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懺悔錄》讀後感範文

《懺悔錄》讀後感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9W 次

《懺悔錄》讀後感範文1

再沒有比《懺悔錄》更能體現出記憶和期盼之於愉悅的好處的了。在本書的開頭,奧古斯丁點明瞭貫穿全書的兩大主題:尋找自我,尋找上帝。人之因此悲慘,根本原因就在於他失去了自我,而之因此失去自我,乃是正因失去了上帝;人要獲得愉悅,就務必在尋找上帝的過程中發現真正的自我。記憶和期盼的好處就在於,只有透過記憶和期盼,人才能實現這一雙重的尋找。實際上,這雙重的尋找能夠歸結於一個問題:人和上帝的關聯。這不僅僅僅正因人是上帝創造的,更重要的還在於人的心靈乃是上帝的形象。只有認識到人和上帝的關聯,才能明白作爲人和上帝之中介的心靈——上帝的形象;而心靈作爲上帝的形象,恰恰就是人最真實的自我。從這個好處上講,《懺悔錄》的寫作目的,就是在自我身上尋找上帝的形象。

《懺悔錄》讀後感範文

如何尋找?既是透過記憶,也是透過期盼。奧古斯丁對自我的記憶,不僅僅僅追溯到常人無法記得的幼年,甚至提出“在出生之前,自我是否存在,存在於何處”的問題。而且透過對生平的追憶,奧古斯丁細緻入微地揭示了自我身上的罪性,以及向善、向惡的兩股力量作爲對立的意志在他心靈內部的長期爭鬥。他認爲,從嬰兒時期開始,人就充滿了罪性,終其生命都無法徹底擺脫;然而同樣真實存在的,是一種不斷求善的意志,要求人朝向上帝,按照上帝的誡命生活,同自我的罪性鬥爭。

對生平的記憶,就是爲了不斷確認這股引人朝向上帝的力量;而記憶不僅僅僅要追溯到性命的初始,甚至要越過性命,往性命之前無限延伸,就是正因這股力量最終來自先於一切性命的上帝。其實,這股向善的力量就是內在於心靈的上帝形象,它是上帝在創造人的初始所賦予人的恩賜。在《懺悔錄》的每一章開始敘述或者討論之前,以及在全書行文的各處,都充滿了奧古斯丁對《詩篇》的引用。布朗(PeterBrown)在他撰寫的傳記《希波的奧古斯丁》中指出,《詩篇》的祈禱語言,是奧古斯丁所能找到的,能夠表達他寫作《懺悔錄》的深沉動機的唯一語言。

而祈禱語言所呈現的正是一種期盼的姿態。奧古斯丁的記憶和懺悔,始終處在一種朝向上帝、朝向永恆愉悅的期盼的指引之下;《懺悔錄》的全部寫作,都在這種期盼中獲取力量。屬塵世的記憶和期盼之因此顯得虛無,是正因所記憶和所期盼的,頂多是短暫而相對的善好;更不用說,如果記憶和期盼的對象是罪的快感給心靈留下的影像,那麼人將在時刻中徹底沉淪,無法擺脫罪的習慣對心靈的桎梏。但是,對上帝的記憶和期盼卻不一樣,正因這時記憶和期盼的對象乃是最爲真實的存在——上帝。上帝是比人的心靈更加內在的本質,是比人的自我更加真實的自我。在這個好處上講,正是對上帝的記憶和期盼,把時刻中的人和永恆的上帝聯繫起來。在對永恆上帝的記憶和期盼中寫作《懺悔錄》的奧古斯丁,雖然仍然處於時刻之中,但是他難道不是真正愉悅的嗎?

答案無疑是肯定的。不幸的根源在於失去上帝和自我,愉悅的關鍵在於重新獲得上帝和自我,而這又以明白上帝和自我的關聯爲前提。記憶和期盼之因此能夠指向愉悅的實現,就是正因對上帝的記憶和期盼是自我和上帝最爲恰當的關聯。記憶上帝,意味着承認上帝是先於自我的創造者;期盼上帝,意味着認識到上帝是真正值得追求的善好。

而人之因此能夠做到這一點,正是正因人的心靈是上帝的形象,擁有和上帝相似的三位一體,其中,對過去的記憶對應於人的存在,對此刻的關注對應於人的理性,對未來的期盼對應於人的意志或愛。人的墮落在於其三位一體朝向了錯誤的方向,而人的得救在於他對三位一體的正確運用。存在、理性和意志並不是心靈具有的三個功能,而是從不一樣的角度對同一個心靈的不一樣描述。犯罪後的人背離上帝的後果既體現爲存在於時刻中的虛無處境,也體現爲理性的孱弱,更體現爲意志的錯誤追求。正因心靈的整體墮落,人的存在是悲慘的在死,人的理性無法把握時刻的本質,而人的意志無法朝向真正的善好,反而沉迷於塵世的善好甚至罪的愉悅。而人的得救,則在於心靈恢復和上帝的關聯,從愛塵世、愛自我轉向愛上帝,從理性的驕傲變成真理面前的謙虛,而人的存在也將由時刻中的虛無轉變爲朝向永恆的愉悅。

透過正確的記憶和期盼,人能夠在他身上找到上帝的形象,也就是人的三位一體。而人對他的三位一體的正確運用,則能夠恢復他和上帝之間的關聯,從而獲得真正的自我。和古典思想一樣,奧古斯丁也要應對“認識你自我”的問題,然而奧古斯丁對這個問題的迴應卻和古典思想迥異。蘇格拉底在執行神諭後得出的結論是,人其實沒有什麼知識,只能帶着無知之知的謙虛不斷地追求智慧。事實上,蘇格拉底的無知之知並沒有正面回答“自我是什麼”的問題,這個問題在古典思想那裏,遠遠沒有在奧古斯丁身上這樣複雜和迫切。追求智慧的無知之知,體現出人的自然在於理性,從而運用理性的愛智便是最高的生活境界。但對於奧古斯丁來說,理性,連同人的心靈本身,都不是人的本質。人的真正本質是高於人的上帝,只有認識了上帝並明白了上帝和自我的關聯,人才可能真正“認識他自我”。愉悅不在於追求智慧的理性活動,愛智的生活只有在愛上帝的前提下才有好處。

