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懺悔錄》讀後感600字

《懺悔錄》讀後感600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5W 次

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懺悔錄》讀後感600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懺悔錄》讀後感600字

《懺悔錄》讀後感600字1

《懺悔錄》是讓﹒雅克﹒盧梭顛肺流離的晚年生活的產物,一步真真實實的自傳,這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也許永遠不會再有的一幅完全依照本來面目和全部事實描繪出來的人物。看到一半的時候我已經開始糾結着到底要不要看下去,一個人不可能永遠都是完美的,但是在勇於承認自己的不光彩的時候該是有多大的勇氣。盧梭的性格熱情奔放,正直善良,很典型的“文藝男青年”,這些都源自於童年父親的薰陶和關愛以及在鄉村無憂無慮的生活。可是他也是敏感,悲觀,憤世嫉俗的的“憤青”,這些就源自於父親去世後回到城裏後的經歷。12歲開始學徒,師傅的蠻橫專制,粗暴在無形中就使他染上了惡習,撒謊、貪婪、掩飾等等。可是就像孟子的“性善論”一樣,盧梭的骨子裏還是高尚、正直、敢作敢爲的。在他眼裏平民的世界遠比上流社會更高尚,更優越。他在控訴上層社會人的同時赤裸裸的表達了自己讀底層人民的讚美。類似這樣的文章很多,可是我覺得《懺悔錄》給我最大的感觸就是敢於正視自己,反省自己。自己是齷齪的,就是齷齪的,是高尚的就是高尚的。現在這樣壓力山大的年代,人們或多或少都會有些不爲人知的恥事,又有多少人會反省會深思會正視?不會,因爲恥於面對。不用說大的方面,就如很簡單的公交車讓座問題,碰到老人了,有多少閉着眼睛裝睡着的,我不相信他們在內心深處不覺得羞愧,要不也不會閉着眼睛了,他們知道自己是可恥的,可是又是自私的,膽小的,即使知道自己錯了,也不願意承認。如果這些人都在內心深處好好反省下,這樣的事情就不會再次發生,可是依然是一次又一次,以至於自己都麻木了。人不可能不犯錯,關鍵是反省,保證自己下次不會,不要讓一些不道德的行爲給自己的人生抹黑。盧梭是偉大的,在卑鄙的背後折射的是無上光榮與自豪。恥於面對自己的不光榮也是讓人欽佩的,反省過後依然會受到尊重。

這本書我還沒有讀完,看到一半感受就出來,我也在反省自己,多少次自欺欺人的告訴自己沒事,可當再回憶起來的時候依然覺得無言以對,是時候正視自己,學着是自己優秀。每次犯錯了都要學會記錄,改掉了就給自己個獎勵,多年以後,看自己是否會爲自己驕傲!

《懺悔錄》讀後感600字2

那抹記憶好似心靈之腹,快樂或憂愁一如甜的或苦的食物,記憶記住一事,猶如食物進入腹中,存放腹中,感覺不到食物的滋味了。——盧梭《懺悔錄》

如果說這個世界上有一個敢於暴露自己的一切內心世界,以至於讓人覺得坦率得令人懼怕的人的話,那就是法蘭西曆史上的文化巨人——盧梭!

如果說有一部自傳,而又以自傳進入人類思想史領域和文學領域的最高層的,那就是盧梭的《懺悔錄》!

《懺悔錄》,調子沉鬱凝重、慷慨嘯歌、憂愁幽思、充滿悲憤的自辯和滔滔不絕的申訴;同時,也是真誠、深情而帶有傷感的追懷的色彩;對過去的充滿坎坷的荊棘長途懷有痛惜的感情;對自己無處寄託、無法排解的深邃的心事仰天浩嘆;向賦有同情心的讀者訴說不完對命運連心扯肺的抗爭的質問;對自己立於天地之間的使命和所追求的'事業有氣貫長虹、令古今變色的信心。

盧梭在《懺悔錄》中以真誠坦率的態度講述了他自己的全部生活和思想感情、性格人品的各個方面,他大膽地把自己不能見人的隱私公之於衆,他承認自己在這種或那種情況下產生過一些卑劣的念頭,甚至有過下流的行徑。他說過謊,行過騙,調戲過婦女,偷過東西,甚至有偷竊的習慣。

這些卑劣的事蹟,對於一個正常人來說,恨不得讓它銷聲匿跡,如此赤裸裸的將自己的內心矛盾恐懼困惑與違背道德的所作所爲展露於世,除了盧梭,誰還做的到呢?

