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蕭紅經典《生死場》讀後感(通用12篇)

蕭紅經典《生死場》讀後感(通用1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1W 次

讀完某一作品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蕭紅經典《生死場》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蕭紅經典《生死場》讀後感(通用12篇)

  蕭紅經典《生死場》讀後感 篇1

掩上蕭紅的《生死場》,心中久久不能平靜。這是女作家用心和淚鑄就的文字,一字字,一句句,都飽含了她那國土淪喪之痛、百姓流離之苦、同胞淪爲亡國奴之悲、日寇橫行無惡不作之恨、漢奸爲虎作倀認賊作父之憤。真個字字滴血,字字含淚,使人不由得動容,不由得嘆息,不由得把思緒融入到小說中,去把那段屈辱而又足以使每個中國人刻骨銘心的歷史重溫,彈去歲月的灰塵,走進那些中華兒女在生死線上奮爭的日子裏。

作者首先把我們帶入到“九一八”事變之前的東北農村。那裏的人們淳樸、勤善而又愚昧無知,日子雖貧苦,還有地主的剝削,但是他們也並沒有太多的不滿與抱怨,總體上還是安於現狀。後來地主的剝削愈加嚴酷,以趙三爲首的一幫貧民組織了“鐮刀會”,計劃一舉消滅剝削他們的地主,以結束這種苦日子。但是不幸失敗,趙三也因此坐牢,出來後很快便消沉了。後來日本鬼子來了,他們的苦難日子變本加厲,徹底打亂了他們的一切。二里半失去了妻子兒子,王婆失去了女兒,金枝失去了丈夫……活着的人也隨時隨地都有可能死去。生活得提心吊膽,整日擔驚受怕,惶惶不可終日,這一刻不知道下一刻的命會如何。受壓迫的勞苦人,在義勇軍的帶領下,走上了反抗的道路,特別是像二里半那樣,原本對武裝反抗壓迫與侵略不感興趣的人,爲生活所迫,也毅然走上了鬥爭的道路,很令人振奮。

也許是作家那女性所特有的細膩情感使然,她筆下塑造了許多成功的藝術形象,尤其是女性形象,塑造的很成功。讀完這部小說,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王婆和金枝這兩個苦命的女人。王婆原有一兒一女,後來改嫁趙三,又生下了平兒。她原來的兒子當了土匪,被人害死後,她喝藥自殺,後來又奇蹟般地復活。女兒後來投向了革命,爲國捐軀,平兒也因爲被通緝而四處流浪,她痛定思痛,在先進分子的鼓勵下,走向了新生。她一生坎坷多難,經歷了喪子、喪女和死而復生等諸多磨難之後,接觸到了先進分子的新思想,雖對革命不甚瞭解,但是她爲了給女兒報仇及擺脫困境,堅決走上了抗爭的道路。金枝與丈夫是自由戀愛,經過重重險關最後才比翼雙飛的。本以爲得之不易的婚姻會是美好的,卻不料生活的貧苦和來自外部的壓力,撕碎了她那美麗的夢。丈夫爲生活的窘迫開始發火,甚至摔死了他們的女兒,不久也死去。失去生活依靠的她,無奈何只好到城裏去打工,給人家縫縫補補,勉強維持生活。後來她被一個男人佔了便宜,一怒之下返回家鄉。不料母親卻是個見錢眼開、認錢不認親的人,一方面爲她掙來錢而高興,一方面又勸她明天趕緊還回城裏繼續賺錢,始終對她在城裏所受的屈辱不管不問,把女兒當做了賺錢的工具,無視她的人格尊嚴和個人需求。金枝很失望,但是又不敢外出,怕遇上無恥的小鬼子。最後,萬念俱灰的她想去出家當尼姑,卻不料尼姑庵裏早已經是人去樓空,早已荒廢。連出家都成了奢望的她,對現實徹底失望了,也只好每日裏暗自墮淚。

這是一部在現代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優秀小說,它爲人們提供了一幅幅“九一八”事變前後東北地區的同胞們苦難生活的風情圖。對於我們瞭解那段歷史,提供了非常真實的感性資料,對於我們進入作者內心世界,研究她提供了第一手資料,更爲我們敲響了珍惜和平,遠離戰爭的長鳴警鐘。就讓我們在蕭紅一百週年誕辰的日子裏,重溫她爲我們留下的輝煌,讓我們從中汲取更多的養料,爲創造絢麗的明天而奮鬥吧!

