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奇葩說《好好說話》讀後感(精選12篇)

奇葩說《好好說話》讀後感(精選1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4W 次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奇葩說《好好說話》讀後感(精選12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奇葩說《好好說話》讀後感(精選12篇)

  奇葩說《好好說話》讀後感 篇1

人說一句話之前問自己三個問題:第一,我說這句話是真的假的,有沒有事實依據?如果是真的;第二,我說這句話會起到什麼效果、有沒有用?如果你相信會有正面的效果;第三,我說這句話是不是出自善意,還是隻是爲了顯示我自己獨特的見解?三個問題都問完,覺得自己要說的話既是真的,又是善意,還會有用,這時候再說出來。

馬薇薇總結《好好說話:“新鮮有趣的話術精進技巧》:因爲我們教的東西,大學沒有,人生必修。”高度競爭的複雜人際關係、快節奏的學習和工作環境,要求我們掌握更加智慧、更有銳氣、更強調科學性與可操作性的“好好說話”之道。本書提供的學習方法:從錯誤中學,從場景中學;以分析的心態學,以通融的智慧學。

說話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集中體現,話術分爲溝通、說服、談判、演講、辯論五個維度,五個維度既有區分,又有相互轉化的內在趨勢。

現代社會的四個特點決定說話的重要性。第一,它是由契約精神維繫的陌生人的集合;第二,它以標準化和規範化爲基本原則,除了極少數走在前沿的科學家和藝術家之外,大多數人所從事的都是標準化的工作,這保證了效率最大化,卻也使得脫穎而出顯得越發困難;第三,它在信息氾濫的同時,伴隨着注意力的稀缺;第四,網絡在使說話收益大增的同時,其放大和固定效應也使說話的風險越來越大。

用第二屆《奇葩說》冠軍邱晨的話來說:兼具“耐思”(進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的智慧)、“耐撕”(處理觀點交鋒和利益衝突的能力)、“nice”(與人爲善追求達成共識),纔是這個時代所要求的“好好說話”。

不會好好說話,歸根到底是因爲拎不清狀況。那麼,到底要怎樣分析狀況,才能確定正確的說話策略?一個最明確的指標是:權力關係。它決定了現實的語際關係,決定了各類場景下說話的基本原則。爲了在開口之前心裏先有譜,我們用圖示來明晰話語中的權力形勢。

典型錯誤1:演講時,上臺伊始就急着煽情或者下結論。必須先理解演講是“權力的形成”,重在對聽衆的吸引、聚焦和引導,才能在這個場景裏掌握主動。

典型錯誤2:溝通時,喜歡強行推進自己的結論。溝通是“力的流動”,重在拉平二者的關係,讓雙方都能講出自己的真實想法,所以我們需要的不但不是刨根問底,反而是要像激流中的划艇者那樣,在容易觸礁的地方不斷協調轉向,避免衝撞。任何一方凌駕於另一方之上,甚至只是暗示出地位的區別,都是溝通的大忌。

典型錯誤3:說服時,以爲只要能辯倒對方就可以“以理服人”。說服的關鍵,就是要尊重並且利用對方的自主性,使其從自身角度出發,心悅誠服地接受我們所希望其接受的觀點。我們要卸下對方的心理防禦機制,訴諸對方自身的心理需求,讓“我說服了你”變成“你說服了自己”,讓“我的觀念打敗了你的觀念”變成“你的觀念升級了”。

典型錯誤4:談判時,以爲只要真誠溝通就一定能攜手共贏。我們需要的是把各自的目的、訴求、損益擺到檯面上來談,通過討價還價的利益交換,儘快確定一個雙方都可以接受的版本。

典型錯誤5:辯論時,以爲只要壓倒對手就是自己的勝利。辯論是一種“權力在他方”的話語體系。形象地說,是彼此都盯着對手,但是心裏都在想着怎樣得到旁觀者的認同。對手其實並不重要,他們只是我們向第三方證明自己正確的一個工具。這是辯論的基本策略,也是辯論講究風度的根本原因。

說話,是一項綜合能力,而傳統口才教育最大的缺陷是隻講單項訓練,不解全息話術的奧妙。事實上,正如色有三原、光分七彩,話術能力也是由五個維度集合而成的。按照前面提到的權力關係的不同,分別是溝通、說服、談判、演講、辯論。理解它們相互之間的此消彼長和滲透轉變,使其隨緣應化地共同發生作用,我們就能在任何場景下好好說話。

視角不正確,一開始你就輸了。單學溝通,會變得像兔子一樣柔弱;單學說服,會變得像狐狸一樣腹黑;單學談判,會變得像鱷魚一樣冷酷;單學演講,會變得像孔雀一樣顯擺;單學辯論,會變得像刺蝟一樣難纏。你需要做到:

