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吶喊讀後感2200字字

吶喊讀後感2200字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3W 次

《吶喊》是魯迅在那個黑暗的時代爲了民族爲了人民,發出的最深沉的吶喊疾呼。本文爲大家整理了吶喊讀後感2200字,僅供參考!

吶喊讀後感2200字字

  篇一:吶喊讀後感2200字

《吶喊》是魯迅自《狂人日記》後的第二本經典小說集,它是中國的名著。同樣也是世界的名著,這本書中有些文章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例如有《故鄉》,《藥》,《孔乙己》等等魯迅的名作。

在《藤野先生》中魯迅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在日本的首都東京留學時,看到和聽到當時中國人民的麻木不仁從而使魯迅強烈的愛國意識甦醒,醫學也只是治標不治本。因此他棄醫從文,從此投身文學的知識寶庫中。魯迅用“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八個字來概括了那時的中國人民,以及對於他們的憐惜和悲傷。

《孔乙己》中那個因爲家境貧困好吃懶做,無所事事,社會層次低而又嚮往社會上流階級的生活的孔乙己,從孔乙己在澡堂是人們取笑的話題,在生活中他常常以偷爲職業,在最後因爲偷了有錢人的書後被打折了腿,最後還是默默地離開了人世。

《故鄉》中那個見什麼人說什麼話的“豆腐西施”,還有和劇中主人公從小玩在一起的那西瓜地上銀項圈的小英雄閏土見到老爺時歡喜而又淒涼的神情,從而體現了當時人民的麻木,在受到封建勢力壓迫和打擊下的情形,而《藥》則更能夠淋漓盡致地表現這一點。文中兇暴殘酷的劊子手康大叔,因爲小兒子小栓的癆病而拿出所有家檔去買了個人血饅頭的華老栓,和那些在茶店裏議論紛紛的茶客,但是文中最不幸的就是因爲革命而被處死,最後用自己的血作了人血饅頭而犧牲的人,這一切的一切都說明了當時社會的狀況,康大叔的殘酷,卑鄙,仗勢欺人。華老栓的愚昧,迷信,麻木,茶客們的盲從和人與人之間的勢利,夏瑜的英雄氣概但是完全脫離羣衆的革命是無法成功的。當然,在《吶喊》這本書中,像這樣的文章還有許許多多,魯迅寫這些文章是爲了讓當時的中國人民看了以後,能夠清醒過來。魯迅用幽默而又帶有諷刺意味的語言,憤怒而又帶有鼓勵的語氣,激勵着當時半夢半醒的中國人,用帶有指責和批評的語言,說明當時社會的黑暗,表現了魯迅急切的希望沉睡中的巨龍——中國,早日甦醒,重整我中華雄威!中國經過幾十年的歷史,從封建社會走向了社會主義社會,向共-產主義社會而邁進,這是經過我們許許多多的勞動人民,經過了幾代的國家領導,才走來來的,我們要繼續努力,爲共-產主義而奮鬥!同學們,讓我們站起來,爲我們的美好明天而奮鬥吧!不要扼殺兒童的天性。

《狂人日記》,“瘋言瘋語”可所說的卻未必不是真話。那本寫滿“吃人”的日記,是社會的真實寫照。恐怖的封建壓迫,毫不留情地扭曲了一條條靈魂;在仁義道德的面具下掩蓋的是吃人的本質。狂人說:“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救救孩子!”在那樣的吃人社會裏,人亦或是明哲保身,亦或是當一個吃人者,在哪裏還有純白的靈魂?那是發自內心的狂呼。任一個被壓迫,被禮教呀得喘不過氣的人都會自然而然的發出這樣的吶喊。,請保留此標記樣的吶喊!狂人是幸福的,因爲他的瘋,使他擺脫了封建禮教的對心靈的摧殘和壓迫,也只有瘋子纔有權利擁有純淨的靈魂,希望這社會都是瘋子! 科舉制度,八股取士,幾千年來抹殺了多少有識之士,磨去多少個性的棱角,它所塑造的是無數條沒有思想的,滿口之乎者也的封建傀儡。多少人爲了那四書五經竭盡了一生所能;多少英雄豪傑爲了功名盡折腰。《孔乙己》是繼《狂入日記》後第二篇評擊封建禮教和封建文化的文章。主人翁孔乙扭曲的心靈已被封建文化所骨化,他窮因潦倒,被人們作爲笑料;滿口仁義道德,卻爲生活所迫也當起“樑上君子”,最終,死是對他最好的解脫,在封建壓迫無處不在,無孔不入的社會,只有死人和瘋子倖免於難,這是多麼諷刺!