透過上文對時刻問題的討論,咱們已經觸及奧古斯丁的思想和古典哲學的差異。這種差異的根源,正是在於雙發對真正的愉悅持有不一樣的明白,而這又集中反映在雙方對“認識你自我”這個問題的不一樣迴應之中。咱們發現,問題的關鍵在於理性的地位。古典思想發展到古代晚期,呈現出強烈的宗教化趨勢,這在普羅提諾和波菲利的思想中體現得極爲明顯。然而,無論怎樣宗教化,古典思想仍然堅持理性至上的原則。從根本上講,普羅提諾的太一但是是對於最高的理性原則的宗教化表達而已;波菲利雖然訴諸各種巫術和魔法以求實現靈魂的解脫,但他從來沒有把這些非理性因素納入其哲學體系,而是承認沒有任何學說能夠解救人的靈魂。

與此相反的是,奧古斯丁認爲,在超越理性的上帝面前,理性的好處是相對的;而在墮落後的人類身上,理性的潛質更是極其孱弱。要想獲得愉悅,除非透過對上帝的記憶和期盼。記憶和期盼雖然屬於人的理性心靈,但是所記憶和期盼的對象,卻是超越理性的上帝;此外,在奧古斯丁對人的三位一體的闡釋中,心靈中的理性對應於時刻中的此刻,與能夠記憶和期盼上帝的其他兩個位格(記憶和愛)相比,它恰恰是最容易背離上帝,導致驕傲的原罪的。《上帝之城》對古典思想的全部批判,都能夠看作是對這種背

離上帝的驕傲理性的批判。奧古斯丁當然不是德爾圖良那樣的非理性主義者,然而理性在奧古斯丁的思想中確實不是最高的原則,它務必明白信仰的指引;正如生活在時刻中的人,只有在回憶和期盼着上帝的前提下,他的此刻纔可能是愉悅的。

《懺悔錄》讀後感範文2

再沒有比《懺悔錄》更能體現出記憶和期待之於幸福的意義的了。在本書的開頭,奧古斯丁點明瞭貫穿全書的兩大主題:尋找自我,尋找上帝。人之所以悲慘,根本原因就在於他失去了自我,而之所以失去自我,乃是因爲失去了上帝;人要獲得幸福,就必須在尋找上帝的過程中發現真正的自我。記憶和期待的意義就在於,只有通過記憶和期待,人才能實現這一雙重的尋找。實際上,這雙重的尋找可以歸結於一個問題:人和上帝的關係。這不僅因爲人是上帝創造的,更重要的還在於人的心靈乃是上帝的形象。只有認識到人和上帝的關係,才能理解作爲人和上帝之中介的心靈——上帝的形象;而心靈作爲上帝的形象,恰恰就是人最真實的自我。從這個意義上講,《懺悔錄》的寫作目的,就是在自我身上尋找上帝的形象。

如何尋找?既是通過記憶,也是通過期待。奧古斯丁對自我的記憶,不僅追溯到常人無法記得的幼年,甚至提出“在出生之前,自我是否存在,存在於何處”的問題,而且通過對生平的追憶,奧古斯丁細緻入微地揭示了自己身上的罪性,以及向善、向惡的兩股力量作爲對立的意志在他心靈內部的長期爭鬥。他認爲,從嬰兒時期開始,人就充滿了罪性,終其一生都無法徹底擺脫;然而同樣真實存在的,是一種不斷求善的意志,要求人朝向上帝,按照上帝的誡命生活,同自己的罪性鬥爭。對生平的記憶,就是爲了不斷確認這股引人朝向上帝的力量;而記憶不僅要追溯到生命的初始,甚至要越過生命,往生命之前無限延伸,就是因爲這股力量最終來自先於一切生命的上帝。其實,這股向善的力量就是內在於心靈的上帝形象,它是上帝在創造人的初始所賦予人的恩賜。在《懺悔錄》的每一章開始敘述或者討論之前,以及在全書行文的各處,都充滿了奧古斯丁對《詩篇》的引用。布朗(PeterBrown)在他撰寫的傳記《希波的奧古斯丁》中指出,《詩篇》的祈禱語言,是奧古斯丁所能找到的,能夠表達他寫作《懺悔錄》的深沉動機的唯一語言。而祈禱語言所呈現的正是一種期待的姿態。奧古斯丁的記憶和懺悔,始終處在一種朝向上帝、朝向永恆幸福的期待的指引之下;《懺悔錄》的全部寫作,都在這種期待中獲取力量。屬塵世的記憶和期待之所以顯得虛無,是因爲所記憶和所期待的,頂多是短暫而相對的善好;更不用說,如果記憶和期待的對象是罪的快感給心靈留下的影像,那麼人將在時間中徹底沉淪,無法擺脫罪的習慣對心靈的桎梏。但是,對上帝的記憶和期待卻不同,因爲這時記憶和期待的對象乃是最爲真實的存在——上帝。上帝是比人的心靈更加內在的本質,是比人的自我更加真實的自我。在這個意義上講,正是對上帝的記憶和期待,把時間中的人和永恆的上帝聯繫起來。在對永恆上帝的記憶和期待中寫作《懺悔錄》的奧古斯丁,雖然仍然處於時間之中,但是他難道不是真正幸福的嗎?