(1)具備並且強化五項話術能力;

(2)各項話術能力都能與其他項目配合使用;

(3)知道具體場景中如何配合使用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溝通:權力的流動。溝通偏重“理解”,目的是要學會怎樣體會別人的角色、照顧別人的訴求。溝通的要義是平等,雙方處在同一個平面才能打開心結,這就需要讓權力流動起來,消解既定的權力格局,協調轉向避免衝撞,營造暢所欲言的語境,比如情愛、親子、危機等。

說服:權力在對方。說服偏重“改變”,也就是將我們的觀點和立場植入對方心中,讓對方按照我們的預設來想問題,並且得出我們想要的結論。說服的要義,是時刻警醒“權力在對方”,作爲無權的一方,我們需要用各種迂迴的手段達成目的。

談判:權力在雙方。談判偏重“協調”,也就是在雙方合作才能解決問題的情況下,讓合則兩利、鬥則兩敗的雙方,在可衝突、能衝突的情況下去選擇合作,並且儘量實現各自利益的最大化。

演講:權力的形成。演講偏重“表現”,目的是能夠自在、得體、有邏輯地向一般聽衆進行陳述。這是一個人建立自我身份、傳遞個人特色的最基本素養。

辯論:權力在他方。辯論偏重“捍衛”,也就是有理有據地維護自己的立場、迴應對方的質疑。

好好說話是全息性的,首先溝通是話術之本,評價一個人會不會好好說話的核心,但是溝通並不足以解決絕大多數的說話問題;接下來辯論是溝通的深化,解決衝突決定勝負的是講演,讓觀衆自行生長出講演者所要的觀點,需要的是說服。也就是說從溝通到辯論、從辯論到演講、從演講到說服,再從說服回到談判,仍然是一個環環相扣、息息相關的全息整體。

  奇葩說《好好說話》讀後感 篇2

在喜馬拉雅聽音頻的時候就很奇怪爲什麼每期前面都會標註【溝通】【說服】【談判】【演講】【辯論】這五個類別之一。看了這本書才知道主創們把說話分成了這五個維度。簡單來講,這本書在音頻的基礎之上起到一個分類總結的作用,更具條理性。在同類作品中,這本書的內容無疑是很好的。扣一星是因爲書的內容太口水,感覺像是另外的人整理總結了音頻的內容。另外每個維度寫的太寬泛了,只是舉了一些該維度的'例子,我感覺出書還是有點快了。好好說話,好好學習說話,真的還蠻有趣的。

當然最重要的就是要用起來。

以下就是書裏面的內容,做了一個梳理:

1,【溝通】權力在流動。

溝通偏重於“理解”,目的是要學會怎樣體會別人的角色、照顧別人的訴求。

2,【說服】權力在對方

說服偏重“改變”,也就是將我們的觀點和立場植入對方心中,讓對方按照我們的預設來想問題,並且得出我們想要的結論。

說服的要義,是時刻警惕“權力在對方”。

很多自我激勵,自我成長的課程,其實就是說服技巧的一種延伸。

3,【談判】權力在雙方

談判偏重“協調”,也就是在雙方合作才能解決問題的情況下,讓合則兩利,鬥則兩敗的雙方,在可衝突、能衝突的情況下去選擇合作,並且儘量實現各自利益的最大化。

4,【演講】(形成話語權的過程)吸引、聚焦、與引導權力在觀衆

演講偏重“變現”,目的是能夠自在、得體、有邏輯地向一般聽衆進行陳述。

5,【辯論】權力由第三方決定

辯論偏重“捍衛”,也就是有理有據地維護自己的立場、迴應對方的質疑。更進一步說,辯論的目的不只是消極地“防身”,更重要的是,它能積極地提升決策的效率與品質。

好好說話流程:傾聽(收集信息)、判斷(權力歸屬)、思考(應對之策)、表達(語言輸出)

  奇葩說《好好說話》讀後感 篇3

最近讀了《好好說話》一書,頗有感慨!

