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文本解讀,語文教學之根》有感大綱

讀《文本解讀,語文教學之根》有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8W 次

今天讀了江蘇省通州市五接小學陸雲峯的《文本解讀,語文教學之根》,有很大的收穫。

讀《文本解讀,語文教學之根》有感

通過學習,我懂得了語文學習的過程,也就是對文本的解讀過程。也正是基於這種認識,在新課程背景下,要讓我們的閱讀教學真正地凸顯語文學科的功能、體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解讀文本無疑成爲閱讀教學的根本之根本。從對文本的解讀過程來看,作爲文本解讀的主導與主體——教師,由於其已受過系統的文學教育甚至薰陶,更多地是憑藉自我生活經驗、情感經驗、欣賞經驗來感受、體驗和理解文本,其感受能力、欣賞水平以及已經具有的對於社會、人生以及對於文學本身的認識,都將被運用到他對某個文本的解讀之中。於是,教師與文本及其文本作者的對話——即對文本解讀的思維方向和價值感悟則責無旁貸地成爲三種對話中的首席,即教師的以自己的解讀過程影響學生對文本的解讀,成爲學生與文本對話、解讀文本的導航。

同時,我對如何解讀文本也有了一些基本認識:

一是抓住文體解讀文本。站在文學文本的角度解讀文本,是教師解讀文本的第一步。對於小說的解讀,可以抓住小說中的主要人物,讓鮮明的人物形象成爲文本解讀的要義。對於散文的解讀,則應重在對文章思路和作者情路上的把握。童話的解讀要關注幻想民間故事的解讀要關注引領學生嚮往美好,寓言故事則要研究寓意,說明文的解讀則從科學入手,應用文的解讀從寫作方法入手……其中,新教材引進的文言文,教師則應字斟句酌,藉助工具書,做到條分縷析,明意析理,抓住關鍵句。

二是抓住文題解讀文本。題好一半文,小學課本中的文本,大都通俗易懂、主題明朗,尤其是文章的題目,絕大多數都是對課文內容或是作者寫作意圖的高度概括。教師要善於利用和開發好文題資源,善於利用課題提出問題,以此正確解讀文要。抓住文題提問題。對於文題的解讀,是接觸文本的'第一步,直接導致讀者——教師或學生閱讀文本的價值指向——到文中讀什麼、思什麼、答什麼。在抓住解讀文題的過程中,我們還應特別注意閱讀的迴應,即在通過閱讀解決文題所闡發出來的問題時,必須在閱讀結束後再回到文題上來,看一看問題解決了沒有,這些問題是不是文本的作者寫作的主要旨趣。

三是抓住問題解讀文本。著名語文教育家錢夢龍說過:“我在備課的時候,首先考慮的不是自己怎樣講文章,……有時候自己在閱讀中遇到難點,估計學生也會在這些地方發生困難,就設計幾個問題,讓學生多想想。”對文本的解讀,很大程度上是對一些具體問題的解答過程。這些問題的產生與設計、呈現與表達,都必須通過一定的載體——教師的問、學生的問來體現。這其中,教師對問題的預見直接導致着對文本解讀的正確方向。

讀了本文,我深深領悟到,當我們語文教師將整個身心投入到文本中去的時候,那將是對語文教育的一種最好的體認。需要我們語文教師要有語文教育的人文情懷,要終身學習,一輩子去學習,才能領會文本的真正價值內涵,才能在真正意義上上“好”語文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