答案無疑是肯定的。不幸的根源在於失去上帝和自我,幸福的關鍵在於重新獲得上帝和自我,而這又以理解上帝和自我的關係爲前提。記憶和期待之所以能夠指向幸福的實現,就是因爲對上帝的記憶和期待是自我和上帝最爲恰當的關係。記憶上帝,意味着承認上帝是先於自我的創造者;期待上帝,意味着認識到上帝是真正值得追求的善好。而人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正是因爲人的心靈是上帝的形象,擁有和上帝相似的三位一體,其中,對過去的記憶對應於人的存在,對現在的關注對應於人的理性,對未來的期待對應於人的意志或愛。人的墮落在於其三位一體朝向了錯誤的方向,而人的得救在於他對三位一體的正確運用。存在、理性和意志並不是心靈具有的三個功能,而是從不同的角度對同一個心靈的不同描述。犯罪後的人背離上帝的後果既體現爲存在於時間中的虛無處境,也體現爲理性的孱弱,更體現爲意志的錯誤追求。因爲心靈的整體墮落,人的存在是悲慘的在死,人的理性無法把握時間的本質,而人的意志無法朝向真正的善好,反而沉迷於塵世的善好甚至罪的快樂。而人的得救,則在於心靈恢復和上帝的關係,從愛塵世、愛自己轉向愛上帝,從理性的驕傲變成真理面前的謙虛,而人的存在也將由時間中的虛無轉變爲朝向永恆的幸福。

通過正確的記憶和期待,人能夠在他身上找到上帝的形象,也就是人的三位一體。而人對他的三位一體的正確運用,則能夠恢復他和上帝之間的關係,從而獲得真正的自我。和古典思想一樣,奧古斯丁也要面對“認識你自己”的問題,然而奧古斯丁對這個問題的迴應卻和古典思想迥異。蘇格拉底在執行神諭後得出的結論是,人其實沒有什麼知識,只能帶着無知之知的謙虛不斷地追求智慧。事實上,蘇格拉底的無知之知並沒有正面回答“自我是什麼”的問題,這個問題在古典思想那裏,遠遠沒有在奧古斯丁身上這樣複雜和迫切。追求智慧的無知之知,體現出人的自然在於理性,從而運用理性的愛智便是最高的生活境界。但對於奧古斯丁來說,理性,連同人的心靈本身,都不是人的本質。人的真正本質是高於人的上帝,只有認識了上帝並理解了上帝和自我的關係,人才可能真正“認識他自己”。幸福不在於追求智慧的理性活動,愛智的生活只有在愛上帝的前提下才有意義。

通過上文對時間問題的討論,我們已經觸及奧古斯丁的思想和古典哲學的差異。這種差異的根源,正是在於雙發對真正的幸福持有不同的理解,而這又集中反映在雙方對“認識你自己”這個問題的不同迴應之中。我們發現,問題的關鍵在於理性的地位。古典思想發展到古代晚期,呈現出強烈的宗教化趨勢,這在普羅提諾和波菲利的思想中體現得極爲明顯。然而,無論怎麼宗教化,古典思想仍然堅持理性至上的原則。從根本上講,普羅提諾的太一不過是對於最高的理性原則的宗教化表達而已;波菲利雖然訴諸各種巫術和魔法以求實現靈魂的解脫,但他從來沒有把這些非理性因素納入其哲學體系,而是承認沒有任何學說能夠解救人的靈魂。與此相反的是,奧古斯丁認爲,在超越理性的上帝面前,理性的意義是相對的;而在墮落後的人類身上,理性的能力更是極其孱弱。要想獲得幸福,除非通過對上帝的記憶和期待。記憶和期待雖然屬於人的理性心靈,但是所記憶和期待的對象,卻是超越理性的上帝;此外,在奧古斯丁對人的三位一體的闡釋中,心靈中的理性對應於時間中的現在,與能夠記憶和期待上帝的其他兩個位格(記憶和愛)相比,它恰恰是最容易背離上帝,導致驕傲的原罪的。《上帝之城》對古典思想的全部批判,都可以看作是對這種背離上帝的驕傲理性的批判。奧古斯丁當然不是德爾圖良那樣的非理性主義者,然而理性在奧古斯丁的思想中確實不是最高的原則,它必須接受信仰的指引;正如生活在時間中的人,只有在回憶和期待着上帝的前提下,他的現在纔可能是幸福的。

《懺悔錄》讀後感範文3

從我手心捧上盧梭的《懺悔錄》開始,我便捨不得放下了,如果時間允許,真想一口氣讀完這本書。這世上沒有任何人是聖人,沒有人能夠做到完美無瑕。一個真正敢於赤裸裸地公開披露自己的隱私、揭示自己傷疤的人,纔是真正人格意義上完整的人,值得讓人尊重和佩服。作者盧梭以驚人的誠實、坦率的態度描寫自己的一生,毫不隱晦自己最下流最可恥的行爲。正如盧梭所說:“我在從事一項從來都沒有人從事過的事業。我想將一個人的真實面目展現在世人面前。”

看完《懺悔錄》的上下部後,我感觸良深。正如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對自己的反省,其實就是一種人生的態度。現實生活中,我們往往缺少自我反省,導致自己一錯再錯,沒有進步和上升的空間。人在面對自己犯下的罪孽和過錯時,往往會選擇逃避和掩飾。我們都不願意在總目睽睽之下公開自己的罪行,來讓別人對自己進行批判。因爲我們都認爲那是我們身心所不能承受的痛,我們只好麻痹自己,矇蔽自己犯下的鮮爲人知的過錯。但是,盧梭給了我們一個典例,他站在時代的風口處,接受這個世界給予他的各種批判。或者,我們不需要向世界公開和坦白自己,但是,我們至少應該時刻進行自己反省,檢點自己的各種行爲是否合理得當。 讓我們迴歸到小說裏面的內容。