一直以來,我們以“聽話”的方式被教育,卻又以“說話”的方式被考覈。我們所學的東西無不以“表達”爲指向,他人對我們的看法也幾乎都以“表達”爲依據,可是作爲最直接表達方式的“說話”,卻始終處於極其邊緣的地位,這也很尷尬。

尷尬之所在,正是機會所在。況且,在成功所需要的一切因素裏,相較於出身、機遇、精力、智力、意志品質,我們最能控制的,其實就是“說話”這件小事。

說話這件事學校不教,但卻是人生必修。

良好的溝通表達能力是今後行走江湖的重要生存技能,這是世道人心和文化結構的改變。關於說話,古人有一個說法。說一句話之前要問自己三個問題:第一,我說這句話是真的假的,有沒有事實依據?如果是真的,接着問第二個問題:我說這句話會起到什麼效果、有沒有用?如果你相信會有正面的效果,再問第三個問題:我說這句話是不是出自善意,還是隻是爲了顯示我自己獨特的見解?三個問題都問完,覺得自己要說的話既是真的,又是善意,還會有用,這時候在說出來。

在當今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好好說話”的含義跟傳統社會根本就不一樣。用2013年“星辯”國際華語辯論邀請賽冠軍邱晨的話來說:兼具“耐思”(進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的智慧)、“耐撕”(處理觀點交鋒和利益衝突的能力)、“nice”(與人爲善追求達成共識),纔是這個時代所需要求的“好好說話”。

說話雖然簡單,但可不是一件小事。說什麼話,很重要。用簡單的話去傷害別人,可能造成的後果很大。用簡單的語言去溫暖這個世界,可能給人帶來的就是一時、一天乃至一生的幫助。

  奇葩說《好好說話》讀後感 篇4

《好好說話》的序言裏,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年輕人,本來小時候也是活潑可愛,可是因爲在他三年級的時候一位老師給他取了一個外號,給他的心靈造成了很大的傷害。那種年幼時候所引起的自卑,影響了他很久的時間。

可能說話的人並非有多大惡意,可依然是一種不好的心態,說明心裏在看別人不好的地方,而且還不懂得看破不說破,一定要過了嘴癮才舒服。我們很難淨化到說心中完全不起惡念,或者說真的做到無分別,但至少,懂得尊重別人,儘量不要從言語上給別人造成傷害。

一個人真正的成熟,不是變得圓滑、世故,而是知道這個世上的人大部分都不容易,也知道自己的人生常常也不完美。心裏裝下了別人,願意付出溫暖,這就是別人說的,知世故而不世故。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原生家庭,有自己獨特的成長經歷,甚至有不同的信仰,總有我們所不瞭解的角落。跟一個人相處,其實就是在跟一個世界接觸,這個世界有開放的地方,有禁忌的地方。不管我們是否能全部理解或認同,但至少要尊重這個世界存在的權利。

一句不假思索的話,打破了這種禁忌,正是因爲說話的人心中的世界太過於狹隘,不懂得廣袤的天空下萬物生長,美或醜都是自己眼中的,與存在的本身無關。太淺薄的話說出來,是因爲自身還不夠成熟,不夠廣闊。像書裏說的,好好說話,你嘴裏的人生,就是你的運勢。

書裏也教了我們不少說話的技巧,從生活出發,幫你解決生活,職場上常見的說話問題。全書把說話概括成五維話術,它們分別爲:演講、溝通、說服、談判,辯論,這五個維度並非彼此獨立而是相交相合。書裏圍繞五維話術拋出一個又一個場景,用具體的實例指出其中的誤區、處理的訣竅及使用注意。

我們常說禍從口出,還有人自稱“我說話很直不要在意”這之類的我都認爲是不會好好說話,這也和情商有很大關係,而所謂情商高,確實就是懂得好好說話。這點我覺得奇葩說裏的蔡康永和演員黃渤就很厲害。有句話是:智商決定你的下限,情商決定你的上限。你說話讓人舒服的程度,能決定你所能抵達的高度,所以我們更應該學會好好說話了。

與人交流都離不開說話,而從你所說的話,大抵可以知道你是個怎樣的人,你值不值得去交往。無可置否,這會很累,老是顧着別人的感受,明明已經話不投機,爲了應酬,爲了社交,還是要硬着頭皮聊下去。爲了工作,爲了生計,很多人迫不得已做着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或許,有人會認爲,人一生那麼短,爲什麼要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呢?做自己想做的,說自己想說的,纔會找到知己,纔會找到那個對的人。其實,曾經的我也是這樣想的。但後來在社會摸爬了一把,才發現,會說話,說好話還是很有必要的。懂得說話的人會減少不少的困擾,把問題解決的同時又能化解尷尬。無可否認,有些人天生就十分擅長說話,這是上天賞賜他們一份禮物。但是沒有這份特長的我們,難道就不應該好好地學習,掌握一些方法,讓自己少陷於尷尬之地嗎?

好好說話,說好話還是很有必要的。在以後的日子裏,在說話方面,希望自己能有所提高,做一個有趣的人,做一個別人願意傾聽我故事的人,希望大家和我一樣,能學到好的東西,好好說話,關鍵是好好做人!

