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父母改變孩子改變的讀後感範文

父母改變孩子改變的讀後感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W 次

父母改變孩子改變的讀後感範文1

應學校的安排,寒假期間我從“噹噹網”選購了一本書—《父母改變,孩子改變》。初爲人母又是老師的我拿到以致閱讀這本書時,感受最深的是張老師站在一個父親的角度闡述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和觀點,真誠樸實,貼近生活。在對待孩子的問題上,張老師主張把耳熟能詳的兩個成語: “理直氣和”與“義正辭婉”。原本對教育孩子還有些朦朦朧朧的感覺,待到讀過張文質先生的《父母改變 孩子改變》,眼前竟然敞亮起來。

父母改變孩子改變的讀後感範文

張老師的思想深深觸動了我,在家庭教育中我們爲人父母,在學校教育中我們爲人師者。“理直氣和”、“義正辭婉”是我們在教育中應該努力做到的。生活中孩子讓我們生氣的無非是學業功課、行爲習慣等問題,有時我們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會採取急風暴雨的教育方式。相反,我們不妨換一種溫和耐心的方式,這樣更能體現父母的智慧。教育是相通的,由此我想到不論是教育自己的孩子還是教導自己的學生,如果我們多一些“理直氣和”,多一些“義正辭婉”,那麼我們不就保護了孩子和學生的心靈,收穫着教育的快樂了嗎?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和父母相處,在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中,孩子學會了爲人處事,養成了行爲習慣。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悄然的,是深遠的。我想,這也是張文質先生提出父母改變,孩子改變的原因之一。

可以說,作爲父母,理解孩子一定是放在第一位的工作。理解了纔有同情,纔有慈悲,纔有勇氣,也纔有以無限熱情接納孩子的信念。張先生說,在他看來,今天中國教育最大的麻煩,第一個麻煩就是父母不能跟孩子生活在一起,第二個麻煩就是很多父母下班後不能及時回到自己的家中。實際上養育孩子比所謂的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情感,每個父母在孩子身上最重要的投入就是陪伴。

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孩子的成長是緩慢的過程。教育不會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作爲家長要堅持把鼓勵、讚揚、肯定、分享、幫助變成重要的家庭文化,在充滿愛意和希望的氛圍中成長起來的孩子,一定會更堅強、更自信、更有美好的人生。

父母改變孩子改變的讀後感範文2

由於時間緊,所以讀完《一盞一盞的燈》以後,接着又趁熱打鐵把 張文質老師的《父母改變,孩子改變》這本書一氣讀完了。

讀了張文質老師的文章,感受最深的是張老師站在一個父親的角度闡述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和觀點,真誠樸實,貼近生活。他告訴我們在教育中更重要的不是宣泄而是剋制。當孩子讓我們很生氣時,一定要忍一忍,先不着急發火,因爲我們無論做什麼事,首先冒出來的“第一念頭”往往是有問題的。爲了避免犯錯誤,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忍一忍,多想一想,剋制一下。在對待孩子的問題上,張老師主張把耳熟能詳的兩個成語:“理直氣壯”、“義正詞嚴”,更多的時間的都應該改爲“理直氣和”與“義正辭婉”,即管教從嚴,講的是原則從嚴,心思從嚴;態度則要儘可能的誠懇、溫和、耐心。張老師的思想深深觸動了我,回首教育彎彎的路程,有時候真的覺得很慚愧。爲人父母者在家庭教育裏,爲人師者在學校教育中,在教育方式上“理直氣和”、“義正辭婉”顯得多麼重要啊!

