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暖春》讀後感大綱

《暖春》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5W 次

讀完某一作品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暖春》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暖春》讀後感

《暖春》讀後感1

小花是個孤兒,她的親戚虐待她,她只好拿着奶奶爲她做的一個紙風車逃了出來,途中,他被一位老人收養了。老人對她十分愛護,就像對待自己的親生孩子一樣,還想方設法讓她上學。可老人的媳婦卻不喜歡她,三番五次地要把她送走。她上學以後,努力學習,經常得第一。

她聽老人媳婦講,說吃了螞蚱能生小弟弟,她就利用放學時間,到山上去捉螞蚱,給嬸孃吃,整座山的螞蚱竟然被她捉光了。嬸孃到底是心軟了,她爲小花買好衣服穿,還讓小花叫她“娘”。並把一個新的紙風車送給她。全村人都感動了,爲她家舉行了捐獻活動,在活動中,村長宣佈了一個他保守了三十年的祕密:老人的兒子也是一個孤兒。

這位可敬的老人爲了這兩個孤兒,奉獻了他的一生!老人的兒子聽到了,向老人跪了下來!這部電影十分感人,當老人收養女孩的時候,學生中已有抽泣的聲音;到了小花捉螞蚱給嬸孃吃時,女孩們已是淚流滿面,就連“男兒有淚不輕彈”的男生們也哭了,雖然有一些沒有落淚,但我們知道,他們心中,也同樣被這感人的情景但動了。同學們彷彿看見了袋袋大米像玉一樣白,顆顆紅棗像火一樣紅,張張紙幣還有餘溫,這不正代表了人們火熱、樸實德心嗎?當雪災來臨,全國人民捐款捐物,奉獻了力量。當地震來臨,全世界人們奉獻愛心,解放軍、志願者,在一個個災難的時刻爲災區的人們獻出了一片溫暖。電影中的愛,更讓我想到了生活中的大愛。

我們身爲世界未來的棟樑,應學習《暖春》中老人的心腸,學習村民們的火熱的心,付出真愛。我相信,中華美德會永遠長存的!讓我們從現在做起,讓人們的心也像暖春一般溫暖。

《暖春》讀後感2

愛可以融化堅冰。

愛可以溫暖人心。

愛可以感動天地。

——題記

因爲有愛,世界才美麗。我們的身邊有很多愛。例如:情人之間的愛,兄弟之間的愛,子女之間的愛。可是,有誰能把無私的愛奉獻給一位撿來的孩子呢?

《暖春 》中寶柱的爹,就是這樣一個人。被村人撿回來的小花,在村人們憐惜的目光中,一直處與昏迷狀態。而沒有一個人願意把這個不知名的小孩領回家。寶柱他爹看見後,就義不容辭的領回了小花。還收留了小花。鬧得兒子和兒媳吵着要把小花送走,寶柱的爹不讓,香草就和他娘一起把小花騙了出去,想把小花送走,可未成功。被寶柱他爹劫住了,將小花領了回來。小花是留下了,寶柱的爹還爲了讓小花上學爲小花犧牲自己,他不畏困苦,每天山上砍柳條回來變成籠子拿到集拿到集上賣,爲小花攢學費。小花去上學了,而且不負爺爺的重望,考了全班第一,也成了村裏第一個考上大學的學生,爲爺爺取得了榮耀。最後,寶柱和他媳婦也被這片童心感動了。

