲這是要告訴我們:梅思繁在寫作文的時候,不小心造成的失誤,覺得十分可笑,便提出來一樂。

讀了《女兒的故事》之後,我突然覺得我長大了不少,像是一個懂得一切人生道理的哲學家和文學家。

文學是有靈魂的,因爲創造它的人賦予了它生命,漫步在這本書的文字裏,只會越來越深,牢牢地被它牽引着,其中所蘊含的偉大,是不可言喻的。走到書的盡頭,當合上書的那一剎那,彷彿故事已經結束;但那個夢,那種感覺,一直還在,一直都在延續。

讓我們一起打開這本書,一起去細細品味這平凡的,一起去品味這最真的,一起去品味這其中所蘊含的偉大。

  《女兒的故事》的讀後感10

剛開始讀《女兒的故事》,我感覺到這本書裏寫的全是幽默故事,讀的時候有時還不由自主地笑出聲來,但是讀完整本書以後,我卻由衷地感覺到,這本書教給了我……

其中最令我感動的是第八章“革命尚未成功”。主要說了這樣一個故事:梅子涵的女兒梅思繁問他的爸爸,曹迪民的爸爸爲什麼他不象你們這麼嚴格,曹迪民告訴梅思繁因爲他爸爸小時候也不好好學習,但也考取了大學,所以沒什麼緊張的,梅子涵告訴女兒了一句孫中山說的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我覺得曹迪民爸爸說的那句話是不對的,如果基礎不打好,哪能有將來呢??你那只是運氣好了些而已。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這是孫中山說的一句話,這句話不只是對革命時期的人說的,更是激發了我們後人、我們小學生,一次兩次考的好了,不代表下次能考好;這個學期評上了三好,不代表下個學期是三好;小學畢業考取了重點中學不代表可以考取重點的大學……大學畢業了,找到了好的單位,並不表示你是一個十全十美的人,不表示世界上所有的知識你都學會了,知識是永遠學不完的,只要你肯學總有學得到的。這一句充深刻道理的語言我永遠都會記在心中,時時刻刻激勵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