  蕭紅經典《生死場》讀後感 篇2

蕭紅(1911.6.2—1942.1.22),原名張乃瑩,另有筆名悄吟,黑龍江呼蘭人。幼年喪母,1928年在哈爾濱讀中學,接觸五四以來的進步思想和中外文學。尤受魯迅、茅盾和美國作家辛克萊作品的影響。由於對封建家庭和包辦婚姻不滿,1930年離家出走,幾經顛沛。1932年與蕭軍同居,兩人結識不少進步文人,參加過宣傳反滿抗日活動。1933年與蕭軍自費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在魯迅的幫助和支持下,1935年發表了成名作《生死場》(開始用筆名蕭紅),螢聲文壇。

《生死場》描寫了“九·一八”事變前後,哈爾濱近郊的一個偏僻村莊發生的恩恩怨怨以及村民抗日的故事,字裏行間描摹着中國人於生的堅強與死的掙扎。

魯迅先生評論“這自然還不過是略圖,敘事和寫景,勝於人物描寫,然而北方人民的對於生的堅強,對於死的掙扎,卻往往已經力透紙背;女性作者的細緻的觀察和越軌的筆致,又增加了不少明麗和新鮮。”

也許是因爲蕭紅是女性,從女性角度出發的緣故。生死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裏面的女子。她們沒有反抗的悽慘的命運,似乎也沒反抗的意念,彷彿生來就是男人的奴隸。那裏的人,拼命的要活着卻無視別人的生命。就像月英的結局,結束於她男人給她弄來的磚上面,身體成了蛆蟲的家,與那些同他一樣命運悽苦的女人相伴,長眠荒山。

讀完該作品,雖說未能真真切切領悟文章真諦,但是對於生與死的意義有了些許的感悟:生死的界限,在於你是否存在。沒有生命是卑微的。活着,是我們最大的恩賜。我們活着,也應該讓被人知道我們活着。如同生死場裏的人那樣活着,沒有意義。

  蕭紅經典《生死場》讀後感 篇3

1933年與蕭軍自費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在魯迅的幫助和支持下,1935年發表了成名作《生死撤(開始用筆名蕭紅),螢聲文壇。1936年,爲擺脫精神上的苦惱東渡日本,在東京寫下了散文《孤獨的生活》、長篇組詩《砂粒》等。l940年與端木效蕻良同抵香港,不久發表了中篇小說《馬伯樂》和著名長篇小說《呼蘭河傳》。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佔領了香港和九龍。重病的蕭紅,陷落在九龍。終於在最後這所臨時醫院裏逝世。這時,她只有三十一歲。

小說《生死撤是蕭紅的成名作。它描寫的是"九?一八"事變前後東北鄉村的生活。魯迅和胡風分別爲《生死撤的寫了序言和後記。北方人民的對於生的堅強,對於死的掙扎,卻往往已經力透紙背;女性作者的細緻的觀察和越軌的筆致,又增加了不少明麗和新鮮。--魯迅我們才能夠真切地看見了被搶的土地上的被討伐的人民,用了心的激動更緊地和他們擁合。--胡風

《生死撤是一部浸透着"悲涼"的小說,這種悲涼來自於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中國社會現實的災難性和艱鉅性,更來自於人們對現實的沉重的心裏反應。在黃土地裏,貧苦無靠的農民身受地主階級的殘酷壓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是背向藍天,臉朝黃土,辛勤操勞,累彎了腰,累跛了腿,還是得不到溫飽,受着飢餓和疾病的煎熬,在這種牛馬不如的生活中,連生下來的孩子也是畸形的。"九一八"事變後,宣稱"王道"的日本軍隊的鐵蹄,踏進了這個小小的村莊。受着地主階級殘酷壓榨的廣大農民身上,又直接地壓上了一座帝國主義的大山。親人被槍殺了,他們的鄰人被擄走了,連雞都搶得不剩一隻了,村中的寡婦多起來了。就是這些受苦受難的農民,他們白天看着宣稱"王道"的破旗,夜裏祕密地組織起來。多難的王婆倔強地站起來了,她在窗外給祕密團體站崗放哨。趙三成了義勇軍的祕密宣傳員,白夜地走門串戶。東村的一個寡婦把孩子送回投奔義勇軍了。就連那個膽小怕事、一輩子守着一隻心愛的山羊過日子的跛足二里半,也了老山羊,頭領參加了義勇軍。人民宣誓的日子,用悲愴的氣氛,烘托出人民要求抗戰到底的決心。正是在這一大背景下,蕭紅在心靈的一隅,用生命貼近現實,以先覺者的悲涼筆觸抒寫人生苦難命運,展示人生的荒涼感。

作爲一名女性作家,蕭紅將悲劇的觸角滯重地深到女性世界。《生死撤的女主人公王婆,是一個飽受磨難的老婦人,她的第一個丈夫她,後來乾脆拋棄了她和孩子,獨自跑進關內了。她爲了生存,不得不嫁給第二個丈夫,這個丈夫卻病死了。她又不得不嫁給第三個丈夫老趙三。在她老年的時候,兒子反抗官府,被政權槍斃了,她覺得生活無,憤而自殺,可是在將要埋葬的時候,又活轉過來了。另一個貧農家的少女金枝,她只有十七歲,像所有的年輕人一樣,夢想着青春和幸福。但生活給她帶來的是什麼呢?情人很是粗暴,她還沒有過門就懷了孕,受到母親和同村婦女們冷言冷語的嘲諷。嫁過之後,丈夫嫌她和剛出生的女兒拖累自己,竟把不滿一個月的小金枝活活摔死了。還有一個貧農家的月英,本來是村裏最美麗、性情最的婦女,患了癱病,成了丈夫的累贅,不給她飯吃,不給她水喝,後來死了。作者通過對她筆下三個人物的命運的描寫,展現了北方貧苦婦女的悲慘的遭遇。蕭紅思考關注着女性的生命形式及生存狀態。她將自己作爲女性的痛苦的靈魂,融進她筆下苦難女性的身上,將她特有的"人生荒涼感"與女性的孤寂與悲劇融爲一體,從而使她筆下的"蕭紅式"女性着悲劇美,這些是社會最底層的勞動婦女生存的悲劇,也是現實的社會的悲劇,更是歷史的文化的悲劇。蕭紅對男權社會的強烈抨擊和對女性命運的深切同情,包含着她鮮明的女性意識,即女性應該獲得人格的與人性的尊嚴。在五四傳統的道路上,蕭紅以自己創作呼喚着婦女解放與女性自覺。