她應忘不了家鄉,就在家鄉的學校當起了教師。

愛,就是這麼簡單。但是倍受挫折,只要努力,就一定會戰勝困難,構成人與人之間的一份真摯的愛。

《暖春》讀後感3

——《暖春》觀後感

電視劇《暖春》是一個平凡、樸實而又感人的故事。劇中的小花是一個可憐的孩子。一部電視劇,讓人哭碎了心,看完電視留下的只是人們同情的眼淚,辛酸的淚

小花,是個七歲的孤兒,在奶奶去世後,不堪忍受寄住人家的毆打跑了出來,帶着奶奶留給她的紙風車。一箇中年男人撿到了已經餓昏的小花,拉回村裏。村裏人都不想收養她,最後還是寶柱爹把她領回了家。而爺爺的兒媳正百般求子不得,一時把小花當成了眼中釘,即使小花是那麼懂事貼心。她送小花回家被爺爺攔了回來;送人小花怎麼也要跟着回來;用眼光威脅小花不能吃東西,最後爺爺不得不和小花另起爐竈;她甚至還爲了兩個雞蛋踩碎了小花心愛的紙風箏。小花最終感動了所有人,並以她的聰明才智取得了學業的成功,最後當上了理想的鄉村教師。

暖春的畫面並不算美,但是它在闡述着人性的美,撇開了外表的虛無,讓我們觀賞到了愛的美。這部電影究竟說了哪種愛?是爺爺對於小花的憐愛?是小花對於所有人的愛?小花是怎麼做到不去怨恨別人,用誠懇的愛去對待所有人的?她只是個七歲的小女孩,我不想說這只是拍戲,她的懂事實在讓我震撼,這是一種怎麼樣的寬大的心,就和收養她的爺爺一樣,他們的心都是如此的寬大。能夠坦然面對別人的閒言碎語,別人的怨恨的人,在這個社會實在是找不到。

愛,愛心,慈善,這些詞原本是那麼的高尚,但如今這些詞似乎和名聲,利益掛起了勾。《暖春》的出現,就如同潔淨的泉水,洗滌着我的心靈,告訴我,愛心的真正定義。小女孩的善良、懂事融化了兒媳的心。這種毫無根據的想法,不但傷害他人,連自己都不會好過,最終嬸孃還是不再執着於自己的自私想法,這段真是可喜可賀。物慾,是目前最可悲的東西,也只有靠多體會人間的真情,相信人性的善良,才能對抗它。

這部劇並不跌宕起伏,它樸實的美感動了很多人。血濃於水,而愛卻比任何物質都來得濃烈,它是人類的精髓,它使我們能夠愛生活,愛他人,愛自己。

讓世界充滿愛吧!

《暖春》讀後感4

今天,我看了《暖春》,影片講述的是:在一個偏僻的窮山村裏,一位失去雙親的小女孩小花,孤立無援,被飢餓折磨得暈倒在荒涼的草地上。一位老爺爺含着眼淚把她救回了家。可是,老爺爺家也太窮了。小花被她的“嬸孃”送走了多次,是老爺爺多次找到她,以寬厚而溫暖的胸襟頂住了各種壓力,堅持把這個孤兒培育成人。影片中最讓人感動的是老爺爺對小花無微不至的愛:一天,他上山採柳條,突然,天空中電閃雷鳴,狂風大作,大雨傾盆而下,老爺爺全身都被雨淋透了,老人也終於累倒在泥濘的山路上,小花拿着一塊塑料薄膜去接爺爺。小花看見爺爺的時候摔了一大跤,爺爺也摔倒了……“爺爺,請留下我吧!”“爺爺,爺爺……”聽到小花撕心裂肺的的叫喊,我眼裏的淚花在眼眶裏打轉,禁不住淚流滿面 ,淚水一次又一次模糊了我的眼睛,

是呀,爲一個跟自己毫無血緣關係的陌生的小女孩而操勞成疾的老人,怎能不感動呢?一個普通的中國農民身上流淌着我們民族特有的善良、真誠,面對孤兒,用暖春般的真誠關懷她,感染着周圍的人。我希望我們每個中國人都有老爺爺這樣一份暖春般的美德!這種美德,不正是我們所追求的嗎?