《阿Q正傳》是《吶減》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章之一。他之所以如此家喻戶曉,因爲它“寫出一個現代的我們國人的魂靈來”(魯迅《俄文譯本<阿q正傳>序》),即表現國民性的弱點。阿Q性格極其複雜,充滿矛盾。他質樸而又愚蠢,受盡剝削欺凌而又不敢正視現實,妄自尊大;對權勢者有着本能的不滿,表現出某種自發的朦娩的革命要求,而又受到封建傳統觀念和

正統思想的嚴重影響。但作爲他的主要性格特徵的是他的“精神勝利法”(通稱“阿Q精神”),即在接連不斷的失效中隨時幻想自己是勝利者,用以自寬自解,自欺欺人。這種精神勝利法使阿Q不能正視自己的悲慘地位並沉溺到更爲屈辱的奴隸生活中去。

沒有華麗的語言,故事也並不引入入勝,在魯迅的作品裏,表現的是他那憂國憂民的民族責任感,是他對中華民族的深深熱愛。他的作品尖銳有力評擊地評擊了不合理的封建制度,被譽爲徹底反對封建制度的第一聲春雷。他的言語犀利,像尖刀一樣直刺敵人的心臟。同時,魯迅也對生活在這樣社會的人們深感“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希望通過《吶喊》小說集的吶喊,喚醒麻木的靈魂,被壓迫的人們,都來吶喊吧!都來反抗吧!

吶喊!吶喊!中國人民站起來啦!一本《吶喊》,曾經激勵了多少舊社會的年輕人。

出自魯迅之手的《吶喊》,是中國新文學的奠基作,是五四運動時期社會人民的真實寫照。“描寫病態社會的不幸人們,解除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併爲新文化運動吶喊。”魯迅是這樣介紹這本書的。它揭示了種種深層次的社會矛盾。儘管,那個時代離我們很遙遠很遙遠,但看完這本書,我心情也不禁沉重下去。

  篇二:吶喊讀後感2200字

我一直都非常喜歡茨維塔耶娃的這句話:“我生活中的一切我都喜愛,並且是以永別而不是相會,是以決裂而不是結合來愛的。”後來在讀《樹上的男爵》的時候,看到結尾處,在男爵的墓碑上有這樣一句話:“終身住在樹上,始終熱愛大地。”逗趣之餘也能感受到那種又恨又愛最終還是愛但是又以告別和決裂來表現的愛。在重讀魯迅的小說集《吶喊》之時,我忽然覺得,小說很多時候也表現了這種矛盾的愛。爲什麼會有這樣矛盾的決裂的愛?我想這和其基於個人經驗之上的孤獨感有關。

一、個人經驗的孤獨

魯迅一生當中,有很多經歷使他感覺到寒冷,讓他覺得與環境格格不入。我們從小說當中能夠看到,對魯迅影響至巨的個人經歷至少有兩處,《〈吶喊〉自序》裏是這樣說的:“我有四年多,曾經常常,——幾乎是每天,出入於質鋪和藥店裏,年紀可是忘卻了,總之是藥店的櫃檯正和我一樣高,質鋪的是比我高一倍,我從一倍高的櫃檯外送上衣服或首飾去,在侮蔑裏接了錢,再到一樣高的櫃檯上給我久病的父親去買藥。”這處經歷使少年魯迅體會到人情冷暖,並且在逐漸成長的魯迅心頭放大生根,使得他在所處環境中總是遽然轉身,瞪着懷疑的眼睛審視周圍一切,感到遍體生涼,格格不入。這點我們在《狂人日記》中當能體會到。《狂人日記》的開頭:“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我不見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見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發昏;然而須十分小心。不然,那趙家的狗,何以看我兩眼呢?”“想起來,我從頂上直冷到腳跟”,從懷疑趙家的狗到懷疑趙貴翁一直到辨認出吃人的還有自己的大哥,可不是要從頭直冷到腳跟?在《明天》裏,單四嫂子的寶兒夭折之後,鄰居王九媽幫做喪事,作者這樣寫着:“王九媽便發命令,燒了一串紙錢;又將兩條板凳和五件衣服作抵,替單四嫂子借了兩塊洋錢,給幫忙的人備飯”,“王九媽又幫她煮了飯,凡是動過手開過口的人都吃了飯”,事主家裏都已經家徒四壁,卻仍然要顧及人情請幫忙辦喪事的人吃飯,這種人情可不是冷酷?所以作者不無譏諷地說:“凡是動過手開過口的人都吃了飯。”一個小小的孩子夭折下葬到底需要多少幫手呢,然而人們自會借一個機會來給無聊的生活添點色彩,想到這裏我不由得也是背脊冷嗖嗖起來。