盧梭只是一個日內瓦普通鐘錶匠的兒子,父親嗜好讀書,在父親的鼓勵和影響下,他憑藉自己對文學的熱愛,憑藉勤奮吃苦的精神,通過自己的自學,通曉歷史、文學、數學、天文、地理等知識,成爲令人敬仰的一位偉大思想家。整個自傳是盧梭在顛沛流離四面受敵的逃亡生活中斷斷續續完成的,他的一生是一部傳奇,充滿着坎坷與悲慘。

生命伊始,他人生中一切不幸中的第一個不幸是母親因他而死去。雖然缺失了母愛,但他的生命中並不缺少愛。父親把對母親的愛加倍地付出在他身上,再加上善良溫和的姑姑的悉心照料,培養出他真善美的本性。即使生活在一個單親的家庭裏,但盧梭並沒有受到一點心靈的創傷。因爲這段時期的盧梭身邊全是一些善良的人,他們都特別疼愛他。孩子的心靈是特別敏感和脆弱的,他們經不起一點兒的打擊和創傷。由此我們應該想到,作爲孩子的監護人,我們應該給予孩子尤其是單親孩子更多的照顧和關懷,給他們營造良好的成長氣氛。猶記書中所述畫面,父親與5歲的盧梭一起着迷、沉醉於書香的環繞中,直到東方肚白。大部分人都擁有着同樣的回憶,我們在父母親的陪伴下快樂地成長,畫面如此溫馨,如此和睦。

童年時期,父親發生意外,因被一個上尉陷害而流浪他鄉,而盧梭則在鄉村度過了兩年快樂的時光,而且和他表哥情投意合,擁有不少的童年樂趣,鄉村生活成爲他美好的記憶。環境對一個的性格形成具有不可脫離的關係。喧鬧的城市讓人性情暴躁,平靜的鄉村生活則讓人心境平和。正如盧梭所說:“這種鄉村生活的樸實給我一個無價之寶。”鄉村的生活方式是溫和的、親切的、寧靜的,它源自於大自然最真實的一面。假如盧梭能在鄉村生活得更久,則他的性情也不至於如此憤世嫉俗和憂鬱。

12歲的他開始當學徒,師傅的專斷蠻橫和粗暴的待遇,讓他無法忍受,並且還讓他染上了許多惡習,比如撒謊、盜竊、貪婪、隱瞞、掩飾等。一年後他被迫外出流浪,過着漂泊無依的生活。最無恥的興趣、最骯髒的惡習取代了那些美好的消遣,那是一種多麼令人難以接受的轉變。盧梭的本性就是在這個時候開始被扭曲的。正如孟子的“性善論”,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或多或少受到身邊一些人和環境的影響,如果我們的自制力不強,就很容易使自己的秉性受到玷污。一旦染上惡劣的行爲習慣,就會像一滴污黑的墨水滴入大缸裏,逐漸擴散,最終攪渾了一整缸的清水。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不僅需要找到真正適合自己從事的工作,也要視工作的環境狀況來選擇。

後來,盧梭在古豐伯爵家當過僕人,過流浪着的日子。期間他體驗到民間的艱辛苦楚,感受到百姓所遭受到的欺壓,並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盧梭對音樂和文學有着一股熱情,他還發表了多篇《歌劇》、論文、和小說等等。晚年的盧梭定居於巴黎郊區清靜的一間小屋裏,他和質樸善良的泰蕾茲在一起生活,得到了暫時的安寧和清靜。這裏是盧梭逃避塵世紛擾的避難所,心靈自由飛翔的伊甸園。盧梭的晚年是不幸的,由於長期的流浪生涯和對敵對勢力無休止的'迫害,他的身心和健康受到了嚴重的摧殘,健康情況急劇惡化。盧梭的一生充滿坎坷,不由得是令我感嘆。所幸的是他的妻子一直陪伴着他。對於兒子,盧梭拋棄他的初衷其實是出於一種愛。他知道憑自己的經濟情況無法撫養自己的孩子,把他們送到育嬰堂讓國家培養是對孩子最好的安排。

縱觀全書,我們可以看出盧梭的性格、志趣、愛好,正如他自己在該書幾近結尾處所說:“我可以把自己的一生交給他們去從頭到尾地進行批判:我堅信,人們將總歸會看到一個正直、善良、無怨無悔、與世無爭的人,一個敢於承認自己的錯誤,而且更容易忘記別人的過錯的人,一個在愛戀溫馨的激情之中尋找自己全部幸福的人,一個凡事都實心實意到了不謹慎,到了難以置信的忘我程度的人。”

盧梭的性格熱情奔放而又極端敏感,性情乖戾而又正直善良,大悲大喜而又無盡悲觀,渴望理解而又生性靦腆,憤世嫉俗而又熱衷癡情。他睿智但活得苟且,他坦誠但也有掩飾。他對事物的本質有着不屈的堅持,他對公平公正有着堅決的維護,他對寧靜安穩的生活有着無限的憧憬,他對道德淪喪的小人有着兇狠的鞭笞,他對隱藏功利之心的人有着本能的厭惡,他對女性有着狂熱的追求和嚮往。他對人生的看法是如此犀利透徹,讓我佩服地五體投地。一個背井離鄉、受盡冷落的人,一個疑心重重、無比高傲的人,一個城府很深同時又什麼都不會隱瞞的人,一個蔑視一切同時又需要一切的人,一個捲入許多不可饒恕的事情中的人,他卻仍能保持靈魂的純潔。盧梭,是屹立於時代之上的聖人!試想,在追名逐利的今天,又有多少人能夠像盧梭一樣始終保持着自己人格的自由呢?我們做不了品德高尚的恨世者,但我們至少可以從中受益,來改變自己的價值觀。

