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範文(精選10篇)大綱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範文(精選10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2W 次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千萬不能認爲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範文(精選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範文(精選10篇)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

《親愛的安德烈》是龍應臺和讀大學的兒子安德烈之間的書信集。在安德烈十四歲那年,龍應臺離開歐洲去臺北市政府工作,這一走,就是四年。等龍應臺四年之後再回到安德烈身邊時,她發現安安變了,以前那個讓媽媽擁抱、親吻、牽手,以至於讓媽媽牽腸掛肚、頭髮有點汗味的小男孩不見了。站在龍應檯面前的,是一個“不認識的人”,“他在想什麼,他怎樣看事情,他在乎什麼,不在乎什麼,喜歡什麼討厭什麼,爲什麼這樣做那樣做”等,龍應臺都一無所知。四年的時間,猶如一道鴻溝,把龍應臺遠遠地阻隔在一個鮮活的世界之外,以至於“想和他說話,但是一開口,發現即使他願意,我也不知說什麼好”。面對母子之間這樣的陌生和距離,龍應臺決定打破。

這就是東方和西方的區別,東方人習慣於集體主義思維模式,西方人習慣於個人思維模式。很難說,是“集體思維”高於“個人思維”,還是“個人思維”優於“集體思維”,但有一點不能否定,在西方個人思維模式下,他們變得愈加的獨立和自尊,而我們的盲從和隨大流意識,跟我們的集體思維也應該有很大的關係。

是的,人生過程本無意義,而我們就是要賦予它意義,我們賦予它意義的唯一方式就是體現自己的價值,感受生活的快樂。當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義時,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能給人帶來極大的快樂。

除了對工作的看法,龍應臺對朋友關係的思考也很精闢。她又打了一個比方:“人生,其實像一條從寬闊的平原走進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結夥而行,歡樂地前推後擠、相濡以沫;一旦進入森林,草叢和荊棘攔路,情形就變了,各人專心走各人的路,尋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擠擠、同唱同樂的羣體情感,那無憂無慮無猜忌的同儕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期有。離開這段純潔而明亮的階段,路其實可以能愈走愈孤獨。你將被家庭羈絆,被責任捆綁,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複雜和矛盾壓抑,你往叢林深處走去,愈走愈深,不復再有陽光似的夥伴。”很多時候,我們在感慨友情的難得,殊不知,是自己沒有精力和能力再去培植友誼。

較之龍應臺的《目送》和《野火集》,《親愛的安德烈》更具有一種溫情,因爲她是站在一個母親的角度上去書寫,但,即使是和十八歲的兒子的通信,睿智的人也在字裏行間播撒下思考。親愛的朋友們,在讀艱澀的文字之餘,在繁忙走親訪友的間隙裏,不妨,也拿起這本書,放鬆一下,看龍應臺到底在怎麼說。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2

“你的兒子不是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你的‘別人’。”最近我讀了龍應臺和他的大兒子安德烈合着的一本書——《親愛的安德烈》,封面的這句話深深地印在我的心裏。這本書讓我認識了一位知性、貼心的母親和一個睿智幽默、天真爛漫的十八歲男孩,它也同時喚起我對生活的思考。

書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色彩,自由和樂趣。每天早晨起牀,他先要放幾首音樂;在放學後,他可以和幾個哥們去咖啡館喝咖啡或者去酒吧喝啤酒;在週末,他能教小朋友踢足球;在閒暇的日子裏,他還會和好友開派對或去旅行……再來看看我們現在的生活:早早地起牀、匆匆忙忙地上學、沒完沒了地做作業、上不完的各種補習班……

即使偶爾也有短暫的放鬆和娛樂,也大多是來去匆匆,蜻蜓點水,從來無法盡興,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愜意差得是十萬八千里。更重要的是,安德烈有一位能寬容他、理解他的好母親。龍應臺深知自己和兒子之間有一堵無形的牆,但她沒有越過這堵牆,而是透過牆上的窗戶來仔細觀察自己的兒子,並重新認識他。可是我們的父母呢?一心只追求成績,卻忽視了我們內心的感受。當我們成功時,父母總是覺得理所當然、不足爲奇,殊不知成功是由淚和汗換來的;當我們失敗時,父母滿是責備,卻不知我們心裏的委屈和痛苦。