  奇葩說《好好說話》讀後感 篇5

會說話的人舌燦蓮花,綜合起來看反應敏捷、思維清晰、邏輯嚴謹、表達能力強;同時情商也高、善於提問和周旋,可以避開對方鋒芒或陷阱,還可以反敗爲勝主導別人思維,但又會進退自如,讓對方舒適,且巧妙給對方尊重和餘地。

對於這樣會說話的人大家都很羨慕,因爲生活中笨嘴拙舌的人隨處可見、撞碎別人玻璃心又被玻璃割傷自己的也隨處可見、因不善言辭內向自卑的人更是數不勝數。古人倡導敏於思而訥於言、沉默是金,連巧舌如簧也帶有些許貶義。但隨着時代的發展,不奢望成爲演說家或講師,但說話已經成爲很多領域的一項必備技能。

會說話,在作者看來,是具備綜合能力的人,是可以達到五維俱全的圓融狀態。作者在這本書裏講述了溝通、說服、談判、演講、辯論這五種不同的維度下怎樣做到好好說話。這其中的場景中,前三種在大部分人的工作與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只有學會五個領域的聯繫與轉換,才能體會到五維是掌握好好說話之道的鑰匙。作者的方法就是從錯誤中學,從場景中學,多分析思考,才能達到通融的智慧學。

關於溝通,表層的話語纔可以達到深層次的內心的認知,能夠打破自身的侷限,在交流中實現自我的呈現和對方的自我實現這樣一個雙向流通的結果,這樣的溝通是成功的。說服要找到切入點很重要;談判本質是交換,爲彼此創造出各種供評價的事務;演講起來要能夠善於、敢於表達,自信、流暢、清晰而又生動;而辯論思維在不靠譜的世界中,是一種必要的心智防身術,對於訓練洞察力和大局觀也很有幫助,首先能說服自己才能保持理智。

書中的例子比較易懂,比如向領導彙報工作,說半天領導雲裏霧裏,彙報者沒有重點和焦點都是要大忌。作者就教我們方法,可以先問再答,確認下領導真正的意圖;其次要看人說話,預判領導已知的內容和關注的內容,有所選擇的解釋;第三點很實用,就是先講中心句,精簡概要而突出重點。

會說話的人有朝氣、有銳氣,有智慧;不傷人,也不用屈己從人。有點小心機而不是腹黑也不錯。文中引用的《奇葩說》的邱晨小結:“耐思、耐撕、nice耐思”,這個小結很有意思,我的理解分別是要有思考和分析的能力、有對抗語言交鋒與衝突的能力、與人爲善,求同存異的能力。會說話需要長期積澱和訓練,腹有詩書氣自華,要存於內而發於聲達於人。會說話其實還有一個原則就是不管技巧如何,道比術更重要,語言本身是極其複雜而又精巧的工具,有時只可意會又不可言傳,總之要爲人真誠,長存善意,且說真話,不說廢話。

  奇葩說《好好說話》讀後感 篇6

前幾天看到一篇文章叫《好好說話》,覺得挺有吸引力,就好好讀了一下,感覺還有些啓發。確實,正如文中所說的,說話是一門學問,說話簡單,會說話就不那麼簡單了。常言道: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口無遮攔的人,很有可能會招來不必要的麻煩,因爲與人溝通的過程中,因爲說錯一句話,別人記一輩子的情況不在少數。同樣會說話的人往往能因爲其說話的藝術而受人尊敬。說話不僅是我們與他人溝通的方式,同時也能體現出一個人的素養,甚至決定一個人一生的前途和命運。對於說話的方式,古人早就給了我們一個建議:說一句話之前要問自己三個問題,一是我要說的這句話的正確性,是真的還是假的,有沒有依據,如果沒有證據證明是真的就不說,如果有接着問第二個問題,我說的這句話會有什麼效果,有沒有用?如果有負面影響,還是不說爲好,如果有正面效果那再問第三個問題,這句話是不是出自善意,還是僅僅爲了展示自己,如果這幾點都滿足,那這句話說出來就會達到一個良好的效果。聽起來好像比較麻煩,其實簡單理解爲說話時我們要思考一下,不說假話,不說大話,不說別人的壞話。

我們上學學習的過程中都是以聽話方式被教育,而我們找工作以及工作以後往往是以說話方式被面試和考覈,所以學習說話的任務就非常艱鉅、重要,而這又是我們不得不學的一項技能,所以學會好好說話吧!

