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魯迅吶喊優秀讀後感範文

魯迅吶喊優秀讀後感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3W 次

《吶喊》是中國現代小說的開端與成熟的標誌,開創了現代現實主義文學的先河。小編爲你整理了魯迅吶喊優秀讀後感範文,希望對你有所參考幫助。

魯迅吶喊優秀讀後感範文

  篇一:吶喊讀後感

我在年青時候也曾經做過許多夢,後來大半忘卻了,但自己也並不以爲可惜。 所謂回憶者,雖說可以使人歡欣,有時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絲縷還牽着己逝 的寂寞的時光,又有什麼意味呢,而我偏苦於不能全忘卻,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 到現在便成了《吶喊》的來由。

——題記(選自《吶喊》自序)

作爲一名文科生,參加高考,那麼對於《吶喊》的閱讀那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寫這一篇文章的讀後感時,不免佔了一點便宜。現在我分享一下在閱讀魯迅先生作品的感受以及體會!

《吶喊》一共有十四篇作品,第一篇是1918年的《狂人日記》,最後一篇是1922年的《社戲》。“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魯迅先生深得此法。選材大部分多是身邊的小事,來自病態的社會的不幸的人們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當時的魯迅認爲最須急切地療救的,是人的“病態”的靈魂。特別是他在留日期間,有一次他在日本播放的影片上上忽然會見久違的中國人,一個綁在中間,許多站在左右,一樣是強壯的體格,而顯出麻木的神情。 據解說,被綁着的人是替俄國做了軍事上的偵探,正要被日軍砍下頭顱來示衆,而圍着的人大部分都是中國人。他便覺得醫學並非一件緊要事,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衆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爲不幸的。所以我們的第一要着,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而善於改變精神的是,我那時以爲當然要推文藝,於是想提倡文藝運動了。因此他自從留日歸來後就決定棄醫從文。這讓他的老師藤野先生感到萬分惋惜並竭力勸阻,但魯迅先生不爲所動。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魯迅先生的個性與愛國情操。

從整體上來講,《吶喊》這部作品真實地描繪了從辛亥革命到五四時期的社會生活,揭示了種種深層次的社會矛盾,對中國舊有制度及陳腐的傳統觀念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徹底的否定,表現出對民族生存濃重的憂患意識和對社會變革的強烈渴望。 辛亥革命後,中國的本質並沒有得到改變,廣大下層人民的生活水平沒有得到改善,反而越來越糟糕。雖然此時已經推翻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但是並沒有徹底的粉碎封建專制體制。廣大貧苦大衆仍舊是民不聊生,生活在水生火熱中!

從每篇作品來看,《吶喊》中的作品每篇都是意義深刻。這裏選兩篇大家都熟悉的。第一篇是《狂人日記》,這也是《吶喊》的首篇。作爲魯迅創作的第一個白話小說,不愧作爲現代中國的新文學的第一篇傑出作品。 《狂人日記》的主題就是暴露家族制度和禮教的弊害! “狂人”出生於封建士大夫家庭,身受封建制度和封建禮教的束縛和壓迫,造成對社會的恐怖心理。他認定現在是個“吃人”的世界,封建制度是“吃人”的社會。他半夜察看歷史,終於在文中的夾縫之中看見寫着的兩個字“吃人”。他對吃人社會發出勇敢的挑戰,相信將來的社會是“容不得吃人的人”,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呼聲。小說揭露了封建禮教在仁義道德掩蓋下“吃人”的本質,因此被譽爲“徹底反對封建制度的第一聲春雷”;那麼第二篇就是《阿Q正傳》了。只要讀《吶喊》,如果不好好看看這篇作品,那麼就太可惜了,正如到了北京而沒有去長城一樣。這篇作品中對阿Q的剖析,對國人的劣根性的描述真是惟妙惟肖。《阿Q正傳》是以辛亥革命前後一個農村小鎮未莊坐爲背景,塑造了一個從物質到精神都受到迫害的農民典型。他是既沒有錢,也沒有權;他沒有家,也沒有固定的職業。從生活地位看,阿Q受到慘重的剝削,他沒有農民賴以生存的土地,就連自己的姓都沒有。當他有一次喝罷兩杯黃酒,說自己原是趙太爺本家的時候,趙太爺便差地保把他叫了去,給了他一個嘴巴,不許他姓趙。從此以後阿Q就沒有姓了。阿Q悲慘的現實處境,讓他不得不找一些東西勝於其他人,這時作者就把國人的劣根性在阿Q身上集中的體現出來,這就是大家所熟悉的“精神勝利法”。他常常誇耀過去:“我們先前——比你闊的多啦!你算是什麼東西!”;“我的兒子會闊的多啦!”;被別人打敗了,心裏想:“我總算被兒子打了,現在的世界真不象樣”等等,於是他勝利了;。遇到各種“精神勝利法”都應用不上的時候,他就用力在自己臉上打兩個嘴巴,打完之後,便覺得打的是自己,被打的是別一個,於是他又得勝地滿足了。魯迅先生曾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阿Q有時也去欺侮處於無告地位的人,譬如被假洋鬼子打了之後,就去摩小尼姑的頭皮,以此來炫耀自己的能力,在作品中,這種劣根性被描寫的淋漓盡致。這種發泄自己的不滿與他的自輕自賤樣是令人“怒其不爭,哀其不幸”的行動。阿Q的“精神勝利法”實際上只是一種自我麻醉的手段,使他不能夠正視自己被壓迫的悲慘地位。 小說更深刻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的階級矛盾和“精神勝利法”產生的歷史根源,有力地批判了辛亥革命的脫離羣衆和不徹底性,同時也表達了作者棄醫從文來改變國民現狀的願望。

《吶喊》是一部鉅作,雖然它的篇幅小,文章少,但是在文中揭露的中國卻是針針見血。作者在自序中寫到: “假如一間鐵屋子,是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裏面有許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然而是從昏睡入死滅,並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現在你大嚷起來,驚起了較爲清醒的幾個人,使這不幸的少數者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你倒以爲對得起他們麼?”處在一個黑暗的社會又有幾人能夠看清現狀,並且有力的喚醒這些熟睡的人們呢!

