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白巖鬆的《白說》有感大綱

讀白巖鬆的《白說》有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2K 次

篇一:讀《白說》有感

讀白巖鬆的《白說》有感

白說不白說

——讀白巖鬆《白說》感悟

還記得幾年前讀了白巖鬆的書《幸福了嗎》,感覺他寫的文字就像他做的節目一樣,直抵人的心靈深處,給人一些思考。所以挺喜歡他的書,最近閱讀了他的新作《白說》一書,我對作者又有了一種認識。書中秉承了主持節目的風格,充滿了睿智,以其凌厲且平實的筆鋒直面現實,讀來親切自然。印象最深的是其在汶川地震災區時的直播,朗誦了一首詩《生死不離》,並用《德意志安魂曲》配樂,白巖鬆稱之爲‘莫名其妙覺得它對’,歸納出沒有信仰的時候,音樂也是信仰。白巖鬆的書中文字處處有這樣的妙句,讀後受益頗深。 作爲一名教師,一名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有時自己也在想,我用什麼塑造學生的靈魂了?還是應該就像白巖鬆在書中說的那樣“用新聞的力量讓世界變得更美好”?那我們是不是應該用我們教育者應該有的信心和力量去塑造人?我也並不相信世界上的哪一本書能一下子改變你的人生態度或者軌跡,但是我卻相信這世界上一定有這樣一本書能在你不知所措的時候給你安慰,能讓你冷靜下來整理思緒再次前行。我想這就是閱讀的意義,也是這本書對我的意義。

讀完《白說》,覺得白巖鬆並沒有“白說”。金句層出不窮,比如“幸福可以無限靠近,無法徹底到達”“漂亮的失敗是另一種成功”等。書裏的內容一如既往地呈現出一位媒體評論員的思想性。雖然白巖鬆自己說“說話不是件好玩的事兒”,可他卻說得樂此不疲,“寧鳴而死,不默而生”。這是他對自己職業的一種擔當。尤其欣賞的是他在書的封皮上寫的一段話:“我沒開微博,也沒用微信,只能確定這本書裏的話是我說的。”很平淡的話,卻擲地有聲,他的責任感,他的作爲新聞人的擔當無不令人佩服。

他文字背後有時間的.沉澱和文化人的隱憂。每篇文章後都有一篇“自己的讀後感”,像小說的番外一樣,增加了文章的豐富性;用與讀者相同的身份,做進一步跨越時空的交流。《白說》,真不會白說,總會有那麼一些文字打動你。

每次讀白巖鬆老師的書都會覺得是對自己靈魂的一次洗禮。在這個浮誇的社會當中,人們難免會碰到各種問題而變得找不到真正的自己,白巖鬆老師總會通過親力親爲給我們指引方向。《白說》亦然如此。它集中了白巖鬆老師近幾年在不同場合的講座,通過後期對內容的重新編排使得文章邏輯更清晰,語言更“白巖鬆”,是一本值得收藏的好書。

從《白說》中可以看出,老練睿智果敢的白巖鬆,依然堅持在自己的立場上用著作發聲,依然嚮往“說出一個更好點兒的未來”,就算“說了白說”,但“不說,白不說”。單憑這份氣概和氣度,足以令人欽佩。而作爲一個普通人,閱讀一本好書,就像結交了一位好友,帶給我們的是讓我們能夠在現實中,尋找一點生之哲理,活之泰然的勇氣和信心。

這次全國職工讀書活動讓我結識這本書,書只讀了三分之一,但這些文字就像一個個小精靈,讓人無法不喜歡,欲罷不能,繼續讀之。

篇二:讀《白說》有感

《白說》這本書是由一篇篇白巖鬆的演講稿組成的,最早的一篇寫自2000年,最遲的一篇寫自2015年,大部分演講稿都是針對大學生寫的,語言很直白,但道理很深刻,很激奮人心。