盧梭情操高尚,漠視金錢,鄙視富貴,崇尚自由,對下層人民懷有深厚的感情。他在功成名就、可以躋身上流社會時,卻始終不願去過貴族們的那種奢侈豪華生活,只是祈求過上一種寧靜的、不受紛擾的“世外桃源”的生活。在盧梭的眼裏,平民的世界遠比上流社會真誠而高尚。於他而言,“人們得到的金錢是自由的工具;追求的金錢則是奴役的工具。”此話流露出他對金錢的巨大輕視,讓人對他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依我所見,金錢能夠滿足現實生活中我們的衣食住行問題,但我們決不可成爲它的奴隸,貪念只會增加煩惱。增加自己的負擔和束縛。對於金錢,我們在追求的同時也要保持一顆淡泊的心,畢竟有些樂趣並不是金錢能夠給予我們的。只是,迴歸到現實,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能夠做到不爲名利所惑,不被高官厚祿所動的人,又有多少呢?

盧梭的感情生活十分豐富,甚至有點放蕩不羈。他對許多女人有着強烈的愛慕和慾望,幾乎爲他所遇見的每個女人都留下了或多或少而傷感的眼淚。或者

他對女人的愛戀正是源於一顆太強烈、太癡情、太溫柔的心。他有着爲數不少的風流豔史,例如幼年的他對維爾鬆小姐和戈桐的愛慕,到達了一種狂熱的境界;對瓦朗夫人更是像火一樣熱烈,把她當成自己的“溫柔的母親、親愛的姐姐、迷人的女友”,最終成爲盧梭的情婦;對加萊小姐、格拉麗芬小姐有着熱衷的嚮往和追求; 對拉爾納熱夫人有着曖昧的情人關係等等。對於此,我更多地認爲盧梭更加偏愛女性的美貌而不是源於內心純潔的愛,那僅僅是因爲美貌而片刻引起的性慾。又或者是一種戀母情結,因而對年齡幾乎可以充當自己母親的女人也會產生一種狂熱的愛慕。作爲一名讀者,我並沒有心存惡意要中傷作者。但在感情這方面,我覺得他應該接受批判的和自我反省,他這種過分風流的作風讓我不可避免地產生了反感。 最後,總的來說,《懺悔錄》給了我很多感觸,它對我日後的生活態度和人生觀念也有所影響。盧梭坦然率真的態度、高尚的生活情操和人格將會讓我受益終生。

《懺悔錄》讀後感範文4

一本好書,會讓你感動,會讓你有空靈飄逸感,會讓你百看不厭,會讓你捧腹大笑閱讀作爲人類最好的學習方式之一,自有書籍文字伊始,人類就在閱讀中傳承着文化,開啓心智。而一些經典名著的閱讀,更是人類思想文明的精華,值得後人去研究,發現。

在《懺悔錄》中,奧古斯丁描述了自己真實的生平。尤其是書中對耶和華的信仰,是那麼的執着。對於我這種無神論者而言,真的十分佩服,不知他們是怎麼從無信仰到執着信仰的。在《懺悔錄》中提到“天主是主宰自然的,破會了自然的規律,就破壞了我們和自然之間應有的關係。”這裏提及到要遵循自然的規律,不能破壞自然的意志,要尊重自然。其實這也暗示我們,孩子出生到社會上,就是大自然孕育的產物,作爲成年人,我們要尊重他,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強迫他改變他自身帶出來的本性。這對於幼師的我,真的有很大的提示,在幼兒園,總是擔心幼兒不聽話,調皮,導致安全出現問題,於是作爲老師的我們總是不允許他們做這個,不允許他們玩那個,其實他們只所以調皮,那是因爲他們好奇心的本性而導致的,我們一致的壓迫會不會改變孩子們原本的天性呢?而且他很注重在書中,他沒有隱瞞也沒有誇耀,沒有焦躁也沒有自卑。我們常說世上沒有後悔藥,我們也常常受人告誡和告誡人:後果自負。也許自己的人生路途是一錯再錯過來的。

《懺悔錄》讀後感範文5

近來我又讀了一遍法國啓蒙作家盧梭的《懺悔錄》(陳筱卿譯,譯林出版社,1994年版)。

上下兩卷共十二章,中譯本634頁,洋洋五十餘萬字,一口氣讀下來,看得我倆眼朦朧。隨着盧梭敘述的文字河流,我又一次漂進了他豐富而傳奇的心靈之海,不由自主地陷入思想與情感的漩渦裏,拜倒在上帝的腳下,發出深沉的喟嘆——懺悔吧!

經歷了五十多年的風風雨雨,應對周遭無數的惡毒攻訐,他毅然拿起了如椽巨筆,寫下這部自傳體的《懺悔錄》,把自我赤裸裸地剝此刻世人面前,讓人們看到一個完完全全真實的盧梭自我。勝過任何的辯解與粉飾,所有的人應對這個真實的靈魂,都沉默不語。正因人們在他面前就如在一面纖塵不染的平鏡前一樣,照射出了自我靈魂的卑污與醜惡。正如盧梭所云:我如實地描繪自我是個什麼樣的人,是可鄙可惡絕不隱瞞,是善良寬厚高尚也不遮掩:“我把我那你看不到的內心暴露出來了。上帝啊,把我無數同類召到我周圍來吧,讓他們聽聽我的懺悔,讓他們爲我的醜惡而嘆息,讓他們爲我的可鄙而羞愧。讓他們每一個人也以同樣的真誠把自我的內心呈獻在你的寶座前面,然後,看有誰敢於對你說:‘我比那人要好!’”