兩個成語,一字之差,教育的效果也許大不一樣。生活中孩子讓我們生氣的無非是學業功課、行爲習慣等問題,有時孩子真的錯了,儘管我們“理直”、“義正”,卻不一定要採取急風暴雨的教育方式,換一種溫和耐心的方式也許更能促進孩子反思和糾正錯誤,消除反感,更能體現父母的智慧。因爲和煦的春風往往比熱烈的陽光更讓人感到舒適。所以父母教育孩子尤其要克服“一吐爲快”的衝動,一生氣什麼話都出口了,一生氣什麼顧忌都沒有了,看上去很“有效”,但後果往往很麻煩。父母太粗暴,孩子一定性情同樣狂躁,這不是我們的願望,更何況口服心不服也無助於錯誤的糾正和問題的解決,既傷害了孩子也傷害了自己。教育是相通的,由此我想到不論是教育自己的孩子還是教導自己的學生,如果我們多一些“理直氣和”,多一些“義正辭婉”,那麼我們不就保護了孩子和學生的心靈,收穫着教育的快樂嗎?展現在我們面前的不就是花紅柳綠、鶯歌燕舞的教育的春天嗎?

作爲教書育人的人更應該做到“理直氣和”與“義正辭婉”,只有這樣,才能夠與學生打成一片,才能夠深得到學生們的擁護,爲今後的“桃李滿天下”打下堅實的基礎。

  

父母改變孩子改變的讀後感範文3

我拜讀了《父母改變,孩子改變》這本書。書中講到父母可以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潛移默化的影響引導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學習、如何生活、如何工作、如何解決問題,這充分說明了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要想做孩子好的老師,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首先要從自己做起。我的女兒2歲多一點,正處在蹣跚學步、牙牙學語的階段,我的脾氣不好,經常因爲瑣事和老公爭吵,這時女兒在一邊咬着牙,攥着拳,嚇得渾身發抖,幾次下來,我發現女兒性格變了,有時候經常揮舞着小拳頭,對着大人說:“打,打,我打”,還有每當看到電視上出現有人爭吵的畫面時,她就嚇得趕緊跑開,躲起來,不敢看。最近,我發現女兒的性格變了,變得暴躁,易怒,動不動就發脾氣,使性子。每當我看到女兒這樣,作爲母親的我深感自責,內心無比愧疚。我作爲一名教師,成天忙於工作,顧不上照顧孩子,加上我的性格暴躁易怒(這是教師的職業病),在孃家的時候就喜歡說一不二,父母都讓着我,所以造就我驕橫跋扈、爲所欲爲的性格,通過看這本書,還有假期陪女兒學習《弟子規》,使我的內心收到了很大觸動,我爲我以前的所作所爲感到深深的自責!

首先,我們要給孩子良好的生活環境。在以後的生活中,尤其是在孩子面前一定不要爭吵,要給孩子一個和諧、友愛、寬鬆、愉悅的成長環境,要孩子遠離爭吵,遠離抱怨,決不能在孩子的幼小心靈中留下陰影。其次,要教育孩子要恪守孝道。“百善孝爲先”是古人的家訓。在家裏每次丈夫洗了蘋果、割開橙子,總是叫女兒拿一塊先送給她奶奶,再讓女兒送給我,最後才讓女兒吃,還有每天晚上丈夫都給婆婆捶捶背,揉揉肩,天長日久,每天晚上丈夫給婆婆捶背的時候,兒女就爬上沙發用她的小手給丈夫和我捶背,那時候心裏是滿滿的溫暖和幸福。再有就是從小就要給孩子立規矩,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的能力。一個家庭合理科學的家規,對約束孩子的行爲,使這向好的方面發展是至關重要的。父母要時刻關心孩子的身心健康的同時,要注意培養孩子的優良品德。要教育孩子堂堂正正地做人,在做人的基礎上成才。要培養孩子具有一顆愛心,與人爲善;要培養孩子樂觀向上的心態;讓孩子養成文明禮貌的習慣,鼓勵孩子的社會交往,讓孩子在交往中明辨是非,提高道德評價能力。

在具體教學工作中我和我的學生一起做操、一起晨讀、一起上課、一起吃飯、一起課輔、一起自習……教育我們的學生和教育自己的孩子一樣,在學校我們就是他們的代理家長,用我自己的實際行動去教育和引導我的學生,我用我的真心去交流,用行動去感化,才能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