《生死撤用了散文化的結構章法,書中寫了季節的更換,年代的,但時間的自然流轉卻沒有提供爲情節發展所需的因果關係,因而,那裏的生活只是一個個各自相對獨立的場景之間的空間組合。第一章"麥場"主要寫二里半找羊,第二章"菜圃"寫金枝與成業的戀愛,第三章"荒山"寫月英的死和"鐮刀會"。整個小說沒有組織完整的故事情節,它採用的是一種散點空間單元,並通間轉換的節奏把其連綴了起來。這種看似無組織的組織,無結構的結構,正是中國散文美學形散而神聚的之所在。

  蕭紅經典《生死場》讀後感 篇4

生了死,死了生。難怪蕭紅以生死場”爲之命名。

九一八前的十年,九一八之後的東北農村,忙着生,忙着死——薄薄的一冊子存在之思。書本再現了歷史,一幕幕晃過眼前,我看到的是人處於極端狀況時退化成爲原始的野獸,剩下的只是病態的靈魂,再也談不上高貴。

矇昧之中生存着——吃喝拉撒、生老病死,一樣樣去做,完成了也就結束了,沒有一句爲什麼的疑問。在物質條件極度匱乏的時候,生存尚且來不及,顧着填飽肚子的求生本能完全淹沒了情感的追求,人性的光輝也成爲一種遙遠的奢侈。

活着,不爲什麼,也許是爲了繼續存在,也許只是爲了抗拒那死的恐懼。在生與死之間,毫無理由的迷惘着掙扎着,沒有誰想過要自行了斷了那沒有意義的餘生,苟且活着。

成業三番兩次的****了金枝,我看不見美麗的愛情,卻看見金枝像一隻無助的羔羊,她是成業泄慾的生殖工具。在窘迫的生計面前,成業認爲妻子和女兒是自己的累贅和負擔,竟然在怒氣之下把女兒小金枝活生生的摔死了。老王婆服毒自殺後,沒有一個人站出來作最後的挽救,甚至連丈夫趙三也無動於衷,巴巴的盼着老婆快點死掉好上棺材。

農家無論是菜棵,或是一株茅草也要超過人的價值。”沉重的文字背後藏匿着的是徹底麻木的生命意識。冷漠,殘忍,沒有一絲人情的溫暖。這就是當時的現狀。

想要瘋狂的吶喊嗎?那些珍貴的東西——譬如愛、溫暖,都到哪兒去了!戰爭、貧窮、落後、愚昧,是凡夫俗子命定的原罪和劫難。什麼民主、自由、和諧亦或關愛,那是一些太派不上用場的虛無的東西,死守道德良知的人必定遭到人們的嘲笑,死於清高,死於飢餓、病痛或是戰鬥之中。

當生存的底線在一步步可怕的倒退,朝不保夕的人們只求自保活命,高尚不頂飯吃,誰還來得及顧着誰?人,一個個的少了,倒是動物血淋淋的本質漸漸暴露了出來——自私、冷漠、先己後人。僧多粥少,不得不展開一場無情的窩裏鬥。

金枝的母親曾是那樣堅決的勸說女兒潔身自重,可是當女兒真的迫不得已出賣肉體換回票子時,她貪婪的眼睛亮了,連清潔也忘記得一乾二淨,甚至慫恿着女兒趕快回城,多賺一點錢。畢竟,維持一個不算壞的骯髒軀體總比死了好。在那兵荒馬亂的年代,活着不容易,不擇手段纔算有本事。

十年過去了,老百姓還是那樣生老病死,就這樣過了十年。”在殘無人道的日本鬼子蹂躪了村民的土地後,大家似乎纔有點清醒過來。就連滿腦子裏只有那隻老山羊的二里半,也在猶豫和畏縮中走向反抗。要站起來,要團結,要揭竿而起,不做敵人的奴隸!即使是死,也要日本鬼子陪葬,也要死得光榮!