文中有很多經典的語言能直戳我們心底。就比如“抱怨”書中兩處提到,分別是P26,P168,先來看看p26頁:此時此刻的中國最大的特質是抱怨,我們可以到任何一家餐館去聽,小三在抱怨正房,領導在抱怨下屬,下屬在抱怨老闆,老闆在抱怨體制,體制內在抱怨體制外的------再看p168頁:當下最常見的情形,就是所有人都都在抱怨,領導在抱怨,羣衆在抱怨,富人在抱怨,窮人在抱怨------我也覺得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讓我們抱怨的東西很多,就拿我們教師這職業來說就有很多可以抱怨的東西,比如說我們的付出與所得的工資不成比例可以抱怨,家長的對我們不理解可以抱怨,所教學生不聽話可以抱怨-----可是靜下心來想一想抱怨有什麼用,只會讓自己更難受,還會把負面的情緒帶給自己身邊的人,我們何不從改變自己自己的心態開始呢?《白說》裏不是說當我們抱怨時,世界會越變越小,最後只剩下我們自己;當我們學會寬容、懂得感恩時,你的心胸會逐漸打開,你也就變得更加快樂。

還是以我們的工作爲例,《白說》中說“痛並快樂着”我卻要說我們的工作“辛苦並快樂着”我們當教師的很辛苦,別的單位白天不管怎麼忙,一到下班時間就屬於自己了,我們呢,晚上回家需要備課,白天作業改不完還要帶回家改,特別是考卷,幾乎都是帶回家改出來的。有時候一個小小的願望,晚上頭有點自己的時間,能坐在牀上看看小說,有時候都無法實現,覺得太辛苦了。同時我覺得有事快樂的,因爲我們身邊有一羣特別可愛的同事,有時候我真覺得特別感動。我每次接到公開課的任務,我們這幫同事都無條件的幫助我,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全部告訴我,只要對我有幫助就好,說實在的我特別感到溫暖。就以上次上主題班會課爲例,很多同事幫我聽課,評課,利用休息日幫忙出謀劃策不說,那天拍錄像的場地出了一點點問題,爲了讓錄像能順利拍,五六個同同事主動幫忙,其中還包括我們學校的好幾位領導。我想,我們這份互幫互助的情誼是其他單位同時體會不到的。另外讓我感到快樂的是每個星期二或星期三的下午,我們可以邊評茶,邊看書,心情特別放鬆。

另外我還想說的是要學會處事要平靜。《白說》中說:“人都中年,最大的奢侈是平靜”。有時候平靜下來處理事對我們沒有壞處,特別是我們老師,心平氣和的處理事情有時候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舉一個例子,一次我們學校五年級與六年級的兩位學生打架了,剛好兩個班的班主任都不在,可兩位同學特別委屈,我們辦公室的老師幫忙處理這件事,問打架的原因,半天問不出來,而且其中一個同學越哭越傷心。因爲已經有老師在處理我就沒有過問,後來看到一個同學哭得那麼傷心,我走過去,拍拍那位正在哭的同學胸口,趕緊停下來,你哭的這麼傷心把自己都哭壞了,你們打架肯定都有不對的地方,互相認個錯好不好?聽到我這麼說,沒哭的同學馬上鞠躬認錯,哭的同學看到對方主動認錯,也馬上向對方認,事情也就解決了。意想不到的事情在後面,不一會兒,有兩個學生來找他們班的班主任,我告訴他,老師不在,其中有一個學生很熱情的跑到我前面笑呵呵的說:“老師,你不認識我啦?”我一看,就是剛纔大家哭的那位學生。沒過幾天,在路上又碰到這位學生,他又主動與我打招呼,我好半天才想起原來是他。看來她對我的處理很滿意。從這件事我體會到,小孩子鬧矛盾,有時候很難理清誰對說錯,他到老師那兒解決只不過找慰藉罷了。老師如果心平氣和處理事情,學生就不會那麼煩躁。就我班同學鬧矛盾有,但很少,偶爾鬧矛盾他們內部會解決,有時候其他同學來報告,等我去解決他我已經和好了,特別懂得原諒別人。

以前我不明白我班聽話的原因,看了《國學開講》和《白說》總結出兩點:一是要讓他們多讀古文,讓他們明白事理;二是老師處理事情要心平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