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格薩爾王》讀後感範文

《格薩爾王》讀後感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7W 次

讀完某一作品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格薩爾王》讀後感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格薩爾王》讀後感範文

  《格薩爾王》讀後感1

當格薩爾終於取下“說唱者”晉美背上的那把劍,故事終於以一個完美的結局落幕了。原本來自上界的天神重回天界,而他爲之費盡心血的人間的國度,卻將在人類自己的手中迎接它未知的命運。

沒有什麼是永恆不變的,哪怕是故事本身,也會隨着講故事人的心,發生連神都不能左右的微妙的變化。只有英雄的`名字會永遠流傳,我想,那是因爲無論過去多少個一千年,人們總是會對自己從何而來,爲何而來存在疑問,而這疑問,這份與生俱來的好奇與天真,纔是故事得以存在並生生不息流傳下去的養料與根本。

神從未離開過我們……

不知道爲什麼,說唱人晉美的故事比格薩爾傳說本身更加感動着我。一個懵懂的牧羊人,忽然間就變成了神在人間的喉嚨,那是怎麼的一種責任與使命,我們也許永遠也無從知曉。

重點是,這都是真的,說唱人與格薩爾王的故事,這些事情全都是在遙遠了康巴草原真真正正發生着的,就像一千年前的格薩爾會使神通進入到一千年後說唱人的夢境那樣,真實與虛幻,交織融匯,讓傳說像現實那樣生動,也讓真實的西藏和神祕的藏族人民像傳說那樣動人……

我始終被一種說不清楚的情緒震撼着,感動着,深陷其中,無法自拔,以至於不得不一遍一遍讀那些韻律美妙的文字,思考到底是什麼讓我無緣無故的淚流滿面。

那些發音奇特的山川,湖泊,草原,國度,還有數不清英雄的名字,我喜歡它們。故事之所以爲故事,不是因爲它情節多麼曲折,詞語多麼華麗,而是因爲它讓人思考,讓人覺得讀懂了一個道理卻永遠也說不清楚,自己明白了什麼。

  《格薩爾王》讀後感2

個人認爲,其實本書不僅僅只有格薩爾王下界除魔,建立強大的嶺國這一個故事,還有那位線索人物:講故事者—晉美,他從一個懵懂無知的牧羊人到一個“仲肯”,經歷的一切變化讓他的內心也在成長,唯一不變的是他“純粹的心”。

書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嶺國還未建立之前,格薩爾被人誤解的那段,再加上他的叔父晁通一昧的奸詐惡搞(其實當時是覺得他比較壞,小人作爲不如早點殺掉,但是看到後來竟然發現沒有他故事就無法進行了,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寫作筆法)當時的神子讓人看不到希望,被人誤解,可能是個人覺得被人誤解的心情是最不好受的吧。當然,書中還有很多精彩情節,無論是格薩爾的兄長奮戰而死,還是晉美忍受不了“女主播”的嘲諷;無論是格薩爾對於“如何當一個國王”的種種發問(如同《塵埃落定》中的主人公每天醒來的第一句話是“我是誰”“我在哪裏”),還是晉美覺得在“水晶吊燈”下是另一個世界……

關於情節描寫的感人、憤慨、憂慮、感嘆也不是我幾句話就能寥寥說完。最後,想來談談書的背景——神靈與現實。

西藏,在我心中,一直是最神祕的地方。我總是幻想着有一天,我能看到那一條漫長無延的公路消失在山谷裏,還有彩色旗幟在風中不斷的飄啊飄。西藏,即使在我這個不信仰佛教的普通人心中,它就是一個純淨聖地,在那裏,能夠淨化人的心靈。記得三毛在書中寫過藏民們朝聖的情節,“猶如匍匐前進,每走幾步便要跪拜,直至聖地”。扯回書中來,喇嘛、朝聖、神靈,這些在我們這些接受“辯證唯物主義論”的人中是多麼的荒誕,可那就是信仰啊!我們不可能用實物去衡量一個人精神世界啊!

看完此書,對西藏、對藏民們的信仰又多了些許崇敬之心,更多的是尊敬。最後還是要譴責一下自己,其實之前在圖書館借閱過此書,卻沒有看便還了,當時以爲只是一個神靈故事,直至偶然間看到一條新聞:西藏XXX地區要開建鐵路,此地曾爲藏民神靈格薩爾的出生地。看到“格薩爾”三個字我一激靈,於是開始我的“懺悔之行”(閱讀)。

當然,還要感謝作者阿來,帶來的自己家鄉獨具一格的味道、獨具特色的文筆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