生是死的延續,死是生的祭奠。這生生死死的宿命彷彿一幕亙古不變的場景,屹立在人們的面前,高遠而不可動搖。在沒有理清生存與毀滅的意義之前,所有的掙扎都像是一個巨大而廉價的玩笑。

戰爭摧毀文明、孕育罪惡、玩弄生死,貧窮則催化人性的扭曲和沉淪,凸顯人類野蠻的本性和動物的慾望。然而在與戰爭和貧窮的鬥爭中,人類用生命的屈辱和毀滅提出嚴正的抗議,卻沒有一個勝利者。因爲這是一個永恆的生存困境和永在的苦難。

在鄉村,人和動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在鄉村,永遠也感受不到靈魂,只有物質來充實他們。”如果你問他們,人生是爲了什麼,他們會不加思索的說,活着是爲了穿衣吃飯。再問,人死了呢?他們會說,人死了就完了。

這由生死交織而成的網,將所有生命的悲歡苦樂吸收、消泯,網羅其中的生命掙扎或反抗,但最終一切都化爲虛無,化爲死寂。

蕭紅帶着放大鏡,把對生死輪迴的思考放在一個特殊的時代和特殊的地點,去審視那時候貧農的生存狀況,以悲天憫人的情懷再次探討了活着或是離去這一永恆不變的人生命題。

  蕭紅經典《生死場》讀後感 篇5

生死場是一本生命之書。

在這個彷彿隔絕於我們所熟知的文明世界以外的鄉村,生與死猶如一扇旋轉門,日夜旋轉不休,從這個門進去,從那個門出來。小說中反覆出現生死交替的描寫,最令我難忘的莫過於接生,五姑姑的姐姐生孩子,這邊孩子落產了,孩子當時就死去,……孩子掉在炕上,像投一塊什麼東西在炕上響着”,窗外,陽光灑滿窗子……田莊上綠色的世界裏,人們灑着汗滴”。二里半的老婆和李二嬸子同時生產,麻面婆的孩子剛露出頭頂,五姑姑進來說李二嬸子小產了,人快死了,王婆趕過去,另一個產婆來時,麻面婆的孩子已在土坑上哭着。王婆再次回來時,窗外牆根下,不知誰家的小豬也正在生小孩。”一片亂七八糟的景象,生與死你方唱罷我登場,對於生並無過多的歡欣,對於死並無過多的悲慼。正所謂生亦何歡,死亦何苦。

在這裏美麗也不能獲得的垂青,美麗的事物在這裏是要被摧殘,被毀滅的,像金枝,成業想要娶她的時候,叔叔問他小姑娘到我們家裏會做什麼活計”,成業說:她長得好看,有一雙亮油油的黑辮子”,可是柴米油鹽雞鳴狗吠的夫妻生活一旦開始,斥責與毆打取代蜜語甜言,青春的麗顏失去了任何意義;月英原是打漁村最美麗的女人,最後以厲鬼一般的形象悽然死去,埋在荒山下;小金枝的死更不啻是一個人間慘劇。彷彿這裏不配擁有美麗的事物,這裏的一切,是粗糙的,殘酷的,醜陋的……

人與動物之間的關係同樣十分微妙,有時候動物被提升至一個極度尊貴的地位,如二里半和他視若命根的老山羊,亡族滅種都不如其來得重要;如王婆牽馬入屠宰場,哀慟如猶太人親手將親友送入煤氣房。而有時候人被踐踏至一個極度卑賤的地位,在金枝母親的眼中,女兒的價值竟不如麥苗;王婆說起過去摔死了自己的孩子時,也說道起先我心也覺得發顫,可是我一看見麥田在我眼前時,我一點都不後悔,我一滴眼淚都沒淌下”。又如之前所提細節,孩子生下來了,不知誰家的小豬也在生小孩,無論人還是豬,在生育這件事情上很自然而然地相提並論了,人和動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

在蕭紅筆下的這樣一個時空裏,生與死,美與醜,人與獸,它們之間並無界限,不是好與壞的對比,不是高級與低級的差異,而是硬幣的兩面,是同時存在的,是相生相隨的。這是個一片混沌的世界。而生命不正是這樣嗎?生命賦予一切以平等的意義,如同白天和夜晚,我們稱之光明與黑暗,可是對大自然而言,無非是太陽落下去,月亮升起來。