  奇葩說《好好說話》讀後感 篇7

說話雖然簡單,但卻不是一件小事。用簡單的語言去溫暖這個世界,可以給人帶來的就是一時、一天乃至一生的幫助。

所謂“你說什麼樣的話,你就是什麼樣的人”,說智慧的話,你就成了智者;說善良的話,你就是個善人;一味說惡意的話,終將會成爲惡人。所以,你說的話,其實就是別人眼中的你。

每個人都希望改變命運,改變命運其實很簡單——好好說話,就是改變命運。

世界雖然很大,卻大不過人的一顆心,所有真正改變世界的人,都只是把握了自己的一顆心。與其把太多精力放在觀察和批評自己不能改變的事情上,不如多關注和踐行自己能夠做到的。

和睦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關鍵在於自己的心態。尊重贏得尊重,包容贏得包容,與人相處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

如果有願力,受苦就有意義,苦就不再是苦,而是生命的莊嚴。真正要做的,不是去忍耐、對抗苦,而是轉變內心的知見。

認識煩惱是修行的開始。對這顆心的駕馭程度,就是修行的功夫。

人生的一切境界都是爲了讓我們成長。順境如水,滋潤內心;逆境如火,煅燒煩惱。水火相濟,人生才能由充滿雜質的礦石變爲純淨的金子。

好好說話,是一種修行;好好說話,就是改變命運。

  奇葩說《好好說話》讀後感 篇8

《好好說話:新鮮有趣的話術精進技巧》這本書由奇葩說:馬薇薇、周玄毅、黃執中等人著,馬東出品。本書提出了“五維話術體系”,即:溝通、說服、談判、演講、辯論,以全新的視角看待熟悉的場景。無論是在職場中,還是生活中,好好說話都很重要。工作中能不能好好說話,影響着一個人的人際關係的好壞,生活中好好說話,關乎到家庭是否和睦,別人是否願意與你相處。

書中提到了:如何向老闆提加薪、辭職怎麼說、如何談判和出價等工作和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一些問題,列出了一系列的小妙招和小方法。而我對本書感興趣的章節主要是:溝通、說服和演講,因爲我覺得這些對我來說比較具有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一、在溝通章節裏,對如何妥善應對別人的“壞”情緒時,給出了三點實質性建議:

1、給自己做心理隔離。在職場中,每個人都有可能遇見難纏的客戶。先要保證自己的狀態,專業的職場人士都會在聽客戶說話、發火的過程中善於觀察和思考,發現客戶說話的真實訴求,至少先不讓自己着急上火。用理性處理負面情緒,把自己的感性和和負面情緒隔離開來,從而始終保持冷靜。

2、使用同理心通過簡單重述讓對方發火的事情,讓對方知道我們可以看到並理解他的情緒,從而達到疏導情緒的目的。面對一個憤怒的人,正確的姿態永遠不是站在對立面,而應站在同一邊。因爲憤怒往往來自無助和無奈,所以,讓憤怒的人逐漸平息怒火,關鍵是讓他多一個隊友、少一個對手。

3、攔截人身攻擊聽到難聽的人身攻擊的話後,你可以不卑不亢的表達不同的觀點,簡明扼要的說過之後,要立刻把對話引入尋求解決問題的重點上來,避免了對罵的可能,表現出了自己的專業性。

二、在說服章節裏,提到了如何說服比自己更專業的人,如何與設計師更好的溝通和交流時,這正和我平日的工作密切相關,看完後真希望公司其他部門同事也都來看看。書中說:不要用感受評價專業,用命令逼近服從。提問題的時候要具體,但說到修改建議的時候,如果陷入細節的糾纏,不僅會捆綁設計師的手腳,導致最後的修改方案偏離應有的軌道,還會給彼此的溝通帶來很多摩擦。與其直接要求設計師改,不如讓設計師提供可行性方案讓我們來挑。採取後一種溝通方式,設計師改起來也痛快得多。

三、演講章節是我比較關注的內容,因爲自己比較欠缺這方面的才能,也因平時工作性質,幾乎沒有鍛鍊的機會。而看到這章時,我們公司正好要做年終述職報告,所以我特地認真看了。書中認爲演講是五維話術體系中形式最簡單,也最能明顯體現一個人是否會說話的一項。因爲雖然人人都會說話,卻很少有人敢於、善於對衆人說話,做到自信、流暢、清晰、生動地表述。

首先,你要做到克服公開常說的緊張感;其次,你要滿足觀衆期待,達成預定目標;最後,你要用你的表現力和渲染力憑空營造出一個或感動、或輕鬆、或肅穆,並且能夠有效傳達信息的氣場。而這一切,都是僅憑你的語言來實現的。他一再提到:別緊張,沒人在意你的尷尬。緊張,是演講的第一道難關。不管你是事先有所準備,還是臨場發揮,無論你的性格是外向還是內向,甚至不管你是老鳥還是菜鳥,都難免有一定程度的緊張。要消除緊張,首先,不要過高估計它的嚴重性;其次,你要對自己有正確認識,要知道即使是內向的性格,也有獨特的優勢;