《暖春》讀後感5

我是討厭被感動的人,我是討厭流淚的人。 多少年了,我看的電影都是些所謂大製作的商業片,或者是在別人看來幼稚到極點的動畫片。因爲這些能夠讓我有足夠的空間去保護我那軟弱得無力支撐的心,它總是想流淚,總是想掙脫我竭盡全力才建築起來的保護層,所以我竭力不去觸碰它。

看暖春時,我情不自禁地在哭。幾年了,壓積在心裏地苦痛一股腦全部出來了。我不僅是可憐小花,同情爺爺。我也可憐自己,沒有了真心的自己。

那個被嬸孃一腳踩爛的風車,撕心裂肺的痛哭。我不自覺地哭,由無聲到大聲。奶奶的風車,小花和親人唯一的聯繫,就在這殘酷的一腳下粉碎了。風車啊!風車啊!上面有着奶奶的體溫,有着奶奶的愛撫;風車啊!風車啊!爲何你是紙做的,爲何你要那麼容易就從生活中消失?而又是那麼不願意從孩子的記憶中離去,你有留戀嗎?是牽掛嗎?

“我最愛的人是我爺爺!”“老師,您以後能用鉛筆給我批作業嗎?這樣我就可以把舊本子上的字擦掉重新再用,這樣爺爺就不用那麼辛苦的上山砍柳條了。”“這是胖嬸給的熟雞蛋,爺爺不吃小花也不吃。”那雙讓人憐惜的眼睛,那顆疼惜爺爺的心。是不是隻有在那種困境下,我們才能真正發現親情就在身旁? 是不是我們這些衣食不愁的孩子忽略了太多太多微小的生活細節?

傾盆大雨爺爺還在山上砍柳條,爲的是能夠編更多的竹筐,攢更多的錢給小花上學。在那條盤旋得讓我心有餘悸的小道上,爺爺一步一步地在泥濘中走來,我默默祈禱 低聲念着:“爺爺小心,一定要小心。小花不能沒有你,小花不能失去你。爺爺,慢點,一定慢點。本以爲爺爺會隨着一場暴風雨離開我們,導演卻讓我第一次在影片中破涕爲笑 爺爺活下來了!我不曉得該用什麼詞去形容當時自己的感覺,只有欣慰,只有開心,我的爺爺!

這些已經很感人了,已經讓我的心臟承受不起了,卻沒料到最後還有讓我忘乎所以不顧一切的放聲大哭的鏡頭。

一切的一切,原來寶柱也是爺爺抱養的,原來爺爺一直是個單身,原來爺爺一直這麼疼愛孩子。他一直管寶柱叫“寶寶” ,他一直爲沒能讓寶寶上學走出大山而遺憾和自責。我不能自已的喊出“爺爺,我的好爺爺,你是我們的好爺爺!”窮盡一生,爲的都是孩子,爲的都是那些從小就苦命的生命。

寫了這麼多字,流了這麼多淚。我的心終於沒有最後一道防線了,它自由了!不曉得該說些什麼了,用小花的一句話帶我們回到那個無盡的空間中:

“是愛,讓我成長,讓我明白,生活中不止是血是濃的!”

《暖春》讀後感6

暖春,就是溫暖的春天,那不正是電影《暖春》裏那位慈祥的老爺爺嗎?一個衣着襤褸的小女孩在空曠的原野上奔跑着,她手裏的風車不停轉動着,好象在述說着一個個悽慘的故事。忽然,小女孩摔倒昏過去了。好心的農民把她擡到村子裏,問長老怎麼辦,長老想了半天,也不知怎麼辦。這時,一個衣着樸素而乾淨的老人站了出來,說要收養這個孩子。

老人就這樣,他不顧家庭的貧苦和兒媳的反對,堅持要收養小女孩。女孩的名字叫小花,她的父母去世了,繼父繼母歧視她,後來,直到她奶奶也去世時,她才逃了出來。小花會做許多事,洗衣、洗碗、做飯。但是,嬸嬸不顧這些,好幾次把她送走,小花不敢回到原來的家,又跑了回來。

故事情節雖然簡單,但令人感動的鏡頭卻很多。忘不了,小花爲嬸嬸生孩子而去抓螞蚱;忘不了,爺爺和小花在雨中相依相伴的情景;忘不了,長老抖出寶柱不是爺爺的親生兒子的情景;忘不了,村民捐出糧食、錢財的情景……忘不了的鏡頭太多太多,可使我最感動的是一個字:“暖!”