生命無所謂生與死,美與醜,人與獸,它存在了,它擁有一切存在的理由和意義,生命不作任何評判,它只讓一切發生。

  蕭紅經典《生死場》讀後感 篇6

五一前看的書,現在已是七天過後了,但回憶起小說的故事情節,情感內涵,還是不由的讓我的心爲之一顫。混沌的世界,生死不過一場走馬觀花般的形式。

人與動物,生與死,是構築全文的主脈絡。故事的開始,二里半和羅圈腿在麥場找丟失的羊,故事的最後,“二里半不健全的腿顛跌着顛跌着,遠了!模糊了!山岡和樹林,漸去漸遠。羊聲在遙遠處伴着老趙三茫然的嘶鳴。”,羊在,二里半也在,可是從頭到尾是混沌着的。金枝和成業有着青春狂熱的愛,但也有着面對生活困惑的憤怒,小金枝被成業慘慘摔死。人性,這一刻是魔鬼;王婆的老馬因窮困,而不得已趕進城送去屠場,王婆爲之傷心流淚。人性,這一刻是菩薩;月英是個漂亮的女子,活潑而有個性,可病患來襲,年輕的女子在隆冬中病死,沒有看望沒有喪禮,只有一樽棺材。人性,這一刻是冷漠;平兒和父親進城賣雞籠,收入可觀,家庭生活改善了不少,對於雞的住所,人們倒是慷慨解囊。人性,這一刻是熱情;村裏的女人都忙着生產,而王婆卻服毒自殺了,縱使還沒死,但已經被人們在棺材裏準備入土。人性,這一刻是冷漠無情。二里半在人們宣誓之後快要殺羊時沖沖回來,不知從何捉一隻公雞來!只有他沒曾宣誓,對於國亡,他似乎沒什麼傷心,他領着山羊,就回家去。人性,這一刻是深情厚意......人性?到底是什麼?人們如同動物一般忙着生忙着死,人與動物似乎區別不大,甚至文章的大部分,人還不如動物來得貴重。人生就不過生死一場,可是混沌着人性落後的人的一生。從始至終,人間是沒有愛的,沒有人性的,是混沌的,那麼這樣的世界,就只有生和死的概念了,不必拖泥帶水,百轉千回,只需呱呱墜地,一命嗚呼。

蕭紅的文字太深刻的,顯然我的隻言片語,只能片面的看到一絲我的閱讀理解。但,不得不說,內心是受到巨大沖擊的。

最早讀《生死場》,驚異於蕭紅筆下的東北農村與沈從文湘西的天差地別——兩者的取材時間同爲上世紀三十年代。然而,只需以我的奶奶外婆們有關蘇北農村的"口述歷史"來核證,就知道生死場無疑更接近於真實。

曾經讀過某文化人的評論說蕭紅一生都在抱怨別人抱怨社會,躲避生活的沉重;可惜了她文學上的天才,囿在瞭如許庸常的性格中。我想爲她辯白的是,她的所謂"庸常的性格"其實與她文學上的天才相輔相成。她才華的本質正在於對人生痛苦的無比敏銳的感受力。擁有這樣的感受力,抱怨與躲避是必然的。我們不能苛求每個人都超凡入聖,像孔子那樣知其不可爲而爲或者如老杜般遍嘗艱辛後創造出一個宇宙般廣闊的詩歌世界與心靈世界。也許蕭紅無法制造多少"正能量",然而由她敏感脆弱的心靈傳遞給我們的卻是可貴的人生的真實,歷史的真實。而且,敏銳卻又秉筆直寫世間罪惡與苦痛的人,難道不已經是少有的勇士?蕭紅,張愛玲,張純如,同屬此列。

  蕭紅經典《生死場》讀後感 篇7

蕭紅的文字,彷彿像一幅素描的畫,沒有豔麗的色彩,簡簡單單,在深與淺的勾畫下臨摹出一幅幅讓人難以忘記的畫。《生死場》就是給人這樣的感覺,於不動聲色之中而刻骨銘心。

《生死場》以“九·一八”事變前後哈爾濱近郊一個村莊裏的生活爲背景,主要寫了三個家庭二里半與麻面婆、趙三與王婆以及金枝的生活變遷,從苦難到更加苦難。

同時還有與這些悲苦的農人一起天天忙着生,忙着死的各種動物,王婆的馬,二里半的羊,一樣的悽慘。

蕭紅的友人胡風在讀後記中寫到,《生死場》中的農民“蟻子似地生活着,糊糊塗塗的生殖,亂七八糟的死亡,用自己的血汗、自己的生命肥沃了大地,種出糧食,養出畜類,勤勤苦苦地蠕動在自然的暴君和兩隻腳的暴君的威力下面”。

生,是那樣痛苦的生。

“赤身的女人,他一點不能爬動,她不能爲生死再掙扎最後的一刻。”

“大肚子的女人,仍脹着肚皮,帶着滿身冷水無言地坐在那裏。她幾乎一動不敢動,她彷彿是在父權下的孩子一般怕着她的男人。”

“受罪的女人,身邊若有洞,她將跳進去!身邊若有毒藥,她將吞下去!她仇視着一切。窗臺要被她踢翻。她願意把自己的腿弄斷,宛如進了蒸籠,全身將被熱力所撕碎一般。”

對女人來說,生孩子如同一場刑罰,一種認命的刑罰,更無從說談何體面。

死,是樣淒涼的死。

“亂墳崗子是地主施捨給貧苦農民們死後的住宅。但活着的農民,常常被地主們驅逐,使他們提着包袱,提着小孩,從破房子走進更破的房子去。”

“亂墳崗子不知灑幹多少悲慘的眼淚?永年悲慘地帶,連個烏鴉也不落下。”

可憐的金枝,孩子出生一個月,就被爹爹摔死了。小小的孩子在亂墳崗子睡在許多死人的中間,金枝三天後去看她,卻什麼也看不到,早就被狗扯得什麼也沒有了。

“墳場是死的城郭,沒有花香,沒有蟲鳴;即使有花,即使有蟲,那都是唱奏着別離歌,陪伴着說不盡的死者永久的寂寞。”

