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朗讀者告別讀後感

朗讀者告別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9W 次

觀看第七期《朗讀者》之《告別》,隨着董卿的引導,分享了姚晨、曹文軒、王蒙等嘉賓有關“告別”的人生故事,本文爲朗讀者告別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朗讀者告別讀後感

  篇一:朗讀者告別讀後感

4月2日,央視大型文化情感類節目《朗讀者》播出第七期“告別”主題節目,姚晨驚喜亮相。現場講述自己與陌生人之間的難忘情誼,爆料曾被收留睡木板牀,分享首當媽媽時與月嫂魏姐的故事及自己寫下的文章《魏姐》。姚晨還現場深情朗讀了魯迅經典《阿長與<山海經>》,感恩每一次萍水相逢的遇見。

姚晨《朗讀者》憶北漂時光 深情朗讀魯迅經典

節目中,姚晨談起了在自己生命中短暫出現卻時常浮現於腦海的一些人。說到求學時的難忘歲月,她提到了在自己無處可去時,收留自己的“胖姑娘”。那時候,兩人擠在一張極小的木板牀上,“基本她就佔了三分之二,然後我佔了三分之一”,姚晨還開玩笑說自己“像個蝙蝠似的趴在牆上睡了一個月”。那種“異鄉人收留異鄉人”的溫暖讓她十分感激,談及最後一次遇見,她難掩遺憾,“生命中好多人都不知道什麼時候就默默地不見了”。另外,姚晨還與觀衆分享了自己與月嫂魏姐的故事。在第一次當媽媽的手足無措中,魏姐就像是她的戰友,陪她度過了人生中最特殊的一個時期。“我發現她真的很愛孩子,她永遠比我們更早發現孩子哪長了紅疹,哪哪不太好”,關於魏姐細緻的情感付出姚晨記憶猶新。她還特地給魏姐寫了一篇文章,記錄下這段時光,“希望自己也能記住她,包括將來土豆長大後看到文章也能知道有這樣的一個人疼過他”。姚晨《朗讀者》憶北漂時光 深情朗讀魯迅經典

帶着自己對那些陌生人的感念,姚晨把所有的情感都傾注在朗讀當中。她用真摯的聲音,不徐不疾地把《阿長與<山海經>》中的每一個片段娓娓道來。有趣的生活細節,驚喜的《山海經》,在姚晨的朗讀中顯得十分生動。溫情的講述之下感情卻並不平淡,結尾“仁厚黑暗的地母啊,願在你懷裏永安她的魂靈”,更是把所有積攢的感情瞬間噴發,把魯迅對阿長的那份深厚情誼和哀思展現得淋漓盡致。聽完姚晨的朗讀,觀衆們紛紛表示“太感動了”“聽得都入迷了”“從中聽到了魯迅對長媽媽的情感”。

“每一次遇見,就像是一場告別”,“遇見”與“告別”是人生必經之路。繼首期以“遇見”作爲主題詞之後,央視大型文化情感類節目《朗讀者》本期以“告別”作爲核心主題,嘉賓在感念過去的同時,也勾起了觀衆深藏於心底的情愫。

  篇二:朗讀者告別讀後感

我們最終都要遠行,最終都要與稚嫩的自己告別,告別是通向成長的苦行之路。

——題記

人的一生,總是在經歷“遇見”和“告別”,這是我們成長必經的道路。觀看第七期《朗讀者》之《告別》,隨着董卿的引導,分享了姚晨、曹文軒、王蒙等嘉賓有關“告別”的人生故事,回想自己48年的成長路程,無數次的“告別”成就了自己的成長。

“離家與父母的告別,畢業與老師同學的告別,分手與戀人的告別,轉身與陌生人的告別……這是生離。”告別是一種心情,告別也是一種心態。在我童年的記憶裏,有着太多太多的告別。1980年,奶奶搬到了老家居住,每個週末是我們全家重逢的時刻,姐弟聚在一起,歡呼雀躍,睡着奶奶早已晾曬的棉被,吃着奶奶烤好的饃幹、炸好的燎豆,聽着奶奶總也說不完的故事,偶爾還可以到田地裏撒個歡,每個週末於我們姐弟而言不亞於過節。然,相聚的時刻總是那麼短暫,週日的告別是那樣不忍,奶奶踮着小腳送了一程又一程,“騎車看着路、躲着車”“在學校好生學習、別餓着”……奶奶一邊叮嚀我們大的,一邊還要緊緊地護着小弟,稍一放鬆,小弟就像脫繮了的野馬,邊跑邊嚷,吵着鬧着要跟我們回去,有時走出村子好遠,耳邊還回蕩着小弟的哭聲。面對告別,我想說:如果有個大house,我們再也不分離。