《暖春》讀後感7

昨天晚上看了cctv-6播出的《暖春》,不知是因爲感傷,還是因爲心靈的`觸動,淚水不由而然的掉下來,是感嘆影片中小花的命運波折,是被那沒有血緣關係的祖孫兩代的親情所感動,還是深刻理解那個時代人們質樸善良的心....我想都有吧.

那個在暴雨中爲了讓小花上學而拼命揹回柳條的爺爺,是那麼的熟悉,好像在我的心靈深處,博愛,寬容,善良,一個不幸的小花能夠遇到這樣的老人應該說是一種幸運吧.我想就是親生的爺爺也不過如此吧.

影片拍得真實而美麗,清新的田野,兒時的遊戲,人性的體現.無一不表現的恰到好處,與時代而十分的符合,也許這也是引起觀看者共鳴的細微之處.雖然那個時代經濟的不發展但人們的心靈是純淨的,即便是小花的嬸孃爲了不要這個孩子而三番兩次的送走她,但這個女人本質上是善良的.看到小花爲了給她治病而費盡努力爲她抓的那瓶瓶罐罐的螞蚱,那一切的怨恨和不接受在這一幕中都被化解了.

也許好的電影真能夠帶給人們很多的反思,心靈的洗禮,讓人的心路歷程迴歸自然.我們希望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裏多出一些像此類的影片,讓滿身鉛華的身心能夠舒展一些吧。

《暖春》讀後感8

看了電視劇《暖春》,我頗有感觸,劇中的主人公“小花”那種面對困難卻樂觀、堅強,勇敢而微笑面對的精神,令我敬佩不已!

主人公“小花”因爲煤礦倒塌而失去非常疼愛自己的父母,不久,她又失去了唯一疼愛她的奶奶。從此,她便變成了一個沒人要的孤兒。雖然這樣,但是她仍然保持着樂觀、堅強的精神。

之後,便有一個好心的老爺爺收養了她。從此,她與老爺爺相依爲命。而老爺爺家裏非常貧窮。一天的三餐飯都要靠上山砍柳條編筐賣的錢來維持。現在,又加了一個小孩,這樣的生活可想而知是多麼的貧窮了。可“小花”和她的爺爺依然用微笑迎接每一天。

每次,上山砍完柳條並揹回家的時侯,爺爺總會問:“小花,你累嗎?”而小花卻總是面帶微笑地對爺爺說:“沒事,我不累,我有的是勁兒!”

這樣的生活一般的人是絕對過不下去的,那就更別說是帶着微笑地面對了。可這一電視劇的主人公卻能做到,在這麼貧窮的生活中,還是樂觀、堅強地活了下來。

我在生活中卻是容忍不了半點委屈的,只要我受到一點點委屈就會大哭大叫,絕不會像“小花”那樣樂觀,在逆境中即使受到了委屈也是像平常一樣地微笑。

看完了這一電視劇,我也知道了我們應該微笑地面對生活當中的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不管在什麼條件下,在什麼樣的環境中,只要堅強,人生的樂趣一定會出現在你的面前。

我們在學習中,微微有一點兒累,就說不想讀書了,說讀書苦,讀書累,我們要知道有多少人想讀書還沒有這些機會呢!