而活着,又是慘淡、麻木而無情的活。

月英曾經是打魚村最美麗的女人,“她是如此溫和,從不聽她高聲笑過,或是高聲吵嚷。”她“生就的一對多情的眼睛,每個人接觸她的眼光,好比落到棉絨中那樣愉快和溫暖。”

後來,月英生了一場病,她身上的一切美好全部消失了。她病怏怏的整天坐在炕上,瘦骨嶙峋。他的丈夫嫌棄她,打罵她,每個晚上她都發出慘厲的哭聲。

王婆去看她,“藉着火盆邊的火光細看,知道那是一些蛆蟲,她知道月英的臀下是腐了,小蟲在那裏活躍。月英的身體將變成小蟲的洞穴。”

在那樣的世界裏,貧苦對人性的侵蝕十分嚴重,人的價值與情感幾乎被抹殺,成爲被物化的存在。

當金枝在田間心不在焉而誤摘了青柿子時,一向關心她、愛護她的母親因爲心疼柿子而罵她,踢打她。

“母親一向是這樣,很愛護女兒,可是當女兒敗壞了菜棵,母親便去愛護菜棵了。農家無論是菜棵,或是一株茅草也要超過人的價值。”

“在鄉村,永久不曉得,永久體驗不到靈魂,只有物質來充實她們。”

蕭紅的文字讀上去冷冰冰的,一目十行,盡是痛苦,滿是淒涼。

“中秋節過去,田間變成殘敗的田間。”

“淒涼的陽光,曬着所有的禿樹。”

“深秋帶來的黃葉,趕走了夏季的蝴蝶。”

“老馬,老人,配着一片老的葉子,他們走在進城的大道。”

“深秋禿葉的樹,爲了慘厲的風變,脫去了靈魂一般吹嘯着。”

“彎月如同彎刀刺上林端。”

......

蕭紅一生的經歷坎坷,充滿不幸,所以她的文字總是投射着種種不幸。她總是不知不覺間把生命、生活寫得那樣疾苦,那樣透心涼。

不過,她講述的故事,在大面積的悲慘之中也總會有一絲絲讓人感動的希望。

就像趙三,當他年輕時他曾組織“鐮刀會”,反抗惡霸地主的加租。雖然鐮刀會還沒發揮作用,趙三就鋃鐺入獄,但終究他們也在試圖反抗。

當趙三成了老趙三,家國淪陷,趙三又盡己所能,努力救國。

“救國的日子就要來到。有血氣的人不肯當亡國奴,甘願做日本刺刀下的屈死鬼。”

趙三的進步,代表着整個村人在進步。就連膽小懦弱的二里半,當“愛國軍從三家子經過,張着黃色旗,旗上有紅字‘愛國軍’。”二里半用流淚的手,最後一刻摸着羊毛,也跟着去了。

比起其她女作家,蕭紅的作品思考性很強,總能不動聲色地將那個時代生與死的問題直白、徹底、清楚的講出來,讓人頓悟。

她的文字,比喻的功夫很厲害,讀起來生動形象,讓人詫異。

蕭紅不愧爲民國才女,文學洛神。

  蕭紅經典《生死場》讀後感 篇8

我把《生死場》視爲民國時代最好的小說。雖然不精緻,甚至粗糙,但是那種帶着天才的強光顯著到了某種奪目的地步,足以支撐起它如此高階的位置。時至今日,我們還是不難想象,在1935年11月14日那個清冷的夜裏,在上海大陸新村9號的洋房中,讀者魯迅何以會如此震驚。

小說家寫史,可以如此驚心動魄;而文字知己,有時竟然也是刻骨銘心的。

《生死場》所記錄的,是中國文學一直被期待但總還沒有的光景。這是一個天才的天才絕望。

在蕭紅的《生死場》之前,還從未有一箇中國作家,將人類捏造的如此凌亂不堪,如此哀鴻遍野,又如此深情悲憫。“在鄉村,人和動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

在《生死場》中,每一個讀者都一定看到了,漢字可以如此純粹,乾淨,冷冽,平坦,分明,深澈,磊落,異常神奇地承載着理應無法承載的一個宏大完整的既是虛擬的世界,又是真實的空間。

在《生死場》中,我們也看到了,當人擠壓在黑暗的生存隧道中時的種種渴求和卑劣,還有植入骨髓的現實仇恨,還從未如此質地真實過,那麼平靜,那麼自然,這是中國小說最開始也是最後的鋪排。

蕭紅有着現代中國作家最殘酷的冷血:全村最美麗的女人月英一過門就患了癱病從此不人不鬼;金枝還是大肚子只是恍惚中錯摘了沒長熟的柿子,她的母親不由分說就是撲上去一通廝打;土地上的農民們像狗一樣日以繼夜地幹活,卻一頓飽飯都是天大的奢想,受着飢餓和疾病的煎熬;大量女人的生育、死亡以及病痛之類的.描寫,遍佈文字間,撕心裂肺.......在這片土地上,人類的生活狀況豬狗不如,精神的麻木也是豬狗不如。