我是沒有這樣的勇氣的。在世人面前我展現給大家的形象,決不是我的全部。有許多東西,它們深藏在我心靈的深處,只有我一個人應對自我時,纔有可能浮現。像盧梭那樣冷酷地解剖自我,是需要十分的膽量與勇氣的。

早在上中學的時候,我就心驚肉跳地讀着盧梭的《懺悔錄》,正因我讀出了自我意識深處那麼多的黑暗的洪流。也就是從那時起,我學習並領悟了在日記本上反省、懺悔、自律、自強,自我要對自我真實。不知有多少次夜深人靜的時候,我應對蒼穹,尋找上帝的光芒。我以前數次把一摞摞厚厚的日記本點燃,企圖在灰飛煙滅之中,消滅那個可怕的魔鬼。如果把所有的日記蒐集起來,也許也是一部屬於我的《懺悔錄》。

而今我再一次讀着《懺悔錄》,我的心跳得更加厲害。檢視自我成人之後的將近十八年的心靈歷程,我發現我更加無法應對盧梭這面鏡子。有更多的黑色洪流,不可阻擋地向我涌來,幾乎淹沒了我。我徒然地掙扎,甚至甘情緒願地投入洪流的懷抱。猶如從惡夢中驚醒一般,我驀地坐起,張開雙臂,渴望擁抱光明與期望的撫慰。

在物慾橫流的這天,誰還能夠像你一樣真實地懺悔?

在告別塵世的那天,誰還能夠像你一樣安然地入睡?

就如今日在電腦前寫着這些文字將要貼在博客上方一樣,我還能夠應對遠朋近友,有足夠的勇氣對他們說:“這就是我真實的自我”嗎?!!!

盧梭,你讓我再一次發出深沉的喟嘆——唉!

《懺悔錄》讀後感範文6

一個人的心理是由什麼組成的,一個人的思維是被什麼影響的,一個人的心態被什麼左右的,一個人的成功是從哪裏開始的。讀過讓雅克的心理足跡,如果從頭思考一下,也許會對答案有所感覺,起碼感覺到的是答案的一種可能。

對自然的尊重,對自然的鐘愛,以及對自我內心的寬容與自信。盧梭所表達出來的鐘愛性命,重視感覺,隨興隨意的鮮活鮮明的性格特點是值得尊重的。從不一樣的視角會看到不一樣的風景,產生不一樣的觀點,發出不一樣的聲音,走出不一樣的足跡,盧梭的生命是值得關注的。向世界的挑戰,向權威的蔑視,向未來的憧憬和對現實中的詩意的挖掘,盧梭的浪漫是偉大的。

同樣,盧梭的主角是多面的,多角度的,不一樣的讀者讀到的結論不一樣,不一樣的階級瞭解的盧梭不一樣。“橫看成嶺側成峯,中外盧梭各不一樣”。

我眼中的盧梭:

盧梭是自知的。他清楚自我的身世卑賤,並非富貴一族,他明白自我的弱點,怯懦而不羈;同時,他也尊重自我的知識,保留自我的看法,領悟生活的技巧,保護內心的底線。

盧梭是風流的。從華倫夫人到戴萊斯,中間的點綴雖然並不多地驚人,但起碼足以證明盧梭並不專一,在他的生理允許範圍內,他的確是風流的,但是他對於他的女友,從開始的浪漫庇護到之後的職責第一,也使他的風流並不那麼邪惡。

盧梭是封閉的。從他對他的“兄弟姐妹”的瞭解與描述,從他對他的“敵人”的躲藏和誤解。他的生活並不主動,甚至消極,他的真誠值得讚許和領悟。但他對周圍的人的內心瞭解卻不乏偏激與陰暗的例子,就應更主動地說,盧梭是主動地被封閉的。

盧梭是單純的。他對迴歸自然的渴望情緒,以及他對巴黎繁華與交際的迴避態度,足以證明他是“膽小的”起碼潛意識裏他是軟弱的,在他表面上無限的寬容背後隱藏着他的被動和孤獨,他總是被控制的對象,他對自我的發展缺少強勢的因素,缺少陽光的魅力,這使他性格的弱點,而並不是他有意而爲之,因此,盧梭是單純的。

盧梭是執著的。在自我的回憶錄中,盧梭並沒有濃墨重彩的描述自我如何胸懷大志,如何實現夢想,如何要功成名就,如何去全力雙收。但咱們不難發現,從兒時陪伴他的文學和他走完了生命,並且幫他載入史冊,他對音樂的愛好讓他憑藉自學成爲了一代宗師。他對自我的愛好的專一專注與執着是值得咱們領悟,也值得咱們稱讚。

盧梭是淡薄的。在他生命的描述中,他對金錢的需要與所求無一不是以生存爲惟一原因的,一個人滿足於平淡的生活而對奢華豪貴毫無熱情就足以說明它與衆不一樣和他質樸的本性。

盧梭是多才的。包括文學,音樂,甚至棋術在內的幾種愛好,以及最終贏得的成就和其間付出的汗水,都在驗證一個定理:盧梭的成功=盧梭的天賦+盧梭的汗水。

盧梭是脆弱的。不論是他多病的身體還是他多愁善感的內心,都導致了他對外界的畏懼與偏見,其中的利弊註定了他生命孤寂的基調,總之他這種類似於林黛玉式的人物是值得憐憫與鍾愛的。

綜述,盧梭是自知的,真誠的,善良的,執着的,浪漫的,豁達的,博學的,淡泊的;同時他也是偏激的,封閉的,懦弱的,多變的,消極的,也是孤獨的;咱們沒有資格和權利去評價偉人,只是表達一些對前輩的印象和看法,期望能有所收穫,有所借鑑。