那抹記憶好似心靈之腹,快樂或憂愁一如甜的或苦的食物,記憶記住一事,猶如食物進入腹中,存放腹中,感覺不到食物的滋味了。對於盧梭來說,所有好的不好的記憶,當它已經成爲記憶,再回憶起來,再說出來,已經沒有任何可以觸碰他心靈的力量,有的只是反省。或許對於他來說,誠實與坦白比僞裝的堂皇更加可貴並體現他高尚的人格品質。盧梭敢於正視自己的過往,並且毫不忌諱的坦誠自己的錯誤。

記憶並不是可怕的東西,但卻只有很少一部分勇敢的人才敢將之公之於衆。

《懺悔錄》讀後感600字3

第一次讀盧梭的《懺悔錄》時我只有二十歲,當時對許多人和事的看法非常幼稚,覺得這麼偉大的一個人物,怎麼會騙人、調戲婦女、偷東西……偉人應該是“完人”,沒有一點暇癖。後來隨着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對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當我第二次重讀《懺悔錄》時,才感到敢於赤裸裸地公開披露自己的隱私、揭示自己傷疤的盧梭,纔是人格意義上的人,值得讓人尊重和佩服。而中國當代的傳記文學創作,是否應該學一點盧梭的精神呢!

現在,不管是在大大小小的書店裏還是大街小巷的書攤上到處是各種名人的傳記。然而,翻開一本本書,從頭到尾,通篇都是過五關、斬六將,而看不到他(她)走麥城,更有甚者,把自己說成一朵花,把別人說成豆腐渣,藉機擡高自己,爲自己樹碑立傳。總之,不是他(她)實際的那樣,而是他(她)希望的那樣。其實寫自傳的不管是自己寫還是請別人寫,真正寫出自己的成長變化,犯過什麼過失,倒是對世人有益。

其實學一點盧梭的精神,並不是象某些明星那樣拿自己那點隱私來吸引讀者。更多的應該是對讀者、爲後人有教益的功過是非、經驗教訓。一個人在幾十年的經歷中,他所走的路程,很難說是筆直的,一點彎度也沒有。不犯錯誤的人是沒有的。問題是看你有沒有盧梭的那種自我剖析的覺悟。敢不敢象盧梭那樣揭露自己的傷疤,對自己的功過是非有沒有一點實事求是的精神。周總理生前曾說過:如果我寫書,我就寫我一生中的錯誤,要讓活着的人們都能從過去的錯誤中吸取教訓。翻譯者劉思慕在《歌德自傳》譯者新序中說:“深刻的自我解剖和坦率的自我披瀝,是《歌德自傳》的第一個特點……”而這些偉大的、著名的人物,敢於披露和承認自己的缺點,並沒有因此而影響自己的威望,後人不是同樣敬重他們嗎?

我和許多的普通人似乎沒有寫自傳出一本書的資格或興趣。不過活着的每一個人無時無刻不在寫自己的歷史。因而,在這個文化浮躁的時代,我不合時宜地重讀了《懺悔錄》,發一點愚不可及的感受。

《懺悔錄》讀後感600字4

這次的內容大概是盧梭從一個天真的少年到他事業有成的這段時間的事。

經過這一段的閱讀,對一個現象很感興趣,那就是我感到盧梭的部分心理活動和對外界事物的反映與我極其的相似。我這麼說的意思並不是說我也有成爲一個偉人的天資,而是說一些感情,或者是心理反應或情感,可能是組成一個人內心情感或個性的基本因素。我想這是一個普遍的現象,在這裏我佔且就叫它”七巧板“理論吧。就像是七巧板一樣,幾種同樣的普遍的情感,經過不同的組合,演變成了千千萬萬種不同的個性。又或者可以說是樂高玩具,幾個簡單重複的積木似乎可以拼接出整個世界。

最開始這麼意識到這個理論,是因爲我之前產生了這麼一種認識,即人人都一樣。意思是世界上其實沒有多少比你笨或是比你聰明的人,一個人每多一個缺點,都會有一個相應的優點作爲補償,至少我是這麼認爲的。天才也是有的,不過個人認爲比例較低,否則就不會被稱爲天才了。所以說,既然認識到盧梭與我一樣,一個幾百年前的歐洲人與一個幾百年後的中國人一樣,那麼是不是大多數人都是差不多的呢?我認爲是的。

虛榮與自我保護,也許是人天生就擁有的一個特質。至少作爲生物的基本特徵之一,自我保護我肯定紮根在我們每一個人的細胞中的。但是在這裏,虛榮與自我保護之間的界限似乎很模糊。表面上看起來不相關的兩個概念,其實是相通的。我這裏所說的自我保護,並不是物理上的保護,而是精神的一種自我保護。在一個人受到攻擊時,這裏當然也包括精神的打擊,通常情況下,大腦都會給出一個應對的信號。在我所讀到的盧梭的懺悔錄中,他即使用文章給予了攻擊他的人以反擊。

在這裏,既可以是認爲是在他的角度對整件事情的理解,又可以認爲是他對於攻擊他之人的批判。所以在他的著作之中,即使是他真的認爲他已經做到了公平公正,他也有自我辯解的成分。這能不能叫做虛榮呢?虛榮心是一種表面上追求榮耀、光彩的心理。在這裏,我想這個判定的界線是模糊的,所以應該是既是又不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