蕭紅的《生死場》又有着最浩瀚的悲憫:由獸事比人事,由家事見城事,由城事證國史,所見所感,泣涕交零、感國悲時、憂世傷生俱在其中,不乏悲愴與期望。這就是所謂“斯民同浩劫,此意敢言傷”了。

蕭紅的文字美學,把一個時代的細節放大至清晰如電影的畫面,讓每一個旁觀讀者驚心動魄。

《生死場》是用國民記憶研究的方式,去描繪集體無意識的心理、內心與記憶。

如何呈現整個國民的面貌?最平常的方式,當然是講述他的淵源、歷史、傳統、日常,和人們的生活的關聯,等等。

《生死場》偏向險中求。這本書有許多的“國民性”理論摻雜其間,更像是某個宏大主題的骨肉還原,但卻並不突兀,不會很嚴肅,因爲它原是一本不像小說的小說,在看似真實刻酷的道來中,潛藏虛構與夢幻。

這是過去之書,也是未來之書。想象的中國,幻想的人類,虛構的歷史,同時又交錯着和現實緊緊相連的部分。虛構的東北大地上的生與死,其實是所有中國土地的本質;而生死掙扎的人們,則成爲一部自我擴充、修改、掩飾和推翻的“吾國吾民”集體合照。

由《生死場》觀之,所有往昔都是一種虛構;唯經人的文字想象,才被重新認定爲真實。

每次重讀《生死場》,還都會把自己經由書籍寄存的歷史記憶牽出來,留下的記憶空間真是至真至誠。

每次重讀《生死場》,都特別感謝蕭紅。她一點也不比裏面的人物輕鬆,願這個曾經絕望的靈魂,已經平靜下來。

傍晚,我準備去探望她的故居。

  蕭紅經典《生死場》讀後感 篇9

疫情當前,重讀女作家蕭紅的《生死場》,其中滋味與幼年時讀後有很大不同。

儘管我與女作者生活的時代有着巨大的差距,但是蕭紅那奇特的筆鋒描繪展開了一幅落後的,混沌的,殘酷的北方農村畫面給幼年的我以極大地刺激。那些場景似乎離我很遠又似乎很近。那些掙扎在生死線上的人們,麻木中有着深深地困惑,痛苦中有着覺醒。讓人看了沉重又有所思考。

蕭紅筆下一再強調的是農人生命價值的無意義與喪失。“在鄉村,人和動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

“農家無論是顆菜,或是一株茅草也要超過人的價值。”母親在風暴中呼喊着孩子,爲的是從他腳上扒下一雙舊棉鞋,因爲那是孩子父親唯一一雙出門穿的鞋,而讓孩子赤着腳走在雪地裏,“鄉村的母親彷彿與孩子是仇敵。”“媽媽們摧殘孩子永久瘋狂着。”

一切都出自“本能”。

蕭紅的生死場不僅是天地,生死場中的女性身體表現了一種生與死的大場域。作爲女性我最關注的是文中女性的命運,所以年輕的金枝,年老的王婆是給我印象最深的人物。

五姑姐姐的難產,金枝的早產,李二嬸的小產。王婆服毒和小金枝被成業摔死,王婆生病。月英,打漁村最美麗的女人,毫無聲息地死掉了。不同年紀的女性共同面對的相同命運。從少女金枝到老婦王婆,漫長的受難圖。年輕時的金枝和成業有着青春狂熱的愛,但也有着面對生活困惑的憤怒,小金枝被成業慘慘摔死。愚昧之下,人性,時刻是魔鬼;流落到城市的金枝更是無根的浮萍,她無路可走。在貧困的荒蕪的鄉村,在夫權的重壓下,在文化的荒漠中她無路可走。王婆年老困頓,但是她有不屈的靈魂,她是文中最富於反抗精神的代表,她是北方女性中最可貴的人物。

我生活的時代已經與文中時代有了千差萬別,但是年幼時的我也曾經看到籠罩在北方農村的落後與愚昧。年幼的我在農村的姥姥家做客時,在大人暗搓搓的閒聊中偷偷聽過好多農村女性的悲慘故事。有被雪天打在雪地裏罰跪致死的農村小媳婦,有在農村鰥寡孤獨的自殺的老人,這些故事成了我最早的女性獨立的啓蒙。

今天,隨着時代的進步,農村的變化很大了,但是女性真正的獨立道路仍然很遠。女性的獨立應該是獨立於物化之外的,精神的徹底的自由。這是女性的生死場。

  蕭紅經典《生死場》讀後感 篇10

《生死場》是蕭紅的早期作品,比起《呼蘭河傳》,我更喜歡《生死場》。以前沒有讀《生死場》的時候是很不喜歡蕭紅的,或許是因爲她的人生經歷,一直尋求愛情,最後卻一個人在香港死去。

直到我看了《生死場》,我開始喜歡蕭紅的文字,並且極其認同了魯迅先生對她的評價。“北方人民對於生的堅強,對於死的掙扎卻往往已經力透紙背;女性作品的細緻的觀察和越軌的筆致,又增加了不少明麗和新鮮。”