《懺悔錄》讀後感範文7

當時我是什麼樣的人,我就寫成什麼樣的人:當時我是卑鄙齷齪的,就寫我的卑鄙齷齪;當時我是善良忠厚、道德高尚的,就寫我的善良忠厚和道德高尚。萬能的上帝啊!我的內心完全暴露出來了,和你親自看到的完全一樣,請你把那無數的衆生叫到我跟前來!讓他們聽聽我的懺悔,讓他們爲我的種種墮落而嘆息,讓他們爲我的種種惡行而羞愧。然後,同樣真誠地披露自我的心靈,看看有誰敢於對您說:“我比這個人好!”。這是盧梭先生最激勵我的一段話,他直接寫出了他的心聲,他的內心世界,咱們能夠看到當時那個時代真正的他還有那個時代一個普通人民所有的壓力。

上帝造人的時候,給咱們一雙眼睛看外部的世界,審視內心的智慧之眼則是這顆懺悔的心。如果說讀蒙田讓我心靈安詳閒適,讀盧梭則使我悲天憫人。盧梭覺得前輩作家蒙田還坦白得不夠,他說蒙田雖然也講了自我的缺點,卻把它們寫得相當可愛。看起來像是自責,但是卻是自贊。他針鋒相對地提出了一個哲理性的警句:“沒有可憎的缺點的人是沒有的。”在懺悔錄裏,他寫了他的吝嗇,他的偷盜習慣,他對兄弟姐妹的背叛,他說的謊行的騙。

由於作者的親身經歷,他有條件在這部自傳裏展示一個平民的世界,讓咱們看到十八世紀的女僕、聽差、農民、小店主、下層知識分子以及盧梭自我的平民家族:鐘錶匠、技師、小資產階級婦女。把這樣多的平民形象帶進十八世紀文學,《懺悔錄》就是這樣一個激進的平民思想家與反動統治激烈衝突的結果。它是一個平民知識分子在封建專制壓迫面前維護自我不僅僅僅是作爲一個人、更重要的是作爲一個普通人的人權和尊嚴的作品,是對統治階級迫害的反擊。它首先使咱們感到可貴的是,其中充滿了平民的自信、自重和驕傲,總之,一種高昂的平民精神。《懺悔錄》中那種平民的自信和驕傲,主要還是表此刻盧梭對自我形象的描繪上。他在那個充滿了虛榮的社會裏,敢於公開表示自我對於下層、對於平民的深情,不以自我“低賤”的出身、不以他過去的貧寒困頓爲恥,而宣佈那是他的愉悅年代,他把淳樸自然視爲自我貧賤生活中最可寶貴的財富,他驕傲地展示自我生活中那些爲高貴者的生活所不具有的健康的、閃光的東西以及他在貧賤生活中所獲得、所持續着的那種精神上、節操上的丰采。

盧梭在《懺悔錄》中寫十八世紀這個階層的精神狀況、道德水平、愛好與興趣、願望與追求。在那裏,盧梭致力於發掘平民的精神境界中一切有價值的東西:自然淳樸的人性、值得讚美的道德情操、出色的聰明才智和健康的生活趣味等等。他把他平民家庭中那親切寧靜的柔情描述得多麼動人啊,使它在那冰冷無情的社會大海的背景上,象是一個始終召喚着他的溫情之島。他筆下的農民都是一些樸實的形象,他遇到的那個小店主是那麼忠厚和富有同情心,竟允許一個素不相識的流浪者在他店裏騙吃了一頓飯;他親密的夥伴、華倫夫人的男僕阿奈不僅僅僅人格高尚,而且有廣博的學識和出色的才幹;此外,還有“善良的小夥子”平民樂師勒·麥特爾、他的少年流浪漢兄弟姐妹“聰明的巴克勒”、可憐的女僕“和善、聰明和絕對誠實的”瑪麗永,他們在那惡濁的社會環境裏也都發散出了清新的氣息,使盧梭對他們一向持續着完美的記憶。

另一方面,盧梭又以不加掩飾的厭惡和鄙視追述了他所遇見的統治階級和上流社會中的各種人物,首席法官西蒙先生是“一個不斷向貴婦們獻殷勤的小猴子”;教會人物幾乎都有“僞善或厚顏無恥的醜態”,其中還有不少淫邪的色情狂;貴婦人的習氣是輕浮和寡廉鮮恥,有的“名聲很壞”;至於巴黎的權貴,無不道德淪喪、性情刁鑽、僞善陰險。在盧梭的眼裏,平民的世界遠比上流社會來得高尚、優越,他曾說“只有在莊稼人的粗布衣服下方,而不是在廷臣的繡金衣服下方,才能發現有力的身軀。裝飾與德行是格格不入的,正因德行是靈魂的力量。”這種對“布衣”的崇尚,對權貴的貶責,在《懺悔錄》裏又有了再一次的發揮,他這樣歸納說:“爲什麼我年輕的時候遇到了這樣多的好人,到我年紀大了的時候,好人就那樣少了呢?是好人絕種了嗎?不是的,這是由於我這天需要找好人的社會階層已經不再是我當年遇到好人的那個社會階層了。在一般平民中間,雖然只偶爾流露熱情,但自然情感卻是隨時能夠見到的。在上流社會中,則連這種自然情感也完全窒息了。他們在情感的幌子下,只受利益或虛榮心的支配。”盧梭自傳中強烈的平民精神,使他在文學史上獲得了他所獨有的特色,法國人自我說得好:“沒有一個作家象盧梭這樣善於把窮人表現得卓越不凡。”

他告訴讀者,他從自我那充滿真摯溫情的平民家庭中獲得了“一顆多情的心”,雖然他把這視爲“生命不幸的根源”,但一向以他“溫柔多情”、具有真情實感而自豪;他又從“淳樸的農村生活”中得到了“不可估量的好處”,“心裏豁然開朗,懂得了友情”,雖然他之後也做過不夠兄弟姐妹的事,但更多的時候是在友情與功利之間選取了前者,甚至爲了和流浪少年巴克勒的友誼而高唱着“再見吧,都城,再見吧,宮廷、野心、虛榮心,再見吧,感情和美人”,離開了爲他帶給“飛黃騰達”的機遇的古豐伯爵。在他看來人具有自我的本性,人的本性中包括了人的一切自然的要求,如對自由的嚮往、對異性的追求、對精美物品的愛好,

