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關於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讀後感大綱

關於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3W 次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於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讀後感

關於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讀後感1

讀了《“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這篇文章後,我的心理久久不能平靜。

文章主要講了作者童年時,父親和母親對他的作品的截然不同的評價,這兩種評價對他產生的巨大的影響,以及作者從這兩種評價中感悟到的愛。

記得有一次期末考試,我的考了個全班級第一名。我興高采烈在回到家,急忙告訴母親這個好消息,母親大吃一驚,抱着我在原地轉了個圈,還不住地誇獎讚揚。我心裏別提多高興了。於是,我自豪地把卷子拿到爸爸跟前,得意揚揚地說:“爸,你看,我考了個全班第一名!”爸爸看了一會卷子,又擡頭看了看我,說:“我還以爲你考得有多好,你看,就連口算和標點這樣的題都出錯,你還在那兒高興,真沒出息!”我被爸爸的話驚呆了,明明考得這麼好,還說我沒出息,爸爸也真是太不近人情了!直到學習了《“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這篇課文後,我才明白父親是對的,他不是要存心責備我,而是希望我不要驕傲,繼續努力前進。我爲有這樣的父母親而感到自豪

讀了《“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我知道了母親的愛像是蜜罐中的蜂蜜,甜甜的,告訴我在失敗時不要失去信心;父親的愛是藥罐中的藥。苦苦的,告訴我在成功時不要驕傲自滿。我會在這兩種形式不同,目標一致的愛中健康茁壯成長的。

……

關於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讀後感2

讀了《“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這篇課文後,讓我明白了父母的鼓勵和批評都是對自己的愛。

課文主要寫了作者童年時寫的一首詩,母親看後說“精彩極了”,可父親卻說”糟糕透了”。因爲母親知道孩子須要鼓勵,而父親卻認爲孩子光有鼓勵是不夠的,這兩種相反的評價都對作者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從此以後作者充滿了信心,寫了一篇篇小說、劇本,成爲了一名了不起的作家。

我的父母也和作者的父母一樣。記得有一次,我考了99。3分,欣喜若狂,一回到家,就把考卷拿給爸爸看,爸爸一看說:“孩子,你真棒!星期天我給你買好吃的。”爸爸把我誇得暈頭轉向,我心裏美滋滋的,心想:“連爸爸都這麼誇我,何況是媽媽呢!”晚上,媽媽回來了,我連忙把考卷遞給媽媽,心想媽媽一定會誇我的,哪知媽媽卻對我說:“孩子,不要驕傲,我們要做一個得滿分的人。”一句話,說得我啞口無言。當時,我真不知道媽媽是怎麼想的,我甚至有點恨她。

以前,我只喜歡鼓勵,不喜歡批評,自從讀了“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這篇課文後,才懂得了爸爸的鼓勵和媽媽的批評都是對自己的愛,我將在愛的呵護下健康成長。

關於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讀後感3

在一個美好的下午,我閒着沒事就看了一本書,書名是《"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我很奇怪:爲什麼要用這樣的兩句話作爲文章的題目呢?

我靜下心來慢慢的欣賞着這篇文章,原來作者在七八歲的時候就寫了第一首詩,我很吃驚,這不可能吧!一個只有七八歲的小孩子就會寫這樣好的詩?真的很難讓人相信,我從心底裏很敬佩他,想想自己,七八歲的時候寫一篇簡短的日記都很吃力,而小作者竟然能做出如此美妙的詩!

於是,我帶着一種敬仰讀着這篇有意思的文章,其中寫到"母親一念完這首詩,眼睛亮亮的,興奮地說着:巴迪,真是你寫的嗎?多美的詩啊!精彩極了!"是啊,小作者的詩得到了母親的讚揚,想想自己也曾得到過媽媽的讚揚,心裏甭提有多開心了!記得有一次,我的小製作——大紅的燈籠,在省獲得了二等獎,當時我高興極了,讓媽媽看了我的獎狀,聽着媽媽表揚我的話語,我的心裏比吃了蜜還要甜啊!是媽媽的多次鼓勵才使我有了很大的自信心。

文章中的主人公還有一位嚴厲的父親,根據他父親的批語,自己學着慢慢的進行修改,那是小作者不過十一二歲,就學會了自己寫小說,母親的評價是精彩極了,因爲她知道巴迪還是個孩子,他需要鼓勵。而父親的評價是糟糕透了,因爲他認爲只有嚴厲才能教育孩子寫好作品。

所以,巴迪是幸運的',因爲他有個慈母,又有個嚴父。

因此不管是母親的嘮叨,還是父親的安慰,都應該是我們勤奮學習的動力。

關於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讀後感4

今天,我學習了《"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這篇課文,文中有段話是這樣敘述的:"一個作家,應該說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需要來自母親的力量,這種愛的力量是靈感和創作的源泉。但是僅僅有這個是不全面的,它可能會把人引入歧途。所以還需要警告的力量來平衡,需要有人時常提醒:小心、注意、總結、提高。"

我讀了這段話,體會到作者巴迪之所以在成年後寫出許多精彩的作品,成爲傑出的作家,是因爲他能正確地對待母親的稱讚和父親的批評。不僅從母親的稱讚中吸取前進的信心和力量,更重要的是他從父親的批評和提醒中找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使自己沿着創作的軌道前進。

我們青少年學生,正是長知識、學本領的階段,也應該培養巴迪一樣的健康心理,不但聽得進甜言蜜語,更要聽得進批評意見。俗話說"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

老師、家長的批評,雖然有點刺耳,聽起來心裏不舒服,但是這些批評就像一面鏡子,照清我們身上存在的缺點。如果我們聽得進這些批評意見,就可以搬掉我們前進中的絆腳石。

說到這裏,我想起了一件事。一次考試,我得全級總分第一名,老師表揚了我,父母誇獎我,同學們羨慕我,我陶醉了,滿足了。老師看出了我有驕傲的苗頭,把我批評了一頓。雖然我感到滿肚子的委屈,但對老師的批評教育,還是接受了。結果,我的成績不但沒有拉下來,而且學習成績越來越好。

我從自己的親身經歷中感悟到了忠言逆耳的意義。如今,學習了《"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這篇課文,使我更進一步領略到批評教育對一個人的成長的重要作用。同學們,敞開我們的胸懷,去容納別人對我們的更多批評意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