之後,我總在思考一個問題,是什麼造成東西方生活觀念差異那麼大?後來,我才知道,是生活的態度不同造成的。在第20封信中,安德烈寫道,香港人永遠在趕時間,他們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他們是爲了工作而生活,因此他們根本體會不到生活的樂趣。我們又何嘗不是如此呢?爲學習,爲工作,四處奔波,每天都活在恐懼之中,無法靜下心來去思考生活。而在西方,人們總是熱愛自然,熱愛鄉村,熱愛閒適自在的生活。

他們爲了生活而生活。他們可以一下午都呆在酒吧或咖啡廳裏和朋友聊天,消磨時光,從而體會生活的樂趣。相比之下,我們活得更辛苦,我們體會不到生活的滋味,漸漸地,我們就會失去原有的真而變得麻木。

因此,在這個飛速發展的年代裏,我們應該放下身上的包袱,還自己一份純真,來體驗生活,感悟生活,熱愛生活。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3

龍應臺在書中寫到,“母親想念成長的孩子,總是單向的;充滿青春活力的孩子奔向他人生的願景,眼睛熱切望着前方,母親只能在後頭張望他越來越小的背影,揣摩,那地平線有多遠,有多長,怎麼一下子,就看不見了。”

孩子與母親的關係,往往漸行漸遠,孩子懷揣青春的故事拼命地往前奔跑,母親則總是守候在回憶的渡口默默想念。即使許多讀者羨慕龍應臺和兒子推心置腹的交流,也無法繞過他們母子之間也會有距離的現實。

特別是安德烈寫的第34封信《你知道什麼叫二十一歲?》,還有龍應臺寫的第35封信《獨立宣言》,你便知道母子之間會產生一定的距離是不可避免的事實。

二十一歲的安德烈迫切地希望母親把他當成一個真正的成人,十八歲的菲力普去上海實習也期待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獨立空間,他們不想再躲在媽媽溫暖的羽翼之下而見不到人生真正的風景,他們想用自己的腳步丈量世界的長度和深度,用自己的手掌觸摸世界的溫度與溼度。

這一切,都需要與父親母親家庭保持適當的距離,纔能有足夠廣闊的時空去錘鍊獨立的自我,這是每一個孩子從稚嫩走向成熟的必經之路,每一個父母都應該爲兒女獨立的勇氣而自豪,他們終於試着闖進這複雜的世界,尋找一個屬於自己的方向。

如今的事實是,父母每次見到20多歲的兒女都忙於催婚,介紹相親,讓女兒早點找個終生依靠,兒子早日成家生子,讓學業事業壓力本來就很大的兒女更是焦躁不已,往往奔着拉近距離的目的,卻總是越干涉越矛盾,與他們漸行漸遠了。反作用力在青春時期是逆反心理,一切[]跟父母對抗着來,而到了青年時期就是逃避心理,他們遠離父母,遠離家鄉,因爲外面的世界給尚未想通的他們提供了一個安靜和寬闊的時空自我緩衝,他們身處陌生城市但是內心踏實。

如今這也是一個事實,很多年輕人過年過節不願意回家,反而更喜歡待在大城市裏圖一個清靜。

所以,在兒女需要距離的時候,請父母主動騰出一個空間,給他們一點時間吧,等他們想明白了,就會向你們飛奔而去,因爲他們所謂的背井離鄉,都是爲了有一天讓你們完全放心。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4

所謂父母,就是那不斷地對着背影既歡喜,又悲傷,想要追回擁抱卻不敢聲張的人。——題記

一位母親,看着子女發表“獨立宣言”,問那些常人不願提起的問題,是什麼感受?一位母親,只能在後頭張望子女的越來越小的背影,揣摩那地平線有多遠,是什麼感受?一位母親,望着子女的堅實的身軀想要擁抱卻不敢聲張,是什麼感受?

讀《親愛的安德烈》,我想,我知道了!