他過着貧窮的生活,卻有自我豐富的精神世界。他很早就對讀書“有一種罕有的興趣”,即使是在當學徒的時候,也甘冒受懲罰的危險而堅持讀書,甚至爲了得到書籍而當掉了自我的襯衫和領帶。他博覽羣書,長期的讀書生活喚起了他“更高尚的感情”,構成了他高出於上層階級的精神境界。

他處於反動黑暗的封建統治之下,卻具有“倔強豪邁以及不肯受束縛受奴役的性格”,敢於“在巴黎成爲專制君主政體的反對者和堅定的共和派”。他眼見“不幸的人民遭受痛苦”,“對壓迫他們的人”又充滿了“不可遏制的痛恨”,他鼓吹自由,反對奴役,宣稱“無論在什麼事情上,約束、屈從都是我不能忍受的”。他雖然反對法國的封建專制,並且在這個國家裏受到了“政府、法官、作家聯合在一齊的瘋狂攻擊”,但他對法蘭西的歷史文化始終懷着深厚的感情,對法蘭西民族寄予了堅強的信念,深信“有一天他們會把我從苦惱的羈絆中解救出來”。

他對感情也表示了全新的明白,他崇尚男女之間真誠深摯的情感,個性重視感情的高尚和純潔,認爲彼此之間的關聯就應是這樣的:“它不是基於情慾、性別、年齡、容貌,而是基於人之因此爲人的那一切,除非死亡,就絕不能喪失的那一切”,也就是說,就應包含着人類一切完美高尚的東西。他在生活中追求的是一種深摯、持久、超乎功利和柔情,有時甚至近乎天真無邪、純潔透明,他戀愛的時候,感情豐富而熱烈,同時又對對方持續着愛護、尊重和體貼。他與華倫夫人長期過着一種純淨的感情生活,那種誠摯的性質在十八世紀的社會生活中是很難見到的。

他與葛萊芬麗小姐和加蕾小姐的一段邂逅,是多麼充滿稚氣而又散發出迷人的青春的氣息!他與巴西勒太太之間的一段感情又是那樣溫馨而又潔淨無瑕!他與年輕姑娘麥爾賽萊一道作了長途旅行,始終“坐懷不亂”。他有時也成爲情慾的奴隸而逢場作戲,但不久就出於道德感而拋棄了這種遊戲。他是十八世界裏那個黑暗社會壓迫下生活的萬千普通人民的一個縮影,他不是最慘的,但是,他的遭遇一樣令人同情。讀《懺悔錄》這一本書,讓我更加了解了盧梭,品《懺悔錄》這杯酒,讓我看到了一個真實的社會。

《懺悔錄》讀後感範文8

這次在書城沒有找到人民文學出版社的基督山,所以只好買了法國著名作家讓。盧梭的《懺悔錄》。

正如盧梭自己所說,“我要把一個人的真實面目全部地展示在世人面前,此人便是我。”“這就是我所做的,我的爲人,我以同樣的坦率道出了善惡。我既沒隱藏什麼醜行,也沒添加什麼善舉。”盧梭確實在文中表露了自己的心境,非常坦率,可以看出他是很大膽的,他是敢於剖析自己的人,對自己動手術刀。我自己的感覺是,我讀着讀着就感覺其實他不必懺悔,我已原諒他了。

盧梭少時讀書的積累《宗教與帝國史》《名人傳》等,這爲後來打下基礎,文中多處提到書,自己當學徒時,也是爲了擺脫孤獨吧,“除了閱讀,什麼也不再幹了,包括偷竊”,可以看出,讀書有多重要,自己以後會趁大二時間豐富,多讀書,讀好書。偷竊,盧梭沒有掩蓋事實,也透露了一種犯罪心理,“我覺得捱打是對偷竊的一種補償,讓我有權繼續偷。”這是一種典型的心理畸形,“那我當小偷處置,就是允許我當小偷。”從中,我們也可以瞭解一些犯罪者的心理,他們就是一種破罐子破摔,無所謂的心理。

遇到瓦朗夫人這一段,“她笑吟吟地接過我哆哆嗦嗦地遞給她的信”,與其說瓦朗夫人是盧梭的情婦,倒不如說瓦朗夫人是盧梭的半個母親,或者反過來說,盧梭更像是瓦朗夫人的情夫,在盧梭筆下,瓦朗夫人是地位很高的,是盧梭頂禮膜拜的。即使後來盧梭幾乎被拋棄,他都沒有貶低瓦朗夫人,更多的是悔恨。盧梭從小失去母親,盧梭缺少母愛,在我眼中,或許盧梭把瓦朗夫人當做自己的母親了吧。正是瓦朗夫人彌補了自己心中關於母親的空白,所以盧梭纔會死心塌地吧。

盧梭對父親,對一般人來說,如果對自己不理了,可能更多的是憎惡吧,但盧梭對自己的父親多得是崇敬,“他還是以爲好父親”,這一點是很令人讚賞的,孝,最基本的道德只要沒淪陷,就會還有做人的底線,就是個好人。

在讀這篇著作時,自己發現自己的一些不足,就是對教會,天主教和新教不瞭解,讀起來有點吃力,自己以後會了解一下西方的宗教。而且說實在的,我搞不懂盧梭到底在懺悔什麼,他像是在寫自傳,人生中誰不犯一些錯誤呢,有的錯誤也是外在的條件造成的,不是自己一手造成的。他可以不必那樣地自我懺悔,甚至可以把名字改成盧梭反省錄,甚至回憶錄。不管怎樣說,這種自我反省是值得我們借鑑的,我們需要不斷反省自身,完善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