另外演講過程中,別把出錯當回事。緊張這事兒,說來也怪,人家越叫你別緊張,你就會越緊張。許多人在公開場合講話,總是擔心會出錯誤,害怕場面變得尷尬,覺得自己的小錯誤在大家眼裏就是大問題,拼命想掩飾這種緊張的狀態,結果往往將緊張暴露得更加明顯。想要應付這種緊張,或讓尷尬局面儘快過去,得先明白一個道理:人都是以自我爲中心的,就算你在臺上講話,也沒誰會像你自己想象的那麼關注你。也就是說,首先,你自己不示弱,沒人看得出來你有多緊張;其次,你就算真的弱掉了,也沒有人會像你一樣覺得那麼嚴重。

其實,每個人在某個特別的問題上,都可以是好的演說者。只要是講起自己真正感興趣、真正在行的東西,內向的人也能成爲聚光燈下的寵兒。你需要的是去發掘自己,而不是去假裝別人。

平時我們需要做的是:負面練習,正面思考,即:練習時要學會練習失誤。場上要正面思考,不要被部分負面的狀況受影響,場下依然要客觀分析,準備充足。正所謂: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

總之,這本書還是挺具有實用性的,值得一看。但是,書中能給的畢竟是有限的,不可能面面俱到,具體的還要看我們怎麼由點及面的發揮,以及具體問題具體對待。讓我們都學會好好說話,有朝氣,也有銳氣;不傷人,卻也不用屈己從人。

  奇葩說《好好說話》讀後感 篇9

這本書是馬東所著,馬老師的這本《好好說話》以他一貫的新鮮、有趣的方式傳授了說話的核心技巧,一口氣讀完感覺很過癮。我覺得說話技能的修煉,學無止境。我自己也知道自己什麼德行,知道自己不是進步很大,而是經歷的多了,人在一定得年紀,環境也在改變。沒那麼多機會讓自己出醜而已,在“會說話”,尤其“得體與人溝通”這件事上,必須要活到老學到老,並且還要練到老。

無論你從事什麼工作,不管是在學習還是工作中,你都可能和上百成千的人說話,學會說話,運用得當,你也可以抓住展現自己的機會,讓成功可能無限的增大。

很長時間,我們大部分時間以“聽話”的方式貝教育,卻又以“說話”的方式被考覈。現在社會高度競爭的複雜的人際關係,快節奏的學習、生活方式和工作環境,要求我們掌握更加智慧、更有銳氣、更強調科學性與可操作性的“好好說話”之道。

說話,是一項綜合能力。當我們將一種能力發揮到極致的時候,自然就會更加到它需要進一步的別的能力補充,達到五味俱全的圓融狀態,才能使我們在任何場景下都能成爲一個好好說話的人。任何人之間本來是不相連的,因爲溝通,我們纔有機會說話,在溝通中體現你的說話技巧。

好好說話在當今是很重要的,關乎你的一切——再不好好說話,連機器人都小看!

  奇葩說《好好說話》讀後感 篇10

太宰治寫過一篇《拔舌雀》的故事,講一位老爺子偶然救了一隻會說話的小麻雀,老婆婆不滿老爺子平常沉默寡言,因嫉妒拔了小麻雀的舌頭。後來老爺子每天到深山竹林中尋找這隻受傷的小麻雀。等到好不容易見到面了,老爺子也只是在阿照(小麻雀的閨名)的牀頭略坐坐,不會說些安慰貼心的話。兩個人就那麼看着窗外景色相顧無言,老爺子說:“不能說話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對吧”,阿照點點頭。

我被這個故事感動。在太宰治的筆下,經常有兩個人相看淚眼,無語凝噎的場景。是啊,你若懂,何須言語;你若不懂,說一千道一萬又如何呢。太宰治覺得語言大部分時候都是虛僞無意義的,好比夫妻兩個人吃飯,說得大都是別人家的家長裏短,沒話找話嚼舌根。佛家人要求食不言寢不語,要做到止語。睡前還得反思哪些話該說,哪些話不該說。

心靜的人一般話少,所謂“躁人多辭”。我最近觀察了下我自己,在這個方面做得遠遠不夠。平常我一般很少主動跟人交流,但是當別人把話匣子打開,我發現我就很難止住了。事後還會後悔自己話多,回想自己哪些話不該說。說明我的心不夠靜吧。還有一點,在與人交談時,要做到認真聆聽,等別人把話講完你再表達。

言爲心聲,好好說話就得修心。要修慈心,悲心,隨喜心,舍心。考慮他人的感受,將心比心是爲慈悲心;當別人取得進步成功,不嫉妒,由衷的祝福開心是爲隨喜心;知道這世上無一樣東西你能佔有是爲舍心。比如寺院裏每隔一段時間要求僧人換牀睡,就是爲了鍛鍊“舍心”。把心修好,這樣你與人交談自然就少了很多矛盾糾葛。還得把“我執”放下,這樣纔不會固執己見,與人爭得面紅耳赤。

