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我的前半生讀後感範?文

我的前半生讀後感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7W 次

導語:喜歡亦舒小說中的女主角,雖然形貌性格各不相同,卻都一樣有着一雙黑漆漆,清澈透亮的眼睛,直直的看透人心,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我的前半生》的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我的前半生讀後感範?文

  亦舒我的前半生讀後感範文【1】

今年暑假我有翻開我的書櫃,又讀完了愛新覺羅·溥儀先生的《我的前半生》,有些感受。溥儀先生的一生充滿了不平凡的色彩,這些不平凡,造就了他這一生的特別歷史,同時也造就了中國的歷史。這裏面,有鬧劇,有悲哀,有疑懼,有希望。

1906年,溥儀出生於北京,1908年慈禧臨死前選擇了溥儀繼承皇位,慈禧的一句話,改變了溥儀的一生。1911年清帝溥儀遜位,從此,清室的復辟鬧劇便一幕幕的開始上演了。先是張勳帶着辮子軍幫助溥儀復辟,然而沒做幾天皇帝的溥儀就又退位了。溥儀第三次做皇帝是在1934年的僞滿洲國,稱帝爲康德皇帝。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溥儀於1932年初在長春(當時稱爲新京)任滿洲國執政,後於1934年初稱帝。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溥儀作爲僞滿戰犯被關押於前蘇聯,五年後回國進行改造,十年後得到國家特赦,任職於全國文史資料委員會。1967年,病逝於北京。宣統皇帝,大清遜帝,僞滿執政,康德皇帝,戰犯,普通公民,這些字眼寫照了溥儀先生的一生。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通過利用溥儀強烈恢復祖業的願望,以溥儀爲扶植對象建立了僞滿,開始了長達十四年對東北的統治,這十四年,能活過來的人本身就是個奇蹟。溥儀在答應日本出任僞滿執政時,也許他忘了,日本人並不是善良的,日本不可能爲了一箇中國人的皇位而忙活,他們要的,自然是想要得到的利益。當溥儀明白一切以後,日本人已經牢牢的掌控了他,而他這個執政和皇帝無非是個幌子而已。日本人給溥儀戴上了一頂繁華的皇冠,然而這頂皇冠繁華的背後卻是一個緊箍咒。僞滿十四年,溥儀幾乎沒有任何的`權利,他不僅毀了自己,更毀了整個滿洲。日本就這樣以東三省和臺灣省爲跳板,對中國開始了大肆侵略。

僞滿十四年的歷史,是悲哀的。由於清室宗廟受到孫殿英軍閥可恥的盜墓行爲以及其他的種種原因,激起了溥儀恢復帝業的願望,而這個願望又恰恰是跟那個時代所背離的,正如楊天石先生所說:“歷史是從專制走向民主的”,這個願望不會實現,也不可能實現。被這個願望衝昏了頭腦的溥儀陷入了日本侵略者設計的圈套,而這個圈套在我們今天看來,其用意是多麼的明顯,多麼的可恥。或許只要稍作思考,順應歷史潮流,拒絕日本侵略者的邀請,這十四年的血淚史就不會發生了。

作爲個人,我尊重溥儀先生在改造後爲國家做出的貢獻,溥儀先生所著《我的前半生》一書本身就是對國家和歷史的貢獻,使讀者更加清晰的瞭解當時的中國。

歷史,給了我們教訓!我們必須謹記,任何事物都是向前發展的。

  亦舒我的前半生讀後感範文【2】

我今生最喜歡的兩位女作家,一位是亦舒,一位是艾青,當然,艾青是詩人,而亦舒則是一位小說家。

喜歡亦舒小說中的女主角,雖然形貌性格各不相同,卻都一樣有着一雙黑漆漆,清澈透亮的眼睛,直直的看透人心,看穿世情,內心是火熱的,表面是冰冷的,看似出世而無情,爲了保己什麼事都做得出來,卻將一股熱腸隱藏在世故的外表之下,愛自己首當其衝,絕對的冰雪聰明,絕對的一顆七竅玲瓏比干心。但是她們卻獨獨擺脫不了愛情的困擾,對愛的需求是強烈的,然而一切的一切又都掩藏着,對愛情有着深到骨子裏的無奈猶豫渴求懷疑衝動理智。

亦舒的小說給人一種淡淡而疏離的感覺,把人性挖的很深,看的很透,有一點點的悲涼卻又使人抱着一絲絲渺茫的希望,不比瓊瑤的大悲大喜,生活中你自以爲很看得重很難入放得下的人、事,在她的筆下,世事洞明,過後就煙消雲散了。

