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橋之美讀後感四篇大綱

橋之美讀後感四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6W 次

看完《橋之美》這篇文章之後讓我有了很深得體會,讓我對橋有了更溶厚的興趣,五冠中的文章寫得唯妙唯肖,生龍活虎,讓我看了彷彿橋就在我的面前。下面是小編分享的橋之美讀後感,歡迎大家一起來閱讀!

橋之美讀後感四篇

  橋之美讀後感1

橋是說不盡的,而我看重的,是橋與周遭山水相結合所產生的美感。

小橋流水人家

一座精緻、典雅的木橋坐落在潺潺流水之上。它的身軀不像拱橋那樣呈弧形,而是穩平的似地面。岸上的柳樹散出濃郁的古色古香,風兒將柳絮輕輕地播進遊人的心裏,水兒似乎也不急燥,悠閒的哼着歌兒而過。在這停留的,必是那有藝術細胞的人,橋欄上刻着“月夜垂釣圖”,連魚兒都跳出水面爭着看這精美的畫卷,如此美景,有誰不如癡如醉?

橋上飛花橋下水

站在鐵索上,沐江上之清風,賞山間之明月,腳下水花之翩躚,眼前秋葉之婆娑,耳畔急風之豁達。兩旁陡峭的石壁高聳入雲,腳踏的是石板,手扶的是鐵鏈,聽的是水流的吟唱。雖懼高,卻被眼前的壯景所征服,回望古今,即使在千軍萬馬的戰場,也比不上這般壯闊。水花濺起打下幾片孤葉,打散了幾縷哀愁,這兒不容愁眉,只容蒼穹般開闊的胸襟,若是蘇軾——這個如風般的詩人見了,必會興起留下名篇。

晴虹橋影出

在蘇州小城裏,多見這樣的景;不寬的河上架着一座獨具風格的石拱橋,在寧靜的夜晚,一輪明月與石橋相伴,將它那趕工縫製的一身銀衣給石橋披上,想那橋邊或船上的畫家何等的愜意,偶爾一兩個行人走過,雖驚了“癡人”,卻也告訴了他:這兒是人間,不是蓬萊!

哪位畫家賞橋不賞水?哪位作者贊橋不讚樹?哪位詩人愛橋不愛風?橋之美,美在與周遭景物相結合所產生的意境!

  橋之美讀後感2

“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的回去罷?”朱自清在《匆匆》中曾這樣說過。沒錯,我們每個人是否都應該問問自己這個問題,問問自己人生的價值何在?

讀《橋之美》,有如身臨其境。但我不是畫家,無法以畫家的眼光去評價橋之美;我也不是藝術家,無法以藝術家的眼光去讚賞橋之美;我更不是建築師,無法以建築師的眼光去誇讚橋之美。我只是一個平凡的欣賞者,只能以貧乏的文字來形容橋帶給我一切的感嘆與震撼,那種無法言說的美妙。

爲了建造一座美麗的橋,甚至要把自己的生命作爲代價,知道生命的契約隨時可以終止,我們只能盡力去做未完成的事情。古代建橋,耗費了許多人力物力,意外的發生,會讓許多人因此失去寶貴的生命。或許,上萬的修建者,沒有人記得住他們的名字,有些亡魂,也就永遠不爲人所知。但他們不會後悔,因爲他們把生命獻給了橋樑事業,用自己最後的努力建造出美麗的'橋。當後人來此橋旁,必然會豎起大拇指,他們稱讚的永遠不是建造者,而是橋有多麼美麗。

但是,建築者永遠不會後悔,因爲他們有追求,他們爲世界創造了美,他們知道,歷史不會銘刻他們的名字,因爲他們只是平凡者。

雖然平凡,卻不平庸,因爲面對追求,他們敢於爲了創造美而犧牲自己,他們的生命是有價值,有意義的。當然,不僅僅是建橋者,在社會上,許多偉人都是這樣的,爲了自己的追求,不惜一切代價,即使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也沒有向惡勢力低頭,他們永遠向着陽光,讓自己的光輝也融於太陽,時刻照耀着後人,時刻提醒後人,要懂得追求,懂得追求……

“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的回去罷?”不!我們必須做出否定回答,我們要在有限的時間裏,做出有無限價值的事情,讓生命散發光彩,讓自己永不後悔!