其實我覺得最難的還是慈悲心,學誠法師說每一種性格背後都有因果,每一個缺點的背後都是苦難。因爲我們沒有慈悲心,面對別人的苦難,我們沒有產生悲心,都是嗔心,纔會看不慣別人。當我看到這一段時,我就知道我等凡夫俗子,離修行還差得十萬八千里。

佛說:“一個人一無所有也可以給予別人七種東西:顏施:微笑處事;言施:說讚美安慰的話;心施:敞開心扉對人和藹;眼施:善意的眼光給予別人;身施:以行動幫助別人;座施:即謙讓座位;房施:有容人之心。”

路漫漫其修遠兮。我最近發現我自己一碰到事吧,就特別急。平常慢慢悠悠的不算啥,遇到事能面不改色那才叫厲害。只能慢慢實踐,慢慢改善了,很難啊。

  奇葩說《好好說話》讀後感 篇11

今年寒假有幸在朋友家看到了學誠法師所著《好好說話》一書,讓我受益匪淺。開始只是書的名字吸引了我,當我真的翻開它,書裏的每個字都像有了魔力一樣吸引着我,讓我的心頓時安靜了很多,平和了很多,不忍放下。奈何人多嘈雜,只能借來一讀,及早歸還。

以前真的感覺說話就像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很簡單也很小。等到讀完這本書才感覺說話不僅重要,而且那麼重要,甚至是一種修行。話說得不好可能會傷害別人,也可能會產生歧義;話說得好,就會溫暖整個世界。說話還要注意身份,老師說老師應該說的話,醫生說醫生應該說的話,同時我們說什麼樣的話就是什麼樣的人。說智慧的話,你就成了智者,說善良的話,你就是個善良的人。而言爲心聲,話由心造,我們首先要修煉自己的內心才能慢慢進步。道理不難懂,這個過程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與長時間的堅持,說到做不到是我提高自我的難點所在,在犯錯中堅持可能是唯一的選擇吧。

書中有兩個小故事給我記憶很深:一個小沙彌因嘲笑老比丘讀經聲音難聽而落了五百世投生爲狗的可悲下場;還有一個年輕的公爵對王后吹了兩聲口哨而被關進了監獄50年,72歲才被釋放。聽了這兩個故事我頓覺後背發涼,內心恐懼,生活中如果我們不能謹慎言行,稍不注意就會帶來傷害人的蝴蝶效應。不覺害怕,一時竟不知該如何張嘴了,說錯話了怎麼辦?產生了歧義怎麼辦?那樣還不如不說?沉思片刻,又想:要是自己說了溫暖別人的話呢?要是自己說了智慧的話呢?要是自己說了善良的話呢?雖說九句對話都不能抵消一句錯話的傷害,所喜的是自己再慘也不會五百世爲狗,也不會忍受50年監獄生活;因爲畢竟每個人都不能不說話呀,只能說話前謹慎些,多想一想。分清說話的對象和環境,避免出現失人,失言的現象。只要我們有一顆向善的心,一顆積極進取的心,我相信苦心人天不負,只要是用心付出終有回報。即使沒有回報又怎樣?人生的路是那樣漫長,足夠讓自己承受苦難來成長,每一種經歷都是我們人生財富中的一筆而已,等到退休,等到馬上要死去時,大家就都是一樣的了;人生的路又是那樣短暫,我們要學會享受種種經歷,因爲人生不會暫停和重複,每一次經歷都只有一次,就像人不會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一樣,不管是苦是樂,是悲是喜,我們都要用心來感悟,苦和悲是幫助我們提高定力的,樂和喜是對我們付出的回報。

回想自己過去的種種,有好多時候就像一隻隨風飄搖的風箏一樣,風去哪兒,我去哪兒;沒有風,我便不能飛翔。每每想到我對學生缺乏耐心和愛心的樣子心裏就一陣陣難受,這就是語言暴力呀!這就是缺乏修養的表現呀!作爲老師我真的還有好多地方做得不夠,面對着那麼小的孩子他們的心該有多麼脆弱,他們的承受能力又有多強?還有我的兒子,也在承受着我這個媽媽的不講理;還有我的老公,一直在用愛和寬容來感化我;還有那些忍受過我壞脾氣的身邊人。我所展示的東西正是我內心的脆弱,有多少次我寧願相信自己沒有錯,可是那樣對改善自我無益,還會徒增煩惱,那就對自己下手狠一點吧,讓一次次脆弱的眼淚伴隨自己一點點成長。今天我在網上看到班裏的一個學生抱着學習進步獎獎狀拍照給媽媽看的時候,心中莫名的感動。等到再過十年這個男孩長成了男人,他會不會還記着這件事?我們的一張小小的獎狀卻能換來如此的溫馨,我們爲什麼不能多給孩子們一些肯定和表揚?記得上個學期中午放學,我聽到我們班一個特別普通的男孩和他的媽媽激動地說:“媽媽,今天孫老師表揚我了。”我心裏一驚,我什麼時候表揚他了?他媽媽問爲什麼表揚的?孩子說:“老師說我寫的字挺好。”如果我當時再熱情一點呢?如果我能多一些對孩子,對別人的肯定性話語呢?還有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去買點心的時候,我好像感覺到了某種東西,正是我所缺乏的。語言的魅力是無窮的,是神的舌頭。讓我們勇敢地去使用它,而不是被奴役。