最近剛看了她的《我的前半生》,大抵是這樣的一個故事:一天早上,丈夫涓生突然提出離婚,一直滿足於做一個賢妻良母的全職太太子君尤如大夢初醒,世界彷彿瞬間崩潰,她不能相信丈夫竟然被一個平凡的女人搶走,卻不得不相信。在朋友的幫助下,子君自食其力,堅強獨立,不斷戰勝軟弱與自卑,蛻變了闊太太的與世隔絕,子君變得更加美麗,有了自己的事業,而且遇到了一個更值得愛的男人……許是受魯迅《傷逝》的影響,丈夫和妻子取名爲涓生和子君。

初讀此書,突然想到納蘭的“織月黃昏庭院,語密翻教醉淺。知否那人心?舊恨新歡相半。誰見?誰見?珊枕淚痕紅泫。”

我想亦舒無非想通過這個故事告訴女孩們,也不可以放棄自己的生活和理想,即使跟了再好的男孩也要擁有自己的一番天地,不然有一天他倦了,女孩的世界或許就黑暗了。沒有了感情可以,但是萬萬不能沒有感覺,萬千的世界中花心變得十分容易,但大家的內心中其實都在尋找那個懂自己的人,其實我們都害怕寂寞呵!

女主子君說:“我其實不想結婚,我只希望身邊有一個支持我、愛護我的男人,我們相依爲命,但互不侵犯,永遠維持朋友及愛侶之間的一層關係。”我想無論怎樣,我們都應該保有自我,把自己交給別人來生活是最傻的人,因爲她從未爲自己而活。子君和涓生或許曾經相愛過,但是感情一旦變質,便是怎麼都挽回不了了。涓生曾經想挽回蛻變後的子君,但是子君沒有答應,我欣賞這份灑脫,女子,也有不愛的權利。

最終,子君遇到了自己的幸福,她曾經答應過兒子安兒將永不結婚,卻最終在遇到真愛是違背了自己的誓言,也得到了兒女的諒解,沒有什麼比這個結局更好的不是嗎?

不管是先甜後苦的子君,還是先苦後甜的唐晶,我想都是值得擁有幸福的女子,因爲他們都勇於追求自己的幸福。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我只願。

  亦舒我的前半生讀後感範文【3】

看完《我的前半生》我不得不說,我是真的感慨萬千。一個女人必須要擁有一樣別人永遠也無法拿走的東西。被逼離婚的子君令我們同情,但在同情的之餘卻仍希望子君能夠好好反省爲何涓生會變心。同時,由懦弱、依賴、天真慢慢變成堅強、勇敢、女人味的子君,令我們佩服。若遭遇同樣的境況,又能有幾個人能做到像子君那樣呢?

婚姻更多的是需要兩個人的維持, 信任而非簡單的相信,寬容而非被動的容忍,平等而非索要的公平. 子君過13年的小鳥依人的生活,卻在一霎那,崩潰.給我們留下的是對愛情和婚姻的思考.錢鍾書在<圍城>中說, 結婚彷彿金漆的鳥籠,籠子外面的鳥想住進去,籠內的鳥想飛出來;所以結而離,離而結,沒有了局。子君在一個人生活的那段日子裏,終於透徹。亦舒說,結婚與戀愛毫無關係,人們老以爲戀愛成熟後便自然而然的結婚,卻不知結婚只是一種生活方式,人人可以結婚,簡單得很。愛情……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我們生下來的時候都是自由的,只是爲了生活,我們把自己束縛在一個囚籠裏,時光是洪流,沒有人能夠抗拒,打破桎梏的最後卻是另一片藩籬,沒有完全的自由。我們一直在尋找中。這個世界有你做不到的,也有你得不到的。生命本身是尋求一份安定的過程。里爾克有首詩裏說:一切尋找你的人,都在試探你;那些找到你的人,都會束縛你,用圖畫,用姿勢。

愛情只是一瞬間的產物,不可能永葆青春,在某一時間,某一地方,曾經發生過,令人心動、傷神,就是愛情的定義了吧。所以,子君最後握住的只是婚姻,世人的下場只有結婚與單身,她選擇了其中之一,是因爲曾有過的不安全感,我想,婚姻是需要維持的東西,她只是願意爲其努力,結果,又何必知道。人必須獨立,才能感情獨立,纔有權利去選擇。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沒有人會因爲誰而停下來。每個人都習慣着自己的世界,什麼是幸福,便是喜歡財富的人擁有很多錢,喜歡安定的人擁有一個家。在渴望被愛的時候有那麼一個人愛你。比如所謂安全感,比如感情。大抵都是如此

而人是一個孤獨的個體,永遠希望安慰,而這份渴望一直是變化的,這也是愛情的本質。子君愛翟有道嗎?其實不然,只是突然她想安定下來,而那個男人能給她安慰和安全感。她把握住的仍然只是婚姻罷了.