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人生的智慧》有感

讀《人生的智慧》有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4W 次

《人生的智慧》是又一本看得廢寢忘食的書。作者叔本華,德國著名哲學家,唯意志主義和現代悲觀主義創始人。書中,作者以優雅的文體和格言式的筆觸闡述了自己對人生的看法,也是沉寂多年的叔本華在晚年的成名作。這本書涉及健康、財富、名聲、榮譽、待人接物等與我們世俗生活至爲接近的事情,語言很通俗,但卻有其難以抗拒的魅力,讓人心悅誠服地將自己的思想跟着作者走。同時本書也以形而下的角度向世人闡述了"幸福論"。

讀《人生的智慧》有感

本書開篇即將決定凡人命運的根本差別分爲三類:人的自身、人所擁有的身外之物、人向他人顯示的樣子。那麼何爲幸福呢?叔本華的解釋是,人的內心快樂抑或內心痛苦首先是人的情感、意欲和思想的產物,而人的身外之物對於幸福只能發揮間接作用。楊絳先生說過,人最可貴的是人自身。人生說短也短,說長也挺長,能否生活的幸福很大程度上其實取決於人的內心是否強大。然而,現實又是怎樣的呢?叔本華對現實進行了剖析: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只是考慮運氣、考慮擁有的財產,或者考慮我們在他人心目中的樣子。可是我們如果能夠內在豐富,或許對運氣就不會有過多的要求,也不會在對比中產生更多的不甘心。如歌德所說"大衆,不分貴賤,都總是承認:衆生能夠得到的最大幸運,只有自身的個性"。所以,人的內在擁有,對於人的幸福纔是最關鍵的。然而現實生活中能夠真正悟到這一點的又有多少呢?

伊比鳩魯把人的需要劃分爲三類:天然且迫切的需要、天然的非迫切的需要、非天然非迫切的需要。第一類如食品、衣物,最後一類如奢侈、排場等。然而,讓人產生不愉快的或許是排在後面的需要。人性中還有一點,得不到的都是最好的。我們之所以感到不滿,是在於我們不斷試圖提高我們的要求。提高要求本身並沒有錯,然而,得不到的真的就那麼好嗎?適當的給慾望做減法,珍惜當下擁有的一切或許並非壞事。古希臘哲學家愛比克泰德有句話,"擾亂人們的不是客觀事情,而是人們對客觀事情的見解"。眼前的事物無論好壞,都是一種客觀存在,人對它的認識多半取決於自己的主觀看法。相比糾結於各種得到的得不到、甘心的不甘心的而導致不快樂,能夠擁有高貴的品格、良好的智力、愉快的性情和健康良好的體魄本身就是人一生最大的財富,也是幸福生活的關鍵。

然而,生活在現實中,人們不可避免的想要爭取名聲或名譽。叔本華認爲,名聲和名譽是一對孿生兄弟。名譽是可朽的,但名聲是不朽的。名譽尾隨別人對我們的瞭解,而不會超越此界線。但名聲卻與此相反,它走在別人對我們的瞭解之前,並把名譽也帶到了名聲抵達之處。每個人都能獲得名譽,但只有少數人能獲得名聲。因爲名聲的獲得只能通過做出行動業績或創作思想性的作品。做出行動業績需要一顆偉大的心,而創作鉅著需要擁有非凡的頭腦。行動業績會通過記憶傳達給後世,而作品除非缺失了某部分,大多以自身原來的樣子留傳下來。作品的形成不依賴機會,它們只靠創作者本人。只要作品還存在,它就以原來的樣子而存在。然而,我們會發現,很多好的作品都在作者暮年甚至歷經數世之後才被人欣賞、開始流傳,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在於只有時間能帶給我們爲數不多的真正具備能力的評判員。當然,書中也提到,現實中不排除虛假的、名不副實的名聲。

關於獨處、思想和孤獨,書中寫道,一個人逃避、忍受或喜歡獨處是和這個人自身具備的價值成比例的'。因爲在獨處的時候人才會感受到自己的自身。獨處的時候,一個可憐蟲會感受到自己的全部可憐之處,而一個具有豐富思想的人只會感受到自己的豐富思想。進一步而言,一個人在大自然的級別中所處的位置越高,那他就越孤獨。促使人們投身於社會交往的,是他們欠缺忍受孤獨的能力。因爲通過與同一類人的接觸,他們才能獲得最強烈的刺激。在這種意義上,叔本華把平庸之輩比喻爲俄羅斯獸角樂器,而把有豐富思想頭腦的人比作鋼琴。每隻獸角樂器只能發出一個單音,把所需的獸角恰當地湊在一起才能吹奏音樂。而鋼琴本身就是一個小型樂隊,更適合獨奏。即使它真的需要跟別人合作演奏,那它也常作爲主音存在。如果一個人自身既偉大又豐富,那麼這個人就能享受到在這一貧乏的世上所能尋覓得到的最快活的狀態。

書中露骨的寫出了一些常人明白但不會輕易表達出來的人性的弱點。如,書中引用歌德的話,"優秀人物很少被人發現,他們能夠獲得人們的承認和賞識就更是稀奇的事情"。"我們給別人榮譽的同時,也就降低了我們自己"。因而叔本華總結爲,人們除了智力的不足,還有一種道德上的劣性,那就是嫉妒。一般而言,名譽會得到人們公正的評判,它也不會受到嫉妒的攻擊,但獲得名聲只能經過與嫉妒的一番惡鬥,並且,月桂花環是由那些絕非公正的裁判員所組成的裁判庭頒發授予的。如此觀點看似悲觀,但經受過生活、人性考驗的人或許會有共鳴。所以,對此部分的理解見仁見智吧。

對於現在和將來,叔本華認爲人生智慧的重要一點就是在關注現在和計劃將來這兩者之間達到恰到好處的平衡。永遠不要忘記:現在纔是唯一真實和確切的;相比之下,將來的發展幾乎總是與我們的設想有所不同,甚至過去也與我們對過去的回想有所出入。總的來說,不管將來還是過去,都不是表面看上去的那麼重要。距離相隔遠了,物體在人的視覺裏就縮小了,但卻在頭腦思想裏放大了。只有現時纔是真正的和現實的。不要由於在過去我們的希望落空現在就變得憂鬱寡歡,或者爲了將來操心傷身以致敗壞現時。由於懊惱過去和操勞將來而拒絕美好的現在時光或任意糟蹋它,是徹頭徹尾的愚蠢做法。

《人生的智慧》一書不長,但字字璣珠。不知不覺又到深夜,更多體會,還是拿書慢慢領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