這是一位名爲龍應臺的母親和她的十八歲兒子的故事……

有這樣一次,安德烈問他的母親“怎麼面對‘老’?”“會希望我記住你嗎?”這兩句話給我的觸動是深刻的。人會老去嗎?我問自己,答案想必已經知道,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的我看到這個問題有些愣,很可怕吧。我驚訝於安德烈的問題,但更驚訝於龍應臺的回答:“老”就是放在藥盒裏那色彩繽紛的藥片;“老”就是上樓到一半忘了自己是要上還是要下;“老”就是不說話時發出像咖啡機煮滾噴氣的聲音;“老”就是餓了吃不下累了睡不着,坐下去站不起來,記得的都已不存在,存在的都已不記得……

書中的安德烈已經長大了,成年了,可是龍應臺這位母親對他的愛卻沒有變,只不過換了一種方式,她開始學着認識名爲十八歲的兒子,書中裏提到人生就像旅行,前半部分是平原,和朋友嬉戲打鬧父母的陪伴下慢慢長大,後半部分是荊棘,需要一個人小心前行,在安德烈路途前半部分有龍應臺的陪伴,但是以需要她耐心的等待,把焦急藏在身後,在後面不停地張望着安德烈,那越來越遠的,越來越小的背影,揣摩着那地平線有多遠?怎麼一下子就看不見了?看到那堅實的身軀不畏艱險的在前,想要擁抱他,卻不敢聲張。

進入高中的我應該也將踏入人生路途中的荊棘地了吧,該脫離父母的懷抱,奔向這繚亂的世界,儘管這樣,我也是不會忘記的是誰在跋涉中給予我一席休息之地,愛和希望。使我們充滿勇氣和力量,讓心中永存着熱度和光,不去畏懼前方的荊棘。更不會忘記在走遠之後,回頭抱一抱那在後頭張望着,想去擁抱卻不敢聲張的你們……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5

讀了龍應臺的人生三部曲——《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和《目送》。其中《親愛的安德烈》反映了母子之間交流的方式和生活,我覺得它確切的反映出我們這個年齡段與父母之間溝通存在的問題。

這本書是龍應臺和她兒子安德烈兩人之間的36封家書,三年時間,她與她兒子重新認識。就如同龍應臺所說的:“我認識了人生裏第一個十八歲的人,他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這本書,讓我從龍應臺的角度,也就是從母親的角度去了解母子之間的溝通。我也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問題,也時常會內疚。

書中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色彩,自由和樂趣。每天早晨起牀,他先放幾首音樂。放學後,他也有屬於自己的時間,和幾個哥們去咖啡館喝咖啡或者去酒吧喝啤酒;在週末,他能教小朋友踢足球;閒暇時光裏,他還會和好友開派對或者去旅行……這些都好像是電影中的生活,自由、歡樂和不受拘束。而像我們這樣,上課、吃飯、睡覺、起牀……無限循環。在週末,則有上不完的補習班,即使有短暫的放鬆和娛樂,但時間太短不夠盡興。如同蜻蜓點水一般,轉瞬即逝。我們的生活就是這樣周而復始,直到遇到那個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我總是在思考一個問題,是什麼造就了中西方生活觀念差異那麼大?後來,我才明白,是對生活的態度不同造成的。在第20封信中,安德烈寫道,香港人永遠在趕時間,他們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他們是爲了工作而生活,因此他們根本體會不到生活的樂趣。我們又何嘗不是呢?爲學習爲工作,四處奔波,沒有太多時間去享受生活,每天都生活在恐懼之中。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爲我要你和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爲,我希望你將來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每當父母說起這段話時,我也就明白了讀書的意義。

“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倉央嘉措一詩道出了我的嚮往。詩和遠方,努力向前。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6

長大後想做什麼?這個問題真是從小被問到大。從前,幼兒園裏的我永遠回答“畫家”。如果別人繼續追問爲什麼,我便閉口不答。小學之後我的理想動搖了,老師?作家?我真的回答不出。到初中我又清晰的知道自己的短期理想——志願高中等等。

十八歲的安德烈面對母親的追問,給出的答案,似乎比孩子的還要荒謬,“流浪漢,蝙蝠俠,007……”是真的想做那些怪異的不存在的工作,還是和我甚至我們一樣,對未來充滿疑惑,甚至恐懼?顯然是後者。