我們一定要學習《生死胡楊》活着一千年死,死後一千年不倒,倒後一千年不爛的生命狀態,擁有着樂觀精神,微笑地面對每一天,每一點事。

《暖春》讀後感9

《暖春》是一部具有感情豐富的電視劇。這部電視劇講述的是一位在童年事遭受各種坎坷經歷的小女孩的故事。她原本生在一個雖貧窮但幸福的家庭中,當時他才七歲,名字叫小花。父母爲了讓她上學,小花的父親不得不去既遙遠又危險的煤窯中工作,可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小花的父親在一個下雨天去煤窯幹活時,突然煤窯坍塌了下來,別的工人都跑的快,而小花的父親卻被一塊從窯頂上掉下來的一塊大石頭砸在了身上,身體動也動不了。最後被砸死在了煤窯裏。

這時,在家裏的小花和懷着孕的母親聽說在父親幹活的煤窯發生了坍塌,連忙趕了過去,到了煤窯門口,遲遲不見小花的父親出來,小花的母親又急又無可奈何,頓時,雷聲大作,雨越下越大,小花的母親再也承受不了了,突然暈厥了,隨之被送到了醫院,在搶救室門前的小花心急如焚,生怕母親在有個好歹。果然,天不隨人願小花的母親也去世了。這對一個僅僅七歲的小女孩是一個多大的打擊啊!這時的小花精神頓時幾乎走到了崩潰的邊緣。事後,開煤窯的老闆逃之夭夭,原來開這個煤窯是不合法的,再加上因這個煤窯出了兩條人命。這時的小花便得不到賠償,日子比以前更辛苦了!

幸虧小花家中還有一個雙目失明的奶奶,要不然,小花在一天之內失去了所有的親人。回到家,小花和村長伯伯對奶奶撒了一個善意的謊言,說母親在父親工作的煤窯裏幫工人做飯,父親和母親暫時不回來,奶奶信以爲真,最終紙包不住火,奶奶在一次和別人聊天時得知了小花父母去世的事。頓時,小花的奶奶立刻昏厥了。最後,奶奶的生命也被這突如其來的打擊帶走了,此時,小花連一個親人也沒有了。此後,小花便走起了人生的坎坷之路……

通過這部感人的電視劇,我得到了一個終身受益的啓發:人只有在巨大的不幸面前頭腦清醒,鬥志倍增,隱伏在生命最深層的潛力在面臨絕境時充分爆發出來,才能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的奇蹟。

《暖春》讀後感10

柳樹長出了新葉,細細的長長的柳枝密密地垂佛着江水與地面,好象花果山的水簾洞一樣.這時我不禁想起了古人的詩句:。又該吃午飯了,我還沒來得及買菜呢。16天的拼搏,;如果遇上下雨下雪天就更麻煩了,那時候的路都是泥巴路,所以下雨、下雪後的路非常難走,每次都弄得滿身的泥巴。

首先是父母雙亡,孤苦伶仃的她被一個好心的老大爺收養。但老大爺的兒子、兒媳(繼父、繼母)並不喜歡她。後來,只爲聽到的繼母說的一句話,她便在每天放學後拿着向別人討來的玻璃瓶去捉蚱蜢。她這麼辛苦地去捉蚱蜢只爲一個理由:她認爲繼母吃了蚱蜢,便會生出小弟弟,生下小弟弟後,繼父繼母會喜歡她,愛她。看到這裏,我覺得心好酸,她的繼父母雖然對她不好,但是小女孩卻一點也不怨恨他們。

故事中的小女孩只有7歲,但她有一顆善良的心,有一種寬廣的胸懷,很值得我們學習。我和她的生活環境不一樣,甚至有天壤之別,我的父母愛我、寵我,有時候,只要我喜歡還可以在父母懷裏撒撒嬌,我不必爲一個愛,一個喜歡,去捉“蚱蜢”。

故事中小女孩終於如願以償地得到了繼父繼母的愛爲結局。但我感到的卻是悲哀,人與人之間的生活太不一樣了。

這個世界還有多少我未曾發現的不美好?還有人像小女孩那樣存在嗎?我多麼希望答案是否定的,多麼希望春天的溫暖,鋪灑在這片土地上,沒有那麼多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