2013年,單位決定對基層勞資員、材料員進行崗位交流,不得不與供事了23年之久的青稞告別。那段時間,她每天忙碌着收拾物品、整理資料、進行交接,我則默默地觀望、靜靜地守護,沒有挽留、沒有勸說,更多的是遙祝和不捨。在告別前兩天,聽說此事的老媽在電話中與青稞聊了很久,那情形比我還不捨,那是因爲在家人心裏,早已把青稞視爲我生活中的姐妹、工作中的夥伴、情感中的知己。那次告別,非但沒有疏離我們的感情,反倒促進了我們的工作,我倆由原來的合作關係轉變爲現在的同行,工作上越來越多的交集讓我們相互促進、相互激勵,用同事的話說“崗位調整讓基層宣傳報道盛開姊妹花”。面對告別,我想說:讓我們永遠記住彼此,並懷着驕傲,相互注視。

2016年,兒子高中畢業考入天津大學,此時的我更能體會到奶奶當時踮着小腳與我們告別的滋味。開學之初,我和老公、小妹送兒子入學,報名、辦卡、領鑰匙、看宿舍、參加家長會……辦完各種事宜已近傍晚,兒子一個勁地催促我們趁天亮趕緊返回,不知第一次離家獨處的兒子面對告別心情如何。春節過後,兒子返校,我和老公送至小區門口,本想陪兒子多說會兒話,不料兒子一個勁地催我們回去,面對告別,我眼睛溼潤了。看着兒子拉着行李箱漸行漸遠的背影,我想起龍應臺《目送》中的話:我慢慢、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面對告別, 我看到了兒子的成熟和成長。

“親人、愛人、友人離世的告別,這是訣別。”生是偶然,死是必然,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會面對與至親的生死離別。清明時節,讓我想起離我而去的奶奶、婆婆。同事常說我是個女漢子,遇到再大的事情很少見我流眼淚,我也覺得自己心硬、近乎冷血,可面對與至親的生離死別,我才知道自己是個淚點特別低的小女人。2010年的農曆10月15日,最愛我的奶奶永遠離開了我們,我永遠記得那場大雪,雪花那樣大、天氣那樣冷,當我聽到奶奶去世的消息後,我泣不成聲,在趕回老家的公共汽車上,我的抽泣不時引來乘客異樣的眼光,奶奶出殯時,我更是嚎啕大哭。在我的記憶裏,我們姐弟四人從小到大屬我最讓奶奶操心,面對告別,奶奶再不會回頭與招呼,再不出聲音,溫柔的與慈祥的。

2015年7月12日,丈夫失去了最愛的媽媽、我的婆婆,那段時間,丈夫面容消瘦、白了頭髮,常唸叨婆婆沒給兒子盡孝的機會,別人家爲給老人治病外債高築,而我的婆婆,在住院四天時間內便撒手人寰。娘沒了,家便沒了,婆婆的去世,讓昔日的大家庭失去了溫暖和親情,就連倆孩子(兒子和小侄女)相聚的次數也越來越少了。節目當中,曹文軒與父親的告別讓我再次想起我的婆婆,丈夫與婆婆的告別又何嘗不是心中最大的遺憾呢?!告別,是結束也是開始,是痛苦也是希望,一家人好好活着也算是對婆婆最好的告慰。

南飛的大雁告別北方的寒冷是爲了生存;秋天的落葉告別炎熱夏天是爲了孕育;雨季告別乾旱是爲了生機;鳳凰涅盤也是一種告別,那是爲了重生……“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每一次告別的背後都有一個故事,或激情感人,或悽美動人,或驚心動魄。告別不是遺忘、不是流逝,更不是放棄,而是轉身,是爲了更好的開始!面對告別的最好態度就是好好告別!

  篇三:朗讀者告別讀後感

今天,在中央電視臺一套觀看了朗讀者,心裏感觸萬千,澎湃激昂!

《朗讀者》第七期主題——告別:有大明星姚晨,感恩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光鮮亮麗的背後隱藏着艱辛:曾經睡在北京七環外的一間小房子裏,整夜整夜都要側身睡覺;和照顧孩子的月嫂短短三個月的相處,以至到分別是月嫂淚流滿面;老戲骨李立羣淚灑舞臺,感恩母親,常年外出,以至於沒見到母親最後一面,卻頻頻道“不遺憾”,那是何其的豪邁;作家曹文軒:文學風氣當莊重,讀書應尋文中脈;音樂劇譯人程何放棄海外深造,選擇追逐夢想;當代作家王蒙一生坎坷顛簸,妻子始終陪伴;我們莊重神聖的維和部隊,守護着世界和平......

兒女與父母告別;老師與學生告別;朋友與朋友告別;親密愛人告別......這是生離。與親人長輩告別......離世的告別,這是訣別!人的一生,總會在經歷“遇見”與“告別”,這是我們成長必經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