有時候我常有這樣一種奇怪的感覺。坐在家裏時,認爲自己可以大有一番作爲,天地間總有我立足之處。一走在擁擠的街道上,自信盡失,尤其是清晨,在充滿上班族的十字路口,發現自己完全只是偌大世界上不起眼的一個學生,在密密麻麻的人羣中,我沒有過人的天賦,沒有永恆的毅力,如何做出一番成就?我愣了。

未來的我一定很平庸吧。或許是一個小職員?無業遊民?可能天天被上司罵?忙於完成各種不重要的小任務?書中龍應臺是這麼說的:“如果我們不是在跟別人比名比利,而只是在爲自己找心靈安適之所在,那麼連‘平庸’這個詞都不太有意義了。”

什麼意思?但我媽媽似乎也對我說過類似的話呀,當我考試失利時,我曾問過媽媽:“如果以後我成績不再好了,怎麼辦?”

媽媽是這麼說的:“不論你成績如何,我們都會永遠支持你,沒有原因。但我們希望你能努力學習,因爲這樣你纔能有選擇的權利,而不是被他人選擇。以後,你能選擇一個喜歡的學校,熱愛的工作,只要喜歡,就值了。”越長大這些話越能觸動我,害怕平庸。讀後感·可能所有年輕人都害怕平庸,害怕自己每一天都在無意義的重複,害怕自己四五十歲仍一事無成。但我們在害怕什麼?平庸永遠是在和別人比,但評價的天平由誰掌握,衡量的砝碼又是什麼?金錢?名利?人脈?

平庸,其實是不存在的。別人眼中的“沒出息”,在熱愛的人眼中,或許是一筆巨大的財富。書中說:到華爾街做銀行經理,或到動物園做照顧獅子河馬的管理員,而你是一個喜歡動物研究的人,我就完全不認爲銀行經理比較有成就,或者獅子河馬的管理員平庸。”

動物管理員,是個平凡的工作,但它從不平庸。是的,天平握在自己手中,砝碼永遠是內心的偏向。安德利在那個安靜夜裏問MM的一句話,訴諸了我們的心聲,我們做的一切抉擇都是對自己負責。別再害怕平庸了。

至少我們都可以給河馬刷牙。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7

從美國回來,恍若隔世的15天。懷揣着煩躁的心情去書店找書,在那些偏僻的角落始終沒有找到它的身影,暢銷書行列裏的一瞥才終於讓我找到了它。安德烈和龍應臺的照片分別在封面和封底,我的內心一顫。兒子半捂着嘴,眼睛的焦點不知匯聚在何方,他在思考什麼?母親略帶蒼老的臉龐帶着發自內心的微笑,她在思考什麼?

我用了整整一個下午去閱讀這本書。感,確實有很多,可突然覺得難以表達。我發現17歲的自己竟然是如此膚淺,和父母的關係是如此的若即若離。作爲一個傳統的中國女高中生,我又想離開父母,好好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可是又離不開父母的照顧,是家裏的小公主。所以我覺得我11月份決定報名學校的這次赴美交流2周的活動是非常明智的。不能和安德烈在美國的交流一年相比,至少我已經邁出一大步了。1月16日在學校集合趕往機場的那天,大巴啓動的瞬間,車外二十幾個父母無一例外的向我們揮手,他們目送我們。祝我們平安。那個時候的我有點想哭,第一次跨國半個地球繞過整個太平洋離開父母,他們的心裏一定一有千絲萬縷的不捨。可能是我沒心沒肺吧。這種感覺不一會兒就被旅途的新奇給代替了。我才真正體會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段,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書中大量地提到了文化。但是大多是關於歐洲的文化。上海是個多元文化的大都市,市井文化,歐美文化,中國傳統文化,等等。在這樣的城市裏生活,很喧囂,也很累。每天家裏學校兩點一線,揹着沉重的書包在這個川流不息的城市裏遊走。確實迷茫過,我們這樣難道只是爲了高考嗎。爲了一張名校的畢業證書在高級的公司裏工作,慢慢老去結婚生子最後風光大葬。我們的人生似乎早已落入俗套,被世俗的枷鎖緊緊套牢。我們總是這樣匆忙,爲了人生的一個又一個所謂的目標奔波。我也想哪一天能毫無顧慮地在一個路邊的咖啡館喝喝咖啡,和朋友沒有止境地聊天,聊我們曾經的夢想,已經實現,或許永遠不能實現的夢想。