  橋之美讀後感3

今天,讀了吳冠中的文章《橋之美》這一課,我非常喜歡這篇文章。

所介紹的不是具體的哪一座橋,而是集各種橋的美於一身。在畫家的眼裏,橋的魅力在哪裏?凡是起到構成及聯繫之關鍵作用的形象,其實也就具備了橋之美!作者着重抓住橋的形式美這一特點去解說。作者對橋的喜愛是緣於橋在不同的環境中的多種多樣的形式作用。寫到了江南水鄉的橋之美;繪畫和攝影作品中的橋之美;高山峽谷中的橋之美。

並且本文是一篇帶有說明性的小品文,它的說明性體現在文中先點明在畫家眼裏橋美在何處,隨後舉了一些具體例子。在舉例時,作者並不是用科學平實的語言向讀者解說,而是或描寫景物、或抒發感情,文字極富表現力和感染力。

作者真的寫的很棒,我非常喜歡這篇文章。

再次,本文語言優美,富有情味比如:“茅盾故鄉烏鎮的小河兩岸都是密密的蘆葦,真是密不透風,每當其間顯現一座石橋時,彷彿發悶的葦叢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暢的氣”用“密不透風”形容小河兩岸蘆葦的嚴實;“彷彿發悶的葦叢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暢的氣”,用比喻;擬人的手法,生動形象地突出石橋出現在密密的蘆葦中,拱橋強勁有力的弧線或方橋單純的直線與蘆葦叢構成鮮明的對比,打破了這裏的單調與沉悶,使整個畫面豁然開朗,從而表現了橋的形式作用“早春天氣,江南鄉間石橋頭細柳飄絲,那纖細的遊絲拂着橋身堅硬的石塊,即使碰不見曉風殘月,也令畫家銷魂!”楊柳拂橋是江南常見的景色,作者將時間限定爲楊柳剛剛返綠髮芽的早春天氣,將橋限定爲石橋,兩種景物之間的反差與對比,形成特殊的美感“楊柳岸,曉風殘月”是宋人柳永的名句,這裏說“即使碰不見曉風殘月,也令畫家銷魂”,是強調細柳與石橋構成的美景本身已夠動人,不再需要別的東西來烘托了“無論是木橋還是石橋,其身段的縱橫與橋下的水波協同譜出形與色的樂曲”這句話的意思是,橋橫跨在水面上,與橋下的流水在平面上形成交錯。

同時,橋的顏色與流水的顏色也相互映襯橋與流水如一支樂曲一樣是一個整體“田野無聲,畫家們愛於無聲處靜聽橋之歌唱,他們尋橋,彷彿孩子們尋找熱鬧”橋的美就是對橋的存在的一種大聲宣告,橋的美也像樂曲一樣有着和—諧的韻律,這吸引着畫家總是追尋着橋的身影。

本文是一篇帶有說明性質的小品文它的說明性體現在文中先點明在畫家眼裏橋美在何處,隨後舉了一些具體例子但是與《中國石拱橋》這種較爲規範的說明文不同的是,在舉例時,作者並不是用科學;平實的語言向讀者作解說,而是或描寫景物,或抒發感情,文字極富表現力和感染力。

  橋之美讀後感4

自從讀過《橋》這篇文章,我第一次體會到這平凡的橋原來也可以那樣偉大,是這般地忠於職守,這般地堅強!

從“說它是橋,其實也只是三塊長長的條石,架在五六米的橋河上。它那樣粗陋,那樣憨厚,不加任何修飾,不講技巧。”中看出橋是那麼的樸素,結構又是那麼的簡單。又從“我們村的男女進城,對岸村落的孩子上學,都安穩的踏過石橋,如履平地,沒了艱辛。”中看到了橋對人們的貢獻極大,卻毫無怨言,仍然在爲大家默默貢獻着——直到“死”。

“坍塌以後,代之以堤,到後來農村格田成方,小石橋連影子也沒有了。此後,沒有誰記起它、提起它,要知道,它一直是連名字也沒有。”

是的,橋沒有名字,但它從來不會爲這個而感到遺憾,因爲它至少爲人們貢獻過。

我常常這樣想:如果橋有心、有靈魂、可以思考,那麼它在地下一定會感到很開心,因爲它爲人們奉獻了自己的一切,非常盡職地奉獻了,儘管沒有人會想起它,也沒有人會記起它。但它知道——是人類創造了它,它應當盡職地爲人類服務,心甘情願爲他們奉獻,即使有一天它倒下了,也毫無怨言。這些都只因爲它爲人們貢獻過,它快樂過、幸福過。

同樣,在作者筆下的祖母也如橋一樣穿着樸素,而且也同樣沒有正規的名字,在家裏默默地工作着,貢獻着,直到死。雖然她沒有做過一件大事,沒有說過一句讓人牢記的話。同樣她與那些勞動者一樣,專門趴下身子爲後人鋪路的。

其實我想這樣像橋一樣的人幾乎在每個家庭都有一個——她就是母親。

我的母親,她爲我付出了太多太多,卻也毫無怨言,而在她的心底,我就是她的一切,勝過於生命,這不正是我家的一座橋?不正是爲家貢獻的勞動者嗎?

我知道,人生來就是學習的,是爲人民服務的,爲社會做貢獻的。就像我知道一匹馬生來就是跑的,一座橋生來就是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