還有一處對魯迅影響至巨的經歷在《〈吶喊〉自序》裏是這樣表述的:“有一回,我竟在畫片上忽然會見我久違的許多中國人了,一個綁在中間,許多站在左右,一樣是強壯的體格,而顯示出麻木的神情。據解說,則綁着的是替俄國做了軍事上的偵探,正要被日軍砍下頭顱來示衆,而圍着的便是來賞鑑這示衆的盛舉的人們。”這處經歷使得魯迅日後的小說中反覆出現“麻木的羣衆”這一意象。比如《藥》當中,革命者夏瑜就義,就有許多羣衆圍觀賞鑑,作者是這樣寫的:“老栓也向那邊看,卻只見一堆人的後背;頸項都伸得很長,彷彿許多鴨,被無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這種被麻木扼制的羣體真正讓魯迅覺得悲哀又覺得恐懼吧。而在《風波》當中,羣體形象是村人,作者有一段對村人的描寫:“村人們呆呆站着,心裏計算,都覺得自己確乎抵不住張翼德,因此也決定七斤便要沒有性命。七斤既然犯了皇法,想起他往常對人談論城中的新聞的時候,就不該喊着長煙管顯出那般驕傲模樣,所以對於七斤的犯法,也覺得有些暢快”,這裏的“村人”,貌似有了一些價值判斷,實際上還是愚昧而殘忍的。

很多年以前我們學小說《故鄉》,只挑選那溫暖美好的童年部分來學,然而我卻記住了“只看見院子裏高牆上四角的天空”。我不明白爲何獨獨對這句話如此記憶深刻,在不明所以的情況下還時時慢聲念出來嘲笑那些我認爲孤陋寡聞的人。然而當我以成年之齡、山野之性從南方到北方、再從北方到南方輾轉,一次又一次適應新的環境時,我也時時仰頭觀望高牆上的天空,這時才慢慢理解:或許無論有沒有廣闊的天空,仰頭觀天這一動作便預示了日後無盡的孤獨?便預示了日後的“走異路,逃異地,去尋求別樣的人們”?

二、愛憎不相離

有人說過:一個溫馨美好的童年會拯救一個人的一生。魯迅的早年經歷既可以作這句話的正面例子,也可以作這句話的反面例子。父親生病時開始的不愉快經歷在魯迅心中早早地種下了孤獨和懷疑的種子,有這樣悲劇性格的人,在漫長的人生路上肯定是苦多於樂的。雖然說這方面的特質在很大程度上成就了魯迅的作品,但是對於個人的生活來說,我們是不免要爲之嗟嘆傷悼的。但是魯迅畢竟曾經有過美好的童年生活,在祖父周介孚因科場行賄倒臺之前,他還是過着比較愉快的童年的,出生於一個地方望族,能夠自由閱讀一堆雜書,在夏天的夜晚,他能夠躺在大桂樹下的小飯桌上,有特別疼愛他的祖母搖着芭蕉扇,在習習的涼風中給他講故事,什麼貓是老虎的師父啦,什麼許仙救白蛇啦等等,在母親有空閒的時候,還可以跟着她去農村的外祖家,因此,童年的魯迅是可愛頑皮的。也可能正因爲這樣的童年,魯迅一生都沒有放棄對底層人民的大愛。

魯迅在小說中塑造了一個個病態的靈魂,如被科舉制度毒害的孔乙已,愚昧麻木無助可憐的單四嫂子,愚昧殘忍的華老栓及其他看客們,愚昧麻木的中年閏土,當然還有永遠的阿Q,然而正像魯迅自述的那樣:“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態社會的不幸的人們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不管他是如何地“住在樹上”,如何痛心疾首地說:“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揣測中國人的”,然而他所做的一切確實都是在“以巨大的愛,爲被侮辱和被損害者悲哀,叫喊和戰鬥”着。所以他的作品纔有着這樣的穿越時間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