不知道該如何結尾,那就希望所有的同學都能和父母之間減少隔閡,好好走屬於自己的人生路。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8

“我知道他愛我,但是,愛,不等於喜歡,愛,不等於認識。愛,其實是很多不喜歡、不認識、不溝通的藉口。因爲有愛,所以正常的溝通彷佛可以不必了。不,我不要掉進這個陷阱。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沒有關係,但是我可以認識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認識這個人。我要認識這個十八歲的人。”

“你爲什麼不試試看進入我的現代、我的網絡、我的世界呢?你爲什麼不花點時間,好好思考‘打扮’這件事,買點貴的、好的衣服來穿?你爲什麼不偶爾去個你從來不會去的.酒吧,去聽聽你從來沒聽過的音樂?難道你已經老到不能再接受新的東西?還是說,你已經定型,而更糟的是,你自己都不知道你已經定型得不能動彈?”──安德烈

這部由36封家書構成的書,不僅橫跨了新與舊,左派與右派,流行文化與人文關懷,更橫跨了母與子的世代價值觀,集結成這一本精彩的散文集。其實在我們身邊,包括我在內,有多少人和自己的父母交流甚少,缺乏適當的形式和機會,以至於兩代之間形成了一條無法逾越的鴻溝。我們會發現,自己越長大越孤單,漸漸的不願意和父母分享更多的東西,反而身邊的朋友或許比父母更加的瞭解自己。我們不斷的接觸更新的事物,漸漸的從父母的世界中遠去,偶爾的電話也是例行公事一般的枯燥無味。我們都感覺到了這種變化,但是卻沒有人願意或者留心是不是應該改變一些。我想,我們的父母養我們長大成人,絕對不想看到的是這樣的一種結局。看了《親愛的安德烈》這不書之後,我發現,作爲子女,我們是多麼的不瞭解自己的父母。他們渴望瞭解我們的世界,於是心思急切,於是這樣的感覺讓我們厭煩。於是我們就會不自覺的離他們更遠。但是,我想,父母所作的一切都是源自於內心深處愛的噴泉。是愛,讓他們管我們管的太嚴;也是愛,讓他們在日益長大的、獨立的子女面前手足無措。所以,無論外在的表現如何,內在的實質都是愛。

文中的龍應臺理智、開明,安德烈年輕、奔放,有自己的主見和生活。母親用自己的人生經歷和睿智引導和感化兒子;兒子用自己的潮流、活力來感染母親,開闊她的視野。兩代人的不同的人生經歷相互碰撞,於是母親認識了這個18歲的年輕人,兒子也走進了大自己30歲的媽媽的世界。相互瞭解,相互包容,相互影響,相互激勵。這是一種和諧的母子關係,也是母子雙方作出的努力。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9

在所有信件中,我最喜歡《給河馬刷牙》這一篇,針對兒子未來的工作選擇,龍應臺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第一,它給你意義;第二,它給你時間。

因爲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如果你喜歡的是動物研究而不是到華爾街做銀行經理,那麼給大象洗澡,給河馬刷牙也是有意義的。我覺得這樣的擇業觀是很正確的,可是很多人卻被世俗的標籤迷失了雙眼,選擇外表風光,實則令自己痛苦不堪的工作,爲了讓別人豔羨,實則苦了自己。龍應臺對安德烈說,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爲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爲,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我認爲,這是全世界鼓勵孩子認真讀書最好的理由!兒子安德烈對母親說了許多人生的困惑,母親龍應臺也做出瞭解答。安德烈說,在這麼多邪惡,這麼多痛苦的世界裏,還能保持同情的純度,那可是一種天分;在中國,大學只管知識的灌輸,但是不管人格的培養和思想的建立;很多年輕人的心思是保障自己,而無時間想根本問題……