孩子是我們的希望,我們用自己的行動去教育孩子,用自己的行動去影響孩子,我們做父母的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我們做父母的行動就是孩子最好的鏡子。

父母改變孩子改變的讀後感範文4

在學校推薦的三本寒假讀物中,我最先讀了《弟子規》,因爲這是最熟悉的,也是家中最容易找到的,讀後感容易寫。而後兩本書我沒見讀過,只能根據書名選擇適合現狀的書,前段時間老校每位老師都發了一本《改變孩子,先改變自己》,我借看了 馮老師的很不錯,因爲我脾氣急,解決孩子問題有時方法不正確,看完這本書之後對我有很大幫助。所以這次我又選擇了《父母改變,孩子改變》,想讓自己接受更多的教育,從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更好的幫助自己進行家庭教育。

《父母改變,孩子改變》這本書我是在網上看的`,看到適合自己的實例我就開始反思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不足。我平時總是以自我爲中心,有時工作多了,煩了,身體累了,兒子有事情時就會對孩子大聲的。我也總是犯老毛病拿別的孩子和自己孩子做比較的毛病,而兒子 在外人面前不善言辭, 不主動和人打招呼, 膽子有些小, 這些是我最擔憂的。這種擔憂我知道是我平時對兒子太嚴肅、有時過分的嚴格,讓兒子對我有些害怕,也就導致孩子對外人並不熱情,遇事膽怯沒自信。看完這本書我終於知道做父母的真的沒必要過分的焦慮和擔憂, 自然陪在孩子身邊耐心的指導和觀看孩子一步一步的變化靜心的和孩子交流讓孩子度過成長的階梯。書中寫到: 我們用心於他的點點滴滴,陪伴他每天的生活,其實就是作爲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你和孩子的關係越親密、越自然,你對他的影響就會越爲廣泛,你能夠改變、改善、幫助他的地方也就越多。這一點對我目前對兒子的教育問題中要改變自己的。

我近期希望自己改變收斂急、大聲,學會能做到心平氣和。想想班裏學生的實例,和家長交流溝通了解的多了,的確是在孩子寄予希望太多,要求太嚴格,往往會適得其反。孩子一個階段會有一個階段的變化,只要自己對自己不足之處進行調整改變,孩子也會隨之有變化,耐得住氣和孩子一起成長。

父母改變孩子改變的讀後感範文5

學會在孩子面前服軟,一個大多數家長不能接受的話題,青春期的教育或許就難在這裏,也可能就失敗在這裏。

一個小學校長,一個當地教育教學的名師,自己的孩子竟然一個月沒跟她說話,是她自己不懂教育嗎,是她把自己當成了一個老師,或許一個領導的氣質在孩子面前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這種愛,讓孩子無所適從,於是一個詞應運而生,“叛逆”。是誰在叛逆,家長?孩子?

突然想起一部電視劇《青春期遇上更年期》,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不懂事的青春期遇上不懂教育的父母,針尖對麥芒,於是矛盾產生了,於是就出現了孩子的叛逆,於是就出現了家長的苦惱。

專家告訴這位當地知名的教育家:學會在孩子面前服軟,回家後抱住孩子,告訴他媽媽錯了,媽媽的不容易,於是,母子倆抱頭痛哭,問題迎刃而解了,所以,有時候孩子的叛逆不僅僅是因爲孩子處在這個年齡階段,父母不懂教育促成了孩子的叛逆。

寒假中遇到了一位剛畢業的孩子的家長,打心眼裏佩服。孩子所在的學校是最著名的學校,只是住宿條件不是太好,家長告訴孩子,我們是去學習的,媽媽非常理解你的處境,學習都是這個樣子,條件月艱苦,你應該越努力,在堅持兩年半。

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幫助孩子進步,還未長大的人,需要的是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