  篇二:吶喊讀後感

魯迅先生是如此獨特,如此博大,如此值得讓我們這些後輩敬佩、模仿。所以, 魯迅先生的名作也非常值得我們去閱讀。魯迅先生在《吶喊》中用“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八個字來概括了那時的中國人民,以及對他們的憐惜和悲傷。

從《孔乙己》裏面領悟到:魯迅先生的本來目的是要表現世人的涼薄,我卻從中看到了讀書人的悲哀,自尊心強卻無地位,可供賣弄的惟有學問而已,可是學問在世人眼中算什麼呢?魯迅先生在刻畫人物方面並非象西方小說那樣大段大段的描寫,而是抓住最具特點的地方寥寥幾筆傳寫精神,這就是他寫作的獨特之處。《孔乙己》中寫那個因爲家境貧困好吃懶做,無所事事,社會層次低而又嚮往社會上流階級的生活的孔乙己,從孔乙己在酒店是人們取笑的笑柄,在生活中他常常以偷爲職業,在最後因爲偷了有錢人的書後被打了個半死,還是默默地離開了人世。像《故鄉》時那個見什麼人說什麼話的“豆腐西施”,還有和劇中主人公從小玩在一起的那西瓜地上銀項圈的小英雄閏土見到老爺時歡喜而又淒涼的神情,從而體現了當時人民的麻木,在受到封建勢力壓迫和打擊下的情形。而《藥》則更能夠淋漓盡致地表現這一點。文中兇暴殘酷的劊子手康大叔,因爲小兒子小栓的癆病而拿出所有家檔去買了個人血饅頭的華老栓,和那些在茶店裏議論紛紛的茶客,但是文中最不幸的就是因爲革命而被處死,最後用自己的血作了人血饅頭,這一切的一切都說明了當時社會的狀況,康大叔的殘酷,卑鄙,仗勢欺人。華老栓的愚昧,迷信,麻木,茶客們的麻木和人與人之間的勢利,夏瑜的英雄氣概,但是完全脫離羣衆的革命是無法成功的。而《狂人日記》的優秀之處在於他用了日記體和精神病人的內心獨白這種手法。狂人本身就是一個隱喻,是先覺者的形象,而且庸人不加分析地就認爲他說出真實是一種威脅,儘管那是每個人都心知肚明的東西。我們活在謊言中,還有就是對他恐懼的也多是這個社會的被奴役者,但他們不僅不理解他,反而本能地就認爲他追求真實和人道是不正常,拼命地想讓他從青春期的發瘋狀態恢復到適應社會認可社會潛規則的正常狀態,果然他最後“赴某地候補矣。”可見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已經與普通的庸衆合流。從而,維護黑暗的已經不僅僅是統治者本身,而是整個社會,他們對真實和反叛本能地恐懼。

如果要問我最喜歡《吶喊》中的哪部小說的話,我肯定毫不猶豫地選《阿Q正傳》。自然,就象哪部是金庸最好的小說,人們爭吵不休沒有定論一樣,對於哪篇是魯迅最好的小說,人們肯定也有不同看法。但《阿Q正傳》得到了最大多數的認同應該是事實,而且也成了世界名著。那麼這部魯迅的最長的小說到底好在哪裏呢?我個人認爲是他對人的深層的無意識心理的微妙而又犀利的洞察,他的語言總是獨特而又給人予深刻的印象,但在本篇小說裏表現得尤其突出。《阿Q正傳》中的阿Q,由於受剝削受壓迫而要求革命,但又因爲受愚弄受毒害而落後,不能真正覺悟,最後還是被迫害致死。阿Q是舊中國未莊的一個貧苦農民。在未莊,阿Q連姓趙的權利都沒有,所以被人叫着阿Q。他是勤勞,專做短工,但窮得只有一條“萬不可脫”的褲子;他是弱者,受了欺負卻又欺負比他更弱小的小D;他捱了打,常用“兒子打老子”的話來安慰自己,在精神上求得勝利;他常爲生計發愁,而關於婦女和婚姻,他還要“合乎聖賢經傳”。野蠻的壓迫剝削使他貧窮無奈,深重的愚弄毒害更使他愚昧麻木。從他深惡革命到“神往”革命,都表現他對革命對象,革命目的等的認識都是極其模糊的,是小農經濟的閉塞短淺的心態。他的革命行動是去靜修庵裏胡鬧。當假洋鬼子不准他革命時,他恨假洋鬼子,卻又恨起造反來了,這些都是阿Q想革命卻又愚昧不覺悟的表現。

當然,在《吶喊》這本書中,像這樣的文章還有許許多多,魯迅先生寫這些文章是爲了讓當時中國人民看了以後,能夠清醒過來。魯迅先生用幽默而又帶有諷刺意味的語言,憤怒而又帶有鼓勵的語氣,激勵着當時半夢半醒的中國人,用帶有指責和批評的語言,說明當時社會的黑暗,人與人之間的勢利,上層階級對下層階級的摧殘反映社會的真實面目,也讓當時的人民醒覺起來,對抗社會的黑暗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