龍應臺跟兒子說,面對失戀,面對當下的痛苦,學會把人生的鏡頭拉長來看,就不那麼絕對了;“愚昧無知”的漁村,最原始最真實的面貌彷彿是錨,牢牢定住我的價值;人生是從平原走向森林的過程,大家各自分散,素面修行;每一個孩子就是一本經,是爲母終身奉讀的經;人生所有的決定,其實都是不回頭的“卒”;希望兒子在走向全球之前,先有自己的村子……

龍應臺還說,她不希望兒子做一個靈魂的漂泊者,也許那是文學的美好境界,卻是生活的苦楚。沒有人希望她的孩子受苦,即使他可能因爲苦楚而變得比較[]深刻。這段話,也讓我明白了,爲什麼很多大師級人物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爲快快樂樂的普通人,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其實,寫了這麼多讀後感,我發現《親愛的安德烈》是最難寫的,裏面的思想太豐富,差異性太大,政治、經濟、文化、時代什麼樣的主題都有。

有時候不得不選擇站隊,站在母親龍應臺這一邊,還是站在安德烈一邊,同一個問題他們說的好像都有道理。同爲20多歲的年輕人,我很多時候跟安德烈的想法是一樣的,卻也知道母親龍應臺此時的成熟想法只能是我日後可以理解的。

寫到最後,我好像從複雜的主題中找到了一個永恆的主題,那就是母親對兒子的愛。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0

昨天零零碎碎拼拼湊湊的看完龍應臺的《給安德烈》,相比那些風趣的內容,我更多被打動的是這對母子彼此合作的態度,一同從容坦誠面對分歧面對真實的自己和生活的勇氣和幽默。

對每一個人來說,父母見證過我們所有最初的歲月,而我們見證着父母最美好的歲月。普天下,也只有這樣的愛,雖然註定以分離爲終結,卻不以欣賞爲前提,不以結果而決定。可是也是因爲有愛,有付出,有期盼,纔會有委屈,有傷心,有無奈。小時候覺得最委屈的事情,也無非就是好心辦了壞事被爸媽責罵,然後一邊抹眼淚一邊申訴,你們怎麼都不理解我啊。然後父母也很傷心,你這孩子,做錯了事情咋不曉得錯呢,以後出去了再這麼非得吃虧的,怎麼就不明白道理呢。可是我們都不這麼說話,我們都只說半句話,我從來就不會先承認錯誤,再解釋我的好心。爹媽也從來鮮有先解釋下他們對於嚴重後果的擔心,再批評錯誤。現在想來,愛只是前提,表示我們願意,願意付出,願意接受,可它不能代替努力,不能代替我們在彼此瞭解過程中所有摸索中的成功和不成功,不能代替我們在表達和接受相處過程中信息不對稱而必須的自我反省和調節。不能代替我們去表達,去感受,去溝通和了解。作爲子女,我最慶幸的事情之一是不管少年時候的自己有多麼強烈的敏感和封閉,母親始終沒有放棄嘗試去了解這樣一個成長波動的小小個體,紙條,書籍,信件,以身作則身體力行。也是最初這一份也許實際效果甚微卻清晰表明的態度打動了平靜的外表下極度不安的心靈。也讓自己從此慢慢明白,人生是一場只知道方向卻沒有精細地圖的遠行,很難判斷百米之外,是溝塹,還是坦途,是深山密林,還是平湖幽谷。但是你給出的愛,你擁有的愛,卻可以超越境遇,不離不棄,始終如一。在一起的時候,我多做一份,母親便少操心一份,不在一起的時候,我們多傾聽一份,我們便多瞭解對方一份。

我始終相信,是我前世的造化,得她爲生身之母,卻是她今生的修爲,造我於膝下承歡。我常跟她開玩笑說,你看瓦,你的作品一點都不像你,你生氣不生氣瓦。然後孃親則相當配合的正色答道,其一,你長得極像我家的那人,其二,你看看你眉頭眼目看人做事的神態,有哪一樣不是我的複製?也許,多年的行醫生涯給母親的是永遠波瀾不驚鎮靜安和的面容,可當我依舊像仔貓一樣極度慵懶的蜷在她膝上的時候,分明,有無際的愛在洶涌。母親節快樂,祝天下的父母和兒女們都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