在《生死場》中,她書寫了王婆、金枝等女性的頑強生命力和悲慘的遭遇。在小說中,在這片土地上,人與動物無異,人和動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蕭紅便是從這個角度去思考,生與死,在《呼蘭河傳》中,這一思想也有體現。

  蕭紅經典《生死場》讀後感 篇11

讀完整本書,尤其是其中呼蘭河傳這一部分時,忽然發現原來是老早就與作家蕭紅見過面的,呼蘭河傳中的幾章選入過我們的課文,至於是哪一年級,不記得了。

首先不得不說不愧是魯迅先生的門徒,蕭紅筆下透着的也是那冷眼觀世界的文風。記得第一章是王阿嫂之死,形容最貼切的一段說,王阿嫂和那些婦女們向麥苗一樣,風一到伏下去了,地主一走,又直起頭聊起來了。王阿嫂總歸是死了,但也只是生死場裏不起眼的一例而已,這樣的死亡司空見慣,蕭紅看似平淡的描述裏似乎要告訴我們這個道理。

再接着是看風箏,劉成仍是這大生死場裏的一位過客,他死了,卻是爲了革命而死,“我”是在看風箏的路上看到他的,亦如我在牛車上聽聞那趕車人和路人的辛酸,我不是講述者,“我”也和你們一樣,是位看客,也同我們一樣冷漠和後知後覺。

在接着是主篇生死場,這回是一個大的村莊的生死,三戶人不同的辛酸和生死印證了生死場這三個字,孩子一個個生着,大人懷着各自的苦難和不幸死着,誰都不記得誰,誰都那麼渺小,生着有其歡樂和苦難在前方,而死者也不是永久的解脫,他們還在東橋下吶喊哭泣,似乎永久得不到安寧。

“我”有二伯死了,歪脖子磨倌的老婆死了,團圓媳婦也死了,每分每刻都有人死,而“我”只是他們生命中的一個過客,不悲亦不喜,這大的生死場,他帶走了“我”可愛的祖父,可恨的祖母,然而“我”只是看着。

團圓媳婦死的那一段讓我記憶猶新,開頭我還罵着那胡老太太的假仁慈,後來我才發現了莫大的悲,不是那老太太,是所有人,是所有人的麻木和冷漠,是所有人的假仁慈害死了團圓媳婦,我和他們一樣是看客,也是把她按進滾燙熱水的一份子,我沒有阻止,我即有份,團圓媳婦呢,她也有罪,她像是在看別人一樣看自己:“看着吧,一會有人要洗澡了”,團圓媳婦眼睛大大的,笑呵呵的說(摘自原文),這是一個人人不自知的生死場,人們冷漠到連對自己都是那般冷漠,這是封建社會最大的悲。祖父理應是很善良可親的,但他也只是說二月份要讓他們搬走,哪有這樣虐待孩子的;抽貼的理應是個有良知的,但他也只是受了一百吊錢走了,誰來救團圓媳婦呢,連團圓媳婦自己都不想救自己。

打梆子的人還在徹夜的打着梆子,“我”有二伯還在叫嚷着上吊,他是怕死的嗎,不是吧,不是嗎?“我”只是客觀的存在和記錄者,“我”不說對錯,亦如我們一樣嘆着可悲卻也只是嘆着。

  蕭紅經典《生死場》讀後感 篇12

在深夜的燈光下讀完《生死場》。那是種什麼樣的感覺,確實說不清。想笑,又覺着酸澀;想哭,又流不下眼淚。只是心裏鈍痛着……

蕭紅在序裏說,這篇文字給“你們以堅強和掙扎的力氣”,而我,在這個料峭的春夜裏,燈光下,任手指在被窩外面凍得僵冷,也無法堅強着對她的文字無動於衷。

對於那遙遠的農村,是陌生而熟悉的,也許東北和南方有着一片不一樣的天空吧。只是同樣的落後,同樣的樸素,同樣的貧窮彷彿一股暖風,直吹進心裏,感覺到親切的來自土壤的芬芳,遙遙遠遠的,彷彿記憶,在異鄉的城市裏若隱若現。

這樣一個夜裏,尖銳而凜冽的寒風,就像蕭紅的筆觸,從這悲喜的人生中,一陣陣的從窗外呼嘯而過……

不知道爲什麼,今年南方的春天,由於連日的雨,潮溼、陰冷得出乎意料。也許冷洌的不是蕭紅的文字,而是生與死的輕易和沉重。只是,她“以細緻的觀察和越軌的筆致(魯迅)”,用她的率性和敏感,用她的才情描繪着世間的悲歡,力透紙背……

“欲織繁花爲錦繡,已傷凍雨過清明”(聶紺弩)。在清明節未到來之前,我敲下這些拼湊的文字,算是爲蕭紅默哀。蕭紅說自己“是《紅樓夢》裏的人”,於是,只好“留着那半部‘紅樓’給別人寫去了……”

更多關於喜歡蕭紅的文字,也由別人寫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