很慶幸在這個寒假中我接觸到了那麼多的人,他們形形色色,各行各業,性格不同,目的不同,說話方式也不同。雖然我不得不承受將近一多半時間的被安排,然後再接送孩子學學班,過過春節,基本上就沒有時間了,但是我爲身邊有那麼多一心向善的朋友們而歡喜,讓我們同行。

  奇葩說《好好說話》讀後感 篇12

朱自清曾說:“人生不外言動,除了動就只有言,所謂人情世故,一半是在話裏。”學會好好說話是一門學問,掌握說話的技巧能讓你如魚得水。《好好說話2》這本書中,作者從改變、化解、提升、維護、拉進和理解六個章節闡述了六種說話的技巧,採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場景案例進行講解,生動易懂、毫不枯燥,能引起大衆的共鳴。我深深感受到會好好說話是一種社會技能,能轉化成一種力量,同樣的事情換個說法就能換來不同的局面。

其實人與人之間主要通過說話溝通事情、交流情感,一個人滿懷知識,但卻無法表達出來,是一種可惜;一個人盡是善意,但卻沒能準確表達,造成誤解,是一種委屈;一個人過於憨直,不懂說話技巧,得罪了人吃了虧,是一種無奈。我們都是社會人,求職要面試,同事協作要溝通,工作上要彙報,追求業績要能說會道,談個對象要風趣幽默,與人談判要從容周旋,遊刃有餘,就連討價還價也要熟知箇中技巧才能讓自身處於談話的有利地位。我們要學會如何以一種令人接受或巧妙的方式恰當準確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意見,掌握溫潤如玉、剛柔相濟的談話之道,才能讓自己有效地掌握談話的風向。

要注意說話的語氣態度。同樣一句話,由於說話者的語氣態度不同,效果也往往不一樣。舉個例子,在工作中,有些項目需要同事間的合作,當你需要的文件你的同事還沒給你,一着急,氣沖沖就朝同事吼道:“你的文件怎麼還沒發我”。這樣的語氣態度,任何人聽了心裏都會不舒服,這樣一來不僅會影響同事間的合作,更破壞了同事間的感情。人與人之間起衝突往往也是因爲感受到了說話者語氣態度上的不尊重,甚至是挑釁,他們覺得在語言上受到了攻擊,就要進行同等的回擊,進而讓事情惡化。同樣的事情,如果換個說法:“你的文件整理好了嗎?麻煩儘快給我哦!”,這樣你既表達了你的要求,也不用讓你的怒火變成你的語言,成了傷害他人的武器。

要學會換位思考。一千個人眼中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由於個人的身份、地位、學識、經驗、感受的差異往往導致雙方在同一件事情上有不同的觀點,出現分歧時就容易使談話演化成矛盾衝突。書中第六章引言中是這樣寫的,因爲理解他人,所以不會固執於自我視角,有足夠的思想彈性,既能夠充分理性地跟人溝通,也能夠照顧到別人的情緒。因爲理解自己,所以能夠平等待人,在跟人交流的時候懂分寸知進退,既不會咄咄逼人,也不會失去自己的立場。

要掌握說話的技巧。《好好說話2》一書中就提及了很多生活中實用的說話技巧,,比如如何讓對方接受你、信任你,拉進雙方的關係,強化語言的效率,化解尷尬等技巧。當然說話的技巧遠不侷限於這一本書,只要去百度、去圖書館,我們就能查閱到大量的關於說話技巧的文章和書籍,最簡單的,我們還能從身邊比較會說話的人身上學習,提升自我。要學會好好說話,我們既要在理論知識上充實自我,更要在實踐中檢驗自我,不斷地改善進步。

書本作者馬薇薇說過在成功所需要的一切因素裏,相較於出身、機遇、精力、智力、意志品質,我們最能控制的真實就是說話這件小事。說話是一門學問,它不在考試的